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克等早就想在美国用机器制鞋 但发现这太难了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5年4月23日 0点0分 PT
  返回列表
26264 阅读
14 评论
加美财经


华尔街日报报道说,特朗普将关税视为促进美国制造业的一种方式,但耐克努力将生产从亚洲转移到美国的过程,却是一个警示故事。

特朗普希望,对亚洲及其他地区低成本国家征收高额关税的威胁,将迫使美国企业把制造业和就业岗位带回美国。但美国的高人工成本意味着企业必须想办法用机器取代工人。对一些行业来说,这出乎意料的难。

事实上,耐克多年来一直在尝试将部分制造从中国、印尼和越南转移到北美,却只是证明了美国品牌要摆脱灵活、低成本、依赖大量工人的合同制造商有多难。这些制造商为美国消费者生产各类产品。

从2015年开始,耐克在雄心勃勃的投入数百万美元,试图在这个高度依赖人工的行业实现部分自动化。当时,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上升,加上3D打印等制造技术取得进展,让人们看到用更少工人来制鞋的可能。

这家运动鞋巨头选择了Flex公司,这是一家美国制造商,曾帮助苹果在德克萨斯建起生产Mac Pro的复杂工厂。公司的目标是在墨西哥哈利斯科州瓜达拉哈拉市建设一个高科技制造基地,到2023年每年生产数千万双耐克运动鞋。

这个工厂依然需要数千名工人,但比起亚洲制造同样数量鞋子的工人数量要少得多。一些参与者表示,如果成功,这个项目或许能成为在美国进行生产的模板。

耐克的竞争对手们也看到了重新思考制造模式的机会,传统模式完全依赖于亚洲大型工厂和大量廉价、熟练的工人手工缝制布料、粘合鞋底。

“这看起来不像现代生产,更像是福特T型车的流水线和中世纪鞋匠的工作台结合体。”2015年,服装制造商Under Armour时任创新执行副总裁凯文·海利说。

他当时表示要在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利用自动化技术制鞋,这个项目被称为“荣耀计划”。

差不多同一时间,阿迪达斯在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和德国安斯巴赫启动了“快速工厂”计划,利用高科技设备快速生产鞋子,宣称这是“鞋类制造的新纪元”。

2016年,Flex时任总裁迈克·丹尼森表示,“如果他们想从中国和越南撤出,就必须用不同的技术手段来实现。”

耐克的尝试是最激进的。公司目标是在不到十年时间内实现大规模自动化生产,据称这样可以降低劳动力成本,并更快将新款鞋交付给美国消费者。

汤姆·弗莱彻负责Flex公司的这个项目,他最初信心十足,因为自己刚为苹果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建成了一座复杂的Mac Pro工厂。

当时,苹果正寻求将部分制造业务带回美国。Flex努力重构生产线,利用自动化手段尽可能减少人工操作,这一经验当时派上了用场。

耐克与Flex建立了新的生产线,采用了许多电子制造中常见、而在制鞋中罕见的设备,比如“拾放机”——原本用于将电子元件安装到电路板上。这些机器计划用于制造鞋面、编织布料、添加标志以及粘合鞋底。

但很快麻烦就来了。

机器人难以处理制鞋中柔软、有弹性、可拉伸的材料。鞋子的布料会随温度变化而伸缩,而且没有两双鞋的鞋底完全一样。

人工可以灵活应对这些挑战,但机器却很难做到。

“你在试图做非常精确的工作,但气温一冷或一热,材料的状态就变了,”弗莱彻说,“我们当初没有预料到这一点。”

结果,这家工厂的生产从未实现原先设想的自动化水平。随着制鞋量增加,工厂员工人数增至5000人,大约是最初计划的两倍,人工成本也高于越南同样规模的劳动力。

许多任务都难以实现自动化,例如将鞋底精确地粘合到鞋面这种细致工作。

“如果你粘得不对,鞋子就会明显扭曲,对不齐,这种外观问题会导致产品无法通过质量检测。”弗莱彻说。

一个核心问题是,耐克的鞋型种类极为繁多。几十年来,美国的消费品牌几乎给予设计师无限自由去打造最酷的产品,再由亚洲制造商实现这些设计。

与汽车或iPhone不同,鞋子的款式几乎是持续不断地在变化。

但实现自动化制造的前提是产品设计必须简单,让机器能够反复完成同样的操作。而电子制造中使用的是坚硬、标准化的材料,使得机器可以重复数百万次同一个步骤。

“从设计方式到所用材料和鞋型的复杂程度,你都得有所取舍,”前耐克高管迈克尔·牛顿说,他曾负责这个项目。“但这与消费者的需求背道而驰。他们希望产品有非常多样的选择。”

有一次,Flex的团队花了8个月时间开发自动化方式,把耐克的标志“钩子”印到鞋上。结果耐克很快就换了新款鞋,Flex研发出的技术不再适用。

牛顿表示,如果量产的是结构简单的鞋,比如机织鞋面配合模制鞋底,难度会小很多。但耐克不愿对设计设限,他们期望制造商能生产出设计团队所想出的任何新款鞋子。

“制造部门在很多时候并没有平等的话语权。”弗莱彻说。

到2017年,Flex公司的投资者开始对不断上升的成本感到不满,有人质疑为什么一家电子制造公司要涉足制鞋业务。Flex和耐克最终在2019年初结束了这个项目。

同年,Under Armour也不再向投资者提及其“荣耀计划”中在美国制鞋的目标。那一年,阿迪达斯因在用机器人制造复杂鞋型方面遇到困难,宣布关闭在亚特兰大和德国的生产工厂,并将其“快速工厂”技术转移给亚洲的供应商。

三家运动品牌最终还是坚持或者说不得不留在越南、中国和印尼这些海外生产地,尽管疫情期间的工厂停工已经暴露出生产集中在某一地区的风险。

现在,中国、越南和印尼成为特朗普的重点对象。本月早些时候,他对越南和印尼分别加征了46%和32%的关税,随后下调至10%,并给予90天宽限期。美国还将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提高到145%。

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表示,政府希望劳动密集型产业回归美国。

“将会有成百万上千万的人在拧一个个小螺丝来组装iPhone。”他最近在接受CBS采访时说。

目前,苹果几乎所有的iPhone都是在中国和印度等低成本国家生产的。

新一轮关税威胁,正让一些人重新思考,耐克等品牌是否最终还是要再次尝试自动化制造并把制鞋业带回美国。牛顿和弗莱彻都认为,这仍有可能实现,尽管过程不会轻松。

“你需要充足的资金和耐心,因为这不可能很快完成。”弗莱彻说。上一次的经历“确实让人清醒”。

旁观者XWY
1 楼
用机器人代替人工从本意上就违反川普初衷,聘用大量低教育程度的美国人。难道万斯的穷哥们也去读耶鲁当议员?
学习组
2 楼
中共不知為這篇假新聞花了多少錢?maga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給耐克加1000%的關稅,這些極左資本家明天就能做到美國製造了。 美國有這麼多願意為美國重新偉大做貢獻的反共華人,只要征召他們學雷鋒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哪還有什麼過不去的坎?
硅谷工匠
3 楼
Need slaves. Period.
a
alextelltale
4 楼
现在时机成熟了,中国的机器人装配巧夺天工,可以引进。
德州呆子
5 楼
当年musk就是应为美国的机器人生产线不成熟才跑到中国的,几个个比机器人成本低的多的工人可以比机器人休息时间还少。未来的制造业加上AI 必然能取代中国,唯一的疑问是要多久。
a
anchoret98
6 楼
從 花枝亂顫 到本城的幾個傘兵,對AI+機器人充滿不切實際的幻想。 最特麼離譜的,AI+機器人 自我升級都敢說。 科幻小說可不是這麼寫的。 AI+機器人 一旦能夠獨立進化,還養着「人類寄生蟲」幹啥,直接滅了更合乎邏輯。
网迷
7 楼
机器人的维护费用低吗? 而且为了做新操作,机器人的团队还要搞研发,这个研发费用不低。 耐克公司可以成立一个机器人团队,专门研究制鞋技术,等以后技术成熟再量产。
网迷
8 楼
但问题可笑的地方在于,美国的机器人制造业应该比中国差。因为现在是中国在做大规模机器人生产。因为中国也面临劳动力不足或者成本高的问题。
g
gladys
9 楼
哪天机器真的能大批量做鞋了,鞋就变成了地板价,无数的中国越南的鞋厂工人失去工作。 现在机器还不能做鞋,有一部分是设计的问题。现在的鞋子设计,是迎合手工精细操作的。如果是橡胶一次浇铸成型,机器就可以做了。
p
pop4
10 楼
“是迎合手工精细操作的。如果是橡胶一次浇铸成型,” 呵呵,你以为在做防水套鞋啊,穿的很舒服是不?
k
kingdale1
11 楼
要靠下一代AI驱动的机器人,有灵活的手指来处理各种复杂的设计和细节。估计不到五年就会实现。
n
novtim2
12 楼
有人说用现代的AI驱动的机器人就可以解决他说的问题;我觉得有道理,但是生产是回流了,但是工人还是没有工作啊。除非工人摇身一变成了AI机器人工程师-- 但是你如果有这学历和技能,你在美国现在也有工作啊---
就爱看闹热
13 楼
攻击、讽刺美丽国的文章必须是假新闻,发表文章的媒体必须是大外宣。这是美元五毛的金主下达的死命令。
行者无敌
14 楼
学习组 发表评论于 2025-04-22 12:59:24 中共不知為這篇假新聞花了多少錢?maga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給耐克加1000%的關稅,這些極左資本家明天就能做到美國製造了。 ===================== 就爱看闹热 发表评论于 2025-04-22 18:23:35 攻击、讽刺美丽国的文章必须是假新闻,发表文章的媒体必须是大外宣。这是美元五毛的金主下达的死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