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书是我学习外语用的,绝大部分应该是我自己买的,1998年回国时带回, 现在大部分书的纸已经变黄,不少页如果折一下就会掉下来,所以要小心。书上的字大部分是我写的:
俄语书,当时还跟苏联(当时叫苏联,不叫俄罗斯)好,上中学时学校外语没有选项,就学了4年俄语。因为学俄语,还被同学(我校是男校)起了个外号,叫妮娜(大概是因为上课被老师提问,站起来满脸通红,像大苹果(另一个外号)那样害羞)。
这本书里,有爸爸写的字,也有我写的字:
右上角是爸爸的字,右下角是我的字(非常难看的字,当时没练字,teenage, 那是幸亏当时还有俄语课上没学英语,要不然就用英语写了,LOL):
这本是买的旧书:
像是在东单(还是东安市场里的?)旧书店买的:
不像是我的字,可能是原主人的字:
五十年代出版社出版的书,1953年,繁体字,很可能是爸爸买的,家里除了爸爸和我没人知道俄语,书就成了我的:
背面,2200元(我想大概是22分钱)!:
其中两页, 繁体字, 看看第44条,当时的句子,与文革期间迥然不同:
德语:
我用英语写的铅笔字(当时用一本影印的用英语写的为化学家学德语的英语书学德语,1998年回国时见到了那本书,但没带回来):
法语:
法语(哈哈,没有到此一览的铅笔字!):
法汉对照,小王子:
遗憾,没留下当时的手迹:
学日语:
学日语, 书皮上我的手写体,行书(因为妈妈写的字好,所以学了一点儿书法(毛笔和钢笔字)):
带回来的书,书皮上的字,楷书,我知道跑题啦,罪该半死,千万别骂:
其中两页(1973年版),看看第一条,日本人民, 有点滑稽,你觉得吗?
文革的影响非常大,当时有北京造反派(大概是清华大学带的头)冲进英国驻华使馆,当时有日本的“赤军”。 我2003年在德国合作工作时,一名教授请我去他家吃饭,他拿出中国出的红皮德语语录,给我背出第一页,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他说当时他们把教授从讲台上赶了下来,看来德国青年也学了造反派的脾气。
终于找到自己的手写体,这次是用钢笔写的,不知为什么,加在那儿,日文和中文,是不是什么人让改正此句?:
我的英语是文革时自学的,学的是文革中还能买到的大学课本(有许国璋著的),1998回国时没有找到,因为我妹妹是学英语的,她成了我的竞争者,找不到也没有发脾气,有人用当然高兴。那时看过一本浅绿皮的英语简易读物(像俄语简易读物一样大小薄厚),叫青青的岁月,也找不到了。当时非常喜欢。写的是两个小孩相爱,后来一个小孩的朋友在铁轨上走路,鞋卡在铁轨上,拔不出了,让火车撞死了,主人公长大,发明了一个东西,却被别人剽窃了(细节可能有误)。两年前买到了这本书:
人不能不读书,人不能没有文化,这就是我为什么在没有课上的文化大革命中选择了自学。每看完一本书,每从书里学到一点东西,那种感觉是没有什么语言可以描绘出来的。
其实他不喜欢我喜欢外语,希望我喜欢化学。受他的影响,一个妹妹也喜欢上了英语和法语。
我们中学有的俄语老师,去苏联学过俄语。
I respect them, learn from them and follow their steps. Those are the people you should respect.
这些书是我学习外语用的,绝大部分应该是我自己买的,1998年回国时带回, 现在大部分书的纸已经变黄,不少页如果折一下就会掉下来,所以要小心。书上的字大部分是我写的:
俄语书,当时还跟苏联(当时叫苏联,不叫俄罗斯)好,上中学时学校外语没有选项,就学了4年俄语。因为学俄语,还被同学(我校是男校)起了个外号,叫妮娜(大概是因为上课被老师提问,站起来满脸通红,像大苹果(另一个外号)那样害羞)。
这本书里,有爸爸写的字,也有我写的字:
右上角是爸爸的字,右下角是我的字(非常难看的字,当时没练字,teenage, 那是幸亏当时还有俄语课上没学英语,要不然就用英语写了,LOL):
这本是买的旧书:
像是在东单(还是东安市场里的?)旧书店买的:
不像是我的字,可能是原主人的字:
五十年代出版社出版的书,1953年,繁体字,很可能是爸爸买的,家里除了爸爸和我没人知道俄语,书就成了我的:
背面,2200元(我想大概是22分钱)!:
其中两页, 繁体字, 看看第44条,当时的句子,与文革期间迥然不同:
德语:
我用英语写的铅笔字(当时用一本影印的用英语写的为化学家学德语的英语书学德语,1998年回国时见到了那本书,但没带回来):
法语:
法语(哈哈,没有到此一览的铅笔字!):
法汉对照,小王子:
遗憾,没留下当时的手迹:
学日语:
学日语, 书皮上我的手写体,行书(因为妈妈写的字好,所以学了一点儿书法(毛笔和钢笔字)):
带回来的书,书皮上的字,楷书,我知道跑题啦,罪该半死,千万别骂:
其中两页(1973年版),看看第一条,日本人民, 有点滑稽,你觉得吗?
文革的影响非常大,当时有北京造反派(大概是清华大学带的头)冲进英国驻华使馆,当时有日本的“赤军”。 我2003年在德国合作工作时,一名教授请我去他家吃饭,他拿出中国出的红皮德语语录,给我背出第一页,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他说当时他们把教授从讲台上赶了下来,看来德国青年也学了造反派的脾气。
终于找到自己的手写体,这次是用钢笔写的,不知为什么,加在那儿,日文和中文,是不是什么人让改正此句?:
我的英语是文革时自学的,学的是文革中还能买到的大学课本(有许国璋著的),1998回国时没有找到,因为我妹妹是学英语的,她成了我的竞争者,找不到也没有发脾气,有人用当然高兴。那时看过一本浅绿皮的英语简易读物(像俄语简易读物一样大小薄厚),叫青青的岁月,也找不到了。当时非常喜欢。写的是两个小孩相爱,后来一个小孩的朋友在铁轨上走路,鞋卡在铁轨上,拔不出了,让火车撞死了,主人公长大,发明了一个东西,却被别人剽窃了(细节可能有误)。两年前买到了这本书:
人不能不读书,人不能没有文化,这就是我为什么在没有课上的文化大革命中选择了自学。每看完一本书,每从书里学到一点东西,那种感觉是没有什么语言可以描绘出来的。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我的收藏,感恩生命中有你】学外语时买的书,书上写的字 歌剧卡门第一幕第四场节译 后院树的颜色在32天的变化 (50秒延时电影) 后院树的颜色在32天的变化 飞翔的蟹爪兰
其实他不喜欢我喜欢外语,希望我喜欢化学。受他的影响,一个妹妹也喜欢上了英语和法语。
我们中学有的俄语老师,去苏联学过俄语。
I respect them, learn from them and follow their steps. Those are the people you should resp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