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是皮肤病的皮肤病医案

e
ephd
楼主 (文学城)

前一阵子接诊了一个45岁女性,主诉是最近不知道为什么前额出来大片粉刺,看过了医生,给了不少药膏,但是毫无用处。 我细看她脸上油光可鉴,头发干枯,舌胖大,色淡,舌苔厚腻,脉浮缓无力,偏弦,重按居然跳得很有力。一问原来便秘和腹泻交替,现在正处于便秘期。这个是一个很典型的三阳同病症,阳明少阳为主。但是中焦看上去很虚弱,稳妥起见,就给了3天的桂枝加葛根汤+小柴胡汤+5克大黄,一起煮45分钟后,早晚各服用一次。

病人一周后回来后很高兴,说效果不错,脸上的粉刺退了一半,大便很痛快,晚上睡得特别好,心情也好了不少,抱怨我就给了3副药,给一周的药应该就已经好了。但是我觉得好像有问题,因为脸上油光依旧,舌苔并无改善,脉倒是强一点了,但是弦脉依旧,重按依然有力。病人说现在大便松软,完全不便秘了,也不腹泻,感觉状态还不错。我想不通她的脉为什么重按为什么那么有力,热在何处? 效不更方,加了一点皮肤上的药,再给了5剂药。

一周后回来之后没有上次那么开心了,说是从周三开始肚子开始隐痛,一直不解,然后没有办法就吃了点止痛药。脸上的粉刺又退了一点,但是还剩下上次的一半,这个药效果很一般啊。仔细看了病人的脸,发现有点发黄,再看看眼白,也有点发黄。我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了,这个病人得的是胆囊炎或者胆结石。招呼她躺下,一摸肚子,硬硬的一大片,整个肚子都黏在一起了,在她的期门下了两针,痛到要跳起来,但是当我要拔下来的时候她又说,肚子在动,先不要拔。 忍了两分钟实在忍不了了,我把针拔了,谁知道她反应慢慢越来越迟钝,两分钟没有居然睡着了,还打起来呼噜。再一摸她肚子,软了一小半,难怪这么累。

趁着她睡觉,把新的药方准备好了,用大柴胡桂枝汤+葛根+茵陈蒿汤+理中汤,把党参去掉,白术换成苍术。 配了5剂给她。 一个小时后摇醒让她回家,笑嘻嘻地走了,说今天晚上不用吃止痛药了,完全不痛了。

今天来的时候,脸上光洁如新,也不油的,但是眼白还有点黄。自觉舒适开心。舌苔退掉大半,颜色嫩红,脉象也变得比较好,重按脉跳得没有那么有力了。病人说,吃了药之后肚子很快就软掉了,时不时就会咕咕叫,拉出来的尿和橘子汁差不多,橙黄色的,大便也是黄的,粘粘的,每天都要换裤子。看来这才是问题所在,果然是胆囊炎。原方再给5剂,让她下周再来,估计就可以收工了。

这个皮肤病其实是因为胆囊堵塞引起的,作为事后诸葛亮才发现,头发干和脸油,心情不佳,脉弦,重按有力,舌苔厚腻都是证据,只是这个病人胆囊疾病发作之前并没有明显的疼痛不适的症状,本来应该有肩背症状的,可能因为本来脖子就比较紧个忽略了,舌质淡白又很有迷惑性,不敢下很重的凉药导致病情被拖延,还好小柴胡汤诱导出后面的症状才最终能够对证医治。还是脉法不够精准,也太懒了不愿意一开始就给病人做腹诊,否则不用多耽误一周让病人多吃了一周止痛药。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如何减轻接种疫苗后手臂的酸痛感 论练功的重要性 拉筋到底对不对 关于新冠病毒的预测 最好治和最简单的两种皮肤病
桃花好运
很具体,赞
我是猴子
赞,喜欢看这样的病例
欲千北
具体,详细。
石榴
赞 无明显症状的胆结石/胆囊炎, 自己按摩期门穴有用吗?多谢!
米兰之夜
不是捣乱,就是想探讨一下这句话:“脉浮缓无力,偏弦,重按居然跳得很有力”,请e博和其他中医师不吝赐教。

“脉浮缓无力,偏弦,重按居然跳得很有力”,是说,此病人的脉,既浮,又沉。我对这句话不是很理解。

浮脉和沉脉是相反的脉象,二者不能兼见,就是说,如果浮,就不能沉(重按有力),反之亦然。

这篇文章说得好:“浮、沉、迟、数、洪、细、滑、涩,长、短、有力、无力,这几组脉象或因素在组内两者是不能相兼的”(链接)。

另一篇文章也说:“浮沉不能相兼”(链接

还请大师解释。

风过留痕
浮取

看了您和ephd的帖子,本不想多嘴,看您实在不想放过,借这个帖子为临床中医师说两句话。

在我的认知里,优秀的中医工作传承者分为文化背景深厚的理论家和临床实干的医师。前者的理论框架,更符合现代教育模式,所以容易被大众理解接受。后者通常是古中医思维,有时候治好疑难怪病,除了来自于伤寒和内经的思维,还有来自于悟性的奇思妙想或者说运气。解释给人听,无法理解,就会让人觉得在装神弄鬼。两者缺一不可,前者推广了中医文化,吸引更多人关注中医,也激发更多的人加入这个队伍。后者让饱受病苦的人深切体会到中医的实际效果,造福民众,从而让中医无论怎样被打压,都有其不绝的生命力。

黑中医的,通常是固化了现代科学思维完全不愿意去了解中医,或者是被那些真的装神弄鬼败类中医骗了钱耽误了病情饱受痛苦的。粉中医的都是在现代医学无计可施又无比痛苦的状况下亲身感受过中医疗效的,或者亲眼见到他们信任的人有这种经历。黑或者粉当然也不排除那些人云亦云喜欢扎堆凑热闹的。

我见过的很多优秀的专科西医并不排斥中医,在看到中医解决了现代医学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反而会很有兴趣了解病人接受了哪些中医的治疗,有一些甚至还会跟中医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我也见过鼓励病人接受现代医学治疗方式的中医(现在院校毕业的都修读过西医课程,也了解前沿的技术),而不会尽量留病人在手上。促成这种合作的是中西医对专业的热忱和致力于解除病人痛苦的慈悲心。

解答您对葛根汤治疗痤疮的疑问:ehpd用葛根汤是解毛孔的郁闭,用汗法让热邪有最便捷的出路,以热解热,很多时候痤疮都是寒包火,即使无寒,也取的是解背部太阳经的表闭之用,所含的桂枝汤也能疏通肌腠的气血,以通为用。而且您被葛根汤的温挡住了眼,没看到后面的小柴胡汤疏通气机泻热和大柴胡汤的通府泻热,还有仙方活命的清在血热毒之效。

中医,如果按照方药的功效和症状的对应就能治病,那么早就被中医诊疗系统所代替了,从十多年前我见过的最原始的连接脉诊仪的数据库,发展到现在,台湾的诊疗仪精细到连舌象分析都能自动矫正不同光线背景下的误差。

真正的中医师从来都不会沦为中药或者保健品的推销员,他们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尽力传承,默默的守护他们有缘照顾的人。请对他们多一份宽容和理解,中医人和任何行业的人一样,会有经验不足和失误。不要神话他们,但也请不要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随意诋毁他们。

(说自己想说的话,给愿意看的人看,恕不回复争论,没有意义,谢谢理解!)

米兰之夜
我知道浮取、沉取。三部九侯,一定浮取、中取、沉取都要来,可问题是,这两种脉像本身可以兼见吗?这是我的问题。
l
lucky_rain
E博在哪儿啊?真想让你给我诊断一下
p
pickshell
可以。浮脉主表,沉脉主里
米兰之夜
你没明白我的问题。这么说,e博的帖子里的意思,是他取取到了“沉浮脉”,这个脉既浮又沉。

就是说,浮和沉在一部上,不可以兼见。

你见过谁的哪一部,不论是,寸、关、尺,同时既浮,又沉?

就像一个人一样,要么高,要么矮,要么中等个,他不可能是同时既高又矮,对吧?

浮脉主表,沉脉主里,没有错,但是谈的另一回事。摸到脉浮,知道病在表,摸到脉沉,知道病在里。我是在说,脉不可能在一部上,同时既浮又沉。

米兰之夜
请大家不要把”浮取“和”浮脉“混为一谈。浮取是技术手法,可能取到浮脉,也可能取不到。而浮脉,是一种脉象。

沉取和沉脉亦然。

按三部九侯的做法,浮取一定存在,而浮脉不一定存在。

米兰之夜
看看“沉脉”的定义:“脉位低沉,轻取不应指,重按始得的脉象。"

链接

p
pickshell
上面风过留痕回答了,浮取 和沉取
米兰之夜
上面不是说了么,人体的必然规律,如果在一部取到了沉脉,就不可能再同时取到浮脉,因为脉沉的时候,浮取“不应指”,就是取不到。

换句话,你沉取,取到了沉脉的时候,然后再浮取,你取不到浮脉。这不是我的发明,而是中医界千百年的共识。

米兰之夜
一句话吧:你在一部取到了沉脉,一定不会在同一部同时取到浮脉。这两个相反性质的脉像不可能同时存在于一部。
p
pickshell
唉,一个人浮脉脉象和沉脉脉象可同时存在啊。即有表证也有里证,算了不跟你说了,这需系统读书理解

网上东抄点西抓点,不乱套才怪。  浮取沉取(手法)与手法取得的脉象(结果)是不同概念,你把2者混淆不分唉。另浮脉仅是脉的类别,不叫脉象,别搅合在一起。
LZ此贴反正我看懂了,贴没啥毛病。有表证也有里证,有寒证也有热证的兼证病人在临床很常见啊,例如很多新冠病例。

米兰之夜
那说明你们都很厉害,可以取到浮沉脉 :)
欲千北
对脉象的定义和描述不够清晰,不给出判据,可操作性不够。结果只能是争来争去,一团浆糊。

对脉象的 “浮、沉、迟、数、洪、细、滑、涩,长、短、有力、无力” 

如能给出具体清楚的描述,各脉象间的差异是什么,甚或画出脉象在各种情况下的波形,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相信把脉是一个方便简单有效的辅助诊断,需要的是清楚的可操作性的描述,各种脉象的判据。上世纪50年代,美国人就有脉搏测量仪,可惜没有推广应用。现在好像国内有把脉仪器,不知精度如何,与中医行家的把脉是否一致。

 

f
fuz
多一句嘴:浮脉,和 脉浮,是两码事儿。前者,搭之有,下之无;后者不是真“浮“,以搭手即得为浮,兼有其它脉象如浮弦,浮数,浮紧

其实,把脉把的不是脉,而且感知“炁”。

几十年前学的皮毛,早就忘得差不多了。

e
ephd
我建议你去医院,胆囊炎或者胆结石你会痛不欲生的

我有很多治疗这类病人的经验,虽然判断起来稍微有点底气,但是主要还是治疗慢性病人,不敢接非常急性的病人。

急性的病人进来之后,通常只是帮他们暂时止痛,直接让他们去医院,不可以耽误,危险的状况可能危及生命。

e
ephd
沉脉和重按有力是两码事

沉脉是轻按和中按都摸不到脉,唯有重按才能取到脉。

重按有力,就是重按有力。不影响你脉象轻取即得

e
ephd
我在加拿大

所以基本上你就不要有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了。就近找个大夫瞧瞧其实挺好的。

e
ephd
脉是很具体和形象的诊断工具

心脏在不停地敲击身体,脉就是这个敲击沿着血管壁和身体的物理反应。

如果你的血管紧张度高的话,试想一下,脉是不是就传播得会比较快很比较急一点。反之,如果全身都很柔软,血液也不充盈血管,那么脉搏的震动是不是就衰减比较厉害。 这个东西其实就是经验,李时珍给你一个蓝图,然后你拿着蓝图在临床上构建你自己的经验,时间越久就越具体,甚至不需要老师,只需要多摸脉和多对比症状。

e
ephd
脉象是很具体的诊断工具

心脏在不停地敲击身体,脉就是这个敲击沿着血管壁和身体的物理反应。

如果你的血管紧张度高的话,试想一下,脉是不是就传播得会比较快很比较急一点。反之,如果全身都很柔软,血液也不充盈血管,那么脉搏的震动是不是就衰减比较厉害。 这个东西其实就是经验,李时珍给你一个蓝图,然后你拿着蓝图在临床上构建你自己的经验,时间越久就越具体,甚至不需要老师,只需要多摸脉和多对比症状。

欲千北
但讨论时还是需要有清晰统一的判据和操作性描叙,否则鸡同鸭讲,一团乱麻。
e
ephd
这个很难,没有5年的临床非常难有细微的感觉

这个细微程度恐怕目前靠机器做不到,虽然迟早可以发展到那一步,但是投入产出比不行,所以相信愿意做这种投入的公司不会有。

但是脉象是可以讨论的,大家都认可的一套东西交流起来应该没有问题。

米兰之夜
符合“重按有力”这一点的,只有沉脉。
注册了不能发言
大赞这样的具体病例分析。
l
lbctymouse
二诊为何出桂枝汤加理中汤?不吝赐教
e
ephd
桂枝汤解表兼顾太阴

桂枝汤是最好用的方子之一,也是伤寒论的几个核心方之首。 太阴病篇里面就那么几个方子,桂枝汤就在之中,桂枝汤可以强太阴也可以解太阴表证,理中汤温的是太阴里寒,也平衡了大柴胡汤中大黄的寒性。

其实我不完全是用桂枝汤,理论上来说最后一个方我用的是桂枝加芍药汤,把白芍加到20克,一是补太阴之阴,二是可以缓急止痛。所以第二个方子的核心思想一个是用大柴胡汤+茵陈蒿汤解肝胆湿热(伤寒论里面认为茵陈蒿汤是针对阳明的湿热,实际上它对肝胆的湿热效果更好),但是这个方子里栀子和大黄都是比较伤中气的,所以用太阴的两个方子来平衡它们的寒性,既攻邪又可以守正,效果是慢一点,但是稳妥。

我还治疗过胆囊炎同时兼见脱肛的病人,就把理中汤换成补中益气汤就可以了,效果很好。

见黄疸的病人需要一直服药服到眼白完全干净,身上一点黄疸也没有,然后小便是很清澈的淡黄色才能停药。否则不用几天黄疸就会卷土重来,这个很重要。

米兰之夜
你说“重按有力”,无非是想解释,为什么后来发现她有“里证”(胆囊炎)。“沉脉主里”,这点上我们应当有共识吧。

现在,发现了里证,你又否认沉脉,难道不自相矛盾吗?

T
TBz
主观性很强,和人有关。

比如看一幅画挂得是不是水平,有些人不用练习,一眼就能看出来,有些人整天干,一辈子也看不出来。

老中以前干活都凭眼力,老美干活都用水平仪。

 

H
HOPEPAT
在哪里

请问加拿大哪里,如果在多轮多, 能给联系方式吗

F
ForeverL
同问,
h
helloworld1000
厉害了
淡水桥
真想来找你看病呀
M
Ming_W
请问E博在温哥华吗?

请问E博在温哥华吗?

无法弄
哪能找这样的中医大夫啊?我也要找
e
ephd
每个中医大夫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

所以说大部分中医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都是不错的。

我从不妄自菲薄,但也不希望神化中医的能力。

治病,特别是慢性病基本上是没有奇迹的,该多少时间是不会少的,总是指望遇到一个高人,一夜之间把问题都给解决了,这种情况几乎是不会在现实中出现的。

我很不推荐大老远跑到异地来求医问药的,这种治疗是没有办法持续的,更重要的是对病人而言有太多不必要的花费。几年前有一个病人从美国来看我,而且是我最擅长的领域之一,我对自己治疗乳腺增生颇有自信,一般情况下拔针后15分钟内肿块就开始变软缩小,至少有8成的把握。偏偏治疗的这位病人效果就没有那么好,人家大老远跑一趟,还是老公孩子陪着来的,这个费用很是不小,但是我却没有给人把病治好。不光是病人的心情可想而知,我也颇为难受。如果她能在这里待上一个月,我可能还可以找到原因把结果翻转一下,但是没有如果。

我不希望再有任何类似的事情发生在我的病人身上,真的做不到在别人花费数倍乃至数十倍的精力和金钱找到我这里了,却失望而归,依然心怀坦荡。

e
ephd
既不在多伦多也不在温哥华,这两个地好中医很多

稍微用点心一定能找到的,并没有很困难。

这年头没有那么多迫不得已的理由非得大老远去异地看大夫。

欲千北
这个例子很说明问题。
l
lbctymouse
有些道理!受教了!
l
lbctymouse
没错,脉象分脉位,脉体,脉率等等,在同一类中只能出现一种,比如脉位里分浮、沉,脉率分迟、数,等等。我估计e
l
lbctymouse
我估计E博的意思是浮取和沉取。但沉、伏脉基本上浮取是取不到的,因为病位在里。经方脉分三部,寸、关、尺,分别代表人体上中下三部

但脉在伤寒论中不占主要地位。纵观伤寒论,脉只是作为确认的一种手段。比如太阳病和少阴病。还有太阳病的伤寒与中风,是一种区分方法。历代伤寒大家都不是主要靠脉象诊病,还有光靠望诊就出方的,但毕竟是少数,四诊合参才是正路。

k
kai2002
应该是描述的问题,拿脉时,浮取和沉取的不同。原来肝胆就有热了,幸好病人关心的主症改善,胆囊出事关系也不大。让医生有机会调整完美收
k
kai2002
脉相是没有办法统一的,但脉象最后结论是什么是可以统一的,好手一般对诊断都是一致的,在该是怎样治,用什么方,区别就出来了。
欲千北
记得TBz说过一个上海的例子,研究发现,几个中医专家给病人诊断,诊断结果一致性不好,差别很大。
f
fear_of_lose
请问您诊所地址?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