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吐槽,我家这个讨债的

D
DoraDora2008
楼主 (文学城)

今天soccer practice。

娃先练习守门员。教练说,你来练下denfender。 不,拒绝,拒绝。好吧,我们不要太push他,随他去吧。

然后大家move on to the next practice. 娃开始不配合,生闷气,教练问他,他带哭腔说,I did not get to play defense. 然后教练特地跟他练了几分钟的defense.

再后来练习中,他和另一个娃有点冲突,又可能是他摔倒了,就坐在草地上哭。我和教练过去安慰他,问他要不要休息一下,要不要喝口水,不要。那么我们到旁边去,不要影响别人练习吧,不要。教练问,你还要继续练习offense吗?我要。那你站起来吧,不站起来我们没法练习。不站。

旁人继续练习。然后他又开始哭。我知道吼他也没有用,虽然我已经很想吼他了。又去好言好语安慰他,希望尽快结束难看的场面。他抱怨说他膝盖痛,受伤了。那么我们到旁边休息,妈妈给你按摩。不配合。

小朋友开始排队练习射门。教练问他练不,他要。要也不去排队,又赖在地上生闷气。然后哄他去排了队。球发出去,他不动。教练问他你咋不动呢。哭着说,我膝盖痛。

然后训练要结束了。他又开始哭,问教练为什么他没有get to play offense. 教练又特地组织小朋友一次,就为了让他再play 一次offense. 

前面为了哄他,我说结束了妈妈再陪你练习一次offense. 然后结束了他就不走,也不说。我说你腿痛我就背你走吧。背上来走几步,他问去哪里,我说回家,他一翻身下来,站回原地生气。又带哭腔说,你说要练习的。

好吧,练习最后一次,我们就回家。不好好练,用手捡球。我说你要往那边带球,他就赌气带球去了那边很远,直到我过去找他。我说我们传球回去,然后你射门,就结束了。传着传着又大嘴一瘪大哭,说我知道他腿痛,还让他跑步。

我的忍耐是有限的好么,我憋了一肚子的气,气得打电话给他爸告状。他爸跟他说了几句,让我尽量冷静文明地把他弄回家。我这不一直在努力要文明地把他弄回家吗?

好不容易上了车,我边开车边问他你到底要干什么?!你到底要干什么???!!!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吼也不行,哄也不行,这么多人围着你转,你就是不满意。你自己不要happy, 我们帮不了你知道吗???!!!八岁的三年级了,表现象个小宝宝。

他又哭,然后又咳嗽。过一会带着哭腔说,我差点让他死掉,因为他刚才哭的时候吃葡萄干了,chock了,我都没有管他。你没有听见我咳嗽吗?

回家他爸爸说了他几句,He gets grounded. 现在他屁事没有了。我的气还没有顺,心里憋气得很。我真的很想再狠狠说他一顿。这幅德行,拿他怎么办?

 

🔥 最新回帖

三世缘
113 楼
讲一个两代人的例子

有一女生,从小笨拙努力跟不上趟。长大后,努力且自卑。很多时候无法理解外界其他人的状态和节奏。有几个朋友。后来遇到了一个小伙子。小伙子因为自己之前恋爱受伤的经历,非常喜欢她的认真和不浮夸,把她当成宝贝追求,两个人结了婚。小伙子很善于哄她开心,从未跟她着急,非常耐心引导她理解别人。给她充足的安全感。慢慢地小女生自信起来,也练习着理解别人和别人沟通。成熟起来。

 

这个女生后来有了孩子。孩子恰巧也拙,经常被小伙伴们甩了,只好自己回家玩。女生因为自己的亲身经历,就没过于紧张,而且在孩子伤心难过时与他共情,认同他的难过,一起接受他的独处,同时暗暗观察尝试找孩子感兴趣的项目创造机会让孩子参与。慢慢孩子也清晰接受了自己的强项弱项,也泰然接受了别人的強项,遇到自己弱时也会自嘲一下了。

面子是表象,内心焦虑的根源是真正障碍。到底孩子在焦虑什么?解表不若除根。

 

 

三世缘
112 楼
孩子成长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需求。做家长的职责就是关注和引导

孩子陷入情绪中的时候,家长即时不说话,但是心里火冒三丈,孩子也是会感觉出家长的不认同的。

孩子陷入情绪中的时候,是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家长真诚尝试帮助解决问题是对孩子最大的心理支持。所以即使大庭广众之下孩子陷进去了,家长也不用光火,只是关注孩子的苦恼,认同他的不舒服的感觉。然后在他可以倾听和沟通的时候,尝试引导他说出自己的苦恼。

比如哥哥不愿意和弟弟玩。弟弟非常难过,大哭。于是妈妈对弟弟说:哦,你好难过啊。妈妈知道了。到妈妈这里来吧?(拥抱一下或者摸摸他的肩膀等等 )。。不要?好吧,那妈妈在这里陪陪你。。(等他平静一些了)。。刚才哥哥不跟你玩对吗?你有时候也不想跟哥哥玩啊。。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对吗?有时候你也可以有你自己的想法。。。所以有时候哥哥也可以有他的想法。。(还是小哭)。。慢慢就不哭了。。。

孩子有时候难过可是难过得没有道理,我们不可能惯。只要认同他难过的情绪,孩子就会轻松很多了。慢慢就会学着理解周围环境其他人的节奏和要求。

D
DoraDora2008
111 楼
谢谢。 反正我们是需要改变点什么, 希望能让他有所提高。
j
julie116
110 楼
我家熊孩子也差不多。还是不要给他太多压力吧。多鼓励。共勉一下
三世缘
109 楼
妈妈有没有骄纵孩子,让孩子认为自己是天下第一重要的人,别人都应该拿他当皇帝,妈妈自己最清楚。

如果妈妈确实有骄纵孩子,无论大事小事,让孩子都认为自己是应该受到照顾的,家庭中其他人和家庭外的所有人都是非常次要的,那么妈妈需要调整自己对待孩子的尺度;

如果妈妈平时没有这么骄纵孩子,而是孩子一次又一次地搞不痛快(搞得别人不喜欢他他自己心里也不痛快),那就是孩子的心理需求没有得到适当的满足。

如果一个人有能力和别人好好相处,没有人会喜欢一次一次地搞得大家都不喜欢他。人都是有社交压力的。孩子更希望妈妈能够喜欢他。如果一个人不顾及社交压力,不顾及别人可能笑话他,而一次一次搞得大家都不接受他,他一定有什么更紧迫的需要需要满足。对于一个三四岁的孩子饿了困了累了或者想睡觉要找妈妈,这些都是一些他自己无法控制自己情绪希望马上得到满足的事情。家长可能没有条件马上满足(食物,水,床,安静的室内环境等等)。这时候孩子就没有办法控制自己当中哭闹。家长无法满足直接需要,但是家长可以认同孩子的不舒服感。哦,你很饿了。真抱歉现在还不能离开;你想睡觉了,明白。真抱歉妈妈还需要等着超市结账后拿着东西我们回家。要不然你在妈妈怀里睡吧?。。。类似种种吧,适当满足。

 

🛋️ 沙发板凳

d
dandinglity
笑得我。

破天踢过九年球,这场景我球场上见过。挺好玩的。不用较劲。

一次一个小孩被教练要求守门,他不想,就说舌头疼。。。

还一次一个小孩闹别扭,他爸爸气得吼。。。

现在我好想念啊。。。。

d
dandinglity
笑得我。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世界在逐渐了解中国,中国人也在逐渐了解世界的异性。他们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有的甚至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分子。于是,有些中国人漂洋过海,嫁给了外国男人或者娶了外国女孩。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中国跨国婚姻的登记数几乎是逐年繁荣昌盛。1982年,中国跨国婚姻登记数为14193对,而到了1997年已达50773对,涉及53个国家和地区。

  人们在惊叹这一段段惊世未了情的同时,却忽视了故事背后的酸甜苦辣欢乐痛苦。由于文化的差异的婚姻观念,以及成家的目的各有不同,在婚姻中演绎了一幕幕悲喜剧,跨国婚姻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浪漫,那么甜蜜。来自不同国家的两口子告诫我们,其实与任何一段婚姻一样,跨国婚姻,不仅仅是相爱。

  日本男性最愿意娶中国女性

  随着中国人逐步走向世界,以工作、学习和生活为目的旅居日本的中国人在逐渐增加。在这些中国人中,一些女性嫁给了日本人为妻。日本政府公布的一项统计数据表明,随着日本的国际化程度提高,国际婚姻也在与日俱增,特别是日本男子娶外国女子为妻的越来越多,其中娶中国女子为妻的比例最高。

  随着日本人口增长率一年比一年低,40多岁的一般日本男性现在很难找到二三十岁的日本女性为妻,原因是如今日本女性都要求较高的生活水准,而一般的40多岁的日本男人的经济条件大多都达不到她们的要求。于是,这些日本男子尽快解决单身寂寞的最佳办法就是把寻求配偶的目标转向国外。一般日本人都认为,中国人的长相与日本人很像,饮食差异也不大,都使用筷子,都会写汉字,等等。

  中澳婚姻温而不热澳大利亚和中国是地球上一南一北两个国家,文化背景十分不同,但是两国间的联姻数量却一直居高不下。这当中,除了经济的吸引和文化的好奇等有利因素之外,也存在许多困难和误解尽管中澳交流年年发展,但是两国婚姻并没有出现过突增或者突降的情况,近几年每年结婚人数比例的增长基本不超过7%,偶尔还有降低。这种平缓增长一方面说明中国人在澳大利亚的生活趋于稳定,另一方面也说明近几年中澳婚姻交流没有什么突然的变化。

  澳大利亚移民局对中澳婚姻的签证一直控制严格。首先他们要证明双方婚姻关系的真实性和持久性,而且这种考核对申请人所处的特殊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经济现状,家庭中长辈参与程序和申请人对婚后的安排,并未加以深入考察,而是直接套用澳大利亚的各种观念、行为标准和移民部政策,罗列出一串串申请人未能符合的条件或标准。所以有时候申请人在面试时一个不经意的回答会成为拒签理由之一;有时,申请人在婚姻生活中的矛盾或不和,尽管双方和好如初,但仍然会被移民官抓住把柄赫然成为拒签的重要理由之一。从2002年12月开始,澳大利亚立法规定实施新的结婚证书颁布办法,所有要登记结婚的配偶,可以先谈好彼此的结婚条件,包括离婚时财产如何分配,小孩如何教育,要到什么地方度假,甚至一周做爱几次,等等。

  许多在悉尼的中国人对此无法理解,但是澳大利亚人对此另有看法,悉尼大学正要结婚的安德森教授就认为,这样很清楚,也是一种互相尊重对方的表现。

  中澳跨国婚姻的离婚率一直居高不下,专家说原因和澳大利亚整体婚姻文化习惯有关。澳大利亚是有名的家庭观念差的国家,在世界各国夫妻离婚率排到前三,第一是美国。40岁以上的澳大利亚男人中,有过离婚记录的占全体总数的40%。所以澳大利亚人把婚姻看得比较淡。

  中德联姻喜忧参半

  上海的磁浮列车开通了,来自德国慕尼黑的电机商人彼得先生感到非常兴奋。他很清楚,中德两国合作的磁浮列车项目的开始意味着中德两国在上海的合作前途无量,对他个人来说,这绝对有助于实现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在上海找一个中国媳妇。“两国交流越来越多,中国姑娘对我们越来越不陌生,我在工作中和她们交流越来越容易。”彼得操着生硬的汉语说。据了解,彼得先生身边有这种想法的德国小伙子还有不少。

  德国人把婚姻家庭看得很重,这一点和中国人很相似。如此他们认为应当有了一定经济基础才能结婚,否则婚姻会不稳定。也因此,德国人办理跨国结婚的手续非常烦琐。登记结婚的话,首先要把从小到大各种证件能办上的都办上。这些文件必须首先经过中国公证机构公证,再经中国外交部确认,最后由德国驻中国大使馆认证后再邮寄到德国,由在德国注册的翻译公司译成德语,后再递交给婚姻登记处。但最终能否结婚不是由婚姻登记处说了算,所有文件都得送德国各州最高法院由法院决定。一般来说,没四个月这套程序批不下来。乃至有一种说法建议凡欲和德国人结婚者转道丹麦办理,那里三天就够了
G
Gbdjw
老祖宗的老话:七八岁的孩子狗都嫌。

白气

咪呜
哈哈,你哪里人?我们也有这话。不过,他这个应该事出有因,应该是他不愿意做什么,

或想做什么,没得逞,然后就胡搅蛮缠了———胡搅蛮缠是小孩子怨天尤人的表现

G
Gbdjw
我祖母经常说。她生了5个儿子,深有体会吧!
数与形
舌头疼这个太有创意了
2
2008VGirl
哈哈,同情一下,你很能忍了。我可能当场就简单粗暴地把娃拎出来教育一番了。
s
sansemao
站这里!
D
DoraDora2008
我在家经常吼他。知道吼他也没有用,为了在外表现文明,一直压制怒火。害得我今天彩票也没买。
D
DoraDora2008
我尽量不跟他较劲,在尽量和蔼地沟通。人家小朋友都没这么不懂事的。
G
Gbdjw
碰到硬骨头的孩子,拎出来也没用。

阿拉经历过。5岁,硬到回家帮我把他的玩具全部收掉,3个月,人家一声都没问过/讨饶,。。。 不过在全部玩具收掉前人家问了:书是玩具吗? 阿拉硬是被他问了愣了一会儿,想起教育书籍里再三关照:书不是玩具! 阿拉只能照书说:书不是玩具。 人家后来3个多月天天捧着Tintin/三毛/哪吒/黑猫警长等书,津津有味。

D
DoraDora2008
我看人家都比他成熟。
D
DoraDora2008
他有很强的个人意志,就是哪里又没对他的劲了,就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的。
咪呜
最后一句是气还没消的原因吧?
2
2008VGirl
不是吼,就是拎出来问他还练不练了,练就别哭哭啼啼的好好练

要哭哭啼啼就别练了,站边上看人练。意思就是告诉他哭不解决问题,你这样好像是告诉他哭或者发脾气是个好方法,可以得逞。

G
Gbdjw
慢慢来。别急。任何人都有犯混的时候。学校有啥不如意的事?
2
2008VGirl
哈哈,舌头疼不能守门,只有你想不到哈。
D
DoraDora2008
哪里没对呢?想补都补不上。再补他也不满意了。
D
DoraDora2008
他劲一上来就这样。从小反叛,软硬不吃。
咪呜
问问他,今天什么让他如此沮丧……他事后会说的。小孩子也有自尊心也好面子
s
sansemao
再站这里。要哭,就回家好好哭,要练就不要哭。

我这样的事不会让教练再介入。这娃得知道底线。

D
DoraDora2008
不是。是压制太久,压了一个小时看他表演。
五星红旗永不落
可能小孩有什么事让他很有情绪,又因为不会或者不知道怎么讲,就用发脾气的方式,情绪化方式宣泄。
咪呜
我开玩笑的-:)
G
Gbdjw
阿拉那位一样。后脑有反骨。

阿拉不敢惹他。

2
2008VGirl
没什么,我家也有过,就看书,那就看书好了。反正在我家耍脾气是绝不能得逞的。就是教他们好好沟通结果就不同。

老大就是这么教出来的,小的天生情商高点,不需要搞到那个地步。

D
DoraDora2008
我试图劝他抱他到一边去的,他不动,不配合,我怕强行抱他拖他都太难看。当时也说过哭不解决问题。他就是feel sorry for
s
sansemao
那就不用下场,让他在旁边自己哭,哭够想好情绪稳定再说。这时候就明着跟教练说

他不在状态,不用,等他不哭,自己想玩为止。你不用跟他多说,说完原则,他自己做决定。

2
2008VGirl
握手。
s
sansemao
握手。耍脾气是什么都不会得到。
颠三倒四了
哈哈 看来你理论强 实践不行
2
2008VGirl
是的,我会要求教练ignore他,并且道理说明白,叫他有什么用语言表达,哭和发脾气就没人理。
s
sansemao
估计你态度不坚决,否则教练三番五次来配合他。

我还会等这事完全过去之后,跟娃再回放讨论一下。让他自己找找问题。

2
2008VGirl
这种可能小男孩多些,所以要教他学会表达。
s
sansemao
为什么要补呢?如果父母或者别人做了该做的(合理的),他还觉得不对劲,那么他就要去适应

而不是父母创造条件适应他。这也是长大到社会的生存之道。

g
gzlady
哈哈哈, 你比我有耐性多了。还能背孩子。 不过孩子炼足球是好事。 孩子慢慢就会

坚强起来的。 也会学会和同学的合作。 

s
sansemao
哈哈,回错了。以为你是Dora呢
流水无痕
如果看他不想练,我会马上把他拎回家,让他干坐着,没有任何娱乐。如果超过三次,马上取消这项运动,如果他想再练要earn it .
s
sansemao
不过这个年纪,也不是你想拎就拎的,你的想办法。我就遇到类似

的情况,结果高估自己的拎力,失败了。不过,此后我立即采取措施让某娃自己想想清楚,然后检讨谁对谁错。

2
2008VGirl
哈哈,我倆都有个2008。
2
2008VGirl
哈哈,我们四五岁的时候专门治这毛病,没等到拎不动

g
gzlady
孩子是不是比较听他爸爸的話? 听说男孩子在一个年龄段里会比较敬佩父亲的

他们还把父亲作为role  model . 让你先生和孩子说一下可能会有帮助的

流水无痕
我就把车开走,让她一个人呆那儿。过一会回来,她就老实了。
D
DoraDora2008
因为他没有get to play deffence/offence. 因为他自己开始不要play的。
D
DoraDora2008
这是我一直跟他讲的。只是在外面不想场面弄得太难看, 所以尽量文明。
D
DoraDora2008
他自己后来又磨磨唧唧地凑上去,所以教练问他是不是要练。 他要练, 又不配合, 又哭。
D
DoraDora2008
那是小宝宝啊。 他都八岁了。 经常是问他选什么, 磨磨唧唧半天不选, 然后机会过了又fuss他都没有做。
D
DoraDora2008
他软硬不吃,吼也没用, 打屁股也没用, 哄他就没个完了。 从小就是你想他做什么, 就偏不做什么。
D
DoraDora2008
我背他是想文文明明地把他弄回家, 不然又哭又犟的。 真是这么大的孩子了,没有弄得这么难看的。
咪呜
我看了你写的。他应该觉得怎么着失面子了或者受委屈了,不然不可能的。你得问问他
D
DoraDora2008
是比较听爸爸的话。但是, 总的来说, 他觉得他自己是大老板, 自己说了算。
G
Gbdjw
你如果不在,他会不会老老实实听教练的?

凡事有老师/教练的活动,我一般送到后就离开,不参与,让他听老师/教练的。

G
Gbdjw
男孩子很多时候不愿多说。有时吃亏也不说,这点和女孩很不一样。
D
DoraDora2008
是该把他拎回家的。 但是我怕他又哭又犟赖在地上,或者哭着跑很远, 场面很难看, 所以尽量文雅地解决。
2
2008VGirl
也可以给他一次机会,不过先说好练就好好练,再看见他哭不配合就只能回家了。

当然治这毛病最好是在家治,哭不讲理的时候就请他回自己房间呆着,平静下来可以讲道理的时候再出来讨论。一般持续治几次会好很多,小孩也会有反复,大人得坚持见一次治一次。

 

2
2008VGirl
给他几次机会过了就是过了的教训,他也会学习的。
D
DoraDora2008
说起来都是心酸事。

比如说, 他叫教练给他的足球充气。 教练说好啊, 今天就可以充。 然后他又犹豫了, 他要再想想, 再摸摸球。 一直等到训练结束, 走到教练车旁, 教练把充气设备拿出来, 说充不充? 他还要想一想,再想一想。 然后教练说那就下次吧。 等我们坐上车, 他又后悔了, 又不高兴今天没有充到气。 我说那就下次吧, 教练都答应了。 但是我要今天充 - 这家伙带着哭腔说。 

D
DoraDora2008
难说。 他谁都不听, 没有权威概念。
咪呜
我在西班牙见过一次,就在超市,一个俄罗斯家庭,不过男孩比较小,那母亲快要被他逼疯了,又不能大声讲话,又阻止不了他。你娃8-9岁这

是比较大了

咪呜
他就是今天不对劲儿
D
DoraDora2008
他上次就是啥事惹了他了, 他赌气要回家不练了。 我说好, 走。 知道他的脾气。

果然, 他赌气走了几步就不走了, 说他还想练。然后又一阵子磨磨唧唧, 然后回去练了。  他反正就是人家要他做什么, 他就偏不做什么,磨人。 

咪呜
如果你不在,他来劲儿了,教练会怎么处理?
D
DoraDora2008
充气不是今天的, 是以前发生的事。 就是举例说明,他这人有多难伺候。
D
DoraDora2008
教练是女的, 挺有耐心的。 不知道我不在会怎么样。

我估计人家不理他, 他又会凑上去干扰人家, 引起人家注意。 人家要他一起练呢, 他又会不完全配合, 表示他还在生气。 

2
2008VGirl
那会儿我就不会让他回去,要他keep his words,他总这样反反复复不需要承担后果是不行的。
咪呜
那你们真该分析一下,孩子这种性格怎么形成的。就算是遗传,遗传了谁的?

D
DoraDora2008
我们在家有时候是这样治他的, 他可委屈了。 下次又忘了。
D
DoraDora2008
我也在反思, 是遗传了我吧?
D
DoraDora2008
上次那对日本夫妻, 就是这样把儿子丢在森林里了, 救援部队找了几天才找到。
2
2008VGirl
那你提醒他啊,上次你哭不是啥也没得到?我感觉你不够firm,说错了你别生气。

我觉得他们美国人教育孩子时那种calm but firm的语气特别有效。我也做的不是很好,有时候还是会用吼的。还有孩子大了也可以威胁他,别太过分了,不然大家都不好看,他们也要面子的

D
DoraDora2008
我就是感觉拿他没有办法。 虽然我打他的屁股, 也吼他, 但是他根本就不在乎。
2
2008VGirl
这种孩子打和吼不管用,要跟他钉是钉铆是铆,所有的事情都有后果,然后经常提醒他如此如此做后果会是什么。

这种孩子比较累人,大人基本不能有松懈的时候,我家大的小时候也差不多这样,就是要不停地教,纠正,我的耐心就是这么磨出来的。

s
sansemao
爸妈没有界限感惯的。个人觉得,你和爸爸必须要看看这问题,否则对孩子不利。
s
sansemao
没有软硬不吃的孩子,只有不得法的父母。抱歉我这么说,确实如此。

孩子从小就要有界限感。爱不等于没有界限。这个他必须明白,父母也必须明白。你怕他闹,他也抓住你这个心理,manipulate大人,你不及早止住,长大就会很难办。搞不好,巨婴。孩子从小就要知道分寸,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一直到他长教训为止。

你家娃所谓不尊重权威,是因为你还没有让他真正承担后果。我建议你去读读positive dicipline. 亚马逊上有卖。我从来不打孩子,但是我还是会设定界限。

s
sansemao
我家小时候有过。我们在家有奖惩措施。在公共场合大闹

是唯一的受惩罚的项目。而且,如果这种事情发生,我们会把他拉到墙角,蹲下来,让他深呼吸,让他自己把情绪控制下来,然后再拉回家慢慢说这事。我们经历几次,现在看来,孩子还是会学习主动控制情绪的。

s
sansemao
你的基点不对。不是面子问题,是原则问题。面子是你们的事。他知道你要面子,所以会赌你会让步

适应是他的生存原则。你自己心里要清楚这点。

s
sansemao
打和吼都没有一言九鼎来得有效。我还是建议你读读正面管教这本书。很有道理的。
D
DoraDora2008
我吼他, 我强硬, 他也不会听我的啊。
D
DoraDora2008
他现在就已经长大了啊。 他从还是一个不会说话的宝宝时候起, 就天生反骨。

他几个月大, 还坐在high chair上时, 我们知道他虽然不会说话, 但是听得懂。 就跟他说不要乱扔东西到地上。 他真的听懂了。马上抓起奶瓶伸出high chair外, 一边看着我们,一边郑重扔到地上。 几个月只会爬的时候, 跟他说不要乱翻书架上的东西。一放手, 他立马爬的飞快地去到书架第一层, 翻个乱七八糟。 不管是奖励他, 还是惩罚他, 只要他sense你的动机, 他就故意不去做。奖励他无所谓, 惩罚也无所谓。我有空读读那本书吧。  

三世缘
你很少以他需要的方式表达爱。他哭闹着要爱。

不是说你不爱他或者你没爱过他。而是说他希望你在比如他摔倒时,第一重要地先把自己的眼睛看到摔的腿那里,手指轻轻地揉揉摔处的周围,判断一下摔地是不是很疼;然后眼睛关注地问他,疼吗?这样他心里就好满足—妈妈关心我的感受。即使这时候孩子对你抱怨几句,你也只能回应: 摔疼了,妈妈知道了。抱抱。。。我们来休息一下吧?让他感受到你理解他,认同他的感受。

 

估计孩子从小到大你都很少这么做过,搞到现在孩子仍在乱发脾气而自己也解决不了”人家不爱我”这个问题。如果就这样长大,将来在别人面前也是会有类似的表现:当他需要别人以他需要的方式爱而别人沒给时,他只能乱发脾气而不能够主动找机会办法说明或者调整自己。

 

如果你把他需要的”爱”的感受给够了,将来他长大,如果别人没有以他需要的方式给爱,他就有足够心理能量来对别人说明或者主动调整自己理解别人。

 

你的心理压力在”这个难堪的局面”。但是儿子的终生幸福感和心理能量比一时的不好看重要太多了。你爱孩子就应该试着面对自己的社交压力,放下社交中的”面子”问题,把他成长的需要放第一位。

 

当然不是每个小孩需要的方式都一样。但是现在你儿子需要;你是他唯一的能提供母爱的那个人。

O
Oona
try to ignore him sometimes and let him know this world is not r
O
Oona
revolving around him.
z
zhusara
停一次

告诉他上次,那些地方表现不好,所以,停一次,保证不能那样,再去训练。大了教练就没那么好耐心了,我们这教练都yell的。

禾口
我家老三也有点这样的。天生爱对着来。

反叛往往一般是比较自我中心,期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希望把控,但是却缺乏决断。

色猫说得对,小孩子一直能维持这样,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面对需要承担责任,后果的局面。

对这种现像,我以前写过相关的博文。说起来就是要学会理性管理情绪。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66221/201407/13674.html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66221/201407/591.html

 

螺丝螺帽
写的太好了。。。
军大衣
有时候娃就是这样,其实就是一个原因

累了,需要休息。

禾口
你说的有道理。不过爱的根本上的意义是解决安全感,并承担责任。

爱他人,自爱这里面都包含了承担责任的意思。父母的确需要找到比较好的方式来爱孩子,但是终归目标是扶持孩子最后长大能成为一个能够承担责任的人,也有就是有爱能力的人。

父母爱孩子可以帮助孩子初始的安全感,但是最终作为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需要承担自己的责任。过往只是机遇。

G
GoGym
同意上面猫二的, 不要打骂吼,但要firm地矫正。要不请教一下儿童心理专家?
禾口
那种情况就是父母没有解决自己的情绪问题。
a
aha123
爱玛,太熟悉的感觉
螺丝螺帽
哈哈
螺丝螺帽
凉拌

可惜,和儿关系中,我是被凉拌的那个

g
gzlady
和孩子好好谈一下, 他8岁了, 要知道遵守规则。 如果不遵守规则, 是

会有后果的。 足球队可能会不要他了, 他就不能再踢足球了。

让他知道, 无论在学校, 在家里, 在任何地方, 都要遵守规则, 和遵循social  norms.  如不遵守, 后果会很严重的。

咪呜
你那个不一样啊……你悠着点
三世缘
要求一个心里没有能量的人去独自面对困难并超越困难,就像要一病娃跑一千五百米

并不是说这不是他本人会需要面对的问题,而是说这种状态下解决的效果都不会好,时间久了孩子也自卑,在解决自身需要与外界的冲突时,自暴自弃。

孩子的这类情况非常多的时候是发生在公共场合,饿了,累了,摔了,等等。孩子之所以与成年人不同,主要在于外在的物理条件不同和内在对自我的理解和情绪的控制还没长成。清晰的自我理解有利于帮助孩子不断练习自己的情绪控制。孩子的情感需求得不到认同,对自己的自我认知经常处于否定,无法进一步探索如果理解外界和与外界的标准匹配,也就是不断练习以符合社会的标准控制自己的情绪。

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认同他的感受(或者叫有效的沟通);然后进一步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练习面对困难和解决问题。这是使孩子一生受益的无价之宝。

从上面的文章里也可以感觉到妈妈的问题。在孩子的行为与外界不匹配时,妈妈主要感受到自己的面子,难堪,还分不出心力来滋养孩子。如果妈妈可以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多探索一下这方面的知识,相信心理就不会这么焦虑了。

三世缘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安全感,清晰的自我认知,循序渐进的引导,从而生出责任感,毅志力,去解决人生所有的问题

其他的物质条件都可以放在第二位

晴朗天空
咦,你这样说还真挺有道理的。虽然具体的dora孩子的情形我没仔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