感觉市场一直都是很efficient的,所谓新型的产业,四大都能在一个时间段里开始尝试相同的东西,现在比较火的是blockchain相关的,四大几家都在几乎相同的时间,开始往这个领域里进入。 steveo 发表于 5/9/2019 11:11:37 PM
我没说准确我倒不是怕管别人太多 而是想带出一个比较好的氛围中国人基本上是表达不太行 该客气的时候不够客气 该硬气该严厉的时候又太软了我觉得自己需要向一个好的方向努力 公用马甲29 发表于 5/9/2019 11:11:25 PM
不是做审计的,但是也面临过类似情况,个人觉得最重要的是心态。工作就是工作,不是来交朋友的,也不是来讨谁喜欢的,既然你是engagement上的manager管理好各方面的进度就是本职工作,不用担心自己micromanage。然后technical research的机会其实很珍贵啊,是很好的impress上级的机会,it opens other doorsSocial想想看是不是有效social,如果只是组里很熟的manager或者senior出去放松解压,其实对career没什么帮助。不过不同意social无用论。总之一上来觉得压力大挺正常的,后面会好的。不过四大最可怕的是温水煮青蛙,忙着忙着一不小心就呆了很久,有空的时候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然后审计的工资是低了点... Wtrain 发表于 5/9/2019 8:23:25 AM
大部分技术好也搞不到合伙人,而且技术是会到头的,工作十年就是死路。还不如趁着一线manager 开始发展管理或者软技能,起码中年的时候还有路可走可以跳出来给小一点的咨询公司build team 或者去大公司做内部咨询,那种新的accounting policy implementation project 等等。 flyingplate 发表于 5/9/2019 8:25:01 AM
一相比,军队的项目,我们这里拿一个,就是5年60个Million,都是这个数量级的,我也不是很清楚,他们具体做啥,涵盖几个领域。 steveo 发表于 5/9/2019 11:14:09 PM
pip那个,不要太认真吧,既然已经pip了,接下来雇佣双方都是把这段时间混过去,等着员工自己辞职啊 qingq 发表于 5/9/2019 8:29:07 AM
毕马威去年给陆军做的审计项目Army Working Capital Fund Basic Financial Statements,1年的合约将近40个Million吧。 pwwq 发表于 5/9/2019 11:27:34 PM
楼主就不这个当成磨练自己的机会吧。 要当经理, 压力肯定会大,不管在哪。 锻炼自己化解压力的能力,晚上做做冥想,不要让白天的琐事影响自己休息和家人的情绪。工作上也锻炼处理事情的能力。 但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精神上不要让那些烦心的事get to you, 如果没法做到的话那就只能做压力更小的工作了。 bbz1119 发表于 5/9/2019 12:09:06 PM
毕马威家尤其跟政府走的比较近,还有大银行,他家独大。 steveo 发表于 5/9/2019 11:32:33 PM
这两年准则变化是比较大啦其他时间tech accounting干什么呢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qqzjqqzj 发表于 5/9/2019 9:53:16 AM
回楼主的话,我自认senior 1的时候因为各种原因没跑路;无奈到了senior 2有了娃,到了senior 3本来打算熬一熬,升manager之后再跑路,但是这一年过得非常辛苦,小小娃和没日没夜的加班生活上顾得很难,而且刚好那一年还被压住了上面没有打算给我升manager,我一想这样的日子还要再熬一年,实在觉得不行没盼头了,就跑工业界了。工业界出去当然还是senior,我senior 3 尾巴上跑路自然我是亏的,但是谁叫我之前没有身份,又要relocate不好跑路呢?后来industry GL senior两年,找准机会换到了financial reporting and technical accounting,转了方向还promo一级到manager。可能现在比当时跟我同级的career比慢了一年,但是也还算是补回来了,毕竟我生了俩娃,舒服了两三年。我算起来,如果我这七年都呆在四大,再直接跳去工业界,估计也跟我现在比也差不多,所以最后感觉没有损失啥。 niggy 发表于 5/10/2019 12:28:00 AM
给自己个期限 如果一段时间后还是这样 该跳槽了。四大不适合所有人这话是真的。这么多事情要都做的好要不然是牛人 要不然就得有的放矢,比如technical research给senior你把关 想往上走还是得balance project。要是觉得自己不适合不如出来 说句实话四大培养的抗压能力有用 但是一些神烦的project management,BD,contracting真看不出对一个最终在corporate做accounting/finance的人有什么太大用处 不如早去industry占好坑往上走 胡桃街 发表于 5/9/2019 11:20:50 AM
我觉得在熬不住的时候跳最好。如果senior的时候还熬得住,就熬到mgr。如果mgr的时候还熬得住,如果做的行业还有不少complex的东西可以学,就熬到sr mgr。熬不住了就跳出来。个人觉得四大对于technical skill和soft skill都是很好的training。但是压力大的时候真的是很伤身体。曾经我压力大的时候又没有身份跳槽,做着mgr几乎每天开车回家路上都想大哭一场。☆ 发自 iPhone 华人一网 1.14.04 Ripples 发表于 5/9/2019 5:59:23 PM
怎么说呢。四大就是这样哈。习惯就好了……如果你在等绿卡,拿到就走人我做到senior mgr,也有遇到pip的组员个人管理呢,告诉自己只要fully met就好其他不值得争,也可以对付 sNoOpY_cA 发表于 5/9/2019 7:04:36 PM
对的 这个很快就可以感觉出来 每个人在四大目的不一样 认清自己定位 为经验 镀金 还是什么不要听公司那些bullshit 基本是忽悠你loyalty 认不清自己定位 压力和工作量可以screw you over your life fadeintoyou 发表于 5/9/2019 9:26:47 PM
楼主是刚升Manager吧?Manager到senior manager 还要几年?Advisory 这条线是manager 再升director , 这一步要好几年,开始对sales 有要求,然后加了一层MD,对sales 的要求又高了一些,然后还得几年,才有可能考虑上合伙人的路线,advisorys的确看到有华人女性走的比较近了,这也是很多年积累下来的,审计方向我周围就没见过大陆华人做到合伙人的,三年就知道有没有戏上合伙人,肯定是有这种例子,但是那人写的如此轻松,纯属瞎扯。 steveo 发表于 5/9/2019 10:05:27 PM
回复 46楼smarteehuan的帖子个人觉得最好的时候是mgr 1 - 2 的时候。有SM manager 跟我说过她mgr 的时候还拿到过好的职位,没跳,等到了SM,就很难了。Mgr 的时候离开,去industry 做manager, SM,或director 都是觉得不错的选择,resume 上的过渡也好看。但是等到了SM,要求就高了,希望出去至少有个director level 吧。但到了那个时候,industry 要招的director,是希望已经有几年industry experience。如果这时候再去做mgr ,又不甘心。所以最好就是mgr 1 - 2, 去industry 混个几年运气好点就能跳director了。Senior 离开一般就是senior,在industry 从senior 往上爬会慢很多。 minibombay1 发表于 5/9/2019 10:28:22 PM
是语言无法有效传达深层意思,这个没有办法的,不仅仅是中国人,其他国籍移民也一样,最后能不能上位,这个语言的弱势,也没你想的那么重要。 steveo 发表于 5/9/2019 11:16:14 PM
回复 113楼大衣被禁的帖子我自己选的GL,这也没什么吧,一个会计的方向而已。我个人不喜欢internal audit,但是FP&A和financial reporting当时没有遇到合适的机会。GL opening最多,我觉得GL做为工业界打底,了解一下也没坏处,所以就去认真学习了一下month-end closing,用不着这么惊讶吧。我觉得残酷的不是出去做GL,而是四大拿不到Manager title出去了也还是只有senior,所以那一阵子找工作有些郁闷,早知道如此,我senior 1 就跑路了,何必等到senior 3。。。☆ 发自 iPhone 华人一网 1.14.04 niggy 发表于 5/10/2019 1:12:36 AM
回复114楼 niggy 的帖子S1出去和S3出去 tech skill不一样 工资也会有差吧 而且S1就跳出去可能就没这么快升manager了 南瓜菜园 发表于 5/10/2019 1:38:00 AM
哇!四大senior 3出去,居然做gl!!这个世界太残酷了。 大衣被禁 发表于 5/10/2019 12:59:08 AM
苍蝇肉也是肉,一个中型PE 10B aum 按照500mm deal size 就是二十个deal tax年度收费两万多,就是四十万,你攒那么几个苍蝇肉PE也够躺赢了。更不要提那些大PE都是100B起,Director 才懒得换auditor/tax. flyingplate 发表于 5/9/2019 11:06:57 PM [/url]
身体都这样了,说明LZ 不适合这个位置和工作。也许LZ 有经验,有能力,但是性格不行,思虑太多,前怕狼后怕虎,魄力不够,领导素质欠缺。承认自己的短板,放自己一马吧。不是每个人适合管人,也不是每个人都想当领导。 Panels 发表于 5/9/2019 6:57:24 PM
首先声明我不是会计审计,现在也早不在四大,当年刚刚入职的时候在四大干过。我有个好朋友曾经在四大里的一家干了19年,离开的时候是advisory里的director,算是已经达到大部分华人在四大里达不到的高度。我朋友入门的时候是associate,升到director用了14年。其中在Senior Manager一干就是7年,期间曾经多次想离开,我们曾经考虑过自己创业(万事大吉,只欠money,他老婆拼死拦住),所以相互了解的很清楚。Advisory比审计还更困难一些。我觉得大家不要以为升到上面就万事大吉,每一层有每一层的难处。当然升到上面赚钱多很多。这个例子里的四十万觉得是苍蝇肉,要是靠这个,director,principal一年都呆不下去,是要被扫地出门的。我朋友忙的时候每个星期要去4个城市出差,就是因为要做这种蚂蚱肉(比你说的苍蝇肉大)项目。到这个级别每年的sales是有硬指标的,至少多少个million,而且同一个级别的不能分享。达不到指标是要被扫地出门的 changheruhailiu 发表于 5/11/2019 10:22:53 AM
刚才看到有个帖子说从Mgr直接上Director,后面又上MP,我才想起来一个事。虽然大家说是四大,好像每家的title不太一样吧?比如Deloitte,从Mgr升Sr Mgr,然后才升Director(Director好像在一定金额范围内是可以独立签合同, SM好像不行?)KPMG好像没有Sr Mgr这一级,Mgr上面就是Director?PwC和EY是更接近Deloitte还是KPMG?EY还有一个Executive Director,可能是跟所谓的Managing Director对应的 changheruhailiu 发表于 5/11/2019 10:43:00 AM
刚才看到有个帖子说从Mgr直接上Director,后面又上MP,我才想起来一个事。虽然大家说是四大,好像每家的title不太一样吧?比如Deloitte,从Mgr升Sr Mgr,然后才升Director(Director好像在一定金额范围内是可以独立签合同, SM好像不行?)KPMG好像没有Sr Mgr这一级,Mgr上面就是Director?PwC和EY是更接近Deloitte还是KPMG?EY还有一个Executive Director,可能是跟所谓的Managing Director对应的 changheruhailiu 发表于 5/11/2019 10:43:13 AM
四大advisory都是mgr升director,你打了一大段结果压根儿不懂 jenisicecream 发表于 5/11/2019 11:12:05 AM
现在没有Sr Mgr这个级别了吗? 前年有个KPMG的director带了个队伍给我们做了一年多的项目,我还纳闷这个director干的最多就是Sr Mgr的活 changheruhailiu 发表于 5/11/2019 11:23:09 AM
能在四大混的,技术上应该没问题。既然能做好销售,干嘛还在那里呆着呢?自己开个小firm, 钱一样多还少交税。。。 fredman 发表于 5/11/2019 11:02:11 AM
俺在PE中台打杂的时候工作对接就是苍蝇腿partner ,总有些行业不痛不痒的别人看不上,但是合适某些性格的。 flyingplate 发表于 5/11/2019 5:04:30 PM
绝大部分人无法自己去做销售,项目都是以四大的名义长期的客户,尤其是维持生计的大项目。 steveo 发表于 5/11/2019 1:34:44 PM
在四大混的技术上没问题?看来你是不了解四大,浑水摸鱼的大有人在,有些人还真不一定比其他中小firm 懂得多呢。 workinghands 发表于 5/12/2019 1:32:31 AM
四大的staff和senior真是一大把并不怎么样的 混混的也多 公用马甲29 发表于 5/12/2019 6:55:52 AM
哈哈可以进军新的BDC,审计小朋友几百个private rating 手动查🐶
是语言无法有效传达深层意思,这个没有办法的,不仅仅是中国人,其他国籍移民也一样,最后能不能上位,这个语言的弱势,也没你想的那么重要。
Social我现在主攻跟senior manager和partner混混熟 工作上尽量能跟partner直接互动起来 想拿一点好的项目然后就是平时跟大家也聊一下这样
我就是希望能锻炼一点soft skill leadership 不想像senior那是一样埋头苦干
Drive the conversation, have inputs, presentation和各种meeting主导好
我觉得给自己压力是有点大
砖也要搬好 wp质量把好关 下面人coach能够帮助我节省这方面时间
腾出时间准备这些presentation搞soft skill的东西
我最近发邮件都要看至少五遍 用词造句改到自己满意
毕马威去年给陆军做的审计项目Army Working Capital Fund Basic Financial Statements,1年的合约将近40个Million吧。
这个意愿有这么明显吗 我看不太出来哎上面的人说得帮助他 至少明面上的
我怎么问能叹个口风呢 不想涉及敏感的话
毕马威家尤其跟政府走的比较近,还有大银行,他家独大。
白天时间不够 所以晚上也还在补
经理确实还是比较时间灵活一些 但是工作时间还是很多
我现在就是周末给自己放一天假完全不管工作 其余都是自己加班 包括看wp和给自己弄一些其他东西
平衡点还没找到
毕马威家跟银行政府军方做项目是有历史悠久的,二战,伊朗人质危机,南非曼德拉选举,
都有他家参与,其他三家四大做不出这样的宣传片来,风格明显不一样
在活跃的大公司non-routine transaction多,可干的东西太多了。纯粹accounting 目前就这块儿技术含量高,外包自动化暂时风险最小,vidibility高。
后来industry GL senior两年,找准机会换到了financial reporting and technical accounting,转了方向还promo一级到manager。可能现在比当时跟我同级的career比慢了一年,但是也还算是补回来了,毕竟我生了俩娃,舒服了两三年。我算起来,如果我这七年都呆在四大,再直接跳去工业界,估计也跟我现在比也差不多,所以最后感觉没有损失啥。
☆ 发自 iPhone 华人一网 1.14.04
这个世界太残酷了。
我自己选的GL,这也没什么吧,一个会计的方向而已。我个人不喜欢internal audit,但是FP&A和financial reporting当时没有遇到合适的机会。GL opening最多,我觉得GL做为工业界打底,了解一下也没坏处,所以就去认真学习了一下month-end closing,用不着这么惊讶吧。
我觉得残酷的不是出去做GL,而是四大拿不到Manager title出去了也还是只有senior,所以那一阵子找工作有些郁闷,早知道如此,我senior 1 就跑路了,何必等到senior 3。。。
☆ 发自 iPhone 华人一网 1.14.04
S1出去和S3出去 tech skill不一样 工资也会有差吧 而且S1就跳出去可能就没这么快升manager了
其实我出来过的 晃了几年 朝九晚五 可能坑没跳对 公司也没找对(是个中型公司) 气场也不对
就像很多mm说的卡在senior上了 当时又有身份限制也并不太好找
然后我又回四大了 现在总算被升成经理了
这回要出来的话坑得好好找 怎么找坑很多mm的建议也很好
对的 我现在做梦都在想着整个project的进度 凌晨不知道是睡着还是醒着我昨天不到12点睡 早上五点就又醒了 逼自己再睡没睡着
冥想我也刚接触到
我会试着经常做一做 看对减压有没有帮助
谢谢 给我对下一步走很有启发
嗯嗯 不争 我目前还只是在跟自己较劲 也并没有想争当组里mgr里的rock star
我还在努力认清定位 这也是我想跟partner走的近的目的
与此同时锻炼自己 有这个压力被推着前进其实也是我自己找的
四大的平台还是好的 在mgr上看到了一些sr上看不到的东西
我还是觉得值的
对 刚升不久
Mgr到sr mgr三年
我感觉审计至少我们家在mgr对sales这块没有什么要求
因为审计都是recurring的 你负责几个项目每年固定revenue 然后下一年争取多bill 10%这样的growth
我跟早我几年的朋友聊也是这个感觉 他说你做完第一年mgr就跑
我觉得分两种
一个是浅层的语言表达能达到的沟通目,主要是对下面的人(目的包括增加下面的人的积极性,树立自己的威信,当然语言是辅助,主要还是看mgr的领导力再配合语言,至少语言别拖后腿)。一个是通过语言和人建立的关系,这主要是跟上面的人。也可能有中国人语言表达一般,但能达到第二种。我不知道有没有说中你想说的。
我现在主要想达到第一点,第二点在尝试不强求。
我觉得mm的move很正确 sr3走也不算浪费 之后你能在industry升到mgr那两年多sr的经验对你是加持。也不是很多人跳出以后两三年能顺利升上去的
Mm很棒了
做gl 有这么surprising 吗?
advisory上合伙人的华女有啊,四大有个中国大趴的,他手下大多是华人小趴。华人算做的好的料。
业界没有Sr 1, Sr 3的差别的,只有Sr and Manager. Sr 1转出来其实挺赚的。
其实也有一点点差别,看你的老板是不是四大出来的。我现在的老板和老板的老板都是四大出来的,他们知道senior 1和senior 3的差别,之前他们组里有一个四大senior 1忙季出来的,在他们手下干了三年了,结果觉得那人在四大没有很多管理经验,这个manager职位po出来就没给他,那人就走了。
我觉得industry senior很难爬上去的一个原因就是,industry senior基本没有机会管理别人,都是管理自己。管理自己和管理别人带团队还是很不一样的,这一点来说,四大的senior就有这种机会,所以同样是四大senior出来,内行的人还是知道senior 1和senior 3的差别
但是如果senior 1 跑出来,在公司遇到好老板,好好干几年,以后内部promo,如果老板非常赏识你,也就跟一直在四大呆着没差别了
☆ 发自 iPhone 华人一网 1.14.04
首先声明我不是会计审计,现在也早不在四大,当年刚刚入职的时候在四大干过。我有个好朋友曾经在四大里的一家干了19年,离开的时候是advisory里的director,算是已经达到大部分华人在四大里达不到的高度。我朋友入门的时候是associate,升到director用了14年。其中在Senior Manager一干就是7年,期间曾经多次想离开,我们曾经考虑过自己创业(万事大吉,只欠money,他老婆拼死拦住),所以相互了解的很清楚。Advisory比审计还更困难一些。
我觉得大家不要以为升到上面就万事大吉,每一层有每一层的难处。当然升到上面赚钱多很多。这个例子里的四十万觉得是苍蝇肉,要是靠这个,director,principal一年都呆不下去,是要被扫地出门的。我朋友忙的时候每个星期要去4个城市出差,就是因为要做这种蚂蚱肉(比你说的苍蝇肉大)项目。到这个级别每年的sales是有硬指标的,至少多少个million,而且同一个级别的不能分享。达不到指标是要被扫地出门的
楼主,这个工作不适合你,钱多职位再高也没用。抗压能力有待增强,可能你太认真了。
比如Deloitte,从Mgr升Sr Mgr,然后才升Director(Director好像在一定金额范围内是可以独立签合同, SM好像不行?)
KPMG好像没有Sr Mgr这一级,Mgr上面就是Director?
PwC和EY是更接近Deloitte还是KPMG?EY还有一个Executive Director,可能是跟所谓的Managing Director对应的
MM说得真好。其实华人在管理自己方面还是比较好的。大部分都默默工作。技术方面过硬。而有些老美只能管理别人工作,因为自己技能不行靠social爬上去的。我现在是组里senior 3吧,一直被组里带头的经理压住升不上去。想转组又不放人因为很多东西带头经理不会需要我去做。看来还是早跳出来比较好。
能在四大混的,技术上应该没问题。既然能做好销售,干嘛还在那里呆着呢?
自己开个小firm, 钱一样多还少交税。。。
你说的比较对,升不上partner,Executive Director也是与他平的,只是不参与分红。
现在没有Sr Mgr这个级别了吗? 前年有个KPMG的director带了个队伍给我们做了一年多的项目,我还纳闷这个director干的最多就是Sr Mgr的活
现在tax / advisory 都改叫director 说出去好听,本质上和audit 的sr director 是一个级别。现在升这个级别越来越难,audit 也一样,要demonstrate sales能力,有business case,让大老板觉得你有升Par的能力,才会升你。所以现在在大firm 能升到sr manager/director 的人,素质还是不错的。
你说Deloitte audit 吗?不签public 客户的,可以升director , 然后是managing director,看机遇,这样升的快点儿,有的人就愿意走这个path。adivisory大头是principal
绝大部分人无法自己去做销售,项目都是以四大的名义长期的客户,尤其是维持生计的大项目。
Kpmg advisory 下是是director, 然后是managing director, 最后升partner 有cpa 或者 principal 没有cpa
俺在PE中台打杂的时候工作对接就是苍蝇腿partner ,总有些行业不痛不痒的别人看不上,但是合适某些性格的。
如果纯做Audit还好,因为每年都有做审计的return business。我朋友是企业风险方面的。如果赶上firm里有大partner接了个大单子,比如AIG之类的,日子就比较容易过。其他时候就得统筹考虑:只追大客户吧,一年之内项目都不一定能批下来,追中小型的吧,费半天劲,规模也就五十万一百万,这得拿好多才能达到销售指标。而且知识会传播,不像会计审计,还得搞新东西,今天PCI,HIPPA,明天GDPR,也挺累的。
这种firm的culture原来一直是“up or out“,2008年左右经济危机那段时间,听说搞了个”permanent senior manager“ track,因为项目卖不动,没有办法提新的PPD。现在好像搞了个title inflation?那现在的director能有什么样的executive compensation呢?
当时我们想做的就是SaaS,大firm的名气和关系网其实对销售很有帮助
在四大混的技术上没问题?看来你是不了解四大,浑水摸鱼的大有人在,有些人还真不一定比其他中小firm 懂得多呢。
四大的staff和senior真是一大把并不怎么样的 混混的也多
比外面总是强的,以前在瑞银打杂,好多人一天到晚一点活不干,还特拽就是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