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中的蝼蚁

i
icingfire
楼主 (北美华人网)
一、

看到杨改兰的事件时,格隆真实感受到一种无法呼吸的窒息,胃部阵阵痉挛绞痛,随后泪水不由自主溢满眼眶。
如果没有杨改兰令人窒息的“自我灭门”,谁会相信我们这个“盛世”下有这样惨绝人寰的生态与人群?
2016年8月26日18时许,甘肃省康乐县景谷镇阿姑山村,28岁女子杨改兰在其家房屋后一条羊肠小道上,用斧子将自己的4个亲生子女(一个6岁,两个双胞胎5岁,一个三岁)一一砍杀,在发现孩子未死后,又逼迫他们喝下农药,随后自杀身亡。
奶奶杨兰芳闻讯赶去时,杨改兰还没断气,马上要报名读一年级的6岁的大重孙女也没断气,但看起来十分痛苦。她曾经请求,让杨改兰把这个孩子“留下”,但杨改兰没同意——这个女人很决绝、近乎残忍地不给亲生骨肉留任何生的机会
外出打工的丈夫李克英在接到电话赶回后被眼前的一幕吓傻了,他一言不发、没流眼泪,抱起还没死的小儿子就向村口跑。半路上,儿子断气了,他又木然把儿子抱回家。
在平静料理完一家人的后事后,这个男人也以喝农药的方式离开了人世
二、
景古镇阿姑山村位于景古镇东北面,距镇ZF6公里,全村共有10个社、191户、841人。2013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73户、281人,占总户的 38%。低保户56户、152人,占总人口的18%——超过一半的人口在贫困线下
19岁结婚的杨改兰就生活在这个村里。她几乎撑起了一个家,带着4个子女和父亲一起生活,还要照顾奶奶。杨改兰家的生活环境,用尽词典中对于贫穷的形容都毫不为过:那是村里人都说最穷最破的房子,那是大风几乎都会吹翻的土坯房,那是连大门都关不严、家里任何值钱物件都没有的危房。杨改兰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劳作,平日一个人带着4个孩子在10平方米左右的、连电都不舍得多用的危房里生活。
p=22, null, center]

(杨改兰的亲人与破旧的家)
入赘的丈夫李克英平时外出打工,家里的十亩土地,各种农家杂货,4个孩子的衣食住行,上学等等一系列沉重的问题,都压在了杨改兰的肩头。麦子和大豆是当地较为常见的农作物,几乎也是杨改兰一家的口粮和重要经济来源,农民看天吃饭,十亩贫瘠的土地种上小麦和大豆,收成好了一年能够有个三四千,不好的话,除了能吃饱饭,啥也干不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无尽的苦海中挣扎,没有尽头。
外出打工的李克英的收入也并不高。堂弟李克义说,他们这样农村出去的打工者,饥一顿饱一顿,勤扒苦做,一天小工工资也不过120元左右,但有时候几个星期也没有工作。
因为超生,四个孩子统统没能上户口(当地官方给的说法是:均未及时申报户口)。作为全世界仅有的四个有户口的国家,没有户口,就意味着国家对孩子的抚养与成长不承担任何责任,这也是杨家在2010年被纳入农村三类低保,直至2013年底取消低保,四个孩子一直没有纳入低保范围的原因——杨改兰的孩子们在自己国家的土地上是“黑户”,真实存在,却又如隐形人一样,视若无物。
这就是杨改兰们——中西部绝大多数农民——的真实生态:他们都是“盛世”下的蝼蚁,无关紧要,无人在意,也无人关注。他们在社会的最底层苦苦挣扎,但始终看不到一个出头之日。对他们而言,勤劳致富只是一个美丽且虚幻的泡沫。杨改兰即使不自杀,穷尽一生所得,也可能无法在哪怕省城兰州买一个厕所。“精英”占有和集中了社会所有的资源,留给杨改兰们的,只剩下贫瘠和这辈子也可能爬不出的穷困泥沼。社会车轮滚滚向前,但他们被毫不怜悯地刻意甩下、遗弃甚至无情碾压。
希望,永远不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对于杨改兰、李克英们,活得憋屈,死无尊严,支撑他们活下去的几乎唯一支柱,就是心中那点卑微、渺小、若有若无的希望。这也是在新学期开学前,6岁的大女儿要报名读书,李克英在工地上厚着脸皮提前“善意预支”1500元钱的原因——拿回去给大女儿报名用。
当某一天,某件事,比如小孩报名遭拒,比如全家被取消低保资格(杨家在2013年底的群众评议中未通过,而被全家取消低保——我百思不得其解,这种事情,怎么可能是通过群众评议的方式),令他们觉得连最后的希望都不剩下的时候,他们能很轻松地做出放弃自身生命的决定——这也是这个弱势群体抗议和呐喊的最后、唯一的合法工具
这个时候,于杨改兰,生和死,已经不是道选择题,而是一件吃饭睡觉一样的必选、单选项。到这种份上,生亦何喜,死亦何哀!死亡,可能反而是一种愉悦的解脱。
我不知道杨改兰在砍杀自己孩子并自杀前是怎么想的,也不知道她做过怎样的挣扎。但我相信,但凡对人世哪怕还有丝毫的留恋,这个世界但凡哪怕给过她哪怕一丁点的希望,但凡在她喝药前的那几个小时、几分钟,身边的人,社会,哪怕给过她一丁点的色彩、微笑,或者是希望的暗示,她都不会选择死亡的。
事实上,这个渺小而卑微的女人,哪怕临死前,内心都还是怀有希望的:杨改兰的大女儿是穿着杨改兰此前去几公里外的镇上买来的新衣服离开这个世界的——买回家后,杨改兰一直不让她穿,说是怕脏了,让她等开学再穿。
那件色彩艳丽的新衣服,和它的主人一起,埋入地下,成为了永远也不会再见阳光的希望
三、
杨改兰并不孤独。之所以社会会形成他们是“社会的少数”的错觉,多半是因为“形势大好”的阳光宣传,以及镜头从来没有对准过他们的原因。
事实上,我们这个社会始终都是金字塔型的,杨改兰这样的底层一直都是大多数,无论是在建国前的私有时期,还是建国后的“公有时期”。
90年代下岗工人因生活无着、谋生无路而举家上吊的事情,或许很多人还记忆犹新。其实稍微近一点,这种案例也毫不罕见。2014年一名妇女因盗窃两个面包,被店主当场抓住,店主为防止妇人下次继续作案,将其绑在电线杆上,并在其胸前挂上写有“我是小偷”的纸板。
[p=22, null, center]

社会给这个群体人格和尊严的估值,有时候只值两块面包。
如果记忆力不坏,应该也不会忘记,今年六一儿童节前,一个母亲为了孩子偷一个鸡腿的新闻。
儿童节前一天,南京玄武警方抓获一个奇怪的小偷,对女子进行搜查后,民警在她身上搜出了被盗的一点杂粮、一个鸡腿。而检查到腰部时,则发现了一本儿童读物。
女子姓刘,生了双胞胎女儿,但肾脏都有问题,她这次带着其中一个病情比较严重的来到南京总医院治病。丈夫出走,她在老家种地,没有其他经济来源。她家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她每天在废品站打工所得,每天只有四五十元。这次来南京看病总共带了3000元,也都是跟亲戚借的。
“为什么不偷多一点鸡腿呢?”民警很疑惑。
“我就是为了孩子,不是自己吃。”刘女士十分后悔,声音也带着哽咽:“因为今天是儿童节,昨天一早,孩子就说想要礼物,说想吃鸡腿,但是超市的鸡腿要7块钱一个。还想要一本三字经,学校早读课上要背,之前一直没舍得给她买,她常和我说,别的小朋友都有,就她没有,我总跟她说再等等,过段时间买。昨天下午去超市,本来是想买点玉米大豆,给她吃消肿,结果看到有鸡腿和三字经,可我身上只有5块钱,我拿起又放下,拿起又放下,最后还是一个糊涂……”
[p=22, null, center]

(刘女士和女儿租住的2平米的小屋)
现在我想问的是两个问题:
1、哪个更真实?
是杨改兰和四个孩子?偷面包和鸡腿的母亲?还是“盛世”?
2、谁的错?
杨改兰们的?还是这个社会的?
四、
81年前,美国社会也发出过类似的诘问
1935年的一天,时任美国纽约市长的拉古迪亚在法庭旁听了一桩面包偷窃案的庭审。被指控的是一位老太太,当法官问她是否认罪时,她说:“我那两个小孙子饿了两天了,这面包是用来喂养他们的。”法官秉公执法地裁决:“你是选择10美元罚款,还是10天拘役?”无奈的老太太只得“选择”拘役,因为要是拿得出10美元,何至于去偷几美分的面包呢?
审判刚结束,人们还没散去,拉古迪亚市长从旁听席上站起,脱下自己的礼帽,往里面放进10美元,然后向在场的人大声说:“现在,请各位每人交50美分的罚金,这是为我们的冷漠所支付的费用,以惩戒我们这个要老祖母去偷面包来喂养孙子的社会。”法庭上一片肃静,在场的每位,包括法官在内都默不作声地捐出了50美分。
这就是著名的"拉古迪亚的拷问”:一个人为钱犯罪,这个人有罪;一个人为面包犯罪,这个社会有罪......
行文至此,必定会有高高在上的“爱国者”提醒格隆:杨改兰们的贫困是自己不够努力的结果,与社会何干?
我们回到杨改兰“灭门”现场。奶奶杨兰芳见到还未断气的杨改兰时,看到了她的笑容。亲手了结4个亲生骨肉后,她的情绪竟然那么平静而欢愉。奶奶问她究竟怎么了,她用方言说:你不理解。
“你不理解”这四个字,我相信,绝大部分习惯了俯视众生,“何不食肉糜”的城市看客也不会理解。脾气和善,几乎从不抱怨的杨改兰如同大多数中国农村妇女,逆来顺受,勤扒苦做,早已习惯了穷困。对她们而言,穷,并不可怕;比穷更可怕的是失去了希望和信心
我想,杨改兰说的“你不理解”,应该是指那种对今生和来世都没有希望的绝望感,是那种想挣脱现状却又极端无助的绝望感,是那种靠自身力量,再怎么勤扒苦做,也完全没可能走出贫困的无能为力的绝望感……
事实上,我们必须承认的一点是:对于杨改兰的四个孩子,几乎从一出生,就基本注定了不会有出人头地的机会。杨改兰,杨改兰的孩子,从一开始,就注定是“弱势群体”的那一部分。
梦想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这句励志鸡汤,对杨改兰和她的孩子,就真的是梦想。
所以:真不是杨改兰的问题,确实是社会的问题。
尾声、
有解决办法吗?
当然有,不外乎两条:
1、改造社会阶层流动与晋升、资源占有欲处理、财富创造与分配的机制,压缩顶层,推动底层向中层演进,最终将我们的金字塔社会结构,改造成纺锤形社会结构;
2、默认并接受底层“弱势群体”的现状无可更改,继续固化社会结构,但对弱势群体输血,在福利上对他们大力度定向倾斜;
第一种方法,有可能吗?
答案是悲观的:基本没有可能。理由掰着脚趾头也能明白。
更现实可行的,无疑是第二种:既然是我们的社会机制必然性地“制造”了弱势群体,社会就有义务和责任去善待他们至少,让他们的孩子有病能治,有书能读。如果我们有资源让“老干部”群体医无所忧,我们就一定有资源让杨改兰的孩子们能治上病,读上书。
这实质就是给杨改兰们留下一丝卑微而渺小的希望,也是给他们留下活下去的勇气。
怎样对待弱势群体,是一个社会最柔软的部分,恰恰也是一个社会最强大的部分
一个国家是不是真的强大,一定不是出了多少英明领袖,造了多少核弹,有多少外汇储备,在奥运会拿了多少金牌,GDP增长率多高……,这些和杨改兰们没有毛线关系。
是看你怎么对待你的弱势群体!
2 楼
如果我们有资源让“老干部”群体医无所忧,我们就一定有资源让杨改兰的孩子们能治上病,读上书。


就是从广大杨改兰身上吸血才能让老干部医无所忧啊。
S
Susanbabybaby
3 楼
个例,以偏概全,上纲上线
l
leavee
4 楼


就是从广大杨改兰身上吸血才能让老干部医无所忧啊。
雍 发表于 9/12/2016 11:20:14 AM

中国农民这几十年来都是被吸血的命。没有那么大pool的廉价农村劳力资源,统治阶层、精英阶层哪能享受着价廉物美的各种服务啊。越来越看不到希望。
f
fayfaytu
5 楼
个例,以偏概全,上纲上线
Susanbabybaby 发表于 9/12/2016 11:26:49 AM
这么极端的个例还是很可怕的。看看杨家的穷困,政府,社会,亲戚,邻里其实随便哪个环节帮他们一把也不至于发生这样的惨剧~~~ 几个小孩夏天没有衣服穿,都光着身子,别说大城市,就是农村,那些被扔掉的旧衣服也很多啊,假如有一个环节(比如政府,志愿者,救助会)能组织一下把旧东西整理好送过去也不至于会这样吧?其实这个根本不需要多少钱,也不需要耗费多少人力,但就是没人做,这个社会太冷漠了。
f
fatona
6 楼
每回看这样的帖子就觉得无力,除了感叹之外,我们能做什么?
7 楼
这么极端的个例还是很可怕的。看看杨家的穷困,政府,社会,亲戚,邻里其实随便哪个环节帮他们一把也不至于发生这样的惨剧~~~ 几个小孩夏天没有衣服穿,都光着身子,别说大城市,就是农村,那些被扔掉的旧衣服也很多啊,假如有一个环节(比如政府,志愿者,救助会)能组织一下把旧东西整理好送过去也不至于会这样吧?其实这个根本不需要多少钱,也不需要耗费多少人力,但就是没人做,这个社会太冷漠了。

fayfaytu 发表于 9/12/2016 11:48:10 AM

什么个例啊,杀小孩是个例,但赤贫明明就是普遍的存在。前两年社科院还是哪个大学做的那个农村老人自杀报告,总不是个例了吧,还记得受访的老人说,他们村的老人都说自己有三个儿子,药儿子绳儿子水儿子,我倒想看看小粉红们怎么诠释这份报告,估计就装聋作哑了。
S
SubDivision2006
8 楼
这个不是说靠帮助就能解决的问题吧。其时李克英已经找到了养猪的工作,每月3000。这还是杨家亲戚给找的。如果贫穷是自杀的理由那么也不应该是在看见曙光的时候。他家是穷,日子过的是很糟糕,但是在农村家里有十几亩地,有两个半壮劳力,有四个孩子实在是不应该过的这么糟糕。
农村问题是很复杂的问题,必要的援助推手起步是必须的,但是还是要靠自救。要摆脱多少年的愚昧和落后不是一朝一夕或是单方面的努力能够完成的。不知道大家知道吗现在很多助学项目虽然是普及教育,赞助生活费饮食,还要单出一笔钱给失学儿童的家庭作“误工费”才能把孩子带入学堂。否则家长宁愿七八岁十来岁的孩子留在家里带带弟妹,帮帮农活。农民是很贫苦,但是有的时候贫穷会衍生出很多局限他们自身发展的东西。
h
hupohupo
9 楼
一声叹息,RIP
b
bbnmb1430
10 楼
这个不是说靠帮助就能解决的问题吧。其时李克英已经找到了养猪的工作,每月3000。这还是杨家亲戚给找的。如果贫穷是自杀的理由那么也不应该是在看见曙光的时候。他家是穷,日子过的是很糟糕,但是在农村家里有十几亩地,有两个半壮劳力,有四个孩子实在是不应该过的这么糟糕。
农村问题是很复杂的问题,必要的援助推手起步是必须的,但是还是要靠自救。要摆脱多少年的愚昧和落后不是一朝一夕或是单方面的努力能够完成的。不知......
SubDivision2006 发表于 9/12/2016 12:05:35 PM
养猪我记得是1500,而且他以前也打工啊,好像是建筑? 但是他脑子有点毛病好像,所以老板给多少是多少还欠他钱。 2个半壮劳力怎么算的? 她老公在外给别人养猪,家里只剩下杨和父亲,大部分种地好像都是杨啊, 我倒是不认为她看到希望了,而是大女儿马上要上学,一年后两个双胞胎也要上没希望了吧。
农村问题是复杂,她从低保取消后是完全没有任何援助,要说自救,像他们这种人估计连家门都没怎么出过,哪儿有什么想法和自救的能力? 我在河北一个有名的企业做过半年翻译,老板的父母也是当地农民,他妹妹带我去他们以前农村看过,然后路过一户人家她对我说,这家是村里最穷的,根本没人和他们来往,农村好多人也是嫌贫爱富,这种人基本是没人走动也没人帮助的。 农村那种赤贫的人多得不行,不靠救助(物质上和精神上包括给他们机会接触外界和上学)很难活的。 而我们的政府却是不差钱。
V
Viviennedd
11 楼


就是从广大杨改兰身上吸血才能让老干部医无所忧啊。
雍 发表于 9/12/2016 11:20:14 AM
开卷有益呀,跟你学习的搜数据看,农业占国民生产总值不到10%,城镇人口过半,常居城镇人口过70%,这个吸血是怎么得出来的结论呢?那美国总统各种全家度假还拉着丈母娘的,纳税人是不是也可以说被吸血了?
b
bbnmb1430
12 楼
我看过几集老板现形记,那里的农村应该不是最差的,但是也能看出贫困,最让我吃惊的是农活还是基本靠手,这样的耕作真的没有太多产出,杨家七口人吃饭,真是没法不穷。 我估计那个父亲能带回来的钱也不多。
s
sunnypotato
13 楼
[quote]

就是从广大杨改兰身上吸血才能让老干部医无所忧啊。
雍 发表于 9/12/2016 11:20:14 A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64223&postid=72723562#72723562][img]http://forums.hua......
Viviennedd 发表于 9/12/2016 12:51:09 PM
你可以查一下部级以上干部的医疗开支,和全国医疗保障开支的对比。具体数据我懒得去找了,前几年据说是部级以上干部医疗费用占全国医保总额的60%.
我国各级政府都是两套班子,党委一套,行政一套。你还可以查一下党委的开支是来自于党费,还是来自于财政。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两个支柱,出口加工和房地产,劳动力的主力都是农业人口。他们不享受城市医保和城市社会保障,他们的小孩不能在他们工作的城市就近入学。他们为一个城市创造税收,但这个城市的各种保障和他们都没有关系

这都不叫吸血,那你觉得什么叫吸血?
h
handymanny
14 楼
我还是觉得杨有精神问题。不能说是赤贫导致弑子,而是精神问题导致的
油菜花
15 楼
回复 1楼icingfire的帖子

看得真的好难过,四个孩子被这么杀了。。。祝福他们来世投胎到好人家过上幸福的生活
16 楼
她是死于看不到希望
S
Starry
17 楼
这个帖子昨天在朋友圈都刷屏了,不是说中国没有问题,但是拿一个明显的抑郁症患者来说事,满满的公知味!看看腾讯新闻今天的民工生活,这才是盛世中的蝼蚁

https://view.inews.qq.com/w/WXN20160912044893060?refer=nwx&cur_pos=0&newsGid=20160912_r4027455&_rp=2&bkt=0&openid=o04IBAAVPwo1nFTm1DgIggYF8_Qs&groupid=1473677332&msgid=0
18 楼
开卷有益呀,跟你学习的搜数据看,农业占国民生产总值不到10%,城镇人口过半,常居城镇人口过70%,这个吸血是怎么得出来的结论呢?那美国总统各种全家度假还拉着丈母娘的,纳税人是不是也可以说被吸血了?

Viviennedd 发表于 9/12/2016 12:51:09 PM

所以农村户口的劳动力都在家务农是吧,大量使用农民工的那么多行业都不算生产总值、不被征税是吧,当今农村普遍的留守老人儿童,以及人类最大规模的迁徙--春运,是咋回事?
冒昧的说一句,从另外一个帖子到这里,你胡扯瞎掰的本事令我叹为观止,不会再回复你了。
l
linglituo
19 楼
养猪我记得是1500,而且他以前也打工啊,好像是建筑? 但是他脑子有点毛病好像,所以老板给多少是多少还欠他钱。 2个半壮劳力怎么算的? 她老公在外给别人养猪,家里只剩下杨和父亲,大部分种地好像都是杨啊, 我倒是不认为她看到希望了,而是大女儿马上要上学,一年后两个双胞胎也要上没希望了吧。
农村问题是复杂,她从低保取消后是完全没有任何援助,要说自救,像他们这种人估计连家门都没怎么出过,哪儿有什么想......
bbnmb1430 发表于 9/12/2016 12:50:34 PM
Re,说得太对了,哪都是嫌贫爱富的,农村比城市尤甚,因为文化水平不高,不需要虚伪装更加赤裸裸
s
scion
20 楼
帖子被腾讯秒删
驫龘麤靐
21 楼
这个帖子昨天在朋友圈都刷屏了,不是说中国没有问题,但是拿一个明显的抑郁症患者来说事,满满的公知味!看看腾讯新闻今天的民工生活,这才是盛世中的蝼蚁

[url=https://view.inews.qq.com/w/WXN20160912044893060?refer=nwx&cur_pos=0&newsGid=20160912_r4027455&_rp=2&bkt=......
Starry 发表于 9/12/2016 1:09:14 PM
虽然用个例说事的确缺乏说服力,而且有煽动的嫌疑。不过我印象里农妇是国内自杀率最高的人群,所以应该可以从侧面推导出这个人群所面对的生活压力很大这个结论。
P
PPPiggie
22 楼
我对文中这句话印象深刻 "比如全家被取消低保资格(杨家在2013年底的群众评议中未通过,而被全家取消低保——我百思不得其解,这种事情,怎么可能是通过群众评议的方式)"
S
SubDivision2006
23 楼
妹妹可能记错了。工资是3000他预支了1500回来交孩子的上学钱。这个工作就是在相邻的镇上。想来不是很远,因为他赶回来的时候救护车还没来。这个工作是亲戚介绍的不象以前去外地建筑工地打工。所以工钱还是应该有保障的。夫妇两个人都是整个劳动力啊,父亲不给力只能放牛也只能算半个了。他好象也没什么身体上的疾病,就是不给力而已。农忙的时候肯定老公可以回来搭把手。当然还是很辛苦,但是实在是没有到穷途末路了。她的家庭才是无解。李在事发后被兄弟接回家住,安抚下还稳定。结果杨家过了两天就来接人,说家里刚死人。不能就这样回了娘家。(李是入赘,所以本家是“娘家”)不知道这几天发生了什么,但是从老太太曾经用鞋底抽孙女婿的嘴的历史来看,这两天的煎熬也可想而知吧。然后就是头七,李克英也自杀了。杨改兰的确是个悲剧。但是是多因素造成的悲剧,绝对不是一个穷字通解的。
我也觉得政府应该加大救助的投入,但是农村的情况就是这样,不是所有的人有了援助就干劲儿更足了。加大救助了,生活有可能变好了,也有可能没什么改变甚至更糟。扶贫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不是往里砸钱所有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养猪我记得是1500,而且他以前也打工啊,好像是建筑? 但是他脑子有点毛病好像,所以老板给多少是多少还欠他钱。 2个半壮劳力怎么算的? 她老公在外给别人养猪,家里只剩下杨和父亲,大部分种地好像都是杨啊, 我倒是不认为她看到希望了,而是大女儿马上要上学,一年后两个双胞胎也要上没希望了吧。
农村问题是复杂,她从低保取消后是完全没有任何援助,要说自救,像他们这种人估计连家门都没怎么出过,哪儿有什么想法和自救的能力? 我在河北一个有名的企业做过半年翻译,老板的父母也是当地农民,他妹妹带我去他们以前农村看过,然后路过一户人家她对我说,这家是村里最穷的,根本没人和他们来往,农村好多人也是嫌贫爱富,这种人基本是没人走动也没人帮助的。 农村那种赤贫的人多得不行,不靠救助(物质上和精神上包括给他们机会接触外界和上学)很难活的。 而我们的政府却是不差钱。

bbnmb1430 发表于 9/12/2016 12:50:00 PM
24 楼
孩子们太可怜了,投生在这家。明明养不起为什么要生这么多孩子?
S
SubDivision2006
25 楼
地位最低所以引来的一系列经济社会压力


虽然用个例说事的确缺乏说服力,而且有煽动的嫌疑。不过我印象里农妇是国内自杀率最高的人群,所以应该可以从侧面推导出这个人群所面对的生活压力很大这个结论。

驫龘麤靐 发表于 9/12/2016 1:16:00 PM
S
Starry
26 楼
杨家都那么穷了怎么还有人愿意入赘?


妹妹可能记错了。工资是3000他预支了1500回来交孩子的上学钱。这个工作就是在相邻的镇上。想来不是很远,因为他赶回来的时候救护车还没来。这个工作是亲戚介绍的不象以前去外地建筑工地打工。所以工钱还是应该有保障的。夫妇两个人都是整个劳动力啊,父亲不给力只能放牛也只能算半个了。他好象也没什么身体上的疾病,就是不给力而已。农忙的时候肯定老公可以回来搭把手。当然还是很辛苦,但是实在是没有到穷途末路了。她的家庭才是无解。李在事发后被兄弟接回家住,安抚下还稳定。结果杨家过了两天就来接人,说家里刚死人。不能就这样回了娘家。(李是入赘,所以本家是“娘家”)不知道这几天发生了什么,但是从老太太曾经用鞋底抽孙女婿的嘴的历史来看,这两天的煎熬也可想而知吧。然后就是头七,李克英也自杀了。杨改兰的确是个悲剧。但是是多因素造成的悲剧,绝对不是一个穷字通解的。
我也觉得政府应该加大救助的投入,但是农村的情况就是这样,不是所有的人有了援助就干劲儿更足了。加大救助了,生活有可能变好了,也有可能没什么改变甚至更糟。扶贫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不是往里砸钱所有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SubDivision2006 发表于 9/12/2016 1:21:00 PM
S
Starry
27 楼
估计买避孕药和套套的钱都没有


孩子们太可怜了,投生在这家。明明养不起为什么要生这么多孩子?

莱 发表于 9/12/2016 1:22:00 PM
x
xiang2010
28 楼
我不明白,生那么多干什么?
出来当保姆不行吗?我家从来找保姆困难。
S
SubDivision2006
29 楼
李家两儿子一个自留一个入赘省钱
凯凯
30 楼
因为娶一个儿媳要花五六万,入赘只要两三万就够了。他们家两个儿子,就让大的去入赘了。


杨家都那么穷了怎么还有人愿意入赘?

Starry 发表于 9/12/2016 1:23:00 PM
凯凯
31 楼
这个你得问她爸了,为什么年纪那么小就让她结婚还一生好几个还得在家务农。杨还有个妹妹好像就没有结婚,还在打工来着。


我不明白,生那么多干什么?
出来当保姆不行吗?我家从来找保姆困难。

xiang2010 发表于 9/12/2016 1:28:00 PM
凯凯
32 楼
还有这个文章里内容是已经核实的吗?杨家四个孩子都没户口并且大女儿上学没报上名?我记得之前的帖子里说四个孩子都有户口而且大女儿马上就要开学了呀。
V
Viviennedd
33 楼
你可以查一下部级以上干部的医疗开支,和全国医疗保障开支的对比。具体数据我懒得去找了,前几年据说是部级以上干部医疗费用占全国医保总额的60%.
我国各级政府都是两套班子,党委一套,行政一套。你还可以查一下党委的开支是来自于党费,还是来自于财政。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两个支柱,出口加工和房地产,劳动力的主力都是农业人口。他们不享受城市医保和城市社会保障,他们的小孩不能在他们工作的城市就近入学。他......
sunnypotato 发表于 9/12/2016 12:59:09 PM
医保这一块,是因为以前涵盖面小,只包括体制内,慢慢才开始涵盖企业乡镇,农村联保也是刚开始几年,有些富裕乡镇实施的早。
党政这个不大明白,不是一套人马么,应该是财政吧。

第三产业确实是农民工主力,还有下岗职工。他们的社会保障也确实是非常少。有道理。可是不出来,青壮劳动力耗在贫瘠的土地里,不是更没有活路了。
但愿人长久
34 楼
为什么生那么多?!
S
SubDivision2006
35 楼
妹妹也嫁出去了吧。就是很久都不回家。


这个你得问她爸了,为什么年纪那么小就让她结婚还一生好几个还得在家务农。杨还有个妹妹好像就没有结婚,还在打工来着。

凯凯 发表于 9/12/2016 1:41:00 PM
S
SubDivision2006
36 楼
这种文章一般都不在于核实,在于抒情。


还有这个文章里内容是已经核实的吗?杨家四个孩子都没户口并且大女儿上学没报上名?我记得之前的帖子里说四个孩子都有户口而且大女儿马上就要开学了呀。

凯凯 发表于 9/12/2016 1:43:00 PM
凯凯
37 楼
所以这大女儿等于是继承他们家香火了,孩子跟自己姓,家里农活她一个人撑,压力能不大么。。。她爸好像就会放个牛。

妹妹也嫁出去了吧。就是很久都不回家。

SubDivision2006 发表于 9/12/2016 1:46:00 PM
V
Viviennedd
38 楼

所以农村户口的劳动力都在家务农是吧,大量使用农民工的那么多行业都不算生产总值、不被征税是吧,当今农村普遍的留守老人儿童,以及人类最大规模的迁徙--春运,是咋回事?
冒昧的说一句,从另外一个帖子到这里,你胡扯瞎掰的本事令我叹为观止,不会再回复你了。

雍 发表于 9/12/2016 1:14:54 PM
彼此彼此,实在是你经常摔出来各种惊悚词汇,很难忽视呀。
S
SubDivision2006
39 楼
对啊。她奶奶就是这末过下来的。独女招赘,生三女一二,一女(就是杨改兰的姑姑)服毒自杀了。老公赶跑了。好像又带着一个女儿嫁了一对父子,过不下去又回来和儿子住。好像她承认说她最后那天中午烧了一只鸡,就给喜欢的大孩子吃其他三个小的就只让在门口看着。作女的一生,可惜最后把孩子们都作死了。


所以这大女儿等于是继承他们家香火了,孩子跟自己姓,家里农活她一个人撑,压力能不大么。。。她爸好像就会放个牛。

凯凯 发表于 9/12/2016 1:48:00 PM
你看你看
40 楼
这里回帖的冷漠让我震惊。居然这么多人冷静的讨论
q
qgp
41 楼
这个你得问她爸了,为什么年纪那么小就让她结婚还一生好几个还得在家务农。杨还有个妹妹好像就没有结婚,还在打工来着。

凯凯 发表于 9/12/2016 1:41:33 PM
我觉得是他们家需要劳动力。别拿城里人一掷千金买学区房的投入和产出来估算这种赤贫家庭的。他们家孩子能吃多少,用多少。他们也不是只顾生育不事生产造成的贫困。他们家明显的就是没有劳动力可以改善状况,全家的农活儿都落到一个农妇身上,如果有一两个男孩子也许可以帮忙解决些经济问题。当然了,这都是生那么多之前打算的。可能后来家里越来越穷以至于养活几个孩子真成了最后一根稻草,谁知道呢?
a
aprilduet
42 楼
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实在太不健全了。别说啥农村医疗了。现在城里人都生不起大病。一场大病就得卖房,搞捐款。吃不上饭,穿不上衣服的人也不是只有他一家。边远山区肯定有。这都解放几十年了,边远山区的农民日子并没有太多的改善啊。日益拉大的贫富关系和越难越跨越的阶级等级会在未来的日子里从农村转入城市。
凯凯
43 楼
是啊,家里两个男人,却把生育跟生产两大重担都放在一个女人身上,还有家务。


我觉得是他们家需要劳动力。别拿城里人一掷千金买学区房的投入和产出来估算这种赤贫家庭的。他们家孩子能吃多少,用多少。他们也不是只顾生育不事生产造成的贫困。他们家明显的就是没有劳动力可以改善状况,全家的农活儿都落到一个农妇身上,如果有一两个男孩子也许可以帮忙解决些经济问题。当然了,这都是生那么多之前打算的。可能后来家里越来越穷以至于养活几个孩子真成了最后一根稻草,谁知道呢?

qgp 发表于 9/12/2016 2:08:00 PM
S
SubDivision2006
44 楼
其实农村人多生确实有他们的理由,现实状况就是这样。家里没几个儿子撑着就是受人欺负没有生产力。特别是杨家这样几代人饱尝人丁不兴恶果的家庭。可是确实生了养也是问题。这种问题实在不是你对了他错了一杠子就能解决的
o
oceanblue
45 楼
虽然用个例说事的确缺乏说服力,而且有煽动的嫌疑。不过我印象里农妇是国内自杀率最高的人群,所以应该可以从侧面推导出这个人群所面对的生活压力很大这个结论。

驫龘麤靐 发表于 9/12/2016 1:16:46 PM

农妇和农村里的老人,自杀率都蛮高的。
s
serena
46 楼
村民集体投票取消低保,作者觉得不合理,难道由村干部决定谁家的低保更合理?没得到的不就又可以大书一篇论专制下的低保?

而且我看过另一篇只述事,不加评论和诱导的文章,细算杨家的收入,感觉更真实可信。还有其他采访杨家亲戚的文章,作者一心往贫穷上扯,家人采访都没有顺着走。穷是事实,但并没有到揭不开锅要杀人自杀的境地。送医院时,她老公身上还有银行卡,拿出来治疗,当然后来是政府抢救治疗的。

用斧头一个个锤死自己的亲生孩子,甚至女儿哀求也不停手,这个明显是精神疾病。
q
qgp
47 楼

所以农村户口的劳动力都在家务农是吧,大量使用农民工的那么多行业都不算生产总值、不被征税是吧,当今农村普遍的留守老人儿童,以及人类最大规模的迁徙--春运,是咋回事?
冒昧的说一句,从另外一个帖子到这里,你胡扯瞎掰的本事令我叹为观止,不会再回复你了。

雍 发表于 9/12/2016 1:14:54 PM
早就不应该回复她了。这里有两个id对事件各种公开的未公开的细节了如指掌,跟明星工作室发通稿似的。一会儿义愤填膺谴责杀人犯,一会儿语重心长感慨农民素质低下才是悲剧的根源,一会儿披露杨家世代招赘和上一代长女自杀的独家新闻,一会儿又义正言辞的说你们在海外的没资格指手画脚,总之,就是要削弱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对政府不作为(或者是坏事多为)的谴责,使尽手段要引导和暗示这是这家农民自作自受。真悲哀。
沧浪平江
48 楼
昨天就看到了,心里很堵。关键是看不到任何改变的希望。我总觉得我儿子这一辈肯定还会是这样的社会现状,可能更糟。很无奈
m
maidou15
49 楼
为什么生这么多,哎
S
SubDivision2006
50 楼
至于这么气急败坏吗。哪样是未公开?都是公开报道的,只不过两眼太聚光的人除了自己认为的事实其他的都视而不见罢了。别把自己当神仙,哗啦一下子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你能你up呀。社会问题很多就是无解,中国这样,美国这样,全世界哪国都这样。请问不说是社会问题就是每一个人的家庭问题都是哗啦一下一个条件解决就都都无影无踪至白发千古了吗?是挺悲哀的,这家人身上发生的惨祸。更悲哀的是你们这些身负锦囊计能解万事通的人关键时刻撂挑子了。说到底也就是和我们这些所谓“暗示农民自作自受”的人一样,对你们深刻痛心的社会问题解决没什么鸟用。


早就不应该回复她了。这里有两个id对事件各种公开的未公开的细节了如指掌,跟明星工作室发通稿似的。一会儿义愤填膺谴责杀人犯,一会儿语重心长感慨农民素质低下才是悲剧的根源,一会儿披露杨家世代招赘和上一代长女自杀的独家新闻,一会儿又义正言辞的说你们在海外的没资格指手画脚,总之,就是要削弱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对政府不作为(或者是坏事多为)的谴责,使尽手段要引导和暗示这是这家农民自作自受。真悲哀。

qgp 发表于 9/12/2016 2:24:00 PM
p
pandacao
51 楼
20多年前,我上高中的时候,偶尔跟农村来的同学聊,才明白在农村,没有儿子真的会被欺负,所以才会一直生,直到生出儿子,那还是江苏的农村。
在内地省份,这种观念可能真的很严重。。。。不是城镇长大的受“男女平等”观念的人,能理解的。
52 楼
早就不应该回复她了。这里有两个id对事件各种公开的未公开的细节了如指掌,跟明星工作室发通稿似的。一会儿义愤填膺谴责杀人犯,一会儿语重心长感慨农民素质低下才是悲剧的根源,一会儿披露杨家世代招赘和上一代长女自杀的独家新闻,一会儿又义正言辞的说你们在海外的没资格指手画脚,总之,就是要削弱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对政府不作为(或者是坏事多为)的谴责,使尽手段要引导和暗示这是这家农民自作自受。真悲哀。

qgp 发表于 9/12/2016 2:24:11 PM

从这类帖子的发言早就发现,一些人有明显的预设立场,就是把再多数据、论文、史书、纪录片摆在它们面前都没用,它们就是能坚持用新闻联播式的语言进行模糊和转移,顾左右而言他,一会儿排比一会儿设问,最后再来一段抒情,反复强调只有支持党和政府才是爱国这一中心思想。
V
Viviennedd
53 楼

从这类帖子的发言早就发现,一些人有明显的预设立场,就是把再多数据、论文、史书、纪录片摆在它们面前都没用,它们就是能坚持用新闻联播式的语言进行模糊和转移,顾左右而言他,一会儿排比一会儿设问,最后再来一段抒情,反复强调只有支持党和政府才是爱国这一中心思想。

雍 发表于 9/12/2016 2:56:28 PM

从这类帖子的发言早就发现,一些人有明显的预设立场,就是把再多数据、论文、史书、纪录片摆在它们面前都没用,它们就是坚持并反复强调都是土工的错,必须推翻土工才是有良知懂黑白。如果多问几句怎么得出结论的,就是各种莫名其妙的既得利益阶层领五毛钱之类的谩骂,总之没有道理可讲,不同意观点的都是可以被随意谩骂的。
再怎么样语言转移模糊,也没有用它这个字。偷偷摸摸骂也是骂人吧,你的爱国中心思想打算靠骂人普及么。
l
lcbaby
54 楼
R.I.P.
f
fayfaytu
55 楼
我还是觉得杨有精神问题。不能说是赤贫导致弑子,而是精神问题导致的
handymanny 发表于 9/12/2016 1:00:26 PM
一码归一码,杨再怎么有问题,再怎么千不该万不该,她的孩子起码都是无辜和值得同情的。可大家的关注点无非就是她为什么要生那么多,怎么那么冷血连自己的孩子都杀。甚至在事情发生之前,根本没人关注或者帮助他们!他们一点帮助都得不到,社会包括政府真是太冷漠了。连新闻都报道不到,如果不是自杀,说实话估计很多人都难以想象还有这么贫穷这么需要帮助的人。社会根本注意不到他们,甚至说根本不去注意他们,细思极恐~~~
56 楼

从这类帖子的发言早就发现,一些人有明显的预设立场,就是把再多数据、论文、史书、纪录片摆在它们面前都没用,它们就是坚持并反复强调都是土工的错,必须推翻土工才是有良知懂黑白。如果多问几句怎么得出结论的,就是各种莫名其妙的既得利益阶层领五毛钱之类的谩骂,总之没有道理可讲,不同意观点的都是可以被随意谩骂的。
再怎么样语言转移模糊,也没有用它这个字。偷偷摸摸骂也是骂人吧,你的爱国中心思想打算靠骂人普及......
Viviennedd 发表于 9/12/2016 3:14:58 PM

过往发言还在服务器上存着呢,我是真贴过n次数据、论文、史书、纪录片,有兴趣可以自己翻。你就不要胡乱给自己脸上贴金了吧,一毛钱的内容都没有。

我已经委婉表达过了不想搭理你,还要再表达几次才够啊。。
m
mehmeh
57 楼
👍火眼金睛。还是那句话。五毛最人渣。恶心死。


早就不应该回复她了。这里有两个id对事件各种公开的未公开的细节了如指掌,跟明星工作室发通稿似的。一会儿义愤填膺谴责杀人犯,一会儿语重心长感慨农民素质低下才是悲剧的根源,一会儿披露杨家世代招赘和上一代长女自杀的独家新闻,一会儿又义正言辞的说你们在海外的没资格指手画脚,总之,就是要削弱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对政府不作为(或者是坏事多为)的谴责,使尽手段要引导和暗示这是这家农民自作自受。真悲哀。

qgp 发表于 9/12/2016 2:24:00 PM
m
mehmeh
58 楼
请不要跟五毛费口舌。


过往发言还在服务器上存着呢,我是真贴过n次数据、论文、史书、纪录片,有兴趣可以自己翻。你就不要胡乱给自己脸上贴金了吧,一毛钱的内容都没有。
我已经委婉表达过了不想搭理你,还要再表达几次才够啊。。

雍 发表于 9/12/2016 3:25:00 PM
b
beibeicai
59 楼
泪水不由自主溢满眼眶.. what we can do to help those families in the very poor condition?
V
Viviennedd
60 楼

过往发言还在服务器上存着呢,我是真贴过n次数据、论文、史书、纪录片,有兴趣可以自己翻。你就不要胡乱给自己脸上贴金了吧,一毛钱的内容都没有。

我已经委婉表达过了不想搭理你,还要再表达几次才够啊。。

雍 发表于 9/12/2016 3:25:51 PM
不好意思麻烦你搭理了,如果用它算委婉的话。各种数据著作网上搜图书馆借不可能只是单方面吧,你只引用反面太片面了,不能怪别人说你没说服力吧?明明是吃穿住行比以前好了,在你的数据记录下社会在倒退,有疑问不是很合理的么?论坛上不能只准你发惊悚词汇,不准别人表示道理不通吧。贴所谓数据有什么,想看的都会搜,金不金的,有什么意思。
S
SBGCD
61 楼
泪水不由自主溢满眼眶.. what we can do to help those families in the very poor condition?
beibeicai 发表于 9/12/2016 3:56:27 PM

帮不过来,这种家庭太多了在国内,不是冷血,有很多人过得那么奢侈的生活,自然要有很多人过很贫穷的生活,如果大家都过上像在美国这种生活 ,简直不敢想象资源是有限的
y
yulingxi
62 楼
虽然用个例说事的确缺乏说服力,而且有煽动的嫌疑。不过我印象里农妇是国内自杀率最高的人群,所以应该可以从侧面推导出这个人群所面对的生活压力很大这个结论。

驫龘麤靐 发表于 9/12/2016 1:16:46 PM

对的,每年喝毒药死的不计其数。
y
yulingxi
63 楼
我不明白,生那么多干什么?
出来当保姆不行吗?我家从来找保姆困难。
xiang2010 发表于 9/12/2016 1:28:48 PM

“何不食肉糜”, 他们家穷成这样,连出农村的车票都买不起,没有文化,不怕出来被人骗?
y
yulingxi
64 楼
这里回帖的冷漠让我震惊。居然这么多人冷静的讨论
你看你看 发表于 9/12/2016 1:58:55 PM

我也是,我只能祝福“何不食肉糜”的人下辈子继续投胎自带gps
y
yulingxi
65 楼
早就不应该回复她了。这里有两个id对事件各种公开的未公开的细节了如指掌,跟明星工作室发通稿似的。一会儿义愤填膺谴责杀人犯,一会儿语重心长感慨农民素质低下才是悲剧的根源,一会儿披露杨家世代招赘和上一代长女自杀的独家新闻,一会儿又义正言辞的说你们在海外的没资格指手画脚,总之,就是要削弱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对政府不作为(或者是坏事多为)的谴责,使尽手段要引导和暗示这是这家农民自作自受。真悲哀。

qgp 发表于 9/12/2016 2:24:11 PM

同感,做人怎么可以这么冷酷。
y
yulingxi
66 楼
一码归一码,杨再怎么有问题,再怎么千不该万不该,她的孩子起码都是无辜和值得同情的。可大家的关注点无非就是她为什么要生那么多,怎么那么冷血连自己的孩子都杀。甚至在事情发生之前,根本没人关注或者帮助他们!他们一点帮助都得不到,社会包括政府真是太冷漠了。连新闻都报道不到,如果不是自杀,说实话估计很多人都难以想象还有这么贫穷这么需要帮助的人。社会根本注意不到他们,甚至说根本不去注意他们,细思极恐~~~

fayfaytu 发表于 9/12/2016 3:22:59 PM

是的,太冷酷了。冷漠的社会。
陆飞飞
67 楼
虽然用个例说事的确缺乏说服力,而且有煽动的嫌疑。不过我印象里农妇是国内自杀率最高的人群,所以应该可以从侧面推导出这个人群所面对的生活压力很大这个结论。

驫龘麤靐 发表于 9/12/2016 1:16:46 PM

我好像是在哪里看到过,中国是比较少见的女性自杀率高于男性的国家,而且集中于农村妇女,曾经农村女性自杀率非常高,除了贫穷困苦之外,缺少关爱,没有出路,看不到希望也是原因。
后来改革开放,南下打工的热潮兴起,女性可以在许多加工业工厂找到工作,或者做保姆,她们能离开农村,赚钱,找到同类的工友成为朋友,有机会自由恋爱,比男人更能赚钱,收入稳定,往家里寄钱,因此能够受到家人的重视,感受到更多关爱。
农村女性大量外出打工以后,自杀率就陡降了。最近这些年,自杀率陡增的是农村的老人。也是特别凄惨、穷苦、缺乏必要的关爱和照顾的一群人。
l
liunicv
68 楼
开卷有益呀,跟你学习的搜数据看,农业占国民生产总值不到10%,城镇人口过半,常居城镇人口过70%,这个吸血是怎么得出来的结论呢?那美国总统各种全家度假还拉着丈母娘的,纳税人是不是也可以说被吸血了?

Viviennedd 发表于 9/12/2016 12:51:09 PM

半个五毛都看不过去你了,农业占国民生产总值不到10%,不就正好说明农民被吸血了么?杨家妇女,一人种10亩地,却卖不了多少钱。要是农产品按劳动投入算价钱,城市人估计早就嚷嚷吃不起了。
a
allday
69 楼
希望这件事能让更多人看到弱势群体的存在,为弱势群体发声
x
xiqi
70 楼
“何不食肉糜”, 他们家穷成这样,连出农村的车票都买不起,没有文化,不怕出来被人骗?
yulingxi 发表于 9/12/2016 4:10:29 PM
没错,典型的城市小资睁着一双无辜的眼睛自说自话,还以为自己多悲天悯人
L
Lucy8860
71 楼
其实中国的房价 这么暴力 跟农民工的贡献有很大关系。

美国的造房成本就高很多,因为建筑工人工资高,美国建房原材料贵,在建房食物链上的人都受益。在中国只有项部的几个人受益,食物链底端的被喝血。
o
oceanblue
72 楼
我不明白,生那么多干什么?
出来当保姆不行吗?我家从来找保姆困难。
xiang2010 发表于 9/12/2016 1:28:48 PM

what?!
x
xiqi
73 楼
记得前几年看过一个新闻,一个县的头头无比沮丧地告诉记者,他们县没评上国家级贫困县,“我们实在太穷了,连贿赂的几万块钱都拿不出”
i
icingfire
74 楼
回复 69楼allday的帖子

顶这个。不能让这一家人白死了,然后让此类悲剧不断发生。多亏有网络,这些弱势群体才有被外界知道的可能性。希望即得利益阶层吃相好看点,多照顾一下弱势群体,不然民可载舟,亦可覆舟。
q
qgp
75 楼

帮不过来,这种家庭太多了在国内,不是冷血,有很多人过得那么奢侈的生活,自然要有很多人过很贫穷的生活,如果大家都过上像在美国这种生活 ,简直不敢想象资源是有限的

SBGCD 发表于 9/12/2016 4:03:06 PM
可是还是有很多事可以做的啊。美国这边的各种农业保险,最低工资保障,都可以借鉴啊。还有就是看这几个帖子的感觉,更基本点的,把培养5毛的钱和精力建立更好的监督机制,把监督网民的这些技巧用来监督各种机构减少贪污不好吗?真有心的,在群众谴责政府的时候第一反应不是应该马上检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吗?派这些5毛来压制引导言论真是吃饱了撑的。
G
Grace222
76 楼
是的,昨天看一个国内群讨论,很多所谓的精英说,穷人还生那么多,养不起就去赖国家,真心无语,我们国家对弱势群体真是缺乏最起码的同情和关怀!


我也是,我只能祝福“何不食肉糜”的人下辈子继续投胎自带gps

yulingxi 发表于 9/12/2016 4:12:00 PM
G
Grace222
77 楼
昨天看国内朋友说的,才知道,原来所谓的贫困补助,不是看谁最需要补助谁,而是谁能最快脱贫补助谁,说白了补助贫困线下面最不贫困的那些人,这样领导的政绩才好看。我只能说,把贫困补助搞得跟风投一样,这个社会真是疯了。


我对文中这句话印象深刻 "比如全家被取消低保资格(杨家在2013年底的群众评议中未通过,而被全家取消低保——我百思不得其解,这种事情,怎么可能是通过群众评议的方式)"

PPPiggie 发表于 9/12/2016 1:20:00 PM
D
Dharma
78 楼
是的,昨天看一个国内群讨论,很多所谓的精英说,穷人还生那么多,养不起就去赖国家,真心无语,我们国家对弱势群体真是缺乏最起码的同情和关怀!

Grace222 发表于 9/12/2016 4:49:42 PM
国内的精英就是高高在上,这个SB 态度。个个认为,我这么精英,是因为我聪明努力,该得的。你穷逼,你悲惨,是因为你不够聪明,不够努力,活该。国外的多说两句,就有SB 精英变成自干五了,说你没有资格对大洋彼岸指手画脚,你不要说我的网络管制,你看的网络也是被筛选管制的。

这帮精英自己不知道,自己是吃着人血馒头长大的。看看五四运动那时的精英们,再看看今天缺乏悲天悯人同情心精英们,这个国家没救了。
79 楼
可是还是有很多事可以做的啊。美国这边的各种农业保险,最低工资保障,都可以借鉴啊。还有就是看这几个帖子的感觉,更基本点的,把培养5毛的钱和精力建立更好的监督机制,把监督网民的这些技巧用来监督各种机构减少贪污不好吗?真有心的,在群众谴责政府的时候第一反应不是应该马上检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吗?派这些5毛来压制引导言论真是吃饱了撑的。

qgp 发表于 9/12/2016 4:46:55 PM

没有动力做自然不会做。现政府就是靠军事+宣传上台的,维持统治的手段还是军事+宣传。政府财政收入44%养这个体制,昨天某自干五说这里面一定有大量的钱需要拨给国防,仿佛国防事业是多么的伟光正,其实所谓的国防就是用来维稳的,只要各级地方政府有钱雇佣武警和军队控制住各种群体性事件,就能继续稳坐江山,人家又何必要干“建立更好的监督机制”这种没用的事情呢。
r
readpost
80 楼
感觉中国这种人口基数,大概负担不起全面社会保障制度。不见得政府看不见弱势群体,而是管不起,因为资源要为发达地区投入,维持高速发展,所以底层农村的就在取舍中给舍掉了,悲哀。
S
SubDivision2006
81 楼
说了半天你能不能说说你究竟做了什么了?你借鉴了什么实践了什么?你对这些穷苦人民做出的努力不就是在论坛上骂人五毛党吗?和你不同政见你意见相反的都是五毛?都是土共派来压制引导的?这些人实际上作过的不见的比你少吧。做过了才知道问题的复杂,才有看不到方向的困惑和挣扎。我倒肯定你不是美分党呢。因为这样的水平也要有人雇的话美分党总部也太不讲究了。


可是还是有很多事可以做的啊。美国这边的各种农业保险,最低工资保障,都可以借鉴啊。还有就是看这几个帖子的感觉,更基本点的,把培养5毛的钱和精力建立更好的监督机制,把监督网民的这些技巧用来监督各种机构减少贪污不好吗?真有心的,在群众谴责政府的时候第一反应不是应该马上检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吗?派这些5毛来压制引导言论真是吃饱了撑的。

qgp 发表于 9/12/2016 4:46:00 PM
82 楼
感觉中国这种人口基数,大概负担不起全面社会保障制度。不见得政府看不见弱势群体,而是管不起,因为资源要为发达地区投入,维持高速发展,所以底层农村的就在取舍中给舍掉了,悲哀。
readpost 发表于 9/12/2016 5:07:31 PM

海外投资到各种流氓国家投得起,投资连年巨额亏损亏得起,就是国内弱势群体管不起,只能说弱势群体的优先级没有流氓兄弟高,大概是因为流氓兄弟能帮忙在国际上给党妈背书,而弱势群体p用都没有。
c
clearcrystal88
83 楼
其实这几年打体力工的人工资都涨了很多了,在我们那里的偏僻县城山村里面都到了三四千了。夏天我刚回农村,基本上大家的日子都能过得不错的。不过呢,大家都自觉地最多生两个孩子,说负担太重了。
b
bibihulu
84 楼
社会出问题了
V
Viviennedd
85 楼

半个五毛都看不过去你了,农业占国民生产总值不到10%,不就正好说明农民被吸血了么?杨家妇女,一人种10亩地,却卖不了多少钱。要是农产品按劳动投入算价钱,城市人估计早就嚷嚷吃不起了。

liunicv 发表于 9/12/2016 4:18:38 PM
国民生产总值不到10%是说国家不是农业国家,农业产值占比重低。农产品按照劳动投入算价,落后地区农产品价高,发达地区大型机械化的产品算价低,可行么?
那个土豆ID说的有道理,第三产业产值大部分来自农民工,却没有合理社会保障,这部分确实是剥削。深圳富士康前几年的惨案也是。市场经济,土地贫瘠,农村大批剩余劳动力,推动第三产业,但是社保没有跟上。
V
Viviennedd
86 楼

没有动力做自然不会做。现政府就是靠军事+宣传上台的,维持统治的手段还是军事+宣传。政府财政收入44%养这个体制,昨天某自干五说这里面一定有大量的钱需要拨给国防,仿佛国防事业是多么的伟光正,其实所谓的国防就是用来维稳的,只要各级地方政府有钱雇佣武警和军队控制住各种群体性事件,就能继续稳坐江山,人家又何必要干“建立更好的监督机制”这种没用的事情呢。

雍 发表于 9/12/2016 5:02:48 PM
国防事业不重要?维稳不重要?你是哪个星球来的?9.11昨天才过,床铺天天喊着要修墙。欧洲各国上铁丝网,中国什么时候成世外桃源了?
q
qgp
87 楼
说了半天你能不能说说你究竟做了什么了?你借鉴了什么实践了什么?你对这些穷苦人民做出的努力不就是在论坛上骂人五毛党吗?和你不同政见你意见相反的都是五毛?都是土共派来压制引导的?这些人实际上作过的不见的比你少吧。做过了才知道问题的复杂,才有看不到方向的困惑和挣扎。我倒肯定你不是美分党呢。因为这样的水平也要有人雇的话美分党总部也太不讲究了。

SubDivision2006 发表于 9/12/2016 5:08:19 PM
你不用试图攻击我来引发我跟你的争论。你想不到怎么借鉴不代表别人想不到。关键的问题根本不是无法借鉴,而是无心无动力借鉴,大家批判的也不是困惑和挣扎,而是对弱势群体理所当然的压榨。而且退一万步说,客观做的不好就是应该接受批判,否则就无法进步,这才是正常的真正有心做事的态度。and to answer your question, 即使我不做别的,坚持致力于帮助弱势群体发声,也比这些尽想着堵悠悠众口的强一百倍。还有啊,各位看客,对于5毛惯用的什么你能你up啊,你在美国不能亲力亲为做事就没资格批判政府做的不够啊,千万不要被误导,不要被emotional manipulated,即使我们能做的很微薄,起码我们不是吮吸着弱势群体的献血过上奢侈生活的。独善其身一点也不可耻,为虎作伥才可耻。
88 楼
国防事业不重要?维稳不重要?你是哪个星球来的?9.11昨天才过,床铺天天喊着要修墙。欧洲各国上铁丝网,中国什么时候成世外桃源了?
Viviennedd 发表于 9/12/2016 5:43:21 PM

维稳重不重要当然看你屁股坐在哪一边了。我国的群体性事件的由头都是维护宪法权利,比如反对强拆强行征地、反对有毒化工厂、反对司法黑暗、反对高考名额被划走,等等。我不知道哪点跟墨西哥人闯美墨边境有可比性,思维正常的人不会这么比的。
V
Viviennedd
89 楼

维稳重不重要当然看你屁股坐在哪一边了。我国的群体性事件的由头都是维护宪法权利,比如反对强拆强行征地、反对有毒化工厂、反对司法黑暗、反对高考名额被划走,等等。我不知道哪点跟墨西哥人闯美墨边境有可比性,思维正常的人不会这么比的。

雍 发表于 9/12/2016 5:49:06 PM
昆明火车站过去太久了?南海,台海,钓鱼岛,疆独藏独,都不是问题呀。高考名额划分就是地域均贫富造成的,为了照顾落后区域的生源。一边高喊同情照顾弱势群体,一边反对地域平均资源,自相矛盾!社会不合理的地方肯定有,而且很多,美国不也是一边BLM,一边抗拒难民么,一边是不能种族歧视,一边是贫富阶层利益对抗。因为枪击惨案个人持枪讨论了多少次了,也是通不过修改宪法。你怎么得出来结论:没了土工这些社会矛盾冲突就都不存在了?我看到的是这些资源分配不均永远都是问题和冲突,换了谁都一样。
q
qgp
90 楼
其实这几年打体力工的人工资都涨了很多了,在我们那里的偏僻县城山村里面都到了三四千了。夏天我刚回农村,基本上大家的日子都能过得不错的。不过呢,大家都自觉地最多生两个孩子,说负担太重了。
clearcrystal88 发表于 9/12/2016 5:17:49 PM
其实呢我觉得不少事情还是有很多改善的。但是还是有很多很多的赤贫人群,譬如说这起农妇杀子自杀事件。这种事情出了就应该用正确的态度来看待,努力多做些事改善这群人的生活。可是最可气的是有些id一下就跳起来,不断的用各种套路来堵塞和引导大家的言论。真把人当傻子呢,怪不得几十年不变始终是愚民政策。
h
hello_kitty_aunt
91 楼
穷,并不可怕;比穷更可怕的是失去了希望和信心。

微信上这篇文章已经被删了。

其实某种程度上,越来越没人看的春晚担负了给底层人民灌输希望与信心, 起到了pacifier的作用。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某年让农民工的孩子诗朗诵:“我们的明天很美好“,
真是把人当傻子哄。 ””
s
sunnypotato
92 楼
[quote]
没有动力做自然不会做。现政府就是靠军事+宣传上台的,维持统治的手段还是军事+宣传。政府财政收入44%养这个体制,昨天某自干五说这里面一定有大量的钱需要拨给国防,仿佛国防事业是多么的伟光正,其实所谓的国防就是用来维稳的,只要各级地方政府有钱雇佣武警和军队控制住各种群体性事件,就能继续稳坐江山,人家又何必要干“建立更好的监督机制”这种没用的事情呢。

[color=#99999......
Viviennedd 发表于 9/12/2016 5:43:21 PM
其实你并没有搞清楚维稳的含义。你所说的国防,反恐,维稳,是三个性质不同的体系。国防是抵御外敌侵略,反恐是维护国土安全,维稳是镇压本国对政府政策和执政行为有异议的上访群众。
h
hello_kitty_aunt
93 楼
国内的精英就是高高在上,这个SB 态度。个个认为,我这么精英,是因为我聪明努力,该得的。你穷逼,你悲惨,是因为你不够聪明,不够努力,活该。国外的多说两句,就有SB 精英变成自干五了,说你没有资格对大洋彼岸指手画脚,你不要说我的网络管制,你看的网络也是被筛选管制的。

这帮精英自己不知道,自己是吃着人血馒头长大的。看看五四运动那时的精英们,再看看今天缺乏悲天悯人同情心精英们,这个国家没救了。
......
Dharma 发表于 9/12/2016 5:01:10 PM 畸形的社会
s
sunnypotato
94 楼
[quote]
维稳重不重要当然看你屁股坐在哪一边了。我国的群体性事件的由头都是维护宪法权利,比如反对强拆强行征地、反对有毒化工厂、反对司法黑暗、反对高考名额被划走,等等。我不知道哪点跟墨西哥人闯美墨边境有可比性,思维正常的人不会这么比的。

雍 发表于 9/12/2016 5:49:06 PM [url=http://forums.huare......
Viviennedd 发表于 9/12/2016 6:14:34 PM
高考名额照顾的是北京上海,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两个城市。边远省份录取分数低,是因为整体教育水平差,不是因为名额多
d
danielocean
95 楼
推荐大家看看电影雪国列车
现在的国家资本主义制度下就是要牺牲最底层的那一批的
s
sunnypotato
96 楼
推荐大家看看电影雪国列车
现在的国家资本主义制度下就是要牺牲最底层的那一批的
danielocean 发表于 9/12/2016 6:37:48 PM
哎呀,英雄所见略同,我一直想推荐这个来着,想想没啥人会去看,就懒得说了。这个电影真是太有现实意义了
l
lgnw
97 楼
Sad story,
V
Viviennedd
98 楼
高考名额照顾的是北京上海,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两个城市。边远省份录取分数低,是因为整体教育水平差,不是因为名额多
sunnypotato 发表于 9/12/2016 6:35:41 PM
北京是政治原因。上海的话,很多上海人觉得大量外地人涌入,严重影响他们的生存生活,抢占了他们的生活资源,号称上海的工业产值养活支援了几个落后省。所以说诗和远方很美好,资源有限的时候就是残酷现实了。教育也是,一面要求给外来人口子女受教育的机会,人口在大量流入,一面又批判北上大城市侵占资源。太矛盾了。在农村城市问题上,批判城市占有更多资源,农民被剥削了,要求均贫富的也是这些批判家,可知道也是老毛当初送知青下乡的理由之一。
s
sunnypotato
99 楼
[quote]高考名额照顾的是北京上海,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两个城市。边远省份录取分数低,是因为整体教育水平差,不是因为名额多 sunnypotato 发表于 9/12/2016 6:35:41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64223&postid=72727...... Viviennedd 发表于 9/12/2016 7:06:53 PM
涌入上海的人口是去上海吃救济了吗?他们是那个城市的劳动者,在那里创造税收。北京上海高考名额多是一向如此,可不是人口涌入之后才如此的。老毛让知识青年下乡,是因为文革使得国民经济崩溃,造成大批城市青年没有工作。把他们赶到农村种地,成功解决了经济崩溃造成的高失业率问题。国家政策不是只有两个极端,政策也需要随着形势调整。显然,合理的资源分配制度并不是国家现在想做的事情

至于说上海养活了几个落后省,说话要有根据,养活的是哪几个省,养的是公务员还是全体人民,是不是有几个省的人每天躺在家里等着上海人养
d
danielocean
100 楼
哎呀,英雄所见略同,我一直想推荐这个来着,想想没啥人会去看,就懒得说了。这个电影真是太有现实意义了
sunnypotato 发表于 9/12/2016 6:38:55 PM

嗯 不是穷人懒蠢愚昧,是通往前面车厢的口子已经被利益阶级封死了,不革命你根本翻不了身 只能吃蟑螂做的布丁 随时被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