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北美华人网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城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育儿书籍 2
查看北美华人网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06年6月11日 11点47分 PT
共 (54)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s
snowlotus
18 年多
楼主 (北美华人网)
好东西一起分享最快乐啊!!! 什么是绘本?
绘本是以简炼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紧密搭配而构成的儿童文学作品,也是孩子接触最早的文学作品形式。绘本是发达国家家庭首选的儿童读物,国际公认:“绘本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绘本不同于一般的“小人书”、卡通图书或其他有图有字的儿童读物,她对语言、绘画和二者的构成形式均有特定的规范和要求,这些要求是按照不同阶段儿童的特质和需要而形成的,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绘画要贴近儿童的世界。
2. 绘画要富有艺术性,即具有审美功能。
3. 绘画要前后呼应,有连贯性和“说”故事的效果。
4. 文字具有文学性,即审美功能。
5. 文字适合念出来听,具备朗朗上口、生动、简练等要素。
6. 文字与幼儿的理解力和生活经验相适应。
7. 绘画与文字配合默契,有一种互动的协调关系,可用公式表达为“文×图”。
绘本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有讲友情的、讲亲情的、讲勇敢的、讲生命尊严的、讲自然和环境的等等,几乎涵盖了儿童生活、成长的方方面面。优秀的绘本不仅仅是文学或故事的一种表现形式,更是具有珍藏价值的艺术品。
A 书籍 :零岁教育 B 绘本:小老鼠的漫长一夜 C
《火帽子扭伤脚》
http://www.hongdaishu.com/newpages/download/vob/5-6/huomaozi.wmv
《呼噜猪睡懒觉》
http://www.hongdaishu.com/newpages/download/vob/5-6/huluzhu.wm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1 10:36:29编辑过]
s
snowlotus
18 年多
2 楼
零岁教育
[日]井深大
代前言——人有无限的潜能
要开拓潜能就不能怀疑自己的能力 1985年筑波科学技术博览会最热门的话题是结了一万三千多个果实的西红柿树. 西红柿树种在玻璃罩下的政府馆内,他在会期的短短数月间结出了一万三千个果实.果树的孕育始于前年秋天的一颗普通的西红柿籽,后来枝繁叶茂.在开幕式时西红柿的树冠仅5米见方,到闭幕式时都达到了14米.
西红柿引出了人们的许多话题,也许人们会想:这是特殊品种开发的结果,时遗传工程特殊技术的结晶.然而这非同寻常的西红柿,却是由一粒极其普通的种籽发育而成,并未经过人为的任何改良.
这是野尺重雄先生的研究成果之一.野尺是兵库县地筱山人,他对水汽耕种栽培法进行了二十三年的潜心研究.利用这种栽培法,他开发了迄今人们难以想像的植物潜能.水汽耕种栽培法的特点是无土栽培,即不在土里栽培而在水槽里栽培.所用的水和肥料都很普通,营养成分是由这些水和肥料按一定的浓度溶解而成的.控制水温和水的流动,保证足够的氧气供应.当然,首要的条件是要有充足的太阳光.最后剩下的就是西红柿的
自然省长了.水汽耕种栽培法意识到泥土会阻碍西红柿自然生长,于是重新认识了泥土对西红柿的意义,并用西红柿所真正需要的东西来对西红柿进行栽培.
筑波博览会的西红柿是1984年10月开始播种的,随后,从中挑选长势最好的一颗拿到水槽内去培育.85年1月底我到水槽前看时,西红柿还没有结果.后来,因天气不好,日照长期不足,负责人似乎也十分焦急,担心西红柿结果不多.可是夏天一过,树上便接二连三地张出了一个个西红柿.是否会超过一万二千个呢?我也密切地关注着.到会期即将结束时,果实长势喜人.截至会期结束,据报道,树上已结出了一万三千个西红柿,
猜得果实数字最近的人还获得了奖品.
一株种在普通土壤里的西红柿,最多结果也就一百多个.通过水汽耕种栽培法种出的西红柿,根茎和叶子比普通西红柿多好几倍,也因此很难接受到充分的日照.可是,尽管它没有足够的太阳光照射,然而却依照枝繁叶茂,结出红红的果实来.也就是说,为了充分利用光能,西红柿对它本身的技能做出了极限性的挥发.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发现,在此之前,不仅我们而且就是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人,对植物的这种能力也一无所知.居然不用生物技术,不用特殊肥料也能实现植物的"超能力"!野尺先生是一家名叫"协和"的塑料制造公司的厂长,而并非什么专家.但是他却让一棵西红柿长出了一万三千多个果实,他向人们证明西红柿本来就有这样的能力,他向人们证明人类自身蕴藏着有待开发的无限潜能.
我也曾经品尝这种如有魔法的西红柿,它比现有的西红柿要甜,而且水分充足,有普通西红柿的味道.这种栽培西红柿的方法经过广大农业专家的努力,已经进入实际应用阶段.现在,在超市里已经能看到这类西红柿的销售了.西红柿栽培的成功使人们开始对其他植物进行试验,试验的成功与否将是今后人们关注的焦点. 人是否关闭了自己的无限可能性? 我从西红柿的试验成功便马上想到了人的问题.关于人的能力,过去人们一直争讨不休,或曰遗传决定或曰环境决定.但是,西红柿的结果情况告诉我们:人的能力远远不止于遗传和环境。人的大脑终其一生也不过利用了百分之几,连诺贝尔得主汤川秀树的大脑也只不过利用了3%(我不知道根据是什么.).我对此事十分关注,也因此而疑惑不解: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人为什么要拥有这多余的90%大脑呢?为什么不能利用这剩余的能力?为什么不想方设法地去利用这剩余的能力呢?西红柿无土栽培的发现让我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以前,我有一个模糊的认识,觉得:只要我们将自己大脑的利用率提高1%,哪怕是0.5%也将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但自从有了西红柿的发现后,我开始清楚的认识到,觉得异想天开的事情并非高不可攀,而是因为人类自身的认识有限,不能使自然赋予我们的无限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挥. 想想看,如果人类的认识极大的进步,当今的科学技术能够回答大多数问题,那么包括专家学者在内的许多人就会产生问题解决的错觉.但是,如果我们深入思考,便会发现:人类未知的领域还很多,不知道的要比知道的多得多.例如生命.尽管我们知道构成人体的大部分物质是什么,但是不管我们如何去摆能这些物质,却不能让我们人为地创造出一丁点的生命来.从我们这些外行人来看,专家学者似乎懂得人体的一切,其实他们对关键的问题一无所知。
我们知道人类的成长实体创细胞裂变的结果,但是我们不知道这种裂变是根据什么意图和什么设计方案来进行的.我们不知道:心理和感情是什么.是什么构造,如何产生,又如何进行储蓄。认为随着科学的进步和探测仪的发展人类就能了解自己大脑的生理构造等,这种看法是想当然的.实际上,人类连自己最起码的睡眠和记忆等机制都还没有弄清楚呢?
说道人的成长,发育和学习的问题,我们能装作什么都懂,按以前的方式去思考吗?我们能置之不理吗?在此,我想通过本书重新将这些问题提出来。 现代的幼儿教育受到误解 我对教育和养育幼儿有浓厚的兴趣,但却没有进行过专门的研究和亲身的体验。不过,就是现有的学问,没有人涉足的领域也很多,所以我觉得:作为一个门外汉,重要的是能提出直观性的问题。在本书当中,我还大胆的陈述了自己作为一个外行人的主观臆测,有不妥之处,望专家和家批评指正。
最先打开我视野的是因开创"铃木法"而闻名世界的铃木镇一先生.关于幼儿学习小提琴的利弊问题,当时曾经进行过激烈的争论,有人认为幼儿不宜学习,它的理由是:在日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无论是谁都能通过婴儿阶段对日语的耳濡目染而学会说日本语。日语这么难学都能学会,其他还有什么不是适宜的呢?
其次是从事汉字教育的石井勋先生.他认为:人必须从幼儿园开始学习汉字.为了印证自己的主张,他多方实践,走过艰难的路程,并赢得人们越来越多的支持,最后是自己的主张成为汉字教育的方法。
以前,人们不能轻易推翻沿袭至今的做法和常识。当有人象上面的两位先生发表自己的主张时,会遭到人们的强烈的抵制.但是现在,人们对幼儿教育或早期教育的抵触情绪以渐渐消失。而且,应该进行早期教育的主张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
但是,对幼儿教育的错误认识,如误解和曲解还很多。我的任务不仅在于主张幼儿教育,而且还在于纠正关于幼教的错误认识。本书的目的不是为了辩解,而且为了让更多的人通过我所讲述的事情去了解,关心和开展幼儿教育。 研究幼儿教育二十年的所得 二十多年前,我开始关注幼儿教育。当时,从事仓储人造纤维的大原总一朗社长带铃木镇一先生到索尼来,使我平生第一次见到了铃木镇一先生。铃木先生造访的目的是为推广他对孩子的新式教育方法而前来寻找合作伙伴的。从那以后,我对铃木先生进行小提琴早期教育的"魔力"一直惊叹不已。一个连自己名字都还说不清楚的小孩居然能娴熟的拉出高难度的小提琴曲!这决不是强逼孩子学习的结果,看之孩子的高兴演奏,不
知怎得,我的内心不由得涌起一阵的感动和愉快来。
以次为契机,幼儿教育成了我终生关心的课题。首先,我在1971年写出了名为《幼儿园教育,晚矣》一书。也许也有书名方面的原因,该书一出版就成了教育专家群起抨击的目标:怎么能这么早就开始教育呢?!但是,该书拥有很多读者,很快便成了畅销书,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海外出版发行,仅在中国就发行了20多万册。
其次,我还写了题为《母亲从零岁开始的育儿法》一书。并通过创建于1969年的财团法人幼儿开发协会,利用每月的杂志,讨论会和讲演一切机会,拚搏宣传早期教育。
其间,我拜访了许多从事实际工作和研究的人们,与他们进行讨论,并通过幼儿开发协会进行实践性的尝试,从中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就这样,二十多年不知不觉得过去了,世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后,我深深的感觉到:从前的教育偏重于智力的开发,只完成了"一半的教育",而把精神和人格培养的"另一半教育"给遗忘了。有关这方面的问题,我写了一本书,叫《还剩一半的教育》。
说实话,本书是我对过去幼儿教育的反省。确实,从早期开始进行知识性教育能培养出英才和秀才,这一观点以被众多的教育妈妈所接受。但是,我发现真正的幼儿教育不能从进行知识性的教育开始,否则就是错误的。书写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大家能够充分理解这一点。
因此,本书不是一本指导母亲如何把新生儿培养成聪明的孩子的教科书。本书向大家展现了尚未开拓和未知的领域,希望母亲们自己去思考,判断和尝试。这是我必须向大家说明的。
我以年届八十岁了(本书执笔时),在有生之年,不可能把自己所思考的问题都一一用实践予以验证。可是,不经过实践怎么能知道呢?正因为如此,本书最后没能拿出一个明确的结论来。但是,我不知道今后要用几年才能弄清这个问题,但我一定要努力探索,同时希望大家能明白我的苦心。
总而言之,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早期教育应该从心性和人品的培养开始,而不应该放在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上,这一点尤为重要。也就是说,应该把被人遗忘的"另一半教育"放在优先位置,智能教育可以稍晚些。 第一章 胎儿具有惊人的能力
幼儿期和新生儿期最适合进行幼教 有一点我想提出来,当初我在幼儿教育问题上犯了严重的错误,认为胎儿和新生儿不具备接受教育的能力。由于对幼儿的能力缺乏认识,使自己的幼儿教育开始于完全不同的幼儿教育条件。
首先,我想谈一下胎儿的问题。要了解胎儿的状况必须使用X光,而在二十年前,只能通过听胎儿的心跳,检查胎儿的脉搏来了解胎儿的状况。但是,近年来,由于B超的出现,人们对胎儿的状况知道的更多,更细。以前,我们不了解婴儿对外部刺激的反应,但是现在我们可以知道。
过去,人们就常说:音乐和母亲的交谈对婴儿有益。而真正证明这种说法的是日本医科大学已故的室冈一先生他证实子宫外的声音能进入胎儿的耳膜。
室冈先生把婴儿在子宫内所听到的声音,母亲的心跳和血液流动的声音进行了录音。他发现让刚出生的婴儿听这种录音能止住他/她的哭声。制作动物玩具"小绵羊",把录有上述声音的装置缝进玩具内,然后放到哭个不停的婴儿的枕边进行试验,我们发现婴儿会天天的睡去。太令人不可思议了。尤其是出生一周左右的婴儿,其效果就更加明显。
这说明,胎儿不仅能听到外部的声音,而且能记住外部的声音,婴儿在未出世之前就开始学习优美的声音。
这样的实例还很多。我想由此而进一步地指出,婴儿的感情来源于母亲,他/她和母亲一起喜怒哀乐。最近,随着生理学的进步。不断有研究成果表明:当人的感情发生变化时,他所分泌的化学物质(大脑传递物质)会作用于大脑。这种看法使人很容易想到,母亲血液中分泌的化学物质会通过脐带对婴儿产生巨大的影响。这是靠以往的看法所完全不能明白的,因为以往的看法只局限于通过神经纤维的电流变化来捕捉大脑的运动。人们相信所谓的胎教迷信,甚至教科书都白纸黑字地写上:别说胎儿,就是出生三个月的婴儿也看不见任何东西。最近教科书作了修改。即婴儿在出生后一个月可以看见东西。也就是说,认为刚出生的婴儿看不见东西的说法还在堂而皇之地流行着。
这种说法也许是来源于心理学权威,精神分析奠基人弗洛伊德的学说。我曾经看过弗洛伊德的文献,文献中说:"婴儿在出生获得两个半月到三个月不会笑。这是因为在这段时间里婴儿还没有智力。""婴儿的心智要在二,三年后才能发育形成。"等等。由此看来,教科书的主张与弗洛伊德的学说哟极深得渊源,因而,设置开始教育的时间段完全不同,这也是一种常识。
就是在从事幼儿教育的世界里,也曾经有人断言:出生不超过两个月的婴儿只会睡觉,哭叫和喝奶,对他/她进行能力和智能的研究毫无价值可言。例如,著名的巴顿.赫怀特博士在国际儿童年时,曾应幼儿开发协会的邀请前来日本,她当时就是这么说的。赫怀特是哈巴特儿童发展研究中心教授,世界幼儿教育的权威人士。
其他还有许多学者,他们和赫怀特一样,把婴儿看作如同植物一样的,"心智未开的有机体,"他们认为:婴儿没有意识,没有知觉,没有感觉,根本不具备心理机能。这似乎就是学问世界的现状。令人吃惊的是,在欧美,人们把出生不超过两个月就微笑的婴儿当作病人看待,称之为乳儿微笑症。
以前,之所以有如此之多的人否定幼儿教育和早期教育,是因为人们想当然地认为:身心都没有发育起来的婴儿没有接受教育的"感受性"和"学习能力"。从前的研究从来不把胎儿当作人来看待,即便不是胎儿,就是出生后不满1岁的婴儿,能否看作人也还存在着问题。
只是,如果从这个角度去考虑的话,就不仅仅是一个现象论的问题。还必须涉及到妇女生产方式等深层次的问题。尽管这样的问题很棘手,我处理不好,但是我很愿意想大家介绍几个与之相关的有趣例子。 乌干达的婴儿出生六周就会爬 1985年来到日本的哲在夫.齐尔顿.皮阿斯著有《神童养育法》一书。尽管本中有苦涩南懂的地方,但是他在我思考幼儿教育时,给了我许多启迪。而且书中信息量惊人,汇集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珍贵报告。
本章的标题是'胎儿的惊人能力',关于它的内容,我想首先从该书中引用马鲁歇尔.吉班关于乌干达婴儿的报告。
聚集班说,乌干达的母亲在临产之前还和平常一样干活。然后找一个没人的地方自个儿蹲下来生孩子,或者找人帮助接生。大约一个小时后,该母亲便去串亲戚,让大家看自己刚生下来的婴儿。
出生的婴儿被光着身子放进母亲胸前的吊带里,他/她在母亲身边长大,连睡觉都不离开母亲。由于婴儿经常和母亲在一起,所以婴儿可以随时吃奶。据说,母亲也能通过一条布吊带明白婴儿的要求并作出反应。
据说,以前从来没有人在任何地方看见过如此生养的乌干达婴儿。这些婴儿出生后的第二天(48小时)就能通过前臂支撑坐起来。而且后背伸直,头部中症,目光集中。婴儿睡眠很少,长时间处于睡醒状态。
通过对出生六,七周的300名婴儿的调查发现,所有的婴儿都能自己爬行和自己坐立,甚至还会在镜子前长时间注视自己的模样。而这种能力在欧美的婴儿,要经过24州(6个月)才能显示出来。
无痛分娩剥夺了母子/女之间的肌肤情结 为什么我们能从乌干达婴儿的身上看到这种能力呢?就乌干达的婴儿与众不同吗?
不仅在乌干达,就是在一般的发展中国家"生产"也是很自然的过程。人们常说:在温暖的南方,孩子好生养,婴儿自立早,但是,在俄罗斯有个游牧民族镇库斯,孩子分娩都在零下40度的露天进行。镇库斯人把"生产"看作一种简单的生理现象,而不是看作一件特别的事情,所以他们不会在产前作任何的准备。
据说,大部分荷兰人现在还在自己家里进行分娩。荷兰的紧急救护体制十分完备,妇女分娩时备有助产医师。如果在医院进行助产顺理成章的话,多少会让人觉得不安。在荷兰,其婴幼儿的死亡率很低,仅次于瑞典。有一位接生无事故一万六千例的助产医生说:在日本,从助产学校毕业后,即使想挂牌开业也开不起来,因为产妇们都到医院生孩子。现在,去医院生产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可是仔细想一想又觉得滑稽可笑。又不是生病,为什么要去医院呢?
大家普通认为:去医院有大夫,能用麻醉要消除生产的痛楚,进行无痛分娩。蒙特乔有一本书叫《肌肤之亲》(英文名:TOUCHING),书中描述了母亲分娩阵痛的意义,内容十分感人。TOUCHING在日语当中时SKIN SHIP的意思。顺便提一句,据说,把SKINSHIP作为一般词语来使用的国家只有日本,因为他本来是精神病学科上的特殊用语。也就是说,尽管存在着微妙的差别,但能和日语的SKIN SHIP相对应的词,在外国只有
TOUCHING的说法。这种差异会不由得让人想到西方育儿和日本育儿,乃至文化之间的差异。
有许多动物在生孩子后,妈妈会用舌头舔便孩子的全身。据说,如果妈妈不舔孩子的屁股,孩子就不能排泄,以至于不能活下来。当然,人不会去舔自己的婴儿。但是据蒙特乔推测,婴儿出生要通过狭小的产道,产道与婴儿有强烈身体接触,这可能和舔的作用差不多。因此他说:在妇女没有做妈妈的意识状态下出生的婴儿和通过剖腹产出生的婴儿,都会与妈妈失去身体的接触。
生命是神秘的,目前,我们还难以揭开它的面纱。就拿生孩子来说,婴儿和母亲的关系十分微妙,他们互相影响,如荷尔蒙得分迷惑减少,它们相互作用,并且具有各自的意义。
那么,什么是现代的生产呢?有一间带空调的,经过消毒得分娩室,有足够的照明和数不清的医疗仪器,根据近代医学进行一般化的计划麻醉分娩,平静地使用"分娩管理"字眼。下面,我想详细说明一下出生瞬间的重要性。
例如,通常分娩室的照度为三千多LX(勒库司)。这也许是出于对医生和助产医生的考虑,以使他们能看清婴儿出生时的状况。但对一个刚从子宫出来的婴儿来讲,我们不难想象室内的灯光实在太刺眼了,因为子宫光线昏暗,约30LX。因此,刚出身的大部分婴儿都因为刺眼而闭上眼睛。以前,人们将婴儿闭眼的情况解释为刚出生的婴儿目不能视。
生孩子是人的一种生理现象。自从有了西方医学,婴儿的死亡率情况明显改善,同时也损害了婴儿所具有的能力。但我并不是说:孕妇应该自然生产,不必考虑卫生和危险的状况。我是说,在医学和医疗技术进步,人类可以控制"生产"的今天,人类更应该多为婴儿着想。
把生产看作病,优先考虑医生和医院的合适与否,这就是现状。面对这种状况,我们不能忘记对生命地敬畏,必须站在胎儿也是"人"的立场,重新思考婴儿的问题。
前面,我向大家介绍了《神童养育法》一书,书中记载了用现代医疗对妊娠猴子的试验。在猴子发生阵痛和即将分娩时,按它与普通人的体重之比进行配药和麻醉。普通猴子出生后能够搂住母猴,经过麻醉而出生的猴子四肢乏力。而且母猴也因为麻醉而延长了阵痛的时间,显得精神恍惚,无法帮助自己的孩子。
虽然我们不能把人和猴子等同起来,但是如果从"环境"的角度去考虑妊娠,生产和养育的话,我们就应该更多地关注孩子出生瞬间的环境问题。不仅要考虑胎儿的环境,新生儿的环境和幼儿的环境,同时还要认真考虑生产的问题,决不能人云亦云。
s
snowlotus
18 年多
3 楼
婴儿什么时候有个性? 我们往往把"胎儿"和"新生儿"分开来考虑,细想一下,他们作为一个有"能力"的人而存在的事实并没有改变,只不过是经历没经历"生产"的途径而已。婴儿在母亲的肚子里,有的非常爱动,有的不怎么爱动。而且,刚出生的婴儿也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和差别,如有的婴儿爱睡,有的婴儿不爱睡,拿眼睛看东西,有的婴儿手舞足蹈,十分活跃。婴儿的哭声也不同,有的哭声很响,哇哇大哭,有的哭声很低,长长哭叫。这种差别和个性的产生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母亲肚里的环境和母子/女之间的组合不尽相同。
为了建立较好的母子(女)关系,在孩子一生下来,我们就要注意他(她)的"个性"。推动这项研究的是哈巴特大学的布拉寨鲁顿博士。
布拉寨鲁顿博士创找了一套自成体系的观察法,叫"新生儿行动评价法"。博士的观察手段多种多样,如使用手电筒的光束和摇晃有嗝啦声的婴儿玩具以及搂抱和哄逗婴儿等。而这些手段可以观察婴儿的反应速度,反应强度,注意力的持续时间以及适应能力和精神能力的稳定程度等,而这些因素最能表现人的个性特征。
通过看博士对婴儿的检查发现,即使是出生才一天的婴儿,其差别也很大。有的婴儿会仅仅盯住博士的眼睛,即使博士的脸部上下左右移动了位置,她也紧追不放;而有的婴儿则会很快放弃追踪。但放出嘈杂声时,有的婴儿则马上适应并浅浅地睡去;而有的婴儿则十分敏感,哭个不停,还有的婴儿很好哄,一哄就不哭;而有的婴儿则需抱起来颠几下彩绘老实下来……
据说,婴儿出院回家后,由于环境的变化,同一名婴儿,一个月后的结果与一个月前的结果会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在第一周检查时,婴儿还有很好的耐性和稳定得情绪。可是,当婴儿随母亲回娘家后,由于受到姥姥和姥爷的百般疼爱,仅仅一个月,就是婴儿的自控能力减弱,对刺激反应消极。据说这样的实例时常可见。
日本的婴儿一般都能得到很好的疼爱,所以他们情绪非常稳定,而且注意力也很集中。这也许就是日本养育文化的特征吧,因此我们不能说她是好还是不好。而在美国人们更注重培养婴儿的自控能力。布拉寨鲁顿说:凭感觉,我十分担心一个受到过分保护的婴儿,因为我不知道他(她)在一岁或两岁会变成什么样子。
布拉寨鲁顿时儿科大夫,他亲手的婴儿有数千人。据说,要对不同的母亲进行育儿指导,就必须有对个性的观察。这位博士说:"对一个婴儿的跟踪检查,其结果大体能通过这位婴儿当时的结果进行预测。"她有说:"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之所以会有个性,似乎与母亲的妊娠环境,胎内环境和行为方式有关,如母亲活泼,爱大声说话等。" 刚出生的婴儿也能分辨母亲的声音 近年来,这种对学问进行细致研究的做法越来越盛行。我们也觉得,如果得不到学术上的承认,就失去了研究的价值。例如"胎教"。传说,"胎教"的想法产生于中国的汉代,到朱子整理成书是,就出现了象"胎教"诊所之类的东西。从江户时代(1603年——1867年)开始,日本也推广胎教,并在结合人们经验的基础上,对胎教进行了各种形式的继承。其中有些东西,内容空泛,意思不明。当西方医学走进国门时,由于没有时间
对"胎教"的真正含义进行重新考证,所以便舍弃了这些内容,并作出了"胎教是迷信"的解释。
但是,真正懂得胎教含义不是西方医学,也不是学问,而是和婴儿在一起的母亲。母亲不被所谓的常识所束缚,重视对每天生活的观察和发现,并对婴儿的能力做出正确的评价。为此,就必须把婴儿看作有心智和有能力的"人"。
我自己也一样,在考虑幼儿教育问题时,或收集信息,或听人说,或读书学习,而且还去进行实际的观察,有许多婴儿和孩子的事情让人感动,然我深受教益。
其中,有我1982年访问委内瑞拉首都卡拉卡斯国力妇产医院的事情。把一个前天刚生下来的婴儿刚在当中,母亲和护士分别作在床的两侧,并同时轻轻呼喊婴儿的名字。在委内瑞拉,在婴儿没有出世之前,大人留给婴儿起好了名字。当母亲和护士在多次呼喊婴儿的名字后,婴儿将头脑缓缓地转向了母亲的一边。医院为了让我看到这种现象,给我安排了好几次实验,结果都一样:婴儿们听到呼喊後,都将头转向自己的母亲。
我请母亲们放低声隐含,护士提高声音喊,结果也还是一样。这是我明白:婴儿时能够听懂声音的,一个出生才两天的婴儿也能分辨母亲的声音,看到这种情形,真的令人十分感动。这也证明胎儿在学习。委内瑞拉是一个十分重视培养婴儿能力的国家。婴儿的能力培养被列入国家项目。据说,一半的母亲们在进妇产医院三天候就出院开始劳动。医院特意作实验给大家看,是为了让母亲们明白:婴儿和母亲割舍不断的深厚情结。 母子(女)的情绪从怀孕开始 也许会有很多人说;"我知道!出生没几天的婴儿听到声音后会把头脑转向母亲。"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太平常了,所以大家不会引起注意,以至于认为婴儿就应该是这样的。
但是,大家不要忘了,婴儿是在他(她)的日常生活中发挥出能力的。我觉得,在大家忽视的地方隐藏着吧打开教育大门的"钥匙"。尽管这不是西红柿的故事,但是,有很多情况是:本来的能力被"常识"所封杀。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
NHK电视台制作的《婴儿——从怀孕开始》的节目引出了大家很多的话题。这个节目在1984年秋首次播放,后来又多次重播,相信有很多人会有印象。这个节目向大家通俗易懂地介绍了婴儿所具有的各种能力。
例如,刚出生不久的婴儿,能单手拉住绳子支撑住自己的全身重量,能够通过嗅觉分辨自己母亲的乳汁等。面对电视镜头当中,婴儿如此神奇的能力,我再次惊叹不已。
其中印象最深地是:刚出生的婴儿想和母亲进行视线交流的场面和证明婴儿出生第三天就能分辨母亲声音的实验。
通常,在日本的医院里,当婴儿出生后,会首先剪断脐带并将婴儿清洗干净,然后才让母子(女)见面。这种处理过程最长需要二十分钟,在这当中婴儿和母亲是不在一起的。
那么,如果婴儿生下来后就马上放在母亲的胸前会怎么样呢?节目对日本和美国的母婴情况作了介绍。无论是在日本还是在美国,婴儿都会觉得很刺眼,像挣开眼睛看看周围的一切.当他(她)看到母亲慈爱的目光后就一直盯着母亲看.过了一会儿,婴儿就会自己去寻找母亲的乳头吮吸起来.
据说,当帮助摄影的大夫看到这样的情景时,他们也惊呆了.婴儿出生没几分钟就想看自己的母亲……居然会有这样的事情,这在以前他们可是连想都不敢想的呀。不过,以前,爱与病院名誉院长内藤寿七郎先生就曾经发表过这样的主张。他说:当你抱起刚出生的婴儿并盯着他(她)时,婴儿大多会把目光投向你。我们不仅能和婴儿进行目光交流,而且还能看懂婴儿的目前状态。
分辨母亲声音的实验是在国力小儿病院院长小林登先生的主持下,在厚生省母子相互作用研究班的共同努力下进行的。该研究办事有意识和学者所组成的研究团体。
首先,让母亲对出生才三天的婴儿说话。听到说话后,婴儿的手动个不停。其次,让护士对婴儿说同样的话。婴儿听到说话後,手不怎么动。
爱育综合母子保健中心客员部部长高桥悦耳郎先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小儿科医生。正因为他经验丰富,处理婴儿很有一套,所以当他跟婴儿说话时,婴儿反应也很强烈,手无足蹈的。
有趣的事让婴儿听机械合成声音时的反应,这种声音以母亲的声音为主,并混进各种人的声音。尽管这些合成声音构成语言,但是婴儿对他却毫无反应,手脚连一动都不动。岂止如此,婴儿还十分不乐意听,并把脸背了过去。
专家门将婴儿的这种举动用录像机录了下来,并用电脑进行分析,以了解婴儿是如何对不同说话人的声音进行反应的。电脑分析结果显示,母亲说话的声音和别人说话的声音有着明显的区别。
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婴儿总得对母亲呼唤等声音做出反应。但从电脑的分析结果来看,我们知道:能让婴儿做出反应的不是单纯的人或物的声音,而是母亲的声音。 婴儿能记忆胎儿时的事情 其实,我所主持的幼儿开发协会,在爱育医院的协助下也进行了一个尝试性的实验。实验以俳句作材料,以调查婴儿能否听到声音,并对声音进行记忆。
首先让播音员录制一茶的排句"小猫之扑竟是树叶",然后把录音磁带交给怀孕的母亲,让他每天听。一天两次,一次三分钟。就这样,同一首俳句每天能重复好几遍,同一种刺激每天能让腹中的婴儿听到好几遍。由于俳句具有日常话语和音乐所没有的独特旋律,所以选俳句作为实验的素材有助于我们今后了解婴儿的记忆情况。
尽管一天才六分钟,但因为视听同一首俳句,所以开始时还很担心母亲们不予配合,没想到大家都热情地支持我们。
婴儿出生后,我们选定第二天到第六天的时间段做测试。测试分两组,一组是出生前听过俳句的婴儿,一组是出生前没有听过俳句的婴儿,以进行比较。要让婴儿听的磁带内容有三种。一种是实验磁带,路有"小猫之扑竟是树叶"的爱句,一种是录有其他俳句的磁带,再有一种是录有普通说话声的磁带。为了了解婴儿对这些声音的反映情况,
我们通过记录婴儿的心跳变化来进行实验。
实验结果耐人寻味。在出生前没听过俳句的婴儿,听到三种内容不同的磁带後反应一致。而出生前听过俳句的婴儿,当他(她)听到在出生前重复播放的俳句时,也许是因为听惯了的缘故,他(她)显得十分平静。而当播放他(她)没有听过的俳句时,他(她)反应强烈,脉搏和心跳都发生了变化。但当他(她)听到普通的说话声时,他(她)的反应则是平静的。
其实,我们对婴儿的上述反应频感意外。在世燕子前,我们均预测:如果婴儿能记住他出生前听过俳句的话,那么他就应该对他听惯的俳句有所反应。实际上,婴儿在听他以前没有听过的俳句时才会做出强烈的反应。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婴儿是能够区分该俳句自己听没听过的。
因册,我们可以认为:婴儿能够对出世前听过的俳句进行记忆。当他(她)在听韵律相同的不同俳句时,也许会想:"这是什么啊?",从而作出反应。
苏联已故的著名小提琴家烈奥尼特.科昂曾经对我进过这样的事,他说,他准备在某音乐会上演奏苏联作曲家的一首新曲子,为此在夫人的伴奏下进行了短暂的练习。当时他夫人刚好林月儿。
后来,夫人生下一男孩。在孩子四岁那年,它能够拉弹小提琴,并突然眼周期它没有学过得曲调来。正是那首我专门为音乐会演奏的曲子,过去没人弹过,将来也不会有人弹而且也没有灌制唱片。因此,儿子生下来后不可能会听过这首曲子。
太不可思议了,连科昂自己也惊呆了。当他知道我对幼儿叫和胎教十分感兴趣时,他便将上述的亲身体验告诉了我。我想,不仅科昂,而且和科昂一样同样目睹过婴儿惊人能力的人也一定不在少数。
例如,有一则是婴儿在母亲肚子里就开始学习的例子。
这是一个关于4岁法国女孩的故事。女孩得了自闭症,它不仅不想听父母说话,而且也不想听周围人说话。但是,当他听到负责治疗的一位大夫无意中说出的英语时,它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于是,大夫便尽量用英语跟他交谈,结果,小女孩封闭的心灵被渐渐地打开了。
小女孩的父母都是法国人,小女孩自己也在法国长大。一直听着法语长到4岁时,还几乎没有听人说过英语。可是,小女孩为什么会对英语有反应呢?觉得不可思议的大夫向她的父母询问有关小女孩英语的情况。开始时,她的父母也白思不得其解,但后来想起了一件事。
那时小女孩的妈妈在怀上这小女孩时,曾经在一家贸易公司供职,每天听英语,说英语。也就是说,小女孩在母亲的肚子里时,就和妈妈一起工作,一起生活。 真正的幼儿教育是"虚岁教育" 通过这样的例子,使我们深深地感觉到:婴儿所吸收和学习的东西远比我们的想象要多得多。但是关于婴儿的能力从胎儿开始的说法,在东方,很久已前就形成了共识。
京良药师寺的高田好胤管长留下了一段耐人寻味的文字。
佛教终有"生有"、"本有"、"死有"和"中有"等"四有"的说法。"生有"指人投胎的一刹那;"本有"指人从投胎後的瞬间道临终之前的时间。"死有"指人临终的瞬间,"中有"指从人死后到降生于下一个世界之前的时间。
"实际上,婴儿在胚胎里的时期极其重要。我们把婴儿"哇"的一声由胚胎内走道胚胎外的过程叫诞生。这似乎是婴儿一声的开始了。因此,真正的诞生是"生有",是降生到母亲肚子里的一刹那,人的正确年龄应该包括在母亲肚子里的266天。"(摘自1986年
1月16日的《产经新闻》)
佛教认为受孕意味着新生命的诞生,即使胎儿尚未成形,她也是一个人。确实,承不承认胎儿是人,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因为它关系到对零岁教育的思考问题。
现在,人们已经站在了解和认识源自胎内的婴儿能力的立场上,开始进行认真的观察和研究。以前被西方医学所抛弃的自然生产法,肌肤之亲的作用以及胎教,最近预备当作一门新的学科进行重新研究。我觉得"胎儿"是不是"人"的问题十分微妙,现在它已经成为人们的研究对象。
以前我们没有弄清楚的感情问题、精神问题、睡眠问题和记忆问题,今后也将随着新的研究方法的出现而变得真相大白。以前利用人的视觉和听觉等五官功能只能说明人的感觉,而今后我们将能深入到五官之外的感觉和感情。
我想在本章重新审视的胎儿及新生儿的能力并不仅仅是可以看到和可以听到,而是更高层次的。更广泛意义上的"感觉能力",这才是我说必须考虑的问题。我们必须站在了结合认识胎儿高超能力的立场上,从妊娠,生产,育儿和教育的角度出发,重新看待什么是可能的,什么是必要的以及什么在失去和什么不足等问题。
s
snowlotus
18 年多
4 楼
第二章 零岁教育重要的"临界期"指什么? "降生後的瞬间"才是幼儿教育最关键的时期我认为,对一个成长期的人而言,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什么时候最适合做什么是教育上的一大问题。
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临界期",无论做什么事情,一旦错过了一定的时期,人就很难培养自己在某方面的能力,也就是说有时间制约。这个时期是能否掌握某一功能的重要分水岭,因此将这一时期称作"临界期"也许是最好不过的了。关于"临界期"的实验,其中被引用最多的例子是关于猫的视觉实验。把一只刚出生的猫放在四面墙壁画有横线的环境中喂养,两个礼拜後,当这只猫进入一般的环境时,猫的视力会出现障碍,此猫不认识竖线,只认识水平方向的横线。也就是说,当猫生下来后,如果只看横线,不看竖线,猫就不具备看竖线的能力。这意味着,在猫生下来的两周时间里,由他获得正常视力的"临界期"。据说,当猫生下来后,用布蒙住他的一只眼睛;那么当此猫长大后,在把布取下来时,该猫的这只眼睛的视力就一直没有发育。
当我们调查引起猫眼视力障碍的原因时,发现猫的身体并没有发生什么异常。猫本来就具备看的功能,只不过是在猫眼能力的发育时期,没给他适当的环境而已,所以猫眼没有发挥出它的应有能力。
人的情况也一样。据说,当我们给一个天生的盲人做手术并让他(她)获得视力后,该盲人过了五岁,还是目不能视。眼睛看到的信息进入大脑后形成完整的图像。但是,如果大脑的成像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那么大脑就不能将眼睛看到的物体组成图像。也就是说,大脑的视觉神经细胞接受外部刺激后,促成视觉神经网络的发育,从而在五岁之前完成目能视物的过程。但是,如果人超过五岁,即使刺激它的视觉神经细胞,她
才的神经网络也很难正常发育。
我们知道,当人生下来后,它的脑细胞网络就接受刺激,并通过刺激使人脑得到发育和形成。最近,人们在研究大脑功能发育的不同时期,他们相信不同的机能发育分别对应着不同的最佳时期。
不仅是看的能力,而且人所具有的其他能力,再开始时都是以潜在的方式存在。潜在的能力只有接受刺激,才能成为真正的能力。因此,如果人的潜在机能不接受锻炼,人的这方面能力就会被淹没,永久地从这个人的身上消灭。就跟人一开始就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一样。
最先对世人公布存在临界起的著名人物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昆拉多.劳轮滋博士.她发现鸟类有"铭记"的现象。一只经过人工孵化的鸟出世后,会把最先看到的物体当作自己的母亲和保护者,然后平静地跟着她走。
但是,听说这种"铭记"也要在小鸟孵化后的几个小时到十几个小时才能产生。因此,这种"铭记"与其说是"临界期"倒不如说是"临界时"。
即便港生下来的小鸟把气球认作了"自己的母亲",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心智的发育和萌芽。
当我们在考虑临界期的问题时,我开始觉得不仅人体机能隐藏着临界期,而且人在心智的选择上也隐藏着几个严密的临界期分支。关于心智发育的临界期问题,以前几乎没有人涉及,但是,正如谚语所说,"百岁看小"。一个人小时候形成得性格和思维定式,在她长大后是很难改变的。一个心里有问题的孩子,其问题会持续到他长大后很长的一段时间。我觉得,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临界期所种下的孽障。
也许大家会觉得,我向大家说临界期,说过了临界期就无法挽回的话语是故意吓唬大家,其实我并没有这样的意思。光从结果看来,大家的解释是:理所当然。可是,以前大家想没想过自然界当中存在着象临界期那样的严密法则呢?我想大家没有,这是正我想说的。因为大家觉得理所当然而忽视了法则的存在,所以只有当日出现某种结果和困难时,大家才会变得惊慌失措。
s
snowlotus
18 年多
5 楼
出生后15分钟在母子(女)身上会发生什么?
从1975年后,美国发生了许多关于母子(女)关系的新问题,如母亲虐待子女问题,孩子得了自闭症等心理障碍疾病等问题。
原因之一是因为婴儿出生后就马上被放进了新生婴儿时,从而使母亲失去与婴儿接触的时间。婴儿出生后不能和母亲相见会导致母子(女)关系不和。如果婴儿早产,婴儿一出生就被长时间的放进保育器当中,婴儿在出院之前都难得和自己的母亲见上一面。如果,回到家后,母子(女)关系不好,母亲不好好抚养婴儿,甚至有虐待婴儿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报纸上被大写特写。
母子(女)最早的接触应在什么时间之前为好呢?我的瑞典朋友,医学工作者唐.沙桐曾为此作过试验。
实验分两组进行。一组按医院通常的程序进行生产,婴儿生下来后给他(她)两体重,进行一系列的处理(30分钟),然后把婴儿交给母亲看一眼,之后抢走,放进新生婴儿室,使母婴分开。另一组设定了母子(女)接触的时间。婴儿出生后,进行6分钟左右的必要处理,然后让他(她)趴在母亲的肚子上,之后用毯子盖住婴儿和母亲的腹部。接触约5分钟后,把婴儿往母亲的胸部挪一挪,使婴儿能吮吸母亲的乳房。母婴接触的时间约15分钟。然后按医院通常的程序进行处理,把婴儿放进新生婴儿室。之后的情况和条件与第一组一样。
这15分钟的差距是如何反映到母亲和孩子的身上的呢?唐.沙桐对这两组母婴的情况进项了追踪调查。调查共考察35个项目,并分36个小时后,一个月后,一年后和两年后等四个时间段来进行。结果表明,这两组母婴在两年后还因这15分钟而存在差距。
其差距不仅表现在婴儿的哭泣次数上,还表现在母亲的行动上。
和婴儿有过15分钟接触的母亲常常爱抚婴儿,报婴儿,亲婴儿,对婴儿说话等。和婴儿没有过接触的母亲则很少爱抚婴儿,对婴儿的清洁过分敏感,总担心婴儿尿湿了尿布。而且,在抱怨带孩子烦人,带孩子辛苦的问题上,两者也有明显的区别。尤其是男孩子与母亲的关系问题上,两者的差别就更加明显,这是十分有趣的问题。
在此实验基础上再作进一步研究的是古力布兰特大学的古拉乌斯教授。他也发现:两年前,在孩子生下来的三天之内,能否给母婴创造15分钟的接触机会,会影响到两年后母亲对孩子的誉爱以及言行举止。根据这种观点,古拉乌斯博士首先提出了"母子(女)情结"的看法。它的研究对后来的美国小儿医学和心理学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确实,母亲和孩子早早接触会对母亲的心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唐.沙铜箔使研究发现:孩子出生后的15分钟是母子(女)关系的分水岭。 母亲的心理发育也有"临界期" 森永良子先生是日本为数不多的,专门对小孩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儿科专家。于1985年,他出版了一本题为《人的孩子和狗的孩子——-母亲和孩子相互作用的心理》的书。读后,我深受启发,于是便马上约见森永先生,并向他进行了认真的请教。
森永先生是一味心理学学者,曾在芝加哥伊利诺斯州大学儿童研究所认客座研究员。1976年后,开始在伊豆递信病院工作,专门对儿童进行心理治疗。病院位于伊豆半岛的一个小镇上。小镇叫函难,座落在半岛与大陆接壤的正当中。医院喂养了一群狗,专门供医院进行动物实验。爱狗的森永先生在照看狗的当中,因为一个突如其来的契机,决定对狗进行心理实验,并将实验记录汇集成书。
说到进行心理实验的契机,最早是因为森永先生要在犬舍前给狗建一个小小的运动场,使狗有一个自由活动的场所。当时的实验用狗有二十多条,一天二十四个小时关在笼子里,过的也不是真正狗过的日子。森永先生于心不忍,向医院提出建运动场的申请,结果得到了批准。运动场建成后,有一只狗死活不去运动场,整天躲在笼子深处,谁要靠近他就哇哇大叫,而且和其他的同伴也没有丝毫的交往。这只可怜的狗一生下来就在犬舍中长大。既不懂得什么是狗的生活,也不懂得什么是狗感情,就好像人患上了自闭症一样。森永先生心想:我一定要让这只狗到运动场上去玩。为了让狗心理放松,森永先生每天都坚持跟这只狗进行接触。
渐渐地,这只曾经十分固执的狗开始在态度上发生转变。最后,狗王举行戏剧般的仪式,欢迎这只狗作为自己的成员加入他们的行列。这只狗终于能够自己走向运动场了。
以此为契机,森永先生开始对狗是否存在心理临界期的问题感兴趣,并着手进行实验,以了解母狗和小狗的相互关系是否会影响到小狗在狗群当中的生存问题。
实验从虎犬——-蒂罗生孩子开始。蒂尼一共生下12只小狗。但因为是高龄生产,最后活下来的只有5只小狗。到第12天,我决定把一只叫小甜饼的小母狗从蒂民身边抱走,放到家里养他三个礼拜。尽管我不忍心让狗仔这么小就和它的母亲分离,但为了了解母狗和小狗隔离后所造成的影响,我不得不这样做。
小甜饼太小,养它可真不容易。据说,要用纱布裹住奶瓶喂它喝奶,要用温水浸过的布擦拭肛门,帮助它排泄。通常小狗排泄是母狗的事情,母狗会用舌头去舔,以对小狗的肛门产生刺激。三周后,既小甜饼出生的第五周,它在森永家里可以自己喝碟子里的奶,自己吃狗食,自己拉屎拉尿。它被养成了一只聪明伶俐得宠物狗。
三周后,"小甜饼"被重新送到母亲蒂罗的身边。当其它在母亲身边长大的兄弟姐妹在蒂罗身上找乳房吃奶时,小甜饼站在一旁远远地但着。过了好一会,它才想起大家在找母亲的乳房,于是它自己也走了过来。结果,蒂罗拒绝它,并用低低的吼叫威吓它,不许它过来喝自己的奶。同时,也不许它吃饲料盒子里的狗食。
回来后的第四天,小甜饼趁蒂罗不注意,吮上了妈妈的乳房。蒂罗发现后,对小甜饼进行了威吓。不过,后来还是默认了小甜饼,允许小甜饼吸自己的奶。但是,与其他在母亲边长大的兄弟姐妹相比,小甜饼明显受到了歧视,因为它的身体从来没有得到过母亲的亲吻。
也许是小甜饼还记得妈妈的缘故,所以它向妈妈撒娇。可是,不管它怎样撒娇,妈妈就是不接受。三周的分别决定了母犬的心理变化,同时也使"小甜饼"有别于其它的兄弟姐妹。 有一种"能力"是错过出生后的瞬间所难以培养的 出生第八周,蒂罗开始带孩子们到运动场。据森永的观察,我们知道:当孩子们在自由活动的时候,蒂罗的眼睛一直在警惕孩子们周围的情况。一旦有别的狗要靠近它的孩子,蒂罗会上前暗中进行牵制,或飞跑到自己孩子的身边。但是,对于小甜饼,蒂罗却一点都不想保护。
进入第十六周,蒂罗的孩子们开始和别的狗住在一起,过集体生活。在狗的群体当中,狗有狗的规则,如是饲料时,按座次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等。但是,小甜饼对此一无所知,常常做出莽撞的事情来。随着小狗的长大,周围的成年狗不再对它们宽容。当小狗过于恶作剧时,成年狗会真的发起火来。一般而言,两只力量均衡,相差无几的狗会发生战争;而两只力量悬殊的狗则不会发生战争。但是,小甜饼却毫无力量悬殊的概
念,常常挑起争端。
终于,在即将迎来出生六个月的某一天,发生了一件大事情。不知道小甜饼惹的是什么祸?它的后背被严重咬伤,伤口化脓,陷入死亡的边缘。在森永等大夫的看护下,伤口得到了恢复,但要彻底痊愈至少还需要六个月的疗程。
尽管实验馆舍中的狗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但是它们却不折不扣地遵守这狗群世界当中的法度和规则。一直自打出生以来就没有在群体中生活的狗,因为没有规则的概念,轻率向其它狗发起攻击,结果遭到了其它狗的沉重反击。据说,这样的例子还不只小甜饼一例。
说到小甜饼,从它出生的第二天开始,它离开母犬只有短短的三周,而且它还记得它的犬妈妈。可是,正是这短短的三周时间决定了它与其它兄弟姐妹的不同。
伤后复出的小甜饼开始对座次比自己高的狗表示恭敬和顺从,不再鲁莽行事,不再挑起无畏的争端。这是小甜饼用生命换来的教训。在小时候应当轻而易举掌握的事情,到了小甜饼那里,却要付出巨大的牺牲才能狗掌握。
六年后的1985年年底,当我带上牛肉去伊豆造访实验馆舍时,小甜饼已经在狗群中坐上了第二把交椅,看上去精神饱满。小甜饼的功成名就让我始料不及,也让我悬着的心踏实了下来。 孩子的能力是遗传决定的?还是环境决定的?
虽然上述的实验不能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结论性的东西,但是我觉得它对我们是有启发意义的。无论是人也好,动物也好,其最基本的心理和生理机能都必须通过各种微妙事情的积累来完成。
那么,人的能力到底是遗传决定的呢?还是环境决定的呢?遗传和环境的界线应该划在什么地方呢?我想,今后人们会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人的大部分能力,素质和性格,绝不是因为遗传和偶然的因素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而是由包括怀孕其在内的环境所决定的。
最近,人们对遗传基因的研究进展很快。对一个外行人来讲,很容易产生错觉,以为什么都是由基因所决定的。其实不然。为此,我走访了从事遗传基因实际研究的工作人员。三菱化成生命科学研究所的中村桂子先生告诉我:不同遗传基因所拥有的信息量是巨大的,而真正表现出来的信息只有其中的1%,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才能全部来自遗传。另外,我们还压根不知道:什么信息会表现出来,表现出来的信息会选择何种组合方式。
另外,筑波大学遗传基因实验市中心的村上和夫也告诉我:遗传基因所拥有的信息量用文字表示,相当于30亿个文字量。至于,会出现哪一种信息,有"场"=环境所决定;而记录的信息归根结底是组建身体的程序。
以前,我考虑问题时,一直是以遗传与人的能力和性格无关作为前提条件的。听到学者们的教诲后,我进一步增强了自己的信心。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尽管我们不能完全否认遗传力量的存在,但是如果那它和环境的力量相比,我们完全可以无视遗传的存在。此外,根据这种想法,人的环境就大大地突破了人们已有的思考范围。为此,我们必须对称之为环境的内容,时期以及所有的问题进行重新思考。
而且,从上述的观点来看,一直沿袭至今的教育观和养儿育女观也必须对"时期"的问题进行从新思考。什么时期适合做什么?怎么做才能最有效?以前被看作常识的问题是不是真的正确呢?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都必须进行一次深入的思考。我觉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一个一个地去寻找临界期,找到了临界期就找到了从零岁进行真正教育的方法。
下面,我举一个我们身边常见的例子。例如,我的英语听力很糟糕,不能区分R和L。发音也很差劲。听英美说话,分不清对方说的R还是L。
不能区分R和L是许多日本人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不只是我一个人的问题。我曾经把有过驻外经历的索尼公司职员招集到一起作R和L的测试,我发现:尽管他们的英语说的呱呱叫,但是能够真正区分R和L的人毕竟凤毛麟角。
当然,这并不是说日本人的听说能力要比欧美人差。事实上,大家知道:婴儿的咿呀学语,包括了所有的语音,而且全世界都一样。但是,日本人从初中开始学英语错过了能够区分R和L的临界期,所以日本人不能区分R和L。也就是说,能否区分R和L的临界期应该是早于初中阶段的某个时期。与其说它是教育和学习的问题,到不如将它看作纯心理的问题。而且,关于发音定了型,学习其它语言就会带上浓重的日本调。
反过来讲,就是:学习一定要把握好时期,否则就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但是,任何人都有一种潜在的,能够发出各种声音的能力。让一个从小只接触日语的人从初中开始学习英语,无疑是对人的能力的极大浪费。
s
snowlotus
18 年多
6 楼
第三章 传统的早期教育错在哪里?
"创造"天才的父亲们 无论是零岁教育还是胎儿教育,首先给人们的印象就是"早期教育"和"英才教育"。这是我必须涉及的问题。天才和早期教育一直是人们经久不衰的话题。即使在现在,在人们的脑海深处不也一直认为"幼儿教育"等于"英才"和"高智商"吗?
但是,真正的早期教育必须包括对人至关重要的"人品"教育。不过,关于人品等问题,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它是自然养成的,所以没有人去研究它。
在早期教育这种特别的教育思维当中,"人品"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现在,一提到"英才教育",就往往会让人产生"教育妈妈"的印象,所以我们有必要从最本质的地方去重新把握"早期教育"。
在本章当中,我想围绕早期教育和天才教育的问题,把人品和人性的培养与能力和智能的培养放在同一水平上考虑。同时,考虑体育的问题。如果将这些因素割裂开来,我们就会犯错误。同时,还会让人产生"零岁教育"有偏重的印象。下面让我们以世人熟知的莫扎特为例,去说明:是否存在能够取得非凡成就的天才教育?如果存在,它是什么样的教育?
莫扎特的父亲列奥玻尔特使一位宫廷音乐师。同时,还是城里出名的,很有才华的音乐教师。
父亲在女儿玛丽安七岁时,开始教她弹羽管键琴(钢琴的前身)。当时年仅三岁的莫扎特在一旁看姐姐练琴。看着看着,莫扎特就开始对羽管键琴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来。这引起了他父亲的注意,于是他父亲马上开始教她键琴入门。
莫扎特的进步是惊人的。在父亲的指导下,他五岁开始创作小曲,六岁开始为钢琴创作协奏曲。最后,他的父亲甚至不惜放弃自己的工作,将自己的毕生奉献给儿子的音乐教育。从么扎特六岁开始到25岁定居维亚娜,列奥玻尔特为了让莫扎特的音乐才能得到磨砺,带他遍访了欧洲各国的宫廷。据说,再前去宫廷演奏的途中,他们几乎不住旅馆,而且排练也在带蓬的马车中进行。莫扎特就是在这样的生活当中,创作出一个个美
妙的音乐的。
再有就是贝多芬的父亲约翰。他是宫廷乐团的男高音。再贝多芬小时候,人们在传颂着神童莫扎特的故事。他父亲为了把儿子培养成莫扎特那样的神童,开始从小对他进行音乐教育。然而,贝多芬的音乐才华并不想莫扎特那样从小就非同凡响,因此他接受了一个个近似残酷的严格教育。
最后,父亲自己再也教不了儿子,于是,便让儿子拜海顿和阿布莱比贝鲁加等一流的音乐家为师学习作曲。可是,贝多芬的才能并没有得到认可,大家对他的评价是:难以成为作曲家。
但是,贝多芬却给世界留下了美妙的音乐。如果当初他没有得到父亲非同寻常的教育,恐怕也不可能创作出如此众多音乐精品。总之,不管贝多芬也好,莫扎特也好,他们无数杰出的音乐创作都不是父亲们直接灌输的结果。关于他们的音乐创作,我们是否应该这样去考虑:音乐和别的任何艺术一样,通过早期教育去掌握基础是我们的理想选择。当你有了基础开始能够歌唱的时候,你的音乐才华才会象火山一样地喷发出来。
各种事例也表明:早期教育在才能的发挥当中,起到了相当巨大的作用。尽管我对早期教育的效果深信不疑,但是我仍然想用实例去说明已有的英才教育和早期教育的问题。 真正的早期教育必须包括"人格"培养 说起早期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天才的事情来,与其说是现代的新鲜事,倒不如说是流行了上一个世纪的新鲜事。其中最著名的是卡路维蒂的教育。卡路维蒂把父亲教育孩子的方法写成书籍并流传后事,因而十分出名。在日本,木村久一先生也在他的《早教育和天才》一书当中,介绍过卡路维蒂的教育,书中收集了许多关于天才教育的实例。
卡路维蒂出生于二百年前德国一个叫洛休的乡村。他的父亲是一位极具创见性的牧师,他坚信:"一个平凡的孩子,只要从婴儿阶段开始得到合适的教育,他就一定会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教会里所有的人都认为:他父亲的教育论过于偏激,和当时的一般教育论,既才能全部来自遗传的观点格格不入。因此,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表示反对。面对这种情况,他父亲毫不示弱,并向众人宣布:"我别无选择,只有拿出证据才能向大家说明一切。如果神把孩子赐给我,我就一定要让大家看到:我是如何将一个普普通通的孩子培养成天才的。这是我心中酝酿已久的计划。"计划的实施,使他成为惊世骇俗的人物。
那么,计划实施的效果如何呢?据说,卡路维蒂出生时,先天条件极差。孩子脑子迟钝,左邻右舍的人都在背地里叫他白痴。但是,卡路维蒂却取得了让世界震惊的卓越成就。
他五,六岁时,就说的一口纯正的德语,单词量三万,并且能够自由运用。后来,他开始学法语,并用一年时间掌握了法语。
接着,他用六个月的时间掌握了意大利语,用三个月的时间掌握了拉丁语,速度之快令人叹为观止。另外,他还记住了英语和希腊语。到卡路维蒂八岁时,他通读了联大人都觉得费解的古典和哲学名著,这些名著分别出自荷马,威吉尔,西塞罗何库勒等人之手。荷马是古希腊的大诗人,他因创作《伊利亚特》而闻名。威吉尔是古罗马最大的诗人,而西塞罗则是古罗马一位非常活跃的辩论家和哲学家。库勒是与歌德齐名的大
作家,他给世界之学留下了许多不朽的名作。其中的《威廉退尔》在日本也十分出名。据说,维蒂能跟读童话一样,津津有味地读这些大文豪的作品。
这位少年的名字在全德国家喻户晓。他不仅精通语学,而且在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和数学上也相当优秀。其中数学尤为出类拔萃。1809年,学者们对他的才能进行测试,让他读希腊语,拉丁语和法语中难懂得文艺书籍。结果证明,他不仅能够完全理解,而且还掌握了足够的知识。
于是,年仅九岁的卡路维蒂被允许进入莱布茨大学学习。而且国王也十分赏识他的学习能力,命令格廷根大学从第二年的秋天开始接受他为正式学生。
在大学的四年时间里,他完成了对物理学,高等数学,化学逻辑学和语言学等课程的学习,并于13岁半那年获得了吉镇大学授予的哲学博士学位。
16岁那年,他在海德堡大学获得法学博士称号,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法学部教授。18岁那年,他根据普鲁士国王的命令赴意大利留学。在意大利学习法律期间,他根据自己对但丁的兴趣,写了一本名叫《但丁的误解》的书,书中列举了已有但丁研究学者的错误之外。尽管法律是他的本职工作,但是研究但丁也付出了他毕生的精力,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1883年回国以后,他就根据国王的愿望在德国各大学讲授法学,直至他83岁时才结束他辉煌的一生。
这既可以说是朝气教育的雏形,也可以说是成功创造人的为数不多的典型案例之一。后来,他父亲就根据自己是如何在儿子十四岁之前,对他进行独特教育的问题写了一本书,书名叫《卡路维蒂的教育》。该书出版后,据说并没有多少人问津。但是,也确实有父亲想模仿书中的教育法,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天才的。 天生儿童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培养的 1915年,威廉詹姆士塞迪斯和阿道夫巴尔分别以15岁和16岁的年纪从哈佛大学毕业。诺巴特维纳10岁进入塔夫脱大学,随后进入哈佛大学研究生院,18岁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卡路维蒂的父亲在一百年前写了一本教育法的书,他们的父亲就是根据这种教育法,自己把孩子教育出来的。我要补充说明的事,维纳和卡尔的兄弟姐妹已十分优秀,他们同样在很小年纪就考上了大学。我敢保证,在他们之后也一定出现了不少这样的例子。
卡路维蒂留下来的教育法著作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什么是早期教育,卡路维蒂的例子告诉人们应该如何去进行早期教育。然而,许多名垂青史的杰出人物,其成长过程也惊人的相似。
例如,十七世纪,法国的科学家和思想家布雷斯帕斯卡,他创造了著名的阿斯卡法则,并写下了《暝想法》一书。他的父亲是一位数学家,在失去妻子以后,他将所有的热情都倾注到儿子的教育上,甚至不惜辞去公职。十九世纪著名的大物理学家维廉汤姆森和它的哥哥詹姆士汤姆森,他们的父亲是一位苦学的农夫。小的时候,他们的父亲对他们的教育投入了巨大的热情。据说,诗人歌德也得到过父母的教导。在当军人的父亲和聪明的母亲的教育下,歌德八岁就能够读写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和希腊语。
十九世纪的约翰斯图瓦特米尔在他《自传》的第一章 中,记述了父亲对他的教育。文章的开头写道:"我从父亲那里接受了非同寻常的教育。一般,孩子的童年常常是在无为中度过的,然而从我童年所受的教育来看,孩子在童年能够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和技能。"
类似上述的例子举不胜举,在木村所协的《早期教育和天才》以及其它研究才能教育的书籍当中就列举了许多例子。
我在这里所举的例子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重新研读这些例子,发人深省的地方还很多很多。
s
snowlotus
18 年多
7 楼
早期教育的最大问题是过于"有效" 也许早期教育并没有取得百分之百的成功,但是其卓著的功效却不容我们否认。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这样一种事实:许多在工作中惠泽于民,并以其才华而名垂青史的杰出人物,都是在上述的特殊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注意到:这些接受特别教育的孩子,会因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的惊人成绩,而产生其它"并发症"。
二十多年前,在东南亚某国出现了一个据说是两千年才有一位的天才儿童。这位少年的智商高的不能测量,远远高于当时的智商最高值197。具推算,这位少年的智商指数达到210,从而被记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三岁时,他不仅能说本国语言,而且还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和德语等。四岁时到日本上电视,向公众展现他天才的风貌。令日本观众震惊的是:一道大学入学到似的不定积分难题,他只用了三分钟就正确无误地算了出来。
这位天才少年八岁时也到日本来过,后来就再也没有他的消息。某电视台为了探听究竟,专门就少年后来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但是也不知道少年在哪里。唯一获得的信息是:那位4岁就在大学当旁听生的少年,17岁参加全国高考统考时,考是考上了,但平均成绩只有65分。在全部考上的2763名考生中排名第2420位。现在,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已除去了他的名字。关于他真实的情况,我们一无所知。但是,对他的中伤和各种猜测却无所不至。
写这位少年的书有三本之多,但是书中却没有片言只语提到教育方法的问题,只是一味地罗列该少年的优秀成果,如出生三个月就能说"爸爸,妈妈",一岁就能够解答微积分等。不过,从少年父母同意日本媒体披露少年的才能这一点来看,我们可以想像:少年是接受过相当热心的特别教育的。
不知为什么,在中国会时不时有天才少年的诞生。而在日本,这样的少年却闻所未闻。但是,只要幼儿教育做得好,就一定会产生令人吃惊的成果。于是,孩子的父母开始觉得孩子是天才,社会上也沸沸扬扬地传说:这孩子是天才。这样一来,"早期教育"不久偏离正轨,"早期教育"的形象不就受到损害了吗?
要把优异成果的出现看作一件好事情,最重要的事做好后面的工作。如果不能把孩子显露的才能进一步发挥出来,不能把孩子显露的才能和其它别的才能结合起来,孩子才能的显露就变成了炫耀,父母过高的期望也会随之落空。而且,对孩子而言也十分不利。
一般人对才能教育和早期教育持批评的看法,之所以如此,原因之一是:他们担心象刚才所举的例子一样,即使少年小时候多么具有学习的才能,如果他不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不能凭才能从事一项很好的工作,那也不是毫无用处吗?不错,对父母来讲,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即便是一个平凡的人。也能幸幸福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杰出的能力和温和的人品能相容吗? 确实,有许多才华横溢的伟人们,他们的人生既有常人所难以想像的丰富多彩和美满幸福,也有曲折起伏以及与常人不同的精神磨难。
首先以莫扎特为例。他身染重病,在父亲死后,生活窘迫,形同乞丐,在妄想和忧郁中英华早逝,年仅35岁。关于它的死因一直是一个谜,有人说他死于尿毒症,有人说他被人毒杀,也有人说他死于大脑疾病。
贝多芬嗜酒成性,52岁的了黄疸,53岁吐血,57岁离开人世。据说,他在失去意识之前,用拉丁语留下了一句话:"大家鼓掌吧!喜剧结束了。"
帕斯卡死时也很年轻,年近39岁。临死前,他告诉他姐姐,"我从18岁开始没有哪一天不是在烦恼中度过的。"
写才能教育论的黑田实朗在他的著作中,对许多天才的成长过程和晚年都作了详细的记述。他在调查许多事例后,写道:"艺术和学问的天才,根据父母的愿望,接受极端的英才教育而成为伟大的人。但是,这却成了他们的祸害,不少人的身心健康受损,在不幸中度过自己得一生。"人们常说,有很多天才是怪人。虽然他们因为不是凡人而受到了尊敬,但是根据黑天先生的看法,我觉得:天才的痛苦也不是平常人的痛苦。
在黑田先生的书中也以这样的人物作例子举了出来。他们因为父母特异的教育方法,(可能还不能称之为英才教育),成了杰出人物,但是他们的一生却很不幸。
例如,英国的文豪约翰拉斯金,他是由母亲精心培养长大的。他母亲是一位虔诚的清教徒。她把所有的玩乐都看成是罪恶,所以从来没给幼小的拉斯买过玩具。
母亲每天早上花几个小时和儿子一起读圣经,父亲给儿子念诗并让儿子自己朗读。当时,小学还不是义务教育,所以拉斯金只上了几个月的学。而大部分教育则是在家中进行的。
他十八岁考入牛津大学。母亲硬是在大学附近租了一间房,密切注视儿子的生活。据说,这位母亲三年多来一直把丈夫留在伦敦,自己住在牛津街。他的婚姻生活并不美满,妻子离他而去。在晚年,他说道:"我所受的教育,一般说来是错误的,而且也是不幸的。"据说,他在长大以后曾经多次发疯。尤其在临死前得一年,他因精神极度错乱而痛苦不已。
哲学家尼采也有一个特异的童年。父亲在他四岁时就去世,他哥哥也在他父亲去世的七个月后死去。母亲体弱多病,和父亲的两个姐姐住在一起,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另外,祖母也和他们同住。尼采作为女家族中唯一的男性。他的成长倾注了女性太多的爱。母亲希望尼采绝对爱他,要求尼采按照他的意志行事。
结果,尼采变成了一个认真,深沉,懂礼貌的孩子。另外他不同于别的孩子,做事刻板,绝对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因此,周围的坏小孩都取笑他,母亲也担心他。
他不太爱玩,喜欢孤独,喜欢一个人静静地思考。他从青年时代开始怀疑宗教,后来否定神,写下了关于虚无主义的哲学书籍。他45岁时发疯,由母亲和妹妹照看他,第二年死去。
据说,宗教改革加马丁鲁德的母亲教育儿子很严厉,路德小时候就因为父亲不注意偷吃栗子而受到过母亲的鞭打。一介神父的路德敢于反抗专横跋扈的罗马教王,在当时是需要千百倍的勇气的。
他具有强烈的正义感,但另一方面,他也具有病态得神经质倾向。成年后患上了女性恐怖症。
基督教新教为理公会派的鼻祖,英国人约翰威斯莱,在小时候也受到过母亲极其严格的斯巴达式教育。他母亲所生养的17个孩子,个个都是做事有板有眼,举止讲究礼仪的人。但是,这17个孩子的婚姻生活大多都很不幸。这一事实告诉人们:母亲家教的过分严厉,她所培养出来的孩子不适应家庭生活。
据说,为理公会宗派的名称起源于约翰的绰号。约翰是牛津大学神学学生的时候,因为生活过于有规律,周围的人都叫他墨守成规者(指生活有规律的人)。黑白先生是这样评价约翰的,"极端严格的教育也许不适合培养和善的家庭人.但是,却培养了他作为一个宗教家和政治家的坚强意志.而且,对他所从事的伟大事业也很有帮助。
s
snowlotus
18 年多
8 楼
错误的早期教育培养的是"畸形儿" 这样看来,尽管幼儿教育十分有效,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幼儿教育十分有效,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幼儿教育会出现极端,从而使人产生不能回避危害的印象。
前面例子中所提到的莫巴特维纳也写过这样的话。曾经是天才少年的他,在数学,电子工学和神经生理学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创建了成为计算机和机器人原理的控制论,从而成为美国大名鼎鼎的大学者。我也十分尊敬他,经向他的学生询问,得知他是一位和蔼的人。但是,他在《从神童走向凡人》的自传中说:他意识到自己养成了某种怪异的性格,而且自己也绝对不是那种让人觉得可爱的孩子……。
而且,约汉斯图瓦特米尔也说:他因为在社会生活中不能找到平衡而苦恼。别人觉得他为人冷淡,他自己也常常反省自己的性格,努力做到不卑不亢。
那么,早期教育创作出来的都是不幸的人吗?
在前面例子所提到的人当中,有过非凡精力并度过幸福一生的人,也许只有卡路维第一人。
做牧师的父亲特别注重儿子的全面发展,他不仅要求儿子具备很高的知识水平,而且还要求儿子具备崇高的信仰和良好的品格。在书中,他也这样写道:他优先考虑让孩子进行户外活动。令人吃惊的是,他仔细而彻底地贯彻了教育的理想。从书中以下的文字,我们可以推断维蒂父亲所注意的是什么。"为了让孩子顺利地成长起来,就必须从妊娠之前开始作准备。丈夫要进行自我训练,身体要健康,要有知识,而且还必须有一个好妻子。只有这样,生出的孩子才会身心健康。在孩子生下来之前,必须为孩子的将来做好准备。而且怀孕期间十分重要,这一点,我们不必赘言。在怀孕期间要节制饮食,肉提上相互爱抚,经常到户外活动,喝优质水,身体保持清洁,忠实履行责任,满足欢悦,而且还必须忠于神。不仅妻子要这样做,而且丈夫也要这样做。如果做到了,神就一定会给我们一个健康的孩子。对一个孩子而言,具备上述条件是足够的。"
维蒂的父亲十分小心,努力不让卡路本人觉察自己的才能比别人出众,他最怕卡路被培养成受人爱的人。因此,他父亲很注意关心他妈妈(妻子),一举一动都充满了爱意。在父亲的教育下,尽管卡路具有卓越的才能,受到大家的爱戴,但是,他一点都不傲慢。这在大家看来,也许并不觉得不可思议。 早期教育的真正目的 我从十几年前开始,就对幼儿教育投入了很大的热情。最初的动机如前面所说,是因为自己对教育的现状怀有一种深深的遗憾:自己辛辛苦苦所从事的竟是"耽误了善后工作的教育"!我还写书,到处进行宣传,应该说,我的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并促进大家对日本的早期教育和英才教育进行思考。
毫无疑问,过分偏重的早期教育很容易产生弊端,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我写了《幼儿园教育,晚矣》艺术,提倡"教育从零岁开始。"这在一个教育工作者看来,也许会觉得毫无道理,甚至还会有人认为我对煽动英才教育热负有责任。
但是,我不想作任何辩解。通过将近20年的各种努力,一些模糊的东西开始变得清晰起来,而且我的想法也发生了某些变化。在这里,我想就这方面的情况作一些说明。
通常,杰出人物的出现都会引起很大的轰动,诸如惊呼:"世纪的天才""天才出现了"等等。如果有一个好的环境去培养孩子的能力,"创造天才"是有可能的。如果从孩子的早期开始,就注意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能力,并且有意识地对他进行正确的指导和合理的训练,那么孩子即使受到自身能力和身体条件的限制,要让他具有令普通人吃惊的高能力也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不过,从本章所叙述的实际例子来看,卡路维蒂的情况属于例外。因为特别的早期教育包含着危险,稍有差错就会毁掉人的一生。在说明早期教育的时候,我想对其中的"危险"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所谓的杰出人士,他们的人生大起大落。他们之所以不被看作常人,是因为人们只将目光停留在他们所接受的早期教育以及早期教育所产生的知识性成果或某一熟练技能上。那么,应该怎样才能掌握过人的知识和特殊的技能呢?这正是父母和专家所探讨的问题。
很少有人象卡路维蒂的父亲一样,在培养孩子时关心孩子是否有人爱。也就是说,现在人们对孩子的能力认识不充分,所以早期教育的目的出现了一边倒的现象。
在第2章中,我向大家介绍了进行15分钟短暂接触和隔离对后来母子(女)关系的影响。知识性的问题可以通过以后的努力去弥补,但是,心灵的问题却不能弥补,他会因为时机的错失而永远错失。
但是,根据心灵自然产生,龙的儿子是龙的认识,人们常常会这样想:一个人的人格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然而遗憾的是,无论是想进行早期教育的父母,还是不想进行早期教育的父母,他们都没有充分意识到培养孩子心灵的重要性。因此,心灵培养不象智能培养,得到了父母的足够重视。
我现在切实地感觉到:智能教育问题不断,所以在日本,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培养温和的人品和健康的体魄。
今后,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等机械将会越来越多地取代人的劳动。因此,我相信:是智能机器人,而不是知识与分析起作用的时代一定会到来。到那个时候,早期教育的目的将不再是拥有多少知识,而是造就具有协调人格和温暖之心的人。因此,我想:具有"显著效果"的早期教育,也必须站在和以往完全不同的立场上进行重新考虑。
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是,在前面所列举的事例当中,几乎所有的早期教育都是由父亲去实施的。而且,父亲对孩子的教育很严格。确实,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光靠父亲一个人的力量就足以完成。但是,早期教育的目的是创造人,简单的说,向孩子灌输母爱应该走在知识和技术教育的前面。
即使我不说,也许大家也能明白母爱在教育中必不可少。从近的说,它是注入到知识性早期教育中的能量;从远的说,它能解决困扰学校教育的问题。也就是说,现在最重要的是一丝不苟的做好大家都明白的事情,决不能因为大家明白,而等闲视之。
本来,从知识比不过心灵,"健全的灵魂依附于健全的身体"这样的角度出发,我应该向大家谈谈"体育"。但是,由于世人对"体育"的认识不足,我手头又没有合适的资料,只好向大家谈谈心灵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我掌握的材料比较充分。 "语言前的教育"只能由母亲承担 在第一章 和第二章 中,我就心灵和能力等形成的问题进行了涉及。在《还剩一半的教育》中,我谈到"语言前教育"的问题。婴儿从出生前开始到出生后的一分钟、一个小时的时间里,进行大量吸收,并对大量的东西进行掌握。这一事实验证了我以前在《母亲从零岁开始的育儿法》一书中的推论。
例如,时实利彦先生,他是日本大脑生理学的大家,写了许多连我们外行人都能读懂的书籍。他1973年去世,在死之前,有人问他:"你是如何站在大脑生理学的角度去看待胎教的?"他回答:"母亲的大脑和胎儿的大脑不是通过神经纤维直接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我们只能说,无论母亲的大脑受到什么刺激,它都不会对胎儿构成直接影响。"在时实先生所处的时代大脑生理学主要研究电子信号在神经纤维中的传递。
但是,曾经跟随时实先生学习的现京都大学名誉教授大岛清先生,通过对大脑与荷尔蒙等化学物质的研究,发现母婴之间是通过电子之外的信号进行传递的。根据这一事实,大岛请先生写了一本关于胎教的书。
例如,如果直接作用于母体,就会使荷尔蒙分泌发生变化,使通过脐带流进来的血液浓度成分发生变化,从而直接影响胎儿的状态。
语言前的教育与其说是教育,倒不如说是每天的育儿工作,如跟婴儿说话,喂奶合抱一抱婴儿等。在婴儿开始会说话并开始教他记住某些东西之前,按理来说,婴儿所接受的东西远远要超过父母教他的东西。甚至在母亲的肚子里,婴儿也在进行知识的摄取。
由此看来,语言前的教育,其范围之广,已不是以前的早期教育的概念所能完全覆盖的。
关于这一点,在前面所提到的例子中,父亲们也都是从孩子相当小的时候,就开始对孩子进行教育的,但是,几乎所有的记述都是这样写的:"孩子开始懂得语言的同时,就开始……"
这反映了他们的共同想法,认为:"要提高孩子的才能,就必须首先让孩子理解语言,然后用语言进行说明和教育,如果能够在孩子婴幼儿时期的能力没有递减之前,让孩子熟练运用语言,那么,凭借孩子惊人的吸收能力,他就能够进行学习并掌握我们交给他的东西。因此,孩子最先需要的是语言教育。"
事实上,任何一个天才儿童,在未满十岁之前都能自由读写多国语言,能够一本接一本的通读难懂的书籍。就这样,他们的才智在阅读中得到了不断的提高。不是强制,而是让孩子对学习感兴趣。父母对孩子所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为了让父母高兴,孩子努力学习。
因此,如果父母能够很好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孩子学习起来就不觉得累,而且孩子还能很快记住包括语言在内的任何知识。确实,这是十分有效的。但是,今后我们需要考虑的不是光用语言去培养孩子的问题。或许,在会说话之前,婴儿通过母婴纽带所学到的东西会多于通过语言教育所学到的东西。
s
snowlotus
18 年多
9 楼
母爱培养孩子的人性 关于婴儿在母亲的肚子里接收到什么以及如何接的问题,事实上,现在我们只能想象。然而,尽管它在学术上没有得到解决,但是无论是通过各种例子,还是从母亲们的实际感受来看,我们都很清楚:婴儿和母亲之间有一条纽带在维系着。
通常,我们人在开始让孩子熟练使用语言时,就开始用语言进行意思的传递。动物和人的不同在于人拥有语言这种意思传递的手段。但是,正如人们常说:"眼睛和嘴一样会说话""感觉有杀气,不由得回过头来"。因此,传递意思并不一定需要语言,不用语言也不能说是低级。尤其是在培养人品的时候,这种不用语言也能进行意思传递的"纽带",我觉得,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狼少女阿玛拉和卡玛拉的故事被写进了各种出版物之中。在某种意义,1983年记录在美国俄亥俄州的伊扎贝尔少女的故事,与之形成了比照。
伊扎贝尔的母亲是一个口不能说,耳不能听的聋哑人。在伊扎贝尔出生后,家人为了让她们母女躲避世人的目光,在一间形同牢房的漆黑房间里,整整对他们进行了六年半的监禁。伊扎贝尔出生时,是一个没有任何异常的正常婴儿,但是在经过六年半的监禁之后,被人发现时,她却变成狼少女的模样:嘴巴不能说话,对陌生人充满敌意,一副穷凶极恶的样子。她的行为据说,只相当于出生六个月的婴儿水平。但是经过梅逊和戴维斯两位大夫的共同教育,这位不幸少女的词汇量逐渐增加,数年之后,她达到了能够进行日常生活的水平。出生后到六岁半的时间里,没有人跟她说过话,陪伴她的只有黑暗和寂静。可是,伊扎贝尔却融进人的生活,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伊扎贝尔和母亲的肌肤之亲十分丰富。既不能听也不能说的母亲不可能听得见伊扎贝尔的哭声,也不可能对伊扎贝尔说出温柔的话语。但是,她可以通过搂抱婴儿,和婴儿进行心灵的交流。正是这种心灵的交流刺激了伊扎贝尔的大脑和心灵,并培养他作为一个人的心灵。 幼儿教育是从培养心灵开始的 如果心灵,性格和气质都有培养期的话,那么我想,这个培养期就是语言之前的时期。谈到培养孩子身心健康的问题,我们必须向卡路维蒂父亲所说的那样,从孩子未出生之前开始考虑,这样一来,我们就不能说他是早期教育还是英才教育了。至于什么是对孩子的真正教育,我们都得从新考虑。
接下来是临界期的问题。一般认为,心灵的培养也有临界期。据说,小时候缺乏爱的孩子,长大后多数会有问题,我们不能说这些孩子是因为不争气才自甘堕落。而应该说:这些孩子是因为在某一时期之前没有被爱过,所以不能接受爱。也就是说,在这些孩子的身上没有养成知足的心理和被爱的心理。即使是临界期的问题,最主要的不也是关于心灵的吗?
以前,大家认为性格等存在着天生的因素。这是因为,当周围的人意识到婴儿的性格和人品时,临界期早已过去。而当临界区的时机错过时,婴儿的性格和人品就难以改变了。所以,当有人觉得人的素质和气质都是天生的时候,我们其实不必大惊小怪。
例如,上学后老师反反复复的教育学生,"不要以强凌弱","要体谅他人",可是学生就是不明白。这是因为,在进行语言教育之前,学生从还不懂得语言开始就反复接受教育。这种心灵的教育优先于各种知识的记忆,是那个时期刻在孩子心灵深处的东西。
说到心灵教育,似乎让人觉得很难很难,其实,它并不难。对新生婴儿的初次爱抚,喝奶时,婴儿和母亲之间的视线交流、母亲对婴儿的逗笑以及母亲对婴儿出声时的应答……这种母婴之间的交流是母亲和孩子之间联系的纽带,它是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东西。
人们常常把意思的传递叫做"交流",而日文字典,对它的解释是"用语言进行意思或思想的传递"。这是他本来的意思。所以,我想:母亲和婴儿之间的相互感觉以及母亲和孩子之间的联系纽带,可以用文字表达为:"不用语言的交流"和"语言之前的交流",婴儿所感受到的首先是"语言之前交流",然后婴儿的心灵和能力才会成长。我希望大家知道教育"并不是首先从懂得语言开始的"。
至于如何有效的进行早期教育,那是我们必须考虑的另外一个问题。不断深入探索人的可能性,这也是我所追求的目标,但是,现在日本人所需要的首先不是人的可能性,而是幸福的人生。即培养一个能使自己幸福并使21世纪的人类幸福的人。 在日本,从古代流传至今的谚语有"三岁看小"和"先入为主"等。贝原益轩在《和俗童子训》中也认为:如果开始有一样东西定了型,以后再想让别的东西定型就很难。
他说:"大概小孩都没有善恶之分,从小学到了什么,长大了便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最先进入孩子心中的东西一旦定性,以后无论是遇到好事还是坏事都很难动摇孩子的意志。因此,我们应该让孩子从小接近好人,给孩子指引一条好的道路。"
二十年来,我一直对现有的教育方法忧心忡忡。我觉得,在现有的儿童教育方法指导下,即使儿童有了无限发展的可能性。也会因为能力生成临界期的耽搁二白白地被葬送了。
这样的话,我曾经说过多次。但是,却没有引起什么反应。既没有人提出批评,也没有人对教育的时机和顺序进行研究和实验,更没有人再重新问起。我觉得,想铃木镇一先生对小提琴教育的毕生探索和实践,以及石井勋先生对汉字教育的毕生探索和实践都是特例中的特例。他们两人的教育方法在开始时,都受到了社会的百般阻挠。
但是,我相信:在将来某一天会有更多的人携起手来,共同去研究教育问题并掀起真正意义上的教育革命。并且相信:人们对儿童以及婴幼儿的思考也必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s
snowlotus
18 年多
10 楼
第四章 从右脑开始培养人
幼儿教育,首先要开发人的右脑 1982年登载在某科学杂志上的两张照片成为我关心左脑和右脑问题的契机。这两张照片是加利福尼亚大学拍摄的大脑PET断层照片。PET又叫阳电子放射物X射线断层照相术。在作大脑PET时,要先向人体注射放射性同位素糖,然后再作大脑CT电子扫描。从扫描后的得出的大脑断面图可以看出什么地方血流量多。那个地方的血流量多,就说明那个地方的大脑活动活跃。
这两张照片反映的是两个人在听莫扎特音乐时的大脑活动情况。一张照片显示的是音乐家的大脑情况,而另一张照片显示的则是普通音乐爱好者的大脑情况。
虽然这两个人听的都是莫扎特的音乐,但是他们两个人的大脑活动情况却不一样。拿一个人的左脑和右脑相比较,音乐爱好者的右脑血流量多于左脑;而音乐家的左脑血流量多于右脑。
过去人们常说,左脑具有语言的功能。我们知道,当左脑因为事故和脑出血等原因而受到伤害时,人就会产生语言障碍。1981年,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斯佩里获得诺贝尔奖后,大家才真正开始注意左脑和右脑的不同功能。另外,在斯佩里获得诺贝尔奖的前一年,美国电子学家布莱克斯利出版了一本叫《THERIGHT BRAIN》的书。日语译名叫《右脑革命》,是大前研一先生译的。该书非常有意思。
以前,人们说,体育是通过身体的感觉来记忆的。这种体育论的观点喝左右脑的理论完全相同,说的都是一回事。但是,大脑生理学却没有接受这种"左脑"和"右脑"的观点。
根据《右脑革命》和其他书籍的说明,作者把左脑叫语言脑或优势脑,而把右脑叫音乐脑或劣性脑。劣性脑的说法是西方人的发明,让人觉得有趣。这些,我们且不去管它。首先,左脑主管"说"、"读"、"写"、"计算"、"组装"和"分析"等理论性和说理性的事项;右脑主管以"音乐"和"美术"为主的艺术和体育,以及主管不好用语言表达的领域,如"立体感"、"类别"、"直觉"和"信仰"等。
说的在直白一点,右脑的主要机能是抓住事物的整体,进行空间认知和类别区分。空间认知是人的基本机能,而类别区分则主要是以区分人的长相为主。但是,左脑却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左脑的主要机能是对事物进行理论、分析和解释。因此,如果让我来说的话,我是不会把右脑叫"劣性脑"的。你想,当一个人接触到美妙的音乐和高雅的艺术时,他的大脑会随之兴奋起来,并真实的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和艺术的高雅。因此,如
果让我说,我会把右脑叫"高级脑"。
关于右脑的问题,音乐家丰田耕儿和小林武史所说的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两位世界级的音乐家都是通过铃木方式培养出来的,他们说:"铃木式不同于别的教授法,它不用乐谱。我们就是在铃木式的指导下成长起来的,我们觉得:自己的音感和通过乐谱成长起来的人不同。"
确实和他们所说的一样。同样一种音乐,通过乐谱去记和通过耳朵去记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是因为听音乐的方法不同,大脑起作用的部位也会不同。这一点连我这个外行也似乎明白了。
直觉、空想、超心理性力量以及心灵感应等,它们或许都是右脑的机能,而这些机能都一直隐藏着。总而言之,左脑是理解的脑,右脑是感觉的脑。
但是,尽管人脑有左右之分,而实际上,人的左脑和右脑是连接在一起的。它们的连接部位叫脑梁,由1到2亿个神经纤维所组成。由于左、右脑的连接,使得进入左右脑的不同信息以及在左右脑整理形成的不同信息能够进行互相传递。因此,左右脑的机能并没有明确的分工。斯佩里博士为了医治重症的癫痫症,曾经对切断脑梁的患者进行了左右脑机能的研究,研究发现:尽管患者没有脑梁,但是并不影响他的日常生活。我们
还知道,一些患者的大脑部分受损后,由于大脑的其他部分具有替代的功能,从而可以使大脑的机能得到某种程度的恢复。因此,尽管使用左脑和右脑的表达不太正确,但是通过把大脑进行分类考虑,可以使问题具有象征性,看上去一目了然。
我向来喜欢直接、明了的表达方式,所以,打算使用左脑和右脑的说法。但是左脑和右脑的问题并不象说的那么单纯,这是我需要事先声明的一点。
前面几章我谈到了胎儿和婴儿的能力、母婴之间的相互感应以及语言之前的交流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属于右脑的问题。我觉得,从前被学术所忽视的问题和不能理解的问题,大部分都属于右脑的问题。因此,我想根据这一观点,对胎儿和婴儿以及早期教育的问题进行重新的思考。
s
snowlotus
18 年多
11 楼
胎儿明白母亲为什么哭泣 例如,把胎教和早期教育作为右脑的问题去思考,其意义是相当深远的。
有人曾经让我在二万五千赫兹的超声波电子扫描仪前,对胎儿的行为进行过观察,我发现胎儿的行为令人惊讶。在京都府绫部,有一个开了30多年妇产科的大夫夏山英一,他从十几年前就开始使用扫描仪,来对胎儿进行观察。他照出的超声波画像十分清晰,在妇产科的大夫当中享有盛名。我也看过夏山大夫拍摄的画像,画面确实很清晰。即使孕妇自己还没有觉察到自己怀孕,但通过超声波也可以将胎儿看得一清二楚。其中,有两例胎儿的情况让我深受震动。
第一例的情况是这样。有一个孕妇每月都要到大夫那里去,通过超声波和婴儿见见面。可是,到怀孕第十七周的时候,突然出现了异常情况。护士说是"破羊水了"。这位孕妇听后,惊慌失措,马上就哭了起来:"不、不,我坚决不要打掉这个孩子。我见到了孩子的脸蛋。我还给孩子起好了名字。大夫,我求求你给想想办法"。其实,根本就没有破羊水,而且羊水还很足。
"这是假羊水,请不用担心!"在大夫在耐心做说服工作的时候,镜头一直监视着胎儿的一举一动。在说服工作的这一段时间里,画面中的婴儿情况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开始时动作比较迟缓,后来动作吓人。最后,动作开始逐渐怪异,婴儿的头部、胸部和腹部出现细微的痉挛。后来,这种痉挛遍布婴儿的全身。其动作是突发的,看不到有事先的预兆,而且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很细微。
第二例仍然是通过超声波看到的胎儿画面。这时候,胎儿的妈妈也在哭泣,所不同的是他的妈妈是因为高兴而哭泣。这位孕妇想要孩子都快10年了,终于在37岁的时候怀上了孩子。当她通过超声波显示的画面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动时,她感动得哭了。在妈妈没有哭之前,婴儿的动作一直很迟缓。在妈妈哭的时候,由于妈妈激动,脉搏跳动加快,使得婴儿的心跳也随之加快。但是,婴儿却没有出现痉挛等特别的举动,动作一直较大、较迟缓。
从上述两例的观察可以看出,同样是母亲在哭,心跳加快,横隔膜颤动,但是胎儿的动作方式却完全不同。
夏山大夫说,他希望大家能够明白:尽管他手头的例子少,不足以证明胎儿能够接受母亲的感情变化,但是从这些画面所显示的情况可以看出:母亲和婴儿的关系并不只是提供营养和摄取营养的关系。
当孕妇在大夫那里通过超声波知道小孩的性别后,就马上告诉家里的人。然后,大家在一起早早的给小孩起好名字,并用起好的名字跟肚子里的小孩说话。这样,肚子里的小孩也成了家中的一名成员。告诉胎儿的性别或许会引起其他的许多微妙的问题,但是呼喊胎儿的名字、把胎儿当作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我觉得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s
snowlotus
18 年多
12 楼
对胎儿说话的作用 有很多人都曾经指出:对胎儿说话十分重要。据说,胎儿文化研究所的谷口裕司先生曾经在妻子怀孕期间进行了实践,他的实践称得上是"父亲版的胎教"。例如,在晚上临睡前,用手抚摸妻子的腹部。然后对胎儿说:"我是你爸爸呦!你今天一天又长大了。"
这样的话,不仅肚子里的小孩爱听,而且怀孕中的母亲也一定爱听。当父亲用手抚摸母亲的肚子时,心绪不宁的母亲也会很快平静下来。因此,孕妇的身心健康可以说,有父亲的功劳。
野口晴哉先生是社团法人正骨协会的创始人,他发明了野口式正骨法。他将从胎儿开始的教育叫"潜意识教育"。潜意识教育是什么?野口先生是这样说的。
"潜意识教育是把非意识的心灵变得丰富多彩。同样是刚出生的婴儿,他们的状况也不尽相同。有的一哭就让人心烦,有的常常要人照看。这是由婴儿与生俱来的人格和品德所决定的。有的孩子在人群中引人注目,有的孩子默默无语,引不起大家的注意。由许多人都认定:孩子的这些素质是天生的,不能随意改变。而这种认定就是意识。培养意识以前的的心灵,使之变得丰富多彩。这就是潜意识教育。因此,我觉得:教育应该从怀孕开始。而且,爱人之心也要在潜意识中培养。只有这样,它才能融进人的血液之中。通过讲道理教人爱人,即使讲破嘴皮,也培养不出人的爱心来。"
野口先生的这一段话记载在他老早就出版的一本书里。三十年前,我曾经请野口先生看过肩周炎,可是当时我压根就不知道他会有这样的想法。1986年由于野口先生已经去世,所以我拜会了他的夫人和继承父业的儿子,并重新提起野口先生说过的话。
我请他们谈谈正骨法是如何看待养育子女和生孩子的问题。据说,已故的野口先生知道夫人怀孕后,马上就会变得温柔体贴,如带夫人出去散步,给夫人买她看着高兴的东西,给夫人找她爱吃的食品。据说,他夫人为此非常高兴,心想:"哈哈!看来丈夫还是挺迷恋我的。"丈夫的这种温柔体贴一直持续到孩子生下来的第六个月。在第六个月,孩子断奶后,丈夫又回到了老样子,把她当作"普通的女人看待"。据说野村太太非常失望。
他们一共生养了四个孩子,每当太太生养孩子时,野口都表现得非常温柔体贴。可是,野口先生给我的印象并不好。他给我的印象是可怕、爱奚落人。我真没想到他对妻人竟然如此的温柔体贴,真让人佩服。
"在怀孕期间,丈夫也必须尊重母体的要求,如饮食的要求、活动的要求和性欲的要求等。这就是潜意识教育的第一步。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胎儿活蹦乱跳,具有特殊的韵律。而且表情丰富。也许大家会见笑。但却是千真万确的。"这是野口本人说的话。这也说明:在怀孕期间,最重要的是跟胎儿说话。也就是说,丈夫用手抚摸妻子的腹部,并对胎儿说出清晰的话语是很重要的。
当母亲身体不舒服时,胎儿的情绪往往要比母亲身体本身的状况还要差。所以,这时候,丈夫就要用手触摸妻子的腹部,对胎儿说:"喂,开心点!"。据说,野口先生就是这样做的。
另外,野口的儿子在自己爱人怀上孩子的时候,想对肚子里的孩子说话,又总张不了口,觉得怪难为情的。于是便试着给孩子起一个名字,有了名字,自己叫起孩子来就觉得很自自然了。所以,后来就马上给孩子起了一个名字。开始给孩子起的名字叫"梅比",是英语"MAYBE"的音译。它的意思是"也许"。也就是说,爱人到底怀孕没怀孕还不敢确定。据说,野口儿子在早上起床后,会对爱人肚子里的孩子说:"梅比,早上好"。下班回来后会对肚子里的孩子说:"梅比,我回来了"。而当孩子在肚子里踢腾的厉害,孩子他妈受不了时,野口的儿子就对孩子说:"梅比,爸求你了!别再闹了,你妈都受不了啦"。 通过"语言以前的教育"培养幼儿的右脑 象对胎儿说话或者胎儿接收母亲感情的事情,我们还不清楚,不能讲出其中的道理来。而且还不能用实验证明:意识以前有心灵的存在。但是,在左脑和右脑当中,我们最不了解的就是右脑。如果从右脑的可能性出发,我们就可以把意识以前存在着心灵当作一种事实来接受。关于胎儿的感受能力和语言以前的交流等问题,在上一章 中,我都将它们假定为右脑领域的问题。虽然我没有清楚的理论依据,但是我觉得这种假定合情合理。
以前,医疗和科学只注重"身体"的问题。这样做,医疗和科学是否忽视了其他重要的问题呢?长期以来,医疗和科学一直信奉的原则是:希望孩子能够平平安安地生下来,以后逐渐增加体重和身高,只要孩子不得病就是身体健康。
最近,开始出现了"不能把胎教完全说成迷信"和"母亲的身心稳定会给胎儿产成良好的影响"的说法。但是,这些说法还很保守,远远没有达到夏山先生、谷口先生和野口先生所说的水平,因为这三位先生是彻底承认胎儿具有感觉能力的。
我认为,"感觉"是右脑的主要能力,其能力之大是我们所难以想象的。而且,右脑的能力出现的相当早。特别是在没有掌握语言之前,其能力表现得尤为突出。但是后来,左脑的能力逐渐占据上峰,右脑被迫退居从属的位置。
当然,这完全是我的主观臆断。我总觉得,人的左脑在和右脑打架,强的一方在说服弱的一方。可是,道理总归是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自己所难以理解的事例,我想这就是左脑和右脑的关系问题吧。
就说孩子吧。当他会说话,大脑渐渐有了条理,并能够进行理性思考的时候,其左脑的能力就会变强,右脑的能力就会衰退。
我觉得,即使胎儿和婴儿具有一种称得上超能力的力量,也会因为它不被大人所觉察而白白错过。在第三章 中,我要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即"能力培养要从语言之前的心灵开始"。
s
snowlotus
18 年多
13 楼
母亲和孩子需要语言之前的交流 婴儿和母亲的相互关系是从相互感应等语言之前的交流开始的。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讲,婴儿通过交流产生心灵沟通的能力或许远远强于大人。
例如,听一位生了双胞胎的母亲说,刚开始时,这两个婴儿都很高兴,咿咿呀呀地跟她说话,可后来就不说了。不过,这两个婴儿之间却聊得很起劲。他们在聊什么呢?母亲全然不懂。不过,他们似乎真的能够沟通,就好像他们之间存在语言似的。据说,过了一岁,当他们开始会说话的时候,他渐渐放弃了只有他们两人才听懂的会话,重新开始向母亲说话。
而且,即使是年龄稍大的孩子,他也能和别的同伴进行交流。有的孩子因为有障碍,吐字不清,大人听不懂他在说什么。小孩入托儿所后,父母十分担心,怕他不能和伙伴相处。听一个经验丰富的托儿所阿姨说,这种担心大多都是多余的。因为,大人听不懂的声音和话语,同龄的孩子能够听懂,而且也不影响他们在一起的玩耍。
交流,并不是说没有语言就不能进行。特别是在婴儿和孩子之间,即使他们还不能说话,他们也能进行交流,将非语言的信息传递给对方,同时接受对方的信息传递。就是年龄稍大的孩子,他们想通过非语言途径传递的信息也一定很多。
在前面,我曾经向大家介绍过非洲乌干达的婴儿养育情况。那里有一个风俗,一旦孩子生下来,母亲就会把孩子赤条条的放进挂在胸前的吊带进行喂养,母亲从不给婴儿用尿布,婴儿也不会弄脏吊带。据说如果母亲的吊带被婴儿的排泄物弄脏了,大家便会觉得这位母亲不称职。
有一位去乌干达进行实地调查的学者觉得不可思议,于是便问乌干达的妇女"妈妈怎么能准确无误的知道孩子什么时候拉屎拉尿呢?"乌干达妇女满脸疑云,反问他:"有什么好奇怪的!难道你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想小便么?"
我想,也许是因为乌干达妇女贴身背着婴儿,对婴儿的一举一动十分敏感,所以她们能够准确捕捉婴儿的各种细微变化。
知道婴儿什么时候排泄,对乌干达的妇女而言,是一件极其平常的事情,而且她们也没有经过什么特殊训练。而当我们给婴儿垫上尿布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忽视婴儿发出的信号。
婴儿渴望交流,但是如果大人没有反应,婴儿就会放弃自己所做的努力。于是,婴儿的这方面能力就得不到发展。而且其他方面的能力也一样,只有经过实际的应用,它们才能得到磨练与提高。
s
snowlotus
18 年多
14 楼
拘泥"育儿知识"会影响右脑的发育 有一本书让我感触颇深,书名叫《尼基钦夫妇和七个孩子》,它的作者是苏联的尼基钦夫妇。该书在日本生活手帖社出版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因此,我想一定会有不少人知道这本书。在书中,他们夫妇俩介绍了养育孩子的方针与自己内心的纠葛,即应该如何面对孩子的"爱抱毛病"。
夫妻俩开始养孩子的时候,拼命的克制自己,以免孩子产生爱抱的毛病。他们担心:一旦孩子爱抱,他(她)就会变得任性和娇惯。因此,即使婴儿哭闹不停,他们也不去抱他。每次把婴儿放到床上去睡时,他们都故意马上转身走开。有一次,婴儿得了严重的湿疹,每天晚上睡不着,哭得很厉害,但是,母亲丽娜还是强忍着,拼命压制自己内心想抱的念头。据说,这样的日子弄得他们母子俩都精疲力尽,实在过不下去了。
在婴儿满六个月的某一天,母亲终于下定决心改变想法,试着把婴儿抱到自己的身边来睡。结果怎样呢?婴儿就象终于放下心来的样子,在母亲怀里甜甜的睡去。从第二天晚上开始,母亲和婴儿就睡到了一起,婴儿的熟睡让母亲觉得宛若做梦一般:这是以前整夜哭闹,让自己不得安宁的孩子吗?仔细想一想,我们不难发现:婴儿的哭声是在倾诉想和母亲在一起的愿望。但是固执己见的母亲却一直在坚持自己的教育观点,从而没能看到婴儿发出的信号。
尼基钦夫妇有一套独特而大敢的育儿方法,但是他们在开始时也失败过。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夫妇也犯过类似的错误。与捕捉婴儿发出的信号相比,他们更愿意坚持自己的的教育观,更愿意忠实于别人所提供的做法和育婴书上所介绍的方法。这样一来,他们就不能接收婴儿所发出的信号。
必须指出的是:已有的育儿方法从来不考虑婴儿的意图和欲求,只考虑大人的主观愿望,它是一种以大人为中心的育儿方法。婴儿的真正意图和欲求是什么?处理婴儿意图和欲求的方法是什么?母亲常常守候在婴儿的身边,不管多专业的大夫,恐怕也比不上母亲能明白婴儿的心思。我觉得最基本的问题是母亲必须具备自信心和责任感。只有这样,母亲在各自探索育儿方式的时候,才能真正为婴儿着想。当感觉到婴儿真的很需
要的时候,哪怕要花时间也绝对不能视而不见。因为能够感觉到婴儿需要的只有母亲。
综上所述,从整体的角度来看,以前可以说是偏重左脑的时代,而以后则是右脑重要的时代。如第三章 中所写,以往的早期教育之所以错误也与左脑与右脑的关系有关。即,以往的早期教育观念是知识性的教育,从一开始就优先发展左脑,从而严重的妨碍了右脑的真正发育,错过了右脑发展的时期。
不过,关于如何发展右脑等具体的方法问题,我现在还不能说得十分清楚。而且,现在还有关于情绪教育等提法,这种提法也模棱两可。我常常觉得:把右脑的问题当作左脑的问题去进行理性思考是早期教育所犯的根本性错误。因此,这样的问题对我们或许是很困难的,因为我们先发展自己的左脑了。在第五章 以后,我讲阐述我个人的思考。
关于"体育",我说不出什么来,但是恐怕体育和右脑的关系最好让人理解。
据说,体育明星身上的良好动感和准确、迅速的判断能力都与右脑有关,而知识分子之所以不擅长跳舞和滑冰,是因为他们试图用左脑去学习动作。
有人说:为了培养真正的滑冰者,必须让他从走步开始穿上冰鞋,这也说明,如果你从记走法开始学习滑冰,一旦穿上冰鞋后,理论将使你寸步难行。
也就是说,如果左脑战胜右脑,人就学不好动作;相反身体各部位的运动也会刺激右脑,使右脑的能力得到发展。
人的"体"与"智"不能分开考虑。只有"德"、"智"、"体"全面发展,人的大脑才能得到全面发展。
那么,"德育"到底是什么?我认为它和右脑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例如,说"谢谢"和说"对不起"。婴儿通过每天和母亲的接触,他学到的并不仅仅是这两句话,而且还学到了包含在这两句话当中的心情。
象这种右脑的认识,以前我将它称作"类型认识"。例如,母亲在说"谢谢"的时候,婴儿是把"谢谢"所包含的礼貌行为、氛围以及语言和表情等所有的内容作为一个类型去认识的。也就是说,婴儿在还没懂得"谢谢"的意思之前,他是把"谢谢"所涉及的一切内容,如语言、行为和氛围等作为一个整体去接受的。当人长大以后,要记住一个新的单词,我们必须首先懂得它的意思,否则我们将很难记住它。由此可见,婴儿的类型认识
能力是十分伟大的。
如果把这种类型认识的积累称作教育的话,我觉得,从零岁开始教育就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那么,它是否存在着不到一定年龄就不应该进行教育的问题呢?关于这些问题,我想在下一章 中进行阐述。
s
snowlotus
18 年多
15 楼
第五章 类型教育的推进
人的认识和电脑的认识完全不同 人是通过什么方法去认识某一个事物的呢?为了了解这个问题,我曾经偷偷地对别人看报纸的方法进行观察。
虽说是看报纸,却没有哪一个人是一字一句去看的。一般都是一个版面看上一、两秒钟,然后再看下一个版面。也许有人觉得纳闷:他们在看报纸么?在看,他们在一个劲的找自己想看的地方看,当他们在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时,他们会根据需要记到脑子里。
可以说,大部分人都在用这种方法看报纸和周刊杂志。不,准确的说不是看,而是翻阅。
有一种说法叫"用眼睛的余光看"。我们用这种方法看报纸。一眼看上去,就能了解整个版面的内容。因此,与其说是"看",倒不如说是"浏览"更贴切。我把这种认知和认识的方法叫"类型认识"。
我下面所说的内容稍稍有点专业性。类型认识的用语在计算机领域十分流行,而且类型认识的研究也十分热门。可以认为,这种研究的次序是颠倒的。为了开发高度发达的计算机技术,必须首先解决人的类型认识结构问题,然后才能研究如何将人的类型认识应用到计算机当中去的问题。但是,在这里,我们必须明白:人的类型认识和计算机的类型认识完全是两码事。
现在有"数码"和"模拟"两种说法。如果用这两种说法去套,那么人的类型认识就是"模拟"性的,而计算机的类型认识则是"数码"性的。例如,画面上有一点。计算机为了发现这一点,必须将整个画面从头到位扫描一遍;而人则不同,他只要往画面上看一眼就能瞬时地找到那一点。
如果根据第四章 中"左脑和右脑"的观点,也许我们就会好理解一些。即,人的类型认识具有右脑性的特点,计算机的类型认识具有左脑性的特点。
s
snowlotus
18 年多
16 楼
婴儿有原封不动的接收影像的"特殊能力" 近二十年来,我一直主张孩子是把事物作为类型去接受的,即进行类型认识。在《母亲从零岁开始教育的方略》一书当中,我也曾使用"类型与年龄"的词语,以对零岁的特征进行说明。
我在陪孙子一起玩的时候,就开始注意到孩子的类型认识问题。当时,我孙子的年龄还很小,说话还不是很利落。从我家的公寓,能看到窗外闪烁的霓虹灯。当我用手指着一个个的霓虹灯考问他时,他看了一眼上面的文字和标牌,就能准确地说出"那是日立"、"那是丰田"和"那是NEC"等等。这令我十分惊讶。
而且,不仅我的孙子,而且许多幼小的孩子也有这方面的"特殊能力"。当他们看到某辆车时,他们能说出车的种类。当他们听了两、三遍的广告词以后,他们能记住广告词。我想,象这样让大人吃惊的事情绝对不会少见。
可以认为,孩子常常能发挥这方面的"特殊能力"是因为孩子和大人的认识方式存在着差异。
例如,当你看到"COCA COlA"的招牌时,你是通过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去认,然后才读出"可口可乐"的呢?还是把招牌的变形的字体作为一个整体去看,然后才认识"可口可乐"的呢?这两者是存在差异的。
我从发生在我孙子身上的事情开始注意到:孩子具有把事物作为一个整体去看的能力。但是,我发现:即使在教育机构,孩子的这种能力也没有得到重视和理解。
因此,我一有机会就向大家呼吁,要重视孩子们的"特殊能力";一有时间就赶紧收集有关孩子"特殊能力"的资料。在此过程当中,我原来对类型教育的模糊认识也变得明朗起来,并且越来越认识到类型教育的重要性。
孩子通过"类型认识"去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类型"一词在现在的日常生活中已被广泛使用。"类型"一次来自英文"pattern",而"pattern"译成日文后,它的意思很难把握。
通过查阅字典,我们发现"pattern"的日文意思有"模范、型、式样、机构组织、模样、纸样、模和图案"等。而且对于一些我们不能用眼睛直接看到的抽象事物,如"活动的类型"和"人际交往的类型"等,我们也常常使用类型一词。这些抽象的事物都具有共同点和有序性,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归类。"pattern"一词在日语当中找不到贴切的词,所以在本书中,我为了保留其意义的完整性,采用了音译的做法。(注:译者将"pattern"译成"类型")
说到"类型"认识,我们很容易想到:它是对肉眼可以看到的事物的认识方法。其实不然。因为我们通过"类型",不仅可以认识声音和文字,而且还可以认识无形的东西和抽象的事项。例如,当我们听到巴赫和肖邦的音乐时,即使是象我这样不太懂得音乐的人,一听到那样的曲调,也能分出哪是巴赫的音乐和哪是肖邦的音乐。尽管我们不能将两者的音乐特点清楚的罗列出来,但是我们却能分出是谁的音乐。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两个作曲家创作该曲子的意象已分别留在我们的记忆当中。
在第一章 中,我向大学介绍了自己在委内瑞拉时的经历。一个出生才几天的婴儿能够分辨母亲的声音,这也是一个通过"类型"来进行认识的极好例子。婴儿在母亲的肚子里时就记住了母亲声调和说话方式,所以他一生下来就能知道那一种声音是自己母亲的声音,并对此做出反应。在从婴儿区分母亲的长相来看。眼前的人是母亲还是他人?婴儿能通过自己对母亲长相信息的掌握,如通过对眼睛和鼻子的大小、形状和配置等的掌
握,在瞬间做出判断。
我们一直认为婴儿能够分辨母亲的声音和长相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这样的事情并不简单。你想,这样的事情是连计算机都难以做到的复杂事情,可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却能轻而易举地做到。这难道不是令人惊奇的事情吗?
还有一件我们常常忽视的事情。那就是:婴儿不仅仅是通过看母亲的长相去认识自己的母亲,而且还通过母亲身上的气味、声音、搂抱方式和姿势等综合性的感受去认识自己的母亲。对婴儿来讲,"母亲"是包涵有自己全部感受的母亲。因此,婴儿应该能感受到"母亲"对自己的疼爱和温柔。所谓的"类型"正是包涵有有形物和无形物的"类型"。
作为典型的"类型"势力,我想起了以前从日本棋院高川格名誉本因坊那里听来的话。据该棋院的调查发现:该棋院的名人们在三、四岁的时候,就在一旁看父亲或家人和别人对弈。因此,在刚开始学棋的时候,并没有谁手把手地教过他们。
我觉得,他们之所以成为名人,与他们小时候在一旁看别人对弈有关。小孩小时候看人对弈,其围棋的棋型会根植于小孩的脑海深处。这与从初中开始学棋的情形完全不同。小孩对棋型好坏的判断靠的是直觉本能,而初中生对棋型好坏的判断靠的是理论。当然,下围棋不仅需要直觉,而且还需要良好的理论功底。但是,小时候灌输到脑子里的基本类型,会在人长大以后发挥作用。
不仅是学围棋,而且学习文艺和体育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是你小时候懵懵懂懂读过的文艺书籍和照葫芦画瓢学过的体育动作,那么当你长大以后,它们就会成为你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刚才,我向大家谈到无形事物和抽象事项的问题。在这里,我想以"信仰"为例对这个问题进行考虑。谚语云:"耳濡目染,不学自会"。对这句话,我们也深有体会。假如我们从小就听人念佛,听人唱赞美歌和进行祷告,那么,即使我们不懂得其中的含义,在我们一遍遍的听到以后,我们也能掌握其中的类型。
简单地说,当一个一岁的小孩每天早上都看到父母在佛龛前双手合十的时候,他就会学父母的样子,跟在他们的身后合上自己小小的双手。渐渐地,孩子也有了信仰,一走到佛龛跟前,他就不由得叩拜起来。
这与要理解难懂的道理之后才能掌握的信仰不同。
当你年龄稍长,开始有自我或者自我意志的时候,你就会问自己:我为什么要祈祷?我为什么要念佛?我念佛是为了谁?如果你不明白,你就不能去祈祷和念佛。这样一来,你要掌握这些事情就会相当困难,需要付出数倍的努力。
如此这般,即使我们不明白其中的含义,只要我们对该事物进行重复,我们也能掌握该事物的"类型"。因此,我认为,我们会找到一种方法将它应用到教育的中的。
反过来,当我们开始探索事物的含义时,也就是说,当我们的头脑开始出现条理时,我们对事物进行"类型"吸收的方法就会变得笨拙起来。
我们要正确地把握孩子所拥有的能力,并通过"类型"的重复来对其能力进行积极的推动。这种通过重复来推动孩子的l类型认识力、并让孩子自然掌握事物的学习方法,叫"类型教育"。在这里我主张将它作为广泛的教育问题来思考。
s
snowlotus
18 年多
17 楼
零岁的婴儿也能读懂汉字 关于类型,以前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思考。其内容不仅涉及到我们肉眼看得见的东西,而且还涉及抽象的东西。下面,我想就眼睛看得见的"汉字"为例,谈谈我对"类型"的看法。
汉字和罗马字母一样,它不单单是被用作语言的标记符号。当我们在考虑东洋或者日本的文化和素养时,我们绝对不能忘记汉字的巨大作用。根据MIT(麻省理工大学)对世界字体d的研究发现,"横写的汉字假名混合字体"无论是从粗略的角度,还是从详细的角度,都能帮助人们最有效地掌握含义。前面所提到的浏览报纸,也正是因为有了汉字,才使日语占了很大的便宜。
过去,人们认为:汉字复杂,字数多,笔画多,不利于教学。就是在中国,人们也认为复杂的汉字会阻碍教育的发展,于是由国家对汉字进行了简化。(现在已停止对汉字的简化)。
但是,如果从类型认识的角度来考虑的话,我们就会发现一个截然相反的事实。即,汉字并非越简单越容易认识,而是越复杂就越容易认识。计算机也一样,用作判断的材料信息越多,其做出的判断就越准确。说到这里,我们终于可以请石井先生出场了。
我已在前面介绍过,石井先生是汉字教育的先驱,是他首先在幼儿园教育中引进了汉字。"汉字教育最好从小时候开始","孩子喜欢笔划多的汉字"等等,这些都是石井先生经过长期资料积累和研究的成果。
据说,石井先生在开始对幼儿进行汉字教育的时候,当时还未满一岁的长子就开始懂得"教育"的"教"字。不过,虽说是开始懂得,但是因为孩子还小,还不怎么能说话,所以它不可能将这个汉字念出来。可是,孩子总得想个办法告诉父母:这个字,我看了这么多天,记住了。有一天,当他看到在有本书名上出现的"教"字时,他拼命地通过身体的姿势将它告诉母亲。当石井太太明白孩子要告诉她什么时,他非常感动,并将此事告诉了石井先生。
当然,也有人对石井先生所说的事情提出质疑:如此之小的小孩怎么能认得如此之难的"教"字呢?!我想,当我们被婴儿的超凡能力所打动的同时,也肯定有人会对此表示怀疑,这毫无疑问的。
试想一想,婴儿生下来不久就能认出自己的母亲来。所以我想,当有人说孩子长到一岁就能够认得汉字时,大家也不要觉得有什么奇怪。
"婴儿没有理由认得汉字","汉字教育,胡闹!"与过去的一片责骂声相比,现在的人们已经相当宽容,不再墨守成规,并且能够对各种做法进行探索。即使是我所主管的幼儿开发协会,也在吸引石井先生的观点,积极推动幼儿从零岁开始进行汉字教育。1986年1月,朝日新闻以"幼儿从零岁开始也能认得汉字"为题,介绍了在福冈县屋形原托儿所的试验结果,内容之惊人,相信有很多人还记忆犹新。
"能读"、"明白"和"会写"属于各自不同的能力 从1984年开始,我在年轻母亲们的协助下,开始对汉字进行类型教育的实践。实践主要使用汉字卡片,以便通过类型将汉字告诉幼小的婴儿,可是我并没有特别的教育计划。我将我的类型教育的想法告诉了母亲们,在得到她们理解的基础上,我让母亲们按照各自的方法去进行具体的实践。我的愿望是:通过母婴之间的交流积累去寻找类型教育的实际方法。
现在,在我的手头积累了好几个纪录,但是这些记录要转化成成果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在这里,我想一边向大家介绍具体的事例,一边向大家谈一谈有关类型教育的实际情况。首先,我要向大家谈的是:我为什么要选择汉字来作为类型教育的实践尝试呢?
关于在类型教育中选择汉字的问题,也许会有人提出疑问:汉字和早期教育中的左脑知识性教育有什么不同呢?关于这一点,我想大家会慢慢明白。就我而言,我觉得任何属于类型教育的素材都行,并不仅仅局限于汉字。我之所以选择汉字,是因为:①如果把汉字作为图形去看,它在视觉上非常有意思。②汉字不象外语存在着的发音等问题。③我想挑战已有的汉字教育,并对其中的错误进行指正。
通常,很多人都认为:只有具备"能读","明白含义"和"会写"三项能力,人才算懂得汉字。文部省的教育方针也完全是这种想法。因此,从笔划少而简单,意义明确的文字开始教学就成了汉字教学的计划。
但是,根据类型认识,我们知道小孩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能够区分汉字。"能读"需要嘴巴开始会说,"明白意义"需要语言的体系,"会写"需要手指的运动能力。这三种能力有各自不同的发展时期,不可能同步发展,而且还有着很大的差距。
例如,母亲让婴儿看几张写有汉字的卡片,然后给他念其中一张卡片。母亲念哪一张卡片,婴儿的视线便会转移到哪一张卡片上。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充分地了解婴儿是否能够区分不同的汉字。也就是说,还不会说话的婴儿即便能够区分汉字,他也不能将汉字说出来。当然,这样的时期会因教法和指导方法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们不能具体地说出是什么时候。
在这里,我想大声地告诉大家:婴儿早在还不会说话之前就开始具备了认识汉字的能力。
能够区分汉字的时期、能念的时期、懂得意义的时期和会写的时期,这四种时期各不相同。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就肯定会出现:不到最后会写的时期就什么都不教,或者不都具备这几种能力就毫无意义的想法。但是,有这样的想法并不奇怪。而且,既然孩子具有类型认识的能力,孩子不会读、不会写也不要紧,那么为什么不开展汉字教育呢?汉字作为类型教育的材料之一,它适合培养孩子的类型认识能力。基于上述想法,我开
始对类型教育进行了实践的尝试。
作为类型教育的"汉字教育" 丸山美轮子的父亲赞成我对类型教育的看法,在美轮子一岁零三个月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对美轮子实施汉字教育,九个月后,当美轮子满两周岁的时候,她记住了144张汉字卡片中的99张。在报纸和电视上找出自己所熟知的汉字进行阅读,已成为她的一种愉快游戏。
但是,美轮子的父母并没有对美轮子进行特别的训练,而是原封不动地按照我们所提供的方法去做。
首先,我们的做法是使用写有汉字的卡片。具体做法是由大人给婴儿看卡片和读卡片。例如,大人给婴儿看写有"象"字的卡片,并读给她听。全部读完(开始以2-4张为度)后,再从第一张开始重复。当婴儿看熟后,就给他做游戏。如,给以儿童同时看两张卡片并念"象",让婴儿猜哪一张是写有"象"的卡片。通过这种方式,婴儿能够识别的卡片就会渐渐地多起来。
准备卡片不见得非要局限于具体事物的名称,也可以准备一些如同"爱情"和"诚实"的抽象概念。开始的时候,母亲不妨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和喜欢的汉字来制作卡片。
据说,美轮子的汉字识别是从"丸"、"痛"、"新闻"和"太鼓"四张卡片开始的。开始时,母亲给美轮子看一张张卡片,并念给她听。据母亲的纪录,美轮子看卡片时显得十分高兴。然后,母亲给她做游戏,给她看两张卡片,并念其中的一张。据说,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美轮子就猜对了60%以上。
在使用卡片的时候,我特别希望母亲们注意:一定要始终抱着做游戏的心态,决不能强求。而且,给婴儿看完卡片后,也一定要特别陪婴儿玩一玩。这是因为婴儿十分敏感,一旦发现母亲在摆出我来教你的架势时,她就会显得十分紧张。
类型教育,说白了,就是利用婴儿的非凡"感受能力"进行教育。因此,最重要的是给婴儿创造出一种让他感到愉快的氛围,就向美轮子看到卡片时能感到万分喜悦的心情。给婴儿以愉快的类型,正是类型教育的第一步。
当美轮子长到一岁零四个月的时候,母亲同时给她看两张卡片,并让她猜:母亲念的是哪一张卡片,做这种猜卡片的游戏,美轮子的准确率渐渐地能达到80%到90%。这时候,母亲就给美轮子多增加一张叫"花粉"的卡片,一共变成五张卡片。看美轮子这时候的反应确实发人深省。
当给美轮子看她看惯的卡片时,她眉开眼笑。而当给她看新的卡片"花粉"时,她不笑了,并且一动不动的盯着卡片看。不用说,大家也能明白:一岁零四个月的美轮子知道这张卡片和以前的卡片不同。
给美轮子做了三个月的汉字卡片游戏后,即美轮子一年龄五个月的时候,因为美轮子一会感冒,一会荨麻疹的,母亲多数时间不能给她做汉字游戏,只好每十天给她做一次。
有一天,美轮子的母亲做了这样的纪录。
"我终于有了片刻的闲暇。晚上,我看美轮子情绪很好,于是我给她拿出了卡片。我从第一张卡片做起,给她读,给她看。美轮子显示微微一笑,然后咯咯的大笑起来。可是,她对新放进来的'花粉',只是一味地盯着看,看了三遍也面无表情。直到第四遍,她的神情才有所改变,嘴角的肌肉开始微微放松。而看其他卡片时,她咯咯地大笑,一副'我知道了'的神情。其中的差距之大,令人吃惊。"
从上述母亲的纪录可以看出:美轮子能够清楚的区分"花粉"与其他四张卡片的不同。
汉字也可以成为幼儿游戏的素材 在做汉字卡片游戏的第四个月,美轮子年满一岁零六个月,这时候,母亲稍稍改变了原来的做法。以前,母亲担心美轮子会弄脏卡片,把卡片放到了美轮子够不着的地方。而且,在做游戏的时候,母亲也很少让她触摸卡片。而现在,母亲决定让美轮子随意触摸卡片,把卡片放到她能够的着的地方。开始,给美轮子的卡片有20张。美轮子看到后,十分高兴。她先将卡片在地板上摊开,然后,就高兴的玩了起来。或涂或写或扔……
由于卡片常常放在美轮子的身边,所以美轮子玩卡片的机会就自然多了起来。开始,母亲每天陪美轮子玩卡片的机会只有一次。后来,父亲高兴的时候也陪美轮子玩。这对十分喜欢父亲的美轮子来讲,实在是一件求之不得的高兴事。
等父母亲给她念完卡片后,美轮子就会顺手去摸卡片,把自己喜欢的一声挑出来,然后说声"哈依"就交到父母手上。父母发现,美轮子挑出的卡片多是笔划多的汉字,如"新闻"、"麒麟"、"友情"和"优美"等。当父母把这些汉字念给她听时,她显得异常的兴奋。虽然她还不能够正确地发音,但是,她已经开始自个儿读卡片玩了。
在给心情不好的美轮子看卡片并念给她听的时候,母亲发现了意见值得注意的事情。
"为了让美轮子开心,我给她读卡片。尽管她显得有些倔强,但还是跟着我反反复复地读了。中间有一次,我把卡片翻到了背面。美轮子看到是白纸就沉默不语。看来,美轮子是先看汉字,然后读,然后发音的。"
从开始做汉字卡片游戏的时候起,即使母亲不是特别强调:"你说说看!",美轮子在模仿母亲的读音过程中也能自然明白:汉字有不同的读音,而且读音与汉字有着密切的关系。
让小孩看汉字,然后由大人读给她听。这种事情十分简单,而正是因为这种简单的刺激,使孩子能通过自身的力量发现许许多多的事情。我想,这从美轮子的事例当中就可以略见一斑。
后来,美轮子母亲还在不停地在做纪录。其中有两处纪录可以证明:美轮子在半年的时间里在进行类型认识。一处纪录的是美轮子一岁零七个月的情形。"美轮子已经记住汉字的上下,她能上下无误的拿出汉字。"另一处纪录的是美轮子一岁零八个月的情形。"美轮子曾让奶奶陪她玩汉字卡片。奶奶不知道汉字的读法,于是按照自己的读法去念,结果,孩子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 对大人越简单的汉字,对幼儿就越难 到美轮子一岁零九个月的时候,她已经做了半年的汉字卡片游戏。从这个时候开始,父母决定让她远离卡片游戏,把所有的卡片收了起来。直到两个月后,喜欢卡片游戏的美轮子才有重新玩上卡片。
当父母看到象美轮子那样的幼小孩子能够不断记住新的汉字时,他们一定会十分高兴,并产生给孩子"加码"的念头。而给孩子"加码"则会使孩子产生压力。之所以暂停美轮子的汉字游戏、让她"饿上一饿",是因为父母担心:自己的欲望会碾碎孩子自身的学习愿望,过分严肃气氛会降低孩子的学习兴趣。
在不做汉字游戏的两个月里,母亲通过时不时在速记本上写汉字给美轮子看等方法,刻意培养美轮子对汉字的兴趣。两个月后,当父母重新拿出汉字卡片给美轮子看时,美轮子表现出令父母吃惊的记忆速度,很快记住一个又接的汉字。"饥渴"法在教育中的作用巨大,所以有必要痛下决心进行"饥渴"休整。
在美轮子一岁零十一个月的时候,父母又重新和美轮子一起开始汉字做卡片游戏。游戏的做法是:父母把卡片胡乱摆在地板上,然后读其中一张卡片,接着让美轮子找出那张卡片。
"在摆卡片的时候,顺便读其中的一张卡片。然后问:'在哪里呢?',于是四下里寻找,'啊,找到了'。边说边把那张卡片捡起。就这样,拼命地找呀找,直到把自己所说的那一张卡片正确地捡出来。开始时,摆大约三十张卡片。等美轮子能猜对其中的二十张后,便又新添二十张。"
在前面说过,类型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做得愉快。从美轮子母亲所做的纪录可以看出:汉字卡片游戏使父母和孩子都得到了身心的愉悦。
"汉字卡片的别名叫'父母过分促进卡片'。孩子的记忆力如此之好,以至于连我自己都觉得孩子是天才。一听到朋友或挚友对我孩子的极力称赞时,我就心里美滋滋的。(虽然我知道每个孩子都能做到。)"
当美轮子满两周岁的时候,她的父亲将上述的感想写信告诉了我。
做汉字卡片游戏进入到第九个月后,美轮子记忆汉字的速度有了显著的提高。即使是一个新的汉字,当父母给她念过两、三遍之后,她也能记住。而且美轮子还能够把自己所知道的汉字和发音结合起来。如:当卡片中出现"鼻"和"耳"的汉字时,美轮子能一边指着自己的鼻子和耳朵,一边将这两个汉字的读音读出来。确实,美轮子所吸引的新事物在逐日增加。
这时候,美轮子已经能够读出九十七张汉字卡片了。
据说,在九十七张的汉字卡片当中,既有大人觉得难学的"麒麟"、"斗魂"和"八面六臂"等汉字,也有孩子常常弄错的"日"、"目"、"种"、"重"、"家"和"象"等汉字。虽然"日"和"目"等汉字是大人能够轻易记住的代表性汉字,但是幼儿却很难根据其类型认识力去识别。
从意义上来看,表示具体事物的汉字要比表示抽象概念的汉字简单。这种看法只是大人的感觉而已。
但是,对于平生第一次看见汉字的婴儿来讲,无论该汉字是表示抽象的事物,还是表示具体的事物,其难度都是一样的。
而当孩子长大到5、6岁以后,他们开始通过理性把握事物。这时候,他们会觉得:有具体意义的事物更容易理解。
在这里,请允许我谈一下我自己的看法。由于在小孩进入幼儿期后,我们会不断的教给他具体的事物。所以,在小孩尚未进入幼儿期时,我觉得,我们不妨多教给他一些抽象的要素。
s
snowlotus
18 年多
18 楼
不同的类型教育、不同的成长 在前面,我以美轮子的事例为主,向大家介绍了类型教育的实践,但是有一点我要事先声明,那就是:美轮子的事例并不特殊。当说到美轮子在满两周岁时能读九十七个汉字,或者说到美轮子能马上记住她所喜欢的"麒麟"和"八面六臂"等复杂的汉字时,也许会有人认为,美轮子的父母对教育格外热心,也许还会有人认为美轮子本来就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但是我希望大家明白:美轮子的事例绝对不是特别的事例。
孩子的成长主要看培养的方法。我认为,无论是哪一个孩子都可以向美轮子那样学会汉字,甚至还有可能学会更多的汉字。即使是美轮子,如果从零岁开始就通过汉字卡片对她进行类型教育的话,那么其结果也许就会更加不同。
因此,说真的,我很想在本书当中给大家介绍孩子从零岁开始使用汉字卡片的事例。但是说到零岁,与美轮子的年龄相比,孩子对汉字卡片的反应并不明显。当然,我们不能因为零岁孩子的反应不明显,就说零岁的孩子使用汉字卡片毫无意义,而应该说在零岁的那一时期,不断向孩子灌输各种要素是十分重要的。这就是我的想法,虽然美轮子的年龄稍稍大了一些,但是,用这一事例却能让大家清楚的看到类型教育的实践,所以
我在这里向大家做了详细的介绍。
当然,在其他研究成员的报告当中也有非常有趣的事情。下面我将简单地介绍各位母亲所说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让人觉得:小孩捕捉事物的方式是大人难以想象的。
"孩子过了两岁以后,我开始在速记本上给他写汉字。而不是在卡片上。例如,我要写'勇气'两字,当我刚开始写'ㄡ'的时候,孩子就会把'勇气'念了出来。又如,我要写'大地'两字,当我开始写'大'的时候,孩子就把'大地'念了出来。因此,汉字的形状一旦进入孩子的头脑当中,孩子便能记住该汉字的读法。我想,这就是类型认识吧。
有趣的事,孩子会常常把'会社'和'金鱼'弄错。这是因为'会社'和'金鱼'的形状相似,孩子把他们的形状记到了一块。"
"孩子不会念'电车'和'新干线',但是却从一开始就记住了抽象的'勇气'和'努力',因此我们不能说具体的'电车'或'新干线'容易记。我们的出发点是要培养孩子的'勇气'和'努力'精神,所以我们希望孩子能永远记住这两个单词。"
"也许是从两个多月前开始,孩子就进入了对抗期的缘故吧。在他一岁零九个月的时候,我给他看卡片,他要不故意说错,要不反着说。情绪好的时候很配合,情绪不好的时候不乐意去做。于是,我不再给他看卡片。在不给他看卡片之前,我想让他挑一张他自己喜欢的卡片。当我把所有的卡片交给他时,他从中挑了一张'爱'。然后嘴不停的说:'爱,爱'。当他看到写着'爱情'的卡片时,他就说'一起,一起'。总而言之,他现在喜欢的卡片只有'爱'"。
"当父母弹钢琴、看乐谱的时候,孩子就模仿着父母唱歌或者看乐谱。当我读英文报纸的时候,孩子就看英文报纸,并模仿着我的声音读,并且,读出的语调还真跟日语不一样。看来,孩子似乎已经感受到这种语言是不一样的。"
"在孩子未满一岁的时候,我就开始给他看卡片、读汉字,当时我想:这么小的孩子能明白吗?可是,在孩子超过一岁的时候,他却能将哪一张是'爱情'的卡片指出来。在他一岁零八个月的时候,他掌握了许多单词,并且能够进行自我表达。因此,现在我觉得:孩子从老早就能认识汉字,只不过他不能用言语将它表达出来而已。看来,孩子虽小,他做得事可真不少。"
"超过一岁零六个月后,孩子开始自己问:'这个汉字是什么呢?'。在这之前,孩子没有任何的反应,我真不知道他是懂还是不懂。现在,我同样给孩子看四张卡片,并问他:'哪一张是XX?'。他真的能明白我的问话,并将那一张卡片指给我看。这四张卡片给他看过一遍后,他就能迅速而准确的将它们指出来。可是,当我摆出十天前他看过的七、八张卡片时,他似乎有一半都忘记了。"
"孩子一岁零六个月,开口说话晚,现在还不会说话。碰到想知道的东西,就用手指着它问父母'这,这!'。凡是写有文字的东西,如杂志和报纸等,他都很喜欢。用手指这上面的字装腔作势地念起来,'哇,太棒了!'当父母表扬他后,他就念得更起劲了。"
"对我家孩子而言,如果给他看的汉字是他所熟知的事物,他就能很快地记住。所以,下雪的时候,我给他看'雪'字;打雷的时候,我给他看'雷'字。这些汉字,他都能牢牢地记住。因此,我教他汉字的时候,首先从他所熟知的事物入手。"
"孩子从两岁左右开始能够说话了。从一年前开始,我就一直给孩子看汉字,而且孩子的兴趣也似乎很高。孩子会说话后,我读卡片的次数也就多了起来。我乐意给孩子读卡片,孩子看到我高兴,他自己也很高兴。就这样,我给孩子读卡片的次数就多了起来。现在,我手头有60张卡片,经常反反复复的拿给孩子看。孩子看多了,我怕孩子会觉得腻烦,所以每次我让孩子看完,就马上把卡片藏起来。现在看来,这个办法很好。"
"我家的孩子似乎并不在意汉字是抽象的还是具体的,他统统都往脑子里记。当我给孩子看'椅子'的卡片时,我就找椅子;当我给孩子看'被子'的卡片时,我就打开壁橱找被子。虽然很花时间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让我想通过类型认识去教孩子汉字呢?最近,孩子终于能说出'梦'和'月'来了。当孩子在画册上或者在什么地方看到自己认识或者喜欢的字时,他会高兴地念出来。也许就是因为这个缘故,现在他开始读车牌号,
把我们公寓停车场的车牌读了一个遍,如,碰到'练马'的车牌时,他会把不会念的'练'字跳过去,只念'马'字。我在想:要不要把数字也教给孩子呢?"
"我的汉字卡片是从'风'开始的。现在,我的卡片做到了'风邪'。可是,当我给孩子看'风邪'的时候,他却怎么也不能将'风邪'说出来,而是把以前学过的'风吕'说了出来,给人一种从记忆中去搜索的感觉。两岁后,他给人的感觉是读汉字,通过最近的卡片去读以前学过的汉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想,可能是因为他以前记住的汉字已经刻在他脑海的深处的缘故吧。"
"因为孩子毫无含义的概念,所以,他要么把字型弄错,把'熊'看成'指';要么把发音听错,把'星'听成'足'或者'石'。从一开始,我就把汉字当作一种游戏,所以70多张卡片,我能很快就把它们读完。当孩子会读汉字的时候,他似乎特别愿意听我说:'啊,对啦!'看来,孩子把父母的高兴和称赞当成了他的一种乐趣。"
"或许是因为对字感兴趣的缘故,一起外出的时候,孩子不仅看图画,还念字呢。世界在他眼前真的是开阔起来了!就是他心情不佳的时候,当我向他说起他喜欢的汽车或者问起某一汉字时,他的心情也会稍稍好转。看来,兴趣广泛真是一件好事情。"
以上是几位母亲们所写的心得体会。关于汉字的问题,我想再多积攒一些资料,然后对它进行统一的阐述,所以在这里我就不再一一的去说它。但是有一点引起了我的兴趣,那就是孩子开始接触汉字的时期。
我觉得,在一岁前记住的汉字和会说话后记住的汉字时有区别的。这种区别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是一岁前还是一岁后?或者是什么别的时期?这就是汉字记忆的界限问题。
在小组当中,有一个是孩子从4个月开始接触汉字的案例,我想把它留到最后再作介绍。 零岁的孩子对汉字也有反应 "我加入小组早,所以婴儿从4个月就开始接触汉字。开始我的干劲很足,一天能给他看十遍卡片。可是,他还只是一个喝了奶就睡觉的婴儿,所以他当然就不会有什么反应。
开始后半年,有一天,我抱孩子在保健所排队,其间,我看到了一副广告画,小孩也看到了。他伸出小手,拼命地往广告上的字够。'欸,这不就是孩子的反应吗?'这是我第一次感到孩子对汉字有反应。"
"我一到厨房忙家务,孩子就不停地把书拿进来,嘴里'书,书'的叫。当我念给他听后,他又会把别的书拿出来。一天不来回几趟,他就不会善罢甘休。有一次,他还把卡片拿了出来。
孩子拿的是'川'的卡片。进来的时候,他显得很着急,跟我说:'川,川'。虽然登不了大雅之堂,但我还是编了一个'川之歌'的舞蹈跳给他看。从那以后,孩子就净把'川'的卡片拿到厨房里来。我想,这也算是孩子的一种反应吧。"
"孩子经常跟着我,所以他上厕所的时候不关门。而且还十分淘气,经常把手纸给扯出来。于是,我决定用汉字卡片来试探一下他的心思。我把'金鱼'、'父亲'、'鱼弱'和'梭饼'四张卡片暂时放在厕所里。最近,我又把卡片拿了回来,重新放到盒子里。有一次,我读完"鱼弱"后,他却用手指厕所。当我打开抽水马桶的盖子时,着实让我吃了一惊。有一张'金鱼'的卡片正飘浮在水面上。这四张卡片真的变成了厕所卡片。
孩子还不会说话,给他念卡片时,他只会咧咧嘴。虽然我不知道孩子是怎样记住汉字的,但是当我看到给他看的厚厚一叠卡片时,我真不敢将它和自己的孩子联系在一起。"
通过上述的长篇大论,我想,大家对"类型教育"这个新词都包含了意思已经有所了解了吧。在下一章 中,我将通过对孩子无形品质的培养来试着谈一谈类型教育的重要性。
s
snowlotus
18 年多
19 楼
第六章 向零岁的可能性挑战
给幼儿"要素" 在上一章 中,我已向大家做了介绍:一个幼小的婴儿能看着汉字念出"八面六臂"的读音来,当你看到这种情形时,你作何感想呢?肯定会有不少人这么想:幼儿不懂意思,能读出这样的汉字又能怎么样?
事实上还真有人问过我这样的问题。要回答这样的问题,我也颇感为难。因为我不能肯定:孩子从小记住的汉字会在将来什么时候派上用场。这样一来,也许就会有人接着追问:那么,教幼儿这些不是白费力气吗?而我想说的是:请等一等!我认为,现在就断言:这事情对婴儿徒劳,那事情对婴儿没用的说法未免操之过急。
我觉得,如果婴幼儿在不断吸收的话,我们就应该多给他"材料",而不应该考虑这"材料"他需不需要。"材料"不见得非要局限于汉字,可以尽量拓宽到九九表、外语和音乐上。只要婴幼儿感兴趣,他就会不断吸收。
婴幼儿掌握的这些"材料"将成为他们日后接触新事物的基础,所以我希望大家不要想着这些"材料"会在什么时候派上多大的用场。
据说,人脑的细胞数有140亿个,其中真正用的细胞只有百分之几。这我已在前面说过。假如人脑所使用的细胞数再增加0.1%,情况又会怎么样呢?情况难以想象。也许会给人的可能性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甚至大家会认为:没有使用的脑细胞在帮助使用的脑细胞起作用。可是,我们为什么不能主动的使用没有使用的脑细胞呢?这正是问题的所在,也正是我之所以考虑幼儿教育的动因之一。可是,对幼儿进行教育会不会造成不良的后果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也曾经向大脑生理学的专家咨询过。
我的提问是:让孩子"学习",孩子的大脑能承受得了么?他会不会象大人那样得神经衰弱?
专家告诉我说:"绝对不会。如果孩子不喜欢,他会拒绝接受那样的'教育'。只要孩子没有腻烦的情绪,就没有必要担心教的太多。"
另外,我们不仅要培养孩子的知识,而且要培养孩子的感性,因此,我觉得,在某种意义上,大家不妨考虑给孩子以感性"材料"的问题。
这个例子并非前面所说的谚语"耳濡目染,不学自会。"但是,如果周围的大人经常在佛龛前双手合十,那么看着大人拜佛长大的幼儿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拜上佛来。在佛龛前双手合十的行为是反应信仰的"材料"。如果打小就向人灌输这样一种"材料",他就可能对某种超人类的力量表示敬畏,或者在将来信奉上基督教。信仰,是人一生的精神支柱。我想这种说法绝对不会错。 通过类型教育发展孩子潜能的三个要点 我想,通过上述的说明大家已经明白:类型教育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崭新教育思维和方法。它和以前被成为"教育"的"教育"完全不同。在这个意义上,我坚信:类型教育一定会给教育带来革命。
既然类型教育是一个崭新的教育方法,那么它能让零岁的婴儿产生多大的能力呢?还有,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推动类型教育呢?所有这些问题,说老实话,现在还是一个未知数。但是,我确信,婴儿没能通过以前教育引导出来的能力能通过类型教育将它引导出来。
前面所介绍的汉字卡片形式,实际上就是我和母亲们为探索类型教育可能性所作的一种尝试。虽说是一种尝试,但由于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大部分的具体实践方法还是根据各位母亲的个人判断来作出的。
因此,现在的类型教育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方式和方法。规定"什么时候应该怎么做"。但是有三点很重要,希望大家务必知道。
第一,给婴儿的材料要多次重复。第二,不用进行解释和说明。第三,不要急于求成。
只要能够充分理解这三点,那么任何一位母亲都能对自己的孩子进行类型教育了。
"重复、重复、再重复"是幼儿教育的根本 第一是重复的效果。任何事情,只要重复婴儿就能吸收。
这一点已得到证实,而且我在前面也作了介绍。婴儿对被重复的"材料"具有非凡的"记忆能力",这一点是大人所望尘莫及的。而且婴儿记忆事物也不会觉得费力。
另外,婴儿对事物没有难易之分。"这对幼儿太难啦,还没有必要让他去记",这完全是大人的感觉。其实对婴儿而言根本不存在一件因为难而记不住的事物。
如果再重新看一看铃木镇一先生的研究,我们就能够清楚的看到这一点:一个打从娘胎开始就反复听本国语(日本语)的人,对本国语言具有非凡的记忆能力。每天反复听优美的音乐,任何一个孩子在此环境之下都会熟练地弹奏优美的巴赫和莫扎特。
经常听人说:兄弟两人,大的孩子练小提琴,小的在一旁看着、听着。当小的孩子长大后学小提琴时,他会很快赶上并超过大的孩子。这是因为,对小的孩子而言,大孩子所弹奏的小提琴成了他学习小提琴的良好环境。
对于说日语,所有的日本人都不会觉得困难或者简单。因为,他们在听大人的重复交谈当中,自然而然地就把它给掌握了。
同样,对婴儿也没有好坏之分。
孩子不会知道:记住这些东西有用没有,或者因为这事不好就赶紧把它忘掉。因此,如果光给婴儿坏的事物,他就会不断地记住坏的事物。 教幼儿的时候,请不要说明 类型教育的第二点是:"不要说明和解释"。以前,教育重视对含义的理解,认为死记硬背不能叫教育。但是,也有不经过死记硬背就记不住,或者不经过死记硬背就记不好的事情。
总之,我们应该把通过理解去记忆的东西和通过死记硬背去记忆的东西区别开来。我认为,"理解性教育"只有在孩子进入小学后才能显示出它的效果来。也就是说,六岁前后是左脑和右脑进行优势转换的时期。即使孩子不能理解,在幼儿阶段灌输到他的脑子里的东西也会随着他年龄的增长而得到理解。这不是很好的事情吗?
我得到母亲们的协助并开始做汉字卡片尝试的时候,也曾特别强调了这一点。
在给孩子看卡片的时候,我要求母亲们不要做任何"解释",如说:"这个字是爱,那个字是情,两者结合起来就是爱情"等等。
但是,我们不能说因为这个汉字是通过类型重复教给孩子的,就指望孩子能马上明白它的含义。因为即使是汉字,也有远近之分。如果这些汉字象"耳"、"鼻"那样离孩子身边比较近,孩子就有可能较快地掌握它的含义。但如果这些汉字象"八面六臂"那样离孩子的身边比较远,孩子不到一定的年龄就很难掌握它的含义。不过孩子一旦明白它的含义,它就会被孩子牢牢地记住。
虽然对汉字进行类型教育的尝试才刚刚起步,但是,从前面的美轮子的事例来看,我确信这种方法是正确的。如果人长大了才学习汉字,他就要对汉字进行理解。这样一来,要掌握汉字,他就必须付出比小的时候多出好几倍的努力。
总而言之,对与一个通过类型认识来接受各种事物的婴儿来讲,他的"学习"和"记忆"没有道理可言。婴儿记住母亲的长相和声音也没有经过任何的说明和理解。
以往的"教育"观认为:不讲明意思就让人死记硬背的方式最不可取,它属于"填鸭"式的教育。
但是,如果我们拘泥于以往的教育观,把"理解"看作金科玉律,那么等到孩子有了理解能力的时候,我们恐怕已经把孩子重要的时期给耽误了。这正是我最担心的事情。也就是说,当我们觉得惊讶:为什么孩子能猜对公司名称和汽车种类的时候,我们就已经错过了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时期。
因为孩子不需要理解和说明,所以,类型教育的类型可以是任何事物。既可以是具体事物的名称,也可以是抽象的单词。因为孩子不需要理解,所以无所谓困难和容易。
一个没有形成独立判断的婴儿对周围反复出现的事物,能毫不保留地予以吸收。 既然播下了种子,我们就要耐心地等待 类型教育的第三点是:不要急于求成。换句话来说,就是:不要急于谋求教育的效果。
例如,当我们给婴儿读画册并让他去听的时候,我们不能指望婴儿能给我们谈什么感想,因此也许就会有人觉得不安,他到底懂不懂呢?我给他读有没有意义呢?即使是用汉字卡片对零岁婴儿进行"类型教育",我们也不能指望马上出现结果。
零岁教育也不可能一有"输入"就能看到"输出",这一点务必请母亲们好好理解。正如记忆和理解必须分开考虑一样,"输入"和"输出"也必须分开考虑。因为"输入"之后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看到"输出"。正因为不能马上看出"输出",所以才使以往的教育专家们产生了误解,他们认为:给小孩子"输入"是白白浪费功夫。我要说:正是因为他们的这种看法才造成了以往教育的重大过失。
我们经常能看到母亲考问孩子的情形。当一个母亲在教孩子读音的时候,她会这样问孩子:"那个字,你知道怎么读吗?"如果通过考问能增加孩子的兴趣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这种想知道孩子是否真正记住的心思则是不可取的。因为,如果大人急于求成,孩子好不容易萌发的好奇心就会受到打击。
当合适的时期到来时,类型教育才会开花结果。如果孩子有了理解能力,我相信,他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以前所记住的"材料"。而且,这种理解不能强求,而只能靠孩子自身的能力去实现。我希望母亲和婴儿接触时,应该婴儿具有旺盛的吸收能力,而不应该只图眼前的效果。
现在再回来谈美轮子。美轮子的母亲严格按照我的要求去做,不做任何"解说",只是翻来覆去地给婴儿看卡片、读卡片。根据记录来看,美轮子能够自行理解的汉字在不断增加。下面,我向大家简单介绍一则记录。
母亲和美轮子一起玩的时候,想起美轮子小时候的事,单手把她抱到腰上,说"蝉"。母亲有很长时间没有这么说了。以前母亲能够轻松地把美轮子抱起来的时候,就管这种单手搂抱的姿势叫"蝉"。确实,这种搂抱姿势让人联想到爬在树上的"蝉"。
当美轮子听到母亲说"蝉"的时候,她立刻就用手指着放在立体声音响上面的汉字卡片盒,并大叫"蝉,蝉"。当把卡片交给她的时候,她就在上面一张一张地找。据说,当她找到"蝉"的时候,她十分高兴。当然,这个时候美轮子还不能把汉字中的"蝉"与昆虫中蝉联系在一起。但是,她却把在婴儿时期通过类型认识掌握的单手搂抱姿势和汉字的"蝉"联系到了一起。这不也可以说是美轮子对汉字含义的独特的理解吗?
s
snowlotus
18 年多
20 楼
只发展智能的教育不叫教育 刚才向大家谈到了"类型教育"的三大要点,现在,我还想向大家再强调一点。那就是:"类型教育"要培养什么?这一点,我希望大家认真考虑。
我在前面曾经多次讲过,类型教育的类型范围很广,从汉字、外语到生活态度,从看得见的东西到看不见的东西无所不包,而且对孩子没有难易之分。
例如,母亲经常对婴儿温柔呵护,充满爱意,这样一来,婴儿就能通过类型认识去感受母亲的爱,并对它进行吸收。当然,婴儿不明白这就是"爱"。可是,当婴儿长大后知道"爱"的单词时,他就明白什么叫做爱,并通过切身的感受去深深理解它。这时候,他对爱的理解便不再停留在对字面的抽象理解上。
但是,如果婴儿在这个时期没有接受类型教育,即使他以后长大了也很难真正理解"爱"。而且即使他心里明白也不会有爱的行为。这是因为他没有学到爱的行为。
谈到"教育",常常会使我们往智力发展的方面去考虑。但是作为人,作为社会的一员,为了生存,就要在可能的时期里,通过类型教育培养"必备"的能力。
在这里,我希望大家认真对待"家教"的问题。说到家教,似乎会给大家一种责怪孩子和哄劝孩子的印象。如让孩子这样做,不许孩子那样做等等。其实,父母没有必要这么辛苦。如果父母在孩子零岁的时候,就开始给他一种环境并让他不断接触这种环境,那么孩子长大后就会自然有家教。这样一来,家教的问题就变得简单了。
我们不能把人和猴子混为一谈,但是我认为猴子的做法对人进行家教是有参考价值的。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个非常动人的故事。 猴子的育儿方法告诉我们:"既要关心又要放手" 1984年冬天,东京地区的降雪比往年要多得多。好不容易盼到春天来临时,大家才总算松了一口气。可是,在东京高尾自然动植物园(现在的高尾山猴园野草园)的猴山上却发生了一件大事情。前一年,在猴山上出生了八只猴崽。通常,一到春天这些猴崽便能爬树、过钢索,活蹦乱跳的。可是那年的猴崽只有两只正常,其余六只既不能爬树也不能过钢索。 这六只猴崽先是有两只很快恢复了正常,接着又治好两只。最后只剩下两只重病的,但终后据说也能爬树了。为了使这六只猴子恢复正常,在它们身上似乎发生了不少故事。
根据当时园长井本洋司的观察,他发现:在猴子当中也有擅长养孩子的母猴和找不到养孩子感觉的"缺陷妈妈"。在高尾山猴山中最会养孩子的是一只叫做史密的母猴。刚才已经谈到,在同年出生的八只猴子当中,出现了有六只猴子不能爬树的异常状况,那两只正常的猴子,一只是史密的孩子,另一只是她的孙子。可是,为什么史密的家族成员能健康成长呢?
那年的冬天,雪下得很多,一有积雪,猴王就肯定会第一个跑出去,为别的猴子踏出一条雪道来,以方便猴子们行走。去饲料场有必要建这么一条雪道,于是猴王给大家踏了一条雪道。雪道建成后,史密又在上面重新踏了一遍,以方便孩子们行走。随后,史密就让自己的孩子在雪中行走。
但是,别的母猴并没有这样做。在带孩子去饲料场的途中,她们或者抱着孩子,或者背着孩子。顺便说一句,在所有的母猴当中,只有史密是野生猴子,有过在雪中行走的经验。其他母猴均在东京出生,没有在雪中行走的经验。
猴子一天要去两次饲料场。也就是说,史密的孩子每天要在雪地上行走两个来回,而其他孩子在整个冬天都不走路。走路与不走路的差异,一到春天便显现出来。它形成了发育正常和发育缓慢的区别。
不让孩子自己走路的母猴们,可能是怕孩子可怜。担心冰冷的雪道会冻坏自己幼小的孩子,或者担心孩子会在上面摔倒。母猴们真正的心思,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怕自己孩子冒风险。然而,这种过分保护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它妨碍了猴崽的生长发育。看来,过分保护的危害,不仅人有,而且猴子也有,并且完全一样。
我认为,零岁儿童的类型教育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母婴之间能否建立牢靠的心理纽带关系问题。其实,母亲对婴儿满怀爱心的接触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类型教育。因此,我们说:母亲对孩子的娇宠不是一件好事。
特别是在家教方面,教给孩子不能做什么很重要。因此,有时候也需要对孩子严厉一些。我不主张大家学习猴子、模仿猴子,但是母猴史密成功养育猴崽的经值得验大家借鉴。史密为猴崽着想,先踏出一条雪道,然后让猴崽在上面进行艰难的行走体验。这种既关心孩子又撒手不管的做法是我们对孩子进行家教时的参考。
话说高尾山猴山上的六只小猴没有得到正常的生长发育。照看着六只小猴的,是一只叫铃迦的两岁母猴。据说,井本给铃迦起了一个外号,叫"猴山保母"。铃迦把不会走路的六只猴崽招集到一起玩耍,并教他们如何爬树,如何做爬轮胎练习。为了使猴崽们能学会走路,铃迦付出了艰苦的努力。
在铃迦的照看下,走不好路的六只小猴也一个个学会了走路。其中一只叫"丸"的猴仔到头来也没学会走路。这只猴仔与其说是不会走路,倒不如说是不想走路。无论铃迦怎么劝它玩,它就是不和大家一起玩,整天坐着。
或许是因为猴王再也看不过去了,它开始背着丸走。其实,丸的父亲就是猴王。通常,养育猴仔的工作由母猴全权负责,公猴什么都不干。听井本先生说,猴王亲自插手教育子女的事情是极为少见的。
猴王背丸背了将近一个月,但是丸还是不肯自己走路。一天井本他们看到,猴王把丸从一个高约1米2、3的石墙上推了下去。猴王仿佛在说:"你撒娇也要适可而止"。
据说,丸的额头撞到岩石上,流出鲜血,吱吱吱地哭。井本他们一直注视着,想知道事态的发展。可是,猴王压根就没有要帮助丸的意思。其它的猴子也很担心,想过来帮忙又不敢过来,因为猴王虎视耽耽地看着。
丸无论怎么哭都无济于事,没有一只猴子来帮助它。这时候,它开始意识到:它必须靠自己的力量爬上去。于是,它选择了一处最容易爬的地方,吃力地爬上了石墙。
丸爬上来后,猴王就马上和颜悦色地把它抱了起来,用舌头舔它出血的额头,给它疗伤。自从有了这次事件以后,据说,丸也开始能够走路了。看来,不仅"狮子会甩落自己的孩子",而且"猴子也会甩落自己的孩子"。如果没有猴王的严厉"处罚",恐怕丸到现在还不会走路。
听罢松本先生的讲述,使我感慨万千。看来,猴子有时候也需要严厉的家教。这一点和人完全一样。 家教从一岁之前开始为好 最近,对于孩子的家教问题众说纷纭。"家教"可以在维持社会生活的基础上,使自己的行为不至于给他人造成麻烦。例如,见面打招呼,保持仪表整洁以免给他人造成不快。这些行为,如果是零岁的婴儿,他可以轻轻松松地把它们当作一种习惯去掌握,而且自己也不觉得费劲。
但是,当孩子超过三、四岁以后,孩子就很难把家教当作一种习惯去掌握。逐一说明道理然后让孩子采取符合家教的行为,不仅教的人很累,而且被教的人也很难轻易掌握。本来,家教是没有什么道理可讲的,它的目的是让你知道怎样去做。
这些暂且不去说它。最近,父母们不再亲自管教孩子。其原因之一是,说到家教会给人一种灰暗的印象,让人联想到"惩处"和"处罚"。有些父母,他们不忍心处罚自己的孩子。担心自己严厉的管教会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给孩子留下难以磨灭的坏印象。所以他们在管教孩子时畏手畏脚。
但是,父母为什么要惩处孩子呢?是因为孩子到了三、四岁以后,父母才开始对他们进行家教,而孩子不会,于是父母就对他实施了强制性的行为。但如果孩子的家教从零岁开始,那么即使父母不惩处他,他也能很好地掌握。不,与其从零岁开始,倒不如从孩子尚未出世之前开始,父母就应该以身作则,给孩子反反复复示范一种良好的行为模式。当孩子能够模仿的时候,父母就要真心地表扬他,直到他能真正掌握为止。
相反,当孩子的行为与家教不相符时,父母就要耐心帮助孩子改正,直到孩子掌握为止。另外,虽然人不是猴子,但是当孩子面临着生命延续等重大问题时,父母也有必要采取严厉的措施。
这样看来,父母和孩子的日常生活本身便是"家教"。
我多次谈到,要取得零岁教育实践的成功,其钥匙掌握在母亲的手中。只要母亲有爱心、有热情,就一定能够培养人,创造人。 有些东西是三岁以后学不到的 谚语云:"受教于孩子"。最近,我从一个四岁的孩子身上学会了一件事。我从老早开始,就一直住在市中心的公寓里。和别人一样,见到了左邻右舍,我也只是默默地行礼,很少互相打招呼。
有一天,一位搬来和我家同住一楼层的小男孩冲我说:"早上好!"我正犹豫着要不要向别人打招呼的一刹那,小男孩却向我打了招呼。于是,我也冲他说了句"早上好!"。那一天,我的心情显得格外的爽快。从那以来,我一见到邻居,就主动地向他们打招呼,而且和那小男孩还成了好朋友。
最近,能向小男孩那样主动打招呼的孩子并不多见,因此我对小男孩的事情十分感兴趣,问小男孩的父母是如何教育小男孩的。他们若无其事地告诉我:他们并没有特意教给孩子什么,只是从怀上他以后开始就养成了一个习惯。早上起床说"早上好!",晚上睡觉说:"晚安!"。我觉得:这就是通过类型教育进行家教的基本原则。
当然,小男孩才四岁,他不可能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跟人打招呼。但是,他却能把打招呼付诸于行动,能够行动,正是在家教当中比任何事情都重要的一点。
不仅打招呼如此,而且"体谅他人"也是同样的道理。例如,在中小学当中出现的"欺凌"问题。有人指出:要根绝"欺凌"现象,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体谅他人的痛苦和悲伤。
确实如此。我们应该对孩子谆谆教导,让他们"多多体谅他人"。可是,如果我们这么做了,孩子就真的能够体谅他人吗?我想,很难。
这是因为,体谅他人、对他人好一点不是通过讲道理就能学会的。
如果是一个充满爱心的家庭,父母之间相互体谅,尊重老人,那么即使不用语言去教,婴儿也能自然而然地学会父母的行为方式和说话方式。等婴儿长大以后,父母的行为方式就会再现在孩子身上,使孩子成为一个温柔体贴的人。
人们常说,孩子的能力、个性和爱好等等都是与生俱来的。但是我坚信:这些因素并非天生,而是因为人生下来后,他受到的类型教育的不同而有很大的不同。
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问题一直是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所讨论的问题。
京都大学灵长类研究所久保田竞先生说:人不存在能力基因遗传的问题。确实,遗传因素对人的能力和性格不构成决定性的影响。
退一步而言,假如遗传对能力产生影响,遗传能力也只不过是装入能力的容器。遗传能力不是指能力本身,而是指容器的大小。因此,不管它是多大的容器(遗传性能力),如果它没装进多少东西,那么它就比不上装满东西的小容器。
我们大人往往会把能力的问题说成是遗传的问题。孩子在学校取得了一点成绩,大家就说:"孩子的父母都是东大毕业的,脑子好。"当孩子考试考不好时,父母就说:"孩子象我,不爱学习,我有什么办法呢?"总子,大家总是以遗传为借口,把问题推到不能解决的境地。
与其这么说,倒不如说孩子的能力和性格与遗传无关。我相信,遗传不会对孩子的能力和性格产生任何实际性损害。至少,如果想让孩子具备发展的可能性,哪怕有百分之几的因素属于遗传或者先天的,我们也要把孩子的成长看作是环境的产物。这样一来,它不仅对孩子,对父母,甚至对社会都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类型教育时只有母亲才能够做到 在前面,我就类型教育向大家做了各种说明,最后我想向大家强调一点。那就是:类型教育的钥匙掌握在母亲的手中。
一岁以前的婴儿有多大的接受能力和潜在能力?通过类型教育,婴儿有多少"能力"可以开发出来?这些问题,在现阶段我们还一无所知。但是有一点我敢肯定,那就是:能够开发婴儿"能力"的只有母亲,而不是心理学者和教育学者等教育专家。
以前人们对零岁婴儿的研究完全是一片空白。这么说,决不是危言耸听。零岁研究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婴儿的大多数事情只有母亲能明白。
在前面,我向大家介绍过一则狗的故事。小甜饼从生下来的第12天开始就被人从狗妈妈的身边抢走。当他三周后再回来时,它的性格与狗群的生活格格不入。连他的狗妈妈都不承认他是自己的孩子,他受到了歧视。从这则故事上,我并不指望大家马上就能得出什么教训来。但是,我们却不得不考虑母子的关系问题。即便有血缘关系,一旦母子的联系纽带被切断,她要修复起来也很困难。这一现象已从狗的身上清清楚楚地显现
出来。
这种母子关系在零岁教育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类型教育从零岁开始,其主角一个是婴儿,而另一个则是母亲。要顺利启动类型教育,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即婴儿和母亲的心灵纽带必须牢牢地连接在一起。
最近,终于有学者和研究人员开始研究零岁的问题,但他们对婴儿的认识还很不充分。而且,同时零岁的婴儿,其情况也并不完全相同。在婴儿未出事之前,她的父母是如何想的对她又说了些什么?这些情况的差异,使得婴儿从出生前开始就各不相同。最能了解婴儿,并能根据婴儿情况进行类型教育的,除了婴儿的母亲之外没有有别人。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越来越多的妈妈们开始觉得困难,不知道自己的外出工作好,还是在家养孩子好。甚至,有的妈妈还觉得:在家养孩子是一种牺牲。这种想法毫无道理。
在这之前,我已反复多次地说过,零岁是创造人的重要时期。坦白地说,在世界上有哪一项工作比得上创造人的工作更伟大呢?
世上的妈妈们,我希望你们对养儿育女的工作充满自豪,希望你们用爱心温暖怀中的襁褓。这种事情,有许多妈妈们都做到了,根本不用我去说它。妈妈的深爱和心息相通的类型教育,可以给婴儿无限发展的可能性。这一点,我希望有更多的女性能够明白,哪怕是只多一位。
s
snowlotus
18 年多
21 楼
代后记——再看"教育"的实质
教育是为了什么? 本书通过对现有幼儿教育的反思,认为现有的幼儿教育存在着重大的基本性错误,并试图指出其错误的关键所在。
关于教育的目的,正如《还剩一般的教育》当中所说,一定存在着"说真心话"和"贯彻方针"的差异。尽管大家没有明确将它说出来,但实际上,我认为:其重点一直没有偏离为教育而教育的方向。因此,大家默默认同了现有的教育,认为孩子进入学校就要默默地接受老师的知识灌输,并且认为现有的教育是天经地义的。
教育教育,不仅要"教人",而且要"育人"。只有这样,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而且孩子无时无刻不在成长。因此,我希望大家理解:"育"在孩子还不会说话之前,具有巨大的力量,它可以决定孩子的一生。这就是幼儿教育和零岁教育的意义所在。
此外,关于教育,以前大家全力以赴追求的是能用肉眼看见和确认的"物",而不是如何使人和社会幸福起来。可以说,以前的教育缺少精神和人性的东西。我认为,现在的教育必须把重点放在培养人的"精神"上。必须看到,计算机带来了革命,带来了时代的变化。正因为如此,我才希望大家重新考虑如何面向21世纪培养人的问题。
在此,我打算对本书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 第一个问题:了解胎儿和新生儿的能力 从前,人们对胎儿和新生儿所具有的身体性能力和精神性能力认识不足。
正如在第1章中所说明的那样,直到最近,人们还只能采用通过听诊器来测量心跳等方法来观察婴儿的状态。可是现在,由于超声波诊断技术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对婴儿的状态进行更加详细的观察。由于观察能力的提高,人们的开始清楚地认识到,大家以前对胎儿和新生儿的能力评价是荒唐可笑的。因此,我们不得不对幼儿教育的应有形态,开始的时机和方法等各个方面进行重新的认识。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对整个教育进行重新思考。 第二个问题:对临界期的思考 现在,我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胎儿和新生儿具有无限发展的潜能。当然,人们对潜能"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理解完全不同。
"什么时候"的问题对人很重要也很严肃,因此有多次重申的必要。有许多潜能,如果不赶在早期的某个时间之前去学会它,以后就很难掌握。这个问题,在此之前,谁都没有去认真考虑它。因侧,现有的教育净再耽误人了。让人觉得,大家都在等教育出现问题以后,才去拼命地补窟窿。每每看到现有教育中存在着的问题,我只能暗自嗟叹,仿佛现有的教育在故意走一条艰辛的路。
我觉得,有很多事情都必须更多地考虑怀孕期间。因为教育的时机既不是只幼儿园,也不是指三岁,而是指无限接近零岁的时期。 第三个问题和已有的早期教育在目的上和方法上明显不同 长期以来,人们对早期教育和英才教育的是是非非,一直争论不休。有很多人认为,早期教育和英才教育会妨碍孩子的身心发育。因此,尽管早期教育在社会上被争论的沸沸扬扬,却一直没有关于早期教育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以及从什么时候开始做的具体研究。正因为早期教育效果明显,能使孩子在智能或某方面的技术上取得优异的成绩,所以才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意见的争论。一种意见主张追求效果;而另一种意见表示反对,认为早期教育和英才教育会带来负面影响。
如果可能,我们要更多地相信人所具有的潜能,并在此基础去做各种各样的尝试。为此,我们必须认真考虑,把"什么时候,做什么以及怎样做"的问题和人类的真正幸福结合起来。
如果要考虑新的教育,我们就必须考虑这样的问题,否则,我们将永远不能从现有的教育当中摆脱出来。这种对现有教育的重新思考必将会引起教育上的革新。 第四个问题:分成"左,右脑"来考虑 现在,"左脑和右脑"的说法已相当普遍。明确划分左右脑,并对其功能进行分别考虑确定很有意思。但是,正如第四章 所说,人的左右脑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
我之所以使用"左脑和右脑"的说法,目的是通过这种说法去表达"说理"和"感性","物质"和"精神"的概念,并进而说明我们应该"何时,如何"去培养它们。 第五个问题:类型教育和"精神" 在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我以汉字卡片为例,提出了今后教育的一种方法——"类型教育"。在这里提出如此具体的"类型教育",也许会有人觉得有矛盾。但是,当大家读了第4章和第5章以后,我想,大家就不会觉得有矛盾,而且能够理解孩子为什么具有如此之大的潜能。
但是,类型教育必须从培养人的心灵和品质开始,而不是培养人的知识能力,这一点极其重要。把以前日本教育所遗忘的"还剩一半的教育"放在第一位,把智能教育放在第二位,这就是我要强调的。
孩子都具有卓越的能力和良好的可塑性。通过早期的培养,可以使这些能力和可塑性变成孩子的性格和气质,甚至变成左右孩子一生的人性。但是,大家却再漫不经心之间将孩子的这些潜能和可塑性一个一个地扼杀在萌芽之中。
直到孩子上学以后,大家才想到要恢复孩子的潜能和可塑性,结果苦不堪言。这就是现在教育的现状。
1986年7月16日,文部省在重新审定「幼儿园教育纲要」的时候,公布了一项中间报告。报告对文字,数量和汉字教育等进行了如下的阐述。
"在个人差距很大的幼儿时期,让孩子机械地背诵文字和数量,对孩子进行集体指导,会把孩子自发产生的兴趣,爱好和思考扼杀在萌芽之中。"
我对此表示怀疑:真的是这样吗?为什么能这么说呢?
正如前面所说,尽管科学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对人自身的认识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就连文字和数字教育这么简单的问题,在现阶段,人们还一无所知,不知道在那个时期教育孩子最合适。
关于汉字教育的问题,我在本书当中也做了详细的说明。幼儿再没有进入幼儿园之前可以很好地记住汉字。虽然我是一个外行,但是如果孩子有适当的指导,我估计,孩子从早在零岁的时候开始就能记住汉字。
我们很难想象,孩子记住了汉字会让他失去自发的兴趣,会扼杀他思考的萌芽。
因此,我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中间报告关于幼儿园教育的这一段发言的根据是什么。
确实,如果我们忽视每个孩子的兴趣和爱好,想在同一时间里教会孩子同一样东西,那么有的孩子就会失去兴趣,并且不能很好地掌握。但是,他的原因在于指导方法的不当,而不在于在这个时期开始汉字教育太早了。
中间报告的发言似乎在告诉大家:在这个时期不能进行汉字教育,从而使父母深感困惑,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才好。
另外,在刚才的「纲要」当中,也没有把"与他人的关系"和"与自然的关系"列为这个时期的"重要是项"。诚然,教育需要从更早的时期,就开始考虑这些还事项。
我认为,人必须在很小的时候就做好这些事项。如果从进入幼儿园才开始学习的话,那就晚了。
正如本书所说的那样,我们不许对"时期"的设定进行严密的考虑,看是从零岁开始,还是从胎内开始。
总之,文部省对教育"时期"的看法是含糊的,他没有明确的根据。不仅文部省,而且全世界对"婴幼儿时期"的看法都很含糊。因此,母亲在教育自己的子女时会产生困惑,是理所当然的。 母亲们所追求的意识革命 我们的身边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中有不少看上去象常识,而实际上毫无根据。尤其在养育孩子方面更是如此。因为我曾经多次说过,关于零岁的婴儿我们一无所知。这就是我们的现状。
因此,我希望母亲们在照看自己的孩子时,不要被所谓的信息所迷惑,要珍视自己内心的感受,鼓起勇气,大胆地进行实践。同时,在今后,我们也要彻底改变自己对事物的看法不仅包括养儿育女,而且包括其他所有事情。
以前,日本人看问题的方法源于西欧的理性主义,他是明治维新才开始进入日本的。西欧的理性主义不仅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且还对人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例如,人要幸福就要出生在好的社会里,进入好的学校,并取得好的学历。这是至关重要的,而在其他方面稍稍做出牺牲也无所谓。这就是以往日本社会的真实写照,一切看起来都似乎合情合理。
理性主义的想法确实使日本社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是,今后,理性主义将越来越多地显示出它的局限性来。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看问题呢?这说起来稍稍有点难,但我觉得:把人作为一个整体去把握的东方思维应该提到日程上来了。
说的再具体一点,就是:西欧的理性主义是分析性的,他注重对事物的分析,从而往往忽视了对事物整体的把握。
例如,只顾发展工业,不惜污染地球上的空气环境。由于放射性物质的污染,使得人类随时面临着生存的威胁。
孩子的教育也是同样的道理。为了发展科学技术,大家重视培养孩子的这方面能力,同时轻视了孩子作为人本身的培养。这就是以往教育的实际情况。
但是,这样做,人是不会幸福的。智力就是智力,它只能是人的一部分。人要幸福就不能只发展人的一部分,而应该发展包括智力在内的整个人。同时,人不光要在人的社会里与自然取得协调,而且要在整个地球,乃至整个宇宙的范围内与自然取得协调。
因此,我们必须进行意识革命,摆脱已有思维模式的束缚。
再考虑从零岁开始教育孩子的时候,我希望母亲们一边寻找新发现,一边面向"创造人"的挑战。我觉得,只有这样,人才能成为科学的人。
关于如何从零岁开始教育孩子的问题,现在还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这就需要母亲们自己去创造。而且,母亲们还必须具备坚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不受已有常识的束缚,才能不受身边各种信息和杂音的迷惑。
如果你真的想让孩子幸福,我想,你自然就会有办法。
关于幼儿教育的详细做法,我觉得,他会因母亲和婴儿关系的不同而不同。但是,如果大家记住了我在本书中所说的,我想,其大致方向是绝对不会错的。
目前,人类已经创造了高度的文明和文化。这是因为:人具有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如果人将这些智慧用于其自身,我相信,在21世纪,人类社会就会变得更加美满。同时,我认为,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也只有人类。这是人类的特权。
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1 8:46:18编辑过]
L
Lavandula
18 年多
22 楼
多谢! 慢慢看
s
snowlotus
18 年多
23 楼
s
snowlotus
18 年多
24 楼
2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1 9:43:57编辑过]
s
snowlotus
18 年多
25 楼
3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1 10:21:00编辑过]
s
snowlotus
18 年多
26 楼
4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1 10:24:50编辑过]
s
snowlotus
18 年多
27 楼
5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1 10:24:13编辑过]
s
snowlotus
18 年多
28 楼
6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1 10:23:21编辑过]
s
snowlotus
18 年多
29 楼
7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1 10:22:34编辑过]
s
snowlotus
18 年多
30 楼
8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1 10:21:50编辑过]
s
snowlotus
18 年多
31 楼
9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1 10:18:36编辑过]
s
snowlotus
18 年多
32 楼
1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1 10:16:16编辑过]
s
snowlotus
18 年多
33 楼
1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1 10:14:44编辑过]
s
snowlotus
18 年多
34 楼
12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1 10:12:26编辑过]
s
snowlotus
18 年多
35 楼
13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1 10:10:26编辑过]
s
snowlotus
18 年多
36 楼
14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1 10:08:59编辑过]
s
snowlotus
18 年多
37 楼
15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1 10:07:32编辑过]
s
snowlotus
18 年多
38 楼
16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1 10:06:12编辑过]
s
snowlotus
18 年多
39 楼
19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1 10:02:13编辑过]
s
snowlotus
18 年多
40 楼
17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1 10:04:54编辑过]
s
snowlotus
18 年多
41 楼
18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1 10:03:28编辑过]
s
snowlotus
18 年多
42 楼
2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1 10:01:26编辑过]
s
snowlotus
18 年多
43 楼
2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1 10:00:09编辑过]
s
snowlotus
18 年多
44 楼
22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1 9:59:33编辑过]
s
snowlotus
18 年多
45 楼
23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1 9:58:41编辑过]
s
snowlotus
18 年多
46 楼
24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1 9:57:55编辑过]
s
snowlotus
18 年多
47 楼
25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1 9:56:51编辑过]
s
snowlotus
18 年多
48 楼
26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1 9:56:13编辑过]
s
snowlotus
18 年多
49 楼
27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1 9:55:19编辑过]
s
snowlotus
18 年多
50 楼
28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1 9:54:39编辑过]
s
snowlotus
18 年多
51 楼
29完,谢谢观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1 9:53:54编辑过]
f
floria
18 年多
52 楼
LZ辛苦了。打下来慢慢看。我最害怕老鼠了,就是看这样的卡通画,也很难受。看来这样的工作,只能交给老公了,让他给宝宝讲故事吧。
b
beckyyin
18 年多
53 楼
好帖子,谢谢分享!
L
Lavandula
18 年多
54 楼
不好意思,欧好像插队了
以后不乐。。。细细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绘本是以简炼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紧密搭配而构成的儿童文学作品,也是孩子接触最早的文学作品形式。绘本是发达国家家庭首选的儿童读物,国际公认:“绘本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绘本不同于一般的“小人书”、卡通图书或其他有图有字的儿童读物,她对语言、绘画和二者的构成形式均有特定的规范和要求,这些要求是按照不同阶段儿童的特质和需要而形成的,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绘画要贴近儿童的世界。
2. 绘画要富有艺术性,即具有审美功能。
3. 绘画要前后呼应,有连贯性和“说”故事的效果。
4. 文字具有文学性,即审美功能。
5. 文字适合念出来听,具备朗朗上口、生动、简练等要素。
6. 文字与幼儿的理解力和生活经验相适应。
7. 绘画与文字配合默契,有一种互动的协调关系,可用公式表达为“文×图”。
绘本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有讲友情的、讲亲情的、讲勇敢的、讲生命尊严的、讲自然和环境的等等,几乎涵盖了儿童生活、成长的方方面面。优秀的绘本不仅仅是文学或故事的一种表现形式,更是具有珍藏价值的艺术品。
A 书籍 :零岁教育 B 绘本:小老鼠的漫长一夜 C 《火帽子扭伤脚》
http://www.hongdaishu.com/newpages/download/vob/5-6/huomaozi.wmv 《呼噜猪睡懒觉》
http://www.hongdaishu.com/newpages/download/vob/5-6/huluzhu.wm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1 10:36:29编辑过]
[日]井深大
代前言——人有无限的潜能
要开拓潜能就不能怀疑自己的能力 1985年筑波科学技术博览会最热门的话题是结了一万三千多个果实的西红柿树. 西红柿树种在玻璃罩下的政府馆内,他在会期的短短数月间结出了一万三千个果实.果树的孕育始于前年秋天的一颗普通的西红柿籽,后来枝繁叶茂.在开幕式时西红柿的树冠仅5米见方,到闭幕式时都达到了14米.
西红柿引出了人们的许多话题,也许人们会想:这是特殊品种开发的结果,时遗传工程特殊技术的结晶.然而这非同寻常的西红柿,却是由一粒极其普通的种籽发育而成,并未经过人为的任何改良.
这是野尺重雄先生的研究成果之一.野尺是兵库县地筱山人,他对水汽耕种栽培法进行了二十三年的潜心研究.利用这种栽培法,他开发了迄今人们难以想像的植物潜能.水汽耕种栽培法的特点是无土栽培,即不在土里栽培而在水槽里栽培.所用的水和肥料都很普通,营养成分是由这些水和肥料按一定的浓度溶解而成的.控制水温和水的流动,保证足够的氧气供应.当然,首要的条件是要有充足的太阳光.最后剩下的就是西红柿的
自然省长了.水汽耕种栽培法意识到泥土会阻碍西红柿自然生长,于是重新认识了泥土对西红柿的意义,并用西红柿所真正需要的东西来对西红柿进行栽培.
筑波博览会的西红柿是1984年10月开始播种的,随后,从中挑选长势最好的一颗拿到水槽内去培育.85年1月底我到水槽前看时,西红柿还没有结果.后来,因天气不好,日照长期不足,负责人似乎也十分焦急,担心西红柿结果不多.可是夏天一过,树上便接二连三地张出了一个个西红柿.是否会超过一万二千个呢?我也密切地关注着.到会期即将结束时,果实长势喜人.截至会期结束,据报道,树上已结出了一万三千个西红柿,
猜得果实数字最近的人还获得了奖品.
一株种在普通土壤里的西红柿,最多结果也就一百多个.通过水汽耕种栽培法种出的西红柿,根茎和叶子比普通西红柿多好几倍,也因此很难接受到充分的日照.可是,尽管它没有足够的太阳光照射,然而却依照枝繁叶茂,结出红红的果实来.也就是说,为了充分利用光能,西红柿对它本身的技能做出了极限性的挥发.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发现,在此之前,不仅我们而且就是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人,对植物的这种能力也一无所知.居然不用生物技术,不用特殊肥料也能实现植物的"超能力"!野尺先生是一家名叫"协和"的塑料制造公司的厂长,而并非什么专家.但是他却让一棵西红柿长出了一万三千多个果实,他向人们证明西红柿本来就有这样的能力,他向人们证明人类自身蕴藏着有待开发的无限潜能.
我也曾经品尝这种如有魔法的西红柿,它比现有的西红柿要甜,而且水分充足,有普通西红柿的味道.这种栽培西红柿的方法经过广大农业专家的努力,已经进入实际应用阶段.现在,在超市里已经能看到这类西红柿的销售了.西红柿栽培的成功使人们开始对其他植物进行试验,试验的成功与否将是今后人们关注的焦点. 人是否关闭了自己的无限可能性? 我从西红柿的试验成功便马上想到了人的问题.关于人的能力,过去人们一直争讨不休,或曰遗传决定或曰环境决定.但是,西红柿的结果情况告诉我们:人的能力远远不止于遗传和环境。人的大脑终其一生也不过利用了百分之几,连诺贝尔得主汤川秀树的大脑也只不过利用了3%(我不知道根据是什么.).我对此事十分关注,也因此而疑惑不解: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人为什么要拥有这多余的90%大脑呢?为什么不能利用这剩余的能力?为什么不想方设法地去利用这剩余的能力呢?西红柿无土栽培的发现让我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以前,我有一个模糊的认识,觉得:只要我们将自己大脑的利用率提高1%,哪怕是0.5%也将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但自从有了西红柿的发现后,我开始清楚的认识到,觉得异想天开的事情并非高不可攀,而是因为人类自身的认识有限,不能使自然赋予我们的无限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挥. 想想看,如果人类的认识极大的进步,当今的科学技术能够回答大多数问题,那么包括专家学者在内的许多人就会产生问题解决的错觉.但是,如果我们深入思考,便会发现:人类未知的领域还很多,不知道的要比知道的多得多.例如生命.尽管我们知道构成人体的大部分物质是什么,但是不管我们如何去摆能这些物质,却不能让我们人为地创造出一丁点的生命来.从我们这些外行人来看,专家学者似乎懂得人体的一切,其实他们对关键的问题一无所知。
我们知道人类的成长实体创细胞裂变的结果,但是我们不知道这种裂变是根据什么意图和什么设计方案来进行的.我们不知道:心理和感情是什么.是什么构造,如何产生,又如何进行储蓄。认为随着科学的进步和探测仪的发展人类就能了解自己大脑的生理构造等,这种看法是想当然的.实际上,人类连自己最起码的睡眠和记忆等机制都还没有弄清楚呢?
说道人的成长,发育和学习的问题,我们能装作什么都懂,按以前的方式去思考吗?我们能置之不理吗?在此,我想通过本书重新将这些问题提出来。 现代的幼儿教育受到误解 我对教育和养育幼儿有浓厚的兴趣,但却没有进行过专门的研究和亲身的体验。不过,就是现有的学问,没有人涉足的领域也很多,所以我觉得:作为一个门外汉,重要的是能提出直观性的问题。在本书当中,我还大胆的陈述了自己作为一个外行人的主观臆测,有不妥之处,望专家和家批评指正。
最先打开我视野的是因开创"铃木法"而闻名世界的铃木镇一先生.关于幼儿学习小提琴的利弊问题,当时曾经进行过激烈的争论,有人认为幼儿不宜学习,它的理由是:在日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无论是谁都能通过婴儿阶段对日语的耳濡目染而学会说日本语。日语这么难学都能学会,其他还有什么不是适宜的呢?
其次是从事汉字教育的石井勋先生.他认为:人必须从幼儿园开始学习汉字.为了印证自己的主张,他多方实践,走过艰难的路程,并赢得人们越来越多的支持,最后是自己的主张成为汉字教育的方法。
以前,人们不能轻易推翻沿袭至今的做法和常识。当有人象上面的两位先生发表自己的主张时,会遭到人们的强烈的抵制.但是现在,人们对幼儿教育或早期教育的抵触情绪以渐渐消失。而且,应该进行早期教育的主张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
但是,对幼儿教育的错误认识,如误解和曲解还很多。我的任务不仅在于主张幼儿教育,而且还在于纠正关于幼教的错误认识。本书的目的不是为了辩解,而且为了让更多的人通过我所讲述的事情去了解,关心和开展幼儿教育。 研究幼儿教育二十年的所得 二十多年前,我开始关注幼儿教育。当时,从事仓储人造纤维的大原总一朗社长带铃木镇一先生到索尼来,使我平生第一次见到了铃木镇一先生。铃木先生造访的目的是为推广他对孩子的新式教育方法而前来寻找合作伙伴的。从那以后,我对铃木先生进行小提琴早期教育的"魔力"一直惊叹不已。一个连自己名字都还说不清楚的小孩居然能娴熟的拉出高难度的小提琴曲!这决不是强逼孩子学习的结果,看之孩子的高兴演奏,不
知怎得,我的内心不由得涌起一阵的感动和愉快来。
以次为契机,幼儿教育成了我终生关心的课题。首先,我在1971年写出了名为《幼儿园教育,晚矣》一书。也许也有书名方面的原因,该书一出版就成了教育专家群起抨击的目标:怎么能这么早就开始教育呢?!但是,该书拥有很多读者,很快便成了畅销书,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海外出版发行,仅在中国就发行了20多万册。
其次,我还写了题为《母亲从零岁开始的育儿法》一书。并通过创建于1969年的财团法人幼儿开发协会,利用每月的杂志,讨论会和讲演一切机会,拚搏宣传早期教育。
其间,我拜访了许多从事实际工作和研究的人们,与他们进行讨论,并通过幼儿开发协会进行实践性的尝试,从中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就这样,二十多年不知不觉得过去了,世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后,我深深的感觉到:从前的教育偏重于智力的开发,只完成了"一半的教育",而把精神和人格培养的"另一半教育"给遗忘了。有关这方面的问题,我写了一本书,叫《还剩一半的教育》。
说实话,本书是我对过去幼儿教育的反省。确实,从早期开始进行知识性教育能培养出英才和秀才,这一观点以被众多的教育妈妈所接受。但是,我发现真正的幼儿教育不能从进行知识性的教育开始,否则就是错误的。书写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大家能够充分理解这一点。
因此,本书不是一本指导母亲如何把新生儿培养成聪明的孩子的教科书。本书向大家展现了尚未开拓和未知的领域,希望母亲们自己去思考,判断和尝试。这是我必须向大家说明的。
我以年届八十岁了(本书执笔时),在有生之年,不可能把自己所思考的问题都一一用实践予以验证。可是,不经过实践怎么能知道呢?正因为如此,本书最后没能拿出一个明确的结论来。但是,我不知道今后要用几年才能弄清这个问题,但我一定要努力探索,同时希望大家能明白我的苦心。
总而言之,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早期教育应该从心性和人品的培养开始,而不应该放在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上,这一点尤为重要。也就是说,应该把被人遗忘的"另一半教育"放在优先位置,智能教育可以稍晚些。 第一章 胎儿具有惊人的能力
幼儿期和新生儿期最适合进行幼教 有一点我想提出来,当初我在幼儿教育问题上犯了严重的错误,认为胎儿和新生儿不具备接受教育的能力。由于对幼儿的能力缺乏认识,使自己的幼儿教育开始于完全不同的幼儿教育条件。
首先,我想谈一下胎儿的问题。要了解胎儿的状况必须使用X光,而在二十年前,只能通过听胎儿的心跳,检查胎儿的脉搏来了解胎儿的状况。但是,近年来,由于B超的出现,人们对胎儿的状况知道的更多,更细。以前,我们不了解婴儿对外部刺激的反应,但是现在我们可以知道。
过去,人们就常说:音乐和母亲的交谈对婴儿有益。而真正证明这种说法的是日本医科大学已故的室冈一先生他证实子宫外的声音能进入胎儿的耳膜。
室冈先生把婴儿在子宫内所听到的声音,母亲的心跳和血液流动的声音进行了录音。他发现让刚出生的婴儿听这种录音能止住他/她的哭声。制作动物玩具"小绵羊",把录有上述声音的装置缝进玩具内,然后放到哭个不停的婴儿的枕边进行试验,我们发现婴儿会天天的睡去。太令人不可思议了。尤其是出生一周左右的婴儿,其效果就更加明显。
这说明,胎儿不仅能听到外部的声音,而且能记住外部的声音,婴儿在未出世之前就开始学习优美的声音。
这样的实例还很多。我想由此而进一步地指出,婴儿的感情来源于母亲,他/她和母亲一起喜怒哀乐。最近,随着生理学的进步。不断有研究成果表明:当人的感情发生变化时,他所分泌的化学物质(大脑传递物质)会作用于大脑。这种看法使人很容易想到,母亲血液中分泌的化学物质会通过脐带对婴儿产生巨大的影响。这是靠以往的看法所完全不能明白的,因为以往的看法只局限于通过神经纤维的电流变化来捕捉大脑的运动。人们相信所谓的胎教迷信,甚至教科书都白纸黑字地写上:别说胎儿,就是出生三个月的婴儿也看不见任何东西。最近教科书作了修改。即婴儿在出生后一个月可以看见东西。也就是说,认为刚出生的婴儿看不见东西的说法还在堂而皇之地流行着。
这种说法也许是来源于心理学权威,精神分析奠基人弗洛伊德的学说。我曾经看过弗洛伊德的文献,文献中说:"婴儿在出生获得两个半月到三个月不会笑。这是因为在这段时间里婴儿还没有智力。""婴儿的心智要在二,三年后才能发育形成。"等等。由此看来,教科书的主张与弗洛伊德的学说哟极深得渊源,因而,设置开始教育的时间段完全不同,这也是一种常识。
就是在从事幼儿教育的世界里,也曾经有人断言:出生不超过两个月的婴儿只会睡觉,哭叫和喝奶,对他/她进行能力和智能的研究毫无价值可言。例如,著名的巴顿.赫怀特博士在国际儿童年时,曾应幼儿开发协会的邀请前来日本,她当时就是这么说的。赫怀特是哈巴特儿童发展研究中心教授,世界幼儿教育的权威人士。
其他还有许多学者,他们和赫怀特一样,把婴儿看作如同植物一样的,"心智未开的有机体,"他们认为:婴儿没有意识,没有知觉,没有感觉,根本不具备心理机能。这似乎就是学问世界的现状。令人吃惊的是,在欧美,人们把出生不超过两个月就微笑的婴儿当作病人看待,称之为乳儿微笑症。
以前,之所以有如此之多的人否定幼儿教育和早期教育,是因为人们想当然地认为:身心都没有发育起来的婴儿没有接受教育的"感受性"和"学习能力"。从前的研究从来不把胎儿当作人来看待,即便不是胎儿,就是出生后不满1岁的婴儿,能否看作人也还存在着问题。
只是,如果从这个角度去考虑的话,就不仅仅是一个现象论的问题。还必须涉及到妇女生产方式等深层次的问题。尽管这样的问题很棘手,我处理不好,但是我很愿意想大家介绍几个与之相关的有趣例子。 乌干达的婴儿出生六周就会爬 1985年来到日本的哲在夫.齐尔顿.皮阿斯著有《神童养育法》一书。尽管本中有苦涩南懂的地方,但是他在我思考幼儿教育时,给了我许多启迪。而且书中信息量惊人,汇集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珍贵报告。
本章的标题是'胎儿的惊人能力',关于它的内容,我想首先从该书中引用马鲁歇尔.吉班关于乌干达婴儿的报告。
聚集班说,乌干达的母亲在临产之前还和平常一样干活。然后找一个没人的地方自个儿蹲下来生孩子,或者找人帮助接生。大约一个小时后,该母亲便去串亲戚,让大家看自己刚生下来的婴儿。
出生的婴儿被光着身子放进母亲胸前的吊带里,他/她在母亲身边长大,连睡觉都不离开母亲。由于婴儿经常和母亲在一起,所以婴儿可以随时吃奶。据说,母亲也能通过一条布吊带明白婴儿的要求并作出反应。
据说,以前从来没有人在任何地方看见过如此生养的乌干达婴儿。这些婴儿出生后的第二天(48小时)就能通过前臂支撑坐起来。而且后背伸直,头部中症,目光集中。婴儿睡眠很少,长时间处于睡醒状态。
通过对出生六,七周的300名婴儿的调查发现,所有的婴儿都能自己爬行和自己坐立,甚至还会在镜子前长时间注视自己的模样。而这种能力在欧美的婴儿,要经过24州(6个月)才能显示出来。
无痛分娩剥夺了母子/女之间的肌肤情结 为什么我们能从乌干达婴儿的身上看到这种能力呢?就乌干达的婴儿与众不同吗?
不仅在乌干达,就是在一般的发展中国家"生产"也是很自然的过程。人们常说:在温暖的南方,孩子好生养,婴儿自立早,但是,在俄罗斯有个游牧民族镇库斯,孩子分娩都在零下40度的露天进行。镇库斯人把"生产"看作一种简单的生理现象,而不是看作一件特别的事情,所以他们不会在产前作任何的准备。
据说,大部分荷兰人现在还在自己家里进行分娩。荷兰的紧急救护体制十分完备,妇女分娩时备有助产医师。如果在医院进行助产顺理成章的话,多少会让人觉得不安。在荷兰,其婴幼儿的死亡率很低,仅次于瑞典。有一位接生无事故一万六千例的助产医生说:在日本,从助产学校毕业后,即使想挂牌开业也开不起来,因为产妇们都到医院生孩子。现在,去医院生产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可是仔细想一想又觉得滑稽可笑。又不是生病,为什么要去医院呢?
大家普通认为:去医院有大夫,能用麻醉要消除生产的痛楚,进行无痛分娩。蒙特乔有一本书叫《肌肤之亲》(英文名:TOUCHING),书中描述了母亲分娩阵痛的意义,内容十分感人。TOUCHING在日语当中时SKIN SHIP的意思。顺便提一句,据说,把SKINSHIP作为一般词语来使用的国家只有日本,因为他本来是精神病学科上的特殊用语。也就是说,尽管存在着微妙的差别,但能和日语的SKIN SHIP相对应的词,在外国只有
TOUCHING的说法。这种差异会不由得让人想到西方育儿和日本育儿,乃至文化之间的差异。
有许多动物在生孩子后,妈妈会用舌头舔便孩子的全身。据说,如果妈妈不舔孩子的屁股,孩子就不能排泄,以至于不能活下来。当然,人不会去舔自己的婴儿。但是据蒙特乔推测,婴儿出生要通过狭小的产道,产道与婴儿有强烈身体接触,这可能和舔的作用差不多。因此他说:在妇女没有做妈妈的意识状态下出生的婴儿和通过剖腹产出生的婴儿,都会与妈妈失去身体的接触。
生命是神秘的,目前,我们还难以揭开它的面纱。就拿生孩子来说,婴儿和母亲的关系十分微妙,他们互相影响,如荷尔蒙得分迷惑减少,它们相互作用,并且具有各自的意义。
那么,什么是现代的生产呢?有一间带空调的,经过消毒得分娩室,有足够的照明和数不清的医疗仪器,根据近代医学进行一般化的计划麻醉分娩,平静地使用"分娩管理"字眼。下面,我想详细说明一下出生瞬间的重要性。
例如,通常分娩室的照度为三千多LX(勒库司)。这也许是出于对医生和助产医生的考虑,以使他们能看清婴儿出生时的状况。但对一个刚从子宫出来的婴儿来讲,我们不难想象室内的灯光实在太刺眼了,因为子宫光线昏暗,约30LX。因此,刚出身的大部分婴儿都因为刺眼而闭上眼睛。以前,人们将婴儿闭眼的情况解释为刚出生的婴儿目不能视。
生孩子是人的一种生理现象。自从有了西方医学,婴儿的死亡率情况明显改善,同时也损害了婴儿所具有的能力。但我并不是说:孕妇应该自然生产,不必考虑卫生和危险的状况。我是说,在医学和医疗技术进步,人类可以控制"生产"的今天,人类更应该多为婴儿着想。
把生产看作病,优先考虑医生和医院的合适与否,这就是现状。面对这种状况,我们不能忘记对生命地敬畏,必须站在胎儿也是"人"的立场,重新思考婴儿的问题。
前面,我向大家介绍了《神童养育法》一书,书中记载了用现代医疗对妊娠猴子的试验。在猴子发生阵痛和即将分娩时,按它与普通人的体重之比进行配药和麻醉。普通猴子出生后能够搂住母猴,经过麻醉而出生的猴子四肢乏力。而且母猴也因为麻醉而延长了阵痛的时间,显得精神恍惚,无法帮助自己的孩子。
虽然我们不能把人和猴子等同起来,但是如果从"环境"的角度去考虑妊娠,生产和养育的话,我们就应该更多地关注孩子出生瞬间的环境问题。不仅要考虑胎儿的环境,新生儿的环境和幼儿的环境,同时还要认真考虑生产的问题,决不能人云亦云。
为了建立较好的母子(女)关系,在孩子一生下来,我们就要注意他(她)的"个性"。推动这项研究的是哈巴特大学的布拉寨鲁顿博士。
布拉寨鲁顿博士创找了一套自成体系的观察法,叫"新生儿行动评价法"。博士的观察手段多种多样,如使用手电筒的光束和摇晃有嗝啦声的婴儿玩具以及搂抱和哄逗婴儿等。而这些手段可以观察婴儿的反应速度,反应强度,注意力的持续时间以及适应能力和精神能力的稳定程度等,而这些因素最能表现人的个性特征。
通过看博士对婴儿的检查发现,即使是出生才一天的婴儿,其差别也很大。有的婴儿会仅仅盯住博士的眼睛,即使博士的脸部上下左右移动了位置,她也紧追不放;而有的婴儿则会很快放弃追踪。但放出嘈杂声时,有的婴儿则马上适应并浅浅地睡去;而有的婴儿则十分敏感,哭个不停,还有的婴儿很好哄,一哄就不哭;而有的婴儿则需抱起来颠几下彩绘老实下来……
据说,婴儿出院回家后,由于环境的变化,同一名婴儿,一个月后的结果与一个月前的结果会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在第一周检查时,婴儿还有很好的耐性和稳定得情绪。可是,当婴儿随母亲回娘家后,由于受到姥姥和姥爷的百般疼爱,仅仅一个月,就是婴儿的自控能力减弱,对刺激反应消极。据说这样的实例时常可见。
日本的婴儿一般都能得到很好的疼爱,所以他们情绪非常稳定,而且注意力也很集中。这也许就是日本养育文化的特征吧,因此我们不能说她是好还是不好。而在美国人们更注重培养婴儿的自控能力。布拉寨鲁顿说:凭感觉,我十分担心一个受到过分保护的婴儿,因为我不知道他(她)在一岁或两岁会变成什么样子。
布拉寨鲁顿时儿科大夫,他亲手的婴儿有数千人。据说,要对不同的母亲进行育儿指导,就必须有对个性的观察。这位博士说:"对一个婴儿的跟踪检查,其结果大体能通过这位婴儿当时的结果进行预测。"她有说:"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之所以会有个性,似乎与母亲的妊娠环境,胎内环境和行为方式有关,如母亲活泼,爱大声说话等。" 刚出生的婴儿也能分辨母亲的声音 近年来,这种对学问进行细致研究的做法越来越盛行。我们也觉得,如果得不到学术上的承认,就失去了研究的价值。例如"胎教"。传说,"胎教"的想法产生于中国的汉代,到朱子整理成书是,就出现了象"胎教"诊所之类的东西。从江户时代(1603年——1867年)开始,日本也推广胎教,并在结合人们经验的基础上,对胎教进行了各种形式的继承。其中有些东西,内容空泛,意思不明。当西方医学走进国门时,由于没有时间
对"胎教"的真正含义进行重新考证,所以便舍弃了这些内容,并作出了"胎教是迷信"的解释。
但是,真正懂得胎教含义不是西方医学,也不是学问,而是和婴儿在一起的母亲。母亲不被所谓的常识所束缚,重视对每天生活的观察和发现,并对婴儿的能力做出正确的评价。为此,就必须把婴儿看作有心智和有能力的"人"。
我自己也一样,在考虑幼儿教育问题时,或收集信息,或听人说,或读书学习,而且还去进行实际的观察,有许多婴儿和孩子的事情让人感动,然我深受教益。
其中,有我1982年访问委内瑞拉首都卡拉卡斯国力妇产医院的事情。把一个前天刚生下来的婴儿刚在当中,母亲和护士分别作在床的两侧,并同时轻轻呼喊婴儿的名字。在委内瑞拉,在婴儿没有出世之前,大人留给婴儿起好了名字。当母亲和护士在多次呼喊婴儿的名字后,婴儿将头脑缓缓地转向了母亲的一边。医院为了让我看到这种现象,给我安排了好几次实验,结果都一样:婴儿们听到呼喊後,都将头转向自己的母亲。
我请母亲们放低声隐含,护士提高声音喊,结果也还是一样。这是我明白:婴儿时能够听懂声音的,一个出生才两天的婴儿也能分辨母亲的声音,看到这种情形,真的令人十分感动。这也证明胎儿在学习。委内瑞拉是一个十分重视培养婴儿能力的国家。婴儿的能力培养被列入国家项目。据说,一半的母亲们在进妇产医院三天候就出院开始劳动。医院特意作实验给大家看,是为了让母亲们明白:婴儿和母亲割舍不断的深厚情结。 母子(女)的情绪从怀孕开始 也许会有很多人说;"我知道!出生没几天的婴儿听到声音后会把头脑转向母亲。"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太平常了,所以大家不会引起注意,以至于认为婴儿就应该是这样的。
但是,大家不要忘了,婴儿是在他(她)的日常生活中发挥出能力的。我觉得,在大家忽视的地方隐藏着吧打开教育大门的"钥匙"。尽管这不是西红柿的故事,但是,有很多情况是:本来的能力被"常识"所封杀。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
NHK电视台制作的《婴儿——从怀孕开始》的节目引出了大家很多的话题。这个节目在1984年秋首次播放,后来又多次重播,相信有很多人会有印象。这个节目向大家通俗易懂地介绍了婴儿所具有的各种能力。
例如,刚出生不久的婴儿,能单手拉住绳子支撑住自己的全身重量,能够通过嗅觉分辨自己母亲的乳汁等。面对电视镜头当中,婴儿如此神奇的能力,我再次惊叹不已。
其中印象最深地是:刚出生的婴儿想和母亲进行视线交流的场面和证明婴儿出生第三天就能分辨母亲声音的实验。
通常,在日本的医院里,当婴儿出生后,会首先剪断脐带并将婴儿清洗干净,然后才让母子(女)见面。这种处理过程最长需要二十分钟,在这当中婴儿和母亲是不在一起的。
那么,如果婴儿生下来后就马上放在母亲的胸前会怎么样呢?节目对日本和美国的母婴情况作了介绍。无论是在日本还是在美国,婴儿都会觉得很刺眼,像挣开眼睛看看周围的一切.当他(她)看到母亲慈爱的目光后就一直盯着母亲看.过了一会儿,婴儿就会自己去寻找母亲的乳头吮吸起来.
据说,当帮助摄影的大夫看到这样的情景时,他们也惊呆了.婴儿出生没几分钟就想看自己的母亲……居然会有这样的事情,这在以前他们可是连想都不敢想的呀。不过,以前,爱与病院名誉院长内藤寿七郎先生就曾经发表过这样的主张。他说:当你抱起刚出生的婴儿并盯着他(她)时,婴儿大多会把目光投向你。我们不仅能和婴儿进行目光交流,而且还能看懂婴儿的目前状态。
分辨母亲声音的实验是在国力小儿病院院长小林登先生的主持下,在厚生省母子相互作用研究班的共同努力下进行的。该研究办事有意识和学者所组成的研究团体。
首先,让母亲对出生才三天的婴儿说话。听到说话后,婴儿的手动个不停。其次,让护士对婴儿说同样的话。婴儿听到说话後,手不怎么动。
爱育综合母子保健中心客员部部长高桥悦耳郎先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小儿科医生。正因为他经验丰富,处理婴儿很有一套,所以当他跟婴儿说话时,婴儿反应也很强烈,手无足蹈的。
有趣的事让婴儿听机械合成声音时的反应,这种声音以母亲的声音为主,并混进各种人的声音。尽管这些合成声音构成语言,但是婴儿对他却毫无反应,手脚连一动都不动。岂止如此,婴儿还十分不乐意听,并把脸背了过去。
专家门将婴儿的这种举动用录像机录了下来,并用电脑进行分析,以了解婴儿是如何对不同说话人的声音进行反应的。电脑分析结果显示,母亲说话的声音和别人说话的声音有着明显的区别。
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婴儿总得对母亲呼唤等声音做出反应。但从电脑的分析结果来看,我们知道:能让婴儿做出反应的不是单纯的人或物的声音,而是母亲的声音。 婴儿能记忆胎儿时的事情 其实,我所主持的幼儿开发协会,在爱育医院的协助下也进行了一个尝试性的实验。实验以俳句作材料,以调查婴儿能否听到声音,并对声音进行记忆。
首先让播音员录制一茶的排句"小猫之扑竟是树叶",然后把录音磁带交给怀孕的母亲,让他每天听。一天两次,一次三分钟。就这样,同一首俳句每天能重复好几遍,同一种刺激每天能让腹中的婴儿听到好几遍。由于俳句具有日常话语和音乐所没有的独特旋律,所以选俳句作为实验的素材有助于我们今后了解婴儿的记忆情况。
尽管一天才六分钟,但因为视听同一首俳句,所以开始时还很担心母亲们不予配合,没想到大家都热情地支持我们。
婴儿出生后,我们选定第二天到第六天的时间段做测试。测试分两组,一组是出生前听过俳句的婴儿,一组是出生前没有听过俳句的婴儿,以进行比较。要让婴儿听的磁带内容有三种。一种是实验磁带,路有"小猫之扑竟是树叶"的爱句,一种是录有其他俳句的磁带,再有一种是录有普通说话声的磁带。为了了解婴儿对这些声音的反映情况,
我们通过记录婴儿的心跳变化来进行实验。
实验结果耐人寻味。在出生前没听过俳句的婴儿,听到三种内容不同的磁带後反应一致。而出生前听过俳句的婴儿,当他(她)听到在出生前重复播放的俳句时,也许是因为听惯了的缘故,他(她)显得十分平静。而当播放他(她)没有听过的俳句时,他(她)反应强烈,脉搏和心跳都发生了变化。但当他(她)听到普通的说话声时,他(她)的反应则是平静的。
其实,我们对婴儿的上述反应频感意外。在世燕子前,我们均预测:如果婴儿能记住他出生前听过俳句的话,那么他就应该对他听惯的俳句有所反应。实际上,婴儿在听他以前没有听过的俳句时才会做出强烈的反应。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婴儿是能够区分该俳句自己听没听过的。
因册,我们可以认为:婴儿能够对出世前听过的俳句进行记忆。当他(她)在听韵律相同的不同俳句时,也许会想:"这是什么啊?",从而作出反应。
苏联已故的著名小提琴家烈奥尼特.科昂曾经对我进过这样的事,他说,他准备在某音乐会上演奏苏联作曲家的一首新曲子,为此在夫人的伴奏下进行了短暂的练习。当时他夫人刚好林月儿。
后来,夫人生下一男孩。在孩子四岁那年,它能够拉弹小提琴,并突然眼周期它没有学过得曲调来。正是那首我专门为音乐会演奏的曲子,过去没人弹过,将来也不会有人弹而且也没有灌制唱片。因此,儿子生下来后不可能会听过这首曲子。
太不可思议了,连科昂自己也惊呆了。当他知道我对幼儿叫和胎教十分感兴趣时,他便将上述的亲身体验告诉了我。我想,不仅科昂,而且和科昂一样同样目睹过婴儿惊人能力的人也一定不在少数。
例如,有一则是婴儿在母亲肚子里就开始学习的例子。
这是一个关于4岁法国女孩的故事。女孩得了自闭症,它不仅不想听父母说话,而且也不想听周围人说话。但是,当他听到负责治疗的一位大夫无意中说出的英语时,它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于是,大夫便尽量用英语跟他交谈,结果,小女孩封闭的心灵被渐渐地打开了。
小女孩的父母都是法国人,小女孩自己也在法国长大。一直听着法语长到4岁时,还几乎没有听人说过英语。可是,小女孩为什么会对英语有反应呢?觉得不可思议的大夫向她的父母询问有关小女孩英语的情况。开始时,她的父母也白思不得其解,但后来想起了一件事。
那时小女孩的妈妈在怀上这小女孩时,曾经在一家贸易公司供职,每天听英语,说英语。也就是说,小女孩在母亲的肚子里时,就和妈妈一起工作,一起生活。 真正的幼儿教育是"虚岁教育" 通过这样的例子,使我们深深地感觉到:婴儿所吸收和学习的东西远比我们的想象要多得多。但是关于婴儿的能力从胎儿开始的说法,在东方,很久已前就形成了共识。
京良药师寺的高田好胤管长留下了一段耐人寻味的文字。
佛教终有"生有"、"本有"、"死有"和"中有"等"四有"的说法。"生有"指人投胎的一刹那;"本有"指人从投胎後的瞬间道临终之前的时间。"死有"指人临终的瞬间,"中有"指从人死后到降生于下一个世界之前的时间。
"实际上,婴儿在胚胎里的时期极其重要。我们把婴儿"哇"的一声由胚胎内走道胚胎外的过程叫诞生。这似乎是婴儿一声的开始了。因此,真正的诞生是"生有",是降生到母亲肚子里的一刹那,人的正确年龄应该包括在母亲肚子里的266天。"(摘自1986年
1月16日的《产经新闻》)
佛教认为受孕意味着新生命的诞生,即使胎儿尚未成形,她也是一个人。确实,承不承认胎儿是人,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因为它关系到对零岁教育的思考问题。
现在,人们已经站在了解和认识源自胎内的婴儿能力的立场上,开始进行认真的观察和研究。以前被西方医学所抛弃的自然生产法,肌肤之亲的作用以及胎教,最近预备当作一门新的学科进行重新研究。我觉得"胎儿"是不是"人"的问题十分微妙,现在它已经成为人们的研究对象。
以前我们没有弄清楚的感情问题、精神问题、睡眠问题和记忆问题,今后也将随着新的研究方法的出现而变得真相大白。以前利用人的视觉和听觉等五官功能只能说明人的感觉,而今后我们将能深入到五官之外的感觉和感情。
我想在本章重新审视的胎儿及新生儿的能力并不仅仅是可以看到和可以听到,而是更高层次的。更广泛意义上的"感觉能力",这才是我说必须考虑的问题。我们必须站在了结合认识胎儿高超能力的立场上,从妊娠,生产,育儿和教育的角度出发,重新看待什么是可能的,什么是必要的以及什么在失去和什么不足等问题。
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临界期",无论做什么事情,一旦错过了一定的时期,人就很难培养自己在某方面的能力,也就是说有时间制约。这个时期是能否掌握某一功能的重要分水岭,因此将这一时期称作"临界期"也许是最好不过的了。关于"临界期"的实验,其中被引用最多的例子是关于猫的视觉实验。把一只刚出生的猫放在四面墙壁画有横线的环境中喂养,两个礼拜後,当这只猫进入一般的环境时,猫的视力会出现障碍,此猫不认识竖线,只认识水平方向的横线。也就是说,当猫生下来后,如果只看横线,不看竖线,猫就不具备看竖线的能力。这意味着,在猫生下来的两周时间里,由他获得正常视力的"临界期"。据说,当猫生下来后,用布蒙住他的一只眼睛;那么当此猫长大后,在把布取下来时,该猫的这只眼睛的视力就一直没有发育。
当我们调查引起猫眼视力障碍的原因时,发现猫的身体并没有发生什么异常。猫本来就具备看的功能,只不过是在猫眼能力的发育时期,没给他适当的环境而已,所以猫眼没有发挥出它的应有能力。
人的情况也一样。据说,当我们给一个天生的盲人做手术并让他(她)获得视力后,该盲人过了五岁,还是目不能视。眼睛看到的信息进入大脑后形成完整的图像。但是,如果大脑的成像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那么大脑就不能将眼睛看到的物体组成图像。也就是说,大脑的视觉神经细胞接受外部刺激后,促成视觉神经网络的发育,从而在五岁之前完成目能视物的过程。但是,如果人超过五岁,即使刺激它的视觉神经细胞,她
才的神经网络也很难正常发育。
我们知道,当人生下来后,它的脑细胞网络就接受刺激,并通过刺激使人脑得到发育和形成。最近,人们在研究大脑功能发育的不同时期,他们相信不同的机能发育分别对应着不同的最佳时期。
不仅是看的能力,而且人所具有的其他能力,再开始时都是以潜在的方式存在。潜在的能力只有接受刺激,才能成为真正的能力。因此,如果人的潜在机能不接受锻炼,人的这方面能力就会被淹没,永久地从这个人的身上消灭。就跟人一开始就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一样。
最先对世人公布存在临界起的著名人物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昆拉多.劳轮滋博士.她发现鸟类有"铭记"的现象。一只经过人工孵化的鸟出世后,会把最先看到的物体当作自己的母亲和保护者,然后平静地跟着她走。
但是,听说这种"铭记"也要在小鸟孵化后的几个小时到十几个小时才能产生。因此,这种"铭记"与其说是"临界期"倒不如说是"临界时"。
即便港生下来的小鸟把气球认作了"自己的母亲",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心智的发育和萌芽。
当我们在考虑临界期的问题时,我开始觉得不仅人体机能隐藏着临界期,而且人在心智的选择上也隐藏着几个严密的临界期分支。关于心智发育的临界期问题,以前几乎没有人涉及,但是,正如谚语所说,"百岁看小"。一个人小时候形成得性格和思维定式,在她长大后是很难改变的。一个心里有问题的孩子,其问题会持续到他长大后很长的一段时间。我觉得,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临界期所种下的孽障。
也许大家会觉得,我向大家说临界期,说过了临界期就无法挽回的话语是故意吓唬大家,其实我并没有这样的意思。光从结果看来,大家的解释是:理所当然。可是,以前大家想没想过自然界当中存在着象临界期那样的严密法则呢?我想大家没有,这是正我想说的。因为大家觉得理所当然而忽视了法则的存在,所以只有当日出现某种结果和困难时,大家才会变得惊慌失措。
从1975年后,美国发生了许多关于母子(女)关系的新问题,如母亲虐待子女问题,孩子得了自闭症等心理障碍疾病等问题。
原因之一是因为婴儿出生后就马上被放进了新生婴儿时,从而使母亲失去与婴儿接触的时间。婴儿出生后不能和母亲相见会导致母子(女)关系不和。如果婴儿早产,婴儿一出生就被长时间的放进保育器当中,婴儿在出院之前都难得和自己的母亲见上一面。如果,回到家后,母子(女)关系不好,母亲不好好抚养婴儿,甚至有虐待婴儿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报纸上被大写特写。
母子(女)最早的接触应在什么时间之前为好呢?我的瑞典朋友,医学工作者唐.沙桐曾为此作过试验。
实验分两组进行。一组按医院通常的程序进行生产,婴儿生下来后给他(她)两体重,进行一系列的处理(30分钟),然后把婴儿交给母亲看一眼,之后抢走,放进新生婴儿室,使母婴分开。另一组设定了母子(女)接触的时间。婴儿出生后,进行6分钟左右的必要处理,然后让他(她)趴在母亲的肚子上,之后用毯子盖住婴儿和母亲的腹部。接触约5分钟后,把婴儿往母亲的胸部挪一挪,使婴儿能吮吸母亲的乳房。母婴接触的时间约15分钟。然后按医院通常的程序进行处理,把婴儿放进新生婴儿室。之后的情况和条件与第一组一样。
这15分钟的差距是如何反映到母亲和孩子的身上的呢?唐.沙桐对这两组母婴的情况进项了追踪调查。调查共考察35个项目,并分36个小时后,一个月后,一年后和两年后等四个时间段来进行。结果表明,这两组母婴在两年后还因这15分钟而存在差距。
其差距不仅表现在婴儿的哭泣次数上,还表现在母亲的行动上。
和婴儿有过15分钟接触的母亲常常爱抚婴儿,报婴儿,亲婴儿,对婴儿说话等。和婴儿没有过接触的母亲则很少爱抚婴儿,对婴儿的清洁过分敏感,总担心婴儿尿湿了尿布。而且,在抱怨带孩子烦人,带孩子辛苦的问题上,两者也有明显的区别。尤其是男孩子与母亲的关系问题上,两者的差别就更加明显,这是十分有趣的问题。
在此实验基础上再作进一步研究的是古力布兰特大学的古拉乌斯教授。他也发现:两年前,在孩子生下来的三天之内,能否给母婴创造15分钟的接触机会,会影响到两年后母亲对孩子的誉爱以及言行举止。根据这种观点,古拉乌斯博士首先提出了"母子(女)情结"的看法。它的研究对后来的美国小儿医学和心理学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确实,母亲和孩子早早接触会对母亲的心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唐.沙铜箔使研究发现:孩子出生后的15分钟是母子(女)关系的分水岭。 母亲的心理发育也有"临界期" 森永良子先生是日本为数不多的,专门对小孩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儿科专家。于1985年,他出版了一本题为《人的孩子和狗的孩子——-母亲和孩子相互作用的心理》的书。读后,我深受启发,于是便马上约见森永先生,并向他进行了认真的请教。
森永先生是一味心理学学者,曾在芝加哥伊利诺斯州大学儿童研究所认客座研究员。1976年后,开始在伊豆递信病院工作,专门对儿童进行心理治疗。病院位于伊豆半岛的一个小镇上。小镇叫函难,座落在半岛与大陆接壤的正当中。医院喂养了一群狗,专门供医院进行动物实验。爱狗的森永先生在照看狗的当中,因为一个突如其来的契机,决定对狗进行心理实验,并将实验记录汇集成书。
说到进行心理实验的契机,最早是因为森永先生要在犬舍前给狗建一个小小的运动场,使狗有一个自由活动的场所。当时的实验用狗有二十多条,一天二十四个小时关在笼子里,过的也不是真正狗过的日子。森永先生于心不忍,向医院提出建运动场的申请,结果得到了批准。运动场建成后,有一只狗死活不去运动场,整天躲在笼子深处,谁要靠近他就哇哇大叫,而且和其他的同伴也没有丝毫的交往。这只可怜的狗一生下来就在犬舍中长大。既不懂得什么是狗的生活,也不懂得什么是狗感情,就好像人患上了自闭症一样。森永先生心想:我一定要让这只狗到运动场上去玩。为了让狗心理放松,森永先生每天都坚持跟这只狗进行接触。
渐渐地,这只曾经十分固执的狗开始在态度上发生转变。最后,狗王举行戏剧般的仪式,欢迎这只狗作为自己的成员加入他们的行列。这只狗终于能够自己走向运动场了。
以此为契机,森永先生开始对狗是否存在心理临界期的问题感兴趣,并着手进行实验,以了解母狗和小狗的相互关系是否会影响到小狗在狗群当中的生存问题。
实验从虎犬——-蒂罗生孩子开始。蒂尼一共生下12只小狗。但因为是高龄生产,最后活下来的只有5只小狗。到第12天,我决定把一只叫小甜饼的小母狗从蒂民身边抱走,放到家里养他三个礼拜。尽管我不忍心让狗仔这么小就和它的母亲分离,但为了了解母狗和小狗隔离后所造成的影响,我不得不这样做。
小甜饼太小,养它可真不容易。据说,要用纱布裹住奶瓶喂它喝奶,要用温水浸过的布擦拭肛门,帮助它排泄。通常小狗排泄是母狗的事情,母狗会用舌头去舔,以对小狗的肛门产生刺激。三周后,既小甜饼出生的第五周,它在森永家里可以自己喝碟子里的奶,自己吃狗食,自己拉屎拉尿。它被养成了一只聪明伶俐得宠物狗。
三周后,"小甜饼"被重新送到母亲蒂罗的身边。当其它在母亲身边长大的兄弟姐妹在蒂罗身上找乳房吃奶时,小甜饼站在一旁远远地但着。过了好一会,它才想起大家在找母亲的乳房,于是它自己也走了过来。结果,蒂罗拒绝它,并用低低的吼叫威吓它,不许它过来喝自己的奶。同时,也不许它吃饲料盒子里的狗食。
回来后的第四天,小甜饼趁蒂罗不注意,吮上了妈妈的乳房。蒂罗发现后,对小甜饼进行了威吓。不过,后来还是默认了小甜饼,允许小甜饼吸自己的奶。但是,与其他在母亲边长大的兄弟姐妹相比,小甜饼明显受到了歧视,因为它的身体从来没有得到过母亲的亲吻。
也许是小甜饼还记得妈妈的缘故,所以它向妈妈撒娇。可是,不管它怎样撒娇,妈妈就是不接受。三周的分别决定了母犬的心理变化,同时也使"小甜饼"有别于其它的兄弟姐妹。 有一种"能力"是错过出生后的瞬间所难以培养的 出生第八周,蒂罗开始带孩子们到运动场。据森永的观察,我们知道:当孩子们在自由活动的时候,蒂罗的眼睛一直在警惕孩子们周围的情况。一旦有别的狗要靠近它的孩子,蒂罗会上前暗中进行牵制,或飞跑到自己孩子的身边。但是,对于小甜饼,蒂罗却一点都不想保护。
进入第十六周,蒂罗的孩子们开始和别的狗住在一起,过集体生活。在狗的群体当中,狗有狗的规则,如是饲料时,按座次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等。但是,小甜饼对此一无所知,常常做出莽撞的事情来。随着小狗的长大,周围的成年狗不再对它们宽容。当小狗过于恶作剧时,成年狗会真的发起火来。一般而言,两只力量均衡,相差无几的狗会发生战争;而两只力量悬殊的狗则不会发生战争。但是,小甜饼却毫无力量悬殊的概
念,常常挑起争端。
终于,在即将迎来出生六个月的某一天,发生了一件大事情。不知道小甜饼惹的是什么祸?它的后背被严重咬伤,伤口化脓,陷入死亡的边缘。在森永等大夫的看护下,伤口得到了恢复,但要彻底痊愈至少还需要六个月的疗程。
尽管实验馆舍中的狗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但是它们却不折不扣地遵守这狗群世界当中的法度和规则。一直自打出生以来就没有在群体中生活的狗,因为没有规则的概念,轻率向其它狗发起攻击,结果遭到了其它狗的沉重反击。据说,这样的例子还不只小甜饼一例。
说到小甜饼,从它出生的第二天开始,它离开母犬只有短短的三周,而且它还记得它的犬妈妈。可是,正是这短短的三周时间决定了它与其它兄弟姐妹的不同。
伤后复出的小甜饼开始对座次比自己高的狗表示恭敬和顺从,不再鲁莽行事,不再挑起无畏的争端。这是小甜饼用生命换来的教训。在小时候应当轻而易举掌握的事情,到了小甜饼那里,却要付出巨大的牺牲才能狗掌握。
六年后的1985年年底,当我带上牛肉去伊豆造访实验馆舍时,小甜饼已经在狗群中坐上了第二把交椅,看上去精神饱满。小甜饼的功成名就让我始料不及,也让我悬着的心踏实了下来。 孩子的能力是遗传决定的?还是环境决定的?
虽然上述的实验不能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结论性的东西,但是我觉得它对我们是有启发意义的。无论是人也好,动物也好,其最基本的心理和生理机能都必须通过各种微妙事情的积累来完成。
那么,人的能力到底是遗传决定的呢?还是环境决定的呢?遗传和环境的界线应该划在什么地方呢?我想,今后人们会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人的大部分能力,素质和性格,绝不是因为遗传和偶然的因素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而是由包括怀孕其在内的环境所决定的。
最近,人们对遗传基因的研究进展很快。对一个外行人来讲,很容易产生错觉,以为什么都是由基因所决定的。其实不然。为此,我走访了从事遗传基因实际研究的工作人员。三菱化成生命科学研究所的中村桂子先生告诉我:不同遗传基因所拥有的信息量是巨大的,而真正表现出来的信息只有其中的1%,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才能全部来自遗传。另外,我们还压根不知道:什么信息会表现出来,表现出来的信息会选择何种组合方式。
另外,筑波大学遗传基因实验市中心的村上和夫也告诉我:遗传基因所拥有的信息量用文字表示,相当于30亿个文字量。至于,会出现哪一种信息,有"场"=环境所决定;而记录的信息归根结底是组建身体的程序。
以前,我考虑问题时,一直是以遗传与人的能力和性格无关作为前提条件的。听到学者们的教诲后,我进一步增强了自己的信心。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尽管我们不能完全否认遗传力量的存在,但是如果那它和环境的力量相比,我们完全可以无视遗传的存在。此外,根据这种想法,人的环境就大大地突破了人们已有的思考范围。为此,我们必须对称之为环境的内容,时期以及所有的问题进行重新思考。
而且,从上述的观点来看,一直沿袭至今的教育观和养儿育女观也必须对"时期"的问题进行从新思考。什么时期适合做什么?怎么做才能最有效?以前被看作常识的问题是不是真的正确呢?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都必须进行一次深入的思考。我觉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一个一个地去寻找临界期,找到了临界期就找到了从零岁进行真正教育的方法。
下面,我举一个我们身边常见的例子。例如,我的英语听力很糟糕,不能区分R和L。发音也很差劲。听英美说话,分不清对方说的R还是L。
不能区分R和L是许多日本人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不只是我一个人的问题。我曾经把有过驻外经历的索尼公司职员招集到一起作R和L的测试,我发现:尽管他们的英语说的呱呱叫,但是能够真正区分R和L的人毕竟凤毛麟角。
当然,这并不是说日本人的听说能力要比欧美人差。事实上,大家知道:婴儿的咿呀学语,包括了所有的语音,而且全世界都一样。但是,日本人从初中开始学英语错过了能够区分R和L的临界期,所以日本人不能区分R和L。也就是说,能否区分R和L的临界期应该是早于初中阶段的某个时期。与其说它是教育和学习的问题,到不如将它看作纯心理的问题。而且,关于发音定了型,学习其它语言就会带上浓重的日本调。
反过来讲,就是:学习一定要把握好时期,否则就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但是,任何人都有一种潜在的,能够发出各种声音的能力。让一个从小只接触日语的人从初中开始学习英语,无疑是对人的能力的极大浪费。
"创造"天才的父亲们 无论是零岁教育还是胎儿教育,首先给人们的印象就是"早期教育"和"英才教育"。这是我必须涉及的问题。天才和早期教育一直是人们经久不衰的话题。即使在现在,在人们的脑海深处不也一直认为"幼儿教育"等于"英才"和"高智商"吗?
但是,真正的早期教育必须包括对人至关重要的"人品"教育。不过,关于人品等问题,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它是自然养成的,所以没有人去研究它。
在早期教育这种特别的教育思维当中,"人品"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现在,一提到"英才教育",就往往会让人产生"教育妈妈"的印象,所以我们有必要从最本质的地方去重新把握"早期教育"。
在本章当中,我想围绕早期教育和天才教育的问题,把人品和人性的培养与能力和智能的培养放在同一水平上考虑。同时,考虑体育的问题。如果将这些因素割裂开来,我们就会犯错误。同时,还会让人产生"零岁教育"有偏重的印象。下面让我们以世人熟知的莫扎特为例,去说明:是否存在能够取得非凡成就的天才教育?如果存在,它是什么样的教育?
莫扎特的父亲列奥玻尔特使一位宫廷音乐师。同时,还是城里出名的,很有才华的音乐教师。
父亲在女儿玛丽安七岁时,开始教她弹羽管键琴(钢琴的前身)。当时年仅三岁的莫扎特在一旁看姐姐练琴。看着看着,莫扎特就开始对羽管键琴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来。这引起了他父亲的注意,于是他父亲马上开始教她键琴入门。
莫扎特的进步是惊人的。在父亲的指导下,他五岁开始创作小曲,六岁开始为钢琴创作协奏曲。最后,他的父亲甚至不惜放弃自己的工作,将自己的毕生奉献给儿子的音乐教育。从么扎特六岁开始到25岁定居维亚娜,列奥玻尔特为了让莫扎特的音乐才能得到磨砺,带他遍访了欧洲各国的宫廷。据说,再前去宫廷演奏的途中,他们几乎不住旅馆,而且排练也在带蓬的马车中进行。莫扎特就是在这样的生活当中,创作出一个个美
妙的音乐的。
再有就是贝多芬的父亲约翰。他是宫廷乐团的男高音。再贝多芬小时候,人们在传颂着神童莫扎特的故事。他父亲为了把儿子培养成莫扎特那样的神童,开始从小对他进行音乐教育。然而,贝多芬的音乐才华并不想莫扎特那样从小就非同凡响,因此他接受了一个个近似残酷的严格教育。
最后,父亲自己再也教不了儿子,于是,便让儿子拜海顿和阿布莱比贝鲁加等一流的音乐家为师学习作曲。可是,贝多芬的才能并没有得到认可,大家对他的评价是:难以成为作曲家。
但是,贝多芬却给世界留下了美妙的音乐。如果当初他没有得到父亲非同寻常的教育,恐怕也不可能创作出如此众多音乐精品。总之,不管贝多芬也好,莫扎特也好,他们无数杰出的音乐创作都不是父亲们直接灌输的结果。关于他们的音乐创作,我们是否应该这样去考虑:音乐和别的任何艺术一样,通过早期教育去掌握基础是我们的理想选择。当你有了基础开始能够歌唱的时候,你的音乐才华才会象火山一样地喷发出来。
各种事例也表明:早期教育在才能的发挥当中,起到了相当巨大的作用。尽管我对早期教育的效果深信不疑,但是我仍然想用实例去说明已有的英才教育和早期教育的问题。 真正的早期教育必须包括"人格"培养 说起早期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天才的事情来,与其说是现代的新鲜事,倒不如说是流行了上一个世纪的新鲜事。其中最著名的是卡路维蒂的教育。卡路维蒂把父亲教育孩子的方法写成书籍并流传后事,因而十分出名。在日本,木村久一先生也在他的《早教育和天才》一书当中,介绍过卡路维蒂的教育,书中收集了许多关于天才教育的实例。
卡路维蒂出生于二百年前德国一个叫洛休的乡村。他的父亲是一位极具创见性的牧师,他坚信:"一个平凡的孩子,只要从婴儿阶段开始得到合适的教育,他就一定会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教会里所有的人都认为:他父亲的教育论过于偏激,和当时的一般教育论,既才能全部来自遗传的观点格格不入。因此,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表示反对。面对这种情况,他父亲毫不示弱,并向众人宣布:"我别无选择,只有拿出证据才能向大家说明一切。如果神把孩子赐给我,我就一定要让大家看到:我是如何将一个普普通通的孩子培养成天才的。这是我心中酝酿已久的计划。"计划的实施,使他成为惊世骇俗的人物。
那么,计划实施的效果如何呢?据说,卡路维蒂出生时,先天条件极差。孩子脑子迟钝,左邻右舍的人都在背地里叫他白痴。但是,卡路维蒂却取得了让世界震惊的卓越成就。
他五,六岁时,就说的一口纯正的德语,单词量三万,并且能够自由运用。后来,他开始学法语,并用一年时间掌握了法语。
接着,他用六个月的时间掌握了意大利语,用三个月的时间掌握了拉丁语,速度之快令人叹为观止。另外,他还记住了英语和希腊语。到卡路维蒂八岁时,他通读了联大人都觉得费解的古典和哲学名著,这些名著分别出自荷马,威吉尔,西塞罗何库勒等人之手。荷马是古希腊的大诗人,他因创作《伊利亚特》而闻名。威吉尔是古罗马最大的诗人,而西塞罗则是古罗马一位非常活跃的辩论家和哲学家。库勒是与歌德齐名的大
作家,他给世界之学留下了许多不朽的名作。其中的《威廉退尔》在日本也十分出名。据说,维蒂能跟读童话一样,津津有味地读这些大文豪的作品。
这位少年的名字在全德国家喻户晓。他不仅精通语学,而且在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和数学上也相当优秀。其中数学尤为出类拔萃。1809年,学者们对他的才能进行测试,让他读希腊语,拉丁语和法语中难懂得文艺书籍。结果证明,他不仅能够完全理解,而且还掌握了足够的知识。
于是,年仅九岁的卡路维蒂被允许进入莱布茨大学学习。而且国王也十分赏识他的学习能力,命令格廷根大学从第二年的秋天开始接受他为正式学生。
在大学的四年时间里,他完成了对物理学,高等数学,化学逻辑学和语言学等课程的学习,并于13岁半那年获得了吉镇大学授予的哲学博士学位。
16岁那年,他在海德堡大学获得法学博士称号,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法学部教授。18岁那年,他根据普鲁士国王的命令赴意大利留学。在意大利学习法律期间,他根据自己对但丁的兴趣,写了一本名叫《但丁的误解》的书,书中列举了已有但丁研究学者的错误之外。尽管法律是他的本职工作,但是研究但丁也付出了他毕生的精力,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1883年回国以后,他就根据国王的愿望在德国各大学讲授法学,直至他83岁时才结束他辉煌的一生。
这既可以说是朝气教育的雏形,也可以说是成功创造人的为数不多的典型案例之一。后来,他父亲就根据自己是如何在儿子十四岁之前,对他进行独特教育的问题写了一本书,书名叫《卡路维蒂的教育》。该书出版后,据说并没有多少人问津。但是,也确实有父亲想模仿书中的教育法,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天才的。 天生儿童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培养的 1915年,威廉詹姆士塞迪斯和阿道夫巴尔分别以15岁和16岁的年纪从哈佛大学毕业。诺巴特维纳10岁进入塔夫脱大学,随后进入哈佛大学研究生院,18岁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卡路维蒂的父亲在一百年前写了一本教育法的书,他们的父亲就是根据这种教育法,自己把孩子教育出来的。我要补充说明的事,维纳和卡尔的兄弟姐妹已十分优秀,他们同样在很小年纪就考上了大学。我敢保证,在他们之后也一定出现了不少这样的例子。
卡路维蒂留下来的教育法著作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什么是早期教育,卡路维蒂的例子告诉人们应该如何去进行早期教育。然而,许多名垂青史的杰出人物,其成长过程也惊人的相似。
例如,十七世纪,法国的科学家和思想家布雷斯帕斯卡,他创造了著名的阿斯卡法则,并写下了《暝想法》一书。他的父亲是一位数学家,在失去妻子以后,他将所有的热情都倾注到儿子的教育上,甚至不惜辞去公职。十九世纪著名的大物理学家维廉汤姆森和它的哥哥詹姆士汤姆森,他们的父亲是一位苦学的农夫。小的时候,他们的父亲对他们的教育投入了巨大的热情。据说,诗人歌德也得到过父母的教导。在当军人的父亲和聪明的母亲的教育下,歌德八岁就能够读写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和希腊语。
十九世纪的约翰斯图瓦特米尔在他《自传》的第一章 中,记述了父亲对他的教育。文章的开头写道:"我从父亲那里接受了非同寻常的教育。一般,孩子的童年常常是在无为中度过的,然而从我童年所受的教育来看,孩子在童年能够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和技能。"
类似上述的例子举不胜举,在木村所协的《早期教育和天才》以及其它研究才能教育的书籍当中就列举了许多例子。
我在这里所举的例子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重新研读这些例子,发人深省的地方还很多很多。
二十多年前,在东南亚某国出现了一个据说是两千年才有一位的天才儿童。这位少年的智商高的不能测量,远远高于当时的智商最高值197。具推算,这位少年的智商指数达到210,从而被记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三岁时,他不仅能说本国语言,而且还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和德语等。四岁时到日本上电视,向公众展现他天才的风貌。令日本观众震惊的是:一道大学入学到似的不定积分难题,他只用了三分钟就正确无误地算了出来。
这位天才少年八岁时也到日本来过,后来就再也没有他的消息。某电视台为了探听究竟,专门就少年后来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但是也不知道少年在哪里。唯一获得的信息是:那位4岁就在大学当旁听生的少年,17岁参加全国高考统考时,考是考上了,但平均成绩只有65分。在全部考上的2763名考生中排名第2420位。现在,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已除去了他的名字。关于他真实的情况,我们一无所知。但是,对他的中伤和各种猜测却无所不至。
写这位少年的书有三本之多,但是书中却没有片言只语提到教育方法的问题,只是一味地罗列该少年的优秀成果,如出生三个月就能说"爸爸,妈妈",一岁就能够解答微积分等。不过,从少年父母同意日本媒体披露少年的才能这一点来看,我们可以想像:少年是接受过相当热心的特别教育的。
不知为什么,在中国会时不时有天才少年的诞生。而在日本,这样的少年却闻所未闻。但是,只要幼儿教育做得好,就一定会产生令人吃惊的成果。于是,孩子的父母开始觉得孩子是天才,社会上也沸沸扬扬地传说:这孩子是天才。这样一来,"早期教育"不久偏离正轨,"早期教育"的形象不就受到损害了吗?
要把优异成果的出现看作一件好事情,最重要的事做好后面的工作。如果不能把孩子显露的才能进一步发挥出来,不能把孩子显露的才能和其它别的才能结合起来,孩子才能的显露就变成了炫耀,父母过高的期望也会随之落空。而且,对孩子而言也十分不利。
一般人对才能教育和早期教育持批评的看法,之所以如此,原因之一是:他们担心象刚才所举的例子一样,即使少年小时候多么具有学习的才能,如果他不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不能凭才能从事一项很好的工作,那也不是毫无用处吗?不错,对父母来讲,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即便是一个平凡的人。也能幸幸福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杰出的能力和温和的人品能相容吗? 确实,有许多才华横溢的伟人们,他们的人生既有常人所难以想像的丰富多彩和美满幸福,也有曲折起伏以及与常人不同的精神磨难。
首先以莫扎特为例。他身染重病,在父亲死后,生活窘迫,形同乞丐,在妄想和忧郁中英华早逝,年仅35岁。关于它的死因一直是一个谜,有人说他死于尿毒症,有人说他被人毒杀,也有人说他死于大脑疾病。
贝多芬嗜酒成性,52岁的了黄疸,53岁吐血,57岁离开人世。据说,他在失去意识之前,用拉丁语留下了一句话:"大家鼓掌吧!喜剧结束了。"
帕斯卡死时也很年轻,年近39岁。临死前,他告诉他姐姐,"我从18岁开始没有哪一天不是在烦恼中度过的。"
写才能教育论的黑田实朗在他的著作中,对许多天才的成长过程和晚年都作了详细的记述。他在调查许多事例后,写道:"艺术和学问的天才,根据父母的愿望,接受极端的英才教育而成为伟大的人。但是,这却成了他们的祸害,不少人的身心健康受损,在不幸中度过自己得一生。"人们常说,有很多天才是怪人。虽然他们因为不是凡人而受到了尊敬,但是根据黑天先生的看法,我觉得:天才的痛苦也不是平常人的痛苦。
在黑田先生的书中也以这样的人物作例子举了出来。他们因为父母特异的教育方法,(可能还不能称之为英才教育),成了杰出人物,但是他们的一生却很不幸。
例如,英国的文豪约翰拉斯金,他是由母亲精心培养长大的。他母亲是一位虔诚的清教徒。她把所有的玩乐都看成是罪恶,所以从来没给幼小的拉斯买过玩具。
母亲每天早上花几个小时和儿子一起读圣经,父亲给儿子念诗并让儿子自己朗读。当时,小学还不是义务教育,所以拉斯金只上了几个月的学。而大部分教育则是在家中进行的。
他十八岁考入牛津大学。母亲硬是在大学附近租了一间房,密切注视儿子的生活。据说,这位母亲三年多来一直把丈夫留在伦敦,自己住在牛津街。他的婚姻生活并不美满,妻子离他而去。在晚年,他说道:"我所受的教育,一般说来是错误的,而且也是不幸的。"据说,他在长大以后曾经多次发疯。尤其在临死前得一年,他因精神极度错乱而痛苦不已。
哲学家尼采也有一个特异的童年。父亲在他四岁时就去世,他哥哥也在他父亲去世的七个月后死去。母亲体弱多病,和父亲的两个姐姐住在一起,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另外,祖母也和他们同住。尼采作为女家族中唯一的男性。他的成长倾注了女性太多的爱。母亲希望尼采绝对爱他,要求尼采按照他的意志行事。
结果,尼采变成了一个认真,深沉,懂礼貌的孩子。另外他不同于别的孩子,做事刻板,绝对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因此,周围的坏小孩都取笑他,母亲也担心他。
他不太爱玩,喜欢孤独,喜欢一个人静静地思考。他从青年时代开始怀疑宗教,后来否定神,写下了关于虚无主义的哲学书籍。他45岁时发疯,由母亲和妹妹照看他,第二年死去。
据说,宗教改革加马丁鲁德的母亲教育儿子很严厉,路德小时候就因为父亲不注意偷吃栗子而受到过母亲的鞭打。一介神父的路德敢于反抗专横跋扈的罗马教王,在当时是需要千百倍的勇气的。
他具有强烈的正义感,但另一方面,他也具有病态得神经质倾向。成年后患上了女性恐怖症。
基督教新教为理公会派的鼻祖,英国人约翰威斯莱,在小时候也受到过母亲极其严格的斯巴达式教育。他母亲所生养的17个孩子,个个都是做事有板有眼,举止讲究礼仪的人。但是,这17个孩子的婚姻生活大多都很不幸。这一事实告诉人们:母亲家教的过分严厉,她所培养出来的孩子不适应家庭生活。
据说,为理公会宗派的名称起源于约翰的绰号。约翰是牛津大学神学学生的时候,因为生活过于有规律,周围的人都叫他墨守成规者(指生活有规律的人)。黑白先生是这样评价约翰的,"极端严格的教育也许不适合培养和善的家庭人.但是,却培养了他作为一个宗教家和政治家的坚强意志.而且,对他所从事的伟大事业也很有帮助。
前面例子中所提到的莫巴特维纳也写过这样的话。曾经是天才少年的他,在数学,电子工学和神经生理学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创建了成为计算机和机器人原理的控制论,从而成为美国大名鼎鼎的大学者。我也十分尊敬他,经向他的学生询问,得知他是一位和蔼的人。但是,他在《从神童走向凡人》的自传中说:他意识到自己养成了某种怪异的性格,而且自己也绝对不是那种让人觉得可爱的孩子……。
而且,约汉斯图瓦特米尔也说:他因为在社会生活中不能找到平衡而苦恼。别人觉得他为人冷淡,他自己也常常反省自己的性格,努力做到不卑不亢。
那么,早期教育创作出来的都是不幸的人吗?
在前面例子所提到的人当中,有过非凡精力并度过幸福一生的人,也许只有卡路维第一人。
做牧师的父亲特别注重儿子的全面发展,他不仅要求儿子具备很高的知识水平,而且还要求儿子具备崇高的信仰和良好的品格。在书中,他也这样写道:他优先考虑让孩子进行户外活动。令人吃惊的是,他仔细而彻底地贯彻了教育的理想。从书中以下的文字,我们可以推断维蒂父亲所注意的是什么。"为了让孩子顺利地成长起来,就必须从妊娠之前开始作准备。丈夫要进行自我训练,身体要健康,要有知识,而且还必须有一个好妻子。只有这样,生出的孩子才会身心健康。在孩子生下来之前,必须为孩子的将来做好准备。而且怀孕期间十分重要,这一点,我们不必赘言。在怀孕期间要节制饮食,肉提上相互爱抚,经常到户外活动,喝优质水,身体保持清洁,忠实履行责任,满足欢悦,而且还必须忠于神。不仅妻子要这样做,而且丈夫也要这样做。如果做到了,神就一定会给我们一个健康的孩子。对一个孩子而言,具备上述条件是足够的。"
维蒂的父亲十分小心,努力不让卡路本人觉察自己的才能比别人出众,他最怕卡路被培养成受人爱的人。因此,他父亲很注意关心他妈妈(妻子),一举一动都充满了爱意。在父亲的教育下,尽管卡路具有卓越的才能,受到大家的爱戴,但是,他一点都不傲慢。这在大家看来,也许并不觉得不可思议。 早期教育的真正目的 我从十几年前开始,就对幼儿教育投入了很大的热情。最初的动机如前面所说,是因为自己对教育的现状怀有一种深深的遗憾:自己辛辛苦苦所从事的竟是"耽误了善后工作的教育"!我还写书,到处进行宣传,应该说,我的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并促进大家对日本的早期教育和英才教育进行思考。
毫无疑问,过分偏重的早期教育很容易产生弊端,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我写了《幼儿园教育,晚矣》艺术,提倡"教育从零岁开始。"这在一个教育工作者看来,也许会觉得毫无道理,甚至还会有人认为我对煽动英才教育热负有责任。
但是,我不想作任何辩解。通过将近20年的各种努力,一些模糊的东西开始变得清晰起来,而且我的想法也发生了某些变化。在这里,我想就这方面的情况作一些说明。
通常,杰出人物的出现都会引起很大的轰动,诸如惊呼:"世纪的天才""天才出现了"等等。如果有一个好的环境去培养孩子的能力,"创造天才"是有可能的。如果从孩子的早期开始,就注意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能力,并且有意识地对他进行正确的指导和合理的训练,那么孩子即使受到自身能力和身体条件的限制,要让他具有令普通人吃惊的高能力也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不过,从本章所叙述的实际例子来看,卡路维蒂的情况属于例外。因为特别的早期教育包含着危险,稍有差错就会毁掉人的一生。在说明早期教育的时候,我想对其中的"危险"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所谓的杰出人士,他们的人生大起大落。他们之所以不被看作常人,是因为人们只将目光停留在他们所接受的早期教育以及早期教育所产生的知识性成果或某一熟练技能上。那么,应该怎样才能掌握过人的知识和特殊的技能呢?这正是父母和专家所探讨的问题。
很少有人象卡路维蒂的父亲一样,在培养孩子时关心孩子是否有人爱。也就是说,现在人们对孩子的能力认识不充分,所以早期教育的目的出现了一边倒的现象。
在第2章中,我向大家介绍了进行15分钟短暂接触和隔离对后来母子(女)关系的影响。知识性的问题可以通过以后的努力去弥补,但是,心灵的问题却不能弥补,他会因为时机的错失而永远错失。
但是,根据心灵自然产生,龙的儿子是龙的认识,人们常常会这样想:一个人的人格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然而遗憾的是,无论是想进行早期教育的父母,还是不想进行早期教育的父母,他们都没有充分意识到培养孩子心灵的重要性。因此,心灵培养不象智能培养,得到了父母的足够重视。
我现在切实地感觉到:智能教育问题不断,所以在日本,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培养温和的人品和健康的体魄。
今后,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等机械将会越来越多地取代人的劳动。因此,我相信:是智能机器人,而不是知识与分析起作用的时代一定会到来。到那个时候,早期教育的目的将不再是拥有多少知识,而是造就具有协调人格和温暖之心的人。因此,我想:具有"显著效果"的早期教育,也必须站在和以往完全不同的立场上进行重新考虑。
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是,在前面所列举的事例当中,几乎所有的早期教育都是由父亲去实施的。而且,父亲对孩子的教育很严格。确实,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光靠父亲一个人的力量就足以完成。但是,早期教育的目的是创造人,简单的说,向孩子灌输母爱应该走在知识和技术教育的前面。
即使我不说,也许大家也能明白母爱在教育中必不可少。从近的说,它是注入到知识性早期教育中的能量;从远的说,它能解决困扰学校教育的问题。也就是说,现在最重要的是一丝不苟的做好大家都明白的事情,决不能因为大家明白,而等闲视之。
本来,从知识比不过心灵,"健全的灵魂依附于健全的身体"这样的角度出发,我应该向大家谈谈"体育"。但是,由于世人对"体育"的认识不足,我手头又没有合适的资料,只好向大家谈谈心灵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我掌握的材料比较充分。 "语言前的教育"只能由母亲承担 在第一章 和第二章 中,我就心灵和能力等形成的问题进行了涉及。在《还剩一半的教育》中,我谈到"语言前教育"的问题。婴儿从出生前开始到出生后的一分钟、一个小时的时间里,进行大量吸收,并对大量的东西进行掌握。这一事实验证了我以前在《母亲从零岁开始的育儿法》一书中的推论。
例如,时实利彦先生,他是日本大脑生理学的大家,写了许多连我们外行人都能读懂的书籍。他1973年去世,在死之前,有人问他:"你是如何站在大脑生理学的角度去看待胎教的?"他回答:"母亲的大脑和胎儿的大脑不是通过神经纤维直接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我们只能说,无论母亲的大脑受到什么刺激,它都不会对胎儿构成直接影响。"在时实先生所处的时代大脑生理学主要研究电子信号在神经纤维中的传递。
但是,曾经跟随时实先生学习的现京都大学名誉教授大岛清先生,通过对大脑与荷尔蒙等化学物质的研究,发现母婴之间是通过电子之外的信号进行传递的。根据这一事实,大岛请先生写了一本关于胎教的书。
例如,如果直接作用于母体,就会使荷尔蒙分泌发生变化,使通过脐带流进来的血液浓度成分发生变化,从而直接影响胎儿的状态。
语言前的教育与其说是教育,倒不如说是每天的育儿工作,如跟婴儿说话,喂奶合抱一抱婴儿等。在婴儿开始会说话并开始教他记住某些东西之前,按理来说,婴儿所接受的东西远远要超过父母教他的东西。甚至在母亲的肚子里,婴儿也在进行知识的摄取。
由此看来,语言前的教育,其范围之广,已不是以前的早期教育的概念所能完全覆盖的。
关于这一点,在前面所提到的例子中,父亲们也都是从孩子相当小的时候,就开始对孩子进行教育的,但是,几乎所有的记述都是这样写的:"孩子开始懂得语言的同时,就开始……"
这反映了他们的共同想法,认为:"要提高孩子的才能,就必须首先让孩子理解语言,然后用语言进行说明和教育,如果能够在孩子婴幼儿时期的能力没有递减之前,让孩子熟练运用语言,那么,凭借孩子惊人的吸收能力,他就能够进行学习并掌握我们交给他的东西。因此,孩子最先需要的是语言教育。"
事实上,任何一个天才儿童,在未满十岁之前都能自由读写多国语言,能够一本接一本的通读难懂的书籍。就这样,他们的才智在阅读中得到了不断的提高。不是强制,而是让孩子对学习感兴趣。父母对孩子所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为了让父母高兴,孩子努力学习。
因此,如果父母能够很好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孩子学习起来就不觉得累,而且孩子还能很快记住包括语言在内的任何知识。确实,这是十分有效的。但是,今后我们需要考虑的不是光用语言去培养孩子的问题。或许,在会说话之前,婴儿通过母婴纽带所学到的东西会多于通过语言教育所学到的东西。
通常,我们人在开始让孩子熟练使用语言时,就开始用语言进行意思的传递。动物和人的不同在于人拥有语言这种意思传递的手段。但是,正如人们常说:"眼睛和嘴一样会说话""感觉有杀气,不由得回过头来"。因此,传递意思并不一定需要语言,不用语言也不能说是低级。尤其是在培养人品的时候,这种不用语言也能进行意思传递的"纽带",我觉得,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狼少女阿玛拉和卡玛拉的故事被写进了各种出版物之中。在某种意义,1983年记录在美国俄亥俄州的伊扎贝尔少女的故事,与之形成了比照。
伊扎贝尔的母亲是一个口不能说,耳不能听的聋哑人。在伊扎贝尔出生后,家人为了让她们母女躲避世人的目光,在一间形同牢房的漆黑房间里,整整对他们进行了六年半的监禁。伊扎贝尔出生时,是一个没有任何异常的正常婴儿,但是在经过六年半的监禁之后,被人发现时,她却变成狼少女的模样:嘴巴不能说话,对陌生人充满敌意,一副穷凶极恶的样子。她的行为据说,只相当于出生六个月的婴儿水平。但是经过梅逊和戴维斯两位大夫的共同教育,这位不幸少女的词汇量逐渐增加,数年之后,她达到了能够进行日常生活的水平。出生后到六岁半的时间里,没有人跟她说过话,陪伴她的只有黑暗和寂静。可是,伊扎贝尔却融进人的生活,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伊扎贝尔和母亲的肌肤之亲十分丰富。既不能听也不能说的母亲不可能听得见伊扎贝尔的哭声,也不可能对伊扎贝尔说出温柔的话语。但是,她可以通过搂抱婴儿,和婴儿进行心灵的交流。正是这种心灵的交流刺激了伊扎贝尔的大脑和心灵,并培养他作为一个人的心灵。 幼儿教育是从培养心灵开始的 如果心灵,性格和气质都有培养期的话,那么我想,这个培养期就是语言之前的时期。谈到培养孩子身心健康的问题,我们必须向卡路维蒂父亲所说的那样,从孩子未出生之前开始考虑,这样一来,我们就不能说他是早期教育还是英才教育了。至于什么是对孩子的真正教育,我们都得从新考虑。
接下来是临界期的问题。一般认为,心灵的培养也有临界期。据说,小时候缺乏爱的孩子,长大后多数会有问题,我们不能说这些孩子是因为不争气才自甘堕落。而应该说:这些孩子是因为在某一时期之前没有被爱过,所以不能接受爱。也就是说,在这些孩子的身上没有养成知足的心理和被爱的心理。即使是临界期的问题,最主要的不也是关于心灵的吗?
以前,大家认为性格等存在着天生的因素。这是因为,当周围的人意识到婴儿的性格和人品时,临界期早已过去。而当临界区的时机错过时,婴儿的性格和人品就难以改变了。所以,当有人觉得人的素质和气质都是天生的时候,我们其实不必大惊小怪。
例如,上学后老师反反复复的教育学生,"不要以强凌弱","要体谅他人",可是学生就是不明白。这是因为,在进行语言教育之前,学生从还不懂得语言开始就反复接受教育。这种心灵的教育优先于各种知识的记忆,是那个时期刻在孩子心灵深处的东西。
说到心灵教育,似乎让人觉得很难很难,其实,它并不难。对新生婴儿的初次爱抚,喝奶时,婴儿和母亲之间的视线交流、母亲对婴儿的逗笑以及母亲对婴儿出声时的应答……这种母婴之间的交流是母亲和孩子之间联系的纽带,它是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东西。
人们常常把意思的传递叫做"交流",而日文字典,对它的解释是"用语言进行意思或思想的传递"。这是他本来的意思。所以,我想:母亲和婴儿之间的相互感觉以及母亲和孩子之间的联系纽带,可以用文字表达为:"不用语言的交流"和"语言之前的交流",婴儿所感受到的首先是"语言之前交流",然后婴儿的心灵和能力才会成长。我希望大家知道教育"并不是首先从懂得语言开始的"。
至于如何有效的进行早期教育,那是我们必须考虑的另外一个问题。不断深入探索人的可能性,这也是我所追求的目标,但是,现在日本人所需要的首先不是人的可能性,而是幸福的人生。即培养一个能使自己幸福并使21世纪的人类幸福的人。 在日本,从古代流传至今的谚语有"三岁看小"和"先入为主"等。贝原益轩在《和俗童子训》中也认为:如果开始有一样东西定了型,以后再想让别的东西定型就很难。
他说:"大概小孩都没有善恶之分,从小学到了什么,长大了便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最先进入孩子心中的东西一旦定性,以后无论是遇到好事还是坏事都很难动摇孩子的意志。因此,我们应该让孩子从小接近好人,给孩子指引一条好的道路。"
二十年来,我一直对现有的教育方法忧心忡忡。我觉得,在现有的儿童教育方法指导下,即使儿童有了无限发展的可能性。也会因为能力生成临界期的耽搁二白白地被葬送了。
这样的话,我曾经说过多次。但是,却没有引起什么反应。既没有人提出批评,也没有人对教育的时机和顺序进行研究和实验,更没有人再重新问起。我觉得,想铃木镇一先生对小提琴教育的毕生探索和实践,以及石井勋先生对汉字教育的毕生探索和实践都是特例中的特例。他们两人的教育方法在开始时,都受到了社会的百般阻挠。
但是,我相信:在将来某一天会有更多的人携起手来,共同去研究教育问题并掀起真正意义上的教育革命。并且相信:人们对儿童以及婴幼儿的思考也必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幼儿教育,首先要开发人的右脑 1982年登载在某科学杂志上的两张照片成为我关心左脑和右脑问题的契机。这两张照片是加利福尼亚大学拍摄的大脑PET断层照片。PET又叫阳电子放射物X射线断层照相术。在作大脑PET时,要先向人体注射放射性同位素糖,然后再作大脑CT电子扫描。从扫描后的得出的大脑断面图可以看出什么地方血流量多。那个地方的血流量多,就说明那个地方的大脑活动活跃。
这两张照片反映的是两个人在听莫扎特音乐时的大脑活动情况。一张照片显示的是音乐家的大脑情况,而另一张照片显示的则是普通音乐爱好者的大脑情况。
虽然这两个人听的都是莫扎特的音乐,但是他们两个人的大脑活动情况却不一样。拿一个人的左脑和右脑相比较,音乐爱好者的右脑血流量多于左脑;而音乐家的左脑血流量多于右脑。
过去人们常说,左脑具有语言的功能。我们知道,当左脑因为事故和脑出血等原因而受到伤害时,人就会产生语言障碍。1981年,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斯佩里获得诺贝尔奖后,大家才真正开始注意左脑和右脑的不同功能。另外,在斯佩里获得诺贝尔奖的前一年,美国电子学家布莱克斯利出版了一本叫《THERIGHT BRAIN》的书。日语译名叫《右脑革命》,是大前研一先生译的。该书非常有意思。
以前,人们说,体育是通过身体的感觉来记忆的。这种体育论的观点喝左右脑的理论完全相同,说的都是一回事。但是,大脑生理学却没有接受这种"左脑"和"右脑"的观点。
根据《右脑革命》和其他书籍的说明,作者把左脑叫语言脑或优势脑,而把右脑叫音乐脑或劣性脑。劣性脑的说法是西方人的发明,让人觉得有趣。这些,我们且不去管它。首先,左脑主管"说"、"读"、"写"、"计算"、"组装"和"分析"等理论性和说理性的事项;右脑主管以"音乐"和"美术"为主的艺术和体育,以及主管不好用语言表达的领域,如"立体感"、"类别"、"直觉"和"信仰"等。
说的在直白一点,右脑的主要机能是抓住事物的整体,进行空间认知和类别区分。空间认知是人的基本机能,而类别区分则主要是以区分人的长相为主。但是,左脑却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左脑的主要机能是对事物进行理论、分析和解释。因此,如果让我来说的话,我是不会把右脑叫"劣性脑"的。你想,当一个人接触到美妙的音乐和高雅的艺术时,他的大脑会随之兴奋起来,并真实的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和艺术的高雅。因此,如
果让我说,我会把右脑叫"高级脑"。
关于右脑的问题,音乐家丰田耕儿和小林武史所说的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两位世界级的音乐家都是通过铃木方式培养出来的,他们说:"铃木式不同于别的教授法,它不用乐谱。我们就是在铃木式的指导下成长起来的,我们觉得:自己的音感和通过乐谱成长起来的人不同。"
确实和他们所说的一样。同样一种音乐,通过乐谱去记和通过耳朵去记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是因为听音乐的方法不同,大脑起作用的部位也会不同。这一点连我这个外行也似乎明白了。
直觉、空想、超心理性力量以及心灵感应等,它们或许都是右脑的机能,而这些机能都一直隐藏着。总而言之,左脑是理解的脑,右脑是感觉的脑。
但是,尽管人脑有左右之分,而实际上,人的左脑和右脑是连接在一起的。它们的连接部位叫脑梁,由1到2亿个神经纤维所组成。由于左、右脑的连接,使得进入左右脑的不同信息以及在左右脑整理形成的不同信息能够进行互相传递。因此,左右脑的机能并没有明确的分工。斯佩里博士为了医治重症的癫痫症,曾经对切断脑梁的患者进行了左右脑机能的研究,研究发现:尽管患者没有脑梁,但是并不影响他的日常生活。我们
还知道,一些患者的大脑部分受损后,由于大脑的其他部分具有替代的功能,从而可以使大脑的机能得到某种程度的恢复。因此,尽管使用左脑和右脑的表达不太正确,但是通过把大脑进行分类考虑,可以使问题具有象征性,看上去一目了然。
我向来喜欢直接、明了的表达方式,所以,打算使用左脑和右脑的说法。但是左脑和右脑的问题并不象说的那么单纯,这是我需要事先声明的一点。
前面几章我谈到了胎儿和婴儿的能力、母婴之间的相互感应以及语言之前的交流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属于右脑的问题。我觉得,从前被学术所忽视的问题和不能理解的问题,大部分都属于右脑的问题。因此,我想根据这一观点,对胎儿和婴儿以及早期教育的问题进行重新的思考。
有人曾经让我在二万五千赫兹的超声波电子扫描仪前,对胎儿的行为进行过观察,我发现胎儿的行为令人惊讶。在京都府绫部,有一个开了30多年妇产科的大夫夏山英一,他从十几年前就开始使用扫描仪,来对胎儿进行观察。他照出的超声波画像十分清晰,在妇产科的大夫当中享有盛名。我也看过夏山大夫拍摄的画像,画面确实很清晰。即使孕妇自己还没有觉察到自己怀孕,但通过超声波也可以将胎儿看得一清二楚。其中,有两例胎儿的情况让我深受震动。
第一例的情况是这样。有一个孕妇每月都要到大夫那里去,通过超声波和婴儿见见面。可是,到怀孕第十七周的时候,突然出现了异常情况。护士说是"破羊水了"。这位孕妇听后,惊慌失措,马上就哭了起来:"不、不,我坚决不要打掉这个孩子。我见到了孩子的脸蛋。我还给孩子起好了名字。大夫,我求求你给想想办法"。其实,根本就没有破羊水,而且羊水还很足。
"这是假羊水,请不用担心!"在大夫在耐心做说服工作的时候,镜头一直监视着胎儿的一举一动。在说服工作的这一段时间里,画面中的婴儿情况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开始时动作比较迟缓,后来动作吓人。最后,动作开始逐渐怪异,婴儿的头部、胸部和腹部出现细微的痉挛。后来,这种痉挛遍布婴儿的全身。其动作是突发的,看不到有事先的预兆,而且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很细微。
第二例仍然是通过超声波看到的胎儿画面。这时候,胎儿的妈妈也在哭泣,所不同的是他的妈妈是因为高兴而哭泣。这位孕妇想要孩子都快10年了,终于在37岁的时候怀上了孩子。当她通过超声波显示的画面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动时,她感动得哭了。在妈妈没有哭之前,婴儿的动作一直很迟缓。在妈妈哭的时候,由于妈妈激动,脉搏跳动加快,使得婴儿的心跳也随之加快。但是,婴儿却没有出现痉挛等特别的举动,动作一直较大、较迟缓。
从上述两例的观察可以看出,同样是母亲在哭,心跳加快,横隔膜颤动,但是胎儿的动作方式却完全不同。
夏山大夫说,他希望大家能够明白:尽管他手头的例子少,不足以证明胎儿能够接受母亲的感情变化,但是从这些画面所显示的情况可以看出:母亲和婴儿的关系并不只是提供营养和摄取营养的关系。
当孕妇在大夫那里通过超声波知道小孩的性别后,就马上告诉家里的人。然后,大家在一起早早的给小孩起好名字,并用起好的名字跟肚子里的小孩说话。这样,肚子里的小孩也成了家中的一名成员。告诉胎儿的性别或许会引起其他的许多微妙的问题,但是呼喊胎儿的名字、把胎儿当作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我觉得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这样的话,不仅肚子里的小孩爱听,而且怀孕中的母亲也一定爱听。当父亲用手抚摸母亲的肚子时,心绪不宁的母亲也会很快平静下来。因此,孕妇的身心健康可以说,有父亲的功劳。
野口晴哉先生是社团法人正骨协会的创始人,他发明了野口式正骨法。他将从胎儿开始的教育叫"潜意识教育"。潜意识教育是什么?野口先生是这样说的。
"潜意识教育是把非意识的心灵变得丰富多彩。同样是刚出生的婴儿,他们的状况也不尽相同。有的一哭就让人心烦,有的常常要人照看。这是由婴儿与生俱来的人格和品德所决定的。有的孩子在人群中引人注目,有的孩子默默无语,引不起大家的注意。由许多人都认定:孩子的这些素质是天生的,不能随意改变。而这种认定就是意识。培养意识以前的的心灵,使之变得丰富多彩。这就是潜意识教育。因此,我觉得:教育应该从怀孕开始。而且,爱人之心也要在潜意识中培养。只有这样,它才能融进人的血液之中。通过讲道理教人爱人,即使讲破嘴皮,也培养不出人的爱心来。"
野口先生的这一段话记载在他老早就出版的一本书里。三十年前,我曾经请野口先生看过肩周炎,可是当时我压根就不知道他会有这样的想法。1986年由于野口先生已经去世,所以我拜会了他的夫人和继承父业的儿子,并重新提起野口先生说过的话。
我请他们谈谈正骨法是如何看待养育子女和生孩子的问题。据说,已故的野口先生知道夫人怀孕后,马上就会变得温柔体贴,如带夫人出去散步,给夫人买她看着高兴的东西,给夫人找她爱吃的食品。据说,他夫人为此非常高兴,心想:"哈哈!看来丈夫还是挺迷恋我的。"丈夫的这种温柔体贴一直持续到孩子生下来的第六个月。在第六个月,孩子断奶后,丈夫又回到了老样子,把她当作"普通的女人看待"。据说野村太太非常失望。
他们一共生养了四个孩子,每当太太生养孩子时,野口都表现得非常温柔体贴。可是,野口先生给我的印象并不好。他给我的印象是可怕、爱奚落人。我真没想到他对妻人竟然如此的温柔体贴,真让人佩服。
"在怀孕期间,丈夫也必须尊重母体的要求,如饮食的要求、活动的要求和性欲的要求等。这就是潜意识教育的第一步。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胎儿活蹦乱跳,具有特殊的韵律。而且表情丰富。也许大家会见笑。但却是千真万确的。"这是野口本人说的话。这也说明:在怀孕期间,最重要的是跟胎儿说话。也就是说,丈夫用手抚摸妻子的腹部,并对胎儿说出清晰的话语是很重要的。
当母亲身体不舒服时,胎儿的情绪往往要比母亲身体本身的状况还要差。所以,这时候,丈夫就要用手触摸妻子的腹部,对胎儿说:"喂,开心点!"。据说,野口先生就是这样做的。
另外,野口的儿子在自己爱人怀上孩子的时候,想对肚子里的孩子说话,又总张不了口,觉得怪难为情的。于是便试着给孩子起一个名字,有了名字,自己叫起孩子来就觉得很自自然了。所以,后来就马上给孩子起了一个名字。开始给孩子起的名字叫"梅比",是英语"MAYBE"的音译。它的意思是"也许"。也就是说,爱人到底怀孕没怀孕还不敢确定。据说,野口儿子在早上起床后,会对爱人肚子里的孩子说:"梅比,早上好"。下班回来后会对肚子里的孩子说:"梅比,我回来了"。而当孩子在肚子里踢腾的厉害,孩子他妈受不了时,野口的儿子就对孩子说:"梅比,爸求你了!别再闹了,你妈都受不了啦"。 通过"语言以前的教育"培养幼儿的右脑 象对胎儿说话或者胎儿接收母亲感情的事情,我们还不清楚,不能讲出其中的道理来。而且还不能用实验证明:意识以前有心灵的存在。但是,在左脑和右脑当中,我们最不了解的就是右脑。如果从右脑的可能性出发,我们就可以把意识以前存在着心灵当作一种事实来接受。关于胎儿的感受能力和语言以前的交流等问题,在上一章 中,我都将它们假定为右脑领域的问题。虽然我没有清楚的理论依据,但是我觉得这种假定合情合理。
以前,医疗和科学只注重"身体"的问题。这样做,医疗和科学是否忽视了其他重要的问题呢?长期以来,医疗和科学一直信奉的原则是:希望孩子能够平平安安地生下来,以后逐渐增加体重和身高,只要孩子不得病就是身体健康。
最近,开始出现了"不能把胎教完全说成迷信"和"母亲的身心稳定会给胎儿产成良好的影响"的说法。但是,这些说法还很保守,远远没有达到夏山先生、谷口先生和野口先生所说的水平,因为这三位先生是彻底承认胎儿具有感觉能力的。
我认为,"感觉"是右脑的主要能力,其能力之大是我们所难以想象的。而且,右脑的能力出现的相当早。特别是在没有掌握语言之前,其能力表现得尤为突出。但是后来,左脑的能力逐渐占据上峰,右脑被迫退居从属的位置。
当然,这完全是我的主观臆断。我总觉得,人的左脑在和右脑打架,强的一方在说服弱的一方。可是,道理总归是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自己所难以理解的事例,我想这就是左脑和右脑的关系问题吧。
就说孩子吧。当他会说话,大脑渐渐有了条理,并能够进行理性思考的时候,其左脑的能力就会变强,右脑的能力就会衰退。
我觉得,即使胎儿和婴儿具有一种称得上超能力的力量,也会因为它不被大人所觉察而白白错过。在第三章 中,我要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即"能力培养要从语言之前的心灵开始"。
例如,听一位生了双胞胎的母亲说,刚开始时,这两个婴儿都很高兴,咿咿呀呀地跟她说话,可后来就不说了。不过,这两个婴儿之间却聊得很起劲。他们在聊什么呢?母亲全然不懂。不过,他们似乎真的能够沟通,就好像他们之间存在语言似的。据说,过了一岁,当他们开始会说话的时候,他渐渐放弃了只有他们两人才听懂的会话,重新开始向母亲说话。
而且,即使是年龄稍大的孩子,他也能和别的同伴进行交流。有的孩子因为有障碍,吐字不清,大人听不懂他在说什么。小孩入托儿所后,父母十分担心,怕他不能和伙伴相处。听一个经验丰富的托儿所阿姨说,这种担心大多都是多余的。因为,大人听不懂的声音和话语,同龄的孩子能够听懂,而且也不影响他们在一起的玩耍。
交流,并不是说没有语言就不能进行。特别是在婴儿和孩子之间,即使他们还不能说话,他们也能进行交流,将非语言的信息传递给对方,同时接受对方的信息传递。就是年龄稍大的孩子,他们想通过非语言途径传递的信息也一定很多。
在前面,我曾经向大家介绍过非洲乌干达的婴儿养育情况。那里有一个风俗,一旦孩子生下来,母亲就会把孩子赤条条的放进挂在胸前的吊带进行喂养,母亲从不给婴儿用尿布,婴儿也不会弄脏吊带。据说如果母亲的吊带被婴儿的排泄物弄脏了,大家便会觉得这位母亲不称职。
有一位去乌干达进行实地调查的学者觉得不可思议,于是便问乌干达的妇女"妈妈怎么能准确无误的知道孩子什么时候拉屎拉尿呢?"乌干达妇女满脸疑云,反问他:"有什么好奇怪的!难道你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想小便么?"
我想,也许是因为乌干达妇女贴身背着婴儿,对婴儿的一举一动十分敏感,所以她们能够准确捕捉婴儿的各种细微变化。
知道婴儿什么时候排泄,对乌干达的妇女而言,是一件极其平常的事情,而且她们也没有经过什么特殊训练。而当我们给婴儿垫上尿布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忽视婴儿发出的信号。
婴儿渴望交流,但是如果大人没有反应,婴儿就会放弃自己所做的努力。于是,婴儿的这方面能力就得不到发展。而且其他方面的能力也一样,只有经过实际的应用,它们才能得到磨练与提高。
夫妻俩开始养孩子的时候,拼命的克制自己,以免孩子产生爱抱的毛病。他们担心:一旦孩子爱抱,他(她)就会变得任性和娇惯。因此,即使婴儿哭闹不停,他们也不去抱他。每次把婴儿放到床上去睡时,他们都故意马上转身走开。有一次,婴儿得了严重的湿疹,每天晚上睡不着,哭得很厉害,但是,母亲丽娜还是强忍着,拼命压制自己内心想抱的念头。据说,这样的日子弄得他们母子俩都精疲力尽,实在过不下去了。
在婴儿满六个月的某一天,母亲终于下定决心改变想法,试着把婴儿抱到自己的身边来睡。结果怎样呢?婴儿就象终于放下心来的样子,在母亲怀里甜甜的睡去。从第二天晚上开始,母亲和婴儿就睡到了一起,婴儿的熟睡让母亲觉得宛若做梦一般:这是以前整夜哭闹,让自己不得安宁的孩子吗?仔细想一想,我们不难发现:婴儿的哭声是在倾诉想和母亲在一起的愿望。但是固执己见的母亲却一直在坚持自己的教育观点,从而没能看到婴儿发出的信号。
尼基钦夫妇有一套独特而大敢的育儿方法,但是他们在开始时也失败过。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夫妇也犯过类似的错误。与捕捉婴儿发出的信号相比,他们更愿意坚持自己的的教育观,更愿意忠实于别人所提供的做法和育婴书上所介绍的方法。这样一来,他们就不能接收婴儿所发出的信号。
必须指出的是:已有的育儿方法从来不考虑婴儿的意图和欲求,只考虑大人的主观愿望,它是一种以大人为中心的育儿方法。婴儿的真正意图和欲求是什么?处理婴儿意图和欲求的方法是什么?母亲常常守候在婴儿的身边,不管多专业的大夫,恐怕也比不上母亲能明白婴儿的心思。我觉得最基本的问题是母亲必须具备自信心和责任感。只有这样,母亲在各自探索育儿方式的时候,才能真正为婴儿着想。当感觉到婴儿真的很需
要的时候,哪怕要花时间也绝对不能视而不见。因为能够感觉到婴儿需要的只有母亲。
综上所述,从整体的角度来看,以前可以说是偏重左脑的时代,而以后则是右脑重要的时代。如第三章 中所写,以往的早期教育之所以错误也与左脑与右脑的关系有关。即,以往的早期教育观念是知识性的教育,从一开始就优先发展左脑,从而严重的妨碍了右脑的真正发育,错过了右脑发展的时期。
不过,关于如何发展右脑等具体的方法问题,我现在还不能说得十分清楚。而且,现在还有关于情绪教育等提法,这种提法也模棱两可。我常常觉得:把右脑的问题当作左脑的问题去进行理性思考是早期教育所犯的根本性错误。因此,这样的问题对我们或许是很困难的,因为我们先发展自己的左脑了。在第五章 以后,我讲阐述我个人的思考。
关于"体育",我说不出什么来,但是恐怕体育和右脑的关系最好让人理解。
据说,体育明星身上的良好动感和准确、迅速的判断能力都与右脑有关,而知识分子之所以不擅长跳舞和滑冰,是因为他们试图用左脑去学习动作。
有人说:为了培养真正的滑冰者,必须让他从走步开始穿上冰鞋,这也说明,如果你从记走法开始学习滑冰,一旦穿上冰鞋后,理论将使你寸步难行。
也就是说,如果左脑战胜右脑,人就学不好动作;相反身体各部位的运动也会刺激右脑,使右脑的能力得到发展。
人的"体"与"智"不能分开考虑。只有"德"、"智"、"体"全面发展,人的大脑才能得到全面发展。
那么,"德育"到底是什么?我认为它和右脑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例如,说"谢谢"和说"对不起"。婴儿通过每天和母亲的接触,他学到的并不仅仅是这两句话,而且还学到了包含在这两句话当中的心情。
象这种右脑的认识,以前我将它称作"类型认识"。例如,母亲在说"谢谢"的时候,婴儿是把"谢谢"所包含的礼貌行为、氛围以及语言和表情等所有的内容作为一个类型去认识的。也就是说,婴儿在还没懂得"谢谢"的意思之前,他是把"谢谢"所涉及的一切内容,如语言、行为和氛围等作为一个整体去接受的。当人长大以后,要记住一个新的单词,我们必须首先懂得它的意思,否则我们将很难记住它。由此可见,婴儿的类型认识
能力是十分伟大的。
如果把这种类型认识的积累称作教育的话,我觉得,从零岁开始教育就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那么,它是否存在着不到一定年龄就不应该进行教育的问题呢?关于这些问题,我想在下一章 中进行阐述。
人的认识和电脑的认识完全不同 人是通过什么方法去认识某一个事物的呢?为了了解这个问题,我曾经偷偷地对别人看报纸的方法进行观察。
虽说是看报纸,却没有哪一个人是一字一句去看的。一般都是一个版面看上一、两秒钟,然后再看下一个版面。也许有人觉得纳闷:他们在看报纸么?在看,他们在一个劲的找自己想看的地方看,当他们在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时,他们会根据需要记到脑子里。
可以说,大部分人都在用这种方法看报纸和周刊杂志。不,准确的说不是看,而是翻阅。
有一种说法叫"用眼睛的余光看"。我们用这种方法看报纸。一眼看上去,就能了解整个版面的内容。因此,与其说是"看",倒不如说是"浏览"更贴切。我把这种认知和认识的方法叫"类型认识"。
我下面所说的内容稍稍有点专业性。类型认识的用语在计算机领域十分流行,而且类型认识的研究也十分热门。可以认为,这种研究的次序是颠倒的。为了开发高度发达的计算机技术,必须首先解决人的类型认识结构问题,然后才能研究如何将人的类型认识应用到计算机当中去的问题。但是,在这里,我们必须明白:人的类型认识和计算机的类型认识完全是两码事。
现在有"数码"和"模拟"两种说法。如果用这两种说法去套,那么人的类型认识就是"模拟"性的,而计算机的类型认识则是"数码"性的。例如,画面上有一点。计算机为了发现这一点,必须将整个画面从头到位扫描一遍;而人则不同,他只要往画面上看一眼就能瞬时地找到那一点。
如果根据第四章 中"左脑和右脑"的观点,也许我们就会好理解一些。即,人的类型认识具有右脑性的特点,计算机的类型认识具有左脑性的特点。
我在陪孙子一起玩的时候,就开始注意到孩子的类型认识问题。当时,我孙子的年龄还很小,说话还不是很利落。从我家的公寓,能看到窗外闪烁的霓虹灯。当我用手指着一个个的霓虹灯考问他时,他看了一眼上面的文字和标牌,就能准确地说出"那是日立"、"那是丰田"和"那是NEC"等等。这令我十分惊讶。
而且,不仅我的孙子,而且许多幼小的孩子也有这方面的"特殊能力"。当他们看到某辆车时,他们能说出车的种类。当他们听了两、三遍的广告词以后,他们能记住广告词。我想,象这样让大人吃惊的事情绝对不会少见。
可以认为,孩子常常能发挥这方面的"特殊能力"是因为孩子和大人的认识方式存在着差异。
例如,当你看到"COCA COlA"的招牌时,你是通过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去认,然后才读出"可口可乐"的呢?还是把招牌的变形的字体作为一个整体去看,然后才认识"可口可乐"的呢?这两者是存在差异的。
我从发生在我孙子身上的事情开始注意到:孩子具有把事物作为一个整体去看的能力。但是,我发现:即使在教育机构,孩子的这种能力也没有得到重视和理解。
因此,我一有机会就向大家呼吁,要重视孩子们的"特殊能力";一有时间就赶紧收集有关孩子"特殊能力"的资料。在此过程当中,我原来对类型教育的模糊认识也变得明朗起来,并且越来越认识到类型教育的重要性。
孩子通过"类型认识"去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类型"一词在现在的日常生活中已被广泛使用。"类型"一次来自英文"pattern",而"pattern"译成日文后,它的意思很难把握。
通过查阅字典,我们发现"pattern"的日文意思有"模范、型、式样、机构组织、模样、纸样、模和图案"等。而且对于一些我们不能用眼睛直接看到的抽象事物,如"活动的类型"和"人际交往的类型"等,我们也常常使用类型一词。这些抽象的事物都具有共同点和有序性,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归类。"pattern"一词在日语当中找不到贴切的词,所以在本书中,我为了保留其意义的完整性,采用了音译的做法。(注:译者将"pattern"译成"类型")
说到"类型"认识,我们很容易想到:它是对肉眼可以看到的事物的认识方法。其实不然。因为我们通过"类型",不仅可以认识声音和文字,而且还可以认识无形的东西和抽象的事项。例如,当我们听到巴赫和肖邦的音乐时,即使是象我这样不太懂得音乐的人,一听到那样的曲调,也能分出哪是巴赫的音乐和哪是肖邦的音乐。尽管我们不能将两者的音乐特点清楚的罗列出来,但是我们却能分出是谁的音乐。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两个作曲家创作该曲子的意象已分别留在我们的记忆当中。
在第一章 中,我向大学介绍了自己在委内瑞拉时的经历。一个出生才几天的婴儿能够分辨母亲的声音,这也是一个通过"类型"来进行认识的极好例子。婴儿在母亲的肚子里时就记住了母亲声调和说话方式,所以他一生下来就能知道那一种声音是自己母亲的声音,并对此做出反应。在从婴儿区分母亲的长相来看。眼前的人是母亲还是他人?婴儿能通过自己对母亲长相信息的掌握,如通过对眼睛和鼻子的大小、形状和配置等的掌
握,在瞬间做出判断。
我们一直认为婴儿能够分辨母亲的声音和长相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这样的事情并不简单。你想,这样的事情是连计算机都难以做到的复杂事情,可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却能轻而易举地做到。这难道不是令人惊奇的事情吗?
还有一件我们常常忽视的事情。那就是:婴儿不仅仅是通过看母亲的长相去认识自己的母亲,而且还通过母亲身上的气味、声音、搂抱方式和姿势等综合性的感受去认识自己的母亲。对婴儿来讲,"母亲"是包涵有自己全部感受的母亲。因此,婴儿应该能感受到"母亲"对自己的疼爱和温柔。所谓的"类型"正是包涵有有形物和无形物的"类型"。
作为典型的"类型"势力,我想起了以前从日本棋院高川格名誉本因坊那里听来的话。据该棋院的调查发现:该棋院的名人们在三、四岁的时候,就在一旁看父亲或家人和别人对弈。因此,在刚开始学棋的时候,并没有谁手把手地教过他们。
我觉得,他们之所以成为名人,与他们小时候在一旁看别人对弈有关。小孩小时候看人对弈,其围棋的棋型会根植于小孩的脑海深处。这与从初中开始学棋的情形完全不同。小孩对棋型好坏的判断靠的是直觉本能,而初中生对棋型好坏的判断靠的是理论。当然,下围棋不仅需要直觉,而且还需要良好的理论功底。但是,小时候灌输到脑子里的基本类型,会在人长大以后发挥作用。
不仅是学围棋,而且学习文艺和体育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是你小时候懵懵懂懂读过的文艺书籍和照葫芦画瓢学过的体育动作,那么当你长大以后,它们就会成为你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刚才,我向大家谈到无形事物和抽象事项的问题。在这里,我想以"信仰"为例对这个问题进行考虑。谚语云:"耳濡目染,不学自会"。对这句话,我们也深有体会。假如我们从小就听人念佛,听人唱赞美歌和进行祷告,那么,即使我们不懂得其中的含义,在我们一遍遍的听到以后,我们也能掌握其中的类型。
简单地说,当一个一岁的小孩每天早上都看到父母在佛龛前双手合十的时候,他就会学父母的样子,跟在他们的身后合上自己小小的双手。渐渐地,孩子也有了信仰,一走到佛龛跟前,他就不由得叩拜起来。
这与要理解难懂的道理之后才能掌握的信仰不同。
当你年龄稍长,开始有自我或者自我意志的时候,你就会问自己:我为什么要祈祷?我为什么要念佛?我念佛是为了谁?如果你不明白,你就不能去祈祷和念佛。这样一来,你要掌握这些事情就会相当困难,需要付出数倍的努力。
如此这般,即使我们不明白其中的含义,只要我们对该事物进行重复,我们也能掌握该事物的"类型"。因此,我认为,我们会找到一种方法将它应用到教育的中的。
反过来,当我们开始探索事物的含义时,也就是说,当我们的头脑开始出现条理时,我们对事物进行"类型"吸收的方法就会变得笨拙起来。
我们要正确地把握孩子所拥有的能力,并通过"类型"的重复来对其能力进行积极的推动。这种通过重复来推动孩子的l类型认识力、并让孩子自然掌握事物的学习方法,叫"类型教育"。在这里我主张将它作为广泛的教育问题来思考。
汉字和罗马字母一样,它不单单是被用作语言的标记符号。当我们在考虑东洋或者日本的文化和素养时,我们绝对不能忘记汉字的巨大作用。根据MIT(麻省理工大学)对世界字体d的研究发现,"横写的汉字假名混合字体"无论是从粗略的角度,还是从详细的角度,都能帮助人们最有效地掌握含义。前面所提到的浏览报纸,也正是因为有了汉字,才使日语占了很大的便宜。
过去,人们认为:汉字复杂,字数多,笔画多,不利于教学。就是在中国,人们也认为复杂的汉字会阻碍教育的发展,于是由国家对汉字进行了简化。(现在已停止对汉字的简化)。
但是,如果从类型认识的角度来考虑的话,我们就会发现一个截然相反的事实。即,汉字并非越简单越容易认识,而是越复杂就越容易认识。计算机也一样,用作判断的材料信息越多,其做出的判断就越准确。说到这里,我们终于可以请石井先生出场了。
我已在前面介绍过,石井先生是汉字教育的先驱,是他首先在幼儿园教育中引进了汉字。"汉字教育最好从小时候开始","孩子喜欢笔划多的汉字"等等,这些都是石井先生经过长期资料积累和研究的成果。
据说,石井先生在开始对幼儿进行汉字教育的时候,当时还未满一岁的长子就开始懂得"教育"的"教"字。不过,虽说是开始懂得,但是因为孩子还小,还不怎么能说话,所以它不可能将这个汉字念出来。可是,孩子总得想个办法告诉父母:这个字,我看了这么多天,记住了。有一天,当他看到在有本书名上出现的"教"字时,他拼命地通过身体的姿势将它告诉母亲。当石井太太明白孩子要告诉她什么时,他非常感动,并将此事告诉了石井先生。
当然,也有人对石井先生所说的事情提出质疑:如此之小的小孩怎么能认得如此之难的"教"字呢?!我想,当我们被婴儿的超凡能力所打动的同时,也肯定有人会对此表示怀疑,这毫无疑问的。
试想一想,婴儿生下来不久就能认出自己的母亲来。所以我想,当有人说孩子长到一岁就能够认得汉字时,大家也不要觉得有什么奇怪。
"婴儿没有理由认得汉字","汉字教育,胡闹!"与过去的一片责骂声相比,现在的人们已经相当宽容,不再墨守成规,并且能够对各种做法进行探索。即使是我所主管的幼儿开发协会,也在吸引石井先生的观点,积极推动幼儿从零岁开始进行汉字教育。1986年1月,朝日新闻以"幼儿从零岁开始也能认得汉字"为题,介绍了在福冈县屋形原托儿所的试验结果,内容之惊人,相信有很多人还记忆犹新。
"能读"、"明白"和"会写"属于各自不同的能力 从1984年开始,我在年轻母亲们的协助下,开始对汉字进行类型教育的实践。实践主要使用汉字卡片,以便通过类型将汉字告诉幼小的婴儿,可是我并没有特别的教育计划。我将我的类型教育的想法告诉了母亲们,在得到她们理解的基础上,我让母亲们按照各自的方法去进行具体的实践。我的愿望是:通过母婴之间的交流积累去寻找类型教育的实际方法。
现在,在我的手头积累了好几个纪录,但是这些记录要转化成成果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在这里,我想一边向大家介绍具体的事例,一边向大家谈一谈有关类型教育的实际情况。首先,我要向大家谈的是:我为什么要选择汉字来作为类型教育的实践尝试呢?
关于在类型教育中选择汉字的问题,也许会有人提出疑问:汉字和早期教育中的左脑知识性教育有什么不同呢?关于这一点,我想大家会慢慢明白。就我而言,我觉得任何属于类型教育的素材都行,并不仅仅局限于汉字。我之所以选择汉字,是因为:①如果把汉字作为图形去看,它在视觉上非常有意思。②汉字不象外语存在着的发音等问题。③我想挑战已有的汉字教育,并对其中的错误进行指正。
通常,很多人都认为:只有具备"能读","明白含义"和"会写"三项能力,人才算懂得汉字。文部省的教育方针也完全是这种想法。因此,从笔划少而简单,意义明确的文字开始教学就成了汉字教学的计划。
但是,根据类型认识,我们知道小孩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能够区分汉字。"能读"需要嘴巴开始会说,"明白意义"需要语言的体系,"会写"需要手指的运动能力。这三种能力有各自不同的发展时期,不可能同步发展,而且还有着很大的差距。
例如,母亲让婴儿看几张写有汉字的卡片,然后给他念其中一张卡片。母亲念哪一张卡片,婴儿的视线便会转移到哪一张卡片上。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充分地了解婴儿是否能够区分不同的汉字。也就是说,还不会说话的婴儿即便能够区分汉字,他也不能将汉字说出来。当然,这样的时期会因教法和指导方法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们不能具体地说出是什么时候。
在这里,我想大声地告诉大家:婴儿早在还不会说话之前就开始具备了认识汉字的能力。
能够区分汉字的时期、能念的时期、懂得意义的时期和会写的时期,这四种时期各不相同。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就肯定会出现:不到最后会写的时期就什么都不教,或者不都具备这几种能力就毫无意义的想法。但是,有这样的想法并不奇怪。而且,既然孩子具有类型认识的能力,孩子不会读、不会写也不要紧,那么为什么不开展汉字教育呢?汉字作为类型教育的材料之一,它适合培养孩子的类型认识能力。基于上述想法,我开
始对类型教育进行了实践的尝试。
作为类型教育的"汉字教育" 丸山美轮子的父亲赞成我对类型教育的看法,在美轮子一岁零三个月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对美轮子实施汉字教育,九个月后,当美轮子满两周岁的时候,她记住了144张汉字卡片中的99张。在报纸和电视上找出自己所熟知的汉字进行阅读,已成为她的一种愉快游戏。
但是,美轮子的父母并没有对美轮子进行特别的训练,而是原封不动地按照我们所提供的方法去做。
首先,我们的做法是使用写有汉字的卡片。具体做法是由大人给婴儿看卡片和读卡片。例如,大人给婴儿看写有"象"字的卡片,并读给她听。全部读完(开始以2-4张为度)后,再从第一张开始重复。当婴儿看熟后,就给他做游戏。如,给以儿童同时看两张卡片并念"象",让婴儿猜哪一张是写有"象"的卡片。通过这种方式,婴儿能够识别的卡片就会渐渐地多起来。
准备卡片不见得非要局限于具体事物的名称,也可以准备一些如同"爱情"和"诚实"的抽象概念。开始的时候,母亲不妨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和喜欢的汉字来制作卡片。
据说,美轮子的汉字识别是从"丸"、"痛"、"新闻"和"太鼓"四张卡片开始的。开始时,母亲给美轮子看一张张卡片,并念给她听。据母亲的纪录,美轮子看卡片时显得十分高兴。然后,母亲给她做游戏,给她看两张卡片,并念其中的一张。据说,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美轮子就猜对了60%以上。
在使用卡片的时候,我特别希望母亲们注意:一定要始终抱着做游戏的心态,决不能强求。而且,给婴儿看完卡片后,也一定要特别陪婴儿玩一玩。这是因为婴儿十分敏感,一旦发现母亲在摆出我来教你的架势时,她就会显得十分紧张。
类型教育,说白了,就是利用婴儿的非凡"感受能力"进行教育。因此,最重要的是给婴儿创造出一种让他感到愉快的氛围,就向美轮子看到卡片时能感到万分喜悦的心情。给婴儿以愉快的类型,正是类型教育的第一步。
当美轮子长到一岁零四个月的时候,母亲同时给她看两张卡片,并让她猜:母亲念的是哪一张卡片,做这种猜卡片的游戏,美轮子的准确率渐渐地能达到80%到90%。这时候,母亲就给美轮子多增加一张叫"花粉"的卡片,一共变成五张卡片。看美轮子这时候的反应确实发人深省。
当给美轮子看她看惯的卡片时,她眉开眼笑。而当给她看新的卡片"花粉"时,她不笑了,并且一动不动的盯着卡片看。不用说,大家也能明白:一岁零四个月的美轮子知道这张卡片和以前的卡片不同。
给美轮子做了三个月的汉字卡片游戏后,即美轮子一年龄五个月的时候,因为美轮子一会感冒,一会荨麻疹的,母亲多数时间不能给她做汉字游戏,只好每十天给她做一次。
有一天,美轮子的母亲做了这样的纪录。
"我终于有了片刻的闲暇。晚上,我看美轮子情绪很好,于是我给她拿出了卡片。我从第一张卡片做起,给她读,给她看。美轮子显示微微一笑,然后咯咯的大笑起来。可是,她对新放进来的'花粉',只是一味地盯着看,看了三遍也面无表情。直到第四遍,她的神情才有所改变,嘴角的肌肉开始微微放松。而看其他卡片时,她咯咯地大笑,一副'我知道了'的神情。其中的差距之大,令人吃惊。"
从上述母亲的纪录可以看出:美轮子能够清楚的区分"花粉"与其他四张卡片的不同。
汉字也可以成为幼儿游戏的素材 在做汉字卡片游戏的第四个月,美轮子年满一岁零六个月,这时候,母亲稍稍改变了原来的做法。以前,母亲担心美轮子会弄脏卡片,把卡片放到了美轮子够不着的地方。而且,在做游戏的时候,母亲也很少让她触摸卡片。而现在,母亲决定让美轮子随意触摸卡片,把卡片放到她能够的着的地方。开始,给美轮子的卡片有20张。美轮子看到后,十分高兴。她先将卡片在地板上摊开,然后,就高兴的玩了起来。或涂或写或扔……
由于卡片常常放在美轮子的身边,所以美轮子玩卡片的机会就自然多了起来。开始,母亲每天陪美轮子玩卡片的机会只有一次。后来,父亲高兴的时候也陪美轮子玩。这对十分喜欢父亲的美轮子来讲,实在是一件求之不得的高兴事。
等父母亲给她念完卡片后,美轮子就会顺手去摸卡片,把自己喜欢的一声挑出来,然后说声"哈依"就交到父母手上。父母发现,美轮子挑出的卡片多是笔划多的汉字,如"新闻"、"麒麟"、"友情"和"优美"等。当父母把这些汉字念给她听时,她显得异常的兴奋。虽然她还不能够正确地发音,但是,她已经开始自个儿读卡片玩了。
在给心情不好的美轮子看卡片并念给她听的时候,母亲发现了意见值得注意的事情。
"为了让美轮子开心,我给她读卡片。尽管她显得有些倔强,但还是跟着我反反复复地读了。中间有一次,我把卡片翻到了背面。美轮子看到是白纸就沉默不语。看来,美轮子是先看汉字,然后读,然后发音的。"
从开始做汉字卡片游戏的时候起,即使母亲不是特别强调:"你说说看!",美轮子在模仿母亲的读音过程中也能自然明白:汉字有不同的读音,而且读音与汉字有着密切的关系。
让小孩看汉字,然后由大人读给她听。这种事情十分简单,而正是因为这种简单的刺激,使孩子能通过自身的力量发现许许多多的事情。我想,这从美轮子的事例当中就可以略见一斑。
后来,美轮子母亲还在不停地在做纪录。其中有两处纪录可以证明:美轮子在半年的时间里在进行类型认识。一处纪录的是美轮子一岁零七个月的情形。"美轮子已经记住汉字的上下,她能上下无误的拿出汉字。"另一处纪录的是美轮子一岁零八个月的情形。"美轮子曾让奶奶陪她玩汉字卡片。奶奶不知道汉字的读法,于是按照自己的读法去念,结果,孩子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 对大人越简单的汉字,对幼儿就越难 到美轮子一岁零九个月的时候,她已经做了半年的汉字卡片游戏。从这个时候开始,父母决定让她远离卡片游戏,把所有的卡片收了起来。直到两个月后,喜欢卡片游戏的美轮子才有重新玩上卡片。
当父母看到象美轮子那样的幼小孩子能够不断记住新的汉字时,他们一定会十分高兴,并产生给孩子"加码"的念头。而给孩子"加码"则会使孩子产生压力。之所以暂停美轮子的汉字游戏、让她"饿上一饿",是因为父母担心:自己的欲望会碾碎孩子自身的学习愿望,过分严肃气氛会降低孩子的学习兴趣。
在不做汉字游戏的两个月里,母亲通过时不时在速记本上写汉字给美轮子看等方法,刻意培养美轮子对汉字的兴趣。两个月后,当父母重新拿出汉字卡片给美轮子看时,美轮子表现出令父母吃惊的记忆速度,很快记住一个又接的汉字。"饥渴"法在教育中的作用巨大,所以有必要痛下决心进行"饥渴"休整。
在美轮子一岁零十一个月的时候,父母又重新和美轮子一起开始汉字做卡片游戏。游戏的做法是:父母把卡片胡乱摆在地板上,然后读其中一张卡片,接着让美轮子找出那张卡片。
"在摆卡片的时候,顺便读其中的一张卡片。然后问:'在哪里呢?',于是四下里寻找,'啊,找到了'。边说边把那张卡片捡起。就这样,拼命地找呀找,直到把自己所说的那一张卡片正确地捡出来。开始时,摆大约三十张卡片。等美轮子能猜对其中的二十张后,便又新添二十张。"
在前面说过,类型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做得愉快。从美轮子母亲所做的纪录可以看出:汉字卡片游戏使父母和孩子都得到了身心的愉悦。
"汉字卡片的别名叫'父母过分促进卡片'。孩子的记忆力如此之好,以至于连我自己都觉得孩子是天才。一听到朋友或挚友对我孩子的极力称赞时,我就心里美滋滋的。(虽然我知道每个孩子都能做到。)"
当美轮子满两周岁的时候,她的父亲将上述的感想写信告诉了我。
做汉字卡片游戏进入到第九个月后,美轮子记忆汉字的速度有了显著的提高。即使是一个新的汉字,当父母给她念过两、三遍之后,她也能记住。而且美轮子还能够把自己所知道的汉字和发音结合起来。如:当卡片中出现"鼻"和"耳"的汉字时,美轮子能一边指着自己的鼻子和耳朵,一边将这两个汉字的读音读出来。确实,美轮子所吸引的新事物在逐日增加。
这时候,美轮子已经能够读出九十七张汉字卡片了。
据说,在九十七张的汉字卡片当中,既有大人觉得难学的"麒麟"、"斗魂"和"八面六臂"等汉字,也有孩子常常弄错的"日"、"目"、"种"、"重"、"家"和"象"等汉字。虽然"日"和"目"等汉字是大人能够轻易记住的代表性汉字,但是幼儿却很难根据其类型认识力去识别。
从意义上来看,表示具体事物的汉字要比表示抽象概念的汉字简单。这种看法只是大人的感觉而已。
但是,对于平生第一次看见汉字的婴儿来讲,无论该汉字是表示抽象的事物,还是表示具体的事物,其难度都是一样的。
而当孩子长大到5、6岁以后,他们开始通过理性把握事物。这时候,他们会觉得:有具体意义的事物更容易理解。
在这里,请允许我谈一下我自己的看法。由于在小孩进入幼儿期后,我们会不断的教给他具体的事物。所以,在小孩尚未进入幼儿期时,我觉得,我们不妨多教给他一些抽象的要素。
孩子的成长主要看培养的方法。我认为,无论是哪一个孩子都可以向美轮子那样学会汉字,甚至还有可能学会更多的汉字。即使是美轮子,如果从零岁开始就通过汉字卡片对她进行类型教育的话,那么其结果也许就会更加不同。
因此,说真的,我很想在本书当中给大家介绍孩子从零岁开始使用汉字卡片的事例。但是说到零岁,与美轮子的年龄相比,孩子对汉字卡片的反应并不明显。当然,我们不能因为零岁孩子的反应不明显,就说零岁的孩子使用汉字卡片毫无意义,而应该说在零岁的那一时期,不断向孩子灌输各种要素是十分重要的。这就是我的想法,虽然美轮子的年龄稍稍大了一些,但是,用这一事例却能让大家清楚的看到类型教育的实践,所以
我在这里向大家做了详细的介绍。
当然,在其他研究成员的报告当中也有非常有趣的事情。下面我将简单地介绍各位母亲所说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让人觉得:小孩捕捉事物的方式是大人难以想象的。
"孩子过了两岁以后,我开始在速记本上给他写汉字。而不是在卡片上。例如,我要写'勇气'两字,当我刚开始写'ㄡ'的时候,孩子就会把'勇气'念了出来。又如,我要写'大地'两字,当我开始写'大'的时候,孩子就把'大地'念了出来。因此,汉字的形状一旦进入孩子的头脑当中,孩子便能记住该汉字的读法。我想,这就是类型认识吧。
有趣的事,孩子会常常把'会社'和'金鱼'弄错。这是因为'会社'和'金鱼'的形状相似,孩子把他们的形状记到了一块。"
"孩子不会念'电车'和'新干线',但是却从一开始就记住了抽象的'勇气'和'努力',因此我们不能说具体的'电车'或'新干线'容易记。我们的出发点是要培养孩子的'勇气'和'努力'精神,所以我们希望孩子能永远记住这两个单词。"
"也许是从两个多月前开始,孩子就进入了对抗期的缘故吧。在他一岁零九个月的时候,我给他看卡片,他要不故意说错,要不反着说。情绪好的时候很配合,情绪不好的时候不乐意去做。于是,我不再给他看卡片。在不给他看卡片之前,我想让他挑一张他自己喜欢的卡片。当我把所有的卡片交给他时,他从中挑了一张'爱'。然后嘴不停的说:'爱,爱'。当他看到写着'爱情'的卡片时,他就说'一起,一起'。总而言之,他现在喜欢的卡片只有'爱'"。
"当父母弹钢琴、看乐谱的时候,孩子就模仿着父母唱歌或者看乐谱。当我读英文报纸的时候,孩子就看英文报纸,并模仿着我的声音读,并且,读出的语调还真跟日语不一样。看来,孩子似乎已经感受到这种语言是不一样的。"
"在孩子未满一岁的时候,我就开始给他看卡片、读汉字,当时我想:这么小的孩子能明白吗?可是,在孩子超过一岁的时候,他却能将哪一张是'爱情'的卡片指出来。在他一岁零八个月的时候,他掌握了许多单词,并且能够进行自我表达。因此,现在我觉得:孩子从老早就能认识汉字,只不过他不能用言语将它表达出来而已。看来,孩子虽小,他做得事可真不少。"
"超过一岁零六个月后,孩子开始自己问:'这个汉字是什么呢?'。在这之前,孩子没有任何的反应,我真不知道他是懂还是不懂。现在,我同样给孩子看四张卡片,并问他:'哪一张是XX?'。他真的能明白我的问话,并将那一张卡片指给我看。这四张卡片给他看过一遍后,他就能迅速而准确的将它们指出来。可是,当我摆出十天前他看过的七、八张卡片时,他似乎有一半都忘记了。"
"孩子一岁零六个月,开口说话晚,现在还不会说话。碰到想知道的东西,就用手指着它问父母'这,这!'。凡是写有文字的东西,如杂志和报纸等,他都很喜欢。用手指这上面的字装腔作势地念起来,'哇,太棒了!'当父母表扬他后,他就念得更起劲了。"
"对我家孩子而言,如果给他看的汉字是他所熟知的事物,他就能很快地记住。所以,下雪的时候,我给他看'雪'字;打雷的时候,我给他看'雷'字。这些汉字,他都能牢牢地记住。因此,我教他汉字的时候,首先从他所熟知的事物入手。"
"孩子从两岁左右开始能够说话了。从一年前开始,我就一直给孩子看汉字,而且孩子的兴趣也似乎很高。孩子会说话后,我读卡片的次数也就多了起来。我乐意给孩子读卡片,孩子看到我高兴,他自己也很高兴。就这样,我给孩子读卡片的次数就多了起来。现在,我手头有60张卡片,经常反反复复的拿给孩子看。孩子看多了,我怕孩子会觉得腻烦,所以每次我让孩子看完,就马上把卡片藏起来。现在看来,这个办法很好。"
"我家的孩子似乎并不在意汉字是抽象的还是具体的,他统统都往脑子里记。当我给孩子看'椅子'的卡片时,我就找椅子;当我给孩子看'被子'的卡片时,我就打开壁橱找被子。虽然很花时间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让我想通过类型认识去教孩子汉字呢?最近,孩子终于能说出'梦'和'月'来了。当孩子在画册上或者在什么地方看到自己认识或者喜欢的字时,他会高兴地念出来。也许就是因为这个缘故,现在他开始读车牌号,
把我们公寓停车场的车牌读了一个遍,如,碰到'练马'的车牌时,他会把不会念的'练'字跳过去,只念'马'字。我在想:要不要把数字也教给孩子呢?"
"我的汉字卡片是从'风'开始的。现在,我的卡片做到了'风邪'。可是,当我给孩子看'风邪'的时候,他却怎么也不能将'风邪'说出来,而是把以前学过的'风吕'说了出来,给人一种从记忆中去搜索的感觉。两岁后,他给人的感觉是读汉字,通过最近的卡片去读以前学过的汉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想,可能是因为他以前记住的汉字已经刻在他脑海的深处的缘故吧。"
"因为孩子毫无含义的概念,所以,他要么把字型弄错,把'熊'看成'指';要么把发音听错,把'星'听成'足'或者'石'。从一开始,我就把汉字当作一种游戏,所以70多张卡片,我能很快就把它们读完。当孩子会读汉字的时候,他似乎特别愿意听我说:'啊,对啦!'看来,孩子把父母的高兴和称赞当成了他的一种乐趣。"
"或许是因为对字感兴趣的缘故,一起外出的时候,孩子不仅看图画,还念字呢。世界在他眼前真的是开阔起来了!就是他心情不佳的时候,当我向他说起他喜欢的汽车或者问起某一汉字时,他的心情也会稍稍好转。看来,兴趣广泛真是一件好事情。"
以上是几位母亲们所写的心得体会。关于汉字的问题,我想再多积攒一些资料,然后对它进行统一的阐述,所以在这里我就不再一一的去说它。但是有一点引起了我的兴趣,那就是孩子开始接触汉字的时期。
我觉得,在一岁前记住的汉字和会说话后记住的汉字时有区别的。这种区别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是一岁前还是一岁后?或者是什么别的时期?这就是汉字记忆的界限问题。
在小组当中,有一个是孩子从4个月开始接触汉字的案例,我想把它留到最后再作介绍。 零岁的孩子对汉字也有反应 "我加入小组早,所以婴儿从4个月就开始接触汉字。开始我的干劲很足,一天能给他看十遍卡片。可是,他还只是一个喝了奶就睡觉的婴儿,所以他当然就不会有什么反应。
开始后半年,有一天,我抱孩子在保健所排队,其间,我看到了一副广告画,小孩也看到了。他伸出小手,拼命地往广告上的字够。'欸,这不就是孩子的反应吗?'这是我第一次感到孩子对汉字有反应。"
"我一到厨房忙家务,孩子就不停地把书拿进来,嘴里'书,书'的叫。当我念给他听后,他又会把别的书拿出来。一天不来回几趟,他就不会善罢甘休。有一次,他还把卡片拿了出来。
孩子拿的是'川'的卡片。进来的时候,他显得很着急,跟我说:'川,川'。虽然登不了大雅之堂,但我还是编了一个'川之歌'的舞蹈跳给他看。从那以后,孩子就净把'川'的卡片拿到厨房里来。我想,这也算是孩子的一种反应吧。"
"孩子经常跟着我,所以他上厕所的时候不关门。而且还十分淘气,经常把手纸给扯出来。于是,我决定用汉字卡片来试探一下他的心思。我把'金鱼'、'父亲'、'鱼弱'和'梭饼'四张卡片暂时放在厕所里。最近,我又把卡片拿了回来,重新放到盒子里。有一次,我读完"鱼弱"后,他却用手指厕所。当我打开抽水马桶的盖子时,着实让我吃了一惊。有一张'金鱼'的卡片正飘浮在水面上。这四张卡片真的变成了厕所卡片。
孩子还不会说话,给他念卡片时,他只会咧咧嘴。虽然我不知道孩子是怎样记住汉字的,但是当我看到给他看的厚厚一叠卡片时,我真不敢将它和自己的孩子联系在一起。"
通过上述的长篇大论,我想,大家对"类型教育"这个新词都包含了意思已经有所了解了吧。在下一章 中,我将通过对孩子无形品质的培养来试着谈一谈类型教育的重要性。
给幼儿"要素" 在上一章 中,我已向大家做了介绍:一个幼小的婴儿能看着汉字念出"八面六臂"的读音来,当你看到这种情形时,你作何感想呢?肯定会有不少人这么想:幼儿不懂意思,能读出这样的汉字又能怎么样?
事实上还真有人问过我这样的问题。要回答这样的问题,我也颇感为难。因为我不能肯定:孩子从小记住的汉字会在将来什么时候派上用场。这样一来,也许就会有人接着追问:那么,教幼儿这些不是白费力气吗?而我想说的是:请等一等!我认为,现在就断言:这事情对婴儿徒劳,那事情对婴儿没用的说法未免操之过急。
我觉得,如果婴幼儿在不断吸收的话,我们就应该多给他"材料",而不应该考虑这"材料"他需不需要。"材料"不见得非要局限于汉字,可以尽量拓宽到九九表、外语和音乐上。只要婴幼儿感兴趣,他就会不断吸收。
婴幼儿掌握的这些"材料"将成为他们日后接触新事物的基础,所以我希望大家不要想着这些"材料"会在什么时候派上多大的用场。
据说,人脑的细胞数有140亿个,其中真正用的细胞只有百分之几。这我已在前面说过。假如人脑所使用的细胞数再增加0.1%,情况又会怎么样呢?情况难以想象。也许会给人的可能性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甚至大家会认为:没有使用的脑细胞在帮助使用的脑细胞起作用。可是,我们为什么不能主动的使用没有使用的脑细胞呢?这正是问题的所在,也正是我之所以考虑幼儿教育的动因之一。可是,对幼儿进行教育会不会造成不良的后果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也曾经向大脑生理学的专家咨询过。
我的提问是:让孩子"学习",孩子的大脑能承受得了么?他会不会象大人那样得神经衰弱?
专家告诉我说:"绝对不会。如果孩子不喜欢,他会拒绝接受那样的'教育'。只要孩子没有腻烦的情绪,就没有必要担心教的太多。"
另外,我们不仅要培养孩子的知识,而且要培养孩子的感性,因此,我觉得,在某种意义上,大家不妨考虑给孩子以感性"材料"的问题。
这个例子并非前面所说的谚语"耳濡目染,不学自会。"但是,如果周围的大人经常在佛龛前双手合十,那么看着大人拜佛长大的幼儿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拜上佛来。在佛龛前双手合十的行为是反应信仰的"材料"。如果打小就向人灌输这样一种"材料",他就可能对某种超人类的力量表示敬畏,或者在将来信奉上基督教。信仰,是人一生的精神支柱。我想这种说法绝对不会错。 通过类型教育发展孩子潜能的三个要点 我想,通过上述的说明大家已经明白:类型教育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崭新教育思维和方法。它和以前被成为"教育"的"教育"完全不同。在这个意义上,我坚信:类型教育一定会给教育带来革命。
既然类型教育是一个崭新的教育方法,那么它能让零岁的婴儿产生多大的能力呢?还有,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推动类型教育呢?所有这些问题,说老实话,现在还是一个未知数。但是,我确信,婴儿没能通过以前教育引导出来的能力能通过类型教育将它引导出来。
前面所介绍的汉字卡片形式,实际上就是我和母亲们为探索类型教育可能性所作的一种尝试。虽说是一种尝试,但由于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大部分的具体实践方法还是根据各位母亲的个人判断来作出的。
因此,现在的类型教育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方式和方法。规定"什么时候应该怎么做"。但是有三点很重要,希望大家务必知道。
第一,给婴儿的材料要多次重复。第二,不用进行解释和说明。第三,不要急于求成。
只要能够充分理解这三点,那么任何一位母亲都能对自己的孩子进行类型教育了。
"重复、重复、再重复"是幼儿教育的根本 第一是重复的效果。任何事情,只要重复婴儿就能吸收。
这一点已得到证实,而且我在前面也作了介绍。婴儿对被重复的"材料"具有非凡的"记忆能力",这一点是大人所望尘莫及的。而且婴儿记忆事物也不会觉得费力。
另外,婴儿对事物没有难易之分。"这对幼儿太难啦,还没有必要让他去记",这完全是大人的感觉。其实对婴儿而言根本不存在一件因为难而记不住的事物。
如果再重新看一看铃木镇一先生的研究,我们就能够清楚的看到这一点:一个打从娘胎开始就反复听本国语(日本语)的人,对本国语言具有非凡的记忆能力。每天反复听优美的音乐,任何一个孩子在此环境之下都会熟练地弹奏优美的巴赫和莫扎特。
经常听人说:兄弟两人,大的孩子练小提琴,小的在一旁看着、听着。当小的孩子长大后学小提琴时,他会很快赶上并超过大的孩子。这是因为,对小的孩子而言,大孩子所弹奏的小提琴成了他学习小提琴的良好环境。
对于说日语,所有的日本人都不会觉得困难或者简单。因为,他们在听大人的重复交谈当中,自然而然地就把它给掌握了。
同样,对婴儿也没有好坏之分。
孩子不会知道:记住这些东西有用没有,或者因为这事不好就赶紧把它忘掉。因此,如果光给婴儿坏的事物,他就会不断地记住坏的事物。 教幼儿的时候,请不要说明 类型教育的第二点是:"不要说明和解释"。以前,教育重视对含义的理解,认为死记硬背不能叫教育。但是,也有不经过死记硬背就记不住,或者不经过死记硬背就记不好的事情。
总之,我们应该把通过理解去记忆的东西和通过死记硬背去记忆的东西区别开来。我认为,"理解性教育"只有在孩子进入小学后才能显示出它的效果来。也就是说,六岁前后是左脑和右脑进行优势转换的时期。即使孩子不能理解,在幼儿阶段灌输到他的脑子里的东西也会随着他年龄的增长而得到理解。这不是很好的事情吗?
我得到母亲们的协助并开始做汉字卡片尝试的时候,也曾特别强调了这一点。
在给孩子看卡片的时候,我要求母亲们不要做任何"解释",如说:"这个字是爱,那个字是情,两者结合起来就是爱情"等等。
但是,我们不能说因为这个汉字是通过类型重复教给孩子的,就指望孩子能马上明白它的含义。因为即使是汉字,也有远近之分。如果这些汉字象"耳"、"鼻"那样离孩子身边比较近,孩子就有可能较快地掌握它的含义。但如果这些汉字象"八面六臂"那样离孩子的身边比较远,孩子不到一定的年龄就很难掌握它的含义。不过孩子一旦明白它的含义,它就会被孩子牢牢地记住。
虽然对汉字进行类型教育的尝试才刚刚起步,但是,从前面的美轮子的事例来看,我确信这种方法是正确的。如果人长大了才学习汉字,他就要对汉字进行理解。这样一来,要掌握汉字,他就必须付出比小的时候多出好几倍的努力。
总而言之,对与一个通过类型认识来接受各种事物的婴儿来讲,他的"学习"和"记忆"没有道理可言。婴儿记住母亲的长相和声音也没有经过任何的说明和理解。
以往的"教育"观认为:不讲明意思就让人死记硬背的方式最不可取,它属于"填鸭"式的教育。
但是,如果我们拘泥于以往的教育观,把"理解"看作金科玉律,那么等到孩子有了理解能力的时候,我们恐怕已经把孩子重要的时期给耽误了。这正是我最担心的事情。也就是说,当我们觉得惊讶:为什么孩子能猜对公司名称和汽车种类的时候,我们就已经错过了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时期。
因为孩子不需要理解和说明,所以,类型教育的类型可以是任何事物。既可以是具体事物的名称,也可以是抽象的单词。因为孩子不需要理解,所以无所谓困难和容易。
一个没有形成独立判断的婴儿对周围反复出现的事物,能毫不保留地予以吸收。 既然播下了种子,我们就要耐心地等待 类型教育的第三点是:不要急于求成。换句话来说,就是:不要急于谋求教育的效果。
例如,当我们给婴儿读画册并让他去听的时候,我们不能指望婴儿能给我们谈什么感想,因此也许就会有人觉得不安,他到底懂不懂呢?我给他读有没有意义呢?即使是用汉字卡片对零岁婴儿进行"类型教育",我们也不能指望马上出现结果。
零岁教育也不可能一有"输入"就能看到"输出",这一点务必请母亲们好好理解。正如记忆和理解必须分开考虑一样,"输入"和"输出"也必须分开考虑。因为"输入"之后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看到"输出"。正因为不能马上看出"输出",所以才使以往的教育专家们产生了误解,他们认为:给小孩子"输入"是白白浪费功夫。我要说:正是因为他们的这种看法才造成了以往教育的重大过失。
我们经常能看到母亲考问孩子的情形。当一个母亲在教孩子读音的时候,她会这样问孩子:"那个字,你知道怎么读吗?"如果通过考问能增加孩子的兴趣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这种想知道孩子是否真正记住的心思则是不可取的。因为,如果大人急于求成,孩子好不容易萌发的好奇心就会受到打击。
当合适的时期到来时,类型教育才会开花结果。如果孩子有了理解能力,我相信,他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以前所记住的"材料"。而且,这种理解不能强求,而只能靠孩子自身的能力去实现。我希望母亲和婴儿接触时,应该婴儿具有旺盛的吸收能力,而不应该只图眼前的效果。
现在再回来谈美轮子。美轮子的母亲严格按照我的要求去做,不做任何"解说",只是翻来覆去地给婴儿看卡片、读卡片。根据记录来看,美轮子能够自行理解的汉字在不断增加。下面,我向大家简单介绍一则记录。
母亲和美轮子一起玩的时候,想起美轮子小时候的事,单手把她抱到腰上,说"蝉"。母亲有很长时间没有这么说了。以前母亲能够轻松地把美轮子抱起来的时候,就管这种单手搂抱的姿势叫"蝉"。确实,这种搂抱姿势让人联想到爬在树上的"蝉"。
当美轮子听到母亲说"蝉"的时候,她立刻就用手指着放在立体声音响上面的汉字卡片盒,并大叫"蝉,蝉"。当把卡片交给她的时候,她就在上面一张一张地找。据说,当她找到"蝉"的时候,她十分高兴。当然,这个时候美轮子还不能把汉字中的"蝉"与昆虫中蝉联系在一起。但是,她却把在婴儿时期通过类型认识掌握的单手搂抱姿势和汉字的"蝉"联系到了一起。这不也可以说是美轮子对汉字含义的独特的理解吗?
我在前面曾经多次讲过,类型教育的类型范围很广,从汉字、外语到生活态度,从看得见的东西到看不见的东西无所不包,而且对孩子没有难易之分。
例如,母亲经常对婴儿温柔呵护,充满爱意,这样一来,婴儿就能通过类型认识去感受母亲的爱,并对它进行吸收。当然,婴儿不明白这就是"爱"。可是,当婴儿长大后知道"爱"的单词时,他就明白什么叫做爱,并通过切身的感受去深深理解它。这时候,他对爱的理解便不再停留在对字面的抽象理解上。
但是,如果婴儿在这个时期没有接受类型教育,即使他以后长大了也很难真正理解"爱"。而且即使他心里明白也不会有爱的行为。这是因为他没有学到爱的行为。
谈到"教育",常常会使我们往智力发展的方面去考虑。但是作为人,作为社会的一员,为了生存,就要在可能的时期里,通过类型教育培养"必备"的能力。
在这里,我希望大家认真对待"家教"的问题。说到家教,似乎会给大家一种责怪孩子和哄劝孩子的印象。如让孩子这样做,不许孩子那样做等等。其实,父母没有必要这么辛苦。如果父母在孩子零岁的时候,就开始给他一种环境并让他不断接触这种环境,那么孩子长大后就会自然有家教。这样一来,家教的问题就变得简单了。
我们不能把人和猴子混为一谈,但是我认为猴子的做法对人进行家教是有参考价值的。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个非常动人的故事。 猴子的育儿方法告诉我们:"既要关心又要放手" 1984年冬天,东京地区的降雪比往年要多得多。好不容易盼到春天来临时,大家才总算松了一口气。可是,在东京高尾自然动植物园(现在的高尾山猴园野草园)的猴山上却发生了一件大事情。前一年,在猴山上出生了八只猴崽。通常,一到春天这些猴崽便能爬树、过钢索,活蹦乱跳的。可是那年的猴崽只有两只正常,其余六只既不能爬树也不能过钢索。 这六只猴崽先是有两只很快恢复了正常,接着又治好两只。最后只剩下两只重病的,但终后据说也能爬树了。为了使这六只猴子恢复正常,在它们身上似乎发生了不少故事。
根据当时园长井本洋司的观察,他发现:在猴子当中也有擅长养孩子的母猴和找不到养孩子感觉的"缺陷妈妈"。在高尾山猴山中最会养孩子的是一只叫做史密的母猴。刚才已经谈到,在同年出生的八只猴子当中,出现了有六只猴子不能爬树的异常状况,那两只正常的猴子,一只是史密的孩子,另一只是她的孙子。可是,为什么史密的家族成员能健康成长呢?
那年的冬天,雪下得很多,一有积雪,猴王就肯定会第一个跑出去,为别的猴子踏出一条雪道来,以方便猴子们行走。去饲料场有必要建这么一条雪道,于是猴王给大家踏了一条雪道。雪道建成后,史密又在上面重新踏了一遍,以方便孩子们行走。随后,史密就让自己的孩子在雪中行走。
但是,别的母猴并没有这样做。在带孩子去饲料场的途中,她们或者抱着孩子,或者背着孩子。顺便说一句,在所有的母猴当中,只有史密是野生猴子,有过在雪中行走的经验。其他母猴均在东京出生,没有在雪中行走的经验。
猴子一天要去两次饲料场。也就是说,史密的孩子每天要在雪地上行走两个来回,而其他孩子在整个冬天都不走路。走路与不走路的差异,一到春天便显现出来。它形成了发育正常和发育缓慢的区别。
不让孩子自己走路的母猴们,可能是怕孩子可怜。担心冰冷的雪道会冻坏自己幼小的孩子,或者担心孩子会在上面摔倒。母猴们真正的心思,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怕自己孩子冒风险。然而,这种过分保护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它妨碍了猴崽的生长发育。看来,过分保护的危害,不仅人有,而且猴子也有,并且完全一样。
我认为,零岁儿童的类型教育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母婴之间能否建立牢靠的心理纽带关系问题。其实,母亲对婴儿满怀爱心的接触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类型教育。因此,我们说:母亲对孩子的娇宠不是一件好事。
特别是在家教方面,教给孩子不能做什么很重要。因此,有时候也需要对孩子严厉一些。我不主张大家学习猴子、模仿猴子,但是母猴史密成功养育猴崽的经值得验大家借鉴。史密为猴崽着想,先踏出一条雪道,然后让猴崽在上面进行艰难的行走体验。这种既关心孩子又撒手不管的做法是我们对孩子进行家教时的参考。
话说高尾山猴山上的六只小猴没有得到正常的生长发育。照看着六只小猴的,是一只叫铃迦的两岁母猴。据说,井本给铃迦起了一个外号,叫"猴山保母"。铃迦把不会走路的六只猴崽招集到一起玩耍,并教他们如何爬树,如何做爬轮胎练习。为了使猴崽们能学会走路,铃迦付出了艰苦的努力。
在铃迦的照看下,走不好路的六只小猴也一个个学会了走路。其中一只叫"丸"的猴仔到头来也没学会走路。这只猴仔与其说是不会走路,倒不如说是不想走路。无论铃迦怎么劝它玩,它就是不和大家一起玩,整天坐着。
或许是因为猴王再也看不过去了,它开始背着丸走。其实,丸的父亲就是猴王。通常,养育猴仔的工作由母猴全权负责,公猴什么都不干。听井本先生说,猴王亲自插手教育子女的事情是极为少见的。
猴王背丸背了将近一个月,但是丸还是不肯自己走路。一天井本他们看到,猴王把丸从一个高约1米2、3的石墙上推了下去。猴王仿佛在说:"你撒娇也要适可而止"。
据说,丸的额头撞到岩石上,流出鲜血,吱吱吱地哭。井本他们一直注视着,想知道事态的发展。可是,猴王压根就没有要帮助丸的意思。其它的猴子也很担心,想过来帮忙又不敢过来,因为猴王虎视耽耽地看着。
丸无论怎么哭都无济于事,没有一只猴子来帮助它。这时候,它开始意识到:它必须靠自己的力量爬上去。于是,它选择了一处最容易爬的地方,吃力地爬上了石墙。
丸爬上来后,猴王就马上和颜悦色地把它抱了起来,用舌头舔它出血的额头,给它疗伤。自从有了这次事件以后,据说,丸也开始能够走路了。看来,不仅"狮子会甩落自己的孩子",而且"猴子也会甩落自己的孩子"。如果没有猴王的严厉"处罚",恐怕丸到现在还不会走路。
听罢松本先生的讲述,使我感慨万千。看来,猴子有时候也需要严厉的家教。这一点和人完全一样。 家教从一岁之前开始为好 最近,对于孩子的家教问题众说纷纭。"家教"可以在维持社会生活的基础上,使自己的行为不至于给他人造成麻烦。例如,见面打招呼,保持仪表整洁以免给他人造成不快。这些行为,如果是零岁的婴儿,他可以轻轻松松地把它们当作一种习惯去掌握,而且自己也不觉得费劲。
但是,当孩子超过三、四岁以后,孩子就很难把家教当作一种习惯去掌握。逐一说明道理然后让孩子采取符合家教的行为,不仅教的人很累,而且被教的人也很难轻易掌握。本来,家教是没有什么道理可讲的,它的目的是让你知道怎样去做。
这些暂且不去说它。最近,父母们不再亲自管教孩子。其原因之一是,说到家教会给人一种灰暗的印象,让人联想到"惩处"和"处罚"。有些父母,他们不忍心处罚自己的孩子。担心自己严厉的管教会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给孩子留下难以磨灭的坏印象。所以他们在管教孩子时畏手畏脚。
但是,父母为什么要惩处孩子呢?是因为孩子到了三、四岁以后,父母才开始对他们进行家教,而孩子不会,于是父母就对他实施了强制性的行为。但如果孩子的家教从零岁开始,那么即使父母不惩处他,他也能很好地掌握。不,与其从零岁开始,倒不如从孩子尚未出世之前开始,父母就应该以身作则,给孩子反反复复示范一种良好的行为模式。当孩子能够模仿的时候,父母就要真心地表扬他,直到他能真正掌握为止。
相反,当孩子的行为与家教不相符时,父母就要耐心帮助孩子改正,直到孩子掌握为止。另外,虽然人不是猴子,但是当孩子面临着生命延续等重大问题时,父母也有必要采取严厉的措施。
这样看来,父母和孩子的日常生活本身便是"家教"。
我多次谈到,要取得零岁教育实践的成功,其钥匙掌握在母亲的手中。只要母亲有爱心、有热情,就一定能够培养人,创造人。 有些东西是三岁以后学不到的 谚语云:"受教于孩子"。最近,我从一个四岁的孩子身上学会了一件事。我从老早开始,就一直住在市中心的公寓里。和别人一样,见到了左邻右舍,我也只是默默地行礼,很少互相打招呼。
有一天,一位搬来和我家同住一楼层的小男孩冲我说:"早上好!"我正犹豫着要不要向别人打招呼的一刹那,小男孩却向我打了招呼。于是,我也冲他说了句"早上好!"。那一天,我的心情显得格外的爽快。从那以来,我一见到邻居,就主动地向他们打招呼,而且和那小男孩还成了好朋友。
最近,能向小男孩那样主动打招呼的孩子并不多见,因此我对小男孩的事情十分感兴趣,问小男孩的父母是如何教育小男孩的。他们若无其事地告诉我:他们并没有特意教给孩子什么,只是从怀上他以后开始就养成了一个习惯。早上起床说"早上好!",晚上睡觉说:"晚安!"。我觉得:这就是通过类型教育进行家教的基本原则。
当然,小男孩才四岁,他不可能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跟人打招呼。但是,他却能把打招呼付诸于行动,能够行动,正是在家教当中比任何事情都重要的一点。
不仅打招呼如此,而且"体谅他人"也是同样的道理。例如,在中小学当中出现的"欺凌"问题。有人指出:要根绝"欺凌"现象,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体谅他人的痛苦和悲伤。
确实如此。我们应该对孩子谆谆教导,让他们"多多体谅他人"。可是,如果我们这么做了,孩子就真的能够体谅他人吗?我想,很难。
这是因为,体谅他人、对他人好一点不是通过讲道理就能学会的。
如果是一个充满爱心的家庭,父母之间相互体谅,尊重老人,那么即使不用语言去教,婴儿也能自然而然地学会父母的行为方式和说话方式。等婴儿长大以后,父母的行为方式就会再现在孩子身上,使孩子成为一个温柔体贴的人。
人们常说,孩子的能力、个性和爱好等等都是与生俱来的。但是我坚信:这些因素并非天生,而是因为人生下来后,他受到的类型教育的不同而有很大的不同。
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问题一直是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所讨论的问题。
京都大学灵长类研究所久保田竞先生说:人不存在能力基因遗传的问题。确实,遗传因素对人的能力和性格不构成决定性的影响。
退一步而言,假如遗传对能力产生影响,遗传能力也只不过是装入能力的容器。遗传能力不是指能力本身,而是指容器的大小。因此,不管它是多大的容器(遗传性能力),如果它没装进多少东西,那么它就比不上装满东西的小容器。
我们大人往往会把能力的问题说成是遗传的问题。孩子在学校取得了一点成绩,大家就说:"孩子的父母都是东大毕业的,脑子好。"当孩子考试考不好时,父母就说:"孩子象我,不爱学习,我有什么办法呢?"总子,大家总是以遗传为借口,把问题推到不能解决的境地。
与其这么说,倒不如说孩子的能力和性格与遗传无关。我相信,遗传不会对孩子的能力和性格产生任何实际性损害。至少,如果想让孩子具备发展的可能性,哪怕有百分之几的因素属于遗传或者先天的,我们也要把孩子的成长看作是环境的产物。这样一来,它不仅对孩子,对父母,甚至对社会都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类型教育时只有母亲才能够做到 在前面,我就类型教育向大家做了各种说明,最后我想向大家强调一点。那就是:类型教育的钥匙掌握在母亲的手中。
一岁以前的婴儿有多大的接受能力和潜在能力?通过类型教育,婴儿有多少"能力"可以开发出来?这些问题,在现阶段我们还一无所知。但是有一点我敢肯定,那就是:能够开发婴儿"能力"的只有母亲,而不是心理学者和教育学者等教育专家。
以前人们对零岁婴儿的研究完全是一片空白。这么说,决不是危言耸听。零岁研究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婴儿的大多数事情只有母亲能明白。
在前面,我向大家介绍过一则狗的故事。小甜饼从生下来的第12天开始就被人从狗妈妈的身边抢走。当他三周后再回来时,它的性格与狗群的生活格格不入。连他的狗妈妈都不承认他是自己的孩子,他受到了歧视。从这则故事上,我并不指望大家马上就能得出什么教训来。但是,我们却不得不考虑母子的关系问题。即便有血缘关系,一旦母子的联系纽带被切断,她要修复起来也很困难。这一现象已从狗的身上清清楚楚地显现
出来。
这种母子关系在零岁教育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类型教育从零岁开始,其主角一个是婴儿,而另一个则是母亲。要顺利启动类型教育,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即婴儿和母亲的心灵纽带必须牢牢地连接在一起。
最近,终于有学者和研究人员开始研究零岁的问题,但他们对婴儿的认识还很不充分。而且,同时零岁的婴儿,其情况也并不完全相同。在婴儿未出事之前,她的父母是如何想的对她又说了些什么?这些情况的差异,使得婴儿从出生前开始就各不相同。最能了解婴儿,并能根据婴儿情况进行类型教育的,除了婴儿的母亲之外没有有别人。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越来越多的妈妈们开始觉得困难,不知道自己的外出工作好,还是在家养孩子好。甚至,有的妈妈还觉得:在家养孩子是一种牺牲。这种想法毫无道理。
在这之前,我已反复多次地说过,零岁是创造人的重要时期。坦白地说,在世界上有哪一项工作比得上创造人的工作更伟大呢?
世上的妈妈们,我希望你们对养儿育女的工作充满自豪,希望你们用爱心温暖怀中的襁褓。这种事情,有许多妈妈们都做到了,根本不用我去说它。妈妈的深爱和心息相通的类型教育,可以给婴儿无限发展的可能性。这一点,我希望有更多的女性能够明白,哪怕是只多一位。
教育是为了什么? 本书通过对现有幼儿教育的反思,认为现有的幼儿教育存在着重大的基本性错误,并试图指出其错误的关键所在。
关于教育的目的,正如《还剩一般的教育》当中所说,一定存在着"说真心话"和"贯彻方针"的差异。尽管大家没有明确将它说出来,但实际上,我认为:其重点一直没有偏离为教育而教育的方向。因此,大家默默认同了现有的教育,认为孩子进入学校就要默默地接受老师的知识灌输,并且认为现有的教育是天经地义的。
教育教育,不仅要"教人",而且要"育人"。只有这样,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而且孩子无时无刻不在成长。因此,我希望大家理解:"育"在孩子还不会说话之前,具有巨大的力量,它可以决定孩子的一生。这就是幼儿教育和零岁教育的意义所在。
此外,关于教育,以前大家全力以赴追求的是能用肉眼看见和确认的"物",而不是如何使人和社会幸福起来。可以说,以前的教育缺少精神和人性的东西。我认为,现在的教育必须把重点放在培养人的"精神"上。必须看到,计算机带来了革命,带来了时代的变化。正因为如此,我才希望大家重新考虑如何面向21世纪培养人的问题。
在此,我打算对本书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 第一个问题:了解胎儿和新生儿的能力 从前,人们对胎儿和新生儿所具有的身体性能力和精神性能力认识不足。
正如在第1章中所说明的那样,直到最近,人们还只能采用通过听诊器来测量心跳等方法来观察婴儿的状态。可是现在,由于超声波诊断技术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对婴儿的状态进行更加详细的观察。由于观察能力的提高,人们的开始清楚地认识到,大家以前对胎儿和新生儿的能力评价是荒唐可笑的。因此,我们不得不对幼儿教育的应有形态,开始的时机和方法等各个方面进行重新的认识。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对整个教育进行重新思考。 第二个问题:对临界期的思考 现在,我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胎儿和新生儿具有无限发展的潜能。当然,人们对潜能"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理解完全不同。
"什么时候"的问题对人很重要也很严肃,因此有多次重申的必要。有许多潜能,如果不赶在早期的某个时间之前去学会它,以后就很难掌握。这个问题,在此之前,谁都没有去认真考虑它。因侧,现有的教育净再耽误人了。让人觉得,大家都在等教育出现问题以后,才去拼命地补窟窿。每每看到现有教育中存在着的问题,我只能暗自嗟叹,仿佛现有的教育在故意走一条艰辛的路。
我觉得,有很多事情都必须更多地考虑怀孕期间。因为教育的时机既不是只幼儿园,也不是指三岁,而是指无限接近零岁的时期。 第三个问题和已有的早期教育在目的上和方法上明显不同 长期以来,人们对早期教育和英才教育的是是非非,一直争论不休。有很多人认为,早期教育和英才教育会妨碍孩子的身心发育。因此,尽管早期教育在社会上被争论的沸沸扬扬,却一直没有关于早期教育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以及从什么时候开始做的具体研究。正因为早期教育效果明显,能使孩子在智能或某方面的技术上取得优异的成绩,所以才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意见的争论。一种意见主张追求效果;而另一种意见表示反对,认为早期教育和英才教育会带来负面影响。
如果可能,我们要更多地相信人所具有的潜能,并在此基础去做各种各样的尝试。为此,我们必须认真考虑,把"什么时候,做什么以及怎样做"的问题和人类的真正幸福结合起来。
如果要考虑新的教育,我们就必须考虑这样的问题,否则,我们将永远不能从现有的教育当中摆脱出来。这种对现有教育的重新思考必将会引起教育上的革新。 第四个问题:分成"左,右脑"来考虑 现在,"左脑和右脑"的说法已相当普遍。明确划分左右脑,并对其功能进行分别考虑确定很有意思。但是,正如第四章 所说,人的左右脑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
我之所以使用"左脑和右脑"的说法,目的是通过这种说法去表达"说理"和"感性","物质"和"精神"的概念,并进而说明我们应该"何时,如何"去培养它们。 第五个问题:类型教育和"精神" 在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我以汉字卡片为例,提出了今后教育的一种方法——"类型教育"。在这里提出如此具体的"类型教育",也许会有人觉得有矛盾。但是,当大家读了第4章和第5章以后,我想,大家就不会觉得有矛盾,而且能够理解孩子为什么具有如此之大的潜能。
但是,类型教育必须从培养人的心灵和品质开始,而不是培养人的知识能力,这一点极其重要。把以前日本教育所遗忘的"还剩一半的教育"放在第一位,把智能教育放在第二位,这就是我要强调的。
孩子都具有卓越的能力和良好的可塑性。通过早期的培养,可以使这些能力和可塑性变成孩子的性格和气质,甚至变成左右孩子一生的人性。但是,大家却再漫不经心之间将孩子的这些潜能和可塑性一个一个地扼杀在萌芽之中。
直到孩子上学以后,大家才想到要恢复孩子的潜能和可塑性,结果苦不堪言。这就是现在教育的现状。
1986年7月16日,文部省在重新审定「幼儿园教育纲要」的时候,公布了一项中间报告。报告对文字,数量和汉字教育等进行了如下的阐述。
"在个人差距很大的幼儿时期,让孩子机械地背诵文字和数量,对孩子进行集体指导,会把孩子自发产生的兴趣,爱好和思考扼杀在萌芽之中。"
我对此表示怀疑:真的是这样吗?为什么能这么说呢?
正如前面所说,尽管科学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对人自身的认识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就连文字和数字教育这么简单的问题,在现阶段,人们还一无所知,不知道在那个时期教育孩子最合适。
关于汉字教育的问题,我在本书当中也做了详细的说明。幼儿再没有进入幼儿园之前可以很好地记住汉字。虽然我是一个外行,但是如果孩子有适当的指导,我估计,孩子从早在零岁的时候开始就能记住汉字。
我们很难想象,孩子记住了汉字会让他失去自发的兴趣,会扼杀他思考的萌芽。
因此,我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中间报告关于幼儿园教育的这一段发言的根据是什么。
确实,如果我们忽视每个孩子的兴趣和爱好,想在同一时间里教会孩子同一样东西,那么有的孩子就会失去兴趣,并且不能很好地掌握。但是,他的原因在于指导方法的不当,而不在于在这个时期开始汉字教育太早了。
中间报告的发言似乎在告诉大家:在这个时期不能进行汉字教育,从而使父母深感困惑,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才好。
另外,在刚才的「纲要」当中,也没有把"与他人的关系"和"与自然的关系"列为这个时期的"重要是项"。诚然,教育需要从更早的时期,就开始考虑这些还事项。
我认为,人必须在很小的时候就做好这些事项。如果从进入幼儿园才开始学习的话,那就晚了。
正如本书所说的那样,我们不许对"时期"的设定进行严密的考虑,看是从零岁开始,还是从胎内开始。
总之,文部省对教育"时期"的看法是含糊的,他没有明确的根据。不仅文部省,而且全世界对"婴幼儿时期"的看法都很含糊。因此,母亲在教育自己的子女时会产生困惑,是理所当然的。 母亲们所追求的意识革命 我们的身边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中有不少看上去象常识,而实际上毫无根据。尤其在养育孩子方面更是如此。因为我曾经多次说过,关于零岁的婴儿我们一无所知。这就是我们的现状。
因此,我希望母亲们在照看自己的孩子时,不要被所谓的信息所迷惑,要珍视自己内心的感受,鼓起勇气,大胆地进行实践。同时,在今后,我们也要彻底改变自己对事物的看法不仅包括养儿育女,而且包括其他所有事情。
以前,日本人看问题的方法源于西欧的理性主义,他是明治维新才开始进入日本的。西欧的理性主义不仅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且还对人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例如,人要幸福就要出生在好的社会里,进入好的学校,并取得好的学历。这是至关重要的,而在其他方面稍稍做出牺牲也无所谓。这就是以往日本社会的真实写照,一切看起来都似乎合情合理。
理性主义的想法确实使日本社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是,今后,理性主义将越来越多地显示出它的局限性来。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看问题呢?这说起来稍稍有点难,但我觉得:把人作为一个整体去把握的东方思维应该提到日程上来了。
说的再具体一点,就是:西欧的理性主义是分析性的,他注重对事物的分析,从而往往忽视了对事物整体的把握。
例如,只顾发展工业,不惜污染地球上的空气环境。由于放射性物质的污染,使得人类随时面临着生存的威胁。
孩子的教育也是同样的道理。为了发展科学技术,大家重视培养孩子的这方面能力,同时轻视了孩子作为人本身的培养。这就是以往教育的实际情况。
但是,这样做,人是不会幸福的。智力就是智力,它只能是人的一部分。人要幸福就不能只发展人的一部分,而应该发展包括智力在内的整个人。同时,人不光要在人的社会里与自然取得协调,而且要在整个地球,乃至整个宇宙的范围内与自然取得协调。
因此,我们必须进行意识革命,摆脱已有思维模式的束缚。
再考虑从零岁开始教育孩子的时候,我希望母亲们一边寻找新发现,一边面向"创造人"的挑战。我觉得,只有这样,人才能成为科学的人。
关于如何从零岁开始教育孩子的问题,现在还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这就需要母亲们自己去创造。而且,母亲们还必须具备坚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不受已有常识的束缚,才能不受身边各种信息和杂音的迷惑。
如果你真的想让孩子幸福,我想,你自然就会有办法。
关于幼儿教育的详细做法,我觉得,他会因母亲和婴儿关系的不同而不同。但是,如果大家记住了我在本书中所说的,我想,其大致方向是绝对不会错的。
目前,人类已经创造了高度的文明和文化。这是因为:人具有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如果人将这些智慧用于其自身,我相信,在21世纪,人类社会就会变得更加美满。同时,我认为,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也只有人类。这是人类的特权。 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1 8:46:18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1 9:43:57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1 10:21:00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1 10:24:50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1 10:24:13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1 10:23:21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1 10:22:34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1 10:21:50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1 10:18:36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1 10:16:16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1 10:14:44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1 10:12:26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1 10:10:26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1 10:08:59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1 10:07:32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1 10:06:12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1 10:02:13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1 10:04:54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1 10:03:28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1 10:01:26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1 10:00:09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1 9:59:33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1 9:58:41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1 9:57:55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1 9:56:51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1 9:56:13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1 9:55:19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1 9:54:39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1 9:53:54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