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南京中山陵景区附近一湖中浮出装着女尸的编织袋,她是谁?被谁所杀?20多年来,南京警方始终未放弃寻找真凶,终于在2023年9月查明被害人信息,进而找到行凶者。9月21日,南京警方对外披露了这起沉尸案的侦破始末。 湖中惊现无名女尸 2001年9月22日,有南京市民拨打110报警,称在位于中山陵景区附近的一个湖中,浮出了一个编织袋,袋内疑似装有尸体。接报后,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侦查人员火速赶至现场。 经现场勘验,编织袋里是一具高度腐败的女尸,无法辨认,袋内还装着大大小小十多块砖石。除此之外,现场没有发现任何能够表明被害人身份的物品。 警方初步推断,死者大约30岁,遇害已有一周左右。南京刑警随即会同玄武分局成立专案组,全力开展侦查工作,同时发动全市警力广泛走访,以期尽快确认尸源。后经法医检验,死者系溺水身亡,其胃部溶物里检出安眠药成分。 “死者服用了大量安眠药以后,被推入水里。这叫生前入水,溺水而亡。”据当年参加侦办该案的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党委副书记、副支队长王海荣回忆,尸体是有包裹物的,编织袋是用尼龙绳捆起来的。 据此分析,这应该是一起关系人作案的命案。由于线索极为有限,专案组的排查工作从案发地周边逐渐扩展至全国,虽然有不少失踪人员家属前来辨认。但尸体高度腐败,死者的身份迟迟无法确认,案件侦办工作难以推进。 22年后确认被害人身份 命案侦办,首要的是确定死者身份。当年,围绕全市多起走失人员报案,南京警方逐一甄别,都不符合,死者身份始终无法确定。但警方并未放弃,妥善保管死者的生物检材、物证等,多次组织警力分赴全国各地开展筛查比对。 王海荣说,20多年来,南京警方一直没有放弃,除了继续排查研判社会上的失踪人员,还不断尝试运用新的刑事技术对死者生物检材的个体特征进行再分析。 经过一代又一代刑侦人的不断攻坚,持续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拓展检验比对条件,2023年9月22日,案情迎来了突破性转机。“我们比中了许某某,与死者具有血缘关系,应该是死者的亲属。”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刑科所副所长俞卫东说。 经查,许某某的母亲许某失踪多年,但自2001年之后再未留下任何信息痕迹,这种情况实在过于蹊跷。且许某的母亲向侦查民警反映过,其女儿2001年失踪之前,曾电话告诉她和朋友一起去旅游,过几天就回来。当年,许某的母亲也曾去报案,但由于女尸的一些体貌特征与其女儿不符,且该案案发后其还收到过女儿发来的信息,就否认了被害人是她女儿。 民警采集了许某母亲的生物信息进行比对,最终确认,湖中沉尸案的被害人,正是许某! 凶手被抓时正在服刑 “确认女尸就是许某后,其母亲将20多年来保存的和女儿相关的材料都送来了局里。”专案组民警王磊清晰地记得,在一堆零散的纸条、名片、借条中,警方发现许某失踪前最后一个联系人就是带她出去旅游的邓某某。 另经走访许某的朋友,警方得知,许某曾表示自己要是出事肯定是小邓干的。小邓与邓某某是同一人吗?两人是什么关系?许某被害是否与小邓有关?经对死者许某相关关系人深度研判分析,专案组发现邓某某确实有重大作案嫌疑。 随着调查的深入,警方得知,邓某某因犯故意杀人罪,正在监狱服刑。2006年10月,邓某某因财产继承问题,与继母发生争执,最后将继母杀害并埋尸小山村。后邓某某被判无期徒刑,在服刑期间表现不错,其积极寻求减刑,目前还剩4年刑期。 2023年9月29日,邓某某被押送至南京公安机关接受讯问。刚开始,邓某某对于警方提出的任何问题一概否认。“邓某某眼见自己就要重获自由,自然对警方的讯问极度抵触,如何突破他的心理防线,这是我们首先需要考虑的事情。”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九大队副大队长索皓说。 为此,警方在讯问时,言语中让邓某某认为警方已掌握大量证据,他跑不了也赖不掉。面对强大的心理攻势,邓某某的心理防线逐渐崩塌,最终交代了杀害许某的全过程。 当年,因情感纠纷,两人矛盾逐渐加深,邓某某遂起了杀心。后其将安眠药掺进买来的酒里,骗许某喝下,趁其昏睡,将其装入蛇皮口袋里,开车将其带到城墙附近一处湖边,将其沉入湖底。 这起跨越22年的命案至此侦破,邓某某将会为自己的罪行付出应有的代价。每一起命案积案,都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可无论案发年代多么久远、无论逃犯藏得多深,南京警方都坚定“命案必破、积案必清”信念,耐心细致、锲而不舍,直至将凶犯捉拿归案。2023年,南京警方创造了一个纪录:一年之内,接连侦破本地命案积案7起,外地命案积案8起,抓获命案逃犯16名,命案积案攻坚成效位居全省第一。 作者|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丁国锋 罗莎莎
2001年,南京中山陵景区附近一湖中浮出装着女尸的编织袋,她是谁?被谁所杀?20多年来,南京警方始终未放弃寻找真凶,终于在2023年9月查明被害人信息,进而找到行凶者。9月21日,南京警方对外披露了这起沉尸案的侦破始末。
湖中惊现无名女尸
2001年9月22日,有南京市民拨打110报警,称在位于中山陵景区附近的一个湖中,浮出了一个编织袋,袋内疑似装有尸体。接报后,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侦查人员火速赶至现场。
经现场勘验,编织袋里是一具高度腐败的女尸,无法辨认,袋内还装着大大小小十多块砖石。除此之外,现场没有发现任何能够表明被害人身份的物品。
警方初步推断,死者大约30岁,遇害已有一周左右。南京刑警随即会同玄武分局成立专案组,全力开展侦查工作,同时发动全市警力广泛走访,以期尽快确认尸源。后经法医检验,死者系溺水身亡,其胃部溶物里检出安眠药成分。
“死者服用了大量安眠药以后,被推入水里。这叫生前入水,溺水而亡。”据当年参加侦办该案的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党委副书记、副支队长王海荣回忆,尸体是有包裹物的,编织袋是用尼龙绳捆起来的。
据此分析,这应该是一起关系人作案的命案。由于线索极为有限,专案组的排查工作从案发地周边逐渐扩展至全国,虽然有不少失踪人员家属前来辨认。但尸体高度腐败,死者的身份迟迟无法确认,案件侦办工作难以推进。
22年后确认被害人身份
命案侦办,首要的是确定死者身份。当年,围绕全市多起走失人员报案,南京警方逐一甄别,都不符合,死者身份始终无法确定。但警方并未放弃,妥善保管死者的生物检材、物证等,多次组织警力分赴全国各地开展筛查比对。
王海荣说,20多年来,南京警方一直没有放弃,除了继续排查研判社会上的失踪人员,还不断尝试运用新的刑事技术对死者生物检材的个体特征进行再分析。
经过一代又一代刑侦人的不断攻坚,持续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拓展检验比对条件,2023年9月22日,案情迎来了突破性转机。“我们比中了许某某,与死者具有血缘关系,应该是死者的亲属。”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刑科所副所长俞卫东说。
经查,许某某的母亲许某失踪多年,但自2001年之后再未留下任何信息痕迹,这种情况实在过于蹊跷。且许某的母亲向侦查民警反映过,其女儿2001年失踪之前,曾电话告诉她和朋友一起去旅游,过几天就回来。当年,许某的母亲也曾去报案,但由于女尸的一些体貌特征与其女儿不符,且该案案发后其还收到过女儿发来的信息,就否认了被害人是她女儿。
民警采集了许某母亲的生物信息进行比对,最终确认,湖中沉尸案的被害人,正是许某!
凶手被抓时正在服刑
“确认女尸就是许某后,其母亲将20多年来保存的和女儿相关的材料都送来了局里。”专案组民警王磊清晰地记得,在一堆零散的纸条、名片、借条中,警方发现许某失踪前最后一个联系人就是带她出去旅游的邓某某。
另经走访许某的朋友,警方得知,许某曾表示自己要是出事肯定是小邓干的。小邓与邓某某是同一人吗?两人是什么关系?许某被害是否与小邓有关?经对死者许某相关关系人深度研判分析,专案组发现邓某某确实有重大作案嫌疑。
随着调查的深入,警方得知,邓某某因犯故意杀人罪,正在监狱服刑。2006年10月,邓某某因财产继承问题,与继母发生争执,最后将继母杀害并埋尸小山村。后邓某某被判无期徒刑,在服刑期间表现不错,其积极寻求减刑,目前还剩4年刑期。
2023年9月29日,邓某某被押送至南京公安机关接受讯问。刚开始,邓某某对于警方提出的任何问题一概否认。“邓某某眼见自己就要重获自由,自然对警方的讯问极度抵触,如何突破他的心理防线,这是我们首先需要考虑的事情。”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九大队副大队长索皓说。
为此,警方在讯问时,言语中让邓某某认为警方已掌握大量证据,他跑不了也赖不掉。面对强大的心理攻势,邓某某的心理防线逐渐崩塌,最终交代了杀害许某的全过程。
当年,因情感纠纷,两人矛盾逐渐加深,邓某某遂起了杀心。后其将安眠药掺进买来的酒里,骗许某喝下,趁其昏睡,将其装入蛇皮口袋里,开车将其带到城墙附近一处湖边,将其沉入湖底。
这起跨越22年的命案至此侦破,邓某某将会为自己的罪行付出应有的代价。每一起命案积案,都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可无论案发年代多么久远、无论逃犯藏得多深,南京警方都坚定“命案必破、积案必清”信念,耐心细致、锲而不舍,直至将凶犯捉拿归案。2023年,南京警方创造了一个纪录:一年之内,接连侦破本地命案积案7起,外地命案积案8起,抓获命案逃犯16名,命案积案攻坚成效位居全省第一。
作者|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丁国锋 罗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