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咏春拳

实而不华
101 楼
大家当传奇小说看吧。
  =========
  
   昔时因
故事先从一段掌故开始。
民间传说,福建有一座南少林(有莆田、泉州或福清几种主流说法),在清初聚集了不少反清复明的能人义士,康熙年间遭出兵围剿,南少林付之一炬,从此寺内不少武术家散落闽粤各地,其中最为出名的是号称“少林五老”的至善、苗显、五枚、白眉、冯道德。
五老闹出纠纷,决裂而别,白眉、冯道德投入武当一派,五枚师太中立(最后倾向武当),唯有至善、苗显始终坚持少林本脉。后来两家势力日益壮大,渐渐在广东形 成了具有官方背景的武当黑道及反清复明的少林黑道之争。及至苗显外孙、“少林十虎”之一的方世玉打死武当李巴山女婿雷老虎,两派争斗愈演愈烈,终于在乾隆 的帮助下以南少林全军覆没告终(事见清代侠义小说《乾隆下江南》,多以民间传说加工而成)。
当然这是后话,与我们的主角无关。提到这段掌 故,首先是为分出我国武术的派系。以练法本身而论,分为内外家,内家又以形意、八卦、太极为尊,名气甚至远盖外家;以地域则分南北,以门户分为少林(多指 嵩山)、武当、峨眉,但不管哪一种分法,都无法盖过所有武功,于是有人一股脑分为七大拳系:少林、武当、峨眉、南拳、形意、八卦、太极。其实这种分法不太 高明且十分草率,但好歹哪一种武功都能找到归宿。而南拳,正是起源于南少林。值得一提的是,所谓拳系并不单指拳法,而包括一整个系统的武功,含拳、掌、 脚、兵刃等等。
这段故事,还导致了一个结果,即间接孕育了下一个武术之乡:佛山。
(待续)
实而不华
102 楼
大家当传奇小说看吧。
  =========
  
   两广武术发达,直追沧州,其中又以佛山为最,不得不说是两大黑道火并的成果。
紧接着,我们继续关注这段故事的一个重要人物:五枚师太。师太有一个女徒弟,叫严咏春,传说她偶然看到蛇鹤相争,创出一套拳法,经过五枚的加工整理,形成系统的拳法,从此以徒弟的名字命名。关于咏春拳的来源还有许多种说法,我们先采纳这一段,之后严咏春将这套功夫传给丈夫梁博俦,再传梁兰桂,由兰桂传给佛山红船(粤剧戏班)子弟黄华宝和梁二娣,其中后者还蒙至善禅师传授过六点半棍法。
佛山有一个医生叫梁赞,人称“赞先生”,素喜练武,蒙人介绍,结识红船上的黄梁二人,学会了咏春门的技艺(包括棍法),之后正式开馆收徒,成为了佛山咏春流传的真正源头,外号“咏春拳王”。得到他真传的有很多,我们暂且记住梁赞的儿子梁璧以及——陈华顺。
梁璧早早就去了香港做生意,陈华顺年轻时在佛山打工,当过钱庄的账房先生,替人兑换钱币。那个年代通常在名字前面加上职业名当成外号,如“眼镜程”,所以陈先生有一个外号:“找钱华”。
(待续)
实而不华
103 楼
大家当传奇小说看吧。
=========

目前可以看出咏春拳流传的脉络,严咏春夫妇——红船——梁赞,因为起初没有开馆收徒,所以传承起来还是比较单一的,基本上不像形意太极,一传就分出六七脉分 支、且个个都号称自己最正统最生猛。但单一也有单一的缺陷,既然没有开枝散叶,流传就不广,知名度也就会因此大大下降。

虽然同属南拳,其时最知名的应该算洪、刘、蔡、李、莫几家(后广东陈享集蔡、李两家及另一佛家拳三家之长,创蔡李佛拳),如果那时有人预言百年后,咏春拳会成为全世界最受洋人欢迎的国术之一,估计赞先生也会觉得他没睡醒。
找钱华学拳的时候已经三十九岁,等到他学成设馆授徒的时候,也已经五十二岁,他总共教了七年,第六年的时候,佛山来了一个大户人家,说要把庄园里的一个大祠堂租给他教拳,还带来了一个七岁的小孩子。(《一代宗师》电影中的说法是陈华顺70岁收关门弟子。)

这个大户人家出手阔绰,找钱华十分好奇,答应前去,之后,他发现,这户人家不仅是大户,还是巨富,按王家卫电影《一代宗师》的说法,人称“培德里叶”,意思是整个“培德里”都是他们叶家的。 那时的培德里有多大,我们难以考证,反正这就是个钟鸣鼎食的名门望族,家财万贯,朱门绣户,底下的屋子产业鳞次栉比,号称“桑园”。  

而这个七岁的稚童,本名叶继问,后来有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 叶问。

(待续)
  
实而不华
104 楼
大家当传奇小说看吧。
  =========
  
  少年游
  
  叶问很幸运,毕竟好歹是个矮富帅,虽然身体瘦弱,但还能学武玩。相比之下,霍元甲同学就比较惨了,不仅钱不多,而且明明家学渊源还一度被禁武,实在有够倒霉。
  
  叶家是很传统的大户,在清末时期,叶问受传统儒家思想熏陶教育,搭乘着十九世纪的末班车驶入膏粱之家,温室中的他耳濡目染皆为锦衣玉食,对于清廷积弱的概念应该还是比较淡泊的,毕竟谋于生计、为民出力不是他所担心的事。
  
  六岁的叶问成了陈华顺的第十六个徒弟,也是关门弟子,因为陈华顺年纪已经不小,所以叶问一直以“华公”相称。教授咏春拳的事,主要还是交由华公的二弟子吴仲素指导。陈华顺教了七年武,并非不想授艺,而是将叶问纳入门中的下一年,他就中风回乡下了。
  
找钱华只好先退出故事的舞台,严格说来,他虽然是叶问的启蒙导师,但年幼的叶问也很难被启蒙到什么——当然,如果像电影处理的那样,老态龙钟的华公以“一条腰带一口气”的箴言就让叶问获益一辈子,那启蒙还算蛮大的。总之,叶师傅一身咏春拳,首先是来自二师兄吴仲素。

(待续)
实而不华
105 楼
大家当传奇小说看吧。
=========

因为天生的身体素质及所受的教育影响,叶问是个文弱的人,这么一个文绉绉的书生去学武,本来是很难想象的事,但叶问却很喜欢这路拳法。

首先,咏春拳由女子所创,它不像霸道的洪拳,大开大阖,凌厉无俦,它是很端庄秀气的武艺;不像形意拳有五行十二形,它只有三套拳路:小念头、寻桥、标指,再 加一个木人桩的功法,不太复杂;也不像八卦掌绕得人晕头转向,标志就是出名的“二字钳羊马”(叶问电影中常见站成内八的步法)。这种拳法讲究贴身近击,以 连消带打对付敌人的招式,是攻守合一的武功。

总结起来,咏春拳可谓南拳中的君子,斯文冷静,后发先至,而一旦对方得寸进尺,书生也会以疾如风的速度、爆发出雷霆之力。

这样的拳理要旨,自然与叶问的性格相仿,他相貌清癯,眉目秀气,温文尔雅,不算是争强斗狠的热血青年,浸淫在咏春拳中,可以让他忘却一切,人与拳几乎都能合为一体。

(待续)
实而不华
106 楼
大家当传奇小说看吧。
=========

但叶家的孩子,自然不能一直学武,他还要学文,而且时值1917年,护法运动爆发,政局不稳,叶爸爸很有觉悟,将他送去了香港圣士提反书院。这是所基督教直 资中学,以英语教学,所以可以想见,叶问先生不仅精于国术、受教于儒学,英文水平也过得去。之所以送去香港,不仅因为近,还因为他有个表姐在那。

在香港的际遇极为不凡,倒不是因为他打抱不平、打倒过多少洋人,而是因为他碰上了一个人。那个人年轻的时候就赴港经商,名叫梁璧。
  
香港那么大,当然也有可能是梁璧自己去找他的,如若不是,也只能感慨命运安排、老天开眼。叶问年长的时候无法亲聆华公教益,却在他乡遭逢了赞先生的儿子,他还要尊称他为“梁师叔”。这位梁师叔很不一般,他不仅跟梁赞学过(比陈华顺早了二十年),据说还得到过红船上黄华宝的指点,应该来讲,他所精通的咏春,比起只学几年的吴仲素,是更为系统完整的,包括三套拳、木人桩、八斩刀、六点半棍。
学了三年,后来叶问去日本神户兄长那休养了一阵,再回佛山时便成了亲,新娘叫张永成,是清末外交官张荫桓的后嗣亲属,世家子女,知书达理。在叶伟信的电影中,张永成是一个有些泼辣的贤内助,但在叶家后人的回忆里,她是个温柔娴淑的人,识大体,能迁就,鲜有过问丈夫练武之事。做为叶问的正室,她为叶家生了两男两女,长子叶准(后于邱礼涛执导的《叶问前传》里友情出演梁璧),次子叶正。

在香港的三年,他得到了梁璧的悉心指点,此等非凡际遇,使得他回到佛山之时,俨然成了咏春集大成者。他不改对咏春的热忱,依然与师兄弟们交流切磋,身为叶家贵公子,他还与各路世家子弟出入各色场合,据说竟因此,染上了一个恶习。

(待续)
u
uuu86400
107 楼
你们在LA发展个分会吧, 身边好几个男孩子说想学
实而不华
108 楼
你们在LA发展个分会吧, 身边好几个男孩子说想学
  uuu86400 发表于 3/30/2016 9:48:00 PM
LA的可以去找林文学师傅学。www . garylamwingchun . com
a
againstwind
109 楼
到加州来吧.我想学
1
1nsb
110 楼
湾区的情况我不熟,不能妄议。真抱歉!sushimao在53楼有个帖子,说有个李小龙的师弟在湾区教。你可以问问sushimao感觉怎么样。个人认为,最好的师傅不一定是名师,但需要是明师,愿意把东西掰开揉碎给你讲,不卖关子。当然,有些师傅是以教拳为生计的,要养活一家老小,不愿意“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玩点神秘,卖点关子,学生也要将心比心,能谅解。人家的功夫是真金白银,身水身汗换来的,传给子女可以,凭什么白送你。但是,凡事有个度。师傅也要尊重学生求艺的诚意和时间的宝贵,不应该故意拖课,空耗学生的时间和金钱。


找几家,试听一下课,看看自己喜不喜欢师傅的教学风格,这样比较稳妥。













实而不华 发表于 3/19/2016 9:08:00 PM

我这里有陈成,梁挺,卢文锦和梅逸系咏春。请问各家有不同吗?我主要想锻炼一下身体,让小孩也玩玩。
谢谢师傅。
实而不华
111 楼

  我这里有陈成,梁挺,卢文锦和梅逸系咏春。请问各家有不同吗?我主要想锻炼一下身体,让小孩也玩玩。
  谢谢师傅。
  
   1nsb 发表于 3/31/2016 12:40:45 AM

梁挺系是按分级制度,一级一级上去的,各种技术讲得比较细致,比较标准化,类似于空手道、跆拳道的段位制。这也是梁挺能把国际咏春总会做得那么大的原因。

卢文锦是叶问的外甥。跟随叶问学拳10年。当年曾是台湾情治人员,在台湾和东南亚教过不少军警、安全局单位和皇室。卢文锦咏春中加入了军用的擒拿、柔道以及必杀动作。(以后还会详细介绍。)

梅逸是叶问早期弟子之一,跟随叶问15年,直到叶问逝世。特点:秉承叶问模式,大量自由黐手,培养灵敏度;中线严密,技术简练,没有复杂动作;重视基本功,强调“冲气”(前冲力)和灵活马步。擅长压制控制对手,使对方处于背势。

陈成情况不详,不好评论。

话说回来,每一支都有自己的特长。而且,每一支又都有好的师傅和糟糕的师傅。叶问的徒弟里面,既有正儿八经学上好几年的,也有上了几堂课就挂了名的。如果只是锻炼身体为主,当成兴趣班学,不必太拘泥,只要运动量到就行,除非这个师傅花很多时间show off,而不是搞实际训练。如果想正式学拳,还是建议多方考察一下,比较稳妥。
1
1nsb
112 楼
回复 111楼实而不华的帖子

感谢师傅详细解答,很有趣。
实而不华
113 楼
大家当传奇小说看吧。
  =========
        
风波恶

谦谦君子吸食鸦片,实在不是一件光彩的事。

尽管许多年前林则徐已然虎门销烟,大家也充分意识到了鸦片的危害荼毒,但上流社会的子弟们,仍然难改此恶习。叶问与师兄弟朋友们经常出入姚氏开立的烟馆,被一群纨绔子弟带了坏,染上了烟瘾。当然除了过过瘾,他还有更重要的事,那就是提升拳技。乌烟瘴气的烟馆里,他 认识了一些人,例如姚才、阮奇山(阮师承冯少青,是红船上学的武),动过不少次武,在佛山的名气也越来越大,时人称其为“咏春三雄”。

诚然,宗师的漫漫征途总是坎坷不已,就好像令狐兄弟要是一辈子跟着岳不群混,不与风太师叔碰一下面,自然也是出不了头的。在磨练拳技的道路上,既有叶问天分、努力使然,他的非凡际遇也功不可没,如同孙禄堂遍学于李洛能的传人,叶问也兼收并蓄了各家之长。佛山这个宝地,当年出了个黄飞鸿,慢慢的,随着叶问比试的次数越来越多,名人榜上的“叶”字也已经写了一半。顺带一说,电影中金山找上门挑衅的故事纯属虚构,但凭着叶师傅的名气,多半有过类似的事情发生。

虽然祖上基业颇丰,但叶师傅还是有工作的,他加入国民政府,在花捐局工作,向妓女收取花捐税。反正,是个闲差。悠哉的日子如白驹过隙,叶少爷慢慢变成了叶老爷,逛堂子抽大烟练拳脚陪妻儿的好日子终究还是到了头,历史的指针拨到了1938年。这是卢沟桥事变后的第二年,广州失守,佛山沦陷。

咏春拳师叶问并不能改变什么,四十岁以前的他衣食无忧,但从这一刻起,面对着倭寇的铁蹄,他的生活轨迹正式发生改变。

连绵几条街的桑园被日军夺走,而叶师傅……只能拖家带口,自己去找间小破屋凑合凑合。

(待续)
实而不华
114 楼
大家当传奇小说看吧。
=========

锦衣玉食成了麻屣鹑衣,繁华转瞬成空,对叶问而言无疑是重大打击,家庭拮据,甚至听说还饿死了两个女儿。

伤春悲秋也无济于事,无奈之下,娇贵的叶公子只好去教拳。

要是对武术家的教拳行为,全部上纲上线为强国强民、尚武精神大爆发,未免太过牵强,毕竟从当时的情境上看,叶先生教拳的目的无非是生存。1943年至1945年期间,在佛山富商周雨耕及周清泉父子的帮助下,叶问始在其名下花纱厂内授拳。这是他的第一次,也是在佛山的最后一次。

在电影中,曾有这么一段情节:叶问为了换大米而被无辜打死的同胞,一怒之下以一当十,之后行云流水般将十名日本鬼子打得落花流水之后,威风凛凛扬长而去,接着极为拉风地留下了一句: “我只不过是个中国人。” 帅得令人发指。

紧接着,沦为阶下囚的叶师傅接受了三蒲将军的挑战,并以绝对优势力克敌首,身中暗枪,潇洒倒地,帅得无法无天。

可惜这段情节只是虚构的。 但是总有一些故事那么相近。

(待续)
实而不华
115 楼
大家当传奇小说看吧。
=========

在抗战期间,确实有那么一群日本宪兵久闻叶师傅大名,前来恭迎大驾去教拳。而叶问的反应,就如同梅兰芳一样。有鬼子高手表示不服,并扬言若打败叶问,他就得甘受驱使,一起传授宪兵武艺。

叶问不像孙禄堂、李存义等诸多前辈武术家,经历过庚子之乱,他自小长在桑园温室,衣食无忧,不曾经历浩劫。他是谦谦君子,得饶人处且饶人,他虽然与人切磋较技,却厌倦于频繁比武,比试高低。而今,他终于见识兵燹硝烟,家业被悉数侵占,倒也忍气吞声,退避三舍。他有儒之仁德,道之不争。

然而,就在这一刻,信奉仁德的叶师傅,却践守了儒家思想的另一面: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钱财身外之物,去之了无牵挂,但在大义面前,素来低调斯文的叶师傅的言行仿佛与古之于谦、王守仁相叠,他向世间展示出,什么是书生以身许国的力量。

沉静了这么久,咏春拳该出招了。

(待续)
实而不华
116 楼
大家当传奇小说看吧。
   =========
  
   辞家行
  
   与宪兵比武的过程还是省略吧。原因之一,笔者并不在现场,无法详细描写;其二,后人说这场比试不到一分钟。这种不到一分钟的秒杀,也确实没什么好写的。
  
   虽然打宪兵跟打将军影响力差很多,但本质还是一样的。打了个日本兵,叶问风头出了,但他也不会白白站在那等鬼子枪毙,识时务者为俊杰,赶紧走为上计。
  
  叶问担心激怒日本军阀,于是在众人掩护下,暂时离开佛山,躲了起来。

(待续)
实而不华
117 楼
大家当传奇小说看吧。
=========

而后,抗战结束,国共内战爆发,叶问运气不太好,他早年有过国民政府的工作经历,内战期间还是站在了国民党的这头。1949年解放,叶问的背景太黑,只好先跑路。他害怕清查连累家眷,于是暂时安顿好妻儿,自己利用通行证,先到澳门,再到香港,换取身份证后,改名叶溢,并将1899年的出生年份改为1893年。

他想方设法,想将妻儿接过来,可惜,1951年,香港封锁边境,当年一别,竟成永诀。

此后,叶问一直与张永成维持书信联系,寄送生活费,却再也没有见面。

(待续)
实而不华
118 楼
大家当传奇小说看吧。
=========

避到香港的时候,叶问五十余岁,年过半百,实在已经不像电影中甄子丹、梁朝伟那般精壮年轻。而首要之事,仍是生存,除了咏春拳,他仍是身无长技。要说叶师傅从此立下了将咏春拳发扬光大的决心,那当然是骗人的,这一观念是要慢慢层递的,所有一切,无非生活所迫而已。

得好友港九饭店职工总会秘书李天培介绍,叶问得以在深水埗大南街之港九饭店职工总会授拳,最初的弟子就是该会主席梁相。之后梁相竞选主席失败,授拳地点屡屡搬迁,虽如浮萍不定,却也使得咏春之名渐渐扩散开来。那个时期,梁相、骆耀、徐尚田、黄淳梁较早跟随叶问,后来成了叶问在港时的“四大弟子”,其中大师兄梁相于1954年开始授徒,并教出了“咏春四虎”,其中有一个叫“长脚虎”郭强,有一个叫“玉面虎”郑福。

当时香港开馆授徒的自然不少,如叶问这种固定馆子都没一个、却能逐渐发展壮大的门派却不多,他又不像精武会有那么多搞宣传搞公关搞资金的中坚力量,归根究底,只有两个原因,其一他武功好,其二他教得好。

(待续)
实而不华
119 楼
大家当传奇小说看吧。
=========

武功好毋庸置疑,就算他在佛山的名头没有一起迁移过来,打退几个寻衅滋事的同道中人总不在话下,久而久之,闻风而至的人自然越来越多。

教得好,也有一定的依据,咏春是一套具有科学依据的系统武学,三种拳套,木人桩法,配合黐手练习。以“寸劲”的发力方法来攻守,注重中线、朝面追形、埋踭、左右兼顾、来留去送、甩手直冲等,以最短距离和时间去进攻和防守,实在是埋身肉搏、居家旅行必备的绝技。挑一个中线理论的例子来讲。中线指人体头顶至尾闾这条线,若将敌我中线连接便成一个中线平面。进攻时我们我们沿中线向敌中线攻击,是敌我最短距离,且对方受力重,难卸力。所以咏春有“发拳肘在中”的拳诀,如一招“日字冲拳”的动作就是这样。

叶问教徒弟,就是以科学的方法去解释演绎,用到力学、几何学,不像大陆某些拳师,徒弟不懂时就来个五行八卦奇门遁甲忽悠糊弄,不把门徒搞傻誓不罢休,毕竟武夫也没几个会像孙禄堂一样去研究哲学。所以叶师傅这种学贯中西、受过高等教育的,总是不一样的。再次,很多拳师教徒会藏私,虽然开馆,还是想把绝技带进棺材,以免底下青出于蓝,或者教武功也教个空壳,然后私底下挑资质好的传授衣钵。这一类庸师以我们《神雕侠侣》中,全真教的赵志敬道长为代表。叶问这种儒家思想熏陶过来的,自然也是很有耐性的,凡事求稳,循序渐进,打好基础,不藏私,所以他才会有那么多杰出的门徒。

说到杰出门徒,有一个少年该登上我们故事的舞台了,他刚刚在街战中吃了苦头,见朋友技击技术不同以往,好奇之下,得朋友引荐,入了咏春门下,拜叶问为师。这个十四岁的少年在美国出生,长于香港,自幼嗜武,小小年纪,就已经拍过几部电影,他叫李振藩,后来有一个轰动全世界的名字:

李小龙。

(待续)
a
alice240638
120 楼
楼主你的师父是Gary Lam?
实而不华
121 楼
楼主你的师父是Gary Lam?
  alice240638 发表于 4/8/2016 4:16:05 AM
不是。林师傅在LA。我在东部(新泽西)。
j
jasmine7
122 楼
很感兴趣,但是太远了
a
alice240638
123 楼
那你的师父是?
实而不华
124 楼
那你的师父是?
  alice240638 发表于 4/8/2016 11:18:20 PM
本人是叶问亲传弟子梅逸先生的一支。(师父、师公低调,故隐其名,望谅。)

梅逸先生19岁拜入叶问门下,非常用功,曾经每日练拳10个小时,24岁就得到叶问的认可,在香港开了自己的拳馆,是叶问门下最年轻的师傅,与黄淳梁、徐尚田、张卓庆、招允、叶准、叶正等人是师兄弟,是香港詠春体育会的初创成员之一。梅逸先生追随叶问宗师左右长达15年,直到叶问逝世。

梅逸先生知识广博,不但武功卓越,金石、篆刻、书画、文学样样皆通,香港詠春体育会的标志设计,就是梅逸先生的作品。梅逸先生比较低调,不喜曝光,所以不太为人所知。2001年逝世后,其功夫由美国、加拿大、巴西等地的弟子继续传承,大部分弟子都秉承先师风格,处事低调,与世无争,默默传拳。偶而展露头角而为大众了解的弟子有:

Jeffrey Chen - 习艺不到一年,就在香港公开比武中,击败了有十年功力的白眉派师傅。
John Chan - 曾在李小龙成名弟子,“菲律宾棍王”丹·伊鲁山度的武馆接受六个门派选手的挑战,展示技艺。丹·伊鲁山度观后,自费出资把梅逸先生和他的十个弟子请到LA,以学习詠春拳。
刘功成 - 现任香港叶问国术总会主席。(叶问的儿子叶准、叶正是荣誉主席。)
邓华 - 加拿大武术协会执行主席。


十九岁学拳 - 与叶问宗师黐手


叶问宗师与梅逸合影(一)


叶问宗师与梅逸合影(二)


叶问宗师与梅逸合影(三)


叶问宗师与梅逸合影(四)


叶问宗师祝贺咏春梅逸国术院开馆(一)


叶问宗师祝贺咏春梅逸国术院开馆(二)


与师兄黄淳梁(左一)、徐尚田(左三)合影


与李小龙高足,“菲律宾棍王”丹·伊鲁山度(后排中间)合影


护手式


书卷气质(一)


书卷气质(二)


香港詠春体育会的标志设计
实而不华
125 楼

桃李芳

李小龙学过太极,这种带艺投师的人,叶问也不会排斥,而且这孩子很好学,很认真,虽然基本上是黄淳梁代师授艺,但叶问还是会亲自点拨,这让李小龙获益良多。但李小龙运气却不大好,因为这段期间,叶问的老毛病犯了。

叶问是个君子,却也不是一个白璧无瑕的君子,因为他的生活作风确实出了些问题。做为清末人士,要他严守一夫一妻制实在有些强求,但毕竟张永成和孩子此刻还在佛山,叶问也实在不该跟个上海女子不清不楚,更何况,他还跟那个女人一起,重新染了鸦片瘾(黄秋生的《终极一战》从该传闻取材编织了类似情节)。

这是叶问的消沉时期,徒弟们也发觉了师父的事,他们能做的,也只有好言相劝。但叶问并不听劝,终于导致了众弟子联名上书的地步,希望师父戒掉鸦片,远离上海婆。叶问可能被鸦片迷了心窍,他素不轻易动怒,此刻更是一声不响地搬到了上海女子位于李郑屋邨的住所,以表决心。好徒弟们一心相随,无奈之下,也只好跟着师父到了那学拳。这个住所很窄,压根放不下木人桩,更不用说施展棍法,而李小龙就是在那段时期入了叶问门下,自然也没有学到这些。

师父和师兄黄淳梁的教导长达六年,李小龙在咏春门的期间一直勤练不辍,这段光景是他日后武艺大成的重要奠基。学习咏春拳的同时,他还钻研过不少武功,螳螂拳、洪拳、白鹤拳等等,甚至包括西洋拳法,此后,这位仁兄离开香港移民美国,武艺从未落下,并经历大小比斗挑战无数场。数载磨折,一朝亮剑,败尽天下,所向披靡。

影视圈的闯荡也一样顺风顺水,随着真功夫电影的创立,他制造了一连串票房神话,成为了当时及未来无数人膜拜的偶像巨星。他将功夫(Kung Fu)写进了英文词典,并在全球掀起了属于中国功夫的狂潮。

就影响力而言,李小龙无疑是青出于蓝的,但他始终没有忘记年幼时在香港学武的那段经历,闯荡海外时一直不忘与师父及师兄弟沟通交流。60年代以后,功成名就的李小龙回到香港时,愿以一栋房产做为交换,得到叶问木人桩练法的录像,此事却以叶师傅不愿厚此薄彼而告终。

那时,他已经创立了自己的武道系统“截拳道”,自成大家,却依然虚心求教,且饮水思源,时刻不忘师父及师兄弟的恩情。叶问和李小龙的故事,也渐成一段佳话。




(待续)
实而不华
126 楼
大家当传奇小说看吧。
=========

当然,李小龙的故事是后话,我们再次回到抽大烟的消沉叶问。

1960年,张永成于佛山病逝,两年后,叶准及叶正终得赴港寻父。叶问见到亲生儿子,百感交集,终于下定决心戒掉鸦片,但这段期间还是没断绝跟上海女子的来往,还有了一个儿子叶少华。

有时事情本难两全,如若叶问就此弃上海女子而去,也难免负心薄幸之名,最好是未曾相见,也好过落下话柄为人所诟病。但既有此孽缘,无非是一念之差而已。笔者不知道叶师傅是否会愧于晚年这段遭人非议的感情——不管如何,对于张永成,他应该还是抱憾的。

叶问生活的时代与现在接近,所以他的形象才会如此丰满。他毕竟是咏春宗师,是活生生的人,而非圣贤,也未被架上神坛,身上会有人性之隙,私生活的瑕疵,并不应该影响人们对他的传颂。

因为,中国武术家的理想,中华武术的盛况,终将在他手上实现。

(待续)
实而不华
127 楼
大家当传奇小说看吧。
=========

就在永成病逝的那年,玉面虎郑福引导他的外甥梁挺,拜入梁相门下。过了八年,长脚虎郭强又将他介绍给叶问,并见证他行了拜师礼。

原来,1966年时,在叶问徒孙倡议下,“咏春体育会”成立,虽然是个组织协会,不能算武林帮派,却将所有习练咏春拳及兴趣爱好者集结起 来。两年后,梁挺便推波助澜,在就读的香港浸会大学成立咏春同学会,公开教拳,却常觉力有不逮。也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叶问答应将他收为关门弟子。梁挺是个活跃的人,这样的人,自然是推动咏春发展的人才。当然还有个前提:咏春拳必须打得好。

梁挺后来以咏春同学会名义组织起咏春拳术比赛暨表演大会,让叶师傅好好在年轻人面前威风了一把。他还是个受过高等教 育的人,极为科学地编订了一套考试及升级机制,让咏春拳有了类似段位制的等级划分,从此不再只有菜鸟庸手高手大师的简单区别。后来更成立了国际咏春总会,将咏春扩散到海内外,在传扬国术的道路上孜孜不倦,香港一堆明星想打咏春基本找梁师傅。所以业内有句话:“咏春起于严咏春,衍于梁赞,传于叶问,盛于梁挺。”

在这个鼎盛的时期,1972年,叶问于旺角通菜街安然辞世。辞世前的一个半月,他录制了木人桩法的示范,公诸于世。

(待续)
实而不华
128 楼

叶问的风头并没有被徒弟们抢尽。

纵观他的一生,如同《一代宗师》里所言,历经光绪、宣统、民国、北伐、抗日、内战、解放,滚滚红尘,大起大落,人情冷暖,悲欢离合,对世事看得透彻,然而儒家的精华却始终伴随。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色,习武也是一样,清廷积弱的时候,武林巨擘们以尚武精神振奋国民,将痛扁洋人奉为人生圭臬。在那段极重门户之见的岁月,成名的武师若非为了生存及强国,对传授绝技本来就有所顾虑,若让他们传给洋人,那简直是侮辱智商加侮辱人格。

和平的年代,万象皆改,叶问知道,有四个字是具有时代意义的:止戈为武。这四个字,核心仍然为仁。武术不再是惩罚与制裁,而是吸纳与传播。暴力并不能解决一切,只有宽宏能容纳百川。

所以叶问会跟留学生们说,回国时若无人一道练习,可先教给别人再共同进步。所以叶问教出了四大弟子,教出了李小龙,教出了梁挺。所以李小龙们在天南海北播下了属于国术的种子,所以梁挺们让这些种子破土而出,桃李成芳。所以,他实现了自古而今无数武术家竭诚奋斗却鲜能完美实现的理想:将国术发扬光大。

他一直是那个武林中的书生,咏春中的君子,一代宗师,叶问。

(全文完)
实而不华
129 楼
每周四晚上8-9点的咏春入门班,现在还有1-2个空位可以接受新同学,有兴趣的请短信联系,谢谢!
实而不华
130 楼

人來人往的台北街頭,很難想像還有這麼一個地方存在。隱身在靜謐的巷子裡,狹窄的樓梯,小小的道館,不明顯的招牌,白底黑字,「詠春拳」三個字。

說到「道館」,你第一個浮現的印象是什麼?除了「神奇寶貝」裡高挑明亮、有木板水池甚至庭院與花草的道館之外,舖著軟墊、許多人一起揮汗如雨的跆拳道道館也十分常見;再不然就是武俠片裡師傅與一群弟子練武的畫面,汗水奔騰,熱氣瀰漫。然而這家小小的道館卻全然不是這麼一回事,按了按對講機,爬上老式的公寓樓梯,紅色的塑膠扶手摸的出時間的痕跡。「雷猴啊!」(你好啊)一位帶有濃厚廣東腔的老先生站在門口,一幅「詠春之光」的題字十分引人注目,牆上滿滿的獎狀、照片、獎牌,層層疊疊,從黑白到彩色,從亞洲到歐洲,從40年代到百年國慶, 歲月填滿了所有空隙,歷史走了一甲子年頭。

他,盧文錦,葉問的外甥,李小龍的師兄,是現在台灣詠春拳的第一把交椅。

葉問是我舅舅 耳濡目染的記憶

現年77歲的盧文錦出生於廣州佛山,身體硬朗的他神采奕奕,完全看不出已經過了耳 順之年。時光倒轉,回到洪秀全崛起的年代,那時滿漢不兩立,且洪秀全推廣武術和刀槍,雙方械鬥頻繁,衝突四起。許多漢人紛紛跑到佛山避難,造就了佛山興盛 的學武風氣。受到環境的耳濡目染,盧文錦十三歲開始學拳,但並非詠春。他說,當初學的是「蔡李佛拳」,就是蔡家、李家、佛家三家綜合的拳術,等到十七歲時 才正式跟葉問學習詠春拳。提到佛山,盧文錦語中帶點些許得意,笑了笑。廣州在當時是中國最進步的城市,在台灣柏油路尚未普及、道路風沙飛揚的時候,佛山已 經有壓路機舖的平整道路,甚至自來水管。

盧文錦說,當時中國娛樂鮮少,球類活動如桌球、排球、籃球等,因為沒有合適場地所以在社會上並不流行,有心人即使想推廣也十分困難。那時候,平常沒事的娛樂就是吃完飯練練功,之後大夥兒再一起出去吃「夜粥」-紅豆湯、綠豆湯等甜品,也常常吃到忘了時間,拔腿狂奔至碼頭追趕末班船。雖然很多人都會打打拳,但詠春拳並不是十分興盛的拳術。盧文錦說,詠春拳被稱為「少爺拳」,是有錢人家學的 拳。當時,一張最前排的電影片是一塊兩毛港幣、警察一個月的月薪是九十港幣,詠春拳的學費從五塊到二十五塊不等,並不便宜。葉家是當時的名門望族,和葉問學拳的學生也不過七到八位,人數不多;因為葉問是親舅舅的關係,盧文錦自然而然的跟在舅舅旁邊學習,這一跟,就跟了十年,從1950到1960,3652天的光陰,盧文錦練就一身雄厚的功夫底子。

(待续)
实而不华
131 楼

1960年,盧文錦來到台灣,先後就讀高雄工專再轉至國安局情報幹部訓練班,當時 蔣經國是班主任,十幾年間一路晉陞至少校。有一天,一位朋友問說,你的師兄弟都出來教武術了,為什麼你不來教詠春拳?就這樣,民國63年底,盧文錦以情報局少校安全官退伍,開始以教拳為生。隔年十月,一位法國人遠渡重洋到台灣,指名要找和李小龍有關係的人學功夫,盧文錦也因此有了第一位外國學生。但當時尚未解嚴,外國人除了學中文之外居留權一律只有三十天,讓盧文錦在推廣詠春拳時遇到許多困難。民國66年,盧文錦選了這裡做為授課的地方,直到現在,整整36年間從未變過。盧文錦大力地拍了拍桌子,提高音量,說:「這是民國49年剿匪司令送我的桌子,現在台灣已經找不到了!這木頭台灣已經 沒有了!」。牆上一張張「愛國愛軍」的獎章和軍官合照,和桌子相互呼應著從前的軍旅記憶。

國外VIP禮遇 不能放棄台灣

談到武術,盧文錦有說不完的故事,聊不完的經驗,也因此常常跑到世界各地去演講。指了指房間,盧文錦說:「現在的行程小白板上都排到明年了!」匈牙利、羅馬尼亞與斯洛伐尼亞明年都爭相邀請盧文錦去授課,以一句「敵不動我動,敵動我全部動」讓老外聽得服服貼貼。曾邀請盧文錦去授課的國家包括法國、瑞士、德國、匈牙利、香港、日本、汶萊等,讓他常常當「空中飛人」飛來飛去。提到汶萊,盧文錦像孩子一樣開心的分享在汶萊的經驗。他說,汶萊皇室邀請他去教防身術,親自給五十五歲的皇帝上課;本來說好停留一個禮拜,卻因皇帝不想讓他離開而延長至一個月。後來因盧文錦要去德國不得不離開,汶萊皇帝才依依不捨的和他告別,並在一天之內幫他辦好了到德國的簽證!盧文錦笑笑說自己是受到VIP貴賓級的禮遇。有人問盧文錦,既然在汶萊的地位這麼高,為何不留在那邊?他堅定的回答:「因為我不能放棄台灣。」

(待续)
实而不华
132 楼

練功夫如生活 單純的練武人

「活人要練活死功夫!」葉問的這句話深深影響了盧文錦。在學詠春拳的過程中,盧文錦體悟到很多事情,他說,詠春拳並沒有固定拳法,它是活的,在生活中尋找啟發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例如消防隊滅火的高壓水柱之所以能迅速滅火是因為有「壓縮」的力量,詠春拳的攻擊力也是利用「壓縮」後再釋放的衝擊力。

武術等於打架通常是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也因此,許多人來學拳總是會問一句「什麼時候可以學好?」或是「打架會贏嗎?」之類的問題,盧文錦表示,這些問題的答案就像是問老師「我什麼時候可以買豪宅?」。

對於台灣學武術的現況,盧文錦感嘆地說,很多人根本是不及格的教練,有人來這邊學了一個禮拜就到別處去開道館,每個禮拜往返,下禮拜教的東西都是上禮拜在這邊學的。「我一個動作可以練十天,練一個禮拜怎麼能去開道館?」盧文錦氣憤的說,「願意被騙才會有去騙的人」,盧文錦不勝唏噓。

有人說,人到了一定的歲數之後,有些行為會像小孩般天真單純,盧文錦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儘管已走過大半個世紀,但年齡並不影響他澎湃的肢體語言。每每談到激動處,盧文錦總會大力地拍桌子,甚至半個身體撲到桌上,力道之大令人很為桌子擔心。手上的筆也不曾放下,不斷寫著他講到的事情;又或者把椅子拉開,雙臂大力比劃表達內心的情感。提起詠春拳的招式,盧文錦立刻站起來示範,兩根手指在脖子輕輕一壓,立刻使人發不出聲音。比起電影,眼前活脫脫的武術讓人更深感佩服。曾經訪問過盧文錦的電台DJ吳先生表示,初次見到盧文錦可能會覺得他是不苟言笑,一派嚴肅的長者,殊不知他十分健談,親和力十足。正如旁人所言,盧文錦待人客氣且學富五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史理工樣樣精通,一代傳人的才氣一覽無遺。

(待续)
实而不华
133 楼

盧文錦師傅是葉問親傅外甥,1950年與梁相、駱耀等,同在九龍飯店公會學技,故人稱盧師傅為李小龍三師兄。

葉問宗師傳授的詠春拳拳技,自李小龍成名後,世界各地愛武人士紛紛投入,台灣省的詠春拳起步比較晚,但歐、美、亞愛好詠春拳者不惜重金、遠赴台灣拜訪名師。

1975年盧文錦在台灣以少校軍階退役後便在台北市設館授徒,盧文錦師傳除了獲得其舅父葉問的詠春拳嫡傳之外,在實戰發揮上有其獨特之處,加上其軍中學得的擒拿、柔道以及必殺動作,可說是青出於藍。人稱之為盧文錦詠春成為外國學詠春拳者的最愛,因此台灣的詠春拳也成立了「盧文錦詠春總會」近十年來歐美各地也湧躍投入盧文錦詠春行列,分別開設盧文錦詠春拳武館以及分會,如德國分會、美國分會等等。

詠春拳是一門相當著重力學與結構穩定之武學,更是少數由女性所開創之拳術;相對忌蠻力崇尚巧勁、動作精簡實用、斗室可練;由於實用論實無固定招法之說;是故特別著重彼此”勁力感知對練”;廣為世界各國用於軍警等民眾作為防身推廣;習藝者眾,近年直追太極。

(待续)
a
aisingioro_fox
134 楼
实而不华
135 楼

1980年代盧師已獲多明尼加駐台灣大使邀聘,在大使館內教授多國總統史曼之姪子,也成為中國首位正式獲邀進入外國使館授拳權貴的武師。

1991年更得到台灣保一總隊總隊長呂育生的賞識,聘為技術訓練隊教官,並擔任台灣首支特殊警隊「維安特勤隊」(SWAT)創隊教官。由於盧師的詠春拳早已練至爐火純青,加上個人在軍中學得的各種肉搏戰、就成為一門攻擊與反制的特殊武技,命名為「應用搏擊術」。

盧師獲得全台灣的情冶單位相邀傳授,也成為台灣特勤警隊 (SWAT)、調查局、安全局、警察專科學校、法警等情冶單位教官。其成功的原因是除了本身的武技特殊之外,就是從訓練中進入狀況,也就是使用真刀實械訓練(當時香港友人譽稱盧師為現代林沖)。當時的中美洲的鄰國,也透過其外交管道,希望盧師傅能遠赴中美洲特殊警校教授搏擊技能。但為當時的盧師傅所拒。

2001年又是一個新的開始,盧文錦師傳獲汶萊共和國皇爺邀赴汶萊,專業教授搏擊術及詠春拳,因而有機緣與汶萊國皇、皇爺共研與指導中國功夫,成為中國人有史以來首位殿前功夫教練,此項邀聘更是年復一年。

2004 年在歐洲大陸、匈牙利講授詠春拳的同時,也接獲美軍駐德國284大隊之邀聘轉赴德國「根森」基地教授徒手肉搏戰技,也成為中國人首位美軍戰技教官,台灣的電視及雜誌爭相報導。

除此之外,法國北部朗展市及法屬留尼旺,相繼以專函公文邀請盧師傅赴法及留尼旺教授詠春拳,而且更選派特警人員赴台灣學習徒手戰技,而朗展市更用巨大雲石雕刻出盧師傅肖相,高懸在國家所屬的訓練中心,作為最高榮譽。故此法國以刻碑立相作永恆留念的細算,應前無古人。

(待续)
实而不华
136 楼
周日班原来已经额满,但由于几个同学个人情况出现变化,空出了几个位置,可以接受新同学报名。

周日班:早上8-9点。有3-4个名额。
周四班:晚上8-9点,有2-3个名额。

上课地点是在Millburn, NJ,在Taylor Park旁边的一个健身馆。Taylor Park的地址是 78 Main St, Millburn, NJ 07041。
有兴趣的朋友请短信联系。谢谢!
实而不华
137 楼
事實上能被各特勤單位禮聘,事因於盧師對他所教授的徒手搏擊、奪刀、奪槍等有其突顯的一面,再加上其傳授的詠春拳技能以物理學、幾何學、兵學、戰爭學、人體生理學等科學理論分析解說,更以精通英語面對來自世界不同國家地區的詠春愛好者,據不完全統計專道或是因工作之便到台灣投入學習詠拳行列者,多達五十餘國家、地區。包括俄羅斯、烏克蘭、羅威、瑞典、以色列、沙烏地阿拉伯、印度、以及歐洲大陸和美、澳、紐等。

事實上早在1982年盧師傅已獲美國田納西洲大學邀請遠赴美國講演示範詠春拳及有關拳理,但卻被當時的台灣政府,不批准出境赴美,盧也祗能留存專函用作紀念,近十多年來台灣開放自由出入,才得每年遠赴歐、美洲作巡迴詠春拳教學。

盧師傅認為武術,雖然是一種武裝的力量,但是我們中國武術,是包含了儒家的哲理,武德,也就是仁,推己及人,濫用武力,將武力變成暴力,去欺壓別人,是不配學中國武術;武德,是我們習武之人最重視的德行。

卢文锦师傅(一)

  
卢文锦师傅(二)

  
卢文锦师傅(三)

  
与甄子丹合影

  
双黐手

  
讲解用法(一)

  
讲解用法(二)

  
咏春双刀

  
美國維吉尼亞海濱市警局參訪與訓練交流 / 局長接見與頒贈獎牌

  
与德国女学员合影

  
(待续)
实而不华
138 楼

在梁赞先生之前,咏春拳是四代单传,而叶问之后,全球超过500万人成为咏春拳练习者。能够在短短几十年内,从南方小拳种发展成为全球普及的拳术,得益于以下几点。

首先,叶问在旅居香港之后,开馆授徒不再拘泥于师门规矩,大部分弟子均能够循序渐进接受叶问的倾囊相授。而其中几名较为优秀的弟子,也均能自立门户独当一面。

第二个原因,和李小龙有关。李小龙风靡世界之后,虽然他已经开宗立派建立了截拳道,然而由于其本人早夭,截拳道的训练体系并不完善,弟子们也出现了理解不一且理论体系自相矛盾的问题。而咏春拳则借着李小龙带来的功夫热,自己又有比较完善的训练体系和循序渐进的功法套路,因此成为很多李小龙粉丝学习武术、践行武术哲学的必经之路。

除此之外,香港一直是东西方文化的桥梁,海外影响力巨大,这使得咏春拳更容易在西方世界传播。

除了民间爱好者喜欢咏春之外,很多国家的执法部门和特种部队也对咏春颇感兴趣。由于特种部队在行动中,往往需要全副武装且携带多种装备,因此如跆拳道一类大开大合的格斗术根本无法发挥。咏春拳则可以在近距离的战斗中,充分发挥自身缠斗技术优势克敌制胜,所以近年来也被西方一些特种部队纳入近身格斗(Close Quarters Combat 简称CQC)训练教程。大家可知道在全世界兩百多個國家的特種部隊中,有一百多個學習詠春拳作為自我防衛、對付敵人的方式。中国武警特种部队从2008年开始也培训过经过改良的咏春格斗术,用于应对城市执勤中可能发生的肢体冲突。功夫必须根据时代的发展,为自己重新定位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咏春拳之所以能够广泛传播的秘密也尽在于此,不仅成功在现代军事应用上找到了自身定位,而且有着广泛的传播效果和群众基础。
实而不华
139 楼

描述詠春拳宗師傳奇一生的電影《葉問》,在兩岸三地大賣,再次掀起功夫片與習武風潮。葉問家族中,外甥盧文錦追隨舅舅練武十年,把擒拿、柔道融入詠春拳中,曾任軍憲警、情治單位、外國教官,還曾教過林青霞等明星,在台灣與各國持續推廣詠春拳。

對日抗戰期間,葉問曾被國民政府吸收當情報員;大陸淪陷後,盧文錦也曾投入情報工作,舅甥二人堪稱史上功夫最好的情報員。談起家族習武歷程、電影情節、情報工作,盧文錦有說不完的故事……

高手借住教拳 葉問盡得真傳

問:廣東佛山武術為何興盛?葉問家族都是武林高手嗎?

答:佛山是中國四大鎮之一,住了許多有錢人家,蠶絲、陶器發達,是經貿大鎮。我十六歲之前住佛山,當時小孩沒有什麼休閒娛樂,就跟著大人玩拳健身,佛山自然形成武術重鎮、中國功夫發源地。葉問出生在大家族,共有十個兄弟、九個姊妹,但家族就只他會功夫。

問:為何葉家就只葉問一人習練功夫?

答:葉家家大業大,我媽媽排行老大,葉問是老二,祖產龐大,家族不愁吃穿。當時詠春拳好手陳華順借住葉家教拳,陳華順是詠春拳宗師梁贊最後一個徒弟,但葉家兄弟姊妹只有葉問對功夫有興趣。習練詠春拳需近身教學,葉問可以一對一跟著陳華順練詠春拳,功夫才能如此紮實。

問:電影中北方人到佛山踢館,最後敗給葉問是真的嗎?

答:確有北方人挑釁,但沒有踢館。踢館是練武的人最大忌諱,北方人如踢館必犯眾怒,下場恐怕會很慘。倒是曾有北方人在茶館泡茶時,刻意秀出刻上「打盡天下南拳」幾個字的一塊玉,有幾人看不慣跟北方人打起來,卻不敵北方人拳腳。佛山地方不大,事情很快傳開,葉問被拱出來到茶館會面,北方人看到葉問禮遇三分,茶敘後就滿心歡喜離開佛山,並沒有比武。

(待续)
实而不华
140 楼

壓彈匣護表妹 輕取日軍武師

問:電影中葉問運功彈掉左輪手槍彈匣,是虛構的嗎?
答:電影情節不盡然真實,也不是虛構,都有基本史實,以戲劇化方式呈現。事件起因葉問與幾個表妹逛街,一個排長不識泰山,吃起 葉問表妹豆腐,葉問出手制止,排長火大拔出手槍,葉問伸手用力一壓,把彈匣軸心壓歪,手槍就成了廢鐵,並不像電影中彈飛彈匣那麼神奇。我從小玩槍長大,左輪手槍彈匣只要螺絲鬆動很容易掉出來,只是行家一看就知道,彈匣就算彈飛出去,影片中彈飛方向也搞錯了(笑)。

問:那最扣人心弦一幕「與三蒲將軍擂台對決」真實性?
答:電影必須結合歷史與娛樂效果,當時是日本憲兵隊要求葉問教日本人功夫遭拒,日本軍方想拉攏民心,就找在憲兵隊教拳的梁姓武師與葉問比武。梁姓武師在日本憲兵隊教拳也是莫可奈何,那個動亂年代真的只是飯碗問題,談不上民族意識。葉問心存厚道,點到為止壓制梁姓武師,如果應聲擊倒梁某,就怕他無法在憲兵隊立足。

(待续)
实而不华
141 楼

舅抗日蒐情報 甥赴港反宣傳

問:葉問曾擔任過情報員?
答:舅舅擔任佛山偵緝大隊書記,是刑事單位,基於愛國情操,日本侵華期間,由情治單位吸收,暗中蒐集情報。那時我還小,根本不知道舅舅還兼做情報員,舅舅晚年也不再提這段往事。

問:你跟葉問學功夫過程?後來你也從事情報工作,葉問知道嗎?
答:舅舅輾轉到香港教拳維生,我十八歲到香港就追隨他練詠春拳長達十年。一九六○年間,我到台灣先讀高雄工專再轉國安局情報幹部訓練班,那時班主任是蔣經國先生,最後我是以情報局少校安全官退伍。我在香港從事情報工作期間,因工作需要常吃飯吃到一半無故失蹤,且走到那裡都不願被拍照留下影像。舅舅雖不曾說破,彼此是行家,他應該知道我有段時間,真正身分是情報員。

問:從事情報工作,一身武藝全用上嗎?
答:剛好相反,那時情報工作主要是宣傳及破壞(反宣傳),有時候為了蒐集大陸情資,反而得偽裝成柔弱書生,一身功夫從沒派上用場(笑)。

(待续)
实而不华
142 楼

李小龍成師弟 林青霞學架勢

問:葉問最知名徒弟是電影明星李小龍?你教過那些明星?
答:李小龍習武起因唸書時被小流氓欺侮,經張桌慶及黃淳梁(皆為葉問徒弟)引介,向葉問拜師學藝。當年警察月薪九十塊,葉問教拳一個月學費十五塊,並不便宜。李小龍跟他媽媽要了廿五元,當作拜師紅包及學費,成了我的師弟。多位明星向我學藝大都是拍片需要,最知名是林青霞,她為了拍新片《霹靂嬌娃》學了近兩個月,該片最後雖沒拍成,至少懂得武功架勢,後來拍《東方不敗》就駕輕就熟。

贈屋求教學帶 李小龍碰釘子

李小龍追隨葉問習練詠春拳時間不長,沒有練完所有拳法,就遠赴美國影壇發展。當李小龍拍完第一支電影,剛要在美國影壇綻放光芒,自覺沒有學得詠春木人樁拳法是一大遺憾,於是抽空回香港,想請攝影師幫葉問拍一卷八厘米影帶,作為他回美國學習影帶。

盧文錦指出,葉問晚年過著平淡教武生涯,一直沒有屬於自己的房子,李小龍提出送屋酬謝,條件雖優渥,葉問堅持教徒弟不能獨厚李小龍,幾經思量予以婉拒,只告知李小龍可留下來一起學習,必傾囊相授。急於返美的李小龍,等不到葉問首肯,只得悵然而歸。

一九五○年,盧文錦、梁相、與駱耀,同在九龍飯店公會學技,論輩份盧文錦是李小龍的三師兄,多次與李小龍練習對打。盧文錦記得有次李小龍跟另一位師兄 過招,李小龍雖居劣勢,快速出腳扳倒師兄,葉問不但沒有嘉許反而嚴詞制止,要求所有弟子先練好拳,才是練功夫基本道理,用腳扳倒對手不是功夫,只是幸運。

李小龍習藝強烈企圖心,盧文錦更是感受深刻。「李小龍練功在二樓,有次提前坐在樓梯口,其他師兄弟來了,李就騙說今天師傅有事,徒弟走光了李小龍就有更多時間,單獨跟葉問習拳。」這事當然紙包不住火,事後葉問並沒有責罰,只告誡李小龍以後不可以再犯。

盧文錦指出,李小龍後來在美國開道館,自創截拳道,在影壇發光發熱,讓中國功夫揚名世界,也讓「詠春拳」三字正式定名。截拳道其實是把詠春拳拆開來教,李小龍推廣截拳道講究快速反應,對方出手就立即還擊,這種立即有效拳法自然獲老外青睞。

(待续)
O
OAI
143 楼
咏春拳不动腿的吧,感觉运动量比传统武术小,不过应该挺练敏捷性的,以后在家抢电视遥控器有优势了
实而不华
144 楼
咏春拳不动腿的吧,感觉运动量比传统武术小,不过应该挺练敏捷性的,以后在家抢电视遥控器有优势了
  OAI 发表于 4/23/2016 10:25:47 PM
如果想大运动量健身的话,咏春不是首选,因为它没有北派武术那么多窜蹦跳跃的动作。咏春讲究以最精简省力的方式去战胜对手,侧重点不同,属于“技术拳”。

例如,典型的北派功夫(跆拳道也算)放长击远,要求充分发挥腿长力大的优势,有不少以腿进行单一主攻的动作,动作幅度较大,但两手基本不参与。而咏春是近战功夫,通常是先控制对方一个肢体才突然起脚,手脚并用居多。另外,踢击动作小而隐蔽,通常攻击关节等薄弱部位。

咏春是以速度弥补绝对力量的不足,所谓百招百破,唯快不破。
实而不华
145 楼

教活死功夫 現代林沖收萬徒

盧文錦傳授詠春拳卅多年,謹記恩師葉問心法「教活死功夫」,全世界學生上萬人,曾獲聘汶萊共和國國皇殿下及皇爺搏擊教練,國內軍憲警都禮聘任教,國安局情報幹訓班也找他擔任搏擊教官,情治單位桃李滿天下,儼然禁軍教頭,被武術界尊稱為「現代林沖」。

「跟舅舅學了十年功夫,最大受益就是學到練功必須活用。」盧文錦雖已高齡七十七歲,仍常受邀遊走世界各地任教,最自豪領悟葉問功夫精髓。他常引用葉問教拳要訣「功夫是死的,人是活的,活人把死功夫練活,才最了不起!」

要練活死功夫,就得下苦功。盧文錦把在軍中所學的柔道、跆拳、及擒拿等搏擊技巧,融會貫通放進詠春拳裡,再賦予幾何、物理、及兵學原理,讓詠春拳理論基礎既現代化又清新。盧文錦笑稱:「教老外功夫要先說服他們,否則光講這招叫猛虎下山,老外怎麼揣摩也搞不清楚猛虎怎麼下山法?」

盧文錦最大願景,就是把詠春拳發揚光大,兒子盧國靜目前在美國擔任警察,也獲他真傳功夫。不同的是,盧國靜因是警務人員,不能公開開班授徒,但慕名私下向盧國靜請益的美國員警相當多,包括海豹突擊隊員也曾請他指導習練中國功夫。

相較盧文錦已有兒子傳承詠春拳,葉問第三代卻沒人對功夫有興趣。盧文錦說:「舅舅三個兒子葉準、葉正、及葉少華,都有學詠春拳,葉準及葉正學得較徹底,雖沒有開道館授課,但會在道館裡指導後進。至於三個表兄弟的子女,或許對中國功夫沒興趣,不再習練詠春拳。」

(待续)
实而不华
146 楼
《採訪後記》習武洋熱華冷 甥舅憂失衡

電影《葉問》上映前,盧文錦公開示範木人樁,強調「看我的不如看我舅舅的,看我舅舅的不如看電影葉問。」這句順口溜成了電影宣傳賣點。盧文錦俏皮地說:「這可是我自己想的真心話,我一個老頭子有什麼好看的,希望電影能帶動更多華人練功習拳!」

練武除了健身,還有什麼好處?盧文錦不經意透露葉問英雄救美故事。「李小龍功夫電影中,總少不了英雄救美情節,真實故事發生在葉問身上。葉問在香港的繼室,是從上海逃難到香港單身女子,被一群流氓圍堵欺侮,葉問出手打跑流氓,贏得美人心。」盧文錦說,葉問跟張永成感情相當好,但張永成在大陸病逝後,葉問一人在香港感情落寞,很自然娶了這位上海姑娘為繼室,印象中好像沒有公開宴客,葉少華就是他倆愛情結晶。

盧文錦仍保有情報員神祕性格,受訪時對於王姓前妻等私領域迴避不談,只盼望更多華人學習詠春拳。因他全世界學生人數雖上萬人,外國人佔了四分之三,擔心中國功夫早晚變成外國功夫。在台北市「盧文錦詠春拳」道館採訪過程中,幾次被越洋電話中斷,都是國外單位邀約討論任教細節,印證老外真的很想學中國功夫。但環視道館設備陳舊,「現代林沖」的隱憂不是沒有道理。他一針見血的說:「台灣不重視武術,學生拿到武術比賽冠軍也不能保送大學。」

盧文錦感嘆,外國人跟他學中國功夫,十個至少七、八位會仔細做筆記,遠比華人用功,葉問當年曾憂心對他說:「今天中國人再不好好學,總有一天中國人得向外國人拜師學詠春拳!」相同的憂慮,如今盧文錦不知要向誰說?

(完)
实而不华
147 楼
黄淳梁生于医学世家,袓父及父亲均为著名中医师。



黄淳梁父亲为人开明达理,处事大方。黄淳梁从小便受到父亲的优良性格所影响,自小聪明好动,能言善辩,身手灵活。不论口才或身手都比其它年龄相约的孩子优胜。但身材比其它孩子细小。因此身形高大的孩子往往不敌他的口才而动用武力欺负个子细小的黄淳梁。但他从不畏怯彼此的身材实力悬殊,勇于面对任何困境。经常与比他身形相差近倍之小孩就地动武对抗,不作战到底决不罢休。结果往往还是黄淳梁占优。

黄淳梁从小热爱武术。他的父亲不但不阻止反而极为支持。曾跟随他的舅父学习太极拳,再在学校再习西洋拳击。常拿用本该是学费的钱去学拳及购买各种练习用具。黄淳梁母亲管教严励,若被母亲发觉定免不了一顿责 ,父亲却往往含笑的暗中给钱黄淳梁支付各样习武费用。

后来经父亲朋友介绍之下到一位名师处习武。这位名师不论甚么武艺皆样样精通,无论想学甚么,他都能教,就如一个武术超级市场一样。黄淳梁亦学得十分认真,依足这位名师所指点的一板一眼刻苦的练。一天,武馆来了几位客人,寒暄一番后大家坐下来亘相交换心得及江湖历验。他们越说越神奇,最后轮到该名师说几年前,他途经成都某地,在一条斜坡底处看见一辆大货车高速从高腑冲而下,刚有一名小孩在底处玩耍而不知货车将至,眼看货车快要将小孩撞倒,突然不知那里走来一名老翁,随随举起双手,手掌隔空向货车出掌发劲,在千钧一发间将大货车止住,救了小孩一命。黄淳梁听到这里便立即头也不回的穿衣离去,以后都没有再到那名师处练习了。他不相信爱结伴亘相吹牛的人有能力教他真功夫。

此后,黄淳梁一面继续练习西洋拳击,一面在武场游走。每逢有机会观摩各门派功夫或有比武切磋的场合,总有他的影 。他希望从不断观摩去认识武术,去找寻真功夫。

(待续)
实而不华
148 楼

拳馆参观
黄淳梁在武场游走时曾听过有一位叫叶问宗师的武林高手在深水涉教授咏春拳。在一九五三年初的一个年廿八晚上,黄淳梁相约表弟一同往叶问的拳馆参观。由于接近过年,叶问宗师大部份资深学员都各自忙碌。没有上馆练拳。馆内只有三数较新学员正在练习初入门的基本训练。黄淳梁比较心高气傲,看在眼里,不明内里作用,便即兴的挑衅,要与该批新学员比试。叶问冷眼旁观。黄用西洋拳法,该批新学员续个与黄淳梁比试,被黄淳梁弄翻跌倒地上。叶问对黄淳梁说:『你要比试,就找个拳龄较深的试试罢。』接着指向一名约廿岁出头左右之青年。黄淳梁一话不说,便上前比试。谁知这名青年败阵倒下的时间比初学者还快。叶问气上心头,最后亲自出手。

事情闹大
黄淳梁心想今次因一时即兴,却将事情闹大,现在人家师傅亲自出手,己到不能回头的地步,唯有硬着头皮奋力一战。黄淳梁与徒弟们比试时是先一手接触再行其它动作。但与叶问比试时是双方全没有预先接触的自由搏击。黄淳梁用西洋拳打法,每拳均向叶问实牙实齿的打出。叶问不愧一代宗师,一接黄淳梁之来拳后便封死黄之另一手,乘黄之击拳完毕后抽时,跟随黄之后抽之势将拳放在黄之面上或胸口上,却不打实,摆明留手。逐步逐步的逼黄淳梁不断后退,将他逼往墙角。连续多次都是这样。如是者叶问每一拳都只是放在黄淳梁之面上,鼻上,胸上,一拳也没有打过黄淳梁。叶问说:『试完未?』黄淳梁习拳击多时,游走武场以来从未遇过如此挫败。想也不想便说:『再来!』这次叶问将黄淳梁逼到墙角后便连环快打黄淳梁数次,黄面上、胸口均中招,叶问却依然没有打实,祗是轻碰一下。黄淳梁甚至怎样被打,怎样中招也看不清楚。当下呆立当场,在茫然中思索。叶问知他心意,说:『现在是年廿八,你年初四再来学拳吧。』

(待续)
实而不华
149 楼

叶步青
到年初四,黄淳梁大早便带同表弟到拳馆学拳。叶问叫他们坐着稍等。不一会有一位身形高大,约廿余岁右左之青年到达。这位青年名叶步青,是叶问在香 授拳的最早的第一批徙弟之一。叶问向叶步青说:『我煲了些竹庶水,你跟我入厨房喝点吧。』黄之表弟听后说:『这位师傅真好,做他的徒弟有竹庶水喝!』黄淳梁说:『我看他们不是入厨房喝什么水,我看那位高大青年出来之后便会打我,不信的话尽管看看!』

喝完竹庶水
果然那名青年喝完竹庶水后从房一走出来便找黄淳梁比试。两人不说一话便开始打 ,是结结实实的打。叶步青身高手长,最直接最自然的向黄的头部攻击。黄身栽细小,自己头部被猛烈攻时击祗能向对方胸部以下攻击。双方都亘有中拳。最后两人被其它人分开。黄的面部被打得满面是血,而叶因伤在胸部以下,被衣服盖着,看不出伤势如何。二人打完之后黄淳梁才正式开始学拳。叶步青成功为师傅挽回面子。一位将来替咏春打出血肉江山的武学天才就这样踏出成为当代技击武学宗师的第一步。

(待续)
实而不华
150 楼

踢馆过百次

黄淳梁真正是身经百战。当时香港武林盛极一时的踢馆、比武之风气,便是黄淳梁带的。黄淳梁的百次战役主要是在二十岁至二十四岁之间。对手包括各门各派之最高高手。对手体形由普通身材至二百多磅的健硕武汉。因黄淳梁身栽细小,约只有一百至百一磅左右。很多对手单看他外形细小而低估了黄淳梁,不会避而不战,固他与人比武的机会也特别多。黄每次讲手后必会将整个比武过程向叶问请教,二人将每个比武过程细节续点分柝,务求将咏春拳理发挥得最好。叶问亦对黄淳梁耐心的解释,言无不尽。黄与人比武比动机纯是出于向武学印证,实践技击学问。并不是故意挑 武林风波,更不是因为任何利益或仇怨。这时候的黄淳梁年青气盛,好胜心强。比武多了,咏春这套功夫的名字便由无人知晓变成无人不识的实战技击学,黄淳梁亦真真正正的为咏春打出了一个血肉江山。

到后期,黄淳梁的名气已无人不知,知名度大约等于今日的国际足球、网球巨星一样。亦再没有多少人够胆量与他讲手,有很多武林名宿都想避而不战,他便设法激怒对方,迫对方不能不战,以增加自己之实战经验。这时候确是曾得罪不少武林同道。他在香港武林掀了一片比武风,『讲手』这名字便是由他所创的。当时黄淳梁只要听闻某人瞧不起咏春拳或自称『打得』,便会找某人比武,寻求与高手实战机会。

有次他逼一派之名宿接战,对方问他:『你能受得起我三掌吗?』黄说:『不能,一掌也不能。』那名宿说:『那你有什资格跟我打!』黄说:『我不是来受你什么几掌几掌,我是来打你的,半掌也无需受你,话之你几多掌。』亦有次另一位武林名宿说:『黄毛小子连毛也未长齐就学人比武!你懂什么功夫!回去找你师傅再学十年再出来见世面!』黄说:『我什么功夫也不懂,我只知向你照口照面的一拳一拳,一巴二巴的打下去,你懂么?』很多人都逃不过黄淳梁的激将法而与他比武。

当时黄淳梁的比武事迹曾详细纪录在五十年代未及六十年代初的红绿日报、晶报等报章之武林版之中。有兴趣的朋友可翻查当年旧报详阅。

(待续)
o
ostrakon
151 楼

份属同门,又是长辈级的,我没有资格妄论。只能说从我师公到师父这一支,一直是小规模教学。名师和明师,还是有区别的。

实而不华 发表于 2/29/2016 9:50:41 PM

请问你知道有你们那支的老师在湾区授课的吗?
实而不华
152 楼

   请问你知道有你们那支的老师在湾区授课的吗?
  
    ostrakon 发表于 5/15/2016 3:14:19 AM
我们这支主要在美东地区,湾区好象没有。

西岸的咏春拳师傅,有知名度的是张学健师傅和林文学师傅:

http://hawkinscheung.com/wp/
8687 Venice Boulevard
(just west of LaCienega)
Los Angeles, California 90034

http://www.garylamwingchun.com/
2834 W. Main St.
Alhambra CA 91801

其他还有很多美国人师傅,我不熟悉,只能各位自己去考察了。
实而不华
153 楼
新帖子都发到闲话版的主版上了,链接在这里:学咏春拳(二)多谢大家关注。会继续发帖,以飧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