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objective就是找到第2例受体的血型。 这个网站(就是你贴的这个,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如果用Li YS[Author] AND Li JS[Author]当搜索key word的话,能搜出2页共27篇文章来,不过看了看好象没有跟本案相关的,而且有的是中文的文章我们已经有了的,其他的不是老鼠就是猪的。
1. 供肠获取: 6 例供肠完整切取时间为(10. 8 ±1. 4) min ,热缺血时间为(5. 6 ±1. 2) min ,其中第 2 、6 例供肠用于2 例小肠移植,其热缺血时间分别 为6 min 和5. 4 min ,冷缺血时间分别为9 h 45 min 和6 h 。 例1 获取的第2 例供肠移植至一女性短肠综 合征患者,移植小肠长250 cm ,供者的SMA、SMV 分别与受者的腹主动脉、SMV 端侧吻合,移植小肠 近端与受者空肠端侧吻合,远端于腹壁造口,在距回 肠末端10 cm 处将移植回肠与受者结肠吻合作为观 察窗。通过此观察窗可直接观察移植小肠粘膜或由 内窥镜观察。 术后10 d ,消化道钡剂造影检查显示移植小肠 蠕动不规则,术后38 d 肠蠕动恢复规则。电子肠镜 检查示移植小肠粘膜平滑,无溃疡、糜烂,皱襞较多, 稍充血。D2木糖吸收试验结果证实移植小肠吸收功 能逐渐改善。术后310 d 死于小肠和肺部曲菌感 染。 例2 获取的第6 例供肠移植至一男性短肠综 合征患者,移植小肠长320 cm ,术式与例1 相同,术 后患者恢复无脂饮食。 收稿日期:2000201220(没看懂这个日期是什么格式)
1. 供肠获取: 6 例供肠完整切取时间为(10. 8 ±1. 4) min ,热缺血时间为(5. 6 ±1. 2) min ,其中第 2 、6 例供肠用于2 例小肠移植,其热缺血时间分别 为6 min 和5. 4 min ,冷缺血时间分别为9 h 45 min 和6 h 。 例1 获取的第2 例供肠移植至一女性短肠综 合征患者,移植小肠长250 cm ,供者的SMA、SMV 分别与受者的腹主动脉、SMV 端侧吻合,移植小肠 近端与受者空肠端侧吻合,远端于腹壁造口,在距回 肠末端10 cm 处将移植回肠与受者结肠吻合作为观 察窗。通过此观察窗可直接观察移植小肠粘膜或由 内窥镜观察。 术后10 d ,消化道钡剂造影检查显示移植小肠 蠕动不规则,术后38 d 肠蠕动恢复规则。电子肠镜 检查示移植小肠粘膜平滑,无溃疡、糜烂,皱襞较多, 稍充血。D2木糖吸收试验结果证实移植小肠吸收功 能逐渐改善。术后310 d 死于小肠和肺部曲菌感 染。 例2 获取的第6 例供肠移植至一男性短肠综 合征患者,移植小肠长320 cm ,术式与例1 相同,术 后患者恢复无脂饮食。 收稿日期:2000201220(没看懂这个日期是什么格式)
1. 供肠获取: 6 例供肠完整切取时间为(10. 8 ±1. 4) min ,热缺血时间为(5. 6 ±1. 2) min ,其中第 2 、6 例供肠用于2 例小肠移植,其热缺血时间分别 为6 min 和5. 4 min ,冷缺血时间分别为9 h 45 min 和6 h 。 例1 获取的第2 例供肠移植至一女性短肠综 合征患者,移植小肠长250 cm ,供者的SMA、SMV 分别与受者的腹主动脉、SMV 端侧吻合,移植小肠 近端与受者空肠端侧吻合,远端于腹壁造口,在距回 肠末端10 cm 处将移植回肠与受者结肠吻合作为观 察窗。通过此观察窗可直接观察移植小肠粘膜或由 内窥镜观察。 术后10 d ,消化道钡剂造影检查显示移植小肠 蠕动不规则,术后38 d 肠蠕动恢复规则。电子肠镜 检查示移植小肠粘膜平滑,无溃疡、糜烂,皱襞较多, 稍充血。D2木糖吸收试验结果证实移植小肠吸收功 能逐渐改善。术后310 d 死于小肠和肺部曲菌感 染。 例2 获取的第6 例供肠移植至一男性短肠综 合征患者,移植小肠长320 cm ,术式与例1 相同,术 后患者恢复无脂饮食。 收稿日期:2000201220(没看懂这个日期是什么格式)
我之前说医生不容易也不是CRUSH他,我之前就经常跟我LG讨论为什么医生工资高。所谓分析一些原因安慰自己 呵呵
现在的objective就是找到第2例受体的血型。
这个网站(就是你贴的这个,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如果用Li YS[Author] AND Li JS[Author]当搜索key word的话,能搜出2页共27篇文章来,不过看了看好象没有跟本案相关的,而且有的是中文的文章我们已经有了的,其他的不是老鼠就是猪的。
说明之前你的文献找的很全,很说明问题,不错。散花!!
说明之前你的文献找的很全,很说明问题,不错。散花!!
以下是引用bigfish1984在7/30/2012 3:57:00 PM的发言:
完全没有啊,我在说他儿子写作文好呢,里面很多写他爷爷的
LYS完全不是我的菜,长得小白脸型的 我最无感了
http://tieba.baidu.com/p/1077684121
同志:
你好!
已将你的来信转有关部门办理。
第二军医大学南京军医学院是一所为海军和南京军区培养基层医务人才的专业技术院校,创建于1960年5月,原名海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已经并入第二军医大学,称为第二军医大学南京医学院,是第二军医大学的一个分院。
多来,学院在总后、大学以及海军、海后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军委、总部的办学方针,以“严谨、勤奋、团结、创新”为院训,严谨治学、注重特色、教书育人、播桃种李、面向海疆、服务基层,先后为海军和南京军区培养了万余名医务卫生人才,被誉为“基层卫生干部的摇篮”。
第
二军医大学1949年9月创建,初创时称华东军区人民医学院。1950年10月,中央军委命名为“上海军医大学”。1951年7月,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
军第二军医大学”。这是一所为军队培养临床医学、卫生事业管理学、麻醉学、药学、护理学专门人才及卫生管理干部的重点高等医科大学。学校现设训练部、政治
部、校务部、科研部四部机关,下辖基础部、海军医学系、药学系、卫生勤务学系、护理学系、外训系、1个学员旅、1个研究生管理大队、3所附属医院(长海医
院、长征医院和东方肝胆外科医院)、1所军医学院。共有教职员工1万余人。建校50年来,学校的训练任务和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现设有临床医学、海军临床医
学、药学、麻醉学、护理学、军队卫生事业管理、医学实验技术7个专业,招收博士、硕士、本科、大专、中专等
不同学历层次的学员,是军内唯一的医药学留学生培训基地,共为国防卫生战线输送了3万余名医、药、护、技和卫生事业管理合格人才。现有博士学位授权学科
26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48个,设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3个博士后流动站。形成了以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为主、专科教育为辅、各类成人教育为补充的比
较完整的办学体系。学校于1997年10月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院校建设行列。
以下是引用灌水在7/31/2012 12:30:00 AM的发言:
1996年lys在上海二军大做讲师啊,并不是在南大做讲师。我爬了80多楼爬不动了就直接跳到楼顶区域来回爬了10来层没看到你们讨论李当时是二军大的,人当时可能在上海。
1996年lys在上海二军大做讲师啊,并不是在南大做讲师。我爬了80多楼爬不动了就直接跳到楼顶区域来回爬了10来层没看到你们讨论李当时是二军大的,人当时可能在上海。
1996年lys在上海二军大做讲师啊,并不是在南大做讲师。我爬了80多楼爬不动了就直接跳到楼顶区域来回爬了10来层没看到你们讨论李当时是二军大的,人当时可能在上海。
96年报志愿的时候还考虑过二军大,后来因为是军校又在上海就放弃了。提到二军大给我们大部分人都第一感觉就是上海的那个军校,我还真不知道它当时在南京还有分校。
就算他在二军大的南京分校,又怎么能说明他能够以老师身份取得DAQ的信任?更何况他当时未必在南京分校教学。南京离上海4个小时车程,如果有手术专家专程赶过来一趟根本不费事的。
号外一句,1996年DAQ案发时我正在南京读高三,班上有个同学他爸爸是警察,当时也给抽调过去协助破案,经常给我们update进展,所以至今看到网上有人讨论还是忍不住的关心。
96年报志愿的时候还考虑过二军大,后来因为是军校又在上海就放弃了。提到二军大给我们大部分人都第一感觉就是上海的那个军校,我还真不知道它当时在南京还有分校。
局长回信了:
同志:
你好!
已将你的来信转有关部门办理。
I hope it is not the end of the story..........
传言杀人的有军方背景,所以警察没法抓
这个有可能,不是说在国内就没有破不了的案子嘛,只有破不得的案子!
大家一起找的,呵呵,而且我觉得这个第2例的血型可能很难找,很可能从来就没在文献上出现过呢,除非认识南京军区医院管资料的人。
如果真的要这么克意隐瞒和组织性做案的话,估计这个资料也毁了吧?
号外一句,1996年DAQ案发时我正在南京读高三,班上有个同学他爸爸是警察,当时也给抽调过去协助破案,经常给我们update进展,所以至今看到网上有人讨论还是忍不住的关心。
96年报志愿的时候还考虑过二军大,后来因为是军校又在上海就放弃了。提到二军大给我们大部分人都第一感觉就是上海的那个军校,我还真不知道它当时在南京还有分校。
你还能联系到你的那个同学么?最后不调查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为什么08年才取了DAQ父亲的血?你可以好好的爬爬这坐楼。。。如果你能8到线索,发到 [email protected] password: huarenbetterplace
所以04年以前应该是在南京有分院的,那他96年就是应该在南京的。
咱们可以组织个网上侦察小分队,专业人肉哈哈哈
今天看到这个link上说是“刁爱青的血型,南京**局一直没有取样配对,这个是不争的事实,无论怎样狡辩,都是铁一般的事实。刁爱青的爸爸绝对不会撒谎!”
http://tieba.baidu.com/p/1077684121
恩,好像在别的地方看到过类似的消息,但是没翻到具体出处。。
大家一起找的,呵呵,而且我觉得这个第2例的血型可能很难找,很可能从来就没在文献上出现过呢,除非认识南京军区医院管资料的人。
唉,实在是不认识南京方面的人
号外一句,1996年DAQ案发时我正在南京读高三,班上有个同学他爸爸是警察,当时也给抽调过去协助破案,经常给我们update进展,所以至今看到网上有人讨论还是忍不住的关心。
96年报志愿的时候还考虑过二军大,后来因为是军校又在上海就放弃了。提到二军大给我们大部分人都第一感觉就是上海的那个军校,我还真不知道它当时在南京还有分校。
能不能联系一下嫩的同学啊?
看他的学历:
第二军医大学南京军医学院是一所为海军和南京军区培养基层医务人才的专业技术院校,创建于1960年5月,原名海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已经并入第二军医大学,称为第二军医大学南京医学院,是第二军医大学的一个分院。
多来,学院在总后、大学以及海军、海后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军委、总部的办学方针,以“严谨、勤奋、团结、创新”为院训,严谨治学、注重特色、教书育人、播桃种李、面向海疆、服务基层,先后为海军和南京军区培养了万余名医务卫生人才,被誉为“基层卫生干部的摇篮”。
第
二军医大学1949年9月创建,初创时称华东军区人民医学院。1950年10月,中央军委命名为“上海军医大学”。1951年7月,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
军第二军医大学”。这是一所为军队培养临床医学、卫生事业管理学、麻醉学、药学、护理学专门人才及卫生管理干部的重点高等医科大学。学校现设训练部、政治
部、校务部、科研部四部机关,下辖基础部、海军医学系、药学系、卫生勤务学系、护理学系、外训系、1个学员旅、1个研究生管理大队、3所附属医院(长海医
院、长征医院和东方肝胆外科医院)、1所军医学院。共有教职员工1万余人。建校50年来,学校的训练任务和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现设有临床医学、海军临床医
学、药学、麻醉学、护理学、军队卫生事业管理、医学实验技术7个专业,招收博士、硕士、本科、大专、中专等
不同学历层次的学员,是军内唯一的医药学留学生培训基地,共为国防卫生战线输送了3万余名医、药、护、技和卫生事业管理合格人才。现有博士学位授权学科
26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48个,设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3个博士后流动站。形成了以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为主、专科教育为辅、各类成人教育为补充的比
较完整的办学体系。学校于1997年10月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院校建设行列。
好像关于他当时在不在南京,前面你们就分析了的?我发觉楼实在是太高了,一直在追楼的,结果看到后来都忘记前面楼里面的一些零散信息了
翻前面的他的简历,无非是:
1994年
2003年
2004年
这三次各有特色,共同点是每一个都是“首例”,简历里只提“首例”也说的过去
他参与的其它小肠移植手术都没提。是没提,还是没有???
除去1996年那次可能是“刻意避开”,如果其它手术数目=0,那也很说明问题
听说很久,第一次看到这么详细的版本~
★ 发自Android 华人阅览器 5.0
我看到网上还有一篇文章说是1月9日手术的.
另外94年和96年的移植,除了黎外,他们科的副主任李宁才是第二主角.
lys杀了人,2007年还能出国学习,应该早就被内控了(要是说有L的背景啥的).
取肠是一个组的人,不可能lys单独一个人取的.
所以,还是有说不通的地方.
跟别人议论这个案子,把大家找到的信息大致说了一遍。对方还是觉得有疑问,主要3方面的列在下面:
96年的手术参与的几个重要人物都有哪些?
现在我只知道三个:
黎介寿
李宁
李幼生
其他都有谁?搞清楚这个,才可能搜这些人的简历,才能知道所谓“参与者的简历都刻意回避96年手术”的真实性/准确性。如果仅仅是李幼生的简历未提这件事,参见1660楼的问题。1660楼重复贴一遍:
李迄今为止一共做过多少例小肠移植(各种类型)?
翻前面的他(李幼生)的简历,无非是:
1994年
2003年
2004年
这三次各有特色,共同点是每一个都是“首例”,简历里只提“首例”也说的过去
他参与的其它小肠移植手术都没提。是没提,还是没有???
除去1996年那次可能是“刻意避开”,如果其它手术数目=0,那才说明问题
------------------
所谓“黎介寿再次成功地进行了亚洲第2例人体异体小肠移植手术,病人迄今已存活2年”,网上搜到的一切来源除了这个:
何梁何利基金 (何梁何利基金:http://www.hlhl.org.cn/new1/index.asp,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民间科技奖励基金---百度百科)
以及前几天搜到的夏穗生跟赵京霞的学术文章(其中赵还是quote夏的),其它都跟南京案推论的帖子相关---那些帖子里的提法通通没有来源,甚至互相是copy/paste,无法作为证据证明这个人活多久
------------------
所谓“96年手术曾经作为重大成就汇报,后来停止报道,刻意回避”是怎么回事?是说那些报道都被删了?(96年网络还不发达吧?)还是怎么被撤回了?
来818你同学他爸都跟你们说啥了?警察有配血型么?警察都知道些什么啊?警察有凶犯指纹不?
随便找一个病例,虽然也是2003年的,但不是他简历里的2003年的肝肠联体移植,而是亲体小肠移植,说白了就是供体和受体是亲属。
这个手术的受体第二天就死了,他还当典型病例说了半天呢,而且也是活体供肠,为啥之前的活了四年的没见他提过?
典型病例(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liyousheng_35629.htm)
亲体小肠移植
发表者:李幼生
(访问人次:865)
患者丁X,男,8岁,因“全身多发性进行性紫色结节8年,黑便5年”入院。患者8年前于出生时左颈部即有一米粒大小的紫色结节,未
予重视,此后耳后、躯干和四肢等处相继出现紫色结节并且进行性增大,曾在当地医院给予药物治疗(具体不详),病情未能好转。5年前出现咖啡样大便,尤以便秘时为重,乃至当地医院就治,经各种内科治疗,病情仍没有好转,渐出现头昏、
乏力、腿软,恶心、呕吐等症状。遂于5年前至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就治,诊断为乙状结肠肠壁血管瘤。于1997年10月行“乙状结肠血管瘤切除
术”,术中发现自回盲部起,至TRITZ韧带下20CM左右每隔10CM有一肠壁血管瘤,大者有7*2MM,小的仅米粒大小,有的向肠腔内突出,有的突出
于浆膜面。乙状结肠腹膜返折上方10CM处有一血管瘤。由于小肠广泛血管瘤存在,如切除病灶,是必造成全小肠广泛切除而致肠功能衰竭,因而无法消除小肠病灶,
手术仅切除乙状结肠血管瘤(病理证实为肌间血管瘤)。术后诊断为“乙状结肠血管瘤,小肠多发性血管瘤,左颈部血管瘤(蔓状血管瘤)”。术后虽经多种药物治
疗(如激素等),患者仍间歇出现黑便,以便秘时最明显,伴有心慌,乏力等症状。自手术后便需经常输血(每月200ML新鲜全血)上述症状才能缓解。
由于患儿消化道反复出血,严重影响其生长和发育,甚至影响到患儿生存,遂于2003-06-26上午在全麻下行“回肠部分切除、空肠、结肠
血管瘤局部切除术”。术中切除血管瘤分布广泛的回肠,对空肠和结肠的血管瘤行局部切除。术后患儿成为短肠综合征患者,不能依靠自体小肠维持生存。经过积极
术前检查,于2003-12-23在全麻下行“亲体节段性小肠移植术”。由患者父亲供肠,供肠长约150厘米。术中见近端残存小肠约30厘米,末端残存回
肠约10厘米。移植肠的肠系膜上动、静脉分别与受体肾下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行端侧吻合。移植血管开放后见移植小肠迅速恢复正常血供,色泽红润,30min
后可见不规则的肠蠕动,并有白色的肠液从移植肠远端流出。消化道重建采用移植肠近端腹壁拖出造口,自体残存空肠与移植肠近端30厘米处行端侧吻合,移植肠
远端与自体回肠吻合。术后经移植肠造口观察移植肠功能良好。但术后第二天因患儿原发病的颅内病灶——颅内血管瘤发生意外破裂,造成颅内出血而致病人死亡。
死后尸检证实死因为颅内出血,同时发现移植肠功能良好,血管吻合口通畅,表明亲体节段小肠移植的外科技术是成功的。移植肠的供者——患儿的父亲身体健康,
无明显不适,表明提供供肠对身体健康无明显影响。
发表于:2009-01-07 16:33
以下是引用studio在7/31/2012 6:05:00 PM的发言:
跟别人议论这个案子,把大家找到的信息大致说了一遍。对方还是觉得有疑问,主要3方面的列在下面:
96年的手术参与的几个重要人物都有哪些?
现在我只知道三个:
黎介寿
李宁
李幼生
其他都有谁?搞清楚这个,才可能搜这些人的简历,才能知道所谓“参与者的简历都刻意回避96年手术”的真实性/准确性。如果仅仅是李幼生的简历未提这件事,参见1660楼的问题。1660楼重复贴一遍:
李迄今为止一共做过多少例小肠移植(各种类型)?
翻前面的他(李幼生)的简历,无非是:
1994年
2003年
2004年
这三次各有特色,共同点是每一个都是“首例”,简历里只提“首例”也说的过去
他参与的其它小肠移植手术都没提。是没提,还是没有???
除去1996年那次可能是“刻意避开”,如果其它手术数目=0,那才说明问题
------------------
所谓“黎介寿再次成功地进行了亚洲第2例人体异体小肠移植手术,病人迄今已存活2年”,网上搜到的一切来源除了这个:
何梁何利基金 (何梁何利基金:http://www.hlhl.org.cn/new1/index.asp,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民间科技奖励基金---百度百科)
以及前几天搜到的夏穗生跟赵京霞的学术文章(其中赵还是quote夏的),其它都跟南京案推论的帖子相关---那些帖子里的提法通通没有来源,甚至互相是copy/paste,无法作为证据证明这个人活多久
------------------
所谓“96年手术曾经作为重大成就汇报,后来停止报道,刻意回避”是怎么回事?是说那些报道都被删了?(96年网络还不发达吧?)还是怎么被撤回了?
http://lib.cqvip.com/ZK/search.aspx
以下是引用studio在7/31/2012 6:05:00 PM的发言:
跟别人议论这个案子,把大家找到的信息大致说了一遍。对方还是觉得有疑问,主要3方面的列在下面:
96年的手术参与的几个重要人物都有哪些?
现在我只知道三个:
黎介寿
李宁
李幼生
其他都有谁?搞清楚这个,才可能搜这些人的简历,才能知道所谓“参与者的简历都刻意回避96年手术”的真实性/准确性。如果仅仅是李幼生的简历未提这件事,参见1660楼的问题。1660楼重复贴一遍:
李迄今为止一共做过多少例小肠移植(各种类型)?
翻前面的他(李幼生)的简历,无非是:
1994年
2003年
2004年
这三次各有特色,共同点是每一个都是“首例”,简历里只提“首例”也说的过去
他参与的其它小肠移植手术都没提。是没提,还是没有???
除去1996年那次可能是“刻意避开”,如果其它手术数目=0,那才说明问题
------------------
所谓“黎介寿再次成功地进行了亚洲第2例人体异体小肠移植手术,病人迄今已存活2年”,网上搜到的一切来源除了这个:
何梁何利基金 (何梁何利基金:http://www.hlhl.org.cn/new1/index.asp,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民间科技奖励基金---百度百科)
以及前几天搜到的夏穗生跟赵京霞的学术文章(其中赵还是quote夏的),其它都跟南京案推论的帖子相关---那些帖子里的提法通通没有来源,甚至互相是copy/paste,无法作为证据证明这个人活多久
------------------
所谓“96年手术曾经作为重大成就汇报,后来停止报道,刻意回避”是怎么回事?是说那些报道都被删了?(96年网络还不发达吧?)还是怎么被撤回了?
lys既然不是daq的老师,daq为啥就要轻信他?为啥就乖乖跟他走?总觉得你们把矛头指向lys理由不足。
以下是引用灌水在7/31/2012 6:14:00 PM 的发言:
lys既然不是daq的老师,daq为啥就要轻信他?为啥就乖乖跟他走?总觉得你们把矛头指向lys理由不足。
以下是引用灌水在7/31/2012 1:55:00 PM 的发言:
就算他在二军大的南京分校,又怎么能说明他能够以老师身份取得DAQ的信任?更何况他当时未必在南京分校教学。南京离上海4个小时车程,如果有手术专家专程赶过来一趟根本不费事的。
以下是引用bigfish1984在7/31/2012 3:40:00 PM 的发言:
在南京实习可能吗?
这种技术已经不稀奇了,少一个坏蛋无碍。
以下是引用MeatLover在7/31/2012 8:02:00 PM 的发言:
我也觉得是,国内那么多家都可以做了。
这种技术已经不稀奇了,少一个坏蛋无碍。
结果弄到现在连奥运都没心思看了。
以下是引用杨伟南在7/31/2012 8:04:00 PM的发言:
刚读完你的推理破案,太佩服你了,还有那条大鱼!
Daq 喜欢去书店,可以在那里认识lys, 聊天时说起身体不舒服,lys说等他下班时可以去医院找他做个免费检查。
以下是引用MeatLover在7/31/2012 8:05:00 PM 的发言:
还有,嫩这个名字好歧义啊。
以下是引用MeatLover在7/31/2012 8:16:00 PM 的发言:
还有帖子说当时死者的银行里只有200块钱,可能为了钱卖器官,没想到被切多了,然后死了。不过我怎么听怎么不靠谱,再没钱马上就春节回家了,开了膛破了腹的还怎么回家啊,而且她家离南京也不算远,都是江苏的,坐长途车也用不了200块。
这个可能性不大,死者和杀人者的联系会有中间人。
他做的手术当然不止这几个。
随便找一个病例,虽然也是2003年的,但不是他简历里的2003年的肝肠联体移植,而是亲体小肠移植,说白了就是供体和受体是亲属。
这个手术的受体第二天就死了,他还当典型病例说了半天呢,而且也是活体供肠,为啥之前的活了四年的没见他提过?
你贴的这个亲体小肠移植里面也木有血型的细节信息,说明96年的没有血型信息也是正常的?我再比较一下他纪录过的手术,回头贴个列表出来
然后虽然96年1月12日的手术不在这个“典型病例”列表中,他有文章<谷氨酰胺与谷氨酰胺双肽在小肠移植病人中的应用>专门写96年的手术,比这个这例亲体供肠写的还详细,说明他没有“故意回避”?
当然了,96年的存活信息这么重要,他在<应用>中没提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8/1 0:33:54编辑过]
这个想法挺好的,可以旁敲侧击查查共同参与者的资料。我觉得那篇提到第2例手术具体时间的文章《小肠移植术后病人的能量代谢变化:与创伤感染病人的比较研究》其中的后半篇《谷氨酰胺与谷氨酰胺双肽在小肠移植病人中的应用》的共同署名的作者都可能参与了手术,他们是,李幼生,黎介寿,李宁,李元新,刘放南。注意这篇文章的后半篇的第一作者是lys。如果他没有深入参与了第2例的手术的话,国内那么在乎功名的,怎么可能让他当第一作者?
就是这个,是全篇,下午我下载发到邮箱里了。推的有道理,应该就是这几个人
就是这个,是全篇,下午我下载发到邮箱里了。推的有道理,应该就是这几个人
Daq 喜欢去书店,可以在那里认识lys, 聊天时说起身体不舒服,lys说等他下班时可以去医院找他做个免费检查。
不觉得LYS有时间去书店逛~ 总觉得校医院SOMEHOW可疑
木有附件啊
我奥运会连开幕式都没看。。。
木有附件啊
啊我真是马虎。等下
我奥运会连开幕式都没看。。。
啊我真是马虎。等下
哇,这是谁发的网站,http://www.i-md.com,太棒啦!
studio mm 发的,她搜的又专业又细啊,太棒了!
我也没看,任何比赛我也没看。。。。我都跟不上形势了,我发觉我吃鱼还木障碍,嫩要小心了,哈哈
我也都没看。而且公司头儿昨天特别兴奋的问我周末看奥运没有,非常精彩!我。。。。总不能跟他说我其实是用看奥运的时间在看碎尸案吧,只好跟他说我周末其实一直在睡觉
studio mm 发的,她搜的又专业又细啊,太棒了!
嘻嘻。不过这个网站还是有下载上限的,下个10篇20篇左右吧,他会要求输入手机再次确认,所以我今天只好用别的邮箱又注册了一个,汗。注册信息可以不是真实的
以下是引用bigfish1984在8/1/2012 12:31:00 AM 的发言:
不觉得LYS有时间去书店逛~ 总觉得校医院SOMEHOW可疑
嘻嘻。不过这个网站还是有下载上限的,下个10篇20篇左右吧,他会要求输入手机再次确认,所以我今天只好用别的邮箱又注册了一个,汗。注册信息可以不是真实的
编死我了,而且再注册一个还要再注册一个信箱,不过很不错啊,可以免费全文下载,我觉得我们都魔障了,哈哈。
嘿嘿。其实我还下了一些别的我觉得相关的文章,但大致搜了一下不包括关键词“1996”“1994”的我都没发公共邮箱里。我在想因为下载数量限制,要不要我新发一个标题<暂时不用的资料>,把这些文章都发上去?省得你们重复下载。。。
能不能从血浆细胞因子的那个表2上反推出血型呢?凝结原是存在在血浆里的,如果存在A型的,就是A型血,以此类推B和AB,如果没有凝结原存在,就是O型的。
这个我就搞不懂啦,呵呵
编死我了,而且再注册一个还要再注册一个信箱,不过很不错啊,可以免费全文下载,我觉得我们都魔障了,哈哈。
你看哈,在《1 例异体肝—小肠联合移植术的手术配合》,by 王玲 张艳(南京军区总医院手术室)里提到这种手术详细的时间。
哇,就是你们之前说的提前1天!我是不是太后知后觉了:
该手术是280cm肠,也就是“尸源”,“全肠”手术:
3. 1 环境准备
选定相邻的2 个层流手术间(受体手术间为百级层流) ,
于术前1 日进行物体表面消毒,术日提前30min 开启空气层
流净化系统。手术间温度保持在22 ℃左右,湿度保持在50 %
左右,室内静压控制在6Pa 以上。
器械准备不是很复杂嘛:
3. 3 器械与物品准备
常规剖腹器械1 套,胃肠手术器械、肝脏手术器械各1
套,小肠、肝移植器械各1 套(分别备有血管夹、血管阻断钳、
血管剪、无损伤血管镊、血管持针器等) ,床旁拉勾1 套,备好
各型号Prolene 缝线、微乔线与速即纱,另备有不锈钢无菌盆、
无菌袋、冰袋、4 ℃灌注血浆、林格氏液、UW液、温毯、输血加
温器等。
需要的护士人手一共5个人:
人员准备
将人员分成3 组,供体组、修整灌洗组护士1 名,受体组
护士3 名,协调组护士1 名。在受体组中,器械护士1 名,巡
回护士2 名;其中1 名护士负责手术器械及物品的配合供
应,另1 名护士负责术中补液、用药及出入量的护理与管理。
而且这个手术是肝肠联合移植,可能也是为啥供体组需要一名助理护士的原因。
以下是引用studio在8/1/2012 1:12:00 AM的发言:
你看哈,在《1 例异体肝—小肠联合移植术的手术配合》,by 王玲 张艳(南京军区总医院手术室)里提到这种手术详细的时间。
哇,就是你们之前说的提前1天!我是不是太后知后觉了:
该手术是280cm肠,也就是“尸源”,“全肠”手术:
3. 1 环境准备
选定相邻的2 个层流手术间(受体手术间为百级层流) ,
于术前1 日进行物体表面消毒,术日提前30min 开启空气层
流净化系统。手术间温度保持在22 ℃左右,湿度保持在50 %
左右,室内静压控制在6Pa 以上。
器械准备不是很复杂嘛:
3. 3 器械与物品准备
常规剖腹器械1 套,胃肠手术器械、肝脏手术器械各1
套,小肠、肝移植器械各1 套(分别备有血管夹、血管阻断钳、
血管剪、无损伤血管镊、血管持针器等) ,床旁拉勾1 套,备好
各型号Prolene 缝线、微乔线与速即纱,另备有不锈钢无菌盆、
无菌袋、冰袋、4 ℃灌注血浆、林格氏液、UW液、温毯、输血加
温器等。
需要的护士人手一共5个人:
人员准备
将人员分成3 组,供体组、修整灌洗组护士1 名,受体组
护士3 名,协调组护士1 名。在受体组中,器械护士1 名,巡
回护士2 名;其中1 名护士负责手术器械及物品的配合供
应,另1 名护士负责术中补液、用药及出入量的护理与管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8/1 1:22:20编辑过]
你看供体组只需要护士一名,不过这是在保证供体存活的前提下,如果不顾死活的,可能连这个助理护士都不需要呢。
而且这个手术是肝肠联合移植,可能也是为啥供体组需要一名助理护士的原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8/1 1:22:20编辑过]
恩,完全有可能的
话说lys他lp就是护士呢。
反正需要的人手非常少就是了
我完全晕!!!!国内治学真是不严谨啊,同一个手术,同一个医院2拨人的纪录(一个是南京军医院手术室,一个南京军院的外科研究中心),结果出现了好几个明显出入:受肠长度出入!受体年龄出入!热缺血时间出入!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完全两个手术呢,不要这样嘛。。。。
话说lys他lp就是护士呢。
啊!才注意到你说的这个。话说天涯原先有人分析是一男一女联合杀人呢!!!!虽然那个分析的意思是情杀。。
是1996年 1月12号做的手术!!!! wow
★ 发自Android 华人阅览器 5.2
我觉得除了这篇以外大概应该再找一个98-99年的写第2例的,因为下载的这篇最重要的价值就是介绍了第2例受体的年龄性别(引用:男性,28岁.因出血坏死性小肠炎而行近全小肠切除,剩余小肠2O cm于1996一Ol 12接受全小肠移植(长约320cm)),但是因为是96年的,并没有写第2例存活了多久,而这......
第一例是年轻男性的供体小肠,移植入31岁女性, 第二例是未知性别年轻供体,移植入28岁男性。我前几天看到你们查的这篇文章的第一页,首先也想了一下这个问题。一开始觉得这个医生是这么追求完美的一个人,应该尽量找同性别的人,而且军队里男性远多于女性,为什么不找男性下手呢? 后来我想除了女性容易控制,当时这...... 顶一个
★ 发自Android 华人阅览器 5.2
还有 《高效液相色谱法监测小肠移植病人输注谷氨酰胺的效果》这篇是1997年9月发的,也就是说第二例移植病人很有可能那个时候还活着
想起个细节,死者子宫missing,不知道是否引道也missing,难不成他真的rape了? 转移注意力吧
★ 发自Android 华人阅览器 5.2
所以我觉得,如果死者被摘子宫,如果信息可靠的话,也就一个可能,就是凶手想掩盖他强奸死者的事实。 re
★ 发自Android 华人阅览器 5.2
我国单独小肠移植的现状。1994年-1996年一共才做了5例单独小肠移植,李讲师的就占了俩?? http://www.309yy.com/_xiaochang/xz4.html 我们系统地检索了1994~2009年的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手工查阅2009年3月前相关会议汇编、咨询有关移植中心的...... mark
★ 发自Android 华人阅览器 5.2
反正需要的人手非常少就是了
还有另一个总跟刘放南一起写文章的作者,施鑫,这都是些什么名字啊?!
以下是引用杨伟南在7/31/2012 8:21:00 PM的发言:
哈哈,这也被你看出来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8/1 10:22:59编辑过]
嘻嘻。不过这个网站还是有下载上限的,下个10篇20篇左右吧,他会要求输入手机再次确认,所以我今天只好用别的邮箱又注册了一个,汗。注册信息可以不是真实的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00 年9 月第21 卷第5 期 Chin J Organ Transplant , Sep 2000 , Vol. 21 , No. 5
尸体供肠的获取、保存及临床应用
作者单位:210002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
李幼生 黎介寿 李宁 江志伟 李元新 石群立
1. 供肠获取: 6 例供肠完整切取时间为(10. 8
±1. 4) min ,热缺血时间为(5. 6 ±1. 2) min ,其中第
2 、6 例供肠用于2 例小肠移植,其热缺血时间分别
为6 min 和5. 4 min ,冷缺血时间分别为9 h 45 min
和6 h 。
例1 获取的第2 例供肠移植至一女性短肠综
合征患者,移植小肠长250 cm ,供者的SMA、SMV
分别与受者的腹主动脉、SMV 端侧吻合,移植小肠
近端与受者空肠端侧吻合,远端于腹壁造口,在距回
肠末端10 cm 处将移植回肠与受者结肠吻合作为观
察窗。通过此观察窗可直接观察移植小肠粘膜或由
内窥镜观察。
术后10 d ,消化道钡剂造影检查显示移植小肠
蠕动不规则,术后38 d 肠蠕动恢复规则。电子肠镜
检查示移植小肠粘膜平滑,无溃疡、糜烂,皱襞较多,
稍充血。D2木糖吸收试验结果证实移植小肠吸收功
能逐渐改善。术后310 d 死于小肠和肺部曲菌感
染。
例2 获取的第6 例供肠移植至一男性短肠综
合征患者,移植小肠长320 cm ,术式与例1 相同,术
后患者恢复无脂饮食。
收稿日期:2000201220(没看懂这个日期是什么格式)
找到一篇记录了第2例手术的热缺血时间,和冷缺血时间,lys还是第一作者。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00 年9 月第21 卷第5 期 Chin J Organ Transplant , Sep 2000 , Vol. 21 , No. 5
尸体供肠的获取、保存及临床应用
作者单位:210002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
李幼生 黎介寿 李宁 江志伟 李元新 石群立
1. 供肠获取: 6 例供肠完整切取时间为(10. 8
±1. 4) min ,热缺血时间为(5. 6 ±1. 2) min ,其中第
2 、6 例供肠用于2 例小肠移植,其热缺血时间分别
为6 min 和5. 4 min ,冷缺血时间分别为9 h 45 min
和6 h 。
例1 获取的第2 例供肠移植至一女性短肠综
合征患者,移植小肠长250 cm ,供者的SMA、SMV
分别与受者的腹主动脉、SMV 端侧吻合,移植小肠
近端与受者空肠端侧吻合,远端于腹壁造口,在距回
肠末端10 cm 处将移植回肠与受者结肠吻合作为观
察窗。通过此观察窗可直接观察移植小肠粘膜或由
内窥镜观察。
术后10 d ,消化道钡剂造影检查显示移植小肠
蠕动不规则,术后38 d 肠蠕动恢复规则。电子肠镜
检查示移植小肠粘膜平滑,无溃疡、糜烂,皱襞较多,
稍充血。D2木糖吸收试验结果证实移植小肠吸收功
能逐渐改善。术后310 d 死于小肠和肺部曲菌感
染。
例2 获取的第6 例供肠移植至一男性短肠综
合征患者,移植小肠长320 cm ,术式与例1 相同,术
后患者恢复无脂饮食。
收稿日期:2000201220(没看懂这个日期是什么格式)
无脂饮食跟另一篇提到的无脂饮食活好几年是对上的
无脂饮食跟另一篇提到的无脂饮食活好几年是对上的
这篇很说明问题。94年的手术,活多少天都说了;96年的手术,2000年的报告,不说到底存活时间,含混其辞很可疑
冷保存之前的冷灌洗也要一点时间,我上次看到一篇文章说是大概两个小时,那死者就是1月11日晚11点到1月12日凌晨12点左右死的。
大半夜的夜深人静的,也比较适合下手。
以下是引用studio在8/1/2012 2:15:00 PM的发言:
这篇很说明问题。94年的手术,活多少天都说了;96年的手术,2000年的报告,不说到底存活时间,含混其辞很可疑
找到一篇记录了第2例手术的热缺血时间,和冷缺血时间,lys还是第一作者。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00 年9 月第21 卷第5 期 Chin J Organ Transplant , Sep 2000 , Vol. 21 , No. 5
尸体供肠的获取、保存及临床应用
作者单位:210002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
李幼生 黎介寿 李宁 江志伟 李元新 石群立
1. 供肠获取: 6 例供肠完整切取时间为(10. 8
±1. 4) min ,热缺血时间为(5. 6 ±1. 2) min ,其中第
2 、6 例供肠用于2 例小肠移植,其热缺血时间分别
为6 min 和5. 4 min ,冷缺血时间分别为9 h 45 min
和6 h 。
例1 获取的第2 例供肠移植至一女性短肠综
合征患者,移植小肠长250 cm ,供者的SMA、SMV
分别与受者的腹主动脉、SMV 端侧吻合,移植小肠
近端与受者空肠端侧吻合,远端于腹壁造口,在距回
肠末端10 cm 处将移植回肠与受者结肠吻合作为观
察窗。通过此观察窗可直接观察移植小肠粘膜或由
内窥镜观察。
术后10 d ,消化道钡剂造影检查显示移植小肠
蠕动不规则,术后38 d 肠蠕动恢复规则。电子肠镜
检查示移植小肠粘膜平滑,无溃疡、糜烂,皱襞较多,
稍充血。D2木糖吸收试验结果证实移植小肠吸收功
能逐渐改善。术后310 d 死于小肠和肺部曲菌感
染。
例2 获取的第6 例供肠移植至一男性短肠综
合征患者,移植小肠长320 cm ,术式与例1 相同,术
后患者恢复无脂饮食。
收稿日期:2000201220(没看懂这个日期是什么格式)
前面说这6例供肠的灌洗方式都是“原位灌洗”,原位灌洗是个什么感念呢?
下面是网上查的名词解释(出处:http://rmmnk.cnkme.com/papers/show/14053/3)
器官移植名称英汉对照
时间: 作者:
细胞性排斥反应
CELLULAR REJECTION
主要由同种异体反应性CD8+细胞毒性T细胞(CTL)介导。血管壁有单核细胞浸润,用受者体内CD8+CTL能过继转移急性排斥反应。多数脉管和细胞都
表达MHC-Ⅰ类分子,而且对CD8+CTL敏感,在血管周围有MΦ、B细胞和NK细胞,它们在急性排斥中也发挥作用,是同种异体移植中最常见的排斥反
应。
热缺血及热缺血时间
WARM ISCHEMIA AND WARM ISCHEMIA TIME
器官在未降温时的缺血或血流中断称为热缺血。从热缺血开始持续到器官恢复正常血供(器官未经历低温过程),或者从热缺血开始到器官明显温度降低(即冷缺血
开始)的时间间隔称为热缺血时间。热缺血时因氧和各种代谢底物供应缺乏而器官的新陈代谢水平仍高,所以器官缺血损害出现较快、程度较重,因而为保存器官活
力应尽量缩短热缺血时间。
冷缺血及冷缺血时间
HYPOTHERMIC ISCHEMIA AND HYPOTHERMIC ISCHEMIA TIME
保存的器官在低温时的缺血称为冷缺血。从冷缺血开始至器官重新恢复血供的时间间隔(整个过程器官都在低温环境中)称为冷缺血时间。目前所有有效的器官保存
方法都依赖于低温。低温下器官的新陈代谢明显降低、氧耗量减少,可增加器官对缺血的耐受性。器官保存的过程基本上是冷缺血的过程。
器官灌洗液
ORGAN PERFUSATE
指在单纯冷保存过程中用于灌洗器官的液体。在原位或离体状态下,冷灌洗液以一定高度借重力快速滴注(或有压力的)灌入器官的动脉系统内,使该器官的温度迅
速降到10℃以下,并冲洗器官内的血液及凝集素和颗粒成分,然后浸泡在1~
4℃冷保存液中直到移植。器官灌洗液和保存液可为同一液体,也可不同。目前临床上应用的器官灌洗液多为仿细胞外液型液。
再灌注损伤
RE-PERFUSION INJURY
器官在缺血后再灌注时可出现明显的损害称"再灌注损伤"。缺血时血管内皮细胞的黄嘌呤脱氢酶转变为黄嘌呤氧化酶,再灌注时催化ATP降解产物黄嘌呤氧化生
成尿酸,这个过程中可产生大量氧自由基;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被激活,NADPH氧化酶活化,发生呼吸爆发,同时也产生大量氧自由基。氧自由基性质异常活
跃,可导致脂膜损伤,产生脂质过氧化物,破坏生物膜结构,使蛋白质、酶失活,破坏核酸结构,导致组织细胞变性坏死。同时花生四烯酸代谢的激活和前列腺素、
血栓素、白三烯产物均可引起再灌注损伤。在器官保存领域,应用氧自由基清除剂、钙离子拮抗剂或花生四烯酸代谢的抑制剂均可能减轻再灌注损伤而大大改善移植
器官功能。
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
HUMAN LEUKOCYTE ANTIGEN SYSTEM,HLA
指人类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因此类抗原首先在白细胞上发现,故命名为人类白细胞抗原。实际上白细胞有三类抗原:①血型抗原;②白细胞特有抗原,如
CD4、CD8;③HLA抗原。其中HLA抗原是最强的同种抗原,分为三类,主要存在于细胞膜上,HLA-Ⅰ类抗原分布广泛,几乎见于所有的有核细胞,成
熟红细胞除外。HLA-Ⅱ抗原主要表达于免疫细胞表面。HLA-Ⅲ类抗原一般为几种补体成分及一些生物活性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MIXED LYMPHOCYTE CULTURE,MLC
也称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将供者与受者的淋巴细胞放在一起培养,观察其转化率,常用于器官移植前组织配型,以测定受者和供者HLA抗原系统相容的程度。淋巴
细胞转化率如超过20%~30%,则不宜作器官移植。此法的缺点是观察结果需5~6天,为期太久,限制了它的实际应用价值。由于MLC中淋巴细胞受到同种
异型抗原的刺激而发生激活、增殖和分化,并产生多种淋巴因子,促进NK、CTL、LAK等杀伤细胞的活性,因此也是免疫调节研究的实验模型。
组织配型
TISSUE TYPING
指在器官移植中检验供受者之间移植抗原是否相配的一系列措施。目前主要检测的是ABO抗原系统和HLA 抗原系统。HLA抗原系统可通过血清学分型、细胞学分型、DNA分型来检测,通过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试验和群体反应性抗体(PRA)来检测HLA抗体。 以下是引用studio在8/1/2012 2:44:00 PM的发言:
前面说这6例供肠的灌洗方式都是“原位灌洗”,原位灌洗是个什么感念呢?
165cm,体重约110斤。
这下面哪个是她啊?
(更正:下面这张集体照没有她,因为是他们班毕业照,偶错了。
不过再下面一张是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8/2 10:29:38编辑过]
死者是1976年3月出生,扬州姜堰沈高人,南京大学成教95级文秘班大一学生。
165cm,体重约110斤。
这下面哪个是她啊?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92100126_62874527_middle.jpg:
这个是毕业照片啊。她入学3个多月不就死了么。木有毕业啊
(出处: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2563245.shtml)
以下为日记中摘录的当时天气。我日记中不标记天气,所有天气都需要在内容中读取。如果内容中没记,就查不出来了。
1-12, 降温, 小雨。
1-13, 小雨
1-14, 仍然是连绵的小雨。几乎没停过。 还有20天放假。
1-15,16 不详
1-17, 大雪。这算是南京有记录的一场大雪了(作为江南的城市,南京很少下雪,就是有,也只是盖不住地面的小雪而已),大街上,校园里,很多树枝都被压断了。 路面全是冰,因为前面下过雨。 当天有考试。
1-18, 还是雪,都懒得出门,全赖在宿舍了。
1-19, 不详
1-20, 天气不详,当天晚上还出去做家教了。滴水成冰。
1-21, 小雨
1-25, 此时,南京已经有学校放假了,比如南农大。
2-1, 考完最后一门功课。 当天晚上我也乘上了返家的列车。
当年的2/19 春节, 好像也是少有的晚春。就是先立春再过节的。
不觉得LYS有时间去书店逛~ 总觉得校医院SOMEHOW可疑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3
嗯,看上去需要很多仪器,得在正规手术室完成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3
我现在真的有点倾向死者具有稀有血型了,否则怎么会那么难找,要铤而走险地去杀人,而且是个大学生。
我也觉得是,否则怎么会注意到她的,而且总感觉跟黎家三弟有什么关系,否则为什么选那么惨烈的自杀方式?看上去想是谢罪啊。
怎么还扯上黎磊石院士了呢?
我现在真的有点倾向死者具有稀有血型了,否则怎么会那么难找,要铤而走险地去杀人,而且是个大学生。
最新更新:
这种取肠手术很容易,确实1、2个人就可以完成
然后你的判断很敏锐,除非受体跟刁的血型确实非常特殊,否则医生缺乏动机(获得有心跳尸肠不是动力)
进来看一下,好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