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总理”李克强戳破“吹大牛”陋习 中国民间慎言气氛压抑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10月27日 17点35分 PT
  返回列表
108045 阅读
29 评论
VOA美国之音

中国前总理李克强去世后, 美联社10月27日在北京街头采访的一些市民对李克强去世表示难过和惋惜。详细:https://t.co/piNW6yz1Yz pic.twitter.com/TAHgEGHHRD

— 美国之音中文网 (@VOAChinese) October 27, 2023

中国前总理李克强过世的消息来得太突然,让不少观察人士都心有戚戚焉。有分析人士对他盖棺论定,说他是中国少数靠实力上位、“心中有人民的总理”,还有他的“李克强经济学”标榜的透明度之高,戳破中国官媒、统计数据单位“吹大牛”的陋习,不过,他早年在河南省委书记任内封锁血祸导致爱滋病传染的消息,仍被要求问责。随着他的离世,李克强时代过去了,但是他的功与过是否就此也划下句点?中国人会如何向这位曾经的政坛第二把手告别呢?

2023年3月默然下台,对李克强这位曾经擘画中国经济蓝图10年的总理来说,并不风光。但告别政坛这7个月间,李克强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治理反差却反而被凸显出来,有观察人士说,这让许多中国平民、知识分子和基层政府官员反而“更拥戴这位心中有人民的”平民总理,使得他卸任后的支持度可能比任期内更高。

中国前总理李克强去世后, 路透社27日在上海街头采访的一些市民对李克强去世表示难过和惋惜。 pic.twitter.com/n3Cd0uQoTA

— 美国之音中文网 (@VOAChinese) October 27, 2023

习近平与李克强的治理反差

位于香港的中国社科院马列研究所前研究员丁学良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李克强近年至少有三大事迹造成“广泛又深刻”的影响。

首先,丁学良观察,李克强对中国清零防疫的政策并非全盘接受,因此,在言论审查严苛的大环境下,李克强不讲官话,反而一有机会就说出人民的心声。例如,李克强说过,“中国的防疫不能对经济的正常运转或人民生活造成太大影响”。丁學良认为,这番话是说到人民的心坎里,也给广大的知识分子和中下层干部留下正面而深刻的影响。

其次,丁学良说,李克强对中国经济的形势和政策屡屡发出“清醒的、理性的、合乎事实”的判断,受到中国社会极高的评价,也戳破官媒和统计数据单位“吹大牛”的陋习。

丁学良说:“他讲了很多话,但有两个要点特别受到拥戴,一个就是中国的经济没有像宣传上面讲的那么样地一片玫瑰色(亮眼),中国经济是(有一些)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不改革,那么中国经济的整个走势就不会很好。”

丁学良还说:“中国大陆的官方媒体经常讲一些没有根据的、吹大牛的话,那个时候是他(李克强)本人亲自出来讲,中国还有六亿人口,他们的月收入还没有超过多少钱(1000元人民币),这个等于是正面戳穿了官方媒体的吹大牛。这句话打动了无数的人,因为他作为国务院总理,他看到的经济数据是全面的,不是一个局部地区,而且是很多年累积下来的。”

活用草根经验 李克强鼓吹“地摊经济”

也是香港科技大学荣休教授的丁学良说,防疫期间,李克强鼓吹“地摊经济”更说明他的草根经验,让他可以一针见血地帮基层和中低收入民众找出经济活路,透过成本低、具价格优势的小本生意求生,而且在当时官方的高压治理下,地摊经济也能弥补过度防疫所带来的低迷、压抑和悲观的社会氛围。

李克强1955年出生于安徽定远。丁学良也是安徽人,他说他70年代曾赴定远县研究,那是一个他到过的最贫困的乡村,村民家徒四壁,门是稻草编的,家中的桌、凳、床都是土批的,就连一口生铁锅也用稻草编的锅盖。李克强即便上位后,许多作风和言谈都仍不脱草根,更不忘本。

丁学良说,李克强好学,特别看重学习西方主流的经济学理论和外语,还曾翻译过英语的学术著作,受到不少大学教授的肯定,尤其他的李克强经济学受到海内外专家、经济分析人员和企业家的推崇和信任。

据维基解密的美国外交机密文件显示,时任辽宁省委书记的李克强于2007年3月对当时的美国驻北京大使雷德(Clark Randt Jr)直言,他在衡量辽宁省经济状况时,主要依据耗电量、铁路货运量和银行贷款这三大数据,因为这些数据可以准确地推测经济增长速度,至于其他统计数据,尤其是国民生产值(GDP),只能作为参考数据,因为那些数字是“人造的”。

美国人:李克强头脑清楚、诚实和透明

丁学良说,这场会晤因此让美国人对李克强这位中国经济大总管的明日之星有了“头脑清楚、可靠且非常诚实和透明”的评价。

李克强虽是经济能手,但却未受到习近平的重用,尤其在他的第二任期内,受到许多掣肘,也因与“习近平经济学”的国进民退理念不对盘,而惨被习近平边缘化。尤其定于一尊的习近平打破中共领导体制的惯例,从管军队、政治和意识型态,到连国务院执掌的经济事务,习近平都通盘抓,更限缩李克强的施展空间。

丁学良说,中国历任总理在第二任期时,对其权力和利益集团层层设障碍的施政现实有更清醒的认识,这是一个李克强也难逃的规律,更何况李克强的权力被严重限缩,就连他在水灾期间卷起裤管、打伞走在泥水里视察工作,虽广得人心,但却因为功高盖主,而遭官媒封锁消息。

丁学良说:“李克强在他的第二任期间就已经对中国经济的宏观问题能不能解决?基本上已经丧失了大部分信心,但是他是一个负责的干部。”

李克强的功与过

丁学良认为,李克强生前可能有三大遗憾,也是他施政上的三大不足。一是,李克强希望限缩中国官僚体系对普通经济和公民生活严重制约,让中国人办件事,少盖章、少跑衙门、提高便利性,但他没办到,因为他受到中共体制的强大制约,无力改革。

其次,因为李克强的自由经济理念未受到领导班子的重视,因此,他原本希望能大刀阔斧,松绑政府对民营企业的监管、打击、甚至难以预测的干扰,但最终也毫无作为。

最后,是包含李克强在内的历任总理都有的遗憾,那就是中国政治改革裹足不前,因为开明如他们都认为,中国政治未改革前,经济问题也难解套。

另外,李克强远赴北京上位前,于1990年代担任河南省省委书记时,也因“河南血祸”争议而备受批评。当年事件起因于一项政府支持的捐血计划,因未设血液检验机制,使得艾滋病原透过输血传染给数万人,让河南省因此沦为艾滋重灾区。但李克强主导的地方政府不仅选择封锁消息,还铁腕镇压受害者和维权人士。

对此,丁学良说,李克强应被问责,但他后来在内地听到的内线消息是,最早在河南把卖血变成赚钱产业的单位是军方医院,因此,在任何政坛人物都不敢跟军方发生矛盾的前提下,李克强也恐力有未逮。

北京学界寒蝉 避谈李克强

关于李克强之死,美国之音致电北京境内的两位经济学者和一位外交学者,但他们都以“中央讣告还没出来前”或过于敏感为由“不敢受访谈”。

不过,网上流传的一篇题为《我们该如何告别》的文章,学者说,或可代表中国人对李克强的缅怀。

这篇由名为“择隅录”部落客撰写的悼文称,李克强是“插队知青”、“北大博士”、“团干部”和“第一位博士省长”。该文还称赞李克强在河南将解决艾滋病问题列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遏制了艾滋病蔓延势头”,甚至还说他是外媒眼中能“破解复杂难题的能手”,文中对李克强的描述誉多于贬。

n
nyfan
1 楼
刁博士一肚子都是坏水!
二胡一刀
2 楼
别的可以不求全责备,但是提拔他的恩人被架出会场时,自己缩在椅子上浑身僵硬动都不敢动一下的人,有什么好纪念的。连栗战书还稍微起身准备招呼一下胡。
量子纠结
3 楼
如果十年前李克强和习蠢货换个位,中国过去三十年的国运又可以延续十年,只不过没有政治改革,出一个习蠢货这样的窃国大盗,葬送改革开放带来的繁荣也是早晚的事。
吐槽吐槽
4 楼
RIP. 尽力了,他已是公开地反对了习搞个人崇拜,习宪法习思想习清零等习的倒行逆施。
z
zhongguoren8
5 楼
ZF宣传抓间谍,其实最大的间谍就是XXX,誓把整个国家,民生经济搞死。
忘记你忘记我
6 楼
好总理,RIP.
y
yongbing1993
7 楼
李克强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
一颗鸿心
8 楼
李克强死于心脏病突发疑点很大。 这个级别高官的医护管理很细致,不至于死于区区心脏病突发。这些年中央“老同志”基本个个能活到九十几,不少超过一百。 即使是心脏病突发,普通老百姓十有七八都能抢救回来,刚下台的总理抢救不回来?六十八岁,在这个级别还算年轻。
一颗鸿心
9 楼
李最后几年明里暗里怼光腚小丑,而且这个年龄还构成威胁,有做掉的必要。
l
luren_1970
10 楼
请大家看我今天的博客 皇上一杯毒酒赐死了前宰相,大事要发生了 谷歌上面标题即可。谢谢
生肖迷宫
11 楼
李克强同志因病逝世的噩耗传来,举国哀悼,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在这个时候就要更加坚定地站在一习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周围,不听谣不传谣,坚决抵制死因调查,做听话的好孩子。
E
Eevee
12 楼
举报楼下这个共党分子,怎么混进来的?
B
Bukanuirusu
13 楼
克強被心臟病死,汪洋可能被脫水而亡。除夕以死, 元宵也亡過。可伶的中國人現在連除夕宴也沒有了。想起了“除夕宴全山寨燈火一片,我已經把信號遍山點燃” 起來不願做韭菜的人們!
f
fancyorange
14 楼
算个好人。但太憋屈。在那体制下一事无成。中国人现在都憋屈,话也不能随便说。全都被电子拴狗绳管的死死的
行者陌言
15 楼
李克强戳破“吹大牛” 得罪了当今圣上,揭露出来的严酷现实 更把一众粉红战狼们 气的半死、个个如丧考妣
天地間22
16 楼
人説李是“生的憋屈,死得窩囊”?! 我説李克强至少是個“好人”吧?! 做事作人,德才兼備者受人尊敬, 反之則遭唾棄,無論他多麽邪惡! 一個是敢説真話,一個是滿口謊言, 一屁倆謊、口是心非、膽大妄爲!! 你説誰對?誰非?不言自明。
z
zhongping
17 楼
天有不测风云, 人有旦夕祸福。 注意到李克强身体不好已经很久了。李克强脸色暗沉,印堂发黑,眼圈一直都是黑的,明显血液循环不畅。每次从屏幕上看,听李克强发言,李克强的声音沙哑,臂膀上下衣服都湿透了,感觉李克强虚脱了。我还在想李克强夫人怎么不给他准备几套透气性能好的衬衫和衣服呢。很早的时候,李克强已经失去了一个人最宝贵的精、气、神导致他今次的早逝。为李克强的早逝感到遗憾, 请一路走好!
_
___1984___
18 楼
不排除他被吓傻了,以为自己是下一个。 +++++++++++++++++++++++ 二胡一刀 发表评论于 2023-10-27 08:20:34 别的可以不求全责备,但是提拔他的恩人被架出会场时,自己缩在椅子上浑身僵硬动都不敢动一下的人,有什么好纪念的。连栗战书还稍微起身准备招呼一下胡。
我是一个四川人
19 楼
中国的制度就是劣胜优汰的系统,谁没有底线,谁是流氓,谁最后上位。所以有良知和底线的人在体制内会活的很辛苦,早死不奇怪。
蠢才闭嘴
20 楼
好人不长命 坏蛋任他行 边查谜踪迹 去问欧阳锋
A
Armweak
21 楼
在几千年封建王朝独裁的酱缸国里,“吹大牛”早已融入酱缸文化,成为酱缸文化的一大特色。 在土共国的几千年历史中,从来没有过王朝皇室皇帝天子的权力受到过约束,所以,历代皇帝都要大吹特吹他们的政绩。另外,酱缸国几千年的文化中,老百姓的“出人头地”思想从来就没有间断过。个个都要盖过别人,都要成为人上人,酱缸国缸民精英皇帝们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建立和如何建立一个平等公平正义的社会,从而减少“内卷”。因此,功名利禄是每个人活在世上毕生追求的目标。“吹牛”,谎称自己在功名利禄榜上如何辉煌,作为一个社会习惯,自然久盛不衰。自古以来,酱缸国历史文化垃圾堆上,吹牛历史到处都是。 你只要keep自己一个客观的审视标准,会很容易发现,酱缸国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人类刚刚脱离动物阶段,或始终在动物阶段游离徘徊的野蛮历史。几千年以来,几乎无进步可言。 以前俺一说到这里,马上就会有愚蠢的五毛缸民们跳出来,为俺做的结论愚蠢做注脚:数典忘祖,汗肩卖国贼,。。。。。:)在他们眼里,土共酱缸国永远正确,伟大光荣。:)
M
Moon_cake
22 楼
李是北大文革后凭本事考上的经济大学生。研究生, 博士学位, 懂经济,和别的官员相比, 也比较清廉,做的坏事比别人少
吃素的狼
23 楼
呵呵,“平民总理”这帽子给李中堂?有点过廖。 他不过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维护中共统治,惨死于总加速师之手而已。 中共1949年建政后,这样的“死士”还算有几个:彭德怀,刘少奇,胡耀邦,赵紫阳,李中堂。 共同特点:为老百姓吆喝了几声,共同下场:死得不明不白,窝窝囊囊。
还是老李
24 楼
网上说他父亲是凤阳县长,不过说是平民总理,也差不太多。 另外,北大,学生会主席。念过书的都知道,大学学生会主席那真是一等的人才。这两个头衔那是一等一的。
1
101Beijing
25 楼
六亿人月收入不足一千元的说法,暴露出李总理的无知。中国六亿最低收入群体的平均月收入不足一千元,被他错误理解为这六亿人的月收入都不足一千元,进而中国精英以讹传讹,成为无知者无畏的典型,戳破了精英愚昧无知吹大牛的陋习。
还是老李
26 楼
101Beijing 发表评论于 2023-10-27 13:43:57 六亿人月收入不足一千元的说法,暴露出李总理的无知。中国六亿最低收入群体的平均月收入不足一千元,被他错误理解为这六亿人的月收入都不足一千元,进而中国精英以讹传讹,成为无知者无畏的典型,戳破了精英愚昧无知吹大牛的陋习。 =========== 太搞笑了,你傻还是李克强傻?这是李的原话:“但是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是1000元“。你哪只眼儿听到他说的你嘴里说的那些话了?我告诉你,上过基本中学教育的都知道这点简单统计概念,你以为人家搞经济的水平和你一样?
p
portfolio
27 楼
慈禧死前一天毒杀了光绪,谋杀李克强的也预感到死到临头,何况普京已经翻白眼了。
N
NOLA2023
28 楼
嘿嘿,狗粮轮子湾湾骗子开始舔忠实的共产党员李克强了…?!
M
Moon_cake
29 楼
说实话的都打习进平的脸, 在中国都没好下场, 习就是皇帝的新衣, 从上到下, 一个政府到外交部发言人,没人说实话, 李说了点实话, 六十多岁就被得了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