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韵》33.《长安晚秋》赵嘏
云物凄清(1)拂曙(2)流,汉家宫阙(3)动高秋(4)。
残星几点雁横塞(5),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6)半开篱菊(7)静,红衣(8)落尽渚莲(9)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10)学楚囚(11)。
1 凄清: 萧索清凉的气息。
2 拂曙:拂晓。
3 汉家宫阙:这里实际上是指唐朝的宫殿。
4 动高秋:触及到秋日的高空。
5 雁横塞:大雁横飞过关塞。
6 紫艳:紫色艳丽的(花朵)。
7 篱菊:篱笆旁边的菊花。
8 红衣:红色的花瓣。
9 渚莲:离水中小岛不远的莲花。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10 南冠:即楚国人的帽子,因为春秋时楚的楚国在南方。
11 楚囚:原指春秋时期被郑国俘获然后转送给晋国的楚国郧公钟仪,后借指被囚犯,也比喻处境窘迫又无可奈何的人。
赵嘏(约806—约853年),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人,中晚唐诗人。年轻时游历四方, 留寓长安多年, 干谒豪门以求仕途。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唐武宗会昌四年(855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七年(853年)卒于任上,享年约47岁。
赵嘏的诗具有晚唐诗琢句细致、对仗工巧、辞藻华丽的特点,但他的诗自然、清空、意境优美,且常带有无奈和悲情色彩。赵嘏的诗在意向的选择和景物的描写上也颇具特色,且语言较为简明、直白。这些特点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在当时及对后世均有影响。
《全唐诗》存赵嘏诗2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收数首。赵嘏现存诗200多首。
诗词作品影响力总体评分: 1.
宋雨:赵嘏(gu3)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出生于当地的一个望族家庭。赵嘏是中唐末至晚唐初年的诗人,现有200多首诗存世。他年轻时科举考试不利,留寓长安多年,干谒名流以求功名。这段时间里他可能还远去岭表(今两广地区)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安家于润州(今镇江)。他于会昌四年(844年)进士及第。 他于会昌末或大中初年(846、847年)入仕为渭南尉,任职大约六年后卒于任上。
唐风:今天有人把南方到北京打工和求发展的年轻人称为“京飘”、“北漂”。与之类比,赵嘏也是那个时代典型的“北漂”,希望通过科举考试的成功或名人的推荐求得一官半职。这种“官瘾”其实是很好理解的,“学而优则仕”在唐宋时代得到了相对好的体现。一个有才华的文人如果通过科举进入官场,则有可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对国家和民众有所贡献。科考也几乎是那个时代普通人家子弟乃至寒门子弟改变命运的唯一方式。
宋雨:科举制建立之后,金榜题名的地点是在首都,所以有读书人“进京赶考”的说法(这里的“京”对唐朝来所是长安,对北宋来说是汴京(今开封)),而进京的这些京漂在考试前或落榜后(准备再考),往往要流连于京城多年。另外,唐代的科考还不完善,士子要榜上有名,除了才华外,经常还需要京城达官贵人的引荐。这种情况到宋代科举制度完善以后才逐渐消失。
唐风:唐朝几位最伟大的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等,都曾是“北漂”者。白居易、王维几年后成功考取了进士,官运尚可,其中白居易作为左拾遗和苏杭的地方官,为君王和民众尽了义务。杜甫科举不第,寓居长安多年,穷困潦倒,到四十多岁才得到卑微的官位。李白未参加科举考试,两次客居长安一无所获。后来得到翰林供奉的职位却持续不到两年,最终怅然离开长安。
宋雨:在后世看来,赵嘏算不上唐朝的大诗人,但在当时他却颇有诗名。他北漂的时候就有许多王公大臣时常邀请他到府里作客,对他十分推崇。他入仕以后虽然官职很低,但诗名愈发响亮,就连诗文造诣颇深的唐宣宗也知道他。一次他让手下把赵嘏的的诗作拿来看。当宣宗读到《残句》的两句“徒知六国随斤斧,莫有群儒定是非”(似有批评秦始皇只信奉武力,不用儒生的意思),宣宗就不太高兴了,感觉他有借古讽今之嫌。赵嘏为官六、七年始终得不到升迁,或与这次不经意的得罪有关。
唐风:关于赵嘏还有一个悲惨的故事:一年中元节(七月十五),善男信女都去庙里进香。赵嘏家里的容貌娇美的爱妾也去参加这场法会。结果被一位骑着高头大马的武官看上并霸占。直到第二年赵嘏才在京城获悉此消息。但慑于武官的权势,他只能在痛苦中作了一首《座上献元相公》:“寂寞堂前日又曛,阳台去作不归云。当时闻说沙吒利,今日青蛾属使君。”此诗是写给当时的浙东观察使、名诗人元稹的,赵嘏在他那里做过幕僚。诗中“沙吒利”是过去一位霸占他人妻子的唐朝藩将。这首诗传到了武官的耳朵里,他也觉得自己太过分了,于是派人把她送还给寓居长安的赵嘏,并附信表达歉意。夫妻两人见面后抱头痛哭。然而未曾料到,整整哭了一夜的女子,第二天再也没能醒过来……
宋雨:唉,故事凄惨!唐朝看来还是有点无法无天。《长安晚秋》是赵嘏客居长安时期所作。赵嘏曾于唐文宗大和六年(832)举进士不第,寓居长安,后多次应试,直到12年后他38岁时才成功。这首诗是写于某一年的秋天,北漂的诗人独在异乡。深秋景象触发了游子的怀乡思归之情,于是他提笔写下了这首七言律诗。
唐风:从首联“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可知,诗人在深秋一个天光未亮的拂晓举目眺望。天上云雾飘游,给人以凄清之感。“凄清”虽然可能来自秋天的清凉气候,但更是主观上的感受。“汉家宫阙”指当时长安的宫阙,两朝均定都长安。在凌晨的迷蒙之中,宫阙的剪影依然雄伟壮阔。这都城就在脚下,这宫阙近在眼前,然而对一个宦游的学子来说,它们似乎又是那样的飘渺和难以触及。
宋雨:这两句与柳永《八声甘州》中被东坡赞为“不减唐人高处”的佳句“渐风霜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有异曲同工之妙。本诗是描述身处异乡的诗人,清晨仰望飘渺浮云和雄伟的宫殿。而柳词则定格在下午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刻,城中的楼阁与远处的关河皆尽收眼底,基调似乎更为旷达乐观。
唐风:颔联“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描写的是天渐渐亮起来,天空中比较暗的星星已经看不见了,只有最亮的几颗还历历在目。一行大雁横越关塞南飞。这时一声悠扬的笛声飘来,思乡的游子靠在栏杆上喟然叹息。通常写思乡之情,大多是写黄昏或夜晚时分的心情和环境,而赵嘏的这首诗,写的却是拂晓时分,他大概通宵未眠,或是通宵苦读。
宋雨:我对本诗描写的时刻有一点不同的看法,总感觉拂晓不是一个很好的时间点。这首诗如果写黄昏时分。比如残星改成新月,也许更能烘托气氛,也更合逻辑。又比如清晨人们一般是听钟声的,大清早吹笛子有点儿不可思议,善吹笛子的歌姬舞女们也不会起那么早啊。
唐风:“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不就是夜里吹笛子抒发思乡之情吗?况且,吹笛子者也不见得是秦楼楚馆中的女子。笛声出自一位夜不能寐的北漂兄弟也未可知。中国古代男子吹笛者很多,就拿唐朝来讲,李谟是唐朝开元年间天下第一的笛子手。刘系发明了笛膜,使得中国笛子与外国所有的笛子区分开来。唐玄宗李隆基更是常携玉笛在后宫当“八音领袖”。
宋雨:人们谈到这首诗时,几乎总要提到诗人杜牧对其颔联赞叹不已,称赵嘏为“赵倚楼”。我曾经认为杜牧可能带着玩笑甚至不屑,因为“人倚楼”经常是闺怨诗中的 “美人靠”姿势,就好比北宋时有人嘲笑写小词的文人是“艳科”出身。不过当了解到两人都是那个时代的知名诗人,且有多次交往和唱和之后,我相信杜牧的确是真心赞美。
唐风:两人的确有不少交集。比如在“十年一觉扬州梦”(其实是两、三年)之后,杜牧被召回长安做监察御史,次年(837年)春夏,他辞官再赴扬州探视生病的弟弟,他在扬州、宣州生活了一年多时间。这期间杜牧与赵嘏交往不少,多次唱和,在两人的作品中不仅有同题诗,而且对方的名字都出现在标题中,比如杜牧有《题扬州禅智寺》,赵嘏有《和杜侍御题禅智寺南楼》,等等。
宋雨:颈联“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是说天光大亮后作者踱步外出所见:紫色的艳丽的菊花半开,在房前篱笆边静静地吐艳;与之相对比,湖中小岛旁的荷花花瓣已经落尽,一片衰败景象。有人从“紫艳半开篱菊静”联想到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想到了看淡功名、荣辱不惊的君子之风等等,我认为是过度解读了。
唐风:莲花(荷花)是原产于印度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很早就被引入中国,在南方,莲藕是作为农作物而种植。隋朝以后,一些耐寒的荷花品种被引入北方,但一般是作为园林观赏植物。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唐朝时的长安已经种植莲花了,估计是皇家园林或富贵人家里的景观。北京的北海、颐和园、北大未名湖等都是今日首都观赏荷花的好地方。
宋雨:尾联“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用到了两个典故。“鲈鱼正美”是指是西晋文人张翰远离家乡在洛阳做官,一日秋风乍起,令他无比思念故乡苏州的秋景和肥美的鲈鱼,于是他辞官回归故里。而“南冠”的典故是说春秋时期楚国的郧公钟仪被郑国俘虏,献给了晋国,他在晋国时依然戴着有楚国特点的帽子。由于楚国在南方,所以“楚冠”又称“南冠”,而“楚囚”便成了囚犯的代称。
唐风:因为“鲈鱼”的典故,有学者认为用作者是取其不慕虚荣弃官归乡之意。进而认定赵嘏这么写的时候应该已有官职,即在其任渭南县尉的时候,而且估计他因为官职卑微真的萌发了去意。我认为这样的判断是武断的。用“鲈鱼”一词,只是显示诗人的思乡之情,完全不必非要有弃官归隐的意思。结合最后一句,作者也是在暗示自己没有古人那样的豁达,不能舍弃功名的诱惑,只能像囚徒一样寓居京城继续追求功名。字里行间有一种对自己的无奈。
宋雨:认定作者因为官职不高就萌生去意的确是不符合逻辑的,而且在当时的官场极少发生。人们说李白、杜甫保不住官职是看透了官场黑暗,毅然离去,那其实是为尊者讳。实际情况是两人为官懈怠,于是被免职辞退。赵嘏苦读了十几年,后来中进士,近40岁才开始当县尉这样的小官,纵然不完全符合自己的期望值,但刚迈进官场的门槛,总要从低层干起,岂有随便辞官之理。何况在唐朝40岁左右考取进士、开始当官者很常见,而且做好了是可以得到升迁的。高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唐风:说句题外话,“楚囚”泛指囚犯,这在过去的读书人中是经常使用的,比如当年汪精卫的“绝命诗”中,就有“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之句。背景是1910年春,汪精卫和同盟会同志谋图刺杀摄政王载沣暴露被捕,清法庭判汪精卫死刑(后未执行)。时人惊叹这位革命青年有如此的豪言壮语!。然而28年之后,作为中华民国政府第二号人物的汪精卫,居然成了头号汉奸,不禁令人唏嘘。
宋雨:这首诗在构思和表现上是颇尽工巧,在远与近、动与静、仰视与平视等方面都很有层次感 — 首联远望,颔联由远及近,颈联近观;一、二、三句是仰视,四、五、六句是平视。在被人称道的颔联,“残星几点”是视觉效果,“长笛一声”是听觉效果;“雁横塞”是动态,“人倚楼”是静态。本诗首联中“凄清”二字主、客观相结合,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汉家宫阙动高秋”,给人一种“高高不可攀”的暗示,它与尾联显示出的矛盾与无奈有潜在的呼应。
唐风:虽然晚唐诗在格局上已经失去了盛唐诗的磅礴气势,但晚唐诗人的创作依然十分活跃,事实上中晚唐的诗歌总数占整个《全唐诗》近五万首的三分之二以上。晚唐诗词的总体特征是格律技法愈加成熟,感伤气息浓重,华丽雕琢明显,但也出现了李商隐和杜牧等杰出的诗人。而赵嘏也是那个时代涌现出来的优秀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技法纯熟,空灵清丽,用词考究,佳句迭出,这些特点在《长安晚秋》中体现得非常充分。
艺术和视觉艺术不一样,不应该喧宾夺主。
https://www.youtube.com/shorts/arfhXVBQhKg
坐觉长安空。一个空字,就把所有的景色都写活了,然后失色了。
我觉得空绝了。最后几句都是最平凡的字,还有重复,垒字,却写出了一个泱泱大城的意境。
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云儿凄清拂曙流,官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随风,空笛一曲魂离楼,
《唐宋韵》33.《长安晚秋》赵嘏
云物凄清(1)拂曙(2)流,汉家宫阙(3)动高秋(4)。
残星几点雁横塞(5),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6)半开篱菊(7)静,红衣(8)落尽渚莲(9)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10)学楚囚(11)。
1 凄清: 萧索清凉的气息。
2 拂曙:拂晓。
3 汉家宫阙:这里实际上是指唐朝的宫殿。
4 动高秋:触及到秋日的高空。
5 雁横塞:大雁横飞过关塞。
6 紫艳:紫色艳丽的(花朵)。
7 篱菊:篱笆旁边的菊花。
8 红衣:红色的花瓣。
9 渚莲:离水中小岛不远的莲花。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10 南冠:即楚国人的帽子,因为春秋时楚的楚国在南方。
11 楚囚:原指春秋时期被郑国俘获然后转送给晋国的楚国郧公钟仪,后借指被囚犯,也比喻处境窘迫又无可奈何的人。
赵嘏(约806—约853年),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人,中晚唐诗人。年轻时游历四方, 留寓长安多年, 干谒豪门以求仕途。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唐武宗会昌四年(855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七年(853年)卒于任上,享年约47岁。
赵嘏的诗具有晚唐诗琢句细致、对仗工巧、辞藻华丽的特点,但他的诗自然、清空、意境优美,且常带有无奈和悲情色彩。赵嘏的诗在意向的选择和景物的描写上也颇具特色,且语言较为简明、直白。这些特点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在当时及对后世均有影响。
《全唐诗》存赵嘏诗2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收数首。赵嘏现存诗200多首。
诗词作品影响力总体评分: 1.
宋雨:赵嘏(gu3)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出生于当地的一个望族家庭。赵嘏是中唐末至晚唐初年的诗人,现有200多首诗存世。他年轻时科举考试不利,留寓长安多年,干谒名流以求功名。这段时间里他可能还远去岭表(今两广地区)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安家于润州(今镇江)。他于会昌四年(844年)进士及第。 他于会昌末或大中初年(846、847年)入仕为渭南尉,任职大约六年后卒于任上。
唐风:今天有人把南方到北京打工和求发展的年轻人称为“京飘”、“北漂”。与之类比,赵嘏也是那个时代典型的“北漂”,希望通过科举考试的成功或名人的推荐求得一官半职。这种“官瘾”其实是很好理解的,“学而优则仕”在唐宋时代得到了相对好的体现。一个有才华的文人如果通过科举进入官场,则有可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对国家和民众有所贡献。科考也几乎是那个时代普通人家子弟乃至寒门子弟改变命运的唯一方式。
宋雨:科举制建立之后,金榜题名的地点是在首都,所以有读书人“进京赶考”的说法(这里的“京”对唐朝来所是长安,对北宋来说是汴京(今开封)),而进京的这些京漂在考试前或落榜后(准备再考),往往要流连于京城多年。另外,唐代的科考还不完善,士子要榜上有名,除了才华外,经常还需要京城达官贵人的引荐。这种情况到宋代科举制度完善以后才逐渐消失。
唐风:唐朝几位最伟大的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等,都曾是“北漂”者。白居易、王维几年后成功考取了进士,官运尚可,其中白居易作为左拾遗和苏杭的地方官,为君王和民众尽了义务。杜甫科举不第,寓居长安多年,穷困潦倒,到四十多岁才得到卑微的官位。李白未参加科举考试,两次客居长安一无所获。后来得到翰林供奉的职位却持续不到两年,最终怅然离开长安。
宋雨:在后世看来,赵嘏算不上唐朝的大诗人,但在当时他却颇有诗名。他北漂的时候就有许多王公大臣时常邀请他到府里作客,对他十分推崇。他入仕以后虽然官职很低,但诗名愈发响亮,就连诗文造诣颇深的唐宣宗也知道他。一次他让手下把赵嘏的的诗作拿来看。当宣宗读到《残句》的两句“徒知六国随斤斧,莫有群儒定是非”(似有批评秦始皇只信奉武力,不用儒生的意思),宣宗就不太高兴了,感觉他有借古讽今之嫌。赵嘏为官六、七年始终得不到升迁,或与这次不经意的得罪有关。
唐风:关于赵嘏还有一个悲惨的故事:一年中元节(七月十五),善男信女都去庙里进香。赵嘏家里的容貌娇美的爱妾也去参加这场法会。结果被一位骑着高头大马的武官看上并霸占。直到第二年赵嘏才在京城获悉此消息。但慑于武官的权势,他只能在痛苦中作了一首《座上献元相公》:“寂寞堂前日又曛,阳台去作不归云。当时闻说沙吒利,今日青蛾属使君。”此诗是写给当时的浙东观察使、名诗人元稹的,赵嘏在他那里做过幕僚。诗中“沙吒利”是过去一位霸占他人妻子的唐朝藩将。这首诗传到了武官的耳朵里,他也觉得自己太过分了,于是派人把她送还给寓居长安的赵嘏,并附信表达歉意。夫妻两人见面后抱头痛哭。然而未曾料到,整整哭了一夜的女子,第二天再也没能醒过来……
宋雨:唉,故事凄惨!唐朝看来还是有点无法无天。《长安晚秋》是赵嘏客居长安时期所作。赵嘏曾于唐文宗大和六年(832)举进士不第,寓居长安,后多次应试,直到12年后他38岁时才成功。这首诗是写于某一年的秋天,北漂的诗人独在异乡。深秋景象触发了游子的怀乡思归之情,于是他提笔写下了这首七言律诗。
唐风:从首联“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可知,诗人在深秋一个天光未亮的拂晓举目眺望。天上云雾飘游,给人以凄清之感。“凄清”虽然可能来自秋天的清凉气候,但更是主观上的感受。“汉家宫阙”指当时长安的宫阙,两朝均定都长安。在凌晨的迷蒙之中,宫阙的剪影依然雄伟壮阔。这都城就在脚下,这宫阙近在眼前,然而对一个宦游的学子来说,它们似乎又是那样的飘渺和难以触及。
宋雨:这两句与柳永《八声甘州》中被东坡赞为“不减唐人高处”的佳句“渐风霜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有异曲同工之妙。本诗是描述身处异乡的诗人,清晨仰望飘渺浮云和雄伟的宫殿。而柳词则定格在下午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刻,城中的楼阁与远处的关河皆尽收眼底,基调似乎更为旷达乐观。
唐风:颔联“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描写的是天渐渐亮起来,天空中比较暗的星星已经看不见了,只有最亮的几颗还历历在目。一行大雁横越关塞南飞。这时一声悠扬的笛声飘来,思乡的游子靠在栏杆上喟然叹息。通常写思乡之情,大多是写黄昏或夜晚时分的心情和环境,而赵嘏的这首诗,写的却是拂晓时分,他大概通宵未眠,或是通宵苦读。
宋雨:我对本诗描写的时刻有一点不同的看法,总感觉拂晓不是一个很好的时间点。这首诗如果写黄昏时分。比如残星改成新月,也许更能烘托气氛,也更合逻辑。又比如清晨人们一般是听钟声的,大清早吹笛子有点儿不可思议,善吹笛子的歌姬舞女们也不会起那么早啊。
唐风:“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不就是夜里吹笛子抒发思乡之情吗?况且,吹笛子者也不见得是秦楼楚馆中的女子。笛声出自一位夜不能寐的北漂兄弟也未可知。中国古代男子吹笛者很多,就拿唐朝来讲,李谟是唐朝开元年间天下第一的笛子手。刘系发明了笛膜,使得中国笛子与外国所有的笛子区分开来。唐玄宗李隆基更是常携玉笛在后宫当“八音领袖”。
宋雨:人们谈到这首诗时,几乎总要提到诗人杜牧对其颔联赞叹不已,称赵嘏为“赵倚楼”。我曾经认为杜牧可能带着玩笑甚至不屑,因为“人倚楼”经常是闺怨诗中的 “美人靠”姿势,就好比北宋时有人嘲笑写小词的文人是“艳科”出身。不过当了解到两人都是那个时代的知名诗人,且有多次交往和唱和之后,我相信杜牧的确是真心赞美。
唐风:两人的确有不少交集。比如在“十年一觉扬州梦”(其实是两、三年)之后,杜牧被召回长安做监察御史,次年(837年)春夏,他辞官再赴扬州探视生病的弟弟,他在扬州、宣州生活了一年多时间。这期间杜牧与赵嘏交往不少,多次唱和,在两人的作品中不仅有同题诗,而且对方的名字都出现在标题中,比如杜牧有《题扬州禅智寺》,赵嘏有《和杜侍御题禅智寺南楼》,等等。
宋雨:颈联“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是说天光大亮后作者踱步外出所见:紫色的艳丽的菊花半开,在房前篱笆边静静地吐艳;与之相对比,湖中小岛旁的荷花花瓣已经落尽,一片衰败景象。有人从“紫艳半开篱菊静”联想到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想到了看淡功名、荣辱不惊的君子之风等等,我认为是过度解读了。
唐风:莲花(荷花)是原产于印度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很早就被引入中国,在南方,莲藕是作为农作物而种植。隋朝以后,一些耐寒的荷花品种被引入北方,但一般是作为园林观赏植物。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唐朝时的长安已经种植莲花了,估计是皇家园林或富贵人家里的景观。北京的北海、颐和园、北大未名湖等都是今日首都观赏荷花的好地方。
宋雨:尾联“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用到了两个典故。“鲈鱼正美”是指是西晋文人张翰远离家乡在洛阳做官,一日秋风乍起,令他无比思念故乡苏州的秋景和肥美的鲈鱼,于是他辞官回归故里。而“南冠”的典故是说春秋时期楚国的郧公钟仪被郑国俘虏,献给了晋国,他在晋国时依然戴着有楚国特点的帽子。由于楚国在南方,所以“楚冠”又称“南冠”,而“楚囚”便成了囚犯的代称。
唐风:因为“鲈鱼”的典故,有学者认为用作者是取其不慕虚荣弃官归乡之意。进而认定赵嘏这么写的时候应该已有官职,即在其任渭南县尉的时候,而且估计他因为官职卑微真的萌发了去意。我认为这样的判断是武断的。用“鲈鱼”一词,只是显示诗人的思乡之情,完全不必非要有弃官归隐的意思。结合最后一句,作者也是在暗示自己没有古人那样的豁达,不能舍弃功名的诱惑,只能像囚徒一样寓居京城继续追求功名。字里行间有一种对自己的无奈。
宋雨:认定作者因为官职不高就萌生去意的确是不符合逻辑的,而且在当时的官场极少发生。人们说李白、杜甫保不住官职是看透了官场黑暗,毅然离去,那其实是为尊者讳。实际情况是两人为官懈怠,于是被免职辞退。赵嘏苦读了十几年,后来中进士,近40岁才开始当县尉这样的小官,纵然不完全符合自己的期望值,但刚迈进官场的门槛,总要从低层干起,岂有随便辞官之理。何况在唐朝40岁左右考取进士、开始当官者很常见,而且做好了是可以得到升迁的。高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唐风:说句题外话,“楚囚”泛指囚犯,这在过去的读书人中是经常使用的,比如当年汪精卫的“绝命诗”中,就有“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之句。背景是1910年春,汪精卫和同盟会同志谋图刺杀摄政王载沣暴露被捕,清法庭判汪精卫死刑(后未执行)。时人惊叹这位革命青年有如此的豪言壮语!。然而28年之后,作为中华民国政府第二号人物的汪精卫,居然成了头号汉奸,不禁令人唏嘘。
宋雨:这首诗在构思和表现上是颇尽工巧,在远与近、动与静、仰视与平视等方面都很有层次感 — 首联远望,颔联由远及近,颈联近观;一、二、三句是仰视,四、五、六句是平视。在被人称道的颔联,“残星几点”是视觉效果,“长笛一声”是听觉效果;“雁横塞”是动态,“人倚楼”是静态。本诗首联中“凄清”二字主、客观相结合,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汉家宫阙动高秋”,给人一种“高高不可攀”的暗示,它与尾联显示出的矛盾与无奈有潜在的呼应。
唐风:虽然晚唐诗在格局上已经失去了盛唐诗的磅礴气势,但晚唐诗人的创作依然十分活跃,事实上中晚唐的诗歌总数占整个《全唐诗》近五万首的三分之二以上。晚唐诗词的总体特征是格律技法愈加成熟,感伤气息浓重,华丽雕琢明显,但也出现了李商隐和杜牧等杰出的诗人。而赵嘏也是那个时代涌现出来的优秀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技法纯熟,空灵清丽,用词考究,佳句迭出,这些特点在《长安晚秋》中体现得非常充分。
艺术和视觉艺术不一样,不应该喧宾夺主。
https://www.youtube.com/shorts/arfhXVBQhKg
坐觉长安空。一个空字,就把所有的景色都写活了,然后失色了。
我觉得空绝了。最后几句都是最平凡的字,还有重复,垒字,却写出了一个泱泱大城的意境。
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云儿凄清拂曙流,官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随风,空笛一曲魂离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