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文艺版活动】来这个版纪念一下张爱玲吧——普通人的一生,再好些也是桃花扇

s
shady
楼主 (北美华人网)
9月8日,是张爱玲的祭日 1995 年 9 月 8 日,张爱玲在美国加州病逝,终年75岁 让人心疼的是,被发现的时候,她已经过世一个星期
「普通人的一生,再好些也是桃花扇」

对于张爱玲
可能每个人都会有每个人的理解 我记得的是,还在学堂时 抱着书,看不懂里面的内容 只有一个字一个字的啃 去理解,去懂这个人间 去看——
娇蕊哭着对振保说:

你别怕……
我都改了

你离了我是不行的,振保……
几次未说完的话,挂在半空像许多钟摆 以不同的速度滴答滴答摇
歌有各的理路,推论下去 各自到达高潮,于不同的时候当当打起钟来

振保觉得一房间都是她的声音,虽然她久久沉默着
懵懵懂懂的年纪 终于了解 原来啊,爱情不是谁都要的起的。
s
shady
2 楼
还有一句记忆犹新
如果你认识以前的我,你就会原谅现在的我。
p
pwwp
3 楼
我有一事不明,为什么她的文坛地位辣么高啊? 都有专门研究她作品的学派,觉得略夸张些啊。 是不是因为是女性的原因照顾下?
p
pwwp
4 楼
回复 1楼shady的帖子

她老来还是很凄凉的。
p
pwwp
5 楼
还有一句记忆犹新
如果你认识以前的我,你就会原谅现在的我。
shady 发表于 9/8/2016 9:45:57 PM
我觉得还是这句更传神:

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
p
pwwp
6 楼
回复 2楼shady的帖子

也是半生缘里的:

你问我爱你值不值得,其实你应该知道,爱就是不问值得不值得。

我觉得这句话还是有东方的含蓄,还是麦姐当娜的更来劲,更直接:

s
shady
7 楼
回复 3楼pwwp的帖子

不是
父母离异
年少成名
民国四大才女之一
和胡兰成相爱
晚年孤老

她的每一步都是传奇
写的东西很多都是未被人挖掘或者未完成的
s
shady
8 楼
回复 6楼pwwp的帖子

我最喜欢的是这句: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
p
pwwp
9 楼
回复 7楼shady的帖子

她的东西我看得少, 但总感觉当年解放后是被压制被消声了,现在又抬的有些高了,都不切合。
晚年那段,我是听锵锵三人行里许子东说的, 感觉是比较惨。
p
pwwp
10 楼
回复 7楼shady的帖子

我感觉她的作品的格局还是小些, 没有大部头的立得住的。 美女别打我,我就是一说。欢迎驳倒我。
p
pwwp
11 楼
回复 6楼pwwp的帖子

我最喜欢的是这句: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
shady 发表于 9/8/2016 9:53:06 PM

她有些格言警句类的东西还是写的很贯穿人性的。这类句子和段落很多,比如:

感情原来是这么脆弱的。经得起风雨,却经不起平凡……

感觉和钱钟书的路子差不多,哈哈
p
pwwp
12 楼
回复 11楼pwwp的帖子

对了,楼主, 她晚年给夏至清的那些信件最后公开了吗?
s
shady
13 楼
回复 10楼pwwp的帖子

对于有一些作品,你可以评价它成功与否;而对于有些作品,你只能代表自己表达憎恶。
张爱玲的作品属于后者,她是我少数的不愿意去轻易评价的作家,我只能代表个人表达对她的钦慕。
提及张爱玲,多数人脑子里难免迅速涌现两个词:
第一个,爱情小说家;
第二个,胡兰成。
我认为这两个标签对张爱玲是极大的不公道。

姑且不去做三姑六婆,审视非议她波折命途中的一段情史
单就将张爱玲归入爱情小说家一项,就是对她极大的误解。
s
shady
14 楼
回复 12楼pwwp的帖子

忙着打字没看见……
o
orange2
15 楼
我是来围观的
s
shady
16 楼
说张爱玲是爱情小说家,当然不是没有道理
张爱玲耍弄嗔痴怨极是高明(受红楼梦的影响)
难免使人以为她不过就是拿着些俗世男女的爱恨情仇来换钱财博名气,但这只是表象而已
p
pwwp
17 楼
回复 13楼shady的帖子

她写世俗,写爱情,写人性,写街坊,写小人物笔触都很精准,但真的没什么大格局啊。 写过长篇吗? 我都记不清了。
s
shady
18 楼
她肯定不是一个所谓的言情作家,她是最刁钻的人性解剖师。

这是我从初中开始一直的评价
s
shady
19 楼
回复 17楼pwwp的帖子

而一个人性解剖师
这样的人是最惹人痛恨的,没有人会愿意给人家看透自己丑恶的一面,并且还被她毫不留情地给揭发出来。
p
pwwp
20 楼
她肯定不是一个所谓的言情作家,她是最刁钻的人性解剖师。

这是我从初中开始一直的评价
shady 发表于 9/8/2016 10:13:31 PM

铁粉啊。。。这是要开撕的节奏么? 我只是表达下自己的看法啊,有言在先。。。
p
pwwp
21 楼
回复 17楼pwwp的帖子

而一个人性解剖师
这样的人是最惹人痛恨的,没有人会愿意给人家看透自己丑恶的一面,并且还被她毫不留情地给揭发出来。
shady 发表于 9/8/2016 10:14:42 PM

按照你这么说,心理学家都是伟大的作家咯?
s
shady
22 楼
回复 17楼pwwp的帖子

试问整个尘世里面
除了小人物的爱爱恨恨情情怨怨
还有什么长留?
试问歪哥 什么又是大格局?
s
shady
23 楼
回复 21楼pwwp的帖子

心理学家是说教 不是把你的伤疤撕开让你去看
而张爱玲年,她甚至不去口诛笔伐,只消冷冷地嘲弄,用让人觉得滑稽的方式描摹出来,就足够让人羞愤难当的了
s
shady
24 楼
李碧华说张爱玲是“一口井”,而我却觉得她是一只附骨之蛆,冷冷地贴着你的灵魂瞧了个究竟,让你没有招架之力。
s
shady
25 楼
接着说您所谓的“格局”

从《色·戒》说起
p
pwwp
26 楼
回复 17楼pwwp的帖子

试问整个尘世里面
除了小人物的爱爱恨恨情情怨怨
还有什么长留?
试问歪哥 什么又是大格局?
shady 发表于 9/8/2016 10:16:01 PM

这个么,说是这么说。但事实上总是有格局大小,有历史纵深, 有大历史背景下的恢弘与否的不同吧。  尤其是欧美文学里的长篇,静静的顿河,约翰克里斯多夫,苦难历程等等我觉得算大格局。

就连卡夫卡,是杰出的,出类拔萃的writer, 但都不应该算大格局的。
l
lunachanel
27 楼
值得不值得这句,来源美国经典小说《Love story>
p
pwwp
28 楼
回复 21楼pwwp的帖子

心理学家是说教 不是把你的伤疤撕开让你去看
而张爱玲年,她甚至不去口诛笔伐,只消冷冷地嘲弄,用让人觉得滑稽的方式描......
shady 发表于 9/8/2016 10:16:52 PM

你居然打字比我还快。。。   我们以文会友哈,兄弟刚上任,和谐为上。 不过么,据理力争还是要的。

所以我说,她的路子和钱钟书的围城 很相似,也是民国一大批作家的共性,鲁迅也多少有些, 梁实秋等等无不如此啊。
s
shady
29 楼
许多人都以张爱玲没有国家思想来批评她,认为她的作品格局太小,不堪推崇
何况她还同胡兰成这样身份的人谈恋爱,其恶劣性质堪比跨种族成婚,更加罪不可赦了

我并不认为这十分值得批评,也无意于对此做出申辩,只是想就此谈一谈,张爱玲真的完全没有所谓的爱国意识么?
不妨来看看她在《色·戒》中是如何描写时局动荡之际的香港:

「借港大的教室上课,上课下课挤得黑压压的挨挨蹭蹭,半天才通过,十分不便,不免有寄人篱下之感,香港一般人对国事漠不关心的态度也使人愤慨。虽然同学多数家在省城,非常近便,也有流亡学生的心情。有那么几个最谈得来的就形成了一个小集团。」
p
pwwp
30 楼
值得不值得这句,来源美国经典小说《Love story>
lunachanel 发表于 9/8/2016 10:20:09 PM
就是电影《love story》那个么?英文原话是什么?
p
pwwp
31 楼
回复 29楼shady的帖子

我觉得爱情这东西到无需太多挑剔指责她一个女人的。爱上一个人本来就是走心不走脑的。
s
shady
32 楼
回复 30楼pwwp的帖子

那个时候的文章一般分两类,一类寄情明志,一类承德载道
中国自古有文以载道的思想,认为文章当以弘扬某一类主张为首要义务

凡事扯上政治都会变得复杂,不是每个人都要做蜘蛛侠,怀着一颗济世救民的心陪着众生受苦受难。
我固然喜欢张爱玲,但也未必不喜欢鲁迅。因为在我看来,一个作家最重要的是他的思想,而不是使他的笔徒然成为某种立场的武器。

我们不可能知道每个人对格局的定义是什么样的,如果非要从家国天下的层面来计较,那么张爱玲的作品无疑格局不大

但她却又不是纯粹的小情小性,弄情贪欢
因此对于她的作品,真的很难以单纯的格局大小来衡量与约束

好了 歪哥 到此为止 打不动了……
M
Mirinda
33 楼
强势围观
p
pwwp
34 楼
回复 32楼shady的帖子

其实,你说的,我觉得,很有道理,我也多少这么认同的,惭愧,我真没看过张爱玲多少作品,这个周末选几个看看。
p
pwwp
35 楼
强势围观
Mirinda 发表于 9/8/2016 10:28:21 PM

欢迎欢迎。。。
豆豆君
36 楼
我觉得她很有才气,描写景物啊作比喻啊都是出乎一般作家意料的但又恰到好处让读者感同身受的词句,比如lz主楼里贴的那一段。不过作品我同意ppww的话,格局有点小,她虽然写情好,但是如果不只写情的话,感觉成就会更高。
x
xuexuan
37 楼
个人觉得格局大小和家国无关,而是有没有一颗博爱的心,对世间万物的敬仰之心,是为道


许多人都以张爱玲没有国家思想来批评她,认为她的作品格局太小,不堪推崇
何况她还同胡兰成这样身份的人谈恋爱,其恶劣性质堪比跨种族成婚,更加罪不可赦了
我并不认为这十分值得批评,也无意于对此做出申辩,只是想就此谈一谈,张爱玲真的完全没有所谓的爱国意识么?
不妨来看看她在《色·戒》中是如何描写时局动荡之际的香港:
「借港大的教室上课,上课下课挤得黑压压的挨挨蹭蹭,半天才通过,十分不便,不免有寄人篱下之感,香港一般人对国事漠不关心的态度也使人愤慨。虽然同学多数家在省城,非常近便,也有流亡学生的心情。有那么几个最谈得来的就形成了一个小集团。」

shady 发表于 9/8/2016 10:20:00 PM
x
xuexuan
38 楼
张爱玲的文字我是一个也看不下去,看的时候感觉自己好像卡针眼儿里了,憋得慌
m
meonline
39 楼
Lz最喜欢哪部?我喜欢十八春
a
audralin
40 楼
说的很好,也是张粉。喜欢她的作品,虽然读完总是阴雨天那种压抑黯淡的心情。


回复30楼 pwwp 的帖子
那个时候的文章一般分两类,一类寄情明志,一类承德载道
中国自古有文以载道的思想,认为文章当以弘扬某一类主张为首要义务
凡事扯上政治都会变得复杂,不是每个人都要做蜘蛛侠,怀着一颗济世救民的心陪着众生受苦受难。
我固然喜欢张爱玲,但也未必不喜欢鲁迅。因为在我看来,一个作家最重要的是他的思想,而不是使他的笔徒然成为某种立场的武器。
我们不可能知道每个人对格局的定义是什么样的,如果非要从家国天下的层面来计较,那么张爱玲的作品无疑格局不大
但她却又不是纯粹的小情小性,弄情贪欢
因此对于她的作品,真的很难以单纯的格局大小来衡量与约束
好了 歪哥 到此为止 打不动了……

shady 发表于 9/8/2016 10:25:00 PM
h
hello111
41 楼
留步同悼念 曾经问候了我整个青春期的才女
L
Lindtcafe
42 楼
那个年代,以那样的经历养成,又独具才气的女作家本来就少。她的出身和成长注定了她“非革命派”的视角,然而所处的动乱年代使理想和现实尴尬地相遇了。

所以她的文章中的人物既有当时上海香港的资产阶级小清新,又市井气极浓。仿佛用纤纤细手把腐败、疯狂、无奈的人性和现实轻轻地拨开,然后淡淡地说一句:看,就是这样子的。

她这位天才注定是孤独的。
p
pwwp
43 楼
我觉得她很有才气,描写景物啊作比喻啊都是出乎一般作家意料的但又恰到好处让读者感同身受的词句,比如lz主楼里贴的那一段。不过作品我同意ppww的话,格局有点小,她虽然写情好,但是如果不只写情的话,感觉成就会更高。
豆豆君 发表于 9/9/2016 12:11:45 AM

是pwwp, 不是ppww,那是另外一个ID, 谢谢!
p
pwwp
44 楼
张爱玲的文字我是一个也看不下去,看的时候感觉自己好像卡针眼儿里了,憋得慌
xuexuan 发表于 9/9/2016 1:17:47 AM

个人偏好也是很重要的,有几个作家的,我是一看就烦,其实客观上,人家写的也不错,就是不喜欢那路子。。。 你喜欢哪些作家的?
x
xbox360
45 楼
我也喜欢张爱玲。但也觉得她描写市井人情世故的那些东西细致到位。有的作品格局不大。跟他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有关系。比如色戒,怎么就爱上汉奸了呢……。这个故事的原型可是大义凛然地牺牲了自己美好的一切,包括当时的空军男朋友,丝毫没有动摇啊。
p
pwwp
46 楼
那个年代,以那样的经历养成,又独具才气的女作家本来就少。她的出身和成长注定了她“非革命派”的视角,然而所处的动乱年代使理想和现实尴尬地相遇了。

所以她的文章中的人物既有当时上海香港的资产阶级小清新,又市井气极浓。仿佛用纤纤细手把腐败、疯狂、无奈的人性和现实轻轻地拨开,然后淡淡地说一句:看,就是这样子的。

她这位天才注定是孤独的。
Lindtcafe 发表于 9/9/2016 9:45:07 AM

同学们现在素养真的很好啊,这话说的很好!的确是,和革命、解放全人类等口号影响下“宏大叙事”的创作路子截然相反,让她和“新中国”自然格格不入啊。现在人们开始重视私域和个人感受了,她的文字自然又能打动人心了。
p
pwwp
47 楼
我也喜欢张爱玲。但也觉得她描写市井人情世故的那些东西细致到位。有的作品格局不大。跟他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有关系。比如色戒,怎么就爱上汉奸了呢……。这个故事的原型可是大义凛然地牺牲了自己美好的一切,包括当时的空军男朋友,丝毫没有动摇啊。
xbox360 发表于 9/9/2016 10:41:54 AM

我觉得爱上一个什么样的人,对女生来说,真不能条条框框要求她一个弱女子太多, 爱,就是爱上了。叹息惋惜可以,别的过多指责,好像也没大必要。
x
xbox360
48 楼
我是就这个故事来说,觉得不make sense.她估计是把原型的经历结合了自己和胡兰成恋爱写的。但难道愿意牺牲那么大长期潜伏在汉奸身边的人会爱上汉奸,千钧一刻的时候放他走?她没有站在那个时代的这种人物立场上思考,还是着笔于小情小爱啊

我觉得爱上一个什么样的人,对女生来说,真不能条条框框要求她一个弱女子太多, 爱,就是爱上了。叹息惋惜可以,别的过多指责,好像也没大必要。pwwp 发表于 2016-09-09 07:48 AM
p
pwwp
49 楼
我是就这个故事来说,觉得不make sense.她估计是把原型的经历结合了自己和胡兰成恋爱写的。但难道愿意牺牲那么大长期潜伏在汉奸身边的人会爱上汉奸,千钧一刻的时候放他走?她没有站在那个时代的这种人物立场上思考,还是着笔于小情小爱啊

xbox360 发表于 9/9/2016 10:54:36 AM

具体为什么这个构思,我也不理解啦。可能她是过于想表达女性内心的矛盾性和人性的复杂性,有点力过了。。。其实,不这样,比如把汉奸除掉等一样也可以表现女人的矛盾,脆弱和固执的。
1
1011s
50 楼
Lz 看来的确是张爱玲的铁粉。我也是喜欢张爱玲的,可以一遍又一遍看她的小说,她对人物音容笑貌,情思心迹的刻画都极其细腻,对于当时官僚资产积极和市井小民的家庭生态有非常生动且精致的呈现。但我觉得她的不足之处在于她的小说没能展现出人生的全貌,世人都说“人情冷暖”,但张爱玲的作品写情冷酷有余,温厚不足。当然,这是非战之罪,她从小不仅父母离异,且继母专横,而生亲又常年在欧洲,估计张爱玲自己也难得感受到人情温暖的一面,加上当时家族没落,时局动荡,心里眼里也就只剩世态炎凉了。

就作品本身而言,其语言功底和对人物细节的拿捏自是让人敬服,但“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我觉得张爱玲对于人物命运的把控过于尖刻和偏激了些。也许这来源于张爱玲自身对命运的积怨和对人性深深的不信任感,以至于她笔下的故事都罩上了这层阴影,从而出现套路。我想这大概是前面有评论所说的“格局”问题,与家国情怀无关,是小说家自己陷入了一个思维回路。

虽然文体不同,但就文感上我们可以和《红楼梦》做个比较(就张爱玲一向对曹雪芹的倾慕与模仿,用《红楼梦》相比大概不会辱没她吧)。鲁迅先生称红楼梦是“悲凉之雾,遍被华林”,是在草蛇灰线中的大厦将倾,全景视野里的繁华殆尽。但尽管如此,我们记住的除了黛玉葬花的伤感之外,还有“共读《西厢》”、“杨妃扑蝶”、湘云醉卧芍药茵、“琉璃世界白雪红梅”,以及大观园中春意盎然的盛景。即使这些景象最后都倾塌了,但丝毫不影响他们曾经存在过的美感,因为他们美得真诚。看得出来曹雪芹对他笔下的人物是关怀的甚至是感恩的(很多人物原型来源于他儿时亲近的人),所以他的悲凉里还留有一泓温润。但张爱玲的小说更多的是一种让人盗汗的冷酷,白流苏的心机,七巧的偏执,葛薇龙的虚荣,顾曼桢的麻木,以及男女情爱中的种种算计、欺骗、怨恨和报复,即使再扣人心弦也不免让人觉得憋闷甚至恐惧。这些情节和心思,即使是对生活的真实刻画,那也只是人生的一个面相,如果计较太过、执迷太深难免会伤了心性的根本。而曹雪芹能跳出自己以及书中人物的命运轨迹成全一种大悲悯,让人觉得浩劫之后“悬崖撒手”的彻悟,空也空得满。

其实曹雪芹和张爱玲家世也很相似(如果不是张爱玲祖上更显赫的话),又同是以“写情”著称,但两者对于世情百态的观察和态度却大相径庭。这一比好像就要论高下,但两位都是把自己的人生都揉进作品里的大师,作为读者只能庆幸历史的巨浪中翻滚出一个曹雪芹,一个张爱玲,在后世凡人稍纵即逝的岁月里投下一些隽永的时光。
y
yunhao
51 楼
Lz 看来的确是张爱玲的铁粉。我也是喜欢张爱玲的,可以一遍又一遍看她的小说,她对人物音容笑貌,情思心迹的刻画都极其细腻,对于当时官僚资产积极和市井小民的家庭生态有非常生动且精致的呈现。但我觉得她的不足之处在于她的小说没能展现出人生的全貌,世人都说“人情冷暖”,但张爱玲的作品写情冷酷有余,温厚不足。当然,这是非战之罪,她从小不仅父母离异,且继母专横,而生亲又常年在欧洲,估计张爱玲自己也难得感受到人情......
1011s 发表于 9/9/2016 1:02:04 PM

写得太好了,剖析得太到位了。华人真是各路高手都有啊,等看更多精彩评论。
p
pwwp
52 楼

写得太好了,剖析得太到位了。华人真是各路高手都有啊,等看更多精彩评论。

yunhao 发表于 9/9/2016 2:03:17 PM

真的是agree啊,写的很好! 华人上真的不光是热衷家长里短的大妈啊!
本版主决定给予奖励!期待更多发言。
V
VelvetVest
53 楼
one of my top favorite, if not the absolute favorite
必须要进来留个爪子

我还去googlemap她生前最后住过的小区,唏嘘。。

从十几岁看她的东西到现在,还是每次回国内的家里就会翻出来反复的看,可惜能出的都快出完了,不知道宋以朗会不会把他爸爸妈妈跟张爱玲的书信结集出版,虽然太八卦了点,也就指着这点怀念了。
读她的文字,真的是十几年来都被她的才气惊艳,形容词我就不多用了,藏拙要紧。她书写的人物,感情,心理活动这么多年过去了依然不过时,里面的时代,衣着,市井生活泛了黄,镀了金,依然让人想穿越时空回去看看
x
xibei
54 楼
我上大学那会儿也喜欢张爱玲,沉香屑、半生缘、心经什么的都读过好多遍。她小说里的人物大多冷酷无情,即使有情也是带着功利和算计的,这应该和她自己的经历有关。尽管祖上显赫,自己却是打小爹不疼娘不爱的。父亲吸大烟、娶后妈。母亲远渡重洋,拿女儿当个包袱,能甩多远甩多远。成年之后遇人不淑,撇开汉奸不说,胡兰成是个彻头彻尾的渣男啊。老了虽然有个赖斯作伴,似乎也过得不咋地。版税遗产留给朋友,对国内的亲弟弟不管不顾不闻不问。没有亲情和爱情的严重缺爱的一生。
m
miaomi
55 楼
同悼念
睡觉的考拉
56 楼
这个楼好生文采

很久之前看过她的小说,语言字句的运用,女性作家里无出其右。其实说她是女性作家里的翘楚,反而是贬低了。给我留下很深印象的是一片短文,忘了是她写的,还是她翻译的爱默生的,她原来是懂政治的,看得那么透,却从不去说。估计是不屑吧。

还有格局之争,我比较赞同楼主。一个小说的架构深远,只是个故事情节的结构。以这个看格局,有点片面。其实,我个人更偏好简单,普通的故事,就是人人所能遇到的事,普通生活中的细微场景。不猎奇,不取巧。语言叙述,大巧若拙,篇章字句都浑然天成,若妙手偶得。这才见真功力。而不是想赶紧一目十行,猎情节。
z
ziyi99
57 楼
我有一事不明,为什么她的文坛地位辣么高啊? 都有专门研究她作品的学派,觉得略夸张些啊。 是不是因为是女性的原因照顾下?
pwwp 发表于 9/8/2016 9:46:30 PM
视角不一样,相对当时的进步文学,独树一帜结果更贴合现在的社会
L
Lindtcafe
58 楼
说得真好!对这几个人物的总结也相当到位!


Lz 看来的确是张爱玲的铁粉。我也是喜欢张爱玲的,可以一遍又一遍看她的小说,她对人物音容笑貌,情思心迹的刻画都极其细腻,对于当时官僚资产积极和市井小民的家庭生态有非常生动且精致的呈现。但我觉得她的不足之处在于她的小说没能展现出人生的全貌,世人都说“人情冷暖”,但张爱玲的作品写情冷酷有余,温厚不足。当然,这是非战之罪,她从小不仅父母离异,且继母专横,而生亲又常年在欧洲,估计张爱玲自己也难得感受到人情温暖的一面,加上当时家族没落,时局动荡,心里眼里也就只剩世态炎凉了。
就作品本身而言,其语言功底和对人物细节的拿捏自是让人敬服,但“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我觉得张爱玲对于人物命运的把控过于尖刻和偏激了些。也许这来源于张爱玲自身对命运的积怨和对人性深深的不信任感,以至于她笔下的故事都罩上了这层阴影,从而出现套路。我想这大概是前面有评论所说的“格局”问题,与家国情怀无关,是小说家自己陷入了一个思维回路。
虽然文体不同,但就文感上我们可以和《红楼梦》做个比较(就张爱玲一向对曹雪芹的倾慕与模仿,用《红楼梦》相比大概不会辱没她吧)。鲁迅先生称红楼梦是“悲凉之雾,遍被华林”,是在草蛇灰线中的大厦将倾,全景视野里的繁华殆尽。但尽管如此,我们记住的除了黛玉葬花的伤感之外,还有“共读《西厢》”、“杨妃扑蝶”、湘云醉卧芍药茵、“琉璃世界白雪红梅”,以及大观园中春意盎然的盛景。即使这些景象最后都倾塌了,但丝毫不影响他们曾经存在过的美感,因为他们美得真诚。看得出来曹雪芹对他笔下的人物是关怀的甚至是感恩的(很多人物原型来源于他儿时亲近的人),所以他的悲凉里还留有一泓温润。但张爱玲的小说更多的是一种让人盗汗的冷酷,白流苏的心机,七巧的偏执,葛薇龙的虚荣,顾曼桢的麻木,以及男女情爱中的种种算计、欺骗、怨恨和报复,即使再扣人心弦也不免让人觉得憋闷甚至恐惧。这些情节和心思,即使是对生活的真实刻画,那也只是人生的一个面相,如果计较太过、执迷太深难免会伤了心性的根本。而曹雪芹能跳出自己以及书中人物的命运轨迹成全一种大悲悯,让人觉得浩劫之后“悬崖撒手”的彻悟,空也空得满。
其实曹雪芹和张爱玲家世也很相似(如果不是张爱玲祖上更显赫的话),又同是以“写情”著称,但两者对于世情百态的观察和态度却大相径庭。这一比好像就要论高下,但两位都是把自己的人生都揉进作品里的大师,作为读者只能庆幸历史的巨浪中翻滚出一个曹雪芹,一个张爱玲,在后世凡人稍纵即逝的岁月里投下一些隽永的时光。
已有 1 评分我要评分查看所有评分<![CDATA[
        _attachEvent(window, "load", function(){ showrate(72703101,0,1,2063109,'default',0); });
    ]]>

1011s 发表于 9/9/2016 1:02:00 PM
L
Lindtcafe
59 楼
谢谢你的评价


同学们现在素养真的很好啊,这话说的很好!的确是,和革命、解放全人类等口号影响下“宏大叙事”的创作路子截然相反,让她和“新中国”自然格格不入啊。现在人们开始重视私域和个人感受了,她的文字自然又能打动人心了。

pwwp 发表于 9/9/2016 10:44:00 AM
1
1011s
60 楼
回复 52楼pwwp的帖子

呵呵,默默看华人那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获得奖励。谢谢版主的鼓励啦!
1
1011s
61 楼
也要谢谢楼主让我们一起来悼念这位孤独的天才。
p
pwwp
62 楼
回复 52楼pwwp的帖子

呵呵,默默看华人那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获得奖励。谢谢版主的鼓励啦!
1011s 发表于 9/9/2016 10:15:06 PM

多系统的写写啊,你写的的确很好。 常来讨论啊,思想碰撞~~~
大城小爱
63 楼
也要谢谢楼主让我们一起来悼念这位孤独的天才。
1011s 发表于 9/9/2016 10:17:56 PM

re,楼里几个ID写的真的太棒了!
A
Aapplemei
64 楼

也要谢谢楼主让我们一起来悼念这位孤独的天才。
1011s 发表于 9/9/2016 10:17:56 PM
同意,张爱玲奶奶就是李鸿章之女,当年她奶奶下嫁屌丝男简直全国轰动!所以张和曹公一样,看尽人世浮华如过眼云烟!张的文章总是透着透骨的凉,让人永远欲罢不能!
p
potomac
65 楼
Lz 看来的确是张爱玲的铁粉。我也是喜欢张爱玲的,可以一遍又一遍看她的小说,她对人物音容笑貌,情思心迹的刻画都极其细腻,对于当时官僚资产积极和市井小民的家庭生态有非常生动且精致的呈现。但我觉得她的不足之处在于她的小说没能展现出人生的全貌,世人都说“人情冷暖”,但张爱玲的作品写情冷酷有余,温厚不足。当然,这是非战之罪,她从小不仅父母离异,且继母专横,而生亲又常年在欧洲,估计张爱玲自己也难得感受到人情......
1011s 发表于 9/9/2016 1:02:04 PM
写的真好。以前自己一腔热血的时候总喜欢看她的东西冷一冷。现在都不大愿意看了,太冷了。
最近总是想起她的出名要趁早,来得晚,快乐也不痛快。
不说出名吧,年纪大了,任何的快乐都确实不够痛快。
h
hbsherry
66 楼
真是精彩的剖析,让我对文字又热爱起来,收藏了

Lz 看来的确是张爱玲的铁粉。我也是喜欢张爱玲的,可以一遍又一遍看她的小说,她对人物音容笑貌,情思心迹的刻画都极其细腻,对于当时官僚资产积极和市井小民的家庭生态有非常生动且精致的呈现。但我觉得她的不足之处在于她的小说没能展现出人生的全貌,世人都说“人情冷暖”,但张爱玲的作品写情冷酷有余,温厚不足。当然,这是非战之罪,她从小不仅父母离异,且继母专横,而生亲又常年在欧洲,估计张爱玲自己也难得感受到人情......
1011s 发表于 9/9/2016 1:02:04 PM


☆ 发自 iPhone 华人一网 1.11.08
b
blueberryredchilli
67 楼
个人觉得格局大小和家国无关,而是有没有一颗博爱的心,对世间万物的敬仰之心,是为道

xuexuan 发表于 9/9/2016 1:16:06 AM
Re well said
b
blueberryredchilli
68 楼
Lz 看来的确是张爱玲的铁粉。我也是喜欢张爱玲的,可以一遍又一遍看她的小说,她对人物音容笑貌,情思心迹的刻画都极其细腻,对于当时官僚资产积极和市井小民的家庭生态有非常生动且精致的呈现。但我觉得她的不足之处在于她的小说没能展现出人生的全貌,世人都说“人情冷暖”,但张爱玲的作品写情冷酷有余,温厚不足。当然,这是非战之罪,她从小不仅父母离异,且继母专横,而生亲又常年在欧洲,估计张爱玲自己也难得感受到人情......
1011s 发表于 9/9/2016 1:02:04 PM
1
1011s
69 楼
写的真好。以前自己一腔热血的时候总喜欢看她的东西冷一冷。现在都不大愿意看了,太冷了。
最近总是想起她的出名要趁早,来得晚,快乐也不痛快。
不说出名吧,年纪大了,任何的快乐都确实不够痛快。

potomac 发表于 9/10/2016 5:42:39 PM

哈哈,想不到还有人也是这样。中学时代,热血沸腾的时候就读张爱玲来冷一冷,心灰意冷的时候就拿出金庸来热一热,来来回回,心性定下来了青春也快走了。
p
pwwp
70 楼

哈哈,想不到还有人也是这样。中学时代,热血沸腾的时候就读张爱玲来冷一冷,心灰意冷的时候就拿出金庸来热一......
1011s 发表于 9/10/2016 9:52:42 PM

中学时代读张爱玲是不是早点啊? 过早看破红尘恩爱啊,哈哈
1
1011s
71 楼

中学时代读张爱玲是不是早点啊? 过早看破红尘恩爱啊,哈哈

pwwp 发表于 9/10/2016 9:55:32 PM

小时候看张爱玲是容易陷入一种过于消极的爱情观,有点“少不读水浒”的意思,但架不住迷恋她的才华。其实那时候书中意味也未必都能看得懂,只是每次读完心里那个“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呀。所幸有金庸小说做中和,萧大侠降龙十八掌纯阳至刚,一掌又让人回归到对世间情义信心满满的状态。
s
shady
72 楼
这楼火了哎 歪哥是不是要奖励点啥什么的给我啊~~
p
pwwp
73 楼
这楼火了哎 歪哥是不是要奖励点啥什么的给我啊~~
shady 发表于 9/11/2016 9:40:30 PM

帮着我搞一次张爱玲的活动吧,一起奖励,呵呵
s
shady
74 楼
回复 73楼pwwp的帖子

可以啊
张爱玲 三毛 林青霞 三个人一起
正经的红尘滚滚了
p
pwwp
75 楼
回复 73楼pwwp的帖子

可以啊
张爱玲 三毛 林青霞 三个人一起
正经的红尘滚滚了
shady 发表于 9/12/2016 12:43:21 AM


林青霞为什么不是琼瑶啊?  张爱玲,三毛,琼瑶,感觉更匹配啊, 我们说做就做,组织个活动吧,都构思下,然后交换看法。 这几天搞定。
b
benyaya
76 楼
第一次来这个版,这个帖子太赞了。最爱红楼前八十回与张爱玲。其实并不是喜欢小说里面那种冷,而是爱极了这两部书的文字。文字上常常有一种神来之笔的感觉,画面感极强。我记得她写爱情:”她在他面前,不由自主地低下去,低到尘埃中,然后开出花来。“ 看看这普普通通的一句话,也并没有用常见的各种修辞手法,就将女子爱慕的心描写地让你永远不能忘记。这种极具天赋的文字,真的只在这两部书里看到,就连红楼的后四十回也没有了。张爱玲的英文小说我也读过,文字上中规中矩,再也没有那种传神的描写了。爱玲的生平我也看了很多,年轻的时候会感慨她晚景凄凉,年纪大以后,经历了一些事情,突然发现爱玲的晚年其实也不错,清静,没有那么多鸡零狗碎,也许不是最好的晚年,也决计不是最差的晚年。
我其实对爱玲的人品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爱玲是个人品极好的人,到了七八十年代,她在台湾,香港已经又火起来了,她当时大可以回去大把地捞钱,过热闹而富裕的生活,就像现在那位90多的诺贝尔高人,但是她没有。那种清静的晚年其实是她自己的选择。她后来在伯克利作文化研究工作,学校还给她专门配备助手,那位助手对爱玲的回忆颇为有趣,他说爱玲和人相交的时候非常的局促与不安,好像非常不善于和人打交道,为了不打搅爱玲,他就不见爱玲,用留字条的方式和爱玲交流。想想胡兰成当年,其实也是通过留字条的方式,敲开了爱玲的大门。我喜欢这个拥有天纵之才,同时又不够圆滑与事故, 在这个污浊的世界活得辛苦,却又坚持一点点自我的女子。
b
benyaya
77 楼


林青霞为什么不是琼瑶啊?  张爱玲,三毛,琼瑶,感觉更匹配啊, 我们说做就做,组织个活动吧,都构思下,然后交换看法。 这几天搞定。

pwwp 发表于 9/12/2016 11:33:49 AM 我想参加活动,不过能不能不要把张爱玲和三毛和琼瑶放在一起?她应该和那些男人放在一起,梁实秋,傅雷,徐志摩,钱钟书,鲁迅这些,他们当年才是一批的,当年他们几个是经常互相揭发互相打嘴仗的。把她和三毛,琼瑶放一起,真的太辱没张先生了。
p
pwwp
78 楼
他就不见爱玲,用留字条的方式和爱玲交流。
benyaya 发表于 9/12/2016 3:35:36 PM

我原来小时候的邻居的一对父子也是用这种方式交流。 真挺有感觉的!
p
pwwp
79 楼


我想参加活动,不过能不能不要把张爱玲和三毛和琼瑶放在一起?她应该和那些男人放在一起,梁实秋,傅雷,徐志摩,钱钟书,鲁迅这些,他们当年才是一批的,当年他们几个是经常互相揭发互相打嘴仗的。把她和三毛,琼瑶放一起,真的太辱没张先生了。
benyaya 发表于 9/12/2016 3:42:16 PM

辱没不辱没,我们反正主观上一点这个意思都没有,主要还是对华人的影响力上吧,当然你可以和鲁迅等参照了,没问题的。 敞开写,活动这两天就想办法搞起来。
b
benyaya
80 楼
回复 79楼pwwp的帖子

哈哈,这算是华人高层亲自向我约稿吗?
p
pwwp
81 楼
回复 79楼pwwp的帖子

哈哈,这算是华人高层亲自向我约稿吗?
benyaya 发表于 9/12/2016 5:13:48 PM

当然可以算! 你看看你上一个回帖,重奖啊也是。 推广期间, 这里发一篇帖子,顶你别处发好多篇了。
b
benyaya
82 楼

当然可以算! 你看看你上一个回帖,重奖啊也是。 推广期间, 这里发一篇帖子,顶你别处发好多篇了。  

pwwp 发表于 9/12/2016 5:17:04 PM

要得哈,帮歪哥抽起
p
pwwp
83 楼
回复 82楼benyaya的帖子

好!~~~ 你先准备着, 活动这两天就好!  我也准备写写~~哎呀,要写的东西太多,写不过来啊。 哈哈
b
bloodymica
84 楼

哈哈,想不到还有人也是这样。中学时代,热血沸腾的时候就读张爱玲来冷一冷,心灰意冷的时候就拿出金庸来热一......
1011s 发表于 9/10/2016 9:52:42 PM
mm说的太好了。。。平淡文字却生动准确。。。中学真的就是这样过来的。
x
xl2963
85 楼
我最喜爱的小说是牛虻。看了无数遍,看一遍哭一遍

☆ 发自 iPhone 华人一网 1.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