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同学看过来

w
wtd999
楼主 (文学城)
https://m.toutiaocdn.com/i6813136474809041412/?app=news_article&timestamp=1597526245&use_new_style=1&req_id=202008160517250100270581511EBCF3D2&group_id=6813136474809041412     两次入侵中原的女真人是从哪起源的?简述东北民族源流史     寒山喷史   04-07 · 历史问答达人 头条青云获奖者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NO.27 东北民族源流史

文|寒山忆雪

 

中国古代历史,被很多人总结为农耕帝国与草原游牧帝国的对抗史。但实际上,真正对中原农耕帝国构成威胁的,不是草原游牧族群,而是东北白山黑水之间的渔猎族群。

中国历史上,中央帝国有四次被异族攻灭,其中西晋是亡于内附的五胡,既不是单纯的游牧族群,也不是单纯的渔猎族群,另外三次,有两次都亡于东北的渔猎族群——女真人。剩余的一次虽然是亡于草原游牧族群——蒙古人,但蒙古人灭金、宋,也是建立在先夺取了东北的基础上。

总的来看,对中原农耕帝国有致命威胁的,就是东北渔猎族群,其中最大名鼎鼎的,就是女真人。

那麽女真人又是从哪来的呢,他们的祖先,又经历了什么样的历史呢?

01 三大民系

女真语属于通古斯语族,通古斯族群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万年以前。

四五万年前,最早的一批智人进入东亚,他们被称为“老亚洲人”,父系基因是C系和D系,母系基因是M系。

两三万年前,“古黄种人”进入东亚南部,他们与老亚洲人女性混淆,形成“黄种人”。在两万到一万年前之间,黄种人逐渐扩张,占据了东亚和东南亚的大部分地方,“老亚洲人”被排挤到三个地方。

第一个是东亚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周边,他们被称为“古羌藏人”,父系基因以D为主。他们是藏缅语族(古称羌人)重要的祖源之一。

第二个是孤悬于东亚大陆之外的日本列岛,他们被称作“阿伊努人”或者“绳文人”,父系基因也是以D为主。他们是日本人的重要祖源之一。

第三个就是东北地区,他们的父系基因以C为主(具体来说是C2北支),可以称作“古通古斯人”。他们就是东北原住民的两大祖源之一。

东北原住民第二个祖源,就是北上的黄种人,俗称“NO系”。

NO系最迟在一万年前就进入了东北南部,逐渐扩散到辽河上游、辽宁、吉林,还包括朝鲜半岛的北部。他们驱逐当地的C系老亚洲人男性,与老亚洲人女性融合,形成“貊mo人”和“濊weì人”。

原来的老亚洲人(古通古斯人),被濊貊人切割成南北两部分。南部族群退缩到朝鲜半岛的南部,成为三韩祖先,也就是韩国人的最早祖源。北部族群被排挤到东北的北部,也就是现在的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省和外东北。

北部族群还向北迁徙,进入西伯利亚东南沿海一带。不过抛除这些北迁的族群和南部的三韩不谈,只看东北的话,古通古斯人逐渐分化成了东西两大族群。

西部族群的领地是一山一水,大兴安岭和嫩江,他们就是鲜卑、乌桓、契丹、室韦、蒙古的共同远祖——东胡人。

东部族群的领地分布在黑龙江中下游,现在的黑龙江省和外东北地区,他们最早被中原的华夏人称作“肃慎”。

战国时期,燕国名将秦开北伐辽河流域,生活在这里的“貊人”被燕人打败,逃亡到松花江流域和长白山区,与当地的“濊人”融合,形成“濊貊(weì mo)”。

至此,东北原住民三大民系——东胡、濊貊、肃慎便形成了。

02 扶余与高句丽

东胡的演变历史,在《草原民族源流简史》那篇文章里已经详细说过了,这里不再赘述。

三韩也因偏距朝鲜半岛南部,不在这篇文章的解读范围。我们的重点,是濊貊和肃慎这两大民系。

自秦汉以来,东北两大民系的历史,以唐高宗灭高句丽为节点,可以分成两个阶段。在此之前,占据舞台的是濊貊族群,在此之后,占据舞台的是肃慎族群。

燕国却胡千里之后,濊貊两族混而为一,在东北南部形成五个大的部族,分别是松花江中游的扶余、长白山区的高句丽、图们江流域的北沃沮、盖马高原的南沃沮、朝鲜半岛中部的东濊。

箕子朝鲜离开辽东,迁往平壤汉城所在的大同江、汉江流域后,东濊被迫退缩到东部山区,也就是现在的朝韩两国的江原道一带。

从音韵学的角度来看,在古汉语中,扶、貊、沃的发音相近,余、濊、沮的发音也是有点类似的。无论是扶余、沃沮,还是濊貊,都是同一个族名的不同音译罢了。

濊貊并不是纯粹的渔猎族群。他们占据的东北南部和朝鲜半岛北部,气候环境适合农耕,在捕鱼和狩猎以外,濊貊人的主业是农耕。他们种植粟米、黍子,另外还饲养猪、马、牛。

西汉前期,汉武帝拓土东北,灭掉卫满朝鲜,在长白山区和朝鲜半岛北部设立玄菟、乐浪、临屯、真番四郡,合称“汉四郡”或者“乐浪四郡”。

这四郡中,玄菟郡涵盖长白山区和盖马高原,把高句丽和南沃沮纳入了统治。临屯郡覆盖朝鲜半岛中部的东海岸,把东濊人纳入了统治。没有被汉帝国统治的濊貊各部,只剩下了扶余和北沃沮。

在战国晚期到西汉初期,扶余人吸收了中原文明,建立了扶余王国。王国的疆域覆盖松嫩平原,也就是现在的吉林省中西部、黑龙江省西南部。扶余的王城前期在现在的吉林市附近,后期在现在的长春农安一带,岳飞所说的直捣黄龙的黄龙府,就是扶余国的王城旧址。

西汉末年,扶余王族的一个分支南迁到长白山区——现在吉林和辽宁东部,以高句丽部族为基础,建立了高句丽国。

两汉之际,汉帝国在东北的势力小有收缩,东濊、南沃沮和高句丽都脱离了汉帝国的控制。

三国时期,高句丽曾经遭遇曹魏的进攻,几乎亡国。但魏军没有斩尽杀绝,高句丽很快复国,占据鸭绿江中上游地区。

西晋时期,东北西部的鲜卑强大起来,向东攻灭扶余。在司马懿是孙子晋武帝的帮助下,扶余复国,但实力大不如前,高句丽开始反超扶余,成为南东北地区的主角。

五胡乱华,晋朝南迁,高句丽趁中原内乱的机会,向南占据朝鲜半岛北部的乐浪郡,向东征服南北沃沮和东濊人。并与辽东地区慕容鲜卑建立的燕国长期对峙。

南北朝时期,高句丽向西占据辽东,向北攻灭扶余,占领吉林中部,不仅统一了濊貊的大部分部族,还把辽东和乐浪的汉人纳入统治,疆域达到极盛。

此后,高句丽耗死了隋朝,又接着耗死了唐太宗,最终在武则天他老公唐高宗时期,才被巨唐攻灭。

高句丽灭亡后,它的领地重新纳入了中央帝国的统治,高句丽王族与几十万富户被迁入中原,融入到汉人当中。

其余的百姓,一分为三。

位于朝鲜半岛北部的高句丽人、汉人、沃沮、东濊,被北上扩张的新罗吞并。加上之前箕子朝鲜驱逐东濊、卫满灭箕子朝鲜、汉朝灭卫满朝鲜、高句丽吞并乐浪郡等几次战争,汉人与濊貊人分批南迁融入三韩,O系基因(准确来说是O2a与O1b2)因此融入到韩人当中,导致如今韩国人的父系O系基因,占比达到70%左右。

位于辽东、吉林中部的汉人、扶余人,成为唐朝的臣民,后来被契丹吞并,先后接受辽金元的统治,并在明朝重新回到中央帝国的怀抱。

位于图们江流域的北沃沮,为了躲避肃慎后裔挹娄、勿吉的侵扰,从秦汉时期开始,就陆续南迁,会合一部分南沃沮、东濊,渡海迁徙到日本列岛,成为日本弥生文化时期的渡来人——阿伊努人之外的日本人另一支祖先。

剩余的一部分北沃沮人,很快成为了渤海国的臣民。

那麽渤海国又是哪来的呢?

03从肃慎到靺鞨

渤海国是粟末靺鞨su mo mo he建立的,靺鞨的祖先,就是黑龙江中下游的肃慎族群。

肃慎早在西周时期就来过中原,朝觐过周天子。周人因此把肃慎当做自己的臣属,“燕、亳、肃慎,吾北土也”,燕是燕国,亳就是濊貊中的貊人,亳、貊古音相近。由此可见肃慎在西周时就位于东北地区了。

有人说黑龙江流域那麽远,这种朝觐有可能吗?

如果是为了单纯的朝觐,当然没有可能。但如果是借着上供的名义,把东北的貂皮、人参带到中原,换取中原的青铜器和食盐,那就很有可能了。

与半农耕半渔猎的濊貊人不同,肃慎人的农耕比例非常少,渔猎占据主要。

他们会制作简单的陶器,生活在半地穴式房屋中,类似于半坡遗址的房屋。他们没有金属工具,也缺乏冶金技术,生活中的工具以石器为主,比如他们捕猎的弓箭,就是由木箭杆和石箭头做成的,史称“楛矢石砮”。

他们会饲养家猪和狗,狗作捕猎帮手,猪则用来食用和制作皮衣。

到秦汉魏晋时期,肃慎改称为“挹娄”。在通古斯语中,挹娄有鹿和地穴的意思。这都与挹娄人的生活方式有关系。

五胡乱华时期,东北南部的扶余衰落,高句丽崛起,濊貊人被统一在高句丽治下。同属于濊貊人的沃沮,可能因为高句丽的排挤,也有可能因为高句丽的加持,从图们江流域向北迁徙,进入黑龙江流域。生活在这里的挹娄族群,与部分沃沮人混合,开始被北朝称为“勿吉”。

勿吉的古汉语发音,和沃沮是差不多的。

初唐时期,高句丽最终被中央帝国攻灭。趁着高句丽衰亡的时机,勿吉从黑龙江流域南下,占据了松花江中上游的扶余旧地、长白山区的高句丽旧地、盖马高原的沃沮旧地,形成七个大的部族。勿吉的族名,也因为中央帝国的改朝换代,而改成了“靺鞨”。

其实“靺鞨”的古汉语读音,和“勿吉”是几乎一样的,两个词都是同一个族名音译成汉语后的不同写法。

靺鞨七部分别是粟末部、白山部、伯咄部、安车骨部、拂涅部、号室部、黑水部。

粟末就是松花的不同音译,松花江古称“粟末江”。顾名思义,粟末部就位于松花江的中上游,准确来说就是现在吉林省的中部,这里是扶余的故地。

白山部在粟末部东南面,也是顾名思义,分布在长白山区,这里是高句丽的故地。

伯咄部在粟末部的北面,嫩江和松花江交汇处,也就是现在的哈尔滨西部一带。

安车骨部位于伯咄部东面,松花江下游,现在的依兰县、鹤岗、佳木斯一带。

拂涅部位于伯咄部东南、粟末部东面,牡丹江流域,也就是现在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带。

号室部位于拂涅部的东面,乌苏里江上游的兴凯湖周边地区,也就是现在的黑龙江省鸡西市和俄罗斯海参崴一带。

黑水部则比较特殊,他分布在其余六部以北,是整个黑龙江中下游地区各个土著部落的泛称,总计有十六个部落。

高句丽灭亡几十年后,除了黑水靺鞨外,粟末靺鞨统一了其余靺鞨六部,建立了渤海国,并接受唐玄宗的册封,成为大唐在东北地区的又一个藩属国。

渤海国仿照中原文明建立政权体系,设官制,建都城,引入儒家和佛教经典,发展农业,甚至在牡丹江流域种植水稻。由于渤海国文明昌盛,被中原汉人称为“海东盛国”。

不过海东盛国并没有延续下来。唐朝灭亡后,中原军阀纷争,无力控制东北,契丹人趁机壮大,建立辽国,并东征灭掉了渤海国。

渤海国灭亡后,境内的文明也被毁灭。渤海国民靺鞨六部,一分为三。

一部分人被契丹迁徙到辽东和辽上,人口将近一百万人。他们随着辽金元的兴亡,最终少部分蒙古化,大部分融入到明朝的汉人当中。

一部分人随着渤海王室贵族逃亡到朝鲜半岛,人口超过三十万人。他们加入到新兴的王氏高丽之中,最终大部分融合成为朝鲜族人,少部分在北宋末年,反流到东北地区,加入到灭辽侵宋的女真人当中。

最后一部分渤海国人,留在了渤海故地。女真人崛起之后,这一部分靺鞨人,有些随女真南征中原,并融入汉人当中,也有些留在当地,融入到女真人当中。

04 女真与满洲

“女真”就是契丹人对黑水靺鞨各部的称呼。

除了女真这个称呼外,契丹人还把他们称为“朱里真”。实际上,这些都是同一个族名音译成汉语的不同写法,他们的来源都是黑水靺鞨最早的祖先——肃慎。

渤海国灭亡后,黑水靺鞨(女真)趁机南下,占据渤海国的北部旧地,也就是牡丹江、松花江流域和长白山地区。

到北宋时期,女真形成了七个可考的部族,长白山部、回跋部、完颜部、铁力部、兀惹部、五国部、鼻古德部。

长白山部位于吉林和辽宁东部的长白山区,并且涵盖现在的朝鲜北部的盖马高原。长白山部很有可能是白山靺鞨的后裔,直接被统辽国人当成了女真。

回跋部位于辉发河周边,也就是现在的吉林省中部。这里原本是渤海国粟末靺鞨的故地,更早则是濊貊人扶余部的故地。

完颜部位于阿什河流域,在回跋部的北面,也就是现在的哈尔滨一带。这里是伯咄靺鞨的旧地。

铁力部在完颜部的北面,现在的黑龙江省绥化和伊春一带,这里有一个铁力县,就是铁力部遗留的地名。

兀惹部在完颜部的东面,现在的黑龙江省依兰、佳木斯一带。

五国部在兀惹部的东面,包含五个部落,覆盖整个三江平原,也就是松花江和黑龙江交汇处的那一片地区,著名的北大荒沼泽所在地。

鼻古德部在五国部的北面,三江平原的北部边缘,现在属于俄罗斯境内。

这七个部族并没有覆盖黑龙江下游。黑龙江下游的女真部族,连契丹人都没有详细记载,而是一概统称为东海女真。

北宋末年,完颜部统一女真七部,建立金国,再后来灭辽侵宋的历史,大家都耳熟能详了,不再赘述。

侵占中原之后,女真人组成的猛安谋克(金国版八旗)几十万人迁入中原汉地,自金末到明初,彻底融入到汉人当中。

留在金国故地松嫩平原的女真人并不多,蒙古灭金后,他们被打散编入辽阳行省下的各个万户府。由于人口稀少,蒙元又从松花江下游的三江平原迁徙一些部落前往松嫩平原屯垦,这些部落大部分属于东海女真,蒙元称之为“水达达”和“兀者”。这个“兀者”,就是前文女真七部中的兀惹部。

元末明初,兀者女真南下进入吉林中部,形成扈伦四部,分别是乌拉、哈达、辉发、叶赫,明朝称之为“海西女真”。

位于兀者女真东面牡丹江流域的是“胡里改部”和“斡朵怜部”,其中胡里改部是金国完颜部的遗民,斡朵怜部则有可能来自于东海女真。同样是元末明初,他们沿着牡丹江往南迁徙到牡丹江上游和兴凯湖周边,明朝将他们设置成建州卫。

明初,李氏朝鲜取代高丽之后,向北扩张,占据盖马高鱼和图们江南岸。生活在这里的曷懒部女真,连同兴凯湖周边的建州部女真,一同西迁到长白山西麓,也就是现在吉林通化、和辽宁东部山区。他们与当地残留的长白山女真融合,形成建州八部,分别是苏克苏护部、董鄂部、浑河部、哲陈部、完颜部、纳殷部、鸭绿江部、朱舍里部。

最终,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八部和女真四部。他的儿子皇太极认为“女真”这个族名源自于肃慎(诸申),是契丹人对他们的误称,于是放弃女真这个族名,追溯“靺鞨”这一称呼,把族名的汉语写法定为“满洲”。

满洲的发音,与“靺鞨”mojie、“勿吉”moji的发音是类似的,是同一个族名音译成汉语后的不同写法。

而没有并入满洲的东海女真(又叫野人女真),可考的有牡丹江流域的虎尔哈部、乌苏里江两岸的瓦尔喀部、兴凯湖南岸的窝集部,以及黑龙江中游的萨哈连部、萨哈尔察部、索伦部,还有黑龙江入海口的一些没有记载的部落。

他们的后裔,就是现在的锡伯、鄂伦春、鄂温克、赫哲、尼夫赫等民族。

再后来的历史,满洲入主中原,建立清朝的历史,我们都知道,不再赘述了。

通州河
人类学很有意思,
通州河
人类学很有意思,

有没有谁是H1b自己办绿卡成功的呢?我需要做labor certificate,那个kit里面的信息表格都挺全的。我听说办绿卡不一定要请律师,也不知道这种说法对H1b身份需要做labor certificate的人来说是否对。员绝对是可以自己办的。朋友们能不能把经验建议分享一下?

W
Windy2009
东北文化就是最为先进的一种。先秦文明起源顺序为夏商周,夏在西部,商就是东北亚进入中原,周为中原文化。
w
wtd999
这是几十年到几百年研究不能完全确定的结论
明月慕白首
太长了,飘过
C
CHUNTIANEAST
辽东半岛:金一>高勾麗(?????古坟为证),薛平贵一箭射出800里,本溪市附近有纪念碑
通州河
有种说法铁器青铜器等是通过中亚传人东亚的
w
wtd999
商是河南为中心的文化。
南侠
但是没有出土文物佐证,,,
W
Windy2009
应该是东北亚文化南下,和中原融合。
W
Windy2009
青铜器好像也是多起源的,很多国家都有。
W
Windy2009
很专业的文章。谢谢长篇介绍东北亚文明。其实东北亚确实优秀,不比中原差。
w
wtd999
假装自己有过青铜时代的西方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15a9752e40102zank.html

 

W
Windy2009
人类总是有新发现,国内近来cctv有很多非常严谨的纪录片,考古学方面的。建议看看。
w
wtd999
不是的。东北亚那时候还很落后的,那时候的文化中心在河南
W
Windy2009
对,这是欧美偏见。他们认为一切中国文明的东西都是从他们来的恶。其实我们东方就是有自己文明起源。潜力不可低估。
W
Windy2009
商文化的造型比较漂亮,技术精湛。燕国古物非常优秀,造型审美出色,我觉得比中原文物漂亮。中山国在河北石家庄非常灵动。
w
wtd999
西方的历史按照他们对中国的要求都是瞎编的。
通州河
人类学里面埋藏了很多种族炸弹,不知哪一天会爆炸
w
wtd999
刘胜的墓是汉朝的。
W
Windy2009
告诉大家,河北中山国是一个白狄建立的政权,工艺的技术和造型比中原美丽。有西部气质,灵动,高度写实。

中山国应该算是先秦的第八雄。一般人只知道史书写的先秦七雄,但是还有第八雄,就是介于燕赵之间的白狄建立的政权,中山国。在史书里草草带过,没有被重视,因为是夷狄建立的政权。其实该地区作品作品非常了不起。

W
Windy2009
白人傲慢。他们以为东亚人没有创意。中国南方北方都好。吴越和出国的青铜器都相当精细,巧夺天工,比白人的粗糙东西强多了。

白人主要学地中海人。站在巨人的肩上发展起来。

 

W
Windy2009
我觉得没有什么,各有所长,参差不齐很正常。调整心态就好,没必要脆弱。各族尽自己努力就行了,不必要去控诉别人,好就是好。
W
Windy2009
美国瞎弄政治正确。就学欧洲提炼最精湛的人就好,不用管种族,优秀的肯定会浮出,差的淘汰,不必去多余的调和。
w
wtd999
商的国都在朝歌,现在的河南淇县。南蛮北狄,东夷西戎都是当时未开化的民族
w
wtd999
现在有考古确认的早期文化最靠近东北亚的是红山文化在今天的辽宁内蒙边界。
老生常谈12
商是中原,周是西羌

商殷墟在安阳附近,朝歌也在河南。

周是从西部进入中原的。

5000年前进入中国的人是羌,后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今日的藏族,游牧民族;定居农耕民族就成了炎黄子孙。

汉藏是一家,即汉藏语系。

实际上,5000多年前,蚩尤是先在中原。炎帝部落从西部进入中土,然后黄帝部落从西部进入中土。

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大战,最后黄帝部落胜利,炎黄联合起来大战蚩尤。

蚩尤战败,经过几百年不断地南退,今日的湘西,川北,川西,黔滇,缅北等地都有蚩尤的后代,比如彝族,苗族都是蚩尤后代。

我们说炎黄子孙,是不包括这些民族,也不包括蒙古族,维吾尔族,满族等。

但是我们可以说华夏子孙。当然我们说炎黄子孙也是指广义的炎黄子孙,包括56个民族,但是这些少数民族心里可能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