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种财富,才是万世不移的财富?----转载自水库论坛微信号

d
dingdingdddd
楼主 (北美华人网)
一)子孙 如果哪一天我不再视事。传承交到了子孙手里。那我对他们的期望值是-2%。 理财收益,一年后100元变成98元。 这样的话,大概经过34年,也就是一代人多一点的样子,财富会削减到50%一半的样子。 经过了一百年,财富会缩减到百分之十。A9变成A8,A8变成A7。呃,好歹还算是个富家翁。 或许有人会哈哈大笑,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说你这和“主流”理财学界完全不符贴啊。 目前的鸡汤大力丸专家,一般都是介绍“12%回报”。每个月定期投数千上万,穷小子最终都能积累成百万富翁。 甚至狗血一点,还有人做Chart是 20%回报的。迷魂汤说只要跟着理财大师尾骥,路人甲也能跻足上流社会。 本篇是回报率的第三篇。在前二篇中,我们已经介绍了回报率的二个重要特性: 1)真实的回报率是负数。利息从未增值 2)越是有钱,回报率越低。 重塑三观,才是你区别于路人甲的重要步骤。 二)败家子的速度 败家子有多快。一般我们认为,20年之内可以将一份家当败光。 首先,我们推荐一篇文章《一位70后的感慨:下半辈子我会陷入贫困吗?》[1]。 值得一提的是,这篇文章看到最后,作者居然是liubeiwozhu,简直膜拜。他写的《一位史前暴君的笔记》[2]是天涯第一流的小说。后来居然无耻的烂尾了。丫的我们手提板砖觅了好几年,总算可以砸出去了。 在中国,我们看到了太多的例子。80年代的万元户,早已烟消云散。不仅仅是云散,而是散了又散了又散,都不知道洗过多少轮了。 “92南巡”,下海的大批企业家,到今天也洗得差不多了。 哪怕2000年时的风流人物,现在也没剩几个。如果没买房子,至今天就是个一千多万定存的寓公。 为什么呢,因为“回报率”是一个严格的负数。很大的负数。 按照一般的估计,无风险利率5%,通胀率14%,财富每年缩水-9%。 以二十年论,一共缩水到-9%^20=15% 以前的百分之十五。社会层次自然大大降低。 这还是子孙们比较勤恳老实本分,不赌不玩不折腾的情况下。 如果你要象欧美的那些Upper Class一样生活,上流社会一般的规矩是“每年开销最好不要超过总资产的4%” 如果你按照4%的速度花钱,则缩水的速度还要更快,每年递减-13% 二十年后,你的财富还剩下-13%^20=6% 这也就是1973年之后,美国的老派贵族纷纷消亡。“名媛”们都活不下去的原因。新贵取代了世家贵族。 中国人常有一句古话,“富不过三代”。 富为什么不能过三代。你以为大家族的公子们,个个都是纨绔子弟,个个都是吃喝嫖赌么。 这也太小瞧贵族教育了。如此反智思维,实在污辱了簪缨世家的门风。 真正的原因,是因为通货膨胀的洗劫。 如果你生活在一个每年财富自然缩水-10%的时代里。那你是很难保有自己的财富的。尤其是当你规模很大。个人工资所得远远不抵资产损耗。 小白领也有这个问题。小白领存钱的“玻璃天花板”大约是年薪的10倍。PE=10。 一个家族由富豪到富裕,富裕到小康,再到平庸。主要是通货膨胀的不断侵蚀。 就我们所见,没有一个A9家族是纯粹靠吃喝玩乐能把家产花光的。 三)虚拟征税 除了通货膨胀的洗劫,富家子弟还面临一个更不合理的局面。即是“虚拟征税”。 “资本利得税”可能是全世界最不合理的税种。 譬如你一套房子,由100W涨到了300W。 房子还是这个房子。房子本身没有变化,或许还更破旧了一点。 是什么样的力量,促使房子涨价了呢。是通货膨胀,滥发纸币。门口的云吞面由10元/碗,涨到了30元/碗。 仔细算算,房子还是价值一万碗云吞面。 可是在政府的会计报表上,他并不是这样计算的。如果现在你按300W把房子卖掉,政府就会算你“增值+赢利”。 然后你就要交赢利部分的个人所得税。有时候甚至还有惩罚性的累进税。 这导致了非常严重的问题。因为政府其实是针对这“虚拟”的收入进行征税。 而如果你老老实实交税的话,你的财富就切实减少了。 由一万碗云吞面,变成了六千碗。 综合以上各项因素,富人非常非常难以保留自己的财富。富者恒贫,越往上阻力越大。 四)末业和主业 财富传承的另一个话题,是末业与主业。 司马迁说:“以末敛之,以本守之”。那么,什么是主业与末业呢。 在投资这个市场中,我们主要看“正和游戏”“零和游戏”“负和游戏”。 市场上,有很多负和游戏。但大家也一样玩得兴高采烈。 譬如说,最典型的期货市场,彩票市场。 股票其实也算负和。 但是,这并不妨碍这些市场中,将千千万万人的钱财聚集在了一起。并产生一个中大奖的幸运儿。 对于那些千奇百怪,各有活法的人们赚到了钱以后,他们该如何理财呢。 如果你想做长期的基业,想将财富维持到自己的退休余生,想将财富留给你的子孙。 那么,无论你如何掘到第一桶金。你不会持续地把资金留在高风险市场。 你会精心地选择“正和”市场。并挑一个整体回报率最高的市场。将钱放在里面,然后安安心心地去退休。 你可以在高拼搏的赌场里,刀口舔血赚到金币。但是任何人,都不会希望一辈子刀口舔血。 这其中的道理,我们在很久很久之前一篇文章《股市、楼市,财富储藏与黄雀》[3]中写到了。整篇文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最后一句话;   “兄弟们,冲啊,到股市捞钱去”     “股市里赚钱了,赚了钱怎么办”     “买房子啊“ 五)万世不移之财富 好了,扯了这么久,让我们来说说,什么才是万世不移之财富。 1)储蓄,回报率在5%左右。跑输通胀 2)国债,回报率在5%左右。 3)期货,负和游戏 4)股票,负和游戏。参见《股市骗局(二)----- 回报率 #2420》 5)基金,跑输股票 6)混合投资 混合投资是指“股票基金债券,国内/海外”分散投资。这也是目前理财界主流推崇的全球配置概念。 但问题是,混合投资的真实效果,非常非常地差。 全球投资的另一个代名词,则是全球平庸。分散了风险,也分散了收益。你应该精选那些收益最高的市场进行投资,而你刻意放弃了这个优势。 换句话说,你全球投资,则组合的总回报,必然非常非常地低。或许不到3%。 这等于是让你患上慢性病。虽然表面上看病人没什么大恙,但年复一年,必死无疑却是必死不可的。 7)贵金属 贵金属有许多坏消息。譬如科技的进步,使得许多粉尘类的矿藏,也可以得以开发。 原本人们要去挖掘专门的金矿。而现在,全球80%的黄金产量,是在挖铜矿的时候,把粉尘类的金元素吸出来。于是产量大增,成本大跌。 但是,这并不是核心性的致命元素。 致命的是,全人类对于黄金的喜爱。有可能一夜之间“轰然崩塌”。 曾经有一段时间,心照不宣而内行人都清楚的,有一项非常好的投资是“出租车牌照”。 你从未在任何书刊杂志上看到过此类介绍。多军大佬们也绝口不提不会和你说这事。对不对。 因为这是真赚钱的行业。保值,增值,硬通货。而且涨得又很快,租金回报率也很高。 但是,Uber象一场旋风。把这一切都毁了。如果说二年前天津黄牛还扎堆囤积牌照,有一整条长长的产业链,无数人和玩法。 而今天,虽然实质并未侵蚀。但牌照已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黄牛哪怕给出报价,但也不愿意接货。这行业快走到尽头了。 大家都在质疑“以后还有没有出租车牌照”?这一行完了。 扯得远了。贵金属真正的风险,是全球消费者口味的转变。 8)土地和房产 终于说到了正题。在所有资产中,房地产是比较“正和”的游戏。 房产本身,不容易受到通货膨胀侵蚀。而土地完全不受通胀侵蚀。 相比之下,房产更有一个劣势。房产容易折旧。虽然我们不太明说,但折旧真实存在。大概每年1%左右样子。 不折旧的是土地。可惜土地很难买卖。 但是房地产其本身,仍然是存在有风险的。其一个比较重要的危险,是“市场中心”的转移。 大约1500年前,长安和洛阳,是全中国的核心。是地价最贵的地方。 哪怕1840年之前,江浙的首位城市,还依然是南京。谁会想到上海的崛起。 哪怕再往前推20年,1990年左右,上海的“地段分布”仍然和现在有很大不同。土地贵贱和今天完全不吻合。 持有土地或者房产,仍然是有风险的。最大的风险是地段的转换,好地段变差地段,六朝古都变成二线城市。人口,科技,商业,贸易,每一项重心的转变,都足以将你碾得粉碎。 所以土地与房产,仍不是万世之基业。 五)应对之策 金钱虽不如权力之暴烈,但却更为持久 ------ 英国谚语 当我们的读者,满怀期望,希望你讲出“万世之基业”,可是哗啦啦讲了一通,最后却是各有缺点。 那么,最佳答案是什么。 答案是没有答案。根本不存在优质资产。 君不见,多少王朝落幕。多少沧海桑田。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世间如果真正存在“万世不移之财富”。那么英女王就不会试图要继承王位了。 她应该选择继承财富。日子远远滋润得多。 欧洲那么多王室,也不会穷到平均每个皇帝只剩几亿欧元了。 中国古代历朝君王。 如果世间真的存在“永世之财富”。朱洪武的子孙,到今天还在吃皇粮,当贵族。 爱新觉罗,一定是上流社会人数最多一群。 哪怕是当年的王公大臣,只要保有财富,今天长安街得有多少宰相府。住也住不下。 没有的,不可能有人保有财富。社会总的资本“回报率”,是一个负数,而且是一个很大的负数。 唯一能让财富保值增值的,是你的智慧,还有你的勤劳。 也就是说,你活着,通过你来掌舵,可以让财富继续增长。越变越多,每年2N的持续增长。 你挂了,家族的财富增长也就停止了。别相信什么钱生钱的鬼话,能不败就不错了。 我的期望值就是-2%,这样他们一百年后还能剩10%,勉勉强强还算是个缙绅。 哦,说错了。应该是+12%,如果政府不对虚拟收入征税的话。 ([email protected],2015年5月15日暮)
d
dingdingdddd
2 楼
中国的财富 #2110([email protected])


1978年时,全国十亿人口,总存款220亿。其中最富有的一个人拥有1.2亿。

2015年,金融业总资产200万亿。

年化增长28%





一)中国有多少钱



中国有多少钱,或者说,13亿人民一共拥有多少资产。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



基本上,近似地我们可以使用“储蓄+股权+实物资产”这个公式。

但是,国债不计入其中。因为国债是对国民的负债。而国家是全体国民的。

实物资产,主要是房子车子。电视机彩电冰箱也算。



另外一方面,统计口径也不同。

1978年时,货币化的东西很少。每个月还定期发粮票布票。粮票其实也是钱,当年的全国粮票,价格似乎是0.09元/两。

而实物资产,今天的中国人,大致都拥有价值不菲的房子车子。可在当年,房子却是单位分配的。虽不拥有产权,却拥有实质上的终身使用权。



所以这是一笔糊涂账。你真的要比“2015年比1978年富多少倍”,那是没法算的。谁也没有精确的数字。

但我们可以取一个近似的例子。

假设1978年,“储蓄”和“其他福利”是1:1的关系。

假设2015年,“储蓄”和“其他资产”房产股票基金车子,也是1:1倍关系。



则“2015年比1978年富多少”,可以简化成“存款多了几倍?”





这样就容易计算得多了。

1978年全国总存款220亿人民币。

2015年居民总存款60万亿人民币。37年翻了3000倍。

年化24%





二)实物的财富



和货币储蓄“飞速”增长同时,伴随的是货币大规模贬值。

按照中国官方宣传口径,1978年~2012年,中国一共通货膨胀了4.4倍。

这个数字怎么来的呢。如果一个人从1978定存到2012年,则总回报是4.5倍。

统计局的同志哭晕在厮所里。



如果我们撇开搞笑级的“统计数据”。更加务实一点的,来问了实际增长了多少倍。

有一个数据是不会错的,就是“实际国力的增长”。





这也是官方极为重视的GDP数字。中华国力崛起,这是实打实的。绝不可以漠然视之的。

这个数字是多少呢,虽然有各种各样的争执和谎报。但我们大致可以估算出一个值:“9%”

平均9%每一年,过去三十七年内平均如此。



如果按照9%一年,则过去三十七年,中国的“实际国力”应该增长24倍左右。

而我们的货币财富,增长了约3000倍。

其中的差额125倍,就是“真实的通货膨胀”比例。



每一年;

•实际国力增长9%

•通胀14%

•纸面财富增长24%





三)序篇与总纲



从某些角度来说,“货币滥发”的尺度,就等同于“通货膨胀”的尺度。

在过去的37中,中国的真实物价,上涨了100倍以上。



货币数量 = GDP + 通货膨胀 + 修正项 [1]





中国的基本常识是;

•GDP                   +9%

•通货膨胀           +14%       (每一年)

•货币财富增长      +24%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列表。以后会引发很多后续话题。

譬如说;

1)你赚我息,我赚你本。为何储蓄无法致富。

2)股市的估值。A股的高增长率从何而来

3)贫富分化的内生缩小性

4)中国的收入格局,财富高度向年轻人分配。导致楼市品味的转移。

5)财富的自然天花板



这一些话题,细细研究,需要比较长的篇幅才能说清楚。所以会留待以后慢慢写出。本周会有四到五篇文章。

我们只需要记住,“通胀每年14%”这一个基本常识就可以了。







四)统计局的把戏



说到了“通胀每年14%”,可还是会有人不承认。有些人会说,通胀不到14%,某些年份还是通缩的。

不过“通胀/通缩”这个现象太明显,一般是不容狡辩的。





比较容易捣浑水的,是“货币发行量”。一般人会争辩,中国的实质货币增发,达不到每年24%的速度,相应的扣掉8%GDP增长之后,“通胀”也就没有那么快。

君不见,过去几年的财经统计数据,中国M2增速都只有18%,甚至16%么。这个速度绝对属于紧缩负责的。





这里,我们要说一下统计局的小把戏。

统计局有很多技巧,我们也不能了解揭示全部。仅只能选几条说。



第一条, 也就是最无耻的。他的比例算法不对。

譬如,从100增长到125,请问幅度是多少。

任何人都会说25%



但中国的统计局,他的回答是不一样的。

他的回答是,100/125=80%

所以增长率是20%!!



吓得跌破眼镜了么。初中小学数学全都白学了。从来没见过有人这样计算“增长率”的。而且最奇妙的,居然从来没有人Challenge此事。从来都是转转转帖,没有人认真读一下统计公报。





第二条, 则是利用“版本差异”。

很少人知道的一个细节,中国的统计数据,都会出Ver1.0,Ver 2.0,Ver 3.0

譬如三月份的经济数据,在4月初会出第一稿。让各大股市证券公司分析师好好争论CPI,PPI,FDI等经济数据。

而到了五月中,他会再出一稿2.0版。据说这是“较精密”统计的数据。因为充足的时间,得到更详细的校勘。只不过这时候,已经没有人关心上个月的数据了。



而到了三个月或者六个月以后,统计局会再出第三稿Ver3.0

这个已经属于绝对的学术范畴。99.99%的公众不会关心这件事。绝大多数人甚至都不知道有这回事。

于是统计局就可以做手脚。



一个典型的例子,譬如2013年的真实数据是100,2014年的真实数据是125,也就是增长了25%

但统计局的第一稿中,他可以写“13年105,14年115”,这样就仅仅滥发了10%的货币,看上去也不是太刺眼。



在第二稿中,他会写“13年105,14年120”,之前的错误是统计误差。

这份报告看上去刺眼得多。但是已经没有人会关心上个月的数据修正项了。



在六个月之后的第三稿中,他会继续地修改。改成“13年110,14年125”。

这样,14年的数据就对拢了,吹牛可以继续吹下去。

他报给公众的数据,永远是小于15%的轻微涨幅。不刺激公众的神经。

此后再Ver 1,2,3的逐次修改中,逐渐地把数据改掉。把账做平。





举个例子,2011年秀相上台的时候,中国的货币M2总量是11万亿元。

2013年他下台的时候,是120万亿。

也就是年均22%



但是如果你今天去翻统计局的数据,2011年的M2已经被篡改成了18万亿。相应的年均货币变成了16%,实在是吹牛不怕皮厚啊。

十年前的新闻资料,散秩消散。你再加以适当的删贴,鱼目混珠。这事就很难再被查出来。



只有把时间周期拉得非常非常的长。长到20年,30年,则之间的所有“数据处理”都毫无隐形。

然后你清清楚楚地看见,每年24%





第三条,是更改统计口径



中国的货币有多少,最直观的观察量是M2.

但中国的M2,发生了一个奇诡的转折。大致在2006~2007年左右。如同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突然来了一个急转弯。



公众,Public,从2006~2007年开始关注M2指标。网络小白领被启蒙之后,以M2作为货币供应的风向标。

政府对此的对策,是“修改M2统计方法”。



我们不是很清楚其具体的内部处理手法。可能是把央票不计入M2,也可能是把如今数十万亿的“居民理财产品”不计入M2.

总之,M2的数字,从2007年之后急剧减缓。和我们身边实体经济的观察完全不符。即使四万亿刺激的时候也没有飙涨。



2015年2月,M2只有125万亿元左右。对外,政府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他可以堂而皇之地说到:“看,我们没有滥发纸币”。

但人民是人,不是猪。人是会动脑子的。





我可以向各位推荐另一个指标,也可以自己搜索“金融业总资产”。

M2指标可能受操纵,但是这个指标不会。至少目前不会。政府的手还没有伸这么远。

自从2007年之后,“金融业总资产”就和M2偏离越来越远。目前已经高了60%,达到了200万亿以上。



“金融业总资产”,这个才是无污染,未被操纵的指标。哪怕你仅仅是看该值过去十年二十年的走势,也能够大致估算出货币增发的速度。

货币已近200万亿。
d
dingdingdddd
3 楼
向上爬 #2120

你想要发财,想要出人头地。

你想有很多钱,香车宝马,粉黛如云。

你想挥金如土,叱咤风云。成为偶像与传奇。



那么,有没有人来说说具体的步骤?





一)阶层



改名之前,上海有几条高速公路。分别是沈海高速A5,沪宁A8,沪杭A9线,还有A10.

好事之徒,随口起了一个暗号。用A7来表示一个人的财富。A是Asset,7是7位数。



好比A5,总资产¥10000元。赤贫,接近乞丐的边缘。

A5.3,总资产30000元

A6,10万元

A6.5,五十万元

A7,一百万

A7.8,八百万

A8,一千万

A9,一亿

A10,十亿

A11,百亿富豪



在上海,大部分的普通市民家庭,净资产集中在A7~A7.5之间,如果能上A8千万,就算是富人了。



在这里,我们想说一个“阶层”的概念。

什么是阶层,阶层的分界线。A阶层眼里“天大的事”,到了B阶层眼里“那都不算事”。



这样,A和B就很难交流。其生活方式,价值观,人生观,也会发生很大的冲突。譬如老太太费尽心机收拾旧瓶子,而你恨不得把它们全扔掉。

一个阶层差多少呢。

和普通人想象的不同。不是A7,A8分为二个阶层。我们大致认为,3倍是一个阶层。



3倍左右的差距。足以使二个人对一个事物产生根本性的判断差异。

譬如A花了45W买了一辆BMW,对他是件大事。并为此珍惜而炫耀。

可对于B来说,他比A富三倍。45W的概念,就和他脑海里15W一辆帕萨特差不多。

为了45W的车,B会炫耀么。他不会,这只是一件普通消费品。





三倍的差异,形成一个阶层。好比你呕心沥血攒首付,人家这点精力就可以全款了。

所以A7和A8不是差一级,而是差二级。

A7和A9差四阶。





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我们生活在一个屌丝时代。屌丝构成了人口的大多数。

过去几年,我听到较有趣的口号,是一个屌丝喊出来的:“拼爹,这公平么!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他的意思是,既然他老爸是个没出息的酒鬼司机农民,大伙就应该撇开父亲。这样的游戏规则才是 “最公平”的。

而另一方面,他却相信读了二年大学,会二手抠定,今生可以达到“王侯将相”十亿的量级。

这二者都不符合事实。





真实的情况,财富是一条漫长的阶梯。往往需要几代人的积累。欧洲一些家族,通常需要三百年,五百年,才能积出一个家族的底蕴。

对于一个屌丝来说,如果他出生的时候是A5,那么他几乎很难没什么希望爬到A10。他这辈子能爬到A8就算不错了。具体来说,就是搬离县城,落户上海。

对于他的儿子,站在A8的基础上,勤奋努力奋斗,再有良好的家教,或许可以A9。

对于他的孙子,站在A9的基础上,勤奋努力真诚,或许可以A10.



财富靠的是几代人的积累,慢慢的,一步一代人上一个台阶。这虽然看起来缓慢,却是正途。

用一句震耳发聩的话来说,“人家爹在拼的时候,你爹在干嘛?”



如果本段不能说服于你,你买彩票去吧。





三)爬阶的速度



如果你想在目前的社会地位,“向上一阶”,你需要怎样的速度,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

答案是很难,很难很难很难。比你想象中难得多。



首先要说明一点,“阶层”都是相对性的。

三十年前大家都很穷。今天大家都很富。可这并不能使你“阶层”上升。



阶层要上升,你必须比平均速度更快。

这个速度得多快呢。上一篇《中国的财富》讲到,全社会财富增长大概是每年24%



这是一个令人绝望的速度。也就是说,过去37年中,中国13亿人口,每一个人的表现都比Warren Buffet更好。

每一个人的表现,投资回报率都比巴菲特更高。而且是可持续的,大规模的。而其中优异者,暴发者,更是远远把巴郡甩在了后面。

什么股神,滚一边去吧。





如果你想在全社会保持“阶层”不变,则你的财富增长速度,必须达到24%一年,每一年。

如果你还想“向上爬”,则你的速度必须更快。



譬如说,假设你的速度是33%一年,财富递增。这真是天文火箭般的速度!

这样扣除24%的基本盘,还剩下9%

大约每八年翻倍的样子。十三年翻300%



如果你如此优异,财富可以保持33%的速度递增,巴菲特哭晕在厮所。

则经过13年的严谨不懈努力。你的社会地位,可以在中国人之中小升一级。从小康升级为小富。

经过26年的辛勤不懈努力,你的阶层才可以升二阶。从A7.3升为A8.3。

拿起计算器仔细算一算这个数字,算一算这个回报,真心令人绝望。无路可走的绝望。



我一直很羡慕一些国产“奋斗剧”的编剧。前20集主角是穷学生和屌丝,酸气冲天。

后20集主角是创业成功事业有成,A10几百号员工左拥右抱众星拱卫。

中间5集呢,中间5集是空白的。

主角如何在几年间赚到A9,A10,成为屌丝逆袭。这段故事是空白的。



真实的世界,A7-A8-A9-A10,一步一步往上爬,是一个漫长而又沉闷以致于枯燥乏味耗时几十年的无聊过程。

言情剧是不会和你说这些的。





四)财富的幻觉



“爬阶”如此辛苦,为何中国的小白领,没有感受呢。为何他们如此乐观,以致于充满希望呢。

因为财富的幻觉,尤其是第一个100倍。极大地混淆了人类的感知。





对一个小白领,大学生,如果他是从内陆省份小地方出来的。他的父母供养他读完大学已经筋疲力尽,再也提供不了更多的资源。

那么,当他大学毕业的时候,我们可以认为他是A5。也就是全部的净资产人民币10000元。





可是这样的大学生,如果他的落脚地选在了北上深广,不是太笨也不是太懒惰。

那么,当他28岁,也就是六七年时间,平均都可以存下100万元。

如果伴侣和睦,互相扶持,速度还能更快。



对于他们来说,就实现了A5->A7的跨越。

也就是人生第一个100倍,整整四阶社会地位的上升,不知不觉之中就完成了。



这个流程是如此之顺利,如此之轻松,以致于“小白领们”认为之后二阶也很轻松。他们还会再按照这个速度,在社会的阶层之中继续上升。所以他们大胆,敢吼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所以他们愤怒,当发现房价这么贵。

所以他们愤青,当发现未来的生活压力这么重。

这是寻常人的一个陷阱,俗称财富的天花板。





五)财富的天花板



“人上之人”只有这么几个位置。不是每一个人,在社会阶层中都可以无限上升。最终会有一股力量使得他们停下来。



小白领从A5到A7,是非常顺利的一段日子,之后他们会遇见财富天花板。

为什么,还是要从财富24%增速说起。





中国的发展,实在太过于迅速,24%是一个不可想象,不可理喻的数字。几乎没有任何人跟得上这个速度。

我们知道,财富的增值,来自于二个部分,一个是你工薪收入,一个是理财收入。



当小白领“净资产”很小的时候,他们的工薪收入占绝对大头。体现为个人财富的迅猛发展。只要工作就有一切。

可是当他们赚到第一个100W,第一个200W之后,渐渐渐渐的,“财富积累”开始多了起来。理财就成了很大的一环。



小白领的理财收益是负的。不仅是小白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理财收益都是负的。

因为普通的理财,均质化比较正常~年回报在5%左右。

而我们的通货膨胀率,在-15%左右。





也就是说,你的财富积累储蓄,每一年损失-10%

中国人的财富,好比一个大水池子。一边在放水注入,那是你的工资积蓄。另一边却是在漏水,那是通货膨胀侵蚀。

而你的资产越多,漏水越快,最终你的财富永远无法增加。





这个“天花板”的数值是多少呢。十分容易计算。

因为你每年漏水的比例是10%,所以最终盈亏平衡,就是10倍PE。

也就是你一生积累财富的最大上限,约等于你工资额的10倍。



假设一队很勤勤恳恳的小白领。一年可以存在35W元。则他们的财富上限就是350万元。

之后,他们还在每年辛勤积蓄。名义上的存款在增加。可他们积攒的购买力,就永远停留在350W元了。

他们的社会地位,也就永远是A7.4,再也不会提高。





六)2N定律



这些都是很简单的道理。解决方法大家也都知道,不用再赘述。

我们只是想说一下,怎么理解推导出“2N定律”的。



如上题所述,我们的国民财富,每年递增9%,通货膨胀14%,二者总计24%

如果你想要跑赢整个社会的财富速度,一方面,不要让你的财富在通货膨胀中缩水。



另一方面,你的实体财富,必须每年增长9%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假设你有11套房子。你的平方数,明年就必须增长11*9%=1套。



一般而言,我们希望你的财富,可以增长33%每年。即9%+14%+9%,这样,你不仅可以跟上社会财富的速度。而且还能“向上爬”。每13年升一阶,这是最低最低的速度了。



在二个9%的要求促使下,如果你有11套房子,你就必须平方数每年递增11*18%=2套。

这就是2N定理的由来。
s
starbucks1
4 楼
所以大家不要存钱了,把钱吃了花光最实际。
落地无声
5 楼
知足才能长乐。。。。。。。。。。。。。
m
magicbaby
6 楼
中国现在通货膨胀太快的缘故。

美国还好了,通过教育和专业的manage可以达到富人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