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o Alto, California,sales tax rate is 8.75%. Income tax is 6.00%. The income per capita is $74,582, which includes all adults and children. The median household income is $122,482. www.bestplaces.net/economy/city/california/palo_alto
楼上几位说家庭年收入50万的不敢买palo alto的房子的,是有点太矫情了。就是现在这个形式,只要这50万收入是长期稳定的,绝对绰绰有余。怕就怕这50万里一半是股票,一旦股市崩了,就灰飞烟灭了。而且到那个时候,不说收入缩水,工作有没有还是个问题。这几年flag公司扩招的太厉害了,谷歌据说工程师就几万,99%的项目都是烧钱的,根本没有商业价值。网络泡泡一破,这些公司是too big to fall,但适当的瘦瘦身,砍砍没有用不赚钱的项目还是会有的。
楼上几位说家庭年收入50万的不敢买palo alto的房子的,是有点太矫情了。就是现在这个形式,只要这50万收入是长期稳定的,绝对绰绰有余。怕就怕这50万里一半是股票,一旦股市崩了,就灰飞烟灭了。而且到那个时候,不说收入缩水,工作有没有还是个问题。这几年flag公司扩招的太厉害了,谷歌据说工程师就几万,99%的项目都是烧钱的,根本没有商业价值。网络泡泡一破,这些公司是too big to fall...... northasouth 发表于 8/30/2016 2:46:47 PM
☆ 发自 iPhone 华人一网 1.11.07
其实很好理解,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我上学的时候月光,工作了,依旧月光。30多万在弯曲,花光也是很简单的,何况周围人都赚更多。叫穷可以理解,但是因为觉得30万穷就不开心就理解不了了。
弯曲也不是处处有钱人,弯曲高大上社区漂亮丫头的家庭中位数收入也就是12,3万吧,感情一半的人不用活了
湾区这种地方,再多的钱也给你吸光。
我们这种没买房的就指望着房价跳水了。要是跳不了水,只得认命好好赚钱了。
学区房在手的同志们其实日子好过很多。
真是谣言传播很快呀。。
Palo Alto, California,sales tax rate is 8.75%. Income tax is 6.00%. The income per capita is $74,582, which includes all adults and children. The median household income is $122,482.
www.bestplaces.net/economy/city/california/palo_alto
除了码工码婆,弯曲没有其他职业了吗?
其实如果不太坐飞机旅游的话,生活上还真花不了太多。
好学区都在101的靠stanford那一边,ceo云集,sfh房价4米起价吧.
是这样的, 这个地方别看中位数了。
4million起?买不起房子了,太吓人了
30多万在弯曲穷是不穷了,但是也没富到哪里,到不了bso的程度。
那是PA, 其他地方便宜点,一般是2米,1.7米能买个小点的sfh.
要是不说房子,湾区十多万也过得舒服。一谈起房价那就算了吧,半米的收入也给你吸进去。
绝对不敢。娃还要上day care,请保姆啥的呢。还有那个税。。。
我们这房价名列前茅的便宜,10万绝对买不了"大"house,最多是townhouse。你要说方圆百里没人的可以买,那些地方买个菜也要一个小时,对上班上学家庭不现实
有朋友有娃,租了学区房,四个房间housr吧,月租5000到6000中间,这肯定买比较划算。
再说还房贷的利息部分是免税的。
用自己税后收入去交个四五千刀的房租,那确实不如有钱付个downpay然后自己还贷款哦。
对呀,上次那个花8000刀请保姆的,不就在宇宙中心吗
一般至少还是要有4-5个bdr加个后院吧。
给自己名下的房子交,那房子是自己的财产。
☆ 发自 iPhone 华人一网 1.11.07
这可以拍real housewives of palo alto了
☆ 发自 iPhone 华人一网 1.11.08
☆ 发自 iPhone 华人一网 1.11.07
我们这里私立,3万一年,3个娃,那就是10万一年。我们这里顶级豪区的入门级house,3 bed的,40年历史,最低100万。我觉得如果我有3个娃,还是撑着买豪区的小房子。
t5也才180k-200k的base, t6多一点。但一般升5就难了,升6更难。5是team lead,6是manager, 而且还要双方都是flg的这种级别才有可能有加起来50万的base.
一般普通码工base也就150k左右,双码工加起来也就300k base, 税这么高,401k要存吧,一个月能有多少稳定收入去交贷款。
不过了说google 网络泡泡破是的搞笑。99%的项目确实是烧钱的,也只有广告是赚钱的,但是算盈利也确实差不多就只算广告啊,百分之九十多的收入。这个收入是实打实的收入。并不是像某些startup全靠vc投的钱来烧。
这世界上还有随便立个小目标,先赚一个亿的呢。同时就算只有一千刀一个月的学生也会活下去的。绝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还可以,但是还穷了一点点,钱多钱少都差不多是这个感觉,仿佛未来在自己跳一跳能够到的地方。人总是一步步向前的,不满足是一种前进的动力,不觉得自己太差是一种自我保护。
不过扯这个没意义。看看比例就知道了。
对于其他地方的,也就当个笑话看吧。
再挣得多,一遇到房价就歇菜了。还不如低房价地区的,挣少点也要啥有啥。
有同学在湾区flg做高级码农或者做到manager, directorlevel的, 都是其中一个放弃flg 去了Startup,没见谁怪另一半放弃稳拿的股票 去拼1%的机会上市发财。 不过看了那楼主以前的帖子果然满满地负能量。发现我的同学真低调, 要不是华人, 我还不知道他们到level6 已经有这么高的薪水了。 也没见在我们这些非湾区的穷人面前炫富。
高增长的it行业当然是首选,码工码婆的待遇大概也就是10,11年左右涨起来的吧,这好日子还没有过几年,就开始矫情到半个米也不够生活的地步了,等这轮泡泡破了再看看吧
我们是看到房价那么高怎么买得起,真心实意的郁闷。
我们说的是半米不够买pa的房子,买个sunnyvale的房子还是可以勉强支撑的。够不够生活自然要看生几个娃了。
我们也巴望着泡泡破呗,股市跌,房价跌,正好抄底啊。反正泡泡反反复复好多轮。破了又吹就是了。
放长远自然是当地主,作投资了。万年不变。但不靠自己赚到第一桶金,拿什么去当地主作投资?
不知道你跟这儿矫情啥。就想贬低码农吃青春饭以后要走下坡路呗。
我们知道。以后的事儿以后再说。
年轻时没钱读法商医,只能CS, 以后大不了读个法商的学位呗,也认识人这样干的。
你这么说话略酸啊,有点替古人担忧了。反正我认识的人里头,外地搬过来的, 刚开始时各种抱怨, 现在没一个后悔的。
那不可能一辈子不买房子吧。感觉就是房奴那意思。
旧金山一个家庭年收入6 万以下是可以申请福利房的,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