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特曼被开除,OpenAI为何突发“宫斗”?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11月18日 17点19分 PT
  返回列表
107925 阅读
11 评论
新京报

OpenAI此次“宫斗”的导火索,应源自对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理念的分歧。

▲2023年11月16日,萨姆·奥特曼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图/IC photo

文 | 马尔文

全球瞩目的重量级人工智能初创企业OpenAI,终于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科技公司剧本:在经历了早期携手共进的甜蜜岁月后,创始人在科技大规模进入市场的前夜突然出局。

据澎湃新闻援引OpenAI董事会官方消息,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将辞去CEO职务,并离开公司,首席技术官米拉·穆拉蒂将担任临时首席执行官,立即生效。

一切发生得看似毫无征兆。就在不久前,OpenAI刚刚发布了一系列新产品,奥特曼还为公众端出了一系列将ChatGPT向各领域开放的新布局,成功引发了又一次大规模讨论。

奥特曼被罢免的消息一经发布,就迅速成为各大媒体的头条。值得注意的是,董事会的公告措辞比起正常的人事变动消息显得要严厉许多。公告称,“董事会认为奥特曼先生在与董事会的沟通中不够坦诚,妨碍了董事会履行职责的能力,董事会不再相信他有能力继续领导OpenAI”。

“不够坦诚”“妨碍董事会”“不再相信”,这三个关键词,对于一家公司的联合创始人、CEO兼公众代言人来说,几乎是最高级别的“指控”。

这种严厉,也迅速引发了业内各种猜测。有人认为这是OpenAI进入商业化前夜,利益分配的分歧之争,也有人认为涉及微软等股东之间的权力之争。

但从种种迹象来看,此次“宫斗”的导火索,更多应源自对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理念的分歧。

OpenAI的非盈利性董事会共有6名成员,其中包括奥特曼在内,共有3名OpenAI员工。而本次“宫斗”事件结束后,另外一名联合创始人格雷格·布罗克曼当即宣布离职。如此一来,仍然留在董事会内的OpenAI员工,仅有首席科学家伊尔亚·苏茨克维一人。

有社交媒体爆料称,最终驱逐奥特曼的董事会投票数为4:2。这也使得外界认为,本轮冲突的根源很有可能是苏茨克维与奥特曼等人的理念分歧所致。

此前,苏茨克维很少接受媒体采访。但如果追溯OpenAI的历史,苏茨克维几乎是一个奠基性的人物。作为全球知名的人工智能科学家,苏茨克维师从于人工智能教父、深度学习先驱杰弗里·辛顿。

OpenAI成立之初,正是因为马斯克偷偷从谷歌挖走了苏茨克维,才导致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与马斯克宣布绝交,自此不再有私人往来。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月,苏茨克维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在ChatGPT成功之后,自己已经做出了“职业生涯最大的转变”,即成立了新团队专注于“超级对齐”的项目。

所谓“超级对齐”,通俗来说,是为了建立一套控制技术,用于保障未来超越人类智能的“超级人工智能”能够始终做人类想让其做的事,相当于是一套“针对超级人工智能的安全程序”。

这或许正是OpenAI创立者以及人工智能探索者的理念。此前,OpenAI曾在各种场合传递过,自己的使命是构建对每个人都安全和有益的AGI(通用人工智能)。为此,OpenAI要采用非盈利和有限盈利的模式。

▲首届人工智能安全峰会于2023年11月1日至2日在英国布莱奇利园举行。图/新华社

种种迹象显示,在ChatGPT成型并开始进入大规模应用后,这些潜在的分歧开始慢慢浮现。

例如,尽管首席科学家已经做出了职业生涯的最大转变,但奥特曼在此前接受采访中,并未对“控制与监管人工智能”表达足够的重视,甚至提出“人工智能还没到需要监管的时刻”。

而在11月份的OpenAI大会过后,外界一致认为ChatGPT推出了多个更新升级,尤其是即将上线的GPT Store,是OpenAI搭建商业化生态的重要标志。这些,或许从“苹果”的发展史来看是值得称赞的重磅发布会,但要注意的是,OpenAI及其众多参与创建者的初衷,并不是要做一个人工智能时代的“苹果”。

因此,尽管关于奥特曼离任的准确原因仍然需要更多信息来证实,但人工智能背后的路线、理念分歧应该正是此次“宫斗”的深层原因。

从科技企业的发展史看,在新技术发展的前期,不同路线、理念的参与者往往能够团结协作,共同为了科技普及而合作前进。但当科技普及已经发生,关于商业化、实现路径的种种理念差异,却可能拆散原有的创业团队。

对于OpenAI来说,通过ChatGPT让全世界感受到了未来人工智能的冲击与影响,并在部分领域率先进入应用普及,这至少代表着OpenAI创立之初的理想已经阶段性实现了。

在人工智能普及和深度应用的前夜里,或许,关于未来技术应该如何普及、如何监管的理念与路径之争,才刚刚拉开帷幕。

令胡冲
1 楼
非常吃惊。阿尔特曼确实喜欢抛头露面,到处开会,疏于公司日常运作。但被直接踢出,指责口气严厉,太小题大做了吧?这董事会得多深的矛盾啊、多Toxic的工作环境啊。 4:2被直接开除。那等于被首席程序员伊尔亚维背后捅了一刀。 微软占股49%,这里面没说话?还是说就是微软或马斯克干的?:) CEO不控股,就是这下场。
令胡冲
2 楼
一查才知道,是个多么不正常的董事会。董事会里面六个人都不代表任何资本利益。平等投票权,随心所欲个人投票,不受任何制约。可能沿用了过去非盈利组织的架构。最近几个月公司投资数千亿,估值近万亿,却没有重组董事会,按资本比例重划投票权。天大的疏漏。 微软的钱… 想想都替它心疼啊。钱多,做事太自信,老印自己没开过公司,技术出身,ooops, 忘了?:)
h
hombre
3 楼
老印厉害。
華西車城
4 楼
真正的 AI 就是人類的終結者。
农村干部
5 楼
凡是创新的公司都不会用烙印当头。
风云再起888
6 楼
犹太人或者美国人的公司喜欢让印度人做ceo 或许后来他们才发现印度人比中国人更难对付 拜登想利用印度来遏制中国 后来才发现其实没什么用处,印度也不是池中之物
3
300K
7 楼
OpenAI很烧钱, 要继续走偏向非盈利甚至开源路线,几乎无法存活。微软的钱不是白给的,微软在迅速的整合OpenAI。奥特曼和布斯克茨离开后,OpenAI 可能会变成微软的子公司, 微软一步登天。
g
gameon
8 楼
在炒奥特曼前,让自家的openAI 分析过,此决定是否恰当吗??
v
voiceofme
9 楼
董事会和公司股权没有关系,导致投票的倾向和公司的资本没有关系。这是非盈利机构的普遍模式,还是openAI是个特例?微软投了那么多钱,被和资本结构不关的董事会控制支配,这是微软的滑铁卢还是微软能逆袭控制openAI的转折点。如果是那个从google来的AI科学家的胜利,那么公司的走向会偏向于微软期望相反的方向。
b
bsmile
10 楼
300K 发表评论于 2023-11-18 07:04:51 OpenAI很烧钱, 要继续走偏向非盈利甚至开源路线,几乎无法存活。微软的钱不是白给的,微软在迅速的整合OpenAI。奥特曼和布斯克茨离开后,OpenAI 可能会变成微软的子公司, 微软一步登天。 ============ 这应该就是openAI的计划,上边有人给钱,自己只需要专心自己的研究,还不需要过多担心产出,这是科技人士的dream job。
天乙贵人
11 楼
微软投资了openAI,现在是赶走创始人,自己人控制它的时候了。典型的收购公司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