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动计划”中被判有罪的前哈佛系主任入职清华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5年5月7日 14点49分 PT
  返回列表
24352 阅读
19 评论
知识分子

Charles Lieber, the former Harvard professor who was convicted of lying about his ties to China, has taken a job at a Chinese university. pic.twitter.com/Wmx7Tc1tuz

— Steve McGuire (@sfmcguire79) May 6, 2025

5月1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官网发文宣布:曾任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系系主任的国际纳米科学与化学领域著名学者查尔斯•利伯(Charles M. Lieber) 已“全职加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并受聘清华大学讲席教授”。根据那份通告,除了清华的职位,利伯还将担任深圳医学科学院的研究员,后者由知名生物学家颜宁担任院长。

至此,这位曾因未披露与中国关系而被判有罪的纳米领域顶尖科学家的去向终于尘埃落定。

01

被捕、宣判,

中国行动计划最著名受害者之一

出生于1959年,查尔斯•利伯因在纳米材料和纳米器件的合成、组装,纳米电子器件在生物学中的应用等多个领域的贡献而闻名。2004年,利伯入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之后他陆续获得了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国家工程院等院士称号,成为美国的五院院士。2015年,利伯还当选了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1 年,汤森路透根据其论文的影响力,将利伯评为 2000-2010 十年间的全球杰出化学家。2012年,利伯获得了沃尔夫奖,以表彰其“在纳米线形态与异质结构的精准调控方法上的创新,系统表征其物理特性,并开拓其潜在应用领域”。

自2015年起,利伯就开始担任哈佛大学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系系主任。2020年1月28日,作为哈佛系主任的利伯被FBI从办公室中带走,成为了中国行动计划中被逮捕的最为知名的科学家之一。中国行动计划是特朗普第一任期所推动的所谓的针对中国学术间谍的一项措施。美国司法部逮捕利伯的理由是认为他未能如实披露自己与中国高校的合作关系与所获报酬。

利伯被捕事件发生一年多后的2021年3月,包括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41名科学家发表了联名信,信中称利伯是“他那一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联名信公开质疑了美国联邦政府对利伯的起诉,并批评哈佛大学未能为他提供辩护支持。信中提到:由于对严重不当行为缺乏证据,检察官们把目光对准了研究者们的“误报” 及 “模棱两可” 的与经费有关的申请表。信中还提及了利伯的身体状况,因身患淋巴癌,漫长的诉讼之外,利伯还需要经历多次痛苦的治疗。

被捕两年后,2021年12月,利伯案公开审判,这是中国行动计划中第二例公开庭审的案件。

经过6天的审判,利伯被判6项重罪,罪名包括隐瞒其与中国人才计划的关系,以及提供误导性陈述和虚假纳税申报单。

利伯在录音中承认了自己误导联邦调查局特工、隐瞒了接受中国大学资助的事实,以及未申报访问中国期间收到的款项,这为政府对他的指控提供了有力证据。然而,他的支持者指出,他并未因间谍活动或窃取商业机密而被指控或定罪,而后者才是中国行动计划号称的目的。

利伯的辩护团队辩称,他的回答并非因为不诚实,而是因为他自己也无法确定一些关系。他的律师还表示,没有证据表明利伯故意隐瞒他在中国大学获得的收入。

即便最终被判有罪,利伯被调查的真正原因,不少学者坚持认为:只是因为他的实验室里有不少中国学生。利伯案宣判后不久,美国天普大学华裔物理学家郗小星就曾对《化学世界》表示:“根据学生的来源来针对性的处罚教授也是按照种族(给人)定性,这违背了美国的理念。”2015年,郗小星曾因涉间谍活动被捕,后来他证明了自己的清白无辜,美国政府撤销了对他的指控。

02

到中国去

接受一个来自中国的教职,对一直关注着利伯情况的科学界同行而言并不突然。

有罪判决后,利伯的律师曾以“明显的不公正”和证据不足为由上诉,要求对无罪开释或重审,但未获成功。2023 年,地方法院宣布量刑,除已服刑的监禁之外,64岁的利伯被判处两年缓行,6个月软禁,并处以 5万 美元罚款,以及向美国国税局赔偿 33600 美元。

尽管大量批评直指对利伯的定罪带有政治动机,但利伯案却一直被视为美国司法部“中国行动计划”取得的一项“引人注目的胜利”。胜利的背后,受到最大影响的,无疑是这位科学家本人,《纽约时报》发文称:“波士顿法庭上,一位科学巨星跌落泥土中”。

被捕后,利伯一直处于带薪行政休假状态——这是美国雇主对于接受调查的员工,或是对员工进行纪律处分或终止雇佣关系前通常会使用的一种临时措施。

2023年2月,利伯在哈佛低调退休。根据《哈佛深红》的报道,没有人能回答这位化学家的退休究竟是出于自愿还是哈佛大学管理人员的要求,也没有人知道,退休后的利伯是否会获得一个名誉教授的称号,就像大部分达到了他这个学术水平的顶尖科学家和系主任们那样。大家只知道,从那一年的2月4日之后,利伯的名字就从化学与化学生物系的网站和哈佛大学教授名录上消失了。

2024年6月,据美国期刊《化学化工新闻》(C&EN)报道,利伯曾向其缓刑监督法官提交申请,希望获准前往中国6天,“讨论香港大学可能的教职,并发表科学演讲”。这是这位顶尖化学家有意到中国任职的想法首次被公开。

据《哈佛深红》报道,7月,利伯请求参加北京国际脑会议,发表主题演讲并“讨论研究和潜在合作”。但后续,并没有关于利伯前来香港或北京参加活动的官方消息。

在年轻化学家扎堆的ChemJobber上,年轻科学家们讨论这位大牛“应该是需要工作”。有人提到:“他现在太具争议性,无法在美国大学找到另一份工作”;也有人提到,以利伯的资历,“应该仍然可以在美国找到工作,但很可能无法进入他心仪的大学”……

4月28日,利伯的就职仪式上,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副校长王宏伟说,利伯的加入是这位全球知名的科学家“对清华大学发展的高度认可”;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院长欧阳证则表示:相信利伯的加盟将“带动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并有效推动卓越学术共同体的构建”。

而今,对这位66岁的顶尖化学家在一所中国大学找到新教职的情况,郗小星对《化学世界》评论道:利伯对中国来说是一个绝佳的人才。“他是纳米技术领域最聪明的人才之一,但他无法在美国工作……现在他在中国找到了这个职位,这对中国来说真是太好了。”

 

想不开1
1 楼
整个事情说明了什么?
H
HALS
2 楼
吃里扒外、见利忘义。患淋巴癌、命快没了。活该! 再说了,他不是任何一个他所研究的方向的开拓者。
蓝靛厂
3 楼
HALS 发表评论于 2025-05-07 08:21:43 吃里扒外、见利忘义。患淋巴癌、命快没了。活该! 再说了,他不是任何一个他所研究的方向的开拓者 ------------- 你每一个字都在表现着接受了中共教育所结出来的恶果 吃里扒外、见利忘义
蓝靛厂
4 楼
你每一个字都在表现着接受了中共教育所结出来的恶果 吃里扒外、见利忘义
还有没被注册的用户名没
5 楼
在中国可是要爽死了,说不定还能遭遇一树梨花压海棠:))
d
dada2023
6 楼
包括【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41名科学家发表了联名信,信中称利伯是“他那一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利伯案却一直被视为美国司法部“中国行动计划”取得的一项“引人注目的胜利”。 《纽约时报》发文称:“【波士顿法庭上】一位科学巨星跌落【泥土中】” !! 建国,加油!!
L
LLC
7 楼
这个消息登过几次了,就一个教授往这个方向走,成千上万的教授往另一个方向走也没见这里有消息
s
shakuras2000
8 楼
MAGA又赢了
密码忘记了
9 楼
就事论事他被判刑一点都不冤。 贪字让他栽了个跟头。
居家凡人
10 楼
只看到贪
没事逛逛88
11 楼
这个西方佬能适应中国的人文环境才怪,不过他也没有其它路可走了
湾区范儿
12 楼
以前定罪没有冤枉他,因为他在哈佛工作期间,违法规定,还拒绝披露和中国合作的项目和资金。如今他光明正大为中国服务,是合法的。
x
xyz18
13 楼
每个月5万美金,哈佛都给不了这么高工资
s
smeagolrocks
14 楼
坐实了罪名
b
bsmile
15 楼
没事逛逛88 发表评论于 2025-05-07 09:56:23 这个西方佬能适应中国的人文环境才怪,不过他也没有其它路可走了 ========== 的确,只能靠自己的真本事去剥出一条路了
b
bluetag
16 楼
这种专业,个人能力并没有那么重要,成就主要取决于实验室的经费和科研环境,换个地方从头开始,基本就没什么用处了,国内的人也不会再把他当回事,只是短期把他当个宣传工具,因为他在美国的资源人脉没有了。
西
西楼月如钩
17 楼
说明判的没问题。 川普收拾哈弗也没问题。 大学必须要改造 部分左右,首先要服务国家利益。谷歌这种当年以不作恶之明,拒绝国防部开发合同的企业往死里锤。
s
sysyphe
18 楼
那个拿诺贝尔的老杨还放弃美籍了呢 住清华专门盖的别墅 还收到一个上帝的惊喜
M
Maui2021
19 楼
搞不好中国会给他也准备一个翁帆。 没事逛逛88 发表评论于 2025-05-07 09:56:23 这个西方佬能适应中国的人文环境才怪,不过他也没有其它路可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