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老子对个话——白话《道德经》(by 离家民)

吃与活
楼主 (文学城)

         我与老子对个话

             ——白话《道德经》

 

            ·离家民·

 

 

  与老子相识久也,但从未与他对过话。

 

  记得与老子第一次相遇,擦肩而过。那已是30多年前刚从学校毕业时候的事

了。那时自己尚青涩,阅历少,履历缺,只知道老子是一位约2500岁,少言寡语

的智者。他一生只讲过约几百句话,计约5000字,然后就出函谷关隐遁而去,永

不再言语了。他讲过的话,就是后人所传的《道德经》或《老子》。他的话虽不

多,但却引的全世界无数文人雅士痴迷神往、念念不忘,唠唠叨叨地想和他私聊,

但却永不会得到回应。这正是老子的永恒魅力所在。

 

  历史如此巧合。和他同时代的地球的另一端,有个叫希腊的地方,也生活过

一位叫苏格拉底的智者。他同样少言寡语,一生只留下些片言只语。但却引得许

多后人愿意用一生所得财富换取和他半天的私聊(大名鼎鼎的乔布斯讲过:

“如果有可能,我愿意拿出我所有的财产来换取一个下午和苏格拉底聊天”)。

老子就是东方的这样一位智者。他们两有所不同的是,一个隐遁而去,一个饮鸠

身亡。相同的是,他们的思想还在流传,灵魂还活着(假设存在灵魂的话)。

 

  初识老子,几乎看不懂他写的每一个字,也听不懂他说的每一句话。感觉他

深不可测,犹如神龙见首不见尾。这种感觉和《史记》中记载的,传说中孔子和

老子见面后对老子的评价相同。《史记》中故事是这样的:孔子见老子后,返回

对弟子讲:鸟我知道能飞,鱼我知道能游,兽我知道能走。但老子就像龙,可乘

风云上天,我不能了解他呀。

 

  究其原因有三。一是自己年幼无知,识字不多,经世方浅,无法理解一个

2500岁老人的思想;二是老子的“方言”很重,又缺少断句的标点符号,致使他

的话晦涩难懂;三是古汉语文字意思的不精确性,导致理解困难。结果导致出现

了“龙”的幻觉。

 

  现在看来,这些故事都只能归于传说而已。毕竟现在我们有了科学考证的武

器。所以,孔子当年的那种感觉,大概也是听不懂老子的话,看不懂老子的字的

缘故吧。(按现在地理关系讲,一个河南人,一个山东人,各自用文言文“方言”

交流,出现困难是可以理解的)。

 

  从现代科学求真的角度看,许多社会历史事实真相,由于史料的缺失、实物

证据的欠缺和人为主观因素的干扰,都无法精确考证了。无论是马王堆汉墓帛书,

还是郭店楚简都证明不了什么精确的东西。(如:老子出生年代、他的生平、

《道德经》写作时间、儒道思想的先后,经文中那个字缺失了,某个具体的字是

什么意思、应当如何断句、那些话是后人补进去的,哪个版本更接近最初经文,

原来章节顺序怎样等等)。但从只看重古人文化思想传承的角度讲,这种精确的

考证既无必要也无意义。因为,从已知的《道德经》所有版本中,已经能清楚地

了解老子“自然无为”“忘我无心”“重身轻心”“求朴弃奢”“知雄守雌”

“柔弱胜强”“天人合一”“清心寡欲”“绝伪弃诈”的思想倾向了。所以,缺

失的字句,后人完全可以按照他的思想补充进去。这和孔子的《论语》相似。

《论语》不是孔子本人写的,只是后人根据他的思想整理出来的,但这不影响孔

子思想的传承。老子也同理。

 

  关于老子,本人以为比较可靠的结论有以下几点:

 

  1、老子确有其人。生活于东周的春秋末年,即约2500年前后。

 

  2、老子、孔子、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大约是同时代人。具体年龄无法考证。

 

  3、老子对自然、社会、人生有自己的观察、感悟和思考,通过《道德经》

流传了下来,成为了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文明进化中的哲学思考

有重要考据价值。

 

  4、从经文用词、比喻的时代性方面推断,今本《道德经》不是一个人所作。

最大可能是春秋战国时期许多人根据老子的生前言论、思想逐步总结编写出来的。

就如《论语》一般。在后来漫长的传承过程中,有遗失有重编有补充,导致现在

有十几种不同版本。

 

  5、老子的思想理念对当今世界依然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对现代人的思想依

然有巨大的影响力。对人类思维进化的考证也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6、老子是科学产生以前,古人整体思维模式和类比思维模式的典型代表。

对科学思维(科学还原论思想)有对比参照价值。

 

  7、老子不是也不可能是一位科学家,但一定是他那个时代的聪明人。按现

在的观点看,他是一位哲学家。特别是他对社会、人生有细致的观察和思考并用

文字记录了下来。他的许多观点经受住了两千多年历史的检验,他因此也成为有

史以来最长寿的人之一(老子曰:死而不忘者寿也)。《道德经》是老子世界观、

价值观、人生观的自我表述。对今人生活理念依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证据就是

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其思想还在广泛流传。

 

  8、苏格拉底曾经这样评价自己:“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老子对此曾

隔空评论到:“知道自己无知,是最聪明的人啊”(原文:知不知,上矣!)。

由此可见,苏格拉底和老子是知己,他们都是智者。假设当年两位智者能相遇,

一定会留下最有趣的轶事和佳话。

 

  9、苏格拉底因为知道自己一无所知,所以不断地诘问,去探寻真知,最终

导致了以质疑和“还原论”为代表的求知方法的产生。老子因为知道自己所知道

的,所以用类比的方法,整体地对世界给出了描述。最终导致了以整体思维、类

比思维为代表的求知方法的产生。因此,老子和苏格拉底是分别对东西方文化产

生了重大影响的智者。

 

  基于以上的认知立场,本文尝试以自己的理解用尽可能通俗的语言解读或

“翻译”老子的思想,算是和老先生进行的一次跨时空的单向对话和交流吧。既

然是“翻译”其思想,就不是简单解读其文字,而需要深入理解其思想,再用自

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所以,文字不能对应原文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事了。这也算一

次非专业的例外解读吧。如果一般识字的人读后,能对老子思想有初步的理解,

也就算文有所值了吧。

 

  关于编“译”《老子》的几点说明:

 

  1、以今本(今传世版本)为据,参考帛书本等,以思想脉络为准,打乱章

节,按意思分段。章节编排为世界观篇、价值观篇、人生观之为人篇、人生观之

处事篇、知识与智慧篇、治国理政篇、战争与和平篇。共七篇,七十八章。为节

俭篇幅不再附原文。(自喻为“离本”。呵呵哈哈。)

 

  2、尽可能用通俗的“白话”来表达其思想。尽可能剔除自己的“理解”去

表述其思想。

 

  3、对经文的解读以逻辑为圭臬,避免出现老子思想自相矛盾的情况。例如,

有学者把老子思想解读成“弃圣绝智”,有学者解读成“弃伪绝诈”。其实,导

致出现截然相反结论的原因是,中国传统文化把“智”理解为“阴谋诡计”“投

机取巧”。其实,老子思想里的“智”正好相反。再如;有学者把“无为而无以

为”和“无为而无不为”解读为相反的意思。其实两种表述可以相容。都是“不

刻意”为或不为而已。这需要明确辨识表述。

 

  4、坚决不用当代政治言语来解读。如老子思想为那个阶级服务等等。道理

很简单,老子的时代没有这些概念。

 

  5、老子的经文中大量使用类比思维。有的类比有道理,有的类比违反现代

逻辑常识。但不回避,不篡改,尊重流传的经文。对错需要读者自己判断。老子

之所以能一直广泛传承,不是因为他的话句句是真理,而是其中有值得借鉴的

“道”理。

 

  6、对一些至今没有定论,自己也难以理解的话,宁可舍去也不胡乱解读。

 

  7、老子的经文中,有客观叙述,有感叹,有疑问,有警示,有教诲。这些

情绪有时需要用文字表达出来。所以,添加字句在所难免。目的只有一个,准确

“翻译”老子思想。

 

  8、古语中的许多词汇其实意思完全相同,尽可能统一解读为一个词。如,

圣人、智者、贤者、善人、善者、善道者、君子等,统一解读为“聪明人”。等

等。

  9、老子“重身轻心”“重身轻天下”的思想,通过历史传承导出了一个远

离社会、追求长生不老的“道教”。其实这是后人误解老子导致的一个历史错误。

老子没有这种思想,道教和真实的老子思想相去甚远。因为老子遵循“无为无不

为”的原则,给出了许多治国安邦的建议,所以不会追求“远离社会”。老子崇

尚“顺其自然”,所以不可能去追求长生不老。

 

  10、参考文献:1)《人往低处走》作者:李零。2)《道德经》流传本。

 

  《道德经》白话本

  (编释者:离家民)

 

  第一篇、世界观篇

 

  第一章(今本第25章)

 

  有一种东西早于天地生成。它空旷寂寞,独立运行不改变其性状。我不知道

它是什么,勉强称之为“道”或“大”。

  大就会消逝,消逝就会走远,走远就会返回。

  国家中有四样大的东西,道、天、地、国王。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

道。道即宇宙及其显现的自然规律啊。

 

  第二章(今本第1章)

 

  宇宙的自然规律可以描述,但不是永恒适用的。万物可以命名,但不是永恒

不变的。虚空是宇宙的开始,万物产生有其原由。所以,应该客观地思考了解其

细微,主动去探索了解其广袤。两者同源,其实是一码事。深奥呀。所有的奥妙

都在其中。

 

  第三章(今本第4章、今本第6章)

 

  宇宙像一个大容器,深不可测,永远装不满,是万物的源头。它没有棱角,

没有纷扰,与光或尘土同在。我不知还有什么比它还早产生。它比传说中的老祖

宗“上帝”都早。

  宇宙不会消亡,它是万物的生殖机器。生殖机器大门打开,天地万物由此而

生。生生不息,绵绵常存。

 

  第四章(今本第32章)

 

  道,即宇宙自然规律。其不显山漏水,简朴不引人关注。但却威力无比不能

轻视。帝王若遵守之,民众就会归顺。

  天地相合,普降甘露,不以人意志为转移。这时“道”就显露了出来。但又

会及时停止,所以不会枯竭穷尽。打个比方,“道”就像山谷中的小溪,江河湖

海均来源于此。

 

  第五章(今本第14章)

 

  看不见的东西叫“微”,听不见的声音叫“希”,摸不到的东西叫“夷”。

三者不好细分,总起来看就像“一”字。其上下都看起来无物,也没有形状。随

其后看不见其尾,迎其面看不见其首。这些像“空气”一样看起来无物的背后,

存在着“道”理。

  用现在掌握的“道”理,解释现在的事物,再推断古代的起始,这就是自然

规律的功能和行迹。

 

  第六章(今本第11章)

 

  辐条和轴承组成车轮,中间有空隙,才能做车轮使用;泥土制作为容器,中

间有空间才有盛物之用;做门窗修房盖屋,有中间的空间才能居住使用。

  所以说,看得见的器物有“利”,看不见的空间有“用”。“利用”指的就

是这个意思。

 

  第七章(今本第5章)

 

  在自然界,天地没有和善之心,万物只是利用的对象。在人世间,聪明的帝

王也没有和善之心,百姓也只是利用的对象。

  天地之间空空荡荡,就像一个大容器。空虚但有物,一动就能显示出来。

  对它知道得越多,困惑也越多,不如适可而止。

 

  第八章(今本第41章)

 

  万物都有正反、强弱的属性。两者相辅相成,互动互用。有产生于无,这就

是自然规律。

 

  第九章(今本第35章)

 

  “道”的形象宏大,无处不在,无事不利。利万物、保安泰。其不像音乐、

美食一样吸引人。用言语描述出来,显得淡而无味,视而不见,闻而不觉。但用

途却无穷无尽。

 

  第二篇、价值观篇

 

  第一章(今本第44章)

 

  名誉和身体哪个重要?金钱与身体哪个重要?获得和失去哪个更有害?

  过度追求名誉和金钱,必然会损害身体。获取的太多,失去的也会太多。因

此,知道满足才能不招致损害,知道及时终止才不会招致失败。这就是生命的长

久之道。

 

  第二章(今本第13章)

 

  得宠与受辱只能使人受到微不足道的惊扰,真正的大患是对身体的伤害。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得宠和受辱都是处于别人之下的事,所以不值得看重。

人之所以有大患,都是因为有身体。如果没有身体,哪来的祸患?

  所以说,只有看重和爱护自己身体,并能以这种态度为天下做事的人,才可

以寄托天下给他啊。

 

  第三章(今本第62章)

 

  自然规律的知识、道理主宰万物。善于使用这些道理的人,把它看成宝贝。

不懂这些道理的人受它的保护。

  知识和道理是有价值的,可以相互交易。正确的行为可以教育示范他人。如

果什么也不懂,也就没有什么可以互易的值钱东西了。

  所以,古代朝廷设立天子,设置三公,虽然有美玉、马匹进贡,但不如进贡

治理天下的知识和道理。古代为什么看重这些?不是想得到什么,而是为了避免

犯错误啊。

 

  第四章(今本第46章)

 

  战乱时,是无“道”的社会。和平时,马匹用以生活生产。战争时,马匹用

于打仗生于荒郊。

  贪欲是战争的根源。最大的罪恶是有欲望;最大的祸患是不知足;最大的过

错是贪欲。所以,知足才能保证永远满足。

 

  第五章(今本第53章)

 

  我行走在大道上,最害怕的是走捷径误入歧途。大道平坦便利,但民众却偏

爱好走捷径。社会治理道理相同,如果都走捷径,结果是田荒芜,粮仓空虚。但

有人却穿着华丽服装,佩着利剑,钱财富富有余,饮食奢华。这种人是盗贼。这

不是有道德人走的“正道”。

 

  第六章(今本第20章)

 

  我感觉到,不学习保持无知状态就没有了烦恼忧愁。

  唯唯诺诺顺从别人和指手画脚呵斥别人有多大区别呢?善与恶又如何区分呢?

人所害怕的东西,反过来也害怕人呀。恍恍惚惚这些问题让我一直都搞不清啊。

  众人皆饱享口福、春风得意、追求享乐。我却淡泊无欲像一个婴儿,疲惫如

无家可归。众人皆富足有余,只有我匮乏欠缺。众人皆心明如镜,明察秋毫,我

独闷闷钝钝,迷茫像大海一般无边无际。众人皆认真做事,我独顽皮不当回事。

  我就是与众不同,像婴儿一样只看重吃奶啊。

 

  第七章(今本第42章)

 

  在自然规律主宰下,先产生一物,一生二,二生三,最后产生了万物。万物

有正负或阴阳属性。两种属性平衡产生和谐。

  人皆不喜欢孤、寡、无助。但侯王却以孤寡自称。为什么呢?因为物极必反。

有损才有得,有得才会损。逞强好胜不得好果。

  我以此为指导。

 

  第八章(今本第12章)

 

  色彩斑斓使人眼花缭乱;驾乘打猎使人心发狂;味道过多使人味觉丧失;音

声太多使人听觉失聪;追求稀缺的东西使人行为不端正。所以聪明人看重饮食而

轻感官感受。

 

  第九章(今本第59章)

 

  观自然可知,少靡费多节俭可以维持长久。

  人也应当效法自然。少靡费多节俭就是积德。积德就可以克服困境把事情做

大,事情做大就有了根基,有了根基就可以保持长久。所以,保持节俭的品质是

长久之道啊。

 

  第十章(今本第67章)

 

  自然之道大而无形,和其它东西看起来不同。因为不同,才能大。若和其它

东西相同,就会变的细小。

  我为人处世有三件宝物。一是仁慈,二是节俭,三是做事不过头。因为保持

仁慈之心,才能做事勇敢。因为保持节俭的品质,事情才能做大。因为做事不过

头,才能居于不败的地位。

  如果失去仁慈而勇敢,失去节俭而做大事,做事又处处带头,则必然走入死

地啊。

  所以,保持三个宝物,出击则胜利,防守则牢固。

 

  第十一章(今本第26章)

 

  重与轻,静与躁,是相对的两个概念。重是轻的根。静是躁的本。所以聪明

人处事总是保持安静不躁动,不离开其根本。

  为何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君王却把身体看的轻于天下?身体才是根本,这样做

就会失去根本。

 

  第三篇、人生观之为人篇:

 

  第一章(今本第38章)

 

  最好的“德行”是不刻意遵守规定的“德行”,但做事有“德”。最差的

“德行”是刻意遵守规定的“德行”。最好的“仁”是不刻意而“爱人”。最好

的“义”是刻意去帮人。最好的“礼”是刻意去尊重他人,对方不知怎样回应,

就举起手臂示范给对方。

  所以,因为丢失了“道”才用“德”来要求人;因为丢失了“德”,才用

“仁”来要求人;因为丢失了“仁”,才用“义”来要求人;因为丢失了“义”,

才用“礼”来约束人。一个比一个等而下之。

  由此可见,看重“礼貌”的人,忠信之心很薄,不是厚道之人,而是未来作

乱的带头人。看重哪些华而不实东西的人,也是愚蠢之人。

  因此,大丈夫做厚道的人,不做忠信浅薄的人。做事做实事,不做华而不实

的事。

 

  第二章(今本第16章)

 

  人应当尽力保持心胸开阔、坦荡、安静。我看见万物生长,复归其根,循环

往复,重新开始生命历程。这是永恒的自然规律。

  知道这个道理的人是聪明人,不知者是糊涂人。无知妄为会招来祸患。聪明

人胸怀广阔,包容万物,故可以成王公之业。

  这种人明道理,知天命,保长久,终生平安无大患。

 

  第三章(第51章)

 

  自然规律催生了万物,万物又遵循自然规律。这就是“道”和“德”的关系。

所以说,道的地位尊,德的地位贵。合称“道德尊贵”。

  这个道理就像哺育生命。生它养它,哺它育它,使其成熟。生而不据为己有,

哺育而不把持,成熟而不戕害。一切顺其自然。这个就叫“大德”。

 

  第四章(第52章)

 

  宇宙初始产生万物,就像母子关系,由母可推知其子,由子可推知其母。永

远循环下去。为人要看清微小的事物,保持明白。坚守柔弱的德行,保持生命力

的强盛。这样就终生没有祸殃。这是需要坚持的原则。

 

  第五章(第55章)

 

  德行好的人,其生命力强盛,能保持祥和的状态,能明白祥和为正常,因此

能增进和保持生命力。

  其状态就像婴儿,毒蜂毒蛇不去伤害他,雄鹰猛兽不去袭击他,骨弱筋柔手

能紧握,精力旺盛以至于不知男女之事也能勃起,长时间啼哭也不气短。这就是

最祥和的状态。

  反之,逞强好胜,义气行事,不符合自然之道,就会加速衰亡。

 

  第六章(第56章)

 

  真正识“道”的人不言语,多言语的人不识 “道”。

  识道者看起来闭口不讲话,不听信传言,目光祥和,不露锋芒,没有纷争,

与环境相融。亲疏、利害、贵贱都不能干扰他,因此而显出高贵。

 

  第七章(第76章)

 

  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柔弱,死后身体僵硬。草木活着的时候,机体柔弱,死

后机体枯槁。可见坚强的东西和死相随,柔弱的东西和生相随。用兵太强反而会

失败,木头太硬反而易折断。所以强大居下,柔弱居上。

 

  第八章(第77章)

 

  大自然的规律与人类社会的规律表现的相反。自然界规律就像拉弓一样,高

的地方压下来,低的地方举上去,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类社会的规律是损不足而补有余。谁能把自己多余的东西奉献出来呢?大

概只有遵循自然规律的人吧。所以,聪明人做事成功而不居功。这样做是不愿意

出头表现自己啊。

 

  第九章(第15章)

 

  古代的聪明人,看起来妙不可言,深不可测,难以识别。因为不好识别,只

能形象地比喻一下。

  行动缓慢时就像冬天过河;犹豫起来就像害怕周围的人;严肃起来就像到别

人家做客;放松起来就像冰雪消融;迟钝起来就像一块原木;混沌时就像一潭污

水;宽容起来就像山谷。思考和行动都很缓慢。一直保持这种状态,不追求完美。

  因为不追求完美,所以随其自然保持不完美状态。

 

  第十章(第24章)

 

  自身有缺欠的人立不起来。自认为自己了不起的人得不到别人认可;自己高

估自己的人不明智;自我陶醉自高自大者不能持久;自我炫耀者没有功劳。

  这是为什么呢?其道理是:自我拔高是多余无用的事,只会让别人厌恶,不

会有所增益。所以懂这个道理的人不会这样做。

 

  第四篇、人生观之处事篇

 

  第一章(第8章)

 

  人世间,最好的德行应当像水一样。

  水利万物而保持恬静不争,居于众人不喜欢的最低位。水的德行几乎合于

“道”啊。

  人应当仿效水。身居适宜之地,心保持和善,结交适宜的人,说话要讲信誉,

处事公正平和,做能力适合之事,行动选择合适的时机。因为不争,所以不会有

危险。

 

  第二章(第7章第34章)

 

  天地能长久存在,原因是其不自谋长久,所以才能长久。

  从社会现象来看,聪明人遇事主动退后,反而占先。主动置之死地,反而后

生。不主动谋取私利,反而会得到了私利。

  自然规律无处不在,可大可小。万事自成但它不显露,看起来很小。万物受

其支配,看起来又很大。所以聪明人效法之,从小事做起,最后却能办成了大事。

 

  第三章(第39章)

 

  天得道所以清澈,地得道所以安宁,神得道所以灵验,山谷得道所以盈满,

侯王得道所以尊贵。否则,天将裂,地将废,神将失灵,山谷将枯竭,侯王将失

其尊位。

  所以,贵必以贱为本,高必以下为基。这就是侯王称孤道寡的原因。是其本

贱吗?非也。是因为赞誉太多,赞誉就失去了价值。所以侯王不愿赤裸裸像玉、

石一样显摆自己呀。

 

  第四章(第2章)

 

  天下人只知道求美求善,其实是不美不善呀。

  因为亘古不变的道理是:有与无,易与难、长与短,高与低,音与声,先与

后相随相生,同时出现。

  所以,聪明人做事不刻意,教人不言语。作事而不出头,有所为而不把持,

成事而不居功。因为不居功,所以功劳不会失去。

 

  第五章(第9章)

 

  对财物的追求,要适可而止。对权力的使用,不可锋芒毕露。金钱太多,就

难于守住。富贵而骄横,就会带来祸患。所以说,功成身退才符合自然规律。

 

  第六章(第10章)

 

  为人处世和生养婴儿道理相同。

  要做到:安心坚守自己的魂魄,像婴儿一样调整呼吸保持身体柔顺,心明如

镜没有污迹,治国安邦不用计谋,考虑问题能坚守柔顺包容之道,处事明白通达

不用诡计。生育她,抚养她。不因为生她而把她当财物一样据为己有,长大之后

不主宰支配她使其失去自由。这才是最好的符合自然规律的德行。

 

  第七章(第22章)

 

  委屈才能保全,弯曲才能矫正,洼地才能存水,旧才能更新,少才能多得,

多则带来困惑。所以聪明人顺道而为,以天下为牧场来管理天下。

  不自我拔高,所以彰显;不自以为是,所以明察秋毫;不自我炫耀,所以有

功;不自我陶醉,所以能长久。古人讲“委曲求全”是有其道理的。

  所以说,只有不争,才没有人能与他争。

 

  第八章(第23章)

 

  少讲话符合自然之道,“言多必失”就是这个意思。

  大风不能持续刮半日,暴雨不能持续下一天。天地都不能久,何况人呢?所

以说,办事要遵循自然规律。遵循自然规律做事就是有德。做事不遵循自然规律,

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就会失败。

 

  第九章(第28章)

 

  雄雌、荣辱、白黑是事物的两个方面。为人处事要知雄守雌,知荣守辱,知

白守黑,不走极端。这样才能像婴儿、像原木一样符合“大道”,才算具有“大

德”。这样的人不需要多大改变,就可以担当重任管理天下。就如原木做成器械

一样。

 

  第十章(第37章)

 

  “道”虽然不显眼,但管理者若能守道顺道,万物就将自己发生变化。变化

就会产生过多的欲望,这时依然要用朴素自然的道理来规范。这样欲望将减少,

天下将恢复安静和正常。

 

  第十一章(第43章)

 

  不用言语来教育人,而要以身作则来示范人。这就是“无为”的好处。“无

为”胜“有为”。我是怎么知道这个道理的呢?

  因为最柔弱的东西可以在最坚硬的东西中穿行;最空虚的东西可以在最实在

的东西中穿行。这个道理我是从这里看出来的。

 

  第十二章(第63章)

 

  为人处世应当遵守一些原则:

  不要主动作为,不要制造事端,品味不追求多味。

  别人对自己错误的怨恨,也应当按道理去应对,不能以错对错。即,应当

“以德报怨”,不应当“以怨报怨”。

  大事都是从小事做起的。难事都是从容易开始的。所以聪明人不图大,最终

却做成了大事。从容易的事做起,最终完成了困难的事。

  轻易承诺,不能兑现,就会失去别人的信任。所以切莫轻易承诺别人。

 

  第十三章(第64章)

 

  不动的东西,容易拿住;未发生的事,容易谋划;脆弱的东西,容易破碎;

细小的东西,容易散落。所以做事要早谋划,不能等到出现了混乱再处理。

  大树是从小树成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从平地垒起来的;登上百米高山,

是从第一步开始的。普通人做事,总是做几成就会转而失败。所以要始终保持谨

慎,善始善终。

  努力做什么反而做不成;努力保住什么反而会失去。所以聪明人不刻意做,

反而成事;不刻意保持,反而不会失去。

  总之,聪明人做事不贪欲,不看重华而不实的稀缺东西,学别人不学的东西,

从而避免别人犯过的错误。始终按自然规律做事,不敢有所造次。

 

  第十四章(第81章)

 

  真话不好听,好听的话不是真话;有知识的人,不懂的东西很多。什么都懂

的人,其实没有知识。聪明人很少,愚昧的人很多。

  聪明人乐于帮助别人,反而自己获得的更多。

  由此可见,自然之道是互利共存,利他而不互害。人之道是为而不争,和谐

自然。

 

  第十五章(第79章)

 

  两方如果发生了冲突,大的怨恨平息之后,必然遗留有小的怨恨。如何才能

完满处理好这种事呢?

  聪明的人总是把自己放在吃亏的地位,就像债务关系中,使自己处于债权人

的地位,也不强制债务人。有德的人会领情,按照合同关系给予回报,无德的人

会赖账,从中谋取利益。但自然之道不讲亲疏,总是有利于有德的人。

 

  第五篇、知识智慧篇

 

  第一章(第71章)

 

  知道自己无知的人,是最聪明的人。不知道自己有知的人,是糊涂虫。聪明

的人知道自己明白的东西,不知道自己不明白的东西,所以是明白人。

 

  第二章(第21章)

 

  人最大的德行,就是遵循自然规律。自然规律恍惚幽深隐藏在万物之后,其

有表象、有实物、有真情、有诚信。从古至今,道理不变。

  我如何了解万物?从道理中推断出来。

 

  第三章(第45章)

 

  看事情要有深度,要透过表层看到本质。

  最完整的东西看起来好像有缺损;最盈满的看起来好像不足;最直的看起来

好像弯曲;最巧妙的看起来好像很笨拙;最智慧的看起来好像很愚笨;

  清静无为可以使天下秩序井然。

 

  第四章(第33章)

 

  汉字有许多不同的含义,我是这样定义的。

  怎么才能算智、明、力、强、富、志、久、寿呢?了解别人的人是智;了解

自己的人是明;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战胜自己的人是强;知足的人是富;强行

做事的人是有志;不失其根据的人能持久;死后能让后人不忘的人是长寿。

 

  第五章(第40章)

 

  聪明人能够理解自然规律,并能一直遵守并按规律做事。一般人似懂非懂,

时而遵守时而违背。愚蠢人理解不了,反而不以为然,嘲笑自然规律。

  自然规律,不是容易让人看明白的。就像常言所讲:明的看起来像暗的,进

看起来像退,平坦看起来像坎坷。大德看起来像山谷,空空荡荡无所作为,品行

高洁看起来像有亏欠,广施德行看起来像有遗漏。大的方形看不出四角,大的器

物初看不成器。大的声音听不见像无声,形象太大反而看不出形状。

  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看起来微不足道,但终能成事。

 

  第六章(第48章)

 

  随着学习到的知识更多,最终总结出来的道理会更简单更少。掌握了根本的

道理,人就处于自然无为的状态了。

  用自然无为的方法治理社会,就会使社会无纷扰,天下安定。反之则反。

 

  第七章(第50章)

 

  人从生到死,三分之一的人生命力旺盛,一生顺利。三分之一的人生命力羸

弱,不能存活。还有三分之一的人因行动不当才会招致死亡。

  这是什么道理呢?生命力强盛的人,野外旅行不回避犀牛、老虎,牛角虎爪

不能伤害他。从军打仗不穿铠甲,刀枪不能伤害他。原因是他能避开死地啊。

 

  第八章(第54章)

 

  善于建设的人,其建造的东西坚固不易损坏。善于抱持的人,其抱持的东西

不易脱失。这种人能子嗣传承香火不断。

  一个人善于修身,能改正错误、依道做事,做好自己,其有真德;能处理好

家事,其德有余;能处理好乡村事,其德会流传后世;能处理好国事,其德丰厚;

能处理好天下事,其德就广博了。

  我如何知道天下大事是怎样子的?人和人对照,家和家对照,乡和乡对照,

国和国对照,天下和天下对照。就是这样子的。

 

  第九章(第27章)

 

  善于行路的人,不留痕迹;善于说话的人,没有漏洞;善于计算的人,不用

算筹;善于关门的人,不用锁也难以开启。善于结绳者,不用扣也难解开。

  同理,真正聪明的人善于用人。物尽其才,人尽其用。所以,聪明人被聪明

人当做老师,不聪明的人被聪明人看成学生。不敬重老师,不爱护学生的人,即

使聪明,也是小聪明。这种人其实是大糊涂。这个道理很微妙。

 

  第十章(第47章)

 

  洞察自然之道的聪明人,不出门就能知道天下事,不观察就能明白自然的变

化,不作为就能成事。

 

  第十一章(第70章)

 

  我讲的道理都有根据,很容易理解,也容易践行,但很少有人理解和践行。

原因是无知的人太多啊。理解的人俞少,这些道理俞显得珍贵,就如同聪明人穿

着破旧的衣服,却怀揣着宝玉一样。

 

  第六篇、治国理政篇

 

  第一章(第17章)

 

  统治者治理的最好状态是,百姓只知道自己的存在;次一等的是让百姓赞美

自己;再次一等的是让百姓害怕自己;最次等的是遭百姓辱骂。

  因为诚信不足,所以百姓才不信任。所以统治者谨言慎行,让事清自然成功。

而百姓会说我自然而然。

 

  第二章(第3章)

 

  不崇尚贤人,使人不争名位。不抬高稀缺物价格,使人不去偷盗。不用欲望

刺激人,使人心不乱。这才是聪明人的治理之道。

  让人吃饱肚子,保持身体健壮,心保持淳朴自然状态,断绝违反自然的欲望,

不敢做违反自然规律的事。这样就能实现天下大治了。

 

  第三章(第49章)

 

  聪明的统治者无私心杂念,和百姓同心。对有才干的人和无才干的人一视同

仁传授知识给他们。这才是最聪明的做法。对相信自己的和不信自己的人同样给

予信任。这才是最好的德行。

  聪明人处理天下事谨言慎行,与天下人同心。他们的关系就像,聪明的统治

者是淳朴的孩子,百姓是孩子的耳目。

 

  第四章(第18章第19章)

 

  因为自然规律不被人遵循,才产生了仁义的要求;因为多使用计谋,才产生

了大伪;因为六亲不和睦,才要求孝慈;因为家国昏乱,才要求有忠臣。所以,

求果需要寻因,不能颠倒。

  所以说,顺应自然规律,杜绝虚伪的仁义,才对百姓有百倍之利;杜绝伪诈

诡计,百姓才能恢复慈孝;杜绝投机取巧对利益的追逐,才能没有盗贼。以上三

句话归结为一句:返璞归真,清心寡欲,才能有利于家国。

 

  第五章(第36章)

 

  世人常见强胜弱。但更微妙的道理是柔弱胜强。欲收敛必先伸张;欲削弱对

方,必先加强对方使其过头;欲抢夺对方,必先给与对方使对方不能自持。这个

微妙的道理,是治国安邦的利器,不可以张扬,就像鱼儿深藏在水中一样。

 

  第六章(第57章)

 

  治国安邦要用符合自然规律的正常方法;用兵打仗要出奇兵;安定天下要无

为无事,不能瞎折腾。

  我怎么知道这个道理的呢?因为对社会管控太多,民众就会贫困;民众喜欢

用武器殴斗,就会导致家庭不和睦,国家不安宁;人们多投机取巧,就会崇尚不

切实际的奇珍异宝;法令太严苛泛滥,盗贼反而愈多。

  所以古代的聪明人讲:我不作为,民众反而能自己管好自己;我崇尚恬静,

民众反而能正常生活;我不乱折腾,民众就能富裕;我没有过多的贪欲,民众就

崇尚简朴。

 

  第七章(第58章)

 

  社会管控简洁明了,民众就会淳朴善良;社会管控过于严苛,民众就会狡诈

取巧。

  祸患隐藏在福中,福也寄存在祸中。谁能搞清到底是福还是祸呢?正与反,

善与恶都是这种关系。世人糊涂地追求极端已经很久了。

  正确的做法应当是适度:有棱角但不割手,正直但不放任,光明但不耀眼。

 

  第八章(第60章)

 

  治理大国就像烹煮小鱼,火候不能太大。

  按自然之道治理天下,阴谋诡计,雕虫小技就都不灵了。也就不能伤害到百

姓,自然也伤害不了统治者。统治者和百姓两不伤害,两全其美,是大德所归。

 

  第九章(第61章)

 

  大国与小国相处,大国应当谦让、守静、居下位,这样才能让小国臣服。小

国也会获得尊重和相应的利益。这样才会各得其所,天下和谐。

  这种关系就像雌雄关系。大国守雌位,小国居雄位,雌恒胜雄。大自然道理

就是这个样子的。

 

  第十章(第65章)

 

  遵循自然之道,才是最好的德行。

  掌握真知、遵循自然规律、为人处世保持淳朴善良才是智慧,违反自然之道

才是愚昧。而世人却把投机取巧、阴谋诡计看作“智慧”,把遵循自然规律、为

人处世保持淳朴善良看作“愚昧”。这和自然之“道”正好相反啊。

  所以,聪明人不用投机取巧、阴谋诡计来教化民众,而用真知来教化民众。

  民众之所以难以管理,原因是他们善于投机取巧、耍阴谋诡计。因此,用阴

谋诡计来治理国家,就是国贼。用真知来治理国家,才是最好的德行啊。

  这个道理非常深刻。只有明白这两个道理并实行,才会国泰民安。

 

  第十一章(第66章)

 

  江河之所以能容纳百川,成为百川之王,因为它处于下游。

  社会也是同样道理。所以,聪明的统治者想处于民众之上,必须言语谦和处

于下位。想处于民众之先,必须以身作则处于民众之后。这样民众才不把他看成

祸害和负担,才会拥戴他。因为他不争先争上,所以没有人能与他争。

 

  第十二章(第72章)

 

  民众如果不再害怕危险,则最大的危险就会来临了。

  不能侵害民众的居所,不能侵害民众赖以生存之器物,这样才不会被民众厌

弃。所以,聪明的统治者有自知之明,不擅作主见。自爱但不自以为尊贵。

 

  第十三章(第74章)

 

  民众如果都不怕死,就不能用死刑来恐吓民众。

  如果只是极少数人不怕死,对少数人处以死刑就会使民众惧怕而不敢违法。

  如果民众都惧怕死,就得严格按法律程序办理死刑案件。如果不按法律程序

走而滥杀,就像不懂木匠的人去做木工活,就会反伤其手。最终会损害统治者。

 

  第十四章(第75章)

 

  百姓之所以闹饥荒,原因是统治者征税过多。

  百姓不服从管理,原因是统治者胡作非为。

  百姓之所以不怕死,原因是活着太艰难。

  这种情况下,只有那些做事不是为了活命的人,才珍惜生命。所以我才讲这

是“贤重身”。

 

  第十五章(第78章)

 

  水是天下最柔弱的东西了,但水滴石穿能攻克坚硬东西的,没有什么能超过

水。这个现象亘古不变。

  水能战胜坚硬的东西,弱能战胜强。所有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但很少人按这

个道理行事。

  因此聪明人才这样说:为国家背负骂名,承受灾难的人,才是国家的脊梁和

主人。

  正确的话,听起来像是错误的。

 

  第十六章(第80章)

 

  有人口稀少的小国,大型器械都用不上。民众害怕死亡不出远门。车船也不

需要,军队兵器也不需要。民众用原始方法结绳记数。吃着美食、穿着漂亮的民

族服装,开心地唱歌跳舞,安居乐业。与其它小国相距很近,鸡狗的叫声相互都

能听见,但民众一辈子都没有交往。

 

  第七篇、战争与和平篇

 

  第一章(第29章)

 

  大有作为要夺取天下者,我看会失败。天下像一件神器,不是有为者可据有。

大有作为者会失败,大力保持者会丢失。所以聪明人要徐徐图之、谨慎把持,不

过分用力。

 

  第二章(第30章)

 

  用“道”辅佐君王治理天下,不以强兵武力统治天下,这才是最好的方法。

  军队所到之地,草木不生生灵涂炭。所以善于治理天下者,成功而不用强,

成功而不骄横,成功而不自满,成功而不自夸,成功而谨慎保持。

  其中的道理是,物壮就会老,老就会早死。所以聪明的统治者不以强兵武力

统治天下,顺应长久之道。

 

  第三章(第31章)

 

  战争人人都厌恶,军队是不吉祥之物,不得已才用啊。所以顺道有德的君子

都反对战争。和平为贵,不要赞美战争。赞美战争,就是喜欢杀人,喜欢杀人的

人不会得到天下人称

  赞的,也不会成功。

  古人以“左”代表“文”,以“右”代表“武”,办吉祥之事在左边,办丧

事在右边,战

  争后对死者以哀礼安葬之,就是这个道理。

 

  第四章(第68章)

 

  好的武士不轻易使用武力;善于战斗的人不意气用事;善于取胜的人不轻易

与对手交锋;善于用人者不盛气凌人。总之,无为不争是符合天道的最好德行。

 

  第五章(第69章)

 

  打仗用兵之道是:不能轻易主动进攻,应当以防备为要。不能因为进一寸而

导致退一尺。行动、攻击、武备都不能让敌方看出来。这样才会取胜。

  最大的危险是骄傲自大轻视敌人。轻敌就会失去所有的优势。所以说,两军

相遇,防备严谨的一方胜出。

 

  第六章(第73章)

 

  战争中,经常是勇敢者死,不勇敢者存活。两种选择利害不定,谁能知道其

中的道理呢?

  自然规律是:不好战的人容易取胜;不言语的人容易得到响应;坦诚的人善

于谋划;不招呼的自己会到来。天道广博,自有其道理啊。

d
dudaan
这个解释得大致不错,挺好。但与养生关系密切的原50章用词不当
吃与活
杜编若有闲暇不妨修改一下其不贴切之处。
d
dudaan
很简单,把“生命力旺盛的人”改成“长寿者”就OK了

或者善于摄生/养生的人也可以。

O
OceanSound
很长, 大致看了一下,很不错的文章, 有时间再细看。 谢谢转帖。
d
dudaan
还有最后一段(原73章)

不是勇敢的人死,不勇敢者存活,而是:

敢于在不知虚实不知敌情就大胆出击的人会送死,而坚持在不知虚实不知敌情时按兵不动的人就会存活下来。

吃与活
谢谢,望研读者注意。
吃与活
好,这种释义更合理。
吃与活
不客气,我是老子的粉丝。
O
OceanSound
老子也太惜字如金了。 多写几句写清楚来, 省却后世多少误解。
吃与活
竹子太贵
d
dudaan
竹子书卷太重,皮条容易断,太容易散乱
r
rrbn
谢谢,有空慢慢看。
f
fuz
找根竹子,刻几个(纂)字试试。或砍棵树,做成木牍。干过之后,你如果还啰嗦,算你狠
f
fuz
语言交流,有其环境习惯。以前有个相声小品,将两人对话由长到短,缩成四字:“谁”;“我”;“嘛”;“尿”,就能明白。但去了标点么…
O
OceanSound
长城都能造, 青铜器都那么精美, 多刻几根竹子就不行了?
f
fuz
你先试试再说。俺小时候干过刻竹、削牍,手上整出好几个口子,还扎了不少刺
e
ephd
人家是用毛笔写的,不是用刻的
p
pickshell
嗯,书简都用毛笔,除非是匾额才需要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