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要滚回中国了

楼主 (北美华人网)
每个曾在国外生活过的人,可能都经历过这样的挣扎:要不要回国?回不回国背后有太多的考量,包括职业前景、长远规划、生活品质、家庭因素,甚至可以小到像食物、空气和交通这样的细节…… 但无论回与不回,都应该有坚实理由和连结自身经验的故事。今天Uni酱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个无论如何都要回国的出国党的故事。
文|F小姐 From 别处World 微信号:else-world
2 楼
一群世界的异乡人,浪游在“别处”,谈论生活、人类以及美

每个曾在国外生活过的人,可能都经历过这样的挣扎:要不要回国?

回不回国背后有太多的考量:大的方面包括职业前景、长远规划、生活品质、家庭因素,小的则可以细节到像食物、空气和交通…… 但无论回与不回,都各有坚实理由和连结自身经验的个体故事。

融入一种新文化的第一步,是能够娴熟地使用另一种语言。但我用了几年才逐渐认清:即使我的英文再「娴熟」,也永远不可能比得上我的中文。 也许某些同时使用中英文的人会觉得无所谓——语言不过只是个工具,能表达自己、能与人沟通就够用了,何必这么在意两者的不同。但在我这里,就是不行。

语言转换过程中最微妙的差别,都可能构成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撕裂感。

美国很好,但它始终无法成为那个能让我完全沉浸、与之水乳交融的国家。是不是真正「融入」了异乡这件事,你没法骗自己的。

我选择回国,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我无法对英语妥协。而这种隔阂的种子,可能从我刚到美国时就埋下了。

还记得,我到美国的第一晚就被拽去party。当时我正处于困倦和时差带来的晕眩中,觉得自己简直在睁着眼睛说梦话,但仍假装兴致勃勃地和面前的美国男生谈笑风生。

结果,聊了没一会儿,他突然说:「哎对了,你去过澳大利亚吗?你口音很像澳大利亚人。」 我一个激灵就醒了,一边忙不迭摆手表明自己没去过,一边困惑:一个美国人评价我的口音像澳大利亚人,这正常吗?这什么意思?这在夸我?还是觉得我很滑稽?

天啊,我竟然因为自己的吐字发音而感到不确定和慌乱,这是我人生中极罕见的事情。

在我所接受的语言教育里,「有口音」是一件不对的事情。而我到美国第一晚就被兜头盖脸泼下一盆冷水——有口音也就罢了,居然还是跟美国八竿子打不着的澳大利亚口音…… 但那只不过是个开始。

英文,是让我失却骄傲的语言

我本科在美国念文化艺术新闻专业,核心课程是写作。

倒数第二个学期,「中级写作」这门课发下来的第一份阅读材料是1979年获普利策特稿奖的作品《凯利太太的妖怪》(Mrs. Kelly’s Monster),写了一场神经外科手术。

那晚我读得格外认真细致,把所有会影响阅读的生词都查了出来——许多都是涉及手术的专业名词,什么动静脉、动脉瘤……我一边磕磕巴巴地读着,一边难过起来,想着等会儿把生词扫干净了,还得再读一遍。而且这些词这么生僻,等到重逢时,由于时隔久远,我肯定还得再查一次字典。

我在母语里阅读的时候怎么从来没有遇到这么艰涩的情况呢?

比如「动脉瘤」这三个汉字,我不需要查字典就已经能猜到是种不得了的病;可在英语里见到它的时候,我压根儿一点思路也没有。

为什么在中文里我几乎感觉不到生词的存在?即使素未谋面的词组,也能朦胧地领会它们大致所指的意思。倘若在中文里遇到了一个生词——或者某种新奇的表述——我总能迅速地记住它,并立刻就运用在自己的写作中。

但英文里的生词总比母语里的冷淡百倍,我要很努力很努力,才能和它们勉强熟络起来,稍不联系,它们就又翻脸不认人了。

最难过的是,我被困在生词里的时候,我的那些美国同学们却已经在分析写作技巧了……更别提某些不影响句子主干的形容词和副词,力所不及时都只能先放弃。

在中文里,我品得出修饰语的精妙和况味,而到了英文里,我竟然只求个最低限度的「温饱」——能读懂基本意思。

最后一个学期,迎来了「高级写作」。如果说「中级写作」传授的是「技术」,那「高级写作」传授的则是「艺术」——这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张力和流淌,而我的英文支撑不起这份自由。

教授带全班去一个地质公园进行观察练习。在石灰岩溶洞里,我凝视着那些封存在沉积岩里的细碎的骨头,脑子里涌现出「上古秘文」四个字,耳边似乎有人在轻轻地说:如果悲伤有形状,一定是这些碎骨的模样。

这猝不及防的文思泉涌让我狂喜又让我绝望,因为它们全都是以母语的形态。

于是我下一秒就颓败地想,我并不知道「上古秘文」这个表达在英文里是否存在,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把这个降临在我耳边的美妙的句子原原本本地翻译出来。

怎么办,我在中文里所累积起来的骄傲,到了美国后一下子变得一文不值。听说读写全线溃败。所有的敏感细腻精确……统统荡然无存。只剩一个字,就是糙。 那种落差太大了,仿佛风华绝代的佳人被人泼了一脸硫酸。

回到舒适区有什么错呢?

香港作家韩丽珠说过:「一种语言就是一个世界,连系着身份、价值观、思考模式、情感经验和意识建构、想像和实践。」语言和语言之间能够被翻译的部分太少了,说不同语言的人关注的问题就不一样,关注问题的视角也不一样,不是想融入就能融入的。

拿我自己的例子来说,在美国弗格森枪击案发生之后,我们在课上探讨美国的种族融合,美国同学们纷纷踊跃发言,从日常与非裔的交流细节谈到历史上让人触动的里程碑和节点。

我默默地听,也试图去懂,但我的知识储备和文化背景让我无法感受到和他们一样的震动、体察到和他们一样的伤痛。

即使不谈社会民生、不谈政治历史,教授讲课时候随口提到一个美国本土网红,全班哄堂大笑,只有我 get 不到那个笑点。

▲ 这就是那个我 get 不到的美国网红 honey boo boo。

外来者在新环境中感到失语,因为无论大事小事你都跟人聊不起来,日复一日感到自身的钝化和皱缩。

而更残忍的是,在离开了母语文化体一段时间之后,你连对于母语文化的掌控也逐渐丧失了。想在闲聊的时候跟美国朋友侃侃中国的网红?先别提能不能准确表述,现在中国最流行什么你可能都不晓得。 美国很流行一个说法:get out of your comfort zone。前往一个陌生的国度,使用一门陌生的语言,都在此列。

▲ 经典美式鸡汤:生活始于踏出温室的那一刻。

诚然,不断尝试新鲜事物能锻炼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但想呆在舒适区里又有什么错呢? 但凡你觉得某个地方是舒适区,大多是因为你已经在那累积了足够的资本,这笔财富说不定会成就你的一番事业,为什么要轻易地离开它呢? 又或者,并不是想着多么高远的志向,只是受够了在新的文化环境里的自卑和拘束,找回舒适区有什么不好吗?

我选择回到我的世界

在美国的日子里,我越发深刻感觉到自己在英文里是怎样一副兵荒马乱捉襟见肘的可怜相。我不是在怨恨自己英文不好,我痛苦的是,它永远都没有办法像我的中文一样好。我曾经在中文里怎样如鱼得水,在英文里就怎样举步维艰。 你读到这里可能想翻白眼:被吐槽一下口音、看不懂几个生词、写不好几篇文章,就能成为落荒而逃跑回国的理由了?就这么玻璃心啊? 但我相信,即使不以文字为职业,仅仅只是对语言的精准有要求、对周遭世界细腻敏感、或是在意文化环境舒适度的人,都一定明白我在说什么。外语与母语之间的微妙落差,会让你在交流的过程中永远「磕磕绊绊隔了一层纱」。 那层纱很薄,但你知道它始终在那里。你挣不脱,终究无法真正拥抱和融入另一种文化。 如果没有去美国生活,我可能根本不会意识到,我的母语已在不知不觉中关照了我那么多。英文确实丰富了我,但唯有中文才能最真挚地表达我。

于是,我选择回到我的世界。

P.S.也只有用中文,我才写得出这篇文。
A
AzureOcean
3 楼
深有同感!
4 楼
什么意思?对不起?对不起谁?
m
meanie
5 楼
写了我心里的话
y
yichuan
6 楼
生命有限,干嘛不去自己舒服的地方。20年前,即使不会英语,生活品质比国内高好几倍。可现在2国生活品质没什么差别,干嘛不去自己感觉舒服的地方生活?
t
themorethe
7 楼
有点矫情的感觉。

不就几个生词,至于这么悲愤吗。

医学用词,就算医学院的也未必一下就知道,也得查,好吧。
和美国人聊天人家说你澳大利亚口音,就受不了了?至于吗,玻璃心的一笔。

操标准普通话,在成都生活半年,一样会被问无数遍,你是北方人?人家都说成都话撒,说川普的。
操标准普通话,在苏州生活半年,一样会被问无数遍,你是北方人?人家都说苏州话撒,侬软语的。
P
PhantomFaces
8 楼
挺好的。嗯。最近认识的好几个人换了美国籍之后回国发展了。
m
meanie
9 楼
有点矫情的感觉。

不就几个生词,至于这么悲愤吗。

医学用词,就算医学院的也未必一下就知道,也得查,好吧。
和美国人聊天人家说你澳大利亚口音,就受不了了?至于吗,玻璃心的一笔。

操标准普通话,在成都生活半年,一样会被问无数遍,你是北方人?人家都说成都话撒,说川普的。
操标准普通话,在苏州生活半年,一样会被问无数遍,你是北方人?人家都说苏州话撒,侬软语的。

不但是语言,还有个文化的问题

themorethe 发表于 3/29/2017 10:54:02 PM
一年明月
10 楼
完全理解,就是瞬间变成文盲的感觉。^_^ 我读英文书比读中文书慢好几倍,理解得也浅。客观地说,英文值得看的书挺多的,放弃了有点可惜。但是发挥自己的长处是正道,bless
珊璞
11 楼
我在外面的世界里,更有机会做自己。语言上的隔阂和壁垒,也是代价之一吧,我愿意承受。再说了,本地华人众多,也不算完全落单。
E
Else
12 楼
真矫情!英语不好咋了?文盲们都是不是都别活了?
s
seapvg
13 楼
真矫情!英语不好咋了?文盲们都是不是都别活了?

Else 发表于 3/30/2017 12:50:40 AM
也不能这么说吧,有些人性格粗放一点就无所谓,有些人敏感些就更在意这些事,不同的个性罢了。
h
happyeating
14 楼
说出了我的心声。我中学时候还算是能写能说的人,出国之后这个语言方面的优势立刻变成了弱势。用英语永远也不能像我用汉语那样精准生动地描述。所以对于文化方面要求多多的人可能真的应该回到自己的母文化中去。
p
peanutgirl
15 楼
这个还是看你想干什么了。做文字工作肯定还是母语最舒服。大多留美国的还是CS或其他Science吧,语言就没这么重要了。
f
fuben
16 楼
回复 2楼萏的帖子

什么上古密文,不就是RUNE嘛!随便玩玩什么网络游戏比如DIABLO2 就知道要合成RUNE。

这是闭门读书不接触流行文化的问题
h
happyeating
17 楼
语言在哪都重要,语言能力不强一辈子就写code,老印为什么能爬上去,就是语言能力比中国人强。


这个还是看你想干什么了。做文字工作肯定还是母语最舒服。大多留美国的还是CS或其他Science吧,语言就没这么重要了。

peanutgirl 发表于 3/30/2017 1:51:00 AM
龙珠猪
18 楼
敏感体质哪里都累
a
aivar2
19 楼
深有同感
能感觉到语言的快感并为之享受的人 在美国很痛苦 完全get不到G点。
我也是天天纠结回国 语言是很大的问题。只是拖家带口的,你有没高潮并不重要了,哎…
孔雀翎
20 楼
重点是活在当下,在自己可能的情况下让自己过得最好。怎么选择生活就看自己,跟别人比很没意思。你可以设立一个目标作为动力,但不要把别人的生活和看法当成自己痛苦的源泉。口音这种事。。。。。除非一辈子在自己的家乡,否则谁还没点口音?
f
flyingplate
21 楼
回复 2楼萏的帖子

什么上古密文,不就是RUNE嘛!随便玩玩什么网络游戏比如DIABLO2 就知道要合成RUNE。

这是闭门读书不接触流行文化的问题

fuben 发表于 3/30/2017 2:02:02 AM
囧。
W
Wmzq123
22 楼
语言就是一种工具。靠语言吃饭则是另一个story.
高地栀子
23 楼
回复 22楼Wmzq123的帖子

实在不明白,英语不过关而到美国学写作
z
zlan
24 楼
敏感体质哪里都累
龙珠猪 发表于 3/30/2017 3:10:03 AM
p
peanutqq
25 楼
矫情。语言能力不足又想在国外做非母语文字工作,自然应该打道回府。
s
swing03
26 楼
真是矫情。因为点口音就自卑那生活中不知还有多少其他的事够她自卑的呢。不熟悉美国文化就多看看电视八卦杂志呗,或者实在不喜欢就回国,这点事就能写出这么一大片悲情兮兮的,除了矫情我想不出别的形容词。

当然啦,用不擅长的语言学习写作专业,当然是辛苦万分的,这些作者在决定报读这个专业前难道没想到?
s
skyeho
27 楼
楼里说风凉话的都不是学文科的吧。。。
c
cavity05
28 楼
虽然明白,可是有点矫情的感觉,不好就努力呗,几十年下来,真的刷掉一半母语
s
surezzz
29 楼
太敏感了。这些都是小事情而已。回去的你会感觉更糟糕的。
C
ConnieBear
30 楼
文科生,又没有语言天赋的话,确实很难在美国生存。
她这个专业为什么要出国呢。
O
Olympian
31 楼
重点是活在当下,在自己可能的情况下让自己过得最好。怎么选择生活就看自己,跟别人比很没意思。你可以设立一个目标作为动力,但不要把别人的生活和看法当成自己痛苦的源泉。口音这种事。。。。。除非一辈子在自己的家乡,否则谁还没点口音?
孔雀翎 发表于 3/30/2017 7:49:59 AM

re
国内好多南方人普通话说得还比不上少数民族呢。。。那又怎样?
K
KEN130
32 楼
呵呵,芸芸众生,都为利,来是利,走也是,少矫情。
d
doudian
33 楼
can not agree any more!
l
lovewriting123
34 楼
一群世界的异乡人,浪游在“别处”,谈论生活、人类以及美

每个曾在国外生活过的人,可能都经历过这样的挣扎:要不要回国?

回不回国背后有太多的考量:大的方面包括职业前景、长远规划、生活品质、家庭因素,小的则可以细节到像食物、空气和交通…… 但无论回与不回,都各有坚实理由和连结自身经验的个体故事。

融入一种新文化的第一步,是能够娴熟地使用另一种语言。但我用了几年才逐渐认清:即使我的英文再「娴熟」,也永远不可能比得上我的中文。 也许某些同时使用中英文的人会觉得无所谓——语言不过只是个工具,能表达自己、能与人沟通就够用了,何必这么在意两者的不同。但在我这里,就是不行。

语言转换过程中最微妙的差别,都可能构成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撕裂感。

美国很好,但它始终无法成为那个能让我完全沉浸、与之水乳交融的国家。是不是真正「融入」了异乡这件事,你没法骗自己的。

我选择回国,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我无法对英语妥协。而这种隔阂的种子,可能从我刚到美国时就埋下了。

还记得,我到美国的第一晚就被拽去party。当时我正处于困倦和时差带来的晕眩中,觉得自己简直在睁着眼睛说梦话,但仍假装兴致勃勃地和面前的美国男生谈笑风生。

结果,聊了没一会儿,他突然说:「哎对了,你去过澳大利亚吗?你口音很像澳大利亚人。」 我一个激灵就醒了,一边忙不迭摆手表明自己没去过,一边困惑:一个美国人评价我的口音像澳大利亚人,这正常吗?这什么意思?这在夸我?还是觉得我很滑稽?

天啊,我竟然因为自己的吐字发音而感到不确定和慌乱,这是我人生中极罕见的事情。

在我所接受的语言教育里,「有口音」是一件不对的事情。而我到美国第一晚就被兜头盖脸泼下一盆冷水——有口音也就罢了,居然还是跟美国八竿子打不着的澳大利亚口音…… 但那只不过是个开始。

英文,是让我失却骄傲的语言

我本科在美国念文化艺术新闻专业,核心课程是写作。

倒数第二个学期,「中级写作」这门课发下来的第一份阅读材料是1979年获普利策特稿奖的作品《凯利太太的妖怪》(Mrs. Kelly’s Monster),写了一场神经外科手术。

那晚我读得格外认真细致,把所有会影响阅读的生词都查了出来——许多都是涉及手术的专业名词,什么动静脉、动脉瘤……我一边磕磕巴巴地读着,一边难过起来,想着等会儿把生词扫干净了,还得再读一遍。而且这些词这么生僻,等到重逢时,由于时隔久远,我肯定还得再查一次字典。

我在母语里阅读的时候怎么从来没有遇到这么艰涩的情况呢?

比如「动脉瘤」这三个汉字,我不需要查字典就已经能猜到是种不得了的病;可在英语里见到它的时候,我压根儿一点思路也没有。

为什么在中文里我几乎感觉不到生词的存在?即使素未谋面的词组,也能朦胧地领会它们大致所指的意思。倘若在中文里遇到了一个生词——或者某种新奇的表述——我总能迅速地记住它,并立刻就运用在自己的写作中。

但英文里的生词总比母语里的冷淡百倍,我要很努力很努力,才能和它们勉强熟络起来,稍不联系,它们就又翻脸不认人了。

最难过的是,我被困在生词里的时候,我的那些美国同学们却已经在分析写作技巧了……更别提某些不影响句子主干的形容词和副词,力所不及时都只能先放弃。

在中文里,我品得出修饰语的精妙和况味,而到了英文里,我竟然只求个最低限度的「温饱」——能读懂基本意思。

最后一个学期,迎来了「高级写作」。如果说「中级写作」传授的是「技术」,那「高级写作」传授的则是「艺术」——这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张力和流淌,而我的英文支撑不起这份自由。

教授带全班去一个地质公园进行观察练习。在石灰岩溶洞里,我凝视着那些封存在沉积岩里的细碎的骨头,脑子里涌现出「上古秘文」四个字,耳边似乎有人在轻轻地说:如果悲伤有形状,一定是这些碎骨的模样。

这猝不及防的文思泉涌让我狂喜又让我绝望,因为它们全都是以母语的形态。

于是我下一秒就颓败地想,我并不知道「上古秘文」这个表达在英文里是否存在,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把这个降临在我耳边的美妙的句子原原本本地翻译出来。

怎么办,我在中文里所累积起来的骄傲,到了美国后一下子变得一文不值。听说读写全线溃败。所有的敏感细腻精确……统统荡然无存。只剩一个字,就是糙。 那种落差太大了,仿佛风华绝代的佳人被人泼了一脸硫酸。

回到舒适区有什么错呢?

香港作家韩丽珠说过:「一种语言就是一个世界,连系着身份、价值观、思考模式、情感经验和意识建构、想像和实践。」语言和语言之间能够被翻译的部分太少了,说不同语言的人关注的问题就不一样,关注问题的视角也不一样,不是想融入就能融入的。

拿我自己的例子来说,在美国弗格森枪击案发生之后,我们在课上探讨美国的种族融合,美国同学们纷纷踊跃发言,从日常与非裔的交流细节谈到历史上让人触动的里程碑和节点。

我默默地听,也试图去懂,但我的知识储备和文化背景让我无法感受到和他们一样的震动、体察到和他们一样的伤痛。

即使不谈社会民生、不谈政治历史,教授讲课时候随口提到一个美国本土网红,全班哄堂大笑,只有我 get 不到那个笑点。

▲ 这就是那个我 get 不到的美国网红 honey boo boo。

外来者在新环境中感到失语,因为无论大事小事你都跟人聊不起来,日复一日感到自身的钝化和皱缩。

而更残忍的是,在离开了母语文化体一段时间之后,你连对于母语文化的掌控也逐渐丧失了。想在闲聊的时候跟美国朋友侃侃中国的网红?先别提能不能准确表述,现在中国最流行什么你可能都不晓得。 美国很流行一个说法:get out of your comfort zone。前往一个陌生的国度,使用一门陌生的语言,都在此列。

▲ 经典美式鸡汤:生活始于踏出温室的那一刻。

诚然,不断尝试新鲜事物能锻炼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但想呆在舒适区里又有什么错呢? 但凡你觉得某个地方是舒适区,大多是因为你已经在那累积了足够的资本,这笔财富说不定会成就你的一番事业,为什么要轻易地离开它呢? 又或者,并不是想着多么高远的志向,只是受够了在新的文化环境里的自卑和拘束,找回舒适区有什么不好吗?

我选择回到我的世界

在美国的日子里,我越发深刻感觉到自己在英文里是怎样一副兵荒马乱捉襟见肘的可怜相。我不是在怨恨自己英文不好,我痛苦的是,它永远都没有办法像我的中文一样好。我曾经在中文里怎样如鱼得水,在英文里就怎样举步维艰。 你读到这里可能想翻白眼:被吐槽一下口音、看不懂几个生词、写不好几篇文章,就能成为落荒而逃跑回国的理由了?就这么玻璃心啊? 但我相信,即使不以文字为职业,仅仅只是对语言的精准有要求、对周遭世界细腻敏感、或是在意文化环境舒适度的人,都一定明白我在说什么。外语与母语之间的微妙落差,会让你在交流的过程中永远「磕磕绊绊隔了一层纱」。 那层纱很薄,但你知道它始终在那里。你挣不脱,终究无法真正拥抱和融入另一种文化。 如果没有去美国生活,我可能根本不会意识到,我的母语已在不知不觉中关照了我那么多。英文确实丰富了我,但唯有中文才能最真挚地表达我。

于是,我选择回到我的世界。

P.S.也只有用中文,我才写得出这篇文。
萏 发表于 3/29/2017 10:21:25 PM
c
cocojj
35 楼
现在中美哪里有什么本质上的优劣之分, 完全看个人生活的爱好和方式, 喜欢热闹的, 想家的, 对原生文化依赖强的就回中国, 希望人少的, 环境好点的, 适应力强的就留美国, 而且随时还可以变主意来回跑跑。。。。。。。。
O
Olympian
36 楼
can not agree any more!
doudian 发表于 3/30/2017 10:12:04 AM

哈哈,那还在华人圈也要说英文??
花的懒人料理
37 楼
现在中美哪里有什么本质上的优劣之分, 完全看个人生活的爱好和方式, 喜欢热闹的, 想家的, 对原生文化依赖强的就回中国, 希望人少的, 环境好点的, 适应力强的就留美国, 而且随时还可以变主意来回跑跑。。。。。。。。
cocojj 发表于 3/30/2017 10:14:55 AM

本质还是有差距的。大部分当代留学生在中国都是中上阶层,来美国降低一档或更多。然后就觉得中美一样。田忌赛马。同等水平程度,当然是美国好。否则发达国家帽子早上来了。所谓比较,大部分都是拿中国的长处和美国的短处比。中美各地包括世界各地发展中发达国家走过,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的帽子不是乱扣的。很多人国内中产阶级,来到美国没有达到同样国内的水平,就当然觉得美国不怎么样。毕竟现在来美国偷渡的中国人没以前多。而中国人来美国前对发达国家期待是完美国家。现实是发达国家自身问题不少。然后失望就说美国和中国差不多。其实是很没有理性的。
w
wangransp
38 楼
不觉得lz mm矫情。对我们大部分人来说,语言只是日常生活中用来和其他人沟通;而对少数人来说,语言就是高层次的思想表达和感知享受。像我这种情况特殊,基本没有母语可以claim的人来,比如英语和汉语没有很大区别,因为两种对我来说都是外语,根本享受不到高层次的细腻;但是对我lg那种,恨不得从小读遍四书五经、琴棋书画的人来说,区别就很大了。比如有一次他和朋友在湖中划船突然暴雨,他就会很高兴来上一段诗词,同游的人(美国人)就很惊讶,觉得这小命都保不住了,这是哪出,回来见人就八卦。他本身英语基础就很好,基本没有口音,这个对他那代人还是比较罕见的,但是他却对掌握英语的要求比较高,不仅要流利,还讲究文风,这个就比较困难。虽然他现在的英语写作经常被人称赞有style,但他为此付出的辛苦和代价一般人不会理解。有将近10年的时间他专门雇了一个他比较欣赏的editor给他edit, 花钱就不用说,在research之余还花费了大量精力。如果说lz mm专门以写作为生,我觉得还是回国比较好,没必要用自己的弱点和其他人的优势较劲。出国读书也不算浪费,毕竟是一种不同的经历,只会对你的发展有好处。祝你回国好运!
t
teamwork
39 楼
回去吧,自古以来都是适者生存,不喜欢别勉强自己。
c
creme_brulee
40 楼
一点破事。。。
j
joejo
41 楼
哈哈我也被说问过是不是在澳洲上的大学,当时也是很shock,因为一直觉得澳洲口音很土,没想到自己被说澳洲口音……
a
abmm
42 楼
哈哈,我英文和中文都不咋的,但是不妨碍我到新环境交朋友,做生意呀!
O
Olympian
43 楼
不觉得lz mm矫情。对我们大部分人来说,语言只是日常生活中用来和其他人沟通;而对少数人来说,语言就是高层次的思想表达和感知享受。像我这种情况特殊,基本没有母语可以claim的人来,比如英语和汉语没有很大区别,因为两种对我来说都是外语,根本享受不到高层次的细腻;但是对我lg那种,恨不得从小读遍四书五经、琴棋书画的人来说,区别就很大了。比如有一次他和朋友在湖中划船突然暴雨,他就会很高兴来上一段诗词,同游的人(美国人)就很惊讶,觉得这小命都保不住了,这是哪出,回来见人就八卦。他本身英语基础就很好,基本没有口音,这个对他那代人还是比较罕见的,但是他却对掌握英语的要求比较高,不仅要流利,还讲究文风,这个就比较困难。虽然他现在的英语写作经常被人称赞有style,但他为此付出的辛苦和代价一般人不会理解。有将近10年的时间他专门雇了一个他比较欣赏的editor给他edit, 花钱就不用说,在research之余还花费了大量精力。如果说lz mm专门以写作为生,我觉得还是回国比较好,没必要用自己的弱点和其他人的优势较劲。出国读书也不算浪费,毕竟是一种不同的经历,只会对你的发展有好处。祝你回国好运!

wangransp 发表于 3/30/2017 10:37:53 AM

你老公划船这个事情,换成是同样会琴棋书画的华人,也有人会不待见你老公,也有人欣赏。
M
Mollyso
44 楼
文科生和码工的区别...
a
anna2017
45 楼
有点矫情的感觉。

不就几个生词,至于这么悲愤吗。

医学用词,就算医学院的也未必一下就知道,也得查,好吧。
和美国人聊天人家说你澳大利亚口音,就受不了了?至于吗,玻璃心的一笔。

操标准普通话,在成都生活半年,一样会被问无数遍,你是北方人?人家都说成都话撒,说川普的。
操标准普通话,在苏州生活半年,一样会被问无数遍,你是北方人?人家都说苏州话撒,侬软语的。

themorethe 发表于 3/29/2017 10:54:02 PM

同觉得矫情

其实不过是历史的必然,20年前台湾海归大潮,现在轮到大陆了而已。大陆发达了,美国差距不大了,两边pro and cons 衡量一下,不值得留了嘛
如果放40年前大陆和美国的差距,这什么歧视什么语言,那啥都不是事儿了
m
mythicgirl
46 楼
真是矫情,这么矫情在哪都呆不安稳。
l
littleid
47 楼

同觉得矫情

其实不过是历史的必然,20年前台湾海归大潮,现在轮到大陆了而已。大陆发达了,美国差距不大了,两边pro and cons 衡量一下,不值得留了嘛
如果放40年前大陆和美国的差距,这什么歧视什么语言,那啥都不是事儿了

anna2017 发表于 3/30/2017 11:26:18 AM
Nod nod. 其实就是经济决定的。啥父母在不远游之类的都是一样,如果经济差距到了一定地步,这些都不是事儿
2
2good2betru
48 楼
哈哈哈成都戳中笑点


有点矫情的感觉。
不就几个生词,至于这么悲愤吗。
医学用词,就算医学院的也未必一下就知道,也得查,好吧。
和美国人聊天人家说你澳大利亚口音,就受不了了?至于吗,玻璃心的一笔。
操标准普通话,在成都生活半年,一样会被问无数遍,你是北方人?人家都说成都话撒,说川普的。
操标准普通话,在苏州生活半年,一样会被问无数遍,你是北方人?人家都说苏州话撒,侬软语的。

themorethe 发表于 3/29/2017 10:54:00 PM
f
flyfree
49 楼
楼主说的这个问题对于大部分成年后才来美国的人来说是存在的。多多少少都存在的。就算做到高管系主任什么的华人,跟他/她自己同层次的人比起来,也是有这个明显的弱势。 然而楼主的那几个例子的确有些矫情。比如说你澳大利亚口音,首先,难道澳大利亚人说的就是假的英语,就应该被嫌弃了?美国人还有美国口音呢。况且从来被认为英语不好都不是因为口音。再说医学词汇吧,我经常看到美国的医生读资料读着读着看到一个长相怪异的词说“something I cannot pronounce”。这还是本专业的。这要是中国人,肯定先检讨自己怎么不认识这个字。其实这个很正常了。很多专业词汇是拉丁文的,或者近期生造的,专业人士不认识/不会发音都很正常。中文不一样,中文单字少,词语都是单字组合的,容易猜到。我记得我刚来美国的时候跟另一个女生有一次搭一个美国老太太的车(有文化的老太太哈),那老太太问我朋友学什么专业的。我朋友说epidemiology,老太太完全不明白这是个什么东西。中文的话,就算你大学的专业是艺术理论,你也能猜到“流行病学”大概是啥。
随风旅行
50 楼
文艺小青年,选择都是利己而已~~哪对自己有利去哪!!再白一点是跟着钱走!
哪怕回国了,没有文化断层了,生活中还是讲大白话的,文艺只存在于小众之中!而这种小众团体美国又不是没有!!只是要靠他吃饭在这边却是比不过土生土长的人!!我也不明白,学写作,国内不是比较好?各种土壤成分也合适,你偏跑这边来把自己弄的干巴巴的营养不良是为了啥?
意式咖啡
51 楼
个人选择要海龟写这么一大篇想表达对不起谁?
c
crystal1108
52 楼
矫情,爱上哪待上哪待呗,都是个人选择,没啥好justify或者judge的。
c
ccchhh
53 楼
很好的文章说出了我的感受。但我也能理解下面不以为然的人 这就像吃饭有人对吃不挑剔,随便果腹就可以。有人却宁愿饿死不吃那些食之无味的东西。但那些不在意吃的人,却可能追求别的什么。
E
Ethangirl
54 楼
原作者太敏感了吧,我也遇到过美国人说我口音想英国人、德州人。。。我都觉得是夸我呢。这些地方英语是母语啊,总比说我英语有中国口音好

而且英语对于我们是第二语言,有口音不是很正常么?对自己要求太高不是给自己添堵么,大概就是因为我心理太强大了才可以一直在美国过的挺美
黑白无常
55 楼
对不起谁?矫情,为了博眼球?

☆ 发自 iPhone 华人一网 1.11.08
C
Confuse
56 楼
找一个自己能发挥所长的地方很正常啊。一个朋友文字功底很好,在美国呆了十几年做会计,英语也不太好,基本没什么融入,回去以后写广告文案,写报告,那叫一个得心应手,不断升职加薪。

但是我不喜欢楼主的矫情,什么叫无法对英语妥协啊?英文又不是什么恶势力。学不好就老老实实说学不好。难道以后转行,做销售的都说我不能跟销售额妥协,做finance的说我不能跟Excel妥协,做码工的说我不能跟算法妥协?毛病深沉的。就冲这一点我就看不起。
l
legolasyan
57 楼
矫情
m
mumuecho
58 楼
其实不管在美国在中国,只要自己觉得ok,就都挺好的,说在哪能实现多大的个人价值,过得多开心,我觉得大多数普通人的日子就是平平仄仄起起伏伏,决定了是好的,写这么一篇,更多的是在justify自己选择,矫情不矫情的再说,感觉内心对于回去这个决定还是挺虚的。
M
Mochi诺尔
59 楼
楼上的,如果你们不是学文科的就别说人家矫情了。因为你们不曾有过那种撕心裂肺的感觉。你们学计算学编码的离了语言仍然是条好汉,文科生离了语言就什么都不是了。那种你最引以为豪的能力突然变成了你最大的劣势。
S
Sunflowersee
60 楼
那是个人选择出现了偏差 !不是语言和融入的问题!文科生出国前怎么规划的?干嘛非要出国?为什么不考虑换专业?lz写的把自己个人错误的选择和不合理的规划扣上了一顶不合适的大帽子吧!
纱罗水星
61 楼
我理工科生机缘巧合混了文科写小说的一群里一阵子,要求也变高了,完全理解LZ,有时候看古诗词觉得美得能感动到哭那种在这能找到几个知音啊。
陈太1019
62 楼
说句可能会被拍的话,这个感受通常会深切的被中文程度比较好喜欢爬格子心思比较细密的人体会到。我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小时候也得过很多奖。到了英文这儿,不是说英文不好,在国内的时候英文是佼佼者,但是一到用英文写作,包括说话,这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就上来了。你很想写一篇英文,能够随心所欲的遣词造句,为你想表达的思想锦上添花,然而做不到。。。。不管是思路还是用词都是那么陌生艰涩无从下笔,挫败感非常强烈。
e
ephyee
63 楼
我也因为英语问题 想过自己适不适合呆在美国
c
coolcream
64 楼
矫情,在哪都不受待见
S
Sunny111
65 楼
回去吧,自古以来都是适者生存,不喜欢别勉强自己。
teamwork 发表于 3/30/2017 10:40:21 AM
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在这片土地生活得很舒适,官二代副二代就留在国内做人上人吧
黑白无常
66 楼
绝对的 划船下暴雨 还作诗?大部分人都不会欣赏


你老公划船这个事情,换成是同样会琴棋书画的华人,也有人会不待见你老公,也有人欣赏。

Olympian 发表于 3/30/2017 10:57:16 AM


☆ 发自 iPhone 华人一网 1.11.08
h
haowawa
67 楼
英语不是母语,so what? 多练多学呗!遇到困难就自怜自叹的人终将一事无成。在美文科生飘过。。。。
w
wulalabababian
68 楼
每一个字,都是感同身受。
w
wingingman
69 楼
有能力的人到哪里都没问题
70 楼
英语不好有必要这么矫情嘛,我连中文都快写不出来了我有说什么吗
2
2ndspring
71 楼
能问楼主的性别吗?我感觉一般女的语言适应能力都很好,爱说话的更是这样,即使不爱说的比男性在感知上也要容易的多,模仿能力也是女生强一些。想验证一下。
c
colormdy
72 楼
坐标温哥华Richmond的表示,这里可以完全不用英文生活。。
陈太1019
73 楼
能问楼主的性别吗?我感觉一般女的语言适应能力都很好,爱说话的更是这样,即使不爱说的比男性在感知上也要容易的多,模仿能力也是女生强一些。想验证一下。
2ndspring 发表于 3/30/2017 2:54:24 PM
我觉得这么比较没啥意义,因为每个人的标准不同。有的人觉得能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了就可以了,至于读书写字文学造诣这些不太care。我之前说的为什么中文(写作)的好的人会比较强烈的体会到挫败感,就是因为他们的要求比较高。不过我同意你说的,女性在语言方面是要强一些。
l
limetree
74 楼
深有同感。 我觉得我在美国就是一个解决了生存问题,很多时候没有享受人生的感觉,因为英文程度,每次去到书店就很郁闷,太多书我的英文程度读不了或读起来太累了,去超市很多东西其实也不知道是什么,餐馆很多食物就是填肚子,没多少是享受的。工作也只是能应付,我的英文程度导致没法和美国人一样展现自己,在职业选择上更是迫于英文程度不能想做啥就干啥。甚至交朋友美国人眼里的我和中国人应该是截然不同的,看起来像不同性格的人,其实因为用英文跟朋友交流和中文根本不是一个层次。

来美国很多年来,读书工作,看起来都不错了,但好像年纪越大,越不想学了或试图去融入美国人的圈子,即使学个新单词,也常记不住了现在的英文就吃老本。 我现在好担心孩子读的书我差不多要看不懂了,慢慢的我在她眼里差不多成没文化的人了,问我个啥很多时候不知道或不知道怎样用英文去答,但如果是中文,我想我应该算个知识分子。
我脑海里老浮现这样一幕,人家问你在美国怎样啊,我回答说,我survived。 我只能用survive 这个词来形容。
c
coffeedrinker
75 楼
深有同感。 我觉得我在美国就是一个解决了生存问题,很多时候没有享受人生的感觉,因为英文程度,每次去到书店就很郁闷,太多书我的英文程度读不了或读起来太累了,去超市很多东西其实也不知道是什么,餐馆很多食物就是填肚子,没多少是享受的。工作也只是能应付,我的英文程度导致没法和美国人一样展现自己,在职业选择上更是迫于英文程度不能想做啥就干啥。甚至交朋友美国人眼里的我和中国人应该是截然不同的,看起来像不同性格的人,其实因为用英文跟朋友交流和中文根本不是一个层次。

来美国很多年来,读书工作,看起来都不错了,但好像年纪越大,越不想学了或试图去融入美国人的圈子,即使学个新单词,也常记不住了现在的英文就吃老本。 我现在好担心孩子读的书我差不多要看不懂了,慢慢的我在她眼里差不多成没文化的人了,问我个啥很多时候不知道或不知道怎样用英文去答,但如果是中文,我想我应该算个知识分子。
我脑海里老浮现这样一幕,人家问你在美国怎样啊,我回答说,我survived。 我只能用survive 这个词来形容。
limetree 发表于 3/30/2017 3:36:19 PM
唏嘘,这么不享受的生活,看了觉得很憋屈,回国工作生活就不能survive了吗,sigh....
d
dajunma
76 楼
这就跟有人不喜欢用kindle看书一样,没有看书的感觉。有些人对生活的感受比较细腻,没必要说人家矫情吧
c
chens
77 楼
不能体会这种区别的人,不是活的糙,而是自己的中文水平不高,读写也就那个样,说起来读了一个大学,写作说话和乡下老农差别不大。由于没有从文字中、从写作中、从口才里获利过,当然也觉得中文和英文一个样了
s
sgsgsg
78 楼
不能体会这种区别的人,不是活的糙,而是自己的中文水平不高,读写也就那个样,说起来读了一个大学,写作说话和乡下老农差别不大。由于没有从文字中、从写作中、从口才里获利过,当然也觉得中文和英文一个样了

chens 发表于 3/30/2017 4:11:54 PM

不做销售,官员,不混娱乐圈的。能从语言获得什么利。
靠脑子比靠嘴靠谱。
语言,表达清晰,足矣。

至于要想文艺青年一样说些怪话,那就多读书多写呗呗,词汇量加大,英文版文青也不算遥远的梦。
工作中的语言,抛去和专业相关的,来回就是那些 ,能有啥花样。
c
chens
79 楼


不做销售,官员,不混娱乐圈的。能从语言获得什么利。
靠脑子比靠嘴靠谱。
语言,表达清晰,足矣。

至于要想文艺青年一样说些怪话,那就多读书多写呗呗,词汇量加大,英文版文青也不算遥远的梦。
工作中的语言,抛去和专业相关的,来回就是那些 ,能有啥花样。

sgsgsg 发表于 3/30/2017 4:18:34 PM

算了吧,语言文字是一种重要能力,任何岗位都用得上。印度人比华人混得好,不是因为他们抱团或者技术,关键就是语言。觉得只有销售官员啥用得到语言的人,一辈子做马工技术员吧

同情你,真的,发自内心的同情你。太同情了,所以不用嘲讽表情了。无知而不知道自己无知的人

英文版的文青不算遥远的梦---哈哈,英文版文青对于一代移民来说,mission impossible
s
sgsgsg
80 楼

算了吧,语言文字是一种重要能力,任何岗位都用得上。印度人比华人混得好,不是因为他们抱团或者技术,关键就是语言。觉得只有销售官员啥用得到语言的人,一辈子做马工技术员吧

同情你,真的,发自内心的同情你

chens 发表于 3/30/2017 4:21:11 PM


爱心泛滥咯,四处留情,还是同情。
c
chens
81 楼


圣母心是病,得治。
技术员的乐趣你不懂。

😄

sgsgsg 发表于 3/30/2017 4:23:18 PM

和我谈技术,你还差十万八千里

我是理科学霸,数学博士,论技术和coding我能碾压你。

但我依然深深感觉到了语言方面的无力。在美国语言将永远是我的桎梏。这世界上还是无知的人比较幸福吧
2
2ndspring
82 楼
口语真的要爱说, 有几个爱聊天的老美同事邻居, 每天见面开会周末聊, 聊,我聊...

写作我还没遇到大问题因为主要是scientific writing。选一门课, 好好领悟, 每天坚持写就是了。Funding proposal/manuscript/poster/presentatuon,只要勤快点儿,都不难。

但是文学方面的 - 读小说就发现好多不认识的单词!深感英文真的可以很powerful. 而这些文学作品里的单词在我工作中一般接触不到, 就很难熟悉, 学会了不用又忘了...
s
sgsgsg
83 楼

和我谈技术,你还差十万八千里

我是理科学霸,数学博士,论技术和coding我能碾压你。

但我依然深深感觉到了语言方面的无力。在美国语言将永远是我的桎梏。这世界上还是无知的人比较幸福吧

chens 发表于 3/30/2017 4:24:45 PM

技术,十万八千里?
安心搬砖,别吹了。
你这么牛,怎么不上天呢。
啊呦,学霸啊,稀罕。
我裴
c
chens
84 楼

不知道该说啥。

你这么牛,还真是隔着屏幕,满满的冲击波。

对你的语言深深的无力感。知乎体,让人有种见了不雅的食物,冲上去撕了,扔进垃圾堆的冲动。

sgsgsg 发表于 3/30/2017 4:31:47 PM

这有什么好否认的呢?你说来说去也就是抄一些别人的东西来替自己发言,还什么知乎体,搞得知乎像什么权威一样,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还来一句旁边坐的都是博士,我举博士的例子就是想说明,就算是理科权威,也依然从语言的削弱中受损。这种都听不出来,也是难怪不觉得语言的削弱会影响到你了。话说你是博士吗?哪个学校毕业的?

语言的弱势是一种很大削弱,凡是体会不到这种削弱的人,要么是太懵懂了,要么就是自己语言本身就太弱,或者混混沌沌的生活,每天只求填饱肚子。在美国的一代移民,本质就像是削足适履的灰姑娘的姐姐,削掉了自己语言文化背景,来适应美国。这个创口有多大,取决于你的脚有多大。有些人本身脚很小,伤口不太大,也不觉得。但如果有人顶天立地的大脚一双,痛的当然是彻心彻骨。

比如我现在的形象,是一个技术权威,是一个业务骨干,是一个数学博士。但如果不是我的语言桎梏,我还可以是一个学识渊博的学者,我对某些方面的了解堪称博学。我也是一个幽默而富有生活情趣的人,并且颇善交谈,对任何领域都有所了解。我出身书香门第,对于历史、时事也有自己的见解,我在聊天中可以笑语连珠、触类旁通,也许你不赞同,但觉得会认同我是一个有阅历、有知识、有见解的人。

然而由于语言,这一切都不可能。我的笑话经常get不到笑点,我的举例经常词不达意,我的历史故事他们闻所未闻,我除了业务和技术之外,其他的个人特点都很难给人留下印象

语言丰富的是你的个人形象,这可以很重要。华裔留给美国社会的形象是什么样的?nerd、封闭、懦弱、甚至有些古怪,为什么会留下这些形象?

有些人可能觉得自己能做个业务骨干,一个nerd就够了。然而对于需求更多,对自己要求更高的人,这些远远不够。就好像我以前说过的,吃不饱饭的人,来了美国觉得是天堂。但国内过得还可以的人,当然觉得处处不适。你在国内也是词不达意的nerd,来了美国还是nerd,当然不觉得自己形象有差。
s
sgsgsg
85 楼

这有什么好否认的呢?你说来说去也就是抄一些别人的东西来替自己发言,还什么知乎体,搞得知乎像什么权威一样,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还来一句旁边坐的都是博士,我举博士的例子就是想说明,就算是理科权威,也依然从语言的削弱中受损。这种都听不出来,也是难怪不觉得语言的削弱会影响到你了。话说你是博士吗?哪个学校毕业的?

语言的弱势是一种很大削弱,凡是体会不到这种削弱的人,要么是太懵懂了,要么就是自己语言本身就太弱,或者混混沌沌的生活,每天只求填饱肚子。在美国的一代移民,本质就像是削足适履的灰姑娘的姐姐,削掉了自己语言文化背景,来适应美国。这个创口有多大,取决于你的脚有多大。有些人本身脚很小,伤口不太大,也不觉得。但如果有人顶天立地的大脚一双,痛的当然是彻心彻骨。

比如我现在的形象,是一个技术权威,是一个业务骨干,是一个数学博士。但如果不是我的语言桎梏,我还可以是一个学识渊博的学者,我对某些方面的了解堪称博学。我也是一个幽默而富有生活情趣的人,并且颇善交谈,对任何领域都有所了解。我出身书香门第,对于历史、时事也有自己的见解,我在聊天中可以笑语连珠、触类旁通,也许你不赞同,但觉得会认同我是一个有阅历、有知识、有见解的人。

然而由于语言,这一切都不可能。我的笑话经常get不到笑点,我的举例经常词不达意,我的历史故事他们闻所未闻,我除了业务和技术之外,其他的个人特点都很难给人留下印象

语言丰富的是你的个人形象,这可以很重要。华裔留给美国社会的形象是什么样的?nerd、封闭、懦弱、甚至有些古怪,为什么会留下这些形象?

有些人可能觉得自己能做个业务骨干,一个nerd就够了。然而对于需求更多,对自己要求更高的人,这些远远不够。就好像我以前说过的,吃不饱饭的人,来了美国觉得是天堂。但国内过得还可以的人,当然觉得处处不适。你在国内也是词不达意的nerd,来了美国还是nerd,当然不觉得自己形象有差。

chens 发表于 3/30/2017 4:47:18 PM

不是学的越多,就感觉知道的越少吗,你怎么反过来了。
语言不行,就多看多听多练啊。
有些人觉得够用就行,回家可以看国产神剧啊。期望不一样呗。

靠嘴, 靠脑,靠技术,  靠关系,条条道路,目的不都是为了生存,为了快乐。我知道你是哪种人。有些事吧,你不用过度追求,这样会很累。

还是祝福你吧
鸡毛毽儿毽儿
86 楼
不觉得lz mm矫情。对我们大部分人来说,语言只是日常生活中用来和其他人沟通;而对少数人来说,语言就是高层次的思想表达和感知享受。像我这种情况特殊,基本没有母语可以claim的人来,比如英语和汉语没有很大区别,因为两种对我来说都是外语,根本享受不到高层次的细腻;但是对我lg那种,恨不得从小读遍四书五经、琴棋书画的人来说,区别就很大了。比如有一次他和朋友在湖中划船突然暴雨,他就会很高兴来上一段诗词,同游的人(美国人)就很惊讶,觉得这小命都保不住了,这是哪出,回来见人就八卦。他本身英语基础就很好,基本没有口音,这个对他那代人还是比较罕见的,但是他却对掌握英语的要求比较高,不仅要流利,还讲究文风,这个就比较困难。虽然他现在的英语写作经常被人称赞有style,但他为此付出的辛苦和代价一般人不会理解。有将近10年的时间他专门雇了一个他比较欣赏的editor给他edit, 花钱就不用说,在research之余还花费了大量精力。如果说lz mm专门以写作为生,我觉得还是回国比较好,没必要用自己的弱点和其他人的优势较劲。出国读书也不算浪费,毕竟是一种不同的经历,只会对你的发展有好处。祝你回国好运!

wangransp 发表于 3/30/2017 10:37:53 AM
我好佩服你老公,可以多问问,他请editor 的具体细节么,专门针对他的写作 和 阅读提意见,还是也联系口语,文化什么的,10年,他的例子真的好鼓舞我,我也想下决心 过了这道坎,趁还有几个10年可以用
鸡毛毽儿毽儿
87 楼

这有什么好否认的呢?你说来说去也就是抄一些别人的东西来替自己发言,还什么知乎体,搞得知乎像什么权威一样,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还来一句旁边坐的都是博士,我举博士的例子就是想说明,就算是理科权威,也依然从语言的削弱中受损。这种都听不出来,也是难怪不觉得语言的削弱会影响到你了。话说你是博士吗?哪个学校毕业的?

语言的弱势是一种很大削弱,凡是体会不到这种削弱的人,要么是太懵懂了,要么就是自己语言本身就太弱,或者混混沌沌的生活,每天只求填饱肚子。在美国的一代移民,本质就像是削足适履的灰姑娘的姐姐,削掉了自己语言文化背景,来适应美国。这个创口有多大,取决于你的脚有多大。有些人本身脚很小,伤口不太大,也不觉得。但如果有人顶天立地的大脚一双,痛的当然是彻心彻骨。

比如我现在的形象,是一个技术权威,是一个业务骨干,是一个数学博士。但如果不是我的语言桎梏,我还可以是一个学识渊博的学者,我对某些方面的了解堪称博学。我也是一个幽默而富有生活情趣的人,并且颇善交谈,对任何领域都有所了解。我出身书香门第,对于历史、时事也有自己的见解,我在聊天中可以笑语连珠、触类旁通,也许你不赞同,但觉得会认同我是一个有阅历、有知识、有见解的人。

然而由于语言,这一切都不可能。我的笑话经常get不到笑点,我的举例经常词不达意,我的历史故事他们闻所未闻,我除了业务和技术之外,其他的个人特点都很难给人留下印象

语言丰富的是你的个人形象,这可以很重要。华裔留给美国社会的形象是什么样的?nerd、封闭、懦弱、甚至有些古怪,为什么会留下这些形象?

有些人可能觉得自己能做个业务骨干,一个nerd就够了。然而对于需求更多,对自己要求更高的人,这些远远不够。就好像我以前说过的,吃不饱饭的人,来了美国觉得是天堂。但国内过得还可以的人,当然觉得处处不适。你在国内也是词不达意的nerd,来了美国还是nerd,当然不觉得自己形象有差。

chens 发表于 3/30/2017 4:47:18 PM
写得真的很好,
L
LauritaBB
88 楼
我心安处是我家,其实家在心里不在身外
l
limetree
89 楼
唏嘘,这么不享受的生活,看了觉得很憋屈,回国工作生活就不能survive了吗,sigh....

coffeedrinker 发表于 3/30/2017 3:55:34 PM

只是说个负面现状而已,我的感受应该很多人都有吧,并不代表就此想回国,出国多年的人,很多是回不去的啦。
肥莲
90 楼
有这功夫jjww不如多练练口语。回国也可以以一个空气不好而否定一些,什么都是看心态
Q
Queen魅影
91 楼
回去多好,好吃好喝好热闹。
Y
Yorkshire
92 楼
我记得某一年有一个高考状元,先是被港大录取,但是因为文化的不适应,退学重考了北大。我认为这不是矫情,对有些人不重要的事情,比如语言、文化和表达,对于另外一些人是至关重要的。
祝福楼主。
m
mianbaohello
93 楼
在他乡啊,都不容易。。早晚要回到故乡的!
d
dianeslandscape
94 楼
是的,我和楼主有同样的感受只是无法像楼主那样清晰表达,而我老公却觉得我天天没事找事
i
iceflower
95 楼
趁年轻回去吧。年纪大了会觉得回去更不适应了
s
shintmac
96 楼
国内发展挺好的
g
goldshell
97 楼
趁年轻回去吧。年纪大了会觉得回去更不适应了 +1
W
Wdxx
98 楼


每个曾在国外生活过的人,可能都经历过这样的挣扎:要不要回国?回不回国背后有太多的考量,包括职业前景、长远规划、生活品质、家庭因素,甚至可以小到像食物、空气和交通这样的细节…… 但无论回与不回,都应该有坚实理由和连结自身经验的故事。今天Uni酱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个无论如何都要回国的出国党的故事。
文|F小姐 From 别处World 微信号:else-world

萏 发表于 3/29/2017 10:20:10 PM
W
Wdxx
99 楼
完全理解,就是瞬间变成文盲的感觉。^_^ 我读英文书比读中文书慢好几倍,理解得也浅。客观地说,英文值得看的书挺多的,放弃了有点可惜。但是发挥自己的长处是正道,bless

一年明月 发表于 3/29/2017 11:22:05 PM
f
flying820
100 楼
回复 81楼chens的帖子

感觉很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