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肉类出口商焦虑等待:资质快到期了中国没回应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5年3月15日 5点7分 PT
  返回列表
39204 阅读
24 评论
观察者

据美媒彭博社14日报道,由于数百家美国肉类加工厂的对华出口资格将于下周到期,价值超过30亿美元的美国牛肉、猪肉和家禽对华出口可能将受到影响。作为2020年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一部分,这些工厂包括JBS SA、泰森食品公司、嘉吉公司和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等。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中国对美国肉类的进口量仅次于墨西哥。当地时间周四,美国肉类出口联合会(USMEF)的发言人舒勒(Joe Schuele)透露,“美国农业部仍然没有从中国方面得到关于注册更新问题的回应。”

该协会代表美国牛肉、猪肉和羊肉行业。舒勒难掩担忧地说,现在有如此多的工厂需要进行资质更新,“形势非常严峻”。

曾在USMEF担任首席经济学家,现为全球农食品市场研究公司Global AgriTrends创始合伙人的布雷特·斯图尔特(Brett Stuart)还表示,“(如果没有进行更新),这最终意味着我们可能面临全面的出口限制。”

美国农业部暂未对此予以置评。彭博社援引该部门在2月25日发布的一份通告称,美方已向中方要求延长这些肉类工厂的注册有效期,但中国海关总署网站上几十家工厂的注册已于今年2月失效。

据这份美方通告称,2月,在中国海关总署网站上,向中国出口的4家美国牛肉、7家乳制品、2家猪肉和71家家禽出口企业的注册失效,注册状态显示为“超期”。中方没有对美国农业部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出的注册续期请求做出回应。

通告还提到,另有数百家美国企业的注册有效期将于今年3月和4月到期,中方也没有回应这些企业的续期请求。


中国海关总署官网“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信息”

美国农业部试图安抚出口商,称从其他国家的类似经验来看,在双方协商续期期间,中方会继续维持贸易往来状态。不过,彭博社指出,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挑起新一轮对华贸易争端,这一问题正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在宣布对所有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全面关税后,美国特朗普政府又在3月4日对中国进口产品进一步叠加关税10%。中方也迅速打出“反制组合拳”,两度回击美方:从2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煤炭和液化天然气加征15%的关税;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气量汽车和皮卡加征10%的关税。

从3月10日开始生效的反制关税主要聚焦美国农产品,对原产于美国的鸡肉、小麦、玉米、棉花加征15%关税;对高粱、大豆、猪肉、牛肉、水产品、水果、蔬菜、乳制品加征10%关税。

美媒《纽约时报》评论称,中方发起的一系列反制行动,是迄今为止针对特朗普关税政策反应最快、协调最一致的一次,这些措施不但包括对美国农产品加征关税,还“剑指”数十家美国企业。

彼时,美国肉类出口联合会的舒勒就对中美贸易争端表示担忧。他强调,关税摩擦更糟糕的结果,是花费数年甚至数十年才建立起来的商业关系毁于一旦。

“在很多农业领域遭受重创之际,出口一直是推动美国肉类和畜牧业保持蓬勃发展的真正动力。”他说。

美国最大猪肉加工商史密斯菲尔德的首席执行官谢恩·史密斯(Shane Smith)近日也公开表示,贸易摩擦正让猪肉出口业务变得更为复杂。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周三,史密斯在美国银行举办的直播活动上表示,史密斯菲尔德公司向中国出口的肉类数量并不多,主要出口美国消费者通常不买的猪肚、猪心和猪头等内脏产品。他相信,即使关税上调,中国仍将是内脏产品的最佳市场。

“对于新鲜猪肉来说,关键是要为每一块猪肉找到一个家。”史密斯接着说,“随着关税的到来,你环顾全球,看看形势如何发展,汇率是如何变动的,这让情况变得更加复杂。”

他还补充道,关税可能会影响美国猪肉生产商,因为他们主要从加拿大进口小猪崽。与此同时,特朗普坚称“不会改变对加拿大加税的决定”,加方早前已表示将采取报复性关税予以反击。

彭博社13日报道称,华盛顿智库税务基金会(Tax Foundation)的最新分析数据显示,短短一个月时间,特朗普已经推出了针对价值1.4万亿美元商品的关税措施,比他在首个任期的加税商品价值(3800亿美元)的三倍还多。从运动服饰到豪华汽车,再到化学品制造的各行各业,都感受到了特朗普新政下的贸易寒冬。华尔街股市本周更遭遇“黑色星期一”,经济衰退恐慌加剧。

美国经济学家和商界人士连日来敦促特朗普政府制定“更可预测的关税议程”,以平息市场的紧张情绪,但深陷舆论批评的特朗普仍不为所动。

当地时间周四(13日),在椭圆形办公室与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举行会晤时,特朗普表示,他没有计划撤回美国正在实施的对钢铁、铝和其他材料进口的关税,也不会改变在4月2日施行“对等关税”的决定。

特朗普还声称,美国“被骗了很多年”,这次不会“屈服”。他承认关税将对美国经济产生影响,但坚称“混乱不会持续太久”。

对于中美贸易问题,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此前表示,中方多次阐明,美方单边关税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破坏多边贸易体制,不仅解决不了自身问题,还会对中美经贸合作和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造成破坏。中方敦促美方尊重其他国家权益,立即撤回无理无据、损人不利己的单边关税措施。希望美方客观、理性看待和处理问题,尽快回到通过平等对话妥善解决分歧的正确轨道。

a
alextelltale
1 楼
不急,大陆居民的人均蛋白质摄入量已经赶超美日了,要谨慎评估一下。
共产党的娘
2 楼
不卖中国可以卖其它国家,世界上人人要吃饭,粮食农产品又没有供过于求,总有其它买家的
咔炸飞
3 楼
美国的问题在内部,不在商贸往来。当然美国人高收入理应享受高消费而不是次级,物价上涨匹配。以后各国都自产自销,美国人的主要问题还是懒,
老寓公
4 楼
观察者怎么不报道一下中国电动车出口商是个什么情况呢?
Y
Yummy2000
5 楼
这个大的供应商,立即消耗这点牛肉,根本不是问题。
Y
Yummy2000
6 楼
美国人懒? 你每天清晨,看看高速上的车辆。美国人大部分非常勤奋,只是消费理念不同,当然也有懒人。但中国的懒人,一点不比美国少。如果中国有美国这种福利,懒人更多。 ============================================================= 咔炸飞 发表评论于 2025-03-14 07:24:19美国的问题在内部,不在商贸往来。当然美国人高收入理应享受高消费而不是次级,物价上涨匹配。以后各国都自产自销,美国人的主要问题还是懒,
c
cn_abcd
7 楼
共产党的娘 发表评论于 2025-03-14 07:21:02 不卖中国可以卖其它国家,世界上人人要吃饭,粮食农产品又没有供过于求,总有其它买家的 ================= 不错,非洲严重缺乏蛋白质,可以卖给非洲人民
O
Observerx
8 楼
肉价该下调了
土拨鼠拨土
9 楼
老寓公 发表评论于 2025-03-14 07:24:42 观察者怎么不报道一下中国电动车出口商是个什么情况呢? 是啊,什么情况啊,以后报道一定要同时报道,让中黑心里好受些
竞选
10 楼
美国肉类产品降价,对美国消费者是好事。 中国肉类价格上涨,消费者当然不满意。
杰瑞王
11 楼
直接把肉拉走,倒进渤海湾
p
pellegrino
12 楼
美国增加关税的目的是减少从中国进口,从而打击中国的工业,增加失业 ,恶化中国经济。 中国报复必须是减少从美国进口。 中国不从美国进口也不能自己生产,必须从澳大利亚,巴西,阿根廷增加进口。
j
jinht
13 楼
当年不从美国买大豆,从巴西买高价的。然后美国再把大豆卖给巴西以前的客户。最后发现大豆产的都卖出去了。买的也都买到了!
清如许1
14 楼
观察者。哦,中共党媒又替美国出口商着急了,美国出口商是你爹咋的? 你不是希望美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美国搬了,你应该很开心才是,焦虑个啥子捏。
s
starwars
15 楼
美国肉类价格飞涨,这些人还要出口中国?
k
kittyl
16 楼
运到海湖山庄
西
西岸-影
17 楼
starwars 发表评论于 2025-03-14 10:32:26 美国肉类价格飞涨,这些人还要出口中国? ——- 这不是因为肉多了,而是因为肉品加工业的成本提高了。 而成本提高是因为贸易战的关税增加了,让有关的设备和零件从中国进口价格提高,加上市场萎缩而规模化生产的效益降低而导致生产商不愿意和没能力加工同等数量的肉品,这就让市场上的肉减少,也就推高价格。 你想象因为肉不能出口了,就会贱卖?这在美国是不可能出现的,行业需要价格维持垄断,听说过大萧条时期牛奶被倒入大海的事情吗?一方面是美国人挨饿,一方面是牛奶被厂家倒入大海。 因为牛奶厂需要维持价格,不能是共产主义。 昨天报道美国的玉米和黄豆基本不能出口中国了,一项就是70亿美元的损失,川普说可以国内消费。这厮根本就不懂资本主义是怎么运作的。再说,这些粮食在中国主要是喂猪的,而美国人不那么吃猪肉。
t
true?
18 楼
土拨鼠拨土 发表评论于 2025-03-14 07:44:26 老寓公 发表评论于 2025-03-14 07:24:42 观察者怎么不报道一下中国电动车出口商是个什么情况呢? 是啊,什么情况啊,以后报道一定要同时报道,让中黑心里好受些 一一一 也有可能让那些狗腿子更难受。
b
bsmile
19 楼
提供给美国国内市场啊,没看到美国现在牛肉已经贵到各种离谱了吗?
孤岛侠客
20 楼
干嘛出口,留在国内降低通胀不好吗?!
小毛er
21 楼
卖给美国人好了。肉价下调一些大家都开心。
浅盈
22 楼
中国做的好
w
wfucku
23 楼
中国继续拖字诀,逼川普改口,赞
x
xiaoyuzi
24 楼
这些farmer大都是maga,这是他们应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