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著纽约市移民人口的增加,家庭暴力事件近年来一直呈上升的趋势。据纽约市最大的服务家庭暴力受害妇女及儿童的非牟利机构——家庭庇护所(Sanctuary for families)报告显示,过去五年所受理移民家暴案件,从49%上升到62%。而根据纽约市警察局公布的数据,2008年1月到9月华裔家庭暴力案件达到4000多起。全市家庭暴力犯罪中,华裔家庭占近70%,家庭暴力犯罪已经成为美国社会特别是华人社区中的频发案件,华裔家庭也成为家庭暴力犯罪的高发群体。然而,在如何看待及处理家暴事件上,华裔仍存在著不少误区。由于这些误区,大量的家暴受害者仍然不敢站出来求助。本期的纽约故事,记者将为您整理华裔民众对家庭暴力存在的十大误区,以此鼓励那些家暴受害者,勇敢地站出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美国国会于1994年通过“反对妇女暴力行动法”(Violence Against Women Act),其中保护被美国公民或永久居民的配偶以暴力对待的无身分妇女。张懿仁表示,当家暴事件发生后,受害人可填I-360表格,让自己成为“反对妇女暴力行动法”中的请愿人(petitioner),这一项还包括已离婚者。成为请愿人后,即使是非法居留美国或偷渡来美者都不受限制,将可在未来申请绿卡,但若曾经持假身分入境者则可能不受此法保护。
我妈也这样,现在老实多了,但是我还是害怕和她相处
动手打人。这个没法忍。我一般不劝离婚,但这种家暴男还是躲远点。
带回去是指哪里?如果是lz现在跟lg分居,带到自己住的地方,那没什么,正式分居的话,对方可以要求法庭协调临时监护安排的,lz不能不执行。如果是建议lz瞒着老公把孩子偷偷带回国,如果lzlg不同意,第一不一定能带走,登机了飞到加拿大上空被截回来的案例在前,第二,就算成功带走了,lz自己一辈子不要入境美国了。有把孩子藏回中国自己又回美被起诉的案例。
那里是她的家,她为什么要离开啊?她老公可以带着婆婆出去啊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其实我开始怀疑故事真实性。也许就是为了收referral短信?
我不信,如果这么玩也太恶心了,人家帮她内推去了,如果是假的,以后怎么见人啊。。。。
离婚是个慢慢磨时间的活,当然先找工作啊,生活要继续的,既然他那一家子这么烂,冷着,别搭理他们,都当自己爷呢,自己该干啥干啥,等闲下来再离呗,干嘛那么冲动,反正还不急着找下一个
我也不信,方言都出来了,挖坑也不会这么形象吧
这个不是什么drama,这是动手打人,是家暴!
被屡次家暴的受害人,很多都是从一次动手,慢慢演变成屡次动手,越来越厉害的
有些人对家暴的言论真让我无语。懒得回了。
既然要离婚,也不指望抚养费什么的,马上报警,他自找的该有这个教训
你是被家暴过第一次就马上离婚了吗?
☆ 发自 iPhone 华人一网 1.11.08
refer了也不一定就找到,多refer几个可以练interview不是?最后成了,也可以说是后来不离了啊。
报警,然后申请家暴绿卡。
真不容易,祝好,祝以后都幸福。
发帖能不能分个段
大家可以把这个回帖顶起来,估计对楼主最有帮助
这个妹纸也不容易。。。不过你提供的信息对lz很有用,希望她看到
☆ 发自 iPhone 华人一网 1.12.04
终于有人说了点实在话。
祝福这个mm也祝福楼主。
帮顶,楼主看这个
bless这位,也请lz一定看一下这位的建议。现实很骨感。
人和人是有区别的,不能一概而论的。
我和老公都是急脾气,我生起气来也是很不冷静的,有时会更激怒我老公,他也动过手,而且很严重,但是他冷静之后就求谅解,而且要求我以后一定要提醒他不能动手(虽然可操作性很低)但是我知道他是真的后悔,真的是在乎我的……那是很多年以前的事情了,以后再也没发生过。
大家都是中国长大,在中国打老婆并不是多大的罪,怒火中烧的时候犯下这样的错误,我觉得可以给予改过的机会,但是需要正确的判断,如果感到受到生命的威胁,那是一定要走法律这条路的,但是如果只是推搡这样,我觉得还是可以冷静的再考虑考虑。
消消气先,不要在气头上做重要决定
坚决把婆婆送走
你现在没有工作 来不及抽h1b?
你最好找朋友做证人 留下证据 或者直接报警 有助于你拿抚养权
要不然你就跟他鱼死网破 让他把你打成轻到重伤 申请u签证 跟娃好好过日子
同意这位妹妹的意见。
我忽然觉得会不会整个文章中家暴这个词用的太大了。
家暴对我来说是有生命威胁,浑身淤青,如果只是推搡或者打一下不重要的部位,不应该称家暴
都打人了,不离婚这种男人留着过年吗?
你在家肯定被打吧
言语辱骂就属于家暴了好吗!还浑身淤青? excuse me??
还真猜对了,果然在家被打,告诉你吧,中国不是所有地方都觉得打老婆不是多大的罪的,你一定是被打糊涂了
不怕不怕啊 好好工作赚钱
rererere
co--------------------------
原文转自 2009年6月的《侨报周刊》
走出误区 对家暴说不
本报记者李竑纽约图文报道
随著纽约市移民人口的增加,家庭暴力事件近年来一直呈上升的趋势。据纽约市最大的服务家庭暴力受害妇女及儿童的非牟利机构——家庭庇护所(Sanctuary for families)报告显示,过去五年所受理移民家暴案件,从49%上升到62%。而根据纽约市警察局公布的数据,2008年1月到9月华裔家庭暴力案件达到4000多起。全市家庭暴力犯罪中,华裔家庭占近70%,家庭暴力犯罪已经成为美国社会特别是华人社区中的频发案件,华裔家庭也成为家庭暴力犯罪的高发群体。然而,在如何看待及处理家暴事件上,华裔仍存在著不少误区。由于这些误区,大量的家暴受害者仍然不敢站出来求助。本期的纽约故事,记者将为您整理华裔民众对家庭暴力存在的十大误区,以此鼓励那些家暴受害者,勇敢地站出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误区1 非法移民无法得到援助
纽约亚裔妇女中心10多年服务被虐待妇女,该机构指出,在华人社区,很多华裔新移民家暴受害妇女常因身分问题不敢举报。家庭庇护所律师张懿仁表示,根据纽约市行政命令41号,所有人为了避免暴力均可接受援助,纽约市警察局、医院、法院、庇护所等不得询问当事人身份,安全是最重要的衡量因素。因此,没有合法身分的家暴受害者一定要勇于向警方举报或向法庭起诉,合法权益一定可获得保障。2007年10月,市长彭博宣布,纽约市为家暴受害者提供的六项新计划时也特别强调,“非法移民家暴受害者不应有身份方面的顾虑,要及时报案以便得到帮助,或许这还是他们获得合法身份的一个契机。无论如何,他们绝不会因非法身份而受到惩罚。”
误区2 必须留在丈夫身边才能获得绿卡
家暴救助机构“纽约励馨”行政主任刘元芬表示,很多妇女受到家暴仍不敢离开丈夫的主要原因是她们是通过婚姻移民赴美,她们担心离开丈夫就会失去正在等待中的绿卡。
洛杉矶艾尔蒙地市就曾发生华裔妇女王春梅为了绿卡,被丈夫活活打死的恶性事件。王春梅的妹妹表示,王春梅为了早日将子女接到美国,对丈夫的家暴忍气吞声,常常被打得全身是伤。王春梅曾经天真的告诉身边亲友,她不怕打,只要孩子可以来美国,身体上的痛忍忍就过了。她以为,只要她报案就会失去才刚获得的绿卡,和子女一起在美国过好生活的梦想,更将遥遥无期。
其实,王春梅的悲剧是可以避免的,只因她对美国法律不了解,忽视自己的权益,最终赔上一条命,令人遗憾。张懿仁介绍,家暴受害者在美国可以得到许多援助,包括无身分者都可以申请特别的签证,之后再继续申请绿卡。
美国国会于1994年通过“反对妇女暴力行动法”(Violence Against Women Act),其中保护被美国公民或永久居民的配偶以暴力对待的无身分妇女。张懿仁表示,当家暴事件发生后,受害人可填I-360表格,让自己成为“反对妇女暴力行动法”中的请愿人(petitioner),这一项还包括已离婚者。成为请愿人后,即使是非法居留美国或偷渡来美者都不受限制,将可在未来申请绿卡,但若曾经持假身分入境者则可能不受此法保护。
要成为“反对妇女暴力行动法”的请愿人前提是婚姻必需是真实的。张懿仁介绍,请愿人在递交申请书后会在1个月内收到联邦政府寄出的收据单,约再过4至6周后将收到可以申请金钱及医疗补助的许可证(Prima Facie)。约在一年后得到暂缓递解的身分转换证明,这时受害人便可以合法地在美国找工作。
但张懿仁也提醒,所有有关身分转换的申请最好都与专业律师沟通过才行动。因为,即使是绿卡持有者,在美国只要不是居民都有可能因为种种的原因而被取消合法资格。此外,若是性暴力、非自愿奴隶、人口走私等犯罪范畴下的受害人也可以申请另一种叫做U签证的身分转换证。不过这一种签证每年只有1万个名额。
被家暴的婦女在訴說自己不幸.
误区3 离开丈夫失去经济来源就会失去孩子
很多华裔妇女家庭中丈夫是主要经济来源,她们担心一旦上法庭,法官定会将孩子判给有经济能力的一方,从而失去孩子的抚养权。张懿仁指出,在美国,经济能力并不是决定抚养权的唯一准则,法官在判抚养权时,标准是子女最佳利益,赚钱多少,住房大小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重要的是一方是否有家暴记录、是否赌博、酗酒、吸毒。法官判抚养权案子时,最在意的是孩子的健康、情绪和未来。因此受害妇女不必过于担心。
纽约州法律规定,非监护父母必须支付子女抚养费,法庭会在非监护一方收入中扣除一些必要项目后,按比例抽出子女的抚养费(一名子女,17%、两名子女25%、三名子女29%、四名子女31%、五名子女或更多35%)。扣除的项目包括:依据法庭令或书面协议,实际为其他子女支付的子女抚养费、依据法庭令或书面协议实际向前配偶支付的赡养费、社会安全税及医疗福利(Medicare)税以及地方政府税。
如果另一方称其没有工作没有收入,但你认为他谎报,还可以请求法庭“估计”其收入,并命令他依据认定金额支付子女抚养费。如果你希望住址对另一方保密,可通过抚养费催收单位(SCU)向对方收取抚养费,但应向SCU提供朋友或亲戚地址,而不是你的地址。如果非监护人不支付抚养费,监护方可向家事法庭递交违令告诉书,法庭可签发欠费催缴判决书。如果法庭发现非监护方蓄意违反子女抚养费支付令,非监护方可能被感化监管或被判徒刑最长六个月。
误区4 家丑不可外扬
“家丑不可外扬”、“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是中华文化的传统观念,以此许多遭遇家暴的华裔女性都不愿意承认自己受暴,这成为家暴防治难以突破的瓶颈。研究资料显示,受虐妇女在联络警方或庇护中心之前,已经平均遭遇35次家庭暴力。张懿仁指出,家暴并不是被打到遍体鳞伤才构成家暴。任何身体、言语上的虐待,或以强迫、孤立、监视、停止经济支持等方式控制自由,或威胁恐吓、破坏财物力等行为,都属于家暴范围。
误区5 为了孩子有个完整的家而委曲求全
心理安康热线亚裔外展主任罗洁表示,一个有父亲、母亲、孩子生活在一起的家庭不见得就安全、快乐。目睹自己的母亲被虐待的儿童,在精神、心灵有时甚至肉体上均遭受很深的创伤。儿童和成人一样需要生活在一个不必担心其他家庭成员会伤害他的环境里,因此,有时,分居或离婚对妇女和儿童是必须的。因为唯有如此,他们的安全才能得到保障。罗洁指出,家庭的种类很多,对某一家庭适宜的,未必适合另一家庭。
误区6 女性只要顺从就能避免家暴
纽约亚裔妇女中心李安琪表示,有的人会认为,一个女人被打是因为她不服从或没有尽力取悦丈夫,如果她学习烹饪、化妆打扮就能终止被虐。其实不然,通常对于施暴者来说,不管妻子怎样做,他们都有不同的借口来责怪她。施暴者是唯一应该对自己暴力行为负责的人。
还有的人认为虐待的原因是沟通不良,如果双方能静下来谈一谈,一起接受谘询,一起祷告,问题就能解决。张懿仁指,而情况恰好相反。施暴是单方面的权力与控制,这与他们之间沟通根本无关。有时其他家庭对暴力的介入或漠视,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即便双方愿意,接受谘询对暴力关系中的双方都可能极为危险。因为倘若受虐者在谘询中说了或做了让施暴者不愉快的事,施暴者或许会更进一步伤害受虐者。因此,个人或家庭接受谘询都应该在暴力已经停止,受害者不再畏惧施暴者的情况下。
家庭庇护所律师张懿仁在闽籍社区举办讲座,受到新移民的欢迎。
误区7 妻子有外遇 就该被打
张懿仁表示,妻子有外遇被丈夫打,这在亚裔文化中是根深蒂固的。但是无论人与人之间关系怎样,或存在什麽问题,任何人都没有权力打人,虐待是法律所不容许的。再者,大家要牢记“当女人说不时就是不”,即便是夫妻之间,“不”即代表 “不愿意”。丈夫没有权利任何时候要求妻子发生性关系。婚内强暴在纽约州是违法的,会受到法律制裁。
误区8 新移民及未受过教育者容易发生家暴。
其实无论何种身份,无论教育程度如何,家暴会出现在任何家庭类型中。新移民生活形态、所面临的经济困难,或语言障碍都可能造成压力,但却并非形成家庭暴力的主因。根据纽约励馨从2005年至2008年对大纽约地区200位接受辅导妇女个案追踪调查发现,她们中42%拥有大学以上学历,54%是高中程度。调查发现,不少留学生为了绿卡居留权,率性嫁给非华人,导致家暴层出不穷,尤其令人担懮的是,许多非华人合法拥有枪枝,更让华裔新移民生活在恐怖威胁阴影下。另外调查指出,施虐者超过一半(53%)拥有大学以上学历,不少还是医生与律师等高社经地位者,其次是高中学历,占了42%。
误区9 庇护所很危险毒品泛滥
“我们并不是鼓励妇女离家出走,但若遭遇家暴,受到人身威胁的时候,妇女就应该勇敢地离开丈夫,走进庇护所(shelter)。”罗洁指出,当妇女觉得受到委屈或虐待时,首先应谘询聆听专家的意见,看是否也是自己的问题,能否挽回。一旦确定是家暴,就必须采取合理方法保护自己,比如去庇护所。
很多华人不清楚什麽是庇护所,张懿仁说,许多妇女一听“庇护所”三个字就摇头,认为应该是个阴暗、狭窄的地方,和许多无业游民或罪犯住在一起。其实不然,美国的庇护所和住家一样舒适,在进庇护所前,妇女只需要带一些随身衣物,其它生活用品该处会供应,而且庇护所的地址绝对是保密的。张懿仁鼓励家暴妇女勇敢走出门求助,家庭庇护所是纽约州最大的家暴服务机构,目前有2144个床位,每年为超过8000个受害人提供直接的援助。如需帮助,民众可电1(212)349-6009分机246。
同时也应注意,无论庇护所怎麽舒适,但毕竟不是一个家,它只是为逃避险境的家庭提供的一个安全临时栖身所,最长的过渡庇护所也只能住六个月。庇护所会为受害者提供持续援助和转介,如:寻求住房补贴和其他福利、就职培训、医疗保健等。
误区10 男性不会遭受家暴
家庭暴力的受害者通常是女性,但纽约励馨从辅导个案及热线追踪调查发现,男性遭受施暴与受虐儿事情有上升趋势,中心接到的投诉中,超过5%以上是女性虐待男性的案件。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男性被害人因无法负担家计,被妻子、兄弟以言语或肢体刺激而引发暴力案件增加。
刘元芬表示,一般来说男性家暴以言语暴力居多,也有肢体暴力,但男性被通报家暴后,社工再介入询问时,很多受暴男性可能碍于面子问题或情绪回稳,不愿接受帮助或重复家暴状况。
一位住在布碌伦的60岁郑姓华裔男子因不堪妻子20多年来的长期打罵虐待,逃出家门,向华埠五分局华埠服务处求助,希望能早日脱离苦海。
目前社区反暴力组织多为女性家暴受害者设立,让男性家暴受害者更陷入窘境。张懿仁建议男性受害者安排暂住在安全的亲友家,情况严重时应打电话报警,或前往自己所在区的家事法庭申请人身保护令。她表示虽然很多社区组织无法给男性受害者提供实质帮助,但可提供转介服务。
对于家暴受害者,最重要的是要及时求助,遇到紧急情况,打911,并提出需要翻译服务。遇到非紧急情况,可致电311,或家暴热线:1-800-621-4673。也可致电家庭庇护所1-212-349-6006转246,(可用中文留言),纽约亚裔妇女中心热线:1-212-732-5230,1-888-888-7702。纽约励馨中文热线:1-877-990-8595,心理安康热线:1-877-990-8585。
既然opt还有几个月, 不如先别打草惊蛇, 自己一边找工作, 一边咨询律师, 同时也可以跟国内联系起来, 看看国内的机会。离婚案有可能会拖很久, 看你们在哪个州, 是否可以协议离婚, 或者在国内离婚, 也可以先带孩子回国以后再启动离婚程序, 反正尽量不要惊动对方, 先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好, 同时咨询律师。
哈哈,妹妹你太年轻了,祝福你
ZT 面对家暴 选择忍耐的你~选择对了吗?
面对痛苦,给那些选择忍耐的姐妹们。。。
【作者花雨101(请点击作者名进入作者博客查看作者更多本文)】
对家暴最有效的根治方法是离开施暴者。可“离开”两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是在受虐者得不到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心理上已经失去自信、财务上没有自主权、或者受到施虐者人身威胁的情况下。还有就是一些人观念上比较保守,把婚姻的完整性看得高过生活质量;感情上比较单纯,总以为施虐者会有所改变;个人生活能力较弱,宁愿在痛苦中忍耐也不愿面对未知的独身生活。
这些人可能在某一时刻迫不及待地希望离开痛苦的生活;下一刻又改变主意,觉得自己的婚姻(或者两性关系)还有值得留恋的地方。长期受虐的人容易选择与社会隔绝,因为她(他)们羞于面对周围的人不解的眼光:既然人家这么对你,你为什么还不肯走?不管怎么样,离开或者留下是你的自由,不要让自己陷进困惑-犯罪感-自我责备的怪圈中。请记住:被虐待不是你的错;对方的施虐行为不是你的错;你值得被尊敬;你和你的孩子值得安全、快乐的生活;你并不孤独,有人随时准备帮助你。
在选择离开还是留下的时候,不妨考虑一下下面这几点:
1,如果你希望你的施虐者会有所改变。。。虐待行为很可能会继续下去。施虐者通常都有一些深层的情感和心理问题。虽然改变并非完全不可能,但会很慢、很困难。只有当施虐者意识到他(她)对自己的行为负完全的责任,不再归罪于你、 归罪于他(她)自己不快乐的童年、归罪于他(她)生活工作中的压力酒精坏脾气等等,并主动寻求专业帮助的时候,改变才会有可能发生。
2, 如果你觉得自己可以帮助施虐者。。。很自然地你会觉得自己是唯一理解他(她)的人,帮助他(她)是你的责任。事实是,你选择留下、选择一再地忍耐他(她)的施虐行为,客观上起到了强化和许可对方的施虐行为的作用,你不是在帮助他(她)改变,而是恶化了他(她)的问题。
3, 如果你的配偶许诺不再施虐。。。当面对后果的时候,施虐者会请求你再给他(她)一次机会、乞求原谅、并保证不再犯同样的错误。那一刻,他(她)们说的可能是真心话。但他(她)们真正的目的是保持控制局面的能力、阻止你离开。大多数情况下,当他(她)们知道自己已经被原谅、知道你不会离开的时候会很快的故伎重演。
4, 如果你的配偶正在参加施虐咨询。。。即使他(她)正在寻求专业帮助,并不能保证他(她)会改变。很多参加过专业咨询的人依然有暴力、虐待、控制倾向。如果他(她)不再淡化自己的问题,不再给自己寻找借口,那是一个好的征兆。但具体到决定是否留下,你要参照他(她)目前的状态,而不是他(她)将来可能的状态。
5, 如果你担心离开后会发生些什么。。。比如害怕你的施虐者会做出什么事情、你自己走向何方、你如何养活自己和孩子等等。不要让对未知的恐惧成为把自己置身于当下的危险、不健康状况中的原因。
施虐者不会改变的几个征兆:
• 他(她)淡化虐待并否认其严重性;
• 他(她)继续把自己的行为归罪于别人;
• 他(她)说你才是施虐者;
• 他(她)促使你和他(她)一起进行婚姻咨询;
• 他(她)告诉你你还欠他(她)一次机会;
• 他(她)说如果你离开他(她)、不支持他(她),他(她)就不会改变;
• 他(她)试图博取你、你们的孩子、以及你的家人朋友的同情;
• 他(她)试图用寻求帮助作为和你的交换条件;
• 他(她)给你施加压力促使你对你们的婚姻或者两性关系马上做出决定。
如果你决定留下,做好下列准备:
• 和所在区域的家暴/性侵机构取得联系。不论你是否决定离开,他们都会提供情感支持、专业咨询、紧急住所以及其他服务。
• 在配偶许可的范围内建立尽可能强大的支持体系。抓住一切机会多交朋友并参与家庭以外的一些活动,也鼓励你的孩子们多与外界建立联系。
• 善待自己!以积极的方式审视自己、说服自己,不要让来自施虐者的负面评价打击自己。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尽可能地享受生活。
下面是一些给家暴受害者提供帮助的机构。不会英文也不要紧,他们会提供多语种翻译。
美国: 家暴热线:1-800-799-7233 (SAFE).
英国: 妇女援助: 0808 2000 247.
加拿大:全国家暴热线: 1-800-363-9010
澳大利亚: 全国家暴热线 1 800 200 526
国际家暴援助机构名单:http://www.hotpeachpages.net/
了解更多信息,访问:http://helpguide.org/
我不理解这位妹妹为啥会讽刺我? 这是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亲身经历,只是希望楼主看到世界的另一面,看到可能的解决方式。张嘴闭嘴就劝别人离婚的, 我只能祝福你安好了
ZT: 女人对家暴说“NO”
作者:幽子 发表于:2011-4-11
http://oe277473.m.oeeee.com
转载: 御树林枫
婚后的女人为男人生儿育女,付出全部,却最想换来男人一句话:“你怎么来证明对我好啊?”如果问此话的人是我,那老公的回答就令人哭笑不得:“老婆,我对你好吧,结婚这么久了,从来没有打过你。”说实话,和老公在一起,他从来不会跟我动手,也不会动手打我,即使在他很愤怒的时候,也从来没有过,但我并没有觉得这就是男人所说的“对老婆的好”,常常我就此打住老公的话:“不要以为你不打我,就是对我好,就算你对我竖起一根指头,我也会毫无留恋的离开你。”
是的,女人对暴力男的态度一定要坚决,因为他谈后悔是假象,谈改过是为了下次再犯,给他一次机会就意味着将来次次是机会,所以,姐妹们,为了让女人活得有尊严,一定要将暴力男看淡,学会得知坦然,失之淡然。
第一次动手,女人就要马上想到这个婚姻已不是自己的保障,男人也绝不是女人的终生依靠。暴力男不是疯子就是心理变态,与他同床共枕无异于与虎谋皮,忍耐凑合无非会把自己弄得遍体鳞伤。爱情来了,欣然面对,是自己的跑不掉;缘分尽了,不要瞻前顾后,患得患失,也许幸福就在下一站。女人也不要被“打是亲,骂是爱 ”的古训所蛊惑,爱不是伤害了对方还强词夺理。纵然“有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的俗话,但这并不鼓励女人就要为半斗米折腰,暴力过后忍成祥林嫂也不会风平浪静,退到悬崖边上只会是死路一条,而为孩子卑躬屈膝而活是没有尊严,(博主加注:没有尊严的母亲又怎么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 没了尊严的婚姻是修补不了,此时放手就是给了各自新的生路!
男人绝对不会因为女人的原谅就此罢手,女人的谅解只会让他看穿女人的内心有多软弱!拳头可以伸手对外,但绝不能对婚姻伤害;一旦拳头落到女人身上,那就给婚姻判上死刑。女人宁肯成寡妇也不要成怨妇,至少你一个人生活还轻松自由,可以坚持过自己的人生,而打你的男人早就失去了给你幸福生活的保证,与其和他纠缠一生痛苦,郁郁寡欢,不如痛快决择,再婚也有春天。女人永远不要觉得自己离婚就是二手货,花开几度的例子数不胜数,要知道一个愚蠢自私没有天良的男人失去你,是他的损失,不是你的;一个动手打你,毫无道德可言的男人没跟你在一起,是你的幸运;离开一个恶劣的男人,你们有千万种可能;如果继续委曲求全,便只能没有尊严的等死.
暴力是自卑、嫉妒、失信的产物,它绝不相信眼泪,也不同情弱者,它就如弹簧一样:“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女人的眼泪让男人觉得你内疚、你的跪下让男人觉得你犯错、你的坚持不离开让男人觉得你廉价。家庭暴力就像残酷的战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身反抗,而女人不要觉得宣扬“家丑”就无颜见人,与其经常在家以弱示人,不如索性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事实胜于雄辩,女人向第一次家庭暴力说“NO”有如女人的初夜一样珍贵,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错过了只能终生遗憾!
此文有感于:在大化瑶族自治县,一男子因为怀疑妻子有外遇,竟残忍地在妻子的脸上刻上“下贱”二字。 4月3日,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公安局镇南派出所破获了这起毁容案,抓获了犯罪嫌疑人,缴获作案用的锥子、绑带、毛巾等物。(《广西新闻网》04-08)
什么叫世界的另一面?什么叫中国打老婆不是多大的事?你是有多奴性,自己挨打还劝别人挨打忍着,是大清穿越来的吗?真的,祝福你在以后挨打的日子里安好。
谁公认的?
2、楼主老公根本不爱惜楼主,没把她当最亲的人,婆婆一作还是免不了动手
真没法过下去的
你准ex肯放弃抚养权,说不定是因为他不知道他应该出抚养费;等他和他家太后醒过味儿来说不定会改主意,夜长梦多啊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