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是做informal care 研究的卫生经济学还有劳动经济学大牛一只。对老年人的健康服务研究领域,informal care 是指相对于医疗、卫生系统提供的formal care, 来自社区、家庭、social workers, volunteers 等等的与健康有关的服务。 导师与其同行多年的研究工作、很多社团的活动和各种立法、听证等等,对促成家庭成员照看老人拿工资功不可没。就是说,子女若提供老人照看服务,比如说开车去送父母看医生,做饭等,政府是按服务种类付工资的,当然不高就是了。这里有他的社会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理由。偶就不展开了。总之对社会而言,鼓励子女照看父母是最经济的,社会效益也好。
这只是铺垫,照顾了父母还能拿工资,多爽啊。那么儿子女儿的参与度如何?多年的对各种各样病人群的研究表明,儿子基本上是甩手不理的,女儿是照看父母的主要承担者,女婿、社工、志愿者都比比儿子强。和女儿相比,其他informal care 的来源占比重很低。导师和他的战友同道们甚至基于此,对研究informal care 对 健康影响结果 提出了一个 "proxy" (偶们行内叫做instrument variable) , 就是用有无女儿住在附近来代替是否有informal care, 因为调查informal care 没有这个来的直接。
这些只是我读的研究文献。远没有我在VA 做项目的经历来的深刻。
我们的课题是65岁以上糖尿病患者social support and quality of care。其中一项指标是这些人是否定期(1、3、6个月不等)来找医生做各种检查。在我们跟踪的约350例病人的2年里,没有一次是儿子送爸爸来看病!女儿最多(绝大多数),社工、邻居、朋友、女婿等都有。 注意:VA的病人群主要为男性。我们的女性样本量太小了,因此我只说了'送爸爸来看病'。
导师是做informal care 研究的卫生经济学还有劳动经济学大牛一只。对老年人的健康服务研究领域,informal care 是指相对于医疗、卫生系统提供的formal care, 来自社区、家庭、social workers, volunteers 等等的与健康有关的服务。 导师与其同行多年的研究工作、很多社团的活动和各种立法、听证等等,对促成家庭成员照看老人拿工资功不可没。就是说,子女若提供老人照看服务,比如说开车去送父母看医生,做饭等,政府是按服务种类付工资的,当然不高就是了。这里有他的社会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理由。偶就不展开了。总之对社会而言,鼓励子女照看父母是最经济的,社会效益也好。
这只是铺垫,照顾了父母还能拿工资,多爽啊。那么儿子女儿的参与度如何?多年的对各种各样病人群的研究表明,儿子基本上是甩手不理的,女儿是照看父母的主要承担者,女婿、社工、志愿者都比比儿子强。和女儿相比,其他informal care 的来源占比重很低。导师和他的战友同道们甚至基于此,对研究informal care 对 健康影响结果 提出了一个 "proxy" (偶们行内叫做instrument variable) , 就是用有无女儿住在附近来代替是否有informal care, 因为调查informal care 没有这个来的直接。
这些只是我读的研究文献。远没有我在VA 做项目的经历来的深刻。
我们的课题是65岁以上糖尿病患者social support and quality of care。其中一项指标是这些人是否定期(1、3、6个月不等)来找医生做各种检查。在我们跟踪的约350例病人的2年里,没有一次是儿子送爸爸来看病!女儿最多(绝大多数),社工、邻居、朋友、女婿等都有。 注意:VA的病人群主要为男性。我们的女性样本量太小了,因此我只说了'送爸爸来看病'。
RE: 讲讲我做informal care research 的经历:儿子与女儿对老年人的... 很多人双重标准得,一方面说养儿防老,真正到自己身上,作为一个儿媳的时候,你能对公婆和自己父母一样吗?其实儿子养不养老,大多看儿媳的脸。但是作为儿媳,很难想象会真心照顾卧病在床的公婆,我是说真有那么一天的话。。。zhouxiaotu 发表于 2015-06-06 07:20 AM
RE: 讲讲我做informal care research 的经历:儿子与女儿对老年人的... 很多人双重标准得,一方面说养儿防老,真正到自己身上,作为一个儿媳的时候,你能对公婆和自己父母一样吗?其实儿子养不养老,大多看儿媳的脸。但是作为儿媳,很难想象会真心照顾卧病在床的公婆,我是说真有那么一天的话。。。zhouxiaotu 发表于 2015-06-06 10:00 AM
嗯,我们那一个老太太家里非常非常有钱的,在当地就是世代律师,名门望族的,老年痴呆后,住的那个跟城堡一样的豪宅给卖了,里面的古董也都卖了,名牌衣服和鞋子都被孩子送人了,照顾她的看护说得到了三十多件名贵衣服,二十多双几乎全新的名牌鞋。然后往养老院一住,跟其他老人没什么区别,有时候在走廊碰见护工推着半裸的她(那种病服,前面遮住,背后绑两根带子的)去洗澡,觉得真是,哎。屮 发表于 2015-06-06 11:11 AM
导师是做informal care 研究的卫生经济学还有劳动经济学大牛一只。对老年人的健康服务研究领域,informal care 是指相对于医疗、卫生系统提供的formal care, 来自社区、家庭、social workers, volunteers 等等的与健康有关的服务。 导师与其同行多年的研究工作、很多社团的活动和各种立法、听证等等,对促成家庭成员照看老人拿工资功不可没。就是说,子女若提供老人照看服务,比如说开车去送父母看医生,做饭等,政府是按服务种类付工资的,当然不高就是了。这里有他的社会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理由。偶就不展开了。总之对社会而言,鼓励子女照看父母是最经济的,社会效益也好。
这只是铺垫,照顾了父母还能拿工资,多爽啊。那么儿子女儿的参与度如何?多年的对各种各样病人群的研究表明,儿子基本上是甩手不理的,女儿是照看父母的主要承担者,女婿、社工、志愿者都比比儿子强。和女儿相比,其他informal care 的来源占比重很低。导师和他的战友同道们甚至基于此,对研究informal care 对 健康影响结果 提出了一个 "proxy" (偶们行内叫做instrument variable) , 就是用有无女儿住在附近来代替是否有informal care, 因为调查informal care 没有这个来的直接。
这些只是我读的研究文献。远没有我在VA 做项目的经历来的深刻。
我们的课题是65岁以上糖尿病患者social support and quality of care。其中一项指标是这些人是否定期(1、3、6个月不等)来找医生做各种检查。在我们跟踪的约350例病人的2年里,没有一次是儿子送爸爸来看病!女儿最多(绝大多数),社工、邻居、朋友、女婿等都有。 注意:VA的病人群主要为男性。我们的女性样本量太小了,因此我只说了'送爸爸来看病'。
导师是做informal care 研究的卫生经济学还有劳动经济学大牛一只。对老年人的健康服务研究领域,informal care 是指相对于医疗、卫生系统提供的formal care, 来自社区、家庭、social workers, volunteers 等等的与健康有关的服务。 导师与其同行多年的研究工作、很多社团的活动和各种立法、听证等等,对促成家庭成员照看老人拿工资功不可没。就是说,子女若提供老人照看服务,比如说开车去送父母看医生,做饭等,政府是按服务种类付工资的,当然不高就是了。这里有他的社会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理由。偶就不展开了。总之对社会而言,鼓励子女照看父母是最经济的,社会效益也好。
这只是铺垫,照顾了父母还能拿工资,多爽啊。那么儿子女儿的参与度如何?多年的对各种各样病人群的研究表明,儿子基本上是甩手不理的,女儿是照看父母的主要承担者,女婿、社工、志愿者都比比儿子强。和女儿相比,其他informal care 的来源占比重很低。导师和他的战友同道们甚至基于此,对研究informal care 对 健康影响结果 提出了一个 "proxy" (偶们行内叫做instrument variable) , 就是用有无女儿住在附近来代替是否有informal care, 因为调查informal care 没有这个来的直接。
这些只是我读的研究文献。远没有我在VA 做项目的经历来的深刻。
我们的课题是65岁以上糖尿病患者social support and quality of care。其中一项指标是这些人是否定期(1、3、6个月不等)来找医生做各种检查。在我们跟踪的约350例病人的2年里,没有一次是儿子送爸爸来看病!女儿最多(绝大多数),社工、邻居、朋友、女婿等都有。 注意:VA的病人群主要为男性。我们的女性样本量太小了,因此我只说了'送爸爸来看病'。
其他问题我太少冒泡,打字极不顺手,就不展开了。老年人是否需要子女照看?需要,无论贫穷富有,教育程度。当然富有、教育程度高的老年人也较容易得到子女的照看,尤其是心里上的。独立于阶层,儿子为啥不提供或是相对女儿而言提供很少的照看?居住距离、social norms、各种解释五花八门。。。
就此打住。
建议你们的研究加个女儿是否工作的变量看看,还可以看看工资,谁支付的老人住那里的费用如果有费用的话。看看儿子们不出力有没有出钱。
另外可以比较下是不是没女儿的是不是相对有女儿的更容易住外面的care机构。
年轻时都是硬汉女汉子,口口声声不要孩子养老。真到了晚景凄凉一身病,特别是另一半早走,孩子去看一眼都是很大的安慰。等我老了没有孩子老公照顾可能真就去安乐死了,纯粹是心理上不喜欢孤独等死的感觉。
例外肯定有的,但大体情况就这样。我在SNF工作过,也有儿子时不时来探望父母的(母亲居多,因为女性长寿),但一般都是女儿来探望,有些住的近的天天来,一天来几趟,还有外孙女不但经常探望还有钱直接另外请特别看护照看。也很多女儿主动买房住在父母附近方便照顾。基本上这边默认女儿要承担照顾父母的责任。当然,这些都是白人和少部分黑人,华裔不知道有没有不同。顺便说句,黑人男性很多都是侄女来看望照顾。
但孩子一定要教育好,否则女儿也有撒手不管的,或者自顾不暇的。一个老太太96了,还天天担心她70多的女儿。
没太大意义
孩子长大成家
事业上靶子达到
就差不多了
谁也不用负责谁
我觉得人老了,再有钱也愿意自己的孩子在身边照顾,听说过很多心术不正的保姆的故事,人老了基本上连自我防卫的能力都没有,谁知道别人会做什么事出来,有钱的更担心;心理上更是了。
想起以前年轻气傲的时候,每次谈男朋友,总是一开始就说:"我是独生女,我爱我爸妈,所以我是一定要跟我爸妈住一辈子的。接受不了就免谈!”然后ex们当时好像都拍着胸脯说“没问题没问题”,好好笑。不过其实实际执行起来好有难度,主要是还没有熬到绿卡,父母只能来6个月什么的,不敢做长期打算,所以到现在也还没能把父母接身边,做女儿也没能照顾爸妈,每次想起来都好难过!
有不少男人,自己在家都不做事的,洗衣服做饭都靠媳妇,你让他去照顾爹娘肯定是不可能啊,这类的男人找个好媳妇就很重要了。孝子当然有的,有的不会干活可能更愿意出钱,有的会干活的可能能帮上点。
如果有女儿的这么同情没女儿的,那就不要拍别人想要儿子或者又是女儿失望了-- 人家想要儿子多有牺牲精神啊,不顾自己老了没人照顾的前景,只为了养儿子的乐趣,不表扬也不应该批判吧。
不知道女儿是否工作的变量的科研,不过我知道大多数老人的医疗费用都有医疗保险或者medicare or medicaid。 我个人觉得在美国儿子女儿出钱给父母的都不多,不过女儿在照顾父母上确实比儿子给力。
真要指着孩子养老 不如自己把养孩子的钱存下来 以后雇护工 住养老院。 真要病的不能自理了都不用安乐死,安乐死 也不便宜,不如自己一杯酒掺点药 来的容易。
另外还有个才60出头的老头,名校博士,某公司ceo,很精明能干,突然痴呆,短时间deteriorate rapidly, 没几天就变成衣衫不整一只脚穿鞋一只光脚在走廊茫然的走来走去,拉在裤子里都不知道。
看人.
欧洲这里 男生照顾父母的比较多.
女生比较粗心大意.
万一老公先去世怎么办?
一般女生的寿命 要比男生长10到20年.
美国好象不准许安乐死吧?
你爸妈教育得好啊
儿子自己家庭要养家,养孩子,自顾不暇的多,如果妻子全职太太,就更别想了,压力大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