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肖庄说到的人终究会长成他本来的样子,下面我要敞开来说说,意思就是要长篇大论

路过2013
楼主 (文学城)

“人会慢慢变回他本应成为的样子”

这是很多年前我从自己身上得出的结论。不过我还是不完全同意,理论上是这样,只是不是所有人都能。

我成长在一个特别传统的家庭,怎么去理解这个传统呢?就是shape了一条特别窄的路让我走,要循规蹈矩,贤良淑德之类的,这些都渗透在日常的教育中。比如说要懂味,有点像上海话里的拎得清,不要做任何不适宜的事。但你想啊,你要是在每个人面前都适宜,那就是完全没有自己的个性,说话思量再三,行事小心翼翼的人,尤其是在中国文化规矩特别多的情境下。有个例子,有一次我和哥哥在街上追打玩闹,回家就被奶奶(我奶奶就是典型的旧式家主,参考你们看的年代戏)骂了一顿。我很委屈,问为什么不骂哥哥,奶奶说,因为他是男孩!所以,我从小就是众亲友交口称赞的榜样,别人家的孩子,都夸我奶奶教导有方。可是,我很压抑,还特别讨厌和亲戚交往(老是听他们嚼舌根批评别人的言行不合规矩),因为他们就是无形束缚我的枷锁。

从高中开始,我走上了反叛寻找自己,挣脱枷锁的不归路。首先是忤逆我奶奶对我言听计从的要求,曾经有两三个月拒绝跟她说话(我家是和奶奶住在一起的),甚至被亲戚知道了非议说我不孝顺。直到有一天我奶奶以为我睡着后在那里骂骂咧咧说我是黄眼狼(我小时候先是小姨带的,然后被送到奶奶那带了几年才一起和父母住到一起的),我感到了恐惧,开始恢复和奶奶说话。但我从此在心里和奶奶分道扬镳,对奶奶逆反到从此以后无论我她说什么我都很反感。

后来上大学,我完全不理会家里的任何意见,不管不顾的考去了遥远的上海,就是为了从此摆脱他们对我的束缚,得到自由。但是,我自由了吗?并没有,所得到的自由不过是一些表面的自由,心里深处被根植的价值观如影随形,继续制约着我的言行。我感到很苦闷和压抑,但却不得其法,不知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状态。我读书工作,按部就班的走在一条既定的道路上,看似好像是我自己选的路,但我其实我只是没有选择,走不出也不敢(也就是敢动所说的“谨慎”,是我最反感的父亲身上的特质,然而这往往也是我们会carry over的性格,虽然程度也许会略有减轻)去走不同的路,冲不破那些从小就在我四周立下的条条框框。我像是一个被囚禁在玻璃房的人,能够看到外面宽广精彩的世界,却,触摸不到。

直到,直到我遭遇了人生中足以毁灭我的劫难,让我终于有机会认识到那些被强加在我身上的价值观,也就是心理学上说的认知误区。然后我才能慢慢的去拔出那些与我成长为一体的蔓藤(价值观),带着血肉,拔的时候很疼,但拔出来之后我整个人开始变得越来越轻松,路也越来越宽,世界也变得越来越大。在我要能活成自己的时候,人生已将近过半,穿越了无数荆棘和坎坷,遗憾么?曾经很遗憾,but finally i learned to accept。这就是我生下来一起带着的一个package啊,我很庆幸这个package里面有能力和勇气让我最终能抛弃那些负重,轻装前行。

太多了,还有很多观点还没来得及表达。

还有就是关于孩子的教育,肖庄对孩子的评价我感同身受,这也是我对我儿子的感觉。一棵树,需要的是充分的阳光和水分养料,只要这些给足了,它就会自由根据自己的属性长成它最茂盛的样子,而有的人喜欢去按照自己的喜好把树shape成想象中的样子。养育孩子也一样,这些以后有机会再展开说吧。

 

D
DD2020
会长成原来的样子是性格。而不是处事当然态度。
小思考
我是放养大的。爹娘不认识几个字
D
DD2020
我也是。所以走了很多弯路,我年轻的时候最羡慕一个女同学。她和她哥都是北大毕业的。她哥当时就指明读化学出来再转法学院。她早在我之前
D
DD2020
就功成名就。男怕入错行。如果入错了航,再阳光的性格也会感到憋屈。你跟我的帖子是顶我还是发对?我说的是性格而不是受教育的程度和父母
D
DD2020
我从小也是放养。但是从来不缺爱。放养和从家庭得到的爱不一样,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做人的道理也不一回事,和从父母那里得到事业人生的规划
D
DD2020
更不是一回事。你们都把好几个概念混在一起,说你们领不清还真拎不清。
知识越多越敢动
哦,路过以前的生活道路这么坎坷啊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是家里的男孩子,爷奶的长孙,我小时候生活得很快乐。当然,我比较守规矩学习也不错,基本上不用家里操心。我印象中家里管过我的,一是初中时候放学后经常打乒乓球篮球排球回家太晚挨了妈妈的骂;二也是初中时候我喜欢读一些文学方面的东西我父亲不太高兴,因为那是个”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时代。记得有个邻居家的大哥拿着一本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来我家商量答案,被我爸委婉的赶了出去

路过2013
我不是很理解你的意思,我根据我的理解说一下

我觉得这里有个理解误区,就是我说孩子散养,有些人就误以为是完全不管,当然也会管,比如说该做的作业督促做完,帮孩子找到他擅长喜爱的都东西(包括事业的选择),然后支持他并帮助他坚持下去。

这里也是一样,孩子的处事态度很大程度上会受到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包括价值观。而我了解自己性格和他父亲性格的局限,就是做出一些引导,尽量不让他传承我们的局限性。我不但会教他,而且是从他很小,可以说是一出生就教他,但用一种open的态度。比如说,我知道我行为举止太过端正,我就会在引导他的时候尽量放开。比如说上次说的自说自话的坐在人家膝盖上,我的下意识是觉得不合适,但我知道就算有一点不合适也没什么,所以不会去阻拦他,或者责备他。我尊重他作为一个独立人的言行,就像尊重一个成年的朋友一样,并引导他积极向上。

还有他爸爸的一些问题,我就会教导他怎么去应对,并且指出不是他爸爸做的就是对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希望他既不要take over这些问题,也不要过于judge他爸爸的这些问题。

所以他很小就有自己的独立判断,比如说六七岁的时候,他父亲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言行之后,我并没说什么,但他会做出自己的判断说为什么这样的言行是unreasonable的,然后我会跟他讨论。他的这种言行正印证了我的教育理念。想想我在他这个年龄的时候知道什么?大人做的就是对的,完全没有自我意识和判断。

所以我对孩子的教育大的来说就是爱,尊重和自由。

路过2013
我的帖子并不是针对你的帖子写的,是对肖庄的帖子有感而发,而你说到的问题我下面的回帖有提到。

其实大家理念不同很正常,我也没有说你的理念和我不同就是不对的。

更多的是因材施教,因为我儿子比较敏感,所以很多事情我不需要跟他多说,他自己会观察到,形成自己的判断。所以我要做的就是保护他的心理健康,开导他。如果我跟他说一些负面的东西,会给他造成困扰,因为他很容易受到影响。

轻轻的我来
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造就了不同的人物特性. 人慢慢变回的是自己的心态.
D
DD2020
你谈恋爱落榜的事你爸揍你了嘛?
千岩境
太爱了,是不是

有点过了?我爱从心理上潜移默化小孩,和小孩打成一片。

管得也很松,主要是从我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学到的一点经验。

自己这么多年了,看透了人生。

小孩能快乐的成长,度过一生,掌握生存的一些技能,

能有好的性格,好的人生态度比什么都重要。

孩子还不成熟,现在还看不出结果。

不过我也没什么压力和后悔,我也只能做这些给他们了:)

知识越多越敢动
啊,你记得这么清楚?还以为你是一目十行呢

我没有落榜啊,我那两兄弟中的一个当年落榜了,不过下一年考上了一个前几名的大学。我上了夜大,没有做成肖同学的校友或邻居,祖坟的青烟冒得不够明显,老爹也许心里会有些失落吧,但没有跟我提起过。当然去夜大可能是我最好的选择,好歹当了几年学霸,后来找媳妇出国什么的也算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D
DD2020
喔。我们那个年代夜大算是落榜生的好去处。:)
知识越多越敢动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一千个父母就有一千种教育孩子的方式,肖庄的,蛋蛋的,路过的,大王的,各有千秋,适合自己就好啦。成功的标准,每个人心中的那杆秤也不尽相同,自己舒服就行

D
DD2020
parenting 有很多layer.that’s all I want to say.
肖庄
差不多

可能咱俩家庭环境,尤其价值观方面很相似。不同的是我全家宠我,奶奶尤甚。所以我一直活在自由意志和循规守矩的冲突中。

s
shuilifang
赞!
L
LittleEasy
姐的贴子呢
路过2013
你说我有点爱的太过了?

有可能,感觉现在小崽子有时要爬我头上来的意思,所以也在不断调整,根据不同年龄的不同反应调整战略对策。

路过2013
对啊,去哪了?
路过2013
我感觉还有

个人的characteristics方面也很类似,哎吆,我的套瓷是不是套的有点过了?

北疆大妈
家庭教育对孩子性格影响太大了,赞楼主能在孩子那么小的时候就给他足够的理解和尊重,我就是这点没做好,始终对儿子有负疚感
大王叫我来巡山00
这就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路过2013
过去的就不要再纠结了

没有人是完美的父母,我们能做的也只是尽自己当时最大的能力。

很多时候我们的一些执念都是因为一些错误的认知或者是为了满足一些心理上过度的需求,如果能找到这些症结所在,很多事情就会变得简单。

大王叫我来巡山00
我一直不明白你到底多大,你不是70多了吗?那时候哪里有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