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那年】我的上学

幸福生
楼主 (文学城)

我的上学
文/幸福生

那是骇人听闻的十年动乱后期,可记忆里实在找不出动乱的痕迹,都是平平淡淡,或许是年龄太小,或许是视角不同,或许是选择性忘记,反正沉淀下来的,只剩最美好的精华了。

完全没有为那段荒诞的历史,歌功颂德的意思,只想从已在淡出的童年记忆里,搜寻出点点滴滴。无意添油加醋,更不会道听途说,只是简简单单地说简简单单的事,就算是唠唠叨叨地过个六一儿童节吧。

真的不乱,甚至是太平时光了。上学单程要走半个多小时,这对小学一年级的孩子算是不近的了。没听说过家长送,也没人坐公交车,好像是有点太奢侈,五分钱可不是小数目。

现在想想没人送孩子也是有道理的。都没有私家车。自行车吗,差不多家家有,然而自行车带人,严重的违犯交规,是要罚钱的。另外上班和上学时间重合,应该也是真的没有时间。底线还是安全吧。

小学第一天上学,也是跟着高年级去的,她是同学的姐姐,也就比我们大两岁。记得那天她带领了,我们院儿的所有一年级的孩子,浩浩荡荡的,七八个吧。

其实也不是真的那么安全。有一次我们院儿的大孩子,和我们上学路过村子的孩子打架,就殃及了我们这帮小屁孩。

所谓大孩子,也就是小学四五年级的半大小子,可在刚上学的孩子眼里,是巨人一样威武的存在。他们为什么打架,怎么打的,我从来就没搞明白,没打到断胳膊断腿的程度是肯定的。

出了这样的事,孩子们当然是怕怕的了,那可是我们上学的交通要道,那个村的孩子会不会报复我们,怎么办?

你可能会想到让家长送吧,可我们真的想都没想过。我七八个住一个院儿的同年级同学,组织起来,每天一起上下学,按大小个排着队走,一个也不能少。主意是老师出的,孩子们也真听话。家长好像都挺放心的。

调皮捣蛋的孩子总是有的,那时候的孩子只怕孩子,大人都是值得尊重,给孩子安全感的。大概是在那动乱的年代里,大人们都忙着干革命,实在太忙,就戒掉了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从而赢得天真的孩子们的敬佩。

没听说过学渣学霸。上课无关紧要,作业聊胜于无,考试皆大欢喜。拿双百平平常常,没拿双百只能叫粗心大意,马马虎虎。双百和好学生也没太大关系,好学生是上课注意听讲,背着小手坐如钟的那种。其实真不容易,很努力了,一直都没做好。只记得当年,“上课不注意听讲,搞小动作”,像是魔咒一般挥之不去。

冬天贼冷,夏天贼热,走这么远上学,风雨无阻,可真没觉得苦,觉得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每个孩子都这样,都高高兴兴的,没有贵贱贫富。

小地方没什么见识,即没见过富人,也没见过起穷人,连个要饭的都没见过。城乡差别还是有的,幸运的是生在优越的一方,觉得真幸福。

冬天大家都穿棉裤,棉袄,棉鞋,棉手套,还戴口罩。戴口罩是为了鼻子脸御寒,和病毒没关系。棉裤棉袄的都是家里妈妈做的,不知是买不着,还是买不起。别的孩子穿什么真的不知道,那时候孩子们想来是不比这个,思想要比现在的孩子单纯很多,傻傻地无忧无虑地快乐着。

上学了,可不知道什么是努力学习,竞争,更别说升官发财,成名立业了。后来批林批孔,批判“学而优则仕 ”,感觉学习好,好像不是一件光彩的事。可天天也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也没觉得有矛盾。理想却整天挂在嘴上,“长大做革命事业接班人,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是啊,“我们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我们今天虽然过上了幸福生活,但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受苦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等待我们去解放”。我们多么幸福!

后来和大家一样,没来得及拯救三分之二的受苦人,自己却奔赴了水深火热。

唐歌
现在感觉这个主题真好,看到好多那个不了解的时代的故事
亦冬
就是这样快快乐乐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条件不高,物质也贫乏,但那时候的饭是那么的香 糖是那么的甜,玩得是那么的开心,上学放

学也是蹦蹦跳跳的。。。

幸福生
是呀,无忧无虑,大家都是躺,没得可卷。连电视都没听说过,没什么玩具,也一样开心。吃的很单调,但还能吃饱。

是一个令样的美好。

幸福生
很好的主题!大家自己都有一个个那年去回忆分享。
晓青
写得太好了,真是一样的感觉,都是同学搭伴走着上学,没人逼学习。回家后跟小朋友玩,真开心。
云霞姐姐
写得太好了,勾起我好多回忆,那时候,一个大同学带着大院的小屁孩上学,叫路队,在上学放学的路上,也是一道风景呢
云霞姐姐
那时候,谁敢富呀?越穷越光荣!我们文化大院的拉小提琴的阿姨,跟维修工结婚,想改变小资身份,天天打架,全院人都听得到,
云霞姐姐
世界上“三分之二的人受苦”,一出国,发现我们自己就是,哈哈哈
幸福生
觉得挺好的,也应该是空前绝后的。现在孩子都太厉害了,学校学,课外学,跟她/他们比,我们幼儿园都没上。
幸福生
没觉得穷,没有对比,觉得生活就该这样,永远这样。
幸福生
应该说不是出国才发现的,是发现了才出国的。
云霞姐姐
嗯,说得对,后来出国潮,都想出国,出了国,才发现…哈哈,穷则思变
l
laopika
结尾说出了真谛:)
T
ToClouds
小时候物质贫乏,但没觉得什么,因为家家都一样,有很多时间可以玩。现在的孩子物质丰富,但真不一定比我们幸福
老林子里的夏天
好文! “背着小手坐如钟” 真不知当时的教育界是怎想的,这那是上课,是上刑!
y
yujing_hk
真实的那些年生活,平安即是福。幸好没看到武斗(1967年)。:)
古树羽音
写得淡淡得出奇!明白了为什么你叫幸福生,幸福的含义是什么。哈哈哈
古树羽音
日本还有不少这样的景象,现在开始引进欧美方式,自由松动。
幸福生
人往高处走。
幸福生
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
幸福生
当时都没有什么学的,还要背手正坐,很难做到。
幸福生
1967武斗还太小,没有什么记忆。我的记忆是70年代了。真正武斗的动乱没有十年。
幸福生
我们没赶上充满故事的上山下乡,也没赶上竞争激烈的快速发展,看到的是最平淡的中国。
江乐
幸福的分享,一个特殊的年代背景,童年只要吃得饱穿的暖有的玩,有自由,都是充满快乐的!。
y
yujing_hk
后期才上小学一年级,67年应该还没出生。:)原谅,不再瞎打听。
天山晨
谢谢幸福兄分享童年故事,有些事记不得了,一提起到也有感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