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周的家访里,我说到鱼果对字母的迷恋,老师说如果很严重就有些象[某些问题]了,她很隐晦没点明,但是我说我知道她在说自闭。我说他有eye contacts,也很爱和我们互动,做游戏,我觉得我不担心这个。老师说,是的,就目前来看没有到需要做自闭测试的必要,但是我们keep an eye on it。 这个说法倒是让我觉得不太踏实,这么个爱笑爱玩的娃还是没有被排除在自闭之外??这个老师同时还是个自闭专家,我知道ei一开始看到我们这些对名字没反应之类的问题首先怀疑的是自闭,可是我觉得不像啊,他会看着我的眼睛大笑(不过对视的确不是那么的多,而且不是那么爱看爸爸,跟我还是不错的),也会跟我一起做儿歌里的动作,玩躲猫猫之类的开心的很啊。而且他没有对作息的严格要求,出门都是随遇而安的,我们出门旅行都不是问题。虽然有些地方比如专注字母有点像,但是不自闭的孩子也可能专注字母之类的啊,为什么老师这样说?只是目前没有必要,将来还有必要?还需要继续观察才能肯定?
fine motor: 9% He needs to learn to pay attention and learn from other people and objects in his environment...... 这部分需要观察,鱼果其实手还蛮灵活的,ei老师说,他吃的慢说明口腔肌肉不好,口腔也算fine motor skill一部分,所以扣分也很严重。。
cognition:14% He needs to develop a longer attention span and increase a variety of play schemes when interacting with toys. 其中attending and memory skill: 50% 这是最好的 ,就是游戏的那部分
social-emotional:3% He does not always show a desire for social attention and does not discriminate between familiar and unfamiliar people of show appropriate sign of separation anxiety when removed for his parents. He also does not respond to his name consistently. He needs to be able to respond to his name being called and develop awareness to a range of emotions.
communication:0.3%!!!! 有一部分没的分的原因是右耳持续对铃声没反应。。。 He has difficulty following directions…He needs to improve his understanding of language and ability to follow directions. He needs to develop a functional vocabulary so that he can effectively communicate his wants and needs.
summary里居然有这个: He is a very social little boy who is learning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simultaneously. He greets others with a smile and babbles throughout his day.
以下是引用 kano 的发言: 你们都这样说,可是实际上我觉得人家看的都不是这些表面功夫,主要是沟通的基础,鱼果的确很差,我自己也觉得其他方面其实鱼果还是很聪明的,但是沟通啊沟通,我们真的很头大。。。 ★ Sent from iPhone App: i-Reader Huaren 7.39 - iPad Lite
以下是引用 kano 的发言: 你们都这样说,可是实际上我觉得人家看的都不是这些表面功夫,主要是沟通的基础,鱼果的确很差,我自己也觉得其他方面其实鱼果还是很聪明的,但是沟通啊沟通,我们真的很头大。。。 ★ Sent from iPhone App: i-Reader Huaren 7.39 - iPad Lite
我不是专家啊,我觉得如果孩子视觉性理解为主,你们这么小每个月精读30本书,会不会更强化这个优势?会不会这个优势太强了,孩子就倾向于多用这个优势而忽略了其他理解力的发展,比如听力,触觉等等。如果孩子已经对某些书非常熟悉了,你可不可以不照着书给他讲,就空口白牙复述故事给他听,强化他对句子和故事内容的理解,而不是仅仅对词汇的理解和对图片的依赖? 然后讲故事的时候,如果是熟悉的内容,留一部分让孩子来答,比如brown bear这本书,I see a XXX 这后面的就留给孩子说,讲故事的时候不照着书本内容讲,可以自己加入内容多鼓励互动,多引入问答,孩子手指到哪里你讲到哪里。孩子平时说的一个词,你帮他根据相关内容造句,教他说完整的意思。比如宝宝看到狗经过,说狗,你可以扩展他的这个词说小狗走过去了,小狗走过去干什么呢?小狗要去哪里呢?小狗从哪里来啊?小狗慢慢走还是走得快啊?小狗一边走一边摇尾巴。诸如此类,把狗这个词和狗经过这个场景相关的句子都说出来,教他表达。我上过我们家长First 5 program的parenting 课,里面专门讲到这点的,怎么帮孩子扩展语言能力。我博客上有笔记,如果需要可以去看看。
我不是专家啊,我觉得如果孩子视觉性理解为主,你们这么小每个月精读30本书,会不会更强化这个优势?会不会这个优势太强了,孩子就倾向于多用这个优势而忽略了其他理解力的发展,比如听力,触觉等等。如果孩子已经对某些书非常熟悉了,你可不可以不照着书给他讲,就空口白牙复述故事给他听,强化他对句子和故事内容的理解,而不是仅仅对词汇的理解和对图片的依赖? 然后讲故事的时候,如果是熟悉的内容,留一部分让孩子来答,比如brown bear这本书,I see a XXX 这后面的就留给孩子说,讲故事的时候不照着书本内容讲,可以自己加入内容多鼓励互动,多引入问答,孩子手指到哪里你讲到哪里。孩子平时说的一个词,你帮他根据相关内容造句,教他说完整的意思。比如宝宝看到狗经过,说狗,你可以扩展他的这个词说小狗走过去了,小狗走过去干什么呢?小狗要去哪里呢?小狗从哪里来啊?小狗慢慢走还是走得快啊?小狗一边走一边摇尾巴。诸如此类,把狗这个词和狗经过这个场景相关的句子都说出来,教他表达。我上过我们家长First 5 program的parenting 课,里面专门讲到这点的,怎么帮孩子扩展语言能力。我博客上有笔记,如果需要可以去看看。
在本周的家访里,我说到鱼果对字母的迷恋,老师说如果很严重就有些象[某些问题]了,她很隐晦没点明,但是我说我知道她在说自闭。我说他有eye contacts,也很爱和我们互动,做游戏,我觉得我不担心这个。老师说,是的,就目前来看没有到需要做自闭测试的必要,但是我们keep an eye on it。 这个说法倒是让我觉得不太踏实,这么个爱笑爱玩的娃还是没有被排除在自闭之外??这个老师同时还是个自闭专家,我知道ei一开始看到我们这些对名字没反应之类的问题首先怀疑的是自闭,可是我觉得不像啊,他会看着我的眼睛大笑(不过对视的确不是那么的多,而且不是那么爱看爸爸,跟我还是不错的),也会跟我一起做儿歌里的动作,玩躲猫猫之类的开心的很啊。而且他没有对作息的严格要求,出门都是随遇而安的,我们出门旅行都不是问题。虽然有些地方比如专注字母有点像,但是不自闭的孩子也可能专注字母之类的啊,为什么老师这样说?只是目前没有必要,将来还有必要?还需要继续观察才能肯定?
我不是专家啊,我觉得如果孩子视觉性理解为主,你们这么小每个月精读30本书,会不会更强化这个优势?会不会这个优势太强了,孩子就倾向于多用这个优势而忽略了其他理解力的发展,比如听力,触觉等等。如果孩子已经对某些书非常熟悉了,你可不可以不照着书给他讲,就空口白牙复述故事给他听,强化他对句子和故事内容的理解,而不是仅仅对词汇的理解和对图片的依赖? 然后讲故事的时候,如果是熟悉的内容,留一部分让孩子来答,比如brown bear这本书,I see a XXX 这后面的就留给孩子说,讲故事的时候不照着书本内容讲,可以自己加入内容多鼓励互动,多引入问答,孩子手指到哪里你讲到哪里。孩子平时说的一个词,你帮他根据相关内容造句,教他说完整的意思。比如宝宝看到狗经过,说狗,你可以扩展他的这个词说小狗走过去了,小狗走过去干什么呢?小狗要去哪里呢?小狗从哪里来啊?小狗慢慢走还是走得快啊?小狗一边走一边摇尾巴。诸如此类,把狗这个词和狗经过这个场景相关的句子都说出来,教他表达。我上过我们家长First 5 program的parenting 课,里面专门讲到这点的,怎么帮孩子扩展语言能力。我博客上有笔记,如果需要可以去看看。
fine motor: 9% He needs to learn to pay attention and learn from other people and objects in his environment...... 这部分需要观察,鱼果其实手还蛮灵活的,ei老师说,他吃的慢说明口腔肌肉不好,口腔也算fine motor skill一部分,所以扣分也很严重。。
cognition:14% He needs to develop a longer attention span and increase a variety of play schemes when interacting with toys. 其中attending and memory skill: 50% 这是最好的 ,就是游戏的那部分
social-emotional:3% He does not always show a desire for social attention and does not discriminate between familiar and unfamiliar people of show appropriate sign of separation anxiety when removed for his parents. He also does not respond to his name consistently. He needs to be able to respond to his name being called and develop awareness to a range of emotions.
communication:0.3%!!!! 有一部分没的分的原因是右耳持续对铃声没反应。。。 He has difficulty following directions…He needs to improve his understanding of language and ability to follow directions. He needs to develop a functional vocabulary so that he can effectively communicate his wants and needs.
summary里居然有这个: He is a very social little boy who is learning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simultaneously. He greets others with a smile and babbles throughout his day.
我不是专家啊,我觉得如果孩子视觉性理解为主,你们这么小每个月精读30本书,会不会更强化这个优势?会不会这个优势太强了,孩子就倾向于多用这个优势而忽略了其他理解力的发展,比如听力,触觉等等。如果孩子已经对某些书非常熟悉了,你可不可以不照着书给他讲,就空口白牙复述故事给他听,强化他对句子和故事内容的理解,而不是仅仅对词汇的理解和对图片的依赖? 然后讲故事的时候,如果是熟悉的内容,留一部分让孩子来答,比如brown bear这本书,I see a XXX 这后面的就留给孩子说,讲故事的时候不照着书本内容讲,可以自己加入内容多鼓励互动,多引入问答,孩子手指到哪里你讲到哪里。孩子平时说的一个词,你帮他根据相关内容造句,教他说完整的意思。比如宝宝看到狗经过,说狗,你可以扩展他的这个词说小狗走过去了,小狗走过去干什么呢?小狗要去哪里呢?小狗从哪里来啊?小狗慢慢走还是走得快啊?小狗一边走一边摇尾巴。诸如此类,把狗这个词和狗经过这个场景相关的句子都说出来,教他表达。我上过我们家长First 5 program的parenting 课,里面专门讲到这点的,怎么帮孩子扩展语言能力。我博客上有笔记,如果需要可以去看看。
mm,这个difficulty in socializing跟很shy一样吗?shy的孩子也无法跟别人socialize啊,比如人家一跟她打招呼就躲妈妈身后,人家问话也不回答,就是不肯跟家庭成员以外的人交流啊。我糊涂了,不知道到底应该界定自己的孩子是shy还是difficulty in socializing。
p.s.大家也不要过渡紧张,并不是会不会说几个词的问题,一般来说,都是个体发育差异,有没有不同别的孩子的地方之类的才比较引起关注。不要都拿这个帖子做比较。。。
推荐一下happyfamily mm的帖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9 13:46:49编辑过]
我感觉我们州似乎是对娃特别注重的一个州,每个阶段都有定期的问卷,很详细,然后做完以后会告诉你有没有过,有没有delay。我只听说有2个州有这种问卷。
12月的时候,asq-se(social-emotional)这个问卷他没有pass,而且我们在问卷上填了自己对他沟通上的一些担忧,于是1个月后,我们收到来信说他没有pass这个问卷,他们可能会给我电话讨论delay之类的情况。又1个月左右吧,在我差点准备自己去联系他们的时候,给我电话,又详细的说了一下情况,我们电话里说的主要值得担心的问题是他对自己名字没有反应。于是对方问我同意不同意把我refer到ei系统去,我自然同意。于是开始和ei打交道。
ei系统比问卷系统快很多,1周后就有人跟我电话做paperwork,然后又给我mail了同样问题的问卷(电话里都完全做了的。。),又1周,ei的老师(我们州是直接转到我们所在的学区,由学区内的ei老师负责)电话联系家访时间。
又1周,家访讨论情况看看是不是需要完整测试。---》》》见4楼
又1周,整个evaluation,当时是15个月接近16个月(纠正月龄14月)--》》》见5楼
2周后,拿到report,结果让我们大吃一惊。我们一直觉得自己娃某些地方delay但是没有那么夸张的。。。拿到report同时,制定plan (ISP)--》》见6楼
同周,做听力测试,结果pass。--》》见14楼
本周做了第一次家访,因为第一次很多paperwork,没啥教学,娃也没太大兴致,主要就是我和老师讨论问题和交换意见,还有具体的教学计划,有些建议还是不错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10 0:25:42编辑过]
然后1岁以后就看出有些不一样了。会走以后鱼果的学习重点变成语言了。但是和别的娃不太一样,人家从爸爸妈妈之类的日常开始,他爸爸妈妈似乎会说,但是从来不说。鱼果是个爱看书爱学习的娃,1岁左右精读的书就有30本左右,本本都是读到烂透的,泛读的还有一些。其中有几本字母书,他特别喜欢,总要求讲,于是看着字母书就开始认字母了。说的词汇除了狗狗以外都是书里看来的。到15个月做ei的测试的时候有8个词,3个字母。最近一个月进步很大,16个月的今天,30多个词,还有各种动物的声音,数字1-10里面只有6,10不会发音,字母除了uvw这几个不会发音的,全部认识,字母表能按a-z背下。
各种儿歌最近开始跟我唱头唱尾和做一些动作了(就是开头结尾几个熟悉的音,他能发的出来的,然后眼巴巴让我继续唱和做动作)
玩puzzle全靠记忆,居然拼的不错了。
很多人都说他先进,但是他先进的很奇怪,别的娃不会的他会,别的娃都会的他不会。。。我和他爹还是很担忧的。
来说说他落后的地方,主要是沟通交流上,比如饿了困了之类的意见,从来是没有的。不会表达自己的意愿(不能说没有意愿吧?)
这么大娃都会的指东西,他基本算不会,他只会指书里的东西,墙上的墙贴这类,完全不会指自己想要的东西,想要的东西拿不到也不会求助。
叫他的名字一半情况没有反应,自己玩自己的。
wave goodbye曾经会,现在又不再做了。
social-emotional上,完全不害怕陌生人,对父母依恋似乎不够,不爱hug,不喜欢太强触碰,不喜欢被牵手,总会用另外一只手推,打。
在外面storytime似乎更喜欢游离于人群之外,不喜欢做在腿上做fingerplay,每次都挣扎要跑掉(在家的时候还是喜欢跑到我腿上要求bump的)
我觉得最落后的地方是,完全不太理解语言,我记得看happyfamily mm写的关于语言的发育的,首先是理解,然后才是输出,他是理解的词汇,然后输出词汇,但是没有理解语言本身。所以我倒是觉得他输出大于理解,所以看起来很先进,其实很落后。。。
举例说:让他拿鸭子来。之类的简单指令,他会把认识的词挑出来做翻译:duck。
mazebox上几个小动物,我问他xx在哪儿,他能打开那个小门,连问几个动物都对,但是再来一遍坚决不理睬你。。
问他:狗狗在哪儿。
我连问4次,第一次说当(我家狗狗的名字),第2次说dog,第3次学狗叫,第4次说per(偶尔来我家住的一只狗的名字的一部分)
完全不会指一下或者看向狗狗所在处。
所以我认为是完全没明白我说什么,只听明白了狗一个词,然后他就乱答自己想到的和狗有关的东西。
这类对单词的沉浸还在进一步加深,我感觉他词汇量不小了,但是还是听不懂我们平时说的话,最普通的句子都听不懂。
他经常就是个小型翻译机,能从我们说的中文里提炼出他认识的词然后翻译成英文。(我们所有日常对话都是中文,只有读书中英文混杂,还有儿歌唱英文的,所以他的词汇基本都来自书本,没有太多日常的)
在本周的家访里,我说到鱼果对字母的迷恋,老师说如果很严重就有些象[某些问题]了,她很隐晦没点明,但是我说我知道她在说自闭。我说他有eye contacts,也很爱和我们互动,做游戏,我觉得我不担心这个。老师说,是的,就目前来看没有到需要做自闭测试的必要,但是我们keep an eye on it。
这个说法倒是让我觉得不太踏实,这么个爱笑爱玩的娃还是没有被排除在自闭之外??这个老师同时还是个自闭专家,我知道ei一开始看到我们这些对名字没反应之类的问题首先怀疑的是自闭,可是我觉得不像啊,他会看着我的眼睛大笑(不过对视的确不是那么的多,而且不是那么爱看爸爸,跟我还是不错的),也会跟我一起做儿歌里的动作,玩躲猫猫之类的开心的很啊。而且他没有对作息的严格要求,出门都是随遇而安的,我们出门旅行都不是问题。虽然有些地方比如专注字母有点像,但是不自闭的孩子也可能专注字母之类的啊,为什么老师这样说?只是目前没有必要,将来还有必要?还需要继续观察才能肯定?
当天的记录,当时是15个半月,我觉得问的问题都是语言上面的基本问题,而不是会了多少个单词这样的单纯问题,我们很多不会,至今还是不会:
今天ei的人来主要是聊聊,然后观察娃的表现,然后做了一份问卷。
我们是一起坐在游戏室说话的,期间鱼果就一直在游戏室里自得其乐的玩,偶尔过来骚扰一下,偶尔我们也测试一下他,比如叫他名字,叫他过来之类的简单的。
一开始,ei的人说很多孩子是听力问题,我说他听力挺好的,能听到很多东西,她说很多孩子看起来是那样,但是实际上有可能只能听到部分,比如娃可能因为中耳炎耳管内有积液,导致一部分声音听不到。比如音乐,狗叫这些高声能听到,她说象我的声音比较轻柔,也可能听不到。但是我还是不是很赞同。观察一段时间以后,她也同意说知道为什么我不赞同了,看起来的确他听得到很多声音,能有反应。但是具体能听到多少必须做专业的听力测试,如果我们想做她可以帮约。
然后主要就是围绕他能说多少话,有多少交互,明白多少语言这几个问题。我说不是语言本身的问题,而是沟通,比如叫他名字不反应,叫他过来不搭理。然后就演示叫他名字,n次里面只抬头看了一次,叫过来是不过来的。
然后她提出了一个观点,这个观点我倒是觉得算是今天的最大收获,就是鱼果是视觉性学习的人,我和农药都是视觉性学习的人,他可能是非常视觉性的。我们想了一下觉得就是那么回事,之所以叫他没反应,是他根本没明白那是自己的名字,他学会的东西(他会说的每一个词)都是从书本上学来的,他爱看书,并且从书上学了很多东西,都说明了他是视觉性学习的人,而虽然我们总跟他唐,叫他名字,他没看到,所以不能把这个名字和自己联系起来。办法就是把他自己的相片,爸爸妈妈的相片给他看,告诉他这个是他(的名字),这个是爸爸,妈妈。
晚上我们就验证了一把这个观点,我们对着镜子教他爸爸妈妈毛毛(我们在家叫他毛毛),他果然很注意看,然后开始学爸爸,毛毛(发音不准,发成妹妹了),我们小激动了一把,找专家来果然还是有用的,人家看出了问题所在。我们也知道为啥以前经常对牛弹琴了,看来以后要教他什么东西,都要带上图片才行。
还有他说的单词全是英文的问题。
ei的人说可能是环境里英文多的关系,于是他选择性的决定先学习英文。
期间又叫了他名字1,2次,然后我决定改用苹果apple这个他会的东西吸引他,果然抬头。然后ei的人说看来他是选择性听话啊。
然后做了一份长长的问卷,全是yes/no问题
我能记得的有这些:
他会不会发u,o的音?
no,这是嘴部肌肉运作的问题,o,u和a,e,i那些元音不一样,就在嘴部的肌肉。他a,e,i,都说的很好。然后我突然就明白了为啥他本来是会说狗狗(声音含在嘴里)的,后来突然转成了dog,因为ou的音他发不出,只能含在嘴里,他说不出狗狗,于是就说dog了。
会不会对no,和生气的声音做出反应?
no,因为我家很少有no,也没啥生气的声音,我平时对他说话基本都比较平和。ei的人也说看起来我家没啥必要说no,环境很child proof,看起来都是很happy的人。
有声音来的时候会不会寻找声音来源
no,会左右张望,但是不会寻找
会不会看你说话的嘴型?
no,曾经会,现在不了
他玩玩具的时候会不会自言自语?我忘了我们选择什么了。他只自言自语自己熟悉的,比如duck。。
有人说话会不会看?no,我们说话期间,他自己玩的挺好的,不管我们也不看
会不会唱歌,no
会不会连续两个不同元音,比如 mommy
嗯,很多no,最后说分足够低到需要做一个正式的评估,于是约了下周4做正式评估。
还有一些comments
我们在聊天,他自己玩mazebox上的字母,试图念他认识的,ei的人觉得很smart
鱼果自己坐滑滑梯,她觉得他很brave。
我们对娃的观察很仔细,很多父母没有发现问题所在。
不对自己名字反应的确是个很值得注重的问题。所以他们也觉得进一步的评估很有必要。
最后临走前还问了个问题是固定的生活作息是不是让他很有安全感,我说我们平时作息都挺固定的,但是周末就会打破规律,但是他反应还好。
这个问题我是知道她问的目的的,因为自闭的孩子对打破生活作息是很受不了的,他们喜欢固定的生活作息,这样比较有安全感。
所以她问这个问题,我觉得是还是想先排除自闭的可能性。虽然我觉得可能性很小很小。他们ei的人的固定程序就是排除听力问题,排除自闭问题,接下来才是语言本身。我跟农药分析她的问题背后的原因,农药还说怎么和警察似的,不经意的小问题后还有这种试探。我说嘿嘿,不过我知道她为啥问,所以没什么。而且他也没这方面的问题。
整体来说,我觉得鱼果的语言还好,我晚上仔细算了算,现在会说的有20个词左右了,晚上连续问他几个xx是什么,他都回答的很好。但是问题不是语言本身,是沟通,除了字词以外表达他的需要,还有其他互动,听指令之类的。怎么教他学听指令还是个问题,这个能通过视觉学习么??
希望下次她来能再有啥收获。如果能得到他们的帮助也挺好的,我觉得他们教的肯定还是比我们好。
来说说这几部分测试吧
intellectual functioning是第一部分,最简单的一部分,就是玩玩具,也是雨果最合作表现最好的部分,测试之前还警告我们,不要帮忙,虽然有的时候看着会很着急,但是也不能帮忙,不过整个过程没有这个需要
先是拿来一个类似这样的东西
http://ecx.images-amazon.com/images/I/41gv9BNnvkL._SL500_AA300_.jpg
我一看套环环嘛,这个雨果拿手的。不过这个和雨果玩惯的不一样,中间的杆子特别细,木片也比较薄,孔小,难度就大了。雨果平时玩的都是粗粗的圆柱体。
第一下就失手了,然后后面所有的木片都顺利一下放进去,ei的人(以后就叫a老师吧,她也会负责以后他的第一部分教育)说可以了准备换
下一个项目,他还不撒手,坚持把所有的都放进去了,然后给自己鼓掌。嘿嘿
第2个项目也是熟悉的,圆形和方形的puzzle,也是比我们常玩的小一圈,没有把手,不那么好抓,方的很快掉地了,他试图拿着圆的玩,试试方格试试圆格,然后放圆的里面了。a老师说这个阶段对圆形更有感觉,是正常的。没有让他继续试方的。
然后是找东西,这个也很简单。就是盖起来看他找不找,盖的过程偷偷把东西拿掉看他会不会发现东西不见了。雨果表现都很正常,都去找,也能发现。
然后是画画,给了蜡笔和纸,看会不会画画,雨果拿笔就画,也是我们平时玩惯的。。。
然后是搭积木,看他搭不搭,他都扔掉了,不搭。后来第2个老师来了以后要求重做这个项目,想看他如何使用手指。他搭了。。
接下来还有扔积木进杯子和拿出来。分别做了。
于是难度再加一级,给了个口很小的瓶子,只能放下一个cheerio那个大小的,给了一把cheerio,一个不漏的放进去了。然后给瓶子给他看
他会不会试图拿。他拿来晃了晃,咬了咬。说是正常,这个阶段还不能指望他们就拿出来,试图去拿就行。
给了本书,看他会不会翻看,会不会指。翻看自然会,指是不指的,他只会指我们一起看书指过的东西,这也是我们的concern。
给了个玩具电话,a老师假装电话,hello,hi,然后给他,我估计是要看他会不会模仿,我心想肯定不会的,果然,就是拿着手机按个按按钮,然后a老师又假装电话,hello,hi,再给他,然后雨果就把手机递过去,给她放耳朵边上hello,hi,然后他也笑嘻嘻说hi。
不知道有没有忘掉什么项目
测试题目都很简单,这些表现都是意料之中,最后2项是他的弱项也是我知道的,意外的就是整个过程他的合作,还有让他做什么他都理解而且合作,我们俩惊呆了。。。人还是用英文,我们说这小子去哪偷学英文了。。。中文听不懂的。。。
---------------
然后break,他就满屋子跑,这时候第2个测试的人来了,第2个来的是speech therapist,主要看communication,她就跟他一起玩球,玩的
很疯,期间递个球啊,叫他啊,跟他说话啊之类的,同时也问我们一些问题。
跟他说话,他能看你focus几秒钟啥的,我们觉得也就2秒吧。
说no的时候他听不听,不听,停下对你坏笑,然后继续。。。
会不会指东西要求,不指
communication就是他的最大弱项。但是玩的太疯,很多问题我现在都想不起来了。这部分基本是结合他的表现和我们回答的问题的结果。
---------------
第3个来的人也是在和他一起玩之间看他的motor skill,看他怎么拿笔,怎么拿积木,把他心爱的字母扔地上让他检,看他稳稳的马步下蹲捡起来,看他怎么从坐的站起来,怎么爬楼梯
他的表现也是很好的,完全合作,这个人有很多说法,看他拿一个什么就说这是典型的什么什么拿法(一个名词),反正意思就说很正常,
他的各项运动技能我还是很有把握的,独立行走都快3个月了,其他的更早,我估计也没啥可考的。
--------------
最后就说关于他很多behavior的问题
问的特别详细的是吃,包括吃勺子的时候上唇有没有包住勺子,我们完全没注意观察过,于是拿来勺子现看,是正常的。
然后我说他咀嚼特别慢,嘴里有东西就坚决不吃别的,说是可能肌肉还比较弱,这也跟发音有些音发不出有关
问他嘴里会不会卡东西在后牙床处,不会,嘴里清的特别干净
吃多久,吃的好不好,用不用杯子。吃什么,最硬嚼过什么。
怕不怕陌生人(不怕陌生人也是个值得concern的),和别人在一起怎么样。如果我们不在会如何。怎么和大人互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10 0:00:53编辑过]
而且看他们跟我们的解释是不能确切的他做到就按没有算,扣credit,比如问他什么东西,他不理就按不知道算,虽然他可能是性格上的原因不想理你,但是我们不知道他是不是如此,所以就不会给他credit。
background第一句话居然是 xx is a delightful 15m english/chinese speaking, chinese boy……
gross motor: 37%
各项考察都运动都有做到,上下楼梯,弯腰,下蹲,走,不知道为啥给这么少分,report没说,只说不考虑,在平均范围内
fine motor: 9%
He needs to learn to pay attention and learn from other people and objects in his environment......
这部分需要观察,鱼果其实手还蛮灵活的,ei老师说,他吃的慢说明口腔肌肉不好,口腔也算fine motor skill一部分,所以扣分也很严重。。
cognition:14% He needs to develop a longer attention span and increase a variety of play schemes when interacting with toys.
其中attending and memory skill: 50% 这是最好的 ,就是游戏的那部分
social-emotional:3%
He does not always show a desire for social attention and does not discriminate between familiar and unfamiliar people of show appropriate sign of separation anxiety when removed for his parents. He also does not respond to his name consistently. He needs to be able to respond to his name being called and develop awareness to a range of emotions.
Adaptive( feeding, dressing, toiling, sleeping) 0.4%!!!!!
主要就是吃饭差了,还要喂,还不好好吃,吃的量也不够,吃的时间太长,不喝杯子,不爱刷牙。。。。。。。。。
communication:0.3%!!!!
有一部分没的分的原因是右耳持续对铃声没反应。。。
He has difficulty following directions…He needs to improve his understanding of language and ability to follow directions. He needs to develop a functional vocabulary so that he can effectively communicate his wants and needs.
summary里居然有这个:
He is a very social little boy who is learning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simultaneously. He greets others with a smile and babbles throughout his day.
因为一个ei老师说到一些bad behavior要纠正,比如想要我的注意力的时候不是叫妈妈,而是把我手上的东西抢来扔掉,我之前完全没注意到这个。
指定给我们的这个老师却是不同观念,她觉得纠正太多就让娃frustrated,这样不好学习。她主张尽量不说no,除了危险的事情以外,应该改进的是大人,不要给他们犯错的空间。蒙式的理论,倒是和我一直以来相符合的。
然后针对鱼果视觉性学习这点,我们会制作一本相册,把日常的事情拍照,打出来,让他学习日常生活。
但是这个老师对游戏要求很低,比如套环,那种彩虹双塔,鱼果能自己玩个大半,她却觉得玩几片见好就收,在他开始扔之前结束
还有放形状的方块,我给鱼果指定一面,3选1的情况下,他大多能放进去的,玩得还不错,老师却说要制作出1选1的罐子给他玩,这样很轻松的玩下来,我实在怀疑有没有必要,这些方面是老师看低鱼果的能力了么?我们最近开始引入puzzle之类的,鱼果玩得相当好的。。。
以下是引用葡萄妈在3/9/2012 11:27:00 PM的发言:
我也想联系EI,我家娃都17个月了还不会叫妈妈,现在只会说爸爸,BYE,GO,啊啊,汪汪(学狗狗叫)。可我老公觉得没问题。
★ Sent from iPhone App: i-Reader Huaren 7.39 - iPad Lite
bless 雨小果
★ Sent from iPhone App: i-Reader Huaren 7.39 - iPad Lite
所有娃出生的时候都有做newborn hearing test的,鱼果当时是过了的,但是ei说那个是不很准确的,建议再做,当然年龄小也是不那么准确的。。
这次听力测试是这样的,有3部分,第一部分是booth里面(一个小黑屋),第2,3部分都是一个仪器有个耳塞一样的,插进耳朵一下下,一个测耳内积液,一个就是newborn hearing test一模一样的
重点说说小黑屋,我是抱着鱼果坐在一个椅子上,能看到小黑屋隔着玻璃对面是个电脑,测试的人做电脑后面。小黑屋左右2个音箱,音箱上面分别是小兔子和小熊打鼓。
然后开始听到其中一个音箱出声音,鱼果向其看去,然后小兔子或者小熊打鼓,总之就是观察他是不是左右看。
音箱出来的是不同波段的声音,大小从小到大
测试到最后阶段鱼果有点不耐烦,想要走
最后的海浪声,我感觉我是反应了0.几秒才意识到有声音从右音箱传来,鱼果反应比我还慢个半拍,可能是声音大了一点点才听到,或者才反应到。
但是结果是说都在正常范围内的反应,not even a mild hearing loss。
我们很高兴这个结果
有网站吗
我娃吃饭很成问题,估计就是你提到的口腔肌肉发育问题,有什么特殊的训练办法吗?
★ Sent from iPhone App: i-Reader Huaren 7.39 - iPad Lite
以下是引用linda527在3/9/2012 11:41:00 PM的发言:
怎么和这些机构联系啊
有网站吗
googel early intervention 和你所在州名
谢谢
怎么收费的呢
要什么都用肢体语言,外加啊啊大叫,正常吗?比如,要小兔就竖两个手指在脑袋上。
谢谢
怎么收费的呢
以下是引用 kano 的发言:
他们提议是吹泡泡玩,还有没事就按摩他腮帮子
★ Sent from iPhone App: i-Reader Huaren 7.39 - iPad Lite
分州,我们全部免费(如果qualify)
我查到一个这个 和你说的好像不太一样
是这种吗
天啊,我家十六个月会说妈妈爸爸姥姥奶奶爷爷,外加鸭鸭,吃饭要喂,睡觉要哄,出门害羞,担心啊。要什么都用肢体语言,外加啊啊大叫,正常吗?比如,要小兔就竖两个手指在脑袋上。
这个听着好可爱啊~ 挺聪明的啊
不过娃目前还不会吹。。。我们吹他也不看嘴型,就是低头玩泡泡
以下是引用happy-grace在3/9/2012 11:50:00 PM的发言:
谢谢卡卡,有什么吹泡泡的推荐吗?给个link吧,谢谢
以下是引用 kano 的发言:
他们提议是吹泡泡玩,还有没事就按摩他腮帮子
★ Sent from iPhone App: i-Reader Huaren 7.39 - iPad Lite
更正下,你看看这个:http://specialchildren.about.com/od/Early-Intervention/a/Early-Intervention-Services-In-Texas.htm
以下是引用linda527在3/9/2012 11:51:00 PM的发言:
我查到一个这个 和你说的好像不太一样
是这种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9 23:59:27编辑过]
小雨果比我娃先进不少,那个测试我娃肯定通不过
以下是引用 kano 的发言:
ft。。。泡泡水我就买1快店或者target1块钱的东西,压根没想过这类东西也需要想。。。不过娃目前还不会吹。。。我们吹他也不看嘴型,就是低头玩泡泡
★ Sent from iPhone App: i-Reader Huaren 7.39 - iPad Lite
在toysrus看了一圈,不知道该买哪一个
小雨果比我娃先进不少,那个测试我娃肯定通不过
以下是引用 kano 的发言:
ft。。。泡泡水我就买1快店或者target1块钱的东西,压根没想过这类东西也需要想。。。不过娃目前还不会吹。。。我们吹他也不看嘴型,就是低头玩泡泡
★ Sent from iPhone App: i-Reader Huaren 7.39 - iPad Lite
不太清楚,和我们州不一样。
更正下,你看看这个:http://specialchildren.about.com/od/Early-Intervention/a/Early-Intervention-Services-In-Texas.ht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9 23:59:27编辑过]
是一样的 谢谢啦~
以下是引用 kano 的发言:
你们都这样说,可是实际上我觉得人家看的都不是这些表面功夫,主要是沟通的基础,鱼果的确很差,我自己也觉得其他方面其实鱼果还是很聪明的,但是沟通啊沟通,我们真的很头大。。。
★ Sent from iPhone App: i-Reader Huaren 7.39 - iPad Lite
我觉得美国人有时候有点太教条了,每个孩子性格个性都不同,都按统一标准评分真的准确吗。我感觉有些娃开窍慢点,有些快点,早晚也就半年的事情,没有严重滞后就ok了。一个婴儿能早或者晚几个月学会做某件事情,真的会影响到他成人后的生活吗?
我随口说说哈,不是专家。而且我家是粗线条型父母
比如有需求会找人,听懂基本指令
以下是引用happy-grace在3/10/2012 12:07:00 AM的发言:
看雨果的眼睛就知道他非常聪明,你所谓的沟通是指什么
以下是引用 kano 的发言:
你们都这样说,可是实际上我觉得人家看的都不是这些表面功夫,主要是沟通的基础,鱼果的确很差,我自己也觉得其他方面其实鱼果还是很聪明的,但是沟通啊沟通,我们真的很头大。。。
★ Sent from iPhone App: i-Reader Huaren 7.39 - iPad Lite
以下是引用 kano 的发言:
基本的交流比如有需求会找人,听懂基本指令
★ Sent from iPhone App: i-Reader Huaren 7.39 - iPad Lite
当然,EI也没坏处,其实就是把大人跟孩子的互动给系统化,科学化。
真的家长自己带孩子多说多交流,也不一定就达不到同样效果。
我是说针对大部分疑似需要EI的儿童,但是我觉得就算不干预,也会自己成长的。
以下是引用dididy在3/10/2012 12:08:00 AM的发言:
双语家庭的孩子就是说话交流稍微慢一点嘛,说两种语言呢
我觉得美国人有时候有点太教条了,每个孩子性格个性都不同,都按统一标准评分真的准确吗。我感觉有些娃开窍慢点,有些快点,早晚也就半年的事情,没有严重滞后就ok了。一个婴儿能早或者晚几个月学会做某件事情,真的会影响到他成人后的生活吗?
我随口说说哈,不是专家。而且我家是粗线条型父母
delay的可能性很多,如果不是个体区别怎么办?
我宁可早期干预,不会对娃有任何害处,better safe than sorry!
以下是引用dididy在3/10/2012 12:08:00 AM的发言:
双语家庭的孩子就是说话交流稍微慢一点嘛,说两种语言呢
我觉得美国人有时候有点太教条了,每个孩子性格个性都不同,都按统一标准评分真的准确吗。我感觉有些娃开窍慢点,有些快点,早晚也就半年的事情,没有严重滞后就ok了。一个婴儿能早或者晚几个月学会做某件事情,真的会影响到他成人后的生活吗?
我随口说说哈,不是专家。而且我家是粗线条型父母
说白了就是给孩子多重感官刺激啊,互动啊。
以下是引用kano在3/10/2012 12:11:00 AM的发言:
我知道很多人是这种观点,但是你怎么知道娃的滞后是个体发育区别个性区别还是别的原因呢?
delay的可能性很多,如果不是个体区别怎么办?
我宁可早期干预,不会对娃有任何害处,better safe than sorry!
发现你以前说的都非常专业,我决定长期追你了
以下是引用 kano 的发言:
我知道很多人是这种观点,但是你怎么知道娃的滞后是个体发育区别个性区别还是别的原因呢?delay的可能性很多,如果不是个体区别怎么办?我宁可早期干预,不会对娃有任何害处,bett........
★ Sent from iPhone App: i-Reader Huaren 7.39 - iPad Lit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10 0:21:15编辑过]
我大言不惭的说我对鱼果的教养也是挺有系统的,而且多说多交流,我每一天都在做,我全职陪玩,还找很多活动给他,我记得有人说过,有些孩子不是有问题,挺聪明的,但是需要一些帮助去学大家都会的东西。或许就是这些大家自然而然学会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反而是难的吧
以下是引用小妞儿在3/10/2012 12:11:00 AM的发言:
NOD,我跟你一个看法。
当然,EI也没坏处,其实就是把大人跟孩子的互动给系统化,科学化。
真的家长自己带孩子多说多交流,也不一定就达不到同样效果。
我是说针对大部分疑似需要EI的儿童,但是我觉得就算不干预,也会自己成长的。
祝你娃健康成长
以下是引用kano在3/10/2012 12:11:00 AM的发言:
我知道很多人是这种观点,但是你怎么知道娃的滞后是个体发育区别个性区别还是别的原因呢?
delay的可能性很多,如果不是个体区别怎么办?
我宁可早期干预,不会对娃有任何害处,better safe than sorry!
我觉得大家都是爱娃的妈妈,有这样的妈妈足够了的,娃需要的关注度不一样,适当放养其实对娃挺好的,你娃一定很好,没啥需要担心的所以你会很放心:)
以下是引用dididy在3/10/2012 12:21:00 AM的发言:
看得出你是很用心的妈妈 看到你的细心我都有点自责 平时是不是对孩子的关注度不够了
祝你娃健康成长
以下是引用dididy在3/10/2012 12:21:00 AM的发言:
看得出你是很用心的妈妈 看到你的细心我都有点自责 平时是不是对孩子的关注度不够了
祝你娃健康成长
MM 你们家宝宝多大了 我家的去check up 给做了个普通的测试 也有堆积木 还有放东西 看follow指令 话说我们说话不行啊 不会两个两个词说 还有puzzle也不行 哎 我能不能也找个EI看看啊
其实我也自责让他早产,在nicu住了5个礼拜,也没全陪他,他遭了很多罪,我有的时候想他现在不沟通是不是当时的后果,比如护士不搭理他哭之类的?
我觉得大家都是爱娃的妈妈,有这样的妈妈足够了的,娃需要的关注度不一样,适当放养其实对娃挺好的,你娃一定很好,没啥需要担心的所以你会很放心:)
MM别自责,你是很好很好的妈妈了,看你对雨果的关注 耐心和细心 我真的觉得我对我家娃太暴力了
我经常说no...
她现在不爽的时候就开始 nonono....
以下是引用kano在3/10/2012 12:25:00 AM的发言:
其实我也自责让他早产,在nicu住了5个礼拜,也没全陪他,他遭了很多罪,我有的时候想他现在不沟通是不是当时的后果,比如护士不搭理他哭之类的?
我觉得大家都是爱娃的妈妈,有这样的妈妈足够了的,娃需要的关注度不一样,适当放养其实对娃挺好的,你娃一定很好,没啥需要担心的所以你会很放心:)
天下父母心啊
以下是引用小妞儿在3/10/2012 12:25:00 AM的发言:
噗哧,我怎么又要跟你说一样的话了。。。。
我见过一个跟你娃早产同样周数的娃。
到了3岁多,能跑能说,壮得不得了。
所以早产不代表一定就滞后。
我想的是哪怕是按着出生算他滞后,实际不滞后,也可以利用早产的【优势]拿到ei的服务,因为他们只按出生算的,早产娃一般2岁以后这些区别才会慢慢减小,主要也是因为2岁后各种技能不像之前这么区别明显了
以下是引用小妞儿在3/10/2012 12:35:00 AM的发言:
安慰卡农,
我见过一个跟你娃早产同样周数的娃。
到了3岁多,能跑能说,壮得不得了。
所以早产不代表一定就滞后。
以下是引用kano在3/10/2012 12:39:00 AM的发言:
是的,我想的却是不一样的,呵呵
我想的是哪怕是按着出生算他滞后,实际不滞后,也可以利用早产的【优势]拿到ei的服务,因为他们只按出生算的,早产娃一般2岁以后这些区别才会慢慢减小,主要也是因为2岁后各种技能不像之前这么区别明显了
早产娃2岁前其实都是应该用纠正月龄看发育的,而ei是完全针对出生的,所以,一般早产娃对于出生月龄在ei看来多少有点滞后,这是取得ei服务的【优势。。]
以下是引用小妞儿在3/10/2012 12:57:00 AM的发言:
我有点没听懂你是啥意思?
以下是引用kano在3/10/2012 1:06:00 AM的发言:
就是说,我觉得ei的服务是个好东东,尽量给他争取
早产娃2岁前其实都是应该用纠正月龄看发育的,而ei是完全针对出生的,所以,一般早产娃对于出生月龄在ei看来多少有点滞后,这是取得ei服务的【优势。。]
第一个朋友的儿子现在高中了,不到三岁开始invention, special education跟到高中,父母不懈地努力下,进了正常program。现在跟别人交流仍然有问题,并不是不会说话,而是没有social 交流。记忆力非常好,喜欢历史和法律,过目不忘。
第二个朋友的儿子4岁,3岁就认识上千中英文单词,要说聪明绝对的。她妈妈说他有问题,不听指令,不跟大两岁的哥哥玩。3岁以后她妈妈爸爸不得不重视起来,带去看医生,确诊自闭。但是,我完全看不出这孩子有任何问题。因为这种涉及隐私的问题,我也没仔细问到底是什么原因,反正他爸爸妈妈都肯定地说他有问题跟哥哥不一样。
第三个朋友的儿子现在也4岁,因为爸爸是ER医生,很早发现问题(其实我也没看出问题,就是觉得那孩子shy),这孩子两岁开始干预,如今非常好了,已经脱离的干预program,开朗爱笑social也不错,音乐方面才华很突出,这么小打架子鼓有模有样的。
第四个朋友的儿子我看到的时候5岁了,安静,话少,有礼貌极了,但是一点不合群。一大堆孩子在我家玩的时候,他独自在院子里看花看草。她妈妈说他对园艺非常有兴趣,就喜欢花草树木,而且弄得很清楚。但是父母拒绝给孩子任何干预,现在怎么样我也不清楚了。
我的观点是美国这边是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即使是轻微的疑似,也要专业处理,而且专业处理是非常给力的。我感觉,除了给父母一些精神压力,这种干预是无害的,是有益的。即便是被认为正常的孩子,如果有这种personalized的专业服务也会更上一层楼。
大大祝福雨果和妹妹。
我女儿10个月时去做了developmental assessment,他们是根据adjusted age为benchmark的 (她早产一个月)。结论是没有滞后。
我们按出生,鱼果一直到一岁也都正常的
谢谢mm分享。你说的让我想起几个例子。都是确诊为high functional自闭症(好像是这么说的)。
第一个朋友的儿子现在高中了,不到三岁开始invention, special education跟到高中,父母不懈地努力下,进了正常program。现在跟别人交流仍然有问题,并不是不会说话,而是没有social 交流。记忆力非常好,喜欢历史和法律,过目不忘。
第二个朋友的儿子4岁,3岁就认识上千中英文单词,要说聪明绝对的。她妈妈说他有问题,不听指令,不跟大两岁的哥哥玩。3岁以后她妈妈爸爸不得不重视起来,带去看医生,确诊自闭。但是,我完全看不出这孩子有任何问题。因为这种涉及隐私的问题,我也没仔细问到底是什么原因,反正他爸爸妈妈都肯定地说他有问题跟哥哥不一样。
第三个朋友的儿子现在也4岁,因为爸爸是ER医生,很早发现问题(其实我也没看出问题,就是觉得那孩子shy),这孩子两岁开始干预,如今非常好了,已经脱离的干预program,开朗爱笑social也不错,音乐方面才华很突出,这么小打架子鼓有模有样的。
第四个朋友的儿子我看到的时候5岁了,安静,话少,有礼貌极了,但是一点不合群。一大堆孩子在我家玩的时候,他独自在院子里看花看草。她妈妈说他对园艺非常有兴趣,就喜欢花草树木,而且弄得很清楚。但是父母拒绝给孩子任何干预,现在怎么样我也不清楚了。
我的观点是美国这边是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即使是轻微的疑似,也要专业处理,而且专业处理是非常给力的。我感觉,除了给父母一些精神压力,这种干预是无害的,是有益的。即便是被认为正常的孩子,如果有这种personalized的专业服务也会更上一层楼。
大大祝福雨果和妹妹。
谢谢mm,鱼果倒不shy,也不是不喜欢social,谁来对谁笑,就是交流有问题
才16个月啊。。。我刚跟老公说是不是EI的人要保住饭碗啊。。。
我不是专家啊,我觉得如果孩子视觉性理解为主,你们这么小每个月精读30本书,会不会更强化这个优势?会不会这个优势太强了,孩子就倾向于多用这个优势而忽略了其他理解力的发展,比如听力,触觉等等。如果孩子已经对某些书非常熟悉了,你可不可以不照着书给他讲,就空口白牙复述故事给他听,强化他对句子和故事内容的理解,而不是仅仅对词汇的理解和对图片的依赖? 然后讲故事的时候,如果是熟悉的内容,留一部分让孩子来答,比如brown bear这本书,I see a XXX 这后面的就留给孩子说,讲故事的时候不照着书本内容讲,可以自己加入内容多鼓励互动,多引入问答,孩子手指到哪里你讲到哪里。孩子平时说的一个词,你帮他根据相关内容造句,教他说完整的意思。比如宝宝看到狗经过,说狗,你可以扩展他的这个词说小狗走过去了,小狗走过去干什么呢?小狗要去哪里呢?小狗从哪里来啊?小狗慢慢走还是走得快啊?小狗一边走一边摇尾巴。诸如此类,把狗这个词和狗经过这个场景相关的句子都说出来,教他表达。我上过我们家长First 5 program的parenting 课,里面专门讲到这点的,怎么帮孩子扩展语言能力。我博客上有笔记,如果需要可以去看看。
另外,一定程度上摆脱对玩具和书本给孩子早教上的影响,多带他参与到你们的日常生活里。比如一起洗菜,倒垃圾,擦桌子等等。让知识活起来而不是停留在书本上? 帮助孩子理解他的知识怎么运用起来,语言输出会不会更好?
再就是带回国一次,待三个月,国内人多,大家轮番上阵跟他讲话语言刺激多,语言会飞跃的。我知道的好几例子包括我们孩子都是,回国一次语言就厉害很多。
卡农,你真是我见过的最用心的妈妈之一,已经做得很好很好了。看到你的难处很想帮,不是专家帮不上啊。。。随便提的建议说的不好mm别介意哈。等happyfamily mm来给你建议。她是专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10 4:34:55编辑过]
他们4,5个月就会发妈妈的音,到现在也只会说妈妈,爸爸,猫猫,
其它的人家也不说啊。
俩人都用外星语沟通,愁死我了,
不过他俩懂得我们大人说的任何话,也会用动作语气表达自己,
我约医生了,医生说我们要回国了,没法跟进做测试:(
btw:我们是26周早产娃
看地我有点害怕啊,我家俩都可害羞了,邻居3岁姐姐来玩,第一次儿子哭了半小时,闺女也哭。
第二次以后也都有点紧张,都要预热1小时才肯和人家玩。
在外面有陌生人愁他俩就要大哭,更别提人家跟他们说话摸小手了,
要带回国就是让见见世面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10 7:33:49编辑过]
才16个月啊。。。我刚跟老公说是不是EI的人要保住饭碗啊。。。
我们楼的人也说我们州的ei是不是太闲了,为了跟政府要钱吧,要求太高了。。。其实我看他们对18m的要求也就20-50词,单纯从词汇语言来说,鱼果目前都大大超过了,所以好多人说他先进。。但是我真是觉得他听不懂日常对话,还有不会表达自己意愿,所以我也同意ei说的。。
MM对孩子这么上心,可爱的鱼小果一定会进步飞快的。
卡农,你要不要多跟雨果玩过家家啊?把生活场景再现于游戏里,加入大量的对话。过家家可以引入很多教孩子的东西,寓教于乐的,interaction很多,很练沟通。
我不是专家啊,我觉得如果孩子视觉性理解为主,你们这么小每个月精读30本书,会不会更强化这个优势?会不会这个优势太强了,孩子就倾向于多用这个优势而忽略了其他理解力的发展,比如听力,触觉等等。如果孩子已经对某些书非常熟悉了,你可不可以不照着书给他讲,就空口白牙复述故事给他听,强化他对句子和故事内容的理解,而不是仅仅对词汇的理解和对图片的依赖? 然后讲故事的时候,如果是熟悉的内容,留一部分让孩子来答,比如brown bear这本书,I see a XXX 这后面的就留给孩子说,讲故事的时候不照着书本内容讲,可以自己加入内容多鼓励互动,多引入问答,孩子手指到哪里你讲到哪里。孩子平时说的一个词,你帮他根据相关内容造句,教他说完整的意思。比如宝宝看到狗经过,说狗,你可以扩展他的这个词说小狗走过去了,小狗走过去干什么呢?小狗要去哪里呢?小狗从哪里来啊?小狗慢慢走还是走得快啊?小狗一边走一边摇尾巴。诸如此类,把狗这个词和狗经过这个场景相关的句子都说出来,教他表达。我上过我们家长First 5 program的parenting 课,里面专门讲到这点的,怎么帮孩子扩展语言能力。我博客上有笔记,如果需要可以去看看。
另外,一定程度上摆脱对玩具和书本给孩子早教上的影响,多带他参与到你们的日常生活里。比如一起洗菜,倒垃圾,擦桌子等等。让知识活起来而不是停留在书本上? 帮助孩子理解他的知识怎么运用起来,语言输出会不会更好?
再就是带回国一次,待三个月,国内人多,大家轮番上阵跟他讲话语言刺激多,语言会飞跃的。我知道的好几例子包括我们孩子都是,回国一次语言就厉害很多。
卡农,你真是我见过的最用心的妈妈之一,已经做得很好很好了。看到你的难处很想帮,不是专家帮不上啊。。。随便提的建议说的不好mm别介意哈。等happyfamily mm来给你建议。她是专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10 4:34:55编辑过]
鱼小果很先进啊,我家快20个月了,不咋说话啊,
他们4,5个月就会发妈妈的音,到现在也只会说妈妈,爸爸,猫猫,
其它的人家也不说啊。
俩人都用外星语沟通,愁死我了,
不过他俩懂得我们大人说的任何话,也会用动作语气表达自己,
我约医生了,医生说我们要回国了,没法跟进做测试:(
btw:我们是26周早产娃
看地我有点害怕啊,我家俩都可害羞了,邻居3岁姐姐来玩,第一次儿子哭了半小时,闺女也哭。
第二次以后也都有点紧张,都要预热1小时才肯和人家玩。
在外面有陌生人愁他俩就要大哭,更别提人家跟他们说话摸小手了,
要带回国就是让见见世面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10 7:33:49编辑过]
我觉得懂得大人话就不用着急啊
才刚看到MM也发了个有关EI的帖子,进来握个手。。我家宝宝当时的communication也是0.3%,我当时也是快昏倒了。。知道delay,但没想到按标准delay的这么严重。
MM对孩子这么上心,可爱的鱼小果一定会进步飞快的。
是的,而且其他不delay的地方得分也这么低,刚看到的时候也是震惊的不行了。。不过我就当是个好事来看了,能有人来陪玩,给我一些我想不到的建议,更多的刺激。。
不过看了卡卡帖子,我也开始worry了, 我们13个月大, 能说得词也就"mama,baba,dada, maomao"..
套圈圈, 不同形状的puzzle都不太会玩, 有时候教她,她也不太会跟指令,就是一味的自己乐呵,
不过还是能听懂一部分大人的话, 比如我说"把XX给妈妈",她会递过来
不知道有什么parenting的书我可以读读, 感觉自己有时候都是自己随意在带她
我觉得雨果很可爱呢,小小年纪就可以看这么多书。
崽宝12个月
还不会独自站立,刚学会拍手,会叫爸爸妈妈大大(但是其实不知道自己在叫什么),叫名字基本有反应(但是如果他在玩就不理你了),超级黏人,会拿手机到耳边,会翻书,会拿遥控器指电视开,特别喜欢玩口水泡泡
落后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10 12:18:10编辑过]
太好的帖子了!上来支持一下我们楼的卡卡和bless小雨果
不过看了卡卡帖子,我也开始worry了, 我们13个月大, 能说得词也就"mama,baba,dada, maomao"..
套圈圈, 不同形状的puzzle都不太会玩, 有时候教她,她也不太会跟指令,就是一味的自己乐呵,
不过还是能听懂一部分大人的话, 比如我说"把XX给妈妈",她会递过来
不知道有什么parenting的书我可以读读, 感觉自己有时候都是自己随意在带她
崽宝和你家很像!
会塞东西给人家吃,会拿梳子给你胡乱梳一通。。。大部分情况下还是似懂非懂
再说说鱼小果的情况:32w4d的早产娃,1岁前我一直比较注重的是各项运动的发育(当然游戏唱歌少不了)只是1岁前的娃似乎也看不出别的什么,所以我侧重点一直是运动,3翻6坐8爬周走,完全没有落后,标准的textbook baby,基本上就是出生月龄到纠正后的实际月龄之间完成这些运动,都没有迟过纠正月龄的。所以基本上说来没有delay。。
然后1岁以后就看出有些不一样了。会走以后鱼果的学习重点变成语言了。但是和别的娃不太一样,人家从爸爸妈妈之类的日常开始,他爸爸妈妈似乎会说,但是从来不说。鱼果是个爱看书爱学习的娃,1岁左右精读的书就有30本左右,本本都是读到烂透的,泛读的还有一些。其中有几本字母书,他特别喜欢,总要求讲,于是看着字母书就开始认字母了。说的词汇除了狗狗以外都是书里看来的。到15个月做ei的测试的时候有8个词,3个字母。最近一个月进步很大,16个月的今天,30多个词,还有各种动物的声音,数字1-10里面只有6,10不会发音,字母除了uvw这几个不会发音的,全部认识,字母表能按a-z背下。
各种儿歌最近开始跟我唱头唱尾和做一些动作了(就是开头结尾几个熟悉的音,他能发的出来的,然后眼巴巴让我继续唱和做动作)
玩puzzle全靠记忆,居然拼的不错了。
很多人都说他先进,但是他先进的很奇怪,别的娃不会的他会,别的娃都会的他不会。。。我和他爹还是很担忧的。
来说说他落后的地方,主要是沟通交流上,比如饿了困了之类的意见,从来是没有的。不会表达自己的意愿(不能说没有意愿吧?)
这么大娃都会的指东西,他基本算不会,他只会指书里的东西,墙上的墙贴这类,完全不会指自己想要的东西,想要的东西拿不到也不会求助。
叫他的名字一半情况没有反应,自己玩自己的。
wave goodbye曾经会,现在又不再做了。
social-emotional上,完全不害怕陌生人,对父母依恋似乎不够,不爱hug,不喜欢太强触碰,不喜欢被牵手,总会用另外一只手推,打。
在外面storytime似乎更喜欢游离于人群之外,不喜欢做在腿上做fingerplay,每次都挣扎要跑掉(在家的时候还是喜欢跑到我腿上要求bump的)
我觉得最落后的地方是,完全不太理解语言,我记得看happyfamily mm写的关于语言的发育的,首先是理解,然后才是输出,他是理解的词汇,然后输出词汇,但是没有理解语言本身。所以我倒是觉得他输出大于理解,所以看起来很先进,其实很落后。。。
举例说:让他拿鸭子来。之类的简单指令,他会把认识的词挑出来做翻译:duck。
mazebox上几个小动物,我问他xx在哪儿,他能打开那个小门,连问几个动物都对,但是再来一遍坚决不理睬你。。
问他:狗狗在哪儿。
我连问4次,第一次说当(我家狗狗的名字),第2次说dog,第3次学狗叫,第4次说per(偶尔来我家住的一只狗的名字的一部分)
完全不会指一下或者看向狗狗所在处。
所以我认为是完全没明白我说什么,只听明白了狗一个词,然后他就乱答自己想到的和狗有关的东西。
这类对单词的沉浸还在进一步加深,我感觉他词汇量不小了,但是还是听不懂我们平时说的话,最普通的句子都听不懂。
他经常就是个小型翻译机,能从我们说的中文里提炼出他认识的词然后翻译成英文。(我们所有日常对话都是中文,只有读书中英文混杂,还有儿歌唱英文的,所以他的词汇基本都来自书本,没有太多日常的)
在本周的家访里,我说到鱼果对字母的迷恋,老师说如果很严重就有些象[某些问题]了,她很隐晦没点明,但是我说我知道她在说自闭。我说他有eye contacts,也很爱和我们互动,做游戏,我觉得我不担心这个。老师说,是的,就目前来看没有到需要做自闭测试的必要,但是我们keep an eye on it。
这个说法倒是让我觉得不太踏实,这么个爱笑爱玩的娃还是没有被排除在自闭之外??这个老师同时还是个自闭专家,我知道ei一开始看到我们这些对名字没反应之类的问题首先怀疑的是自闭,可是我觉得不像啊,他会看着我的眼睛大笑(不过对视的确不是那么的多,而且不是那么爱看爸爸,跟我还是不错的),也会跟我一起做儿歌里的动作,玩躲猫猫之类的开心的很啊。而且他没有对作息的严格要求,出门都是随遇而安的,我们出门旅行都不是问题。虽然有些地方比如专注字母有点像,但是不自闭的孩子也可能专注字母之类的啊,为什么老师这样说?只是目前没有必要,将来还有必要?还需要继续观察才能肯定?
看到这段,发现跟我家娃有些相似,MM不妨查查一种症状叫 Hyperlexia,对字母,单词,数字异常敏感,从1岁就可以读书,但是没有联系词汇之间的意思,所有词汇以及生活上的习惯全部靠记忆。有些专家认为Hyperlexia是自闭症的一种,另外一些专家认为hyperlexic children只是一种不同类型的人。我觉得你宝宝的症状也比较符合这个。我们的speech therapist怀疑我儿子也是这个hyperlexia。MM也不用担心,wiki上说大多数hyperlexia的小孩到4,5岁会有极大进步,从而逐步克服一些象自闭的症状。
最后说说本周正式教学家访我和老师讨论的一些问题:
因为一个ei老师说到一些bad behavior要纠正,比如想要我的注意力的时候不是叫妈妈,而是把我手上的东西抢来扔掉,我之前完全没注意到这个。
指定给我们的这个老师却是不同观念,她觉得纠正太多就让娃frustrated,这样不好学习。她主张尽量不说no,除了危险的事情以外,应该改进的是大人,不要给他们犯错的空间。蒙式的理论,倒是和我一直以来相符合的。
然后针对鱼果视觉性学习这点,我们会制作一本相册,把日常的事情拍照,打出来,让他学习日常生活。
但是这个老师对游戏要求很低,比如套环,那种彩虹双塔,鱼果能自己玩个大半,她却觉得玩几片见好就收,在他开始扔之前结束
还有放形状的方块,我给鱼果指定一面,3选1的情况下,他大多能放进去的,玩得还不错,老师却说要制作出1选1的罐子给他玩,这样很轻松的玩下来,我实在怀疑有没有必要,这些方面是老师看低鱼果的能力了么?我们最近开始引入puzzle之类的,鱼果玩得相当好的。。。
这部分我怀疑老师是不想让雨果太专注的玩一样东西,从而有一些偏执的习惯,你有没有问过老师这么做的目的?
ft。。。泡泡水我就买1快店或者target1块钱的东西,压根没想过这类东西也需要想。。。
不过娃目前还不会吹。。。我们吹他也不看嘴型,就是低头玩泡泡
我娃吹泡泡也只看泡泡,但我对着她脸吹气,她能感受到风,很喜欢,会跟着我学
我知道很多人是这种观点,但是你怎么知道娃的滞后是个体发育区别个性区别还是别的原因呢?
delay的可能性很多,如果不是个体区别怎么办?
我宁可早期干预,不会对娃有任何害处,better safe than sorry!
re,我认同这种观点
卡农,你要不要多跟雨果玩过家家啊?把生活场景再现于游戏里,加入大量的对话。过家家可以引入很多教孩子的东西,寓教于乐的,interaction很多,很练沟通。
我不是专家啊,我觉得如果孩子视觉性理解为主,你们这么小每个月精读30本书,会不会更强化这个优势?会不会这个优势太强了,孩子就倾向于多用这个优势而忽略了其他理解力的发展,比如听力,触觉等等。如果孩子已经对某些书非常熟悉了,你可不可以不照着书给他讲,就空口白牙复述故事给他听,强化他对句子和故事内容的理解,而不是仅仅对词汇的理解和对图片的依赖? 然后讲故事的时候,如果是熟悉的内容,留一部分让孩子来答,比如brown bear这本书,I see a XXX 这后面的就留给孩子说,讲故事的时候不照着书本内容讲,可以自己加入内容多鼓励互动,多引入问答,孩子手指到哪里你讲到哪里。孩子平时说的一个词,你帮他根据相关内容造句,教他说完整的意思。比如宝宝看到狗经过,说狗,你可以扩展他的这个词说小狗走过去了,小狗走过去干什么呢?小狗要去哪里呢?小狗从哪里来啊?小狗慢慢走还是走得快啊?小狗一边走一边摇尾巴。诸如此类,把狗这个词和狗经过这个场景相关的句子都说出来,教他表达。我上过我们家长First 5 program的parenting 课,里面专门讲到这点的,怎么帮孩子扩展语言能力。我博客上有笔记,如果需要可以去看看。
另外,一定程度上摆脱对玩具和书本给孩子早教上的影响,多带他参与到你们的日常生活里。比如一起洗菜,倒垃圾,擦桌子等等。让知识活起来而不是停留在书本上? 帮助孩子理解他的知识怎么运用起来,语言输出会不会更好?
再就是带回国一次,待三个月,国内人多,大家轮番上阵跟他讲话语言刺激多,语言会飞跃的。我知道的好几例子包括我们孩子都是,回国一次语言就厉害很多。
卡农,你真是我见过的最用心的妈妈之一,已经做得很好很好了。看到你的难处很想帮,不是专家帮不上啊。。。随便提的建议说的不好mm别介意哈。等happyfamily mm来给你建议。她是专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10 4:34:55编辑过]
学习了
拿到report当天的记录,说实在,这个report拿到我们都震惊了,没想到这么差,就算是早产娃按照出生时间算比例也是很差的结果(我觉得,惊叹他们好严格。。。)
而且看他们跟我们的解释是不能确切的他做到就按没有算,扣credit,比如问他什么东西,他不理就按不知道算,虽然他可能是性格上的原因不想理你,但是我们不知道他是不是如此,所以就不会给他credit。
background第一句话居然是 xx is a delightful 15m english/chinese speaking, chinese boy……
gross motor: 37%
各项考察都运动都有做到,上下楼梯,弯腰,下蹲,走,不知道为啥给这么少分,report没说,只说不考虑,在平均范围内
fine motor: 9%
He needs to learn to pay attention and learn from other people and objects in his environment......
这部分需要观察,鱼果其实手还蛮灵活的,ei老师说,他吃的慢说明口腔肌肉不好,口腔也算fine motor skill一部分,所以扣分也很严重。。
cognition:14% He needs to develop a longer attention span and increase a variety of play schemes when interacting with toys.
其中attending and memory skill: 50% 这是最好的 ,就是游戏的那部分
social-emotional:3%
He does not always show a desire for social attention and does not discriminate between familiar and unfamiliar people of show appropriate sign of separation anxiety when removed for his parents. He also does not respond to his name consistently. He needs to be able to respond to his name being called and develop awareness to a range of emotions.
Adaptive( feeding, dressing, toiling, sleeping) 0.4%!!!!!
主要就是吃饭差了,还要喂,还不好好吃,吃的量也不够,吃的时间太长,不喝杯子,不爱刷牙。。。。。。。。。
communication:0.3%!!!!
有一部分没的分的原因是右耳持续对铃声没反应。。。
He has difficulty following directions…He needs to improve his understanding of language and ability to follow directions. He needs to develop a functional vocabulary so that he can effectively communicate his wants and needs.
summary里居然有这个:
He is a very social little boy who is learning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simultaneously. He greets others with a smile and babbles throughout his day.
根据你上面描述的,我觉得你家孩子挺灵的,竟然被评得这么差。
那些表现给儿科医生看,都算正常的不滞后。
说实话我不太信任那个评定的人。误差偏差主观意见照本宣科的可能太多了。
分州,我们全部免费(如果qualify)
就是州里拨款给他们?
你们都这样说,可是实际上我觉得人家看的都不是这些表面功夫,主要是沟通的基础,鱼果的确很差,我自己也觉得其他方面其实鱼果还是很聪明的,但是沟通啊沟通,我们真的很头大。。。
才16个月,你们太心急了。
不过免费的,用也可以。不过不要给孩子贴上标签。
基本的交流
比如有需求会找人,听懂基本指令
我家孩子2岁了幼儿园放学后饿了渴了也不会找父母要,只会发脾气,就跟小宝宝饿了大哭似的。我觉得跟性格有关。
才16个月,讲沟通不好还太早。
卡农,你要不要多跟雨果玩过家家啊?把生活场景再现于游戏里,加入大量的对话。过家家可以引入很多教孩子的东西,寓教于乐的,interaction很多,很练沟通。
我不是专家啊,我觉得如果孩子视觉性理解为主,你们这么小每个月精读30本书,会不会更强化这个优势?会不会这个优势太强了,孩子就倾向于多用这个优势而忽略了其他理解力的发展,比如听力,触觉等等。如果孩子已经对某些书非常熟悉了,你可不可以不照着书给他讲,就空口白牙复述故事给他听,强化他对句子和故事内容的理解,而不是仅仅对词汇的理解和对图片的依赖? 然后讲故事的时候,如果是熟悉的内容,留一部分让孩子来答,比如brown bear这本书,I see a XXX 这后面的就留给孩子说,讲故事的时候不照着书本内容讲,可以自己加入内容多鼓励互动,多引入问答,孩子手指到哪里你讲到哪里。孩子平时说的一个词,你帮他根据相关内容造句,教他说完整的意思。比如宝宝看到狗经过,说狗,你可以扩展他的这个词说小狗走过去了,小狗走过去干什么呢?小狗要去哪里呢?小狗从哪里来啊?小狗慢慢走还是走得快啊?小狗一边走一边摇尾巴。诸如此类,把狗这个词和狗经过这个场景相关的句子都说出来,教他表达。我上过我们家长First 5 program的parenting 课,里面专门讲到这点的,怎么帮孩子扩展语言能力。我博客上有笔记,如果需要可以去看看。
另外,一定程度上摆脱对玩具和书本给孩子早教上的影响,多带他参与到你们的日常生活里。比如一起洗菜,倒垃圾,擦桌子等等。让知识活起来而不是停留在书本上? 帮助孩子理解他的知识怎么运用起来,语言输出会不会更好?
再就是带回国一次,待三个月,国内人多,大家轮番上阵跟他讲话语言刺激多,语言会飞跃的。我知道的好几例子包括我们孩子都是,回国一次语言就厉害很多。
卡农,你真是我见过的最用心的妈妈之一,已经做得很好很好了。看到你的难处很想帮,不是专家帮不上啊。。。随便提的建议说的不好mm别介意哈。等happyfamily mm来给你建议。她是专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10 4:34:55编辑过]
是啊,少主动给孩子学书本,多点瞎玩,让小孩子自由发展可能会更好些。
太好的帖子了!上来支持一下我们楼的卡卡和bless小雨果
不过看了卡卡帖子,我也开始worry了, 我们13个月大, 能说得词也就"mama,baba,dada, maomao"..
套圈圈, 不同形状的puzzle都不太会玩, 有时候教她,她也不太会跟指令,就是一味的自己乐呵,
不过还是能听懂一部分大人的话, 比如我说"把XX给妈妈",她会递过来
不知道有什么parenting的书我可以读读, 感觉自己有时候都是自己随意在带她
你儿子多大了呢?现在怎么样了呢?
以下是引用乖宝在3/10/2012 2:33:00 PM的发言:
看到这段,发现跟我家娃有些相似,MM不妨查查一种症状叫 Hyperlexia,对字母,单词,数字异常敏感,从1岁就可以读书,但是没有联系词汇之间的意思,所有词汇以及生活上的习惯全部靠记忆。有些专家认为Hyperlexia是自闭症的一种,另外一些专家认为hyperlexic children只是一种不同类型的人。我觉得你宝宝的症状也比较符合这个。我们的speech therapist怀疑我儿子也是这个hyperlexia。MM也不用担心,wiki上说大多数hyperlexia的小孩到4,5岁会有极大进步,从而逐步克服一些象自闭的症状。
这部分我怀疑老师是不想让雨果太专注的玩一样东西,从而有一些偏执的习惯,你有没有问过老师这么做的目的?
就是州里拨款给他们?
才16个月,你们太心急了。
不过免费的,用也可以。不过不要给孩子贴上标签。
我觉得这个评定也的确严的出奇了些,不过我觉得如果能用他们的服务,得到帮助,那也无所谓了
以下是引用Inferno在3/10/2012 7:21:00 PM的发言:
根据你上面描述的,我觉得你家孩子挺灵的,竟然被评得这么差。
那些表现给儿科医生看,都算正常的不滞后。
说实话我不太信任那个评定的人。误差偏差主观意见照本宣科的可能太多了。
我现在一半的时候是带他出去混,每周2次以上图书馆storytime,他在里面我都不管他怎么玩,被小朋友抢玩具我不管,抢人家的太过分就稍微管管,一次music together唱唱跳跳,偶尔去mygym运动一下,瞎玩,逛街买菜1-2次,在家的时间都是把所有玩具过一遍(我主要也对这部分比较上心,puzzle,积木,套圈这类的),我知道的儿歌都唱一遍,游戏能玩的都玩一次,白天书是他要看才看,不主动看,临睡前是固定的读书时间,nap前的书我选,晚上的书他选,我做饭的时候他滑滑梯,玩玩球,满屋子跑,周末都是爸爸在家陪他打打闹闹,或者我们一起出门会朋友去外面之类的。
感觉基本还挺充实的,怎么样算瞎玩呢?我们这很冷,我打算夏天给他在外面弄沙坑和水桌玩沙玩水,想不出啥了
以下是引用Inferno在3/10/2012 7:34:00 PM的发言:
是啊,少主动给孩子学书本,多点瞎玩,让小孩子自由发展可能会更好些。
我们楼的人也说我们州的ei是不是太闲了,为了跟政府要钱吧,要求太高了。。。其实我看他们对18m的要求也就20-50词,单纯从词汇语言来说,鱼果目前都大大超过了,所以好多人说他先进。。但是我真是觉得他听不懂日常对话,还有不会表达自己意愿,所以我也同意ei说的。。
这个也是我的feel 。。。。
刚刚查了一下,的确有点像,不过可能现在还小,还不是特别明显,我会继续注意的,谢谢mm!
你儿子多大了呢?现在怎么样了呢?
mm,这个difficulty in socializing跟很shy一样吗?shy的孩子也无法跟别人socialize啊,比如人家一跟她打招呼就躲妈妈身后,人家问话也不回答,就是不肯跟家庭成员以外的人交流啊。我糊涂了,不知道到底应该界定自己的孩子是shy还是difficulty in socializing。
这个跟吹泡泡不也一样么。会不会他更喜欢去试呢。
他们提议是吹泡泡玩,还有没事就按摩他腮帮子
泡泡其实还是不好吹,当年我们是从吹类似小风车一样的小玩具,重点是那个摩擦力非常小,宝宝很容易吹起来。。。
有些是多说多交流就好,但是还是有很多不是
我大言不惭的说我对鱼果的教养也是挺有系统的,而且多说多交流,我每一天都在做,我全职陪玩,还找很多活动给他,我记得有人说过,有些孩子不是有问题,挺聪明的,但是需要一些帮助去学大家都会的东西。或许就是这些大家自然而然学会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反而是难的吧
看到这里,我觉得鱼果应该就是这样的宝宝了。是很unique的,很smart的。
我家的儿子当年很迟说话,20个月开始叫妈妈。但是,我当时的concern基本不太大,原因就是,我儿子跟我们的沟通非常好。什么都懂都知道,只是不开口。我家是个normal宝宝。
有这样聪明的宝宝,妈妈要辛苦了。不过将来肯定会有回报的,鱼果肯定会有大出息
跟孩子之间的交流。能不能听懂,follow instruction是很重要的。
16个月应该follow instruction可以做的不错了。
我家老二说话也晚,说的少,很多不会说。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担心过。因为跟我们的互动
非常好。我们说的基本都能听得懂。很小的时候(可能一岁前后)让他自己去拿鞋要准备
出去之类的,做的都很好。当然偶而也不听,凭我们对他的了解他就是赖皮,有时候故意
不做,逗大人玩,而不是听不懂。
老大当时就是很明显听不懂。能感觉到与大人的沟通非常有问题。开始我们儿医总是觉得没事。
看着特聪明一小孩。到后来也不得不让我们赶紧去看其它专科医生并同时各种therapy。
16个月开始intervention不算晚,要是托大的思想拖到小孩大了真有问题再从头来过就
真得不偿失。
以下是引用Inferno在3/10/2012 7:26:00 PM的发言:
我家孩子2岁了幼儿园放学后饿了渴了也不会找父母要,只会发脾气,就跟小宝宝饿了大哭似的。我觉得跟性格有关。
才16个月,讲沟通不好还太早。
那篇文章里的十一个小孩其中一个小孩被扔到弱智儿童学校(父母没有爱心,父亲自己是心理医生但是说自己从来就不喜欢小孩),其他几个过了几年后这些自闭现象都减弱很少,social 能力提高很多。我同事本人也特正常。
我觉得稍微干预是可以的,但是最好不要让宝宝离开正常的生活环境,干预太多了可能还会有负面影响。
这种表现在二十年前大家一般都不会怀疑自闭症啥的,倒是现在百分之一的概率我觉得是夸张了点,稍微有些表型就被归入,好像没有这个必要啊
话说我家老公好几岁才开始说话呢,现在还不是好好的
双语家庭的孩子就是说话交流稍微慢一点嘛,说两种语言呢
我觉得美国人有时候有点太教条了,每个孩子性格个性都不同,都按统一标准评分真的准确吗。我感觉有些娃开窍慢点,有些快点,早晚也就半年的事情,没有严重滞后就ok了。一个婴儿能早或者晚几个月学会做某件事情,真的会影响到他成人后的生活吗?
我随口说说哈,不是专家。而且我家是粗线条型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