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应届考入七八级

二黄西皮
楼主 (文学城)

     看到坛子里潮水般谈论七七级、七八级的帖子,很有感触。自己也属于七八级的群体,更属于比较幸运的应届高中生,从高中坐“直达车”直接进了大学,在求学路程上,一天也没有耽搁。不过,过程简单、资历浅显,实在无法跟坛子里学哥、学姐那么丰富、复杂的社会阅历相提并论。在此,本人记录下这个过程的一些碎片回忆,与大家分享。

一、备考

       我的高中是一所典型的农村中学。临毕业的半年,学校要求根据个人的爱好和特长,选择进理科班或者文科班。自己对数理也感兴趣,但是对文史哲把握更大一些,于是,就选择了文科班。

       备考的时节正是春夏之际,学校周围的农田葱绿一片,麦地、玉米地等地头高坝,就成了我们复习的最好去处。上午上完了大课,下午扛起方凳,约几个同学,找个庄稼地边,或者丛林,翻看着手里的资料,互相提问问题,记忆各类题目,遇到技巧性强的问题,也会互相切磋。很快活的日子。有些许的压力,却也十分轻松,仗着自己才十八岁的体力、记忆力和感悟力,天天都在进步着。即使全县五月、六月举办模拟统考测验,也多数不在话下!

       说到复习资料,实在匮乏。那时正是文革结束不久,乡村中学难得见到一本系统的辅导材料,尤其是关于世界历史、时事政治方面的资料少之又少。多亏遇到了优秀的老师,无论语文、历史、政治、地理甚至数学,都得到了很好的照顾。

       同时,班里插进来很多社会青年,多少给应届生带来了竞争压力。有的是知青,有的是回乡务农的,还有在工厂里做工的,都跟我们一起复习。应届生的优势是:学习过程连续,精力充沛,记忆力和理解力都强。而插进来的复习生的优势是:社会经历丰富,学习目标明确,求学动力强大。不过,由于多年荒疏了学业,要在短期内拾起放下多年的课本知识,遇到不少困难。尽管有差别,不过,应届生和插班生相处都很融洽,互相学习,互相进步。

       记得跟我们在一起复习的有一位年纪大五六岁的社会插班生。他的父亲是当时某师范学院教授王先生。那时,他在大学教书,老婆和孩子还是农村户口,他很想自己的孩子通过高考考出去,所以,寄给儿子各类复习资料。他儿子也会尽量借给我们在校生阅读。不过,我们知道彼此间存在很大的竞争关系,所以,当他把世界史和时事资料借给我们抄录而留住其他地理、语文等资料时,我们不仅不责怪,反而心存感激。多亏他父亲的资料,帮助我们对世界史和时事的理解有了依据。再加上老师们的精心点拨,复习效果很奏效。

       稍微遗憾的是,我们当年都进入心仪的大学,而教授的儿子晚我们两年才考进某师专读书,但是大家都把户口带出来了,算是天随人愿,如愿以偿。至今我们还保存着友好的联系。

二、应考

       根据当时的规定,我们这所公社中学学生参加高考,要集中到县城的一中考试。临考试的头一天下午,大家骑着自行车,带着铺盖儿,跟随着带队老师,浩浩荡荡地来到了距家四十五里地的县城,在南关的一个空空的楼房里落脚,然后就是查看考场,熟悉环境,晚上就躺在铺着麦秸秆的地板上。那时的住宿条件十分简陋,但是毫不感觉艰苦。清楚地记得那天晚上,所在的村里放映露天电影《林则《徐》,加映片是《猫头》鹰》。别的同学都在抓紧点点滴滴的时间温习功课,而我和另一名同学结伴站立着看完了全部节目,才返回住宿的场所。第二天,竟然精神饱满地走进了考场!现在想起来,都火烧眉毛的时刻了,我们竟然有这份闲心、闲情去看电影,真的要感谢那时没有压力的教育体制了。

       记得《语文》科考试,全是新型考题。例如,作文题是缩写题,很少训练过。还有道题目要求填写关联词语。可是,很多同学只知道词类分实词和虚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哪里会有“关联词语”这个词类?所幸自己读小学时,兄长是某报社的通讯员。有一年,报社内部印刷了北大中文系的教材《汉语语法和修辞》发给通讯员提高写作业务。自己近水楼台,连看数遍,学习到很多语法知识,对关联词语并不陌生。自然,解答起来这类题目轻松自如。那语文的功底,岂是靠突击几天就可以建立起来的?

       另一天考文史类《数学》卷。这对文科生来说,是最难的科目。还好,看看题目,自觉也不太难,最后得了63分,及格了。说件考数学的的趣事吧。考题中有一道几何题,需要加辅助线才好解答。自己加好辅助线后,很快解答完毕,就放在桌子的左手边,继续做后边的题目。突然,同桌的女生踩我的脚。开始不明白为何,以为自己占了她的脚下位置,挪挪脚继续答题。不过,她又踩了我的脚两次。这就非同寻常了。明白了,一定是遇到难题了,这不正是中华民族同胞之间常见的暗示或者求助的信号吗?其实,这位女生是另外一班的同学,贤惠,安静,却几乎没有打过招呼。现在的信号很明确呀!于是,便把答卷纸不动声色地放在右侧。她仅仅就斜着瞄了一眼,就抓住了信息,赶紧加了辅助线,自然也答对了题目,得到了分数。

       不过,考场纪律非常严苛,无人敢违规。后来,该女生考上了大专,成为中学教师。2008年国庆节期间组织高中毕业三十周年大聚会,忽然遇到三十年前的她。才第一次接受她的感谢。她说:我一辈子也忘不掉踩你的脚的事情。后悔没有再跟着沾光,看看历史、地理、语文等科目的解答。这都是后话了。

       要考的六门功课 ( 英语科目不算分数,只作为录取的参考 ) ,三天就考完了。自己没有觉得多么困难,就顺利地完成了一件准备了将近一年的事情。然后就是打道回府,毕业离校,一边忙地里的秋收秋种(从高中毕业开始,我成了一个日挣十分的整劳力了),一边等待高考成绩发榜。等待的心情轻松、自然、平静,有如秋天地里的庄稼,专等收获。

三、发榜

    大约是在九月上旬,先是从县城里传来风言风语,说我的高考成绩特别好,是我们县文理科第一名!至于到底怎样好,各科成绩如何,自己毫不知情。出身卑微的自己,也没有想到要到县城或者哪个部门去了解、打听一下,照旧在地里收拾庄稼,用农车运粪,打夜班刨玉米,一心等待通知书的到来。还好,也就是过了两三天,高考成绩单由在公社当教师的舅家表哥代为领取,并高兴地送到我家。那个高兴劲别提了。老父亲说:“太好了,不用为你盖房子了!”那时,农家最吃力的事情就是给儿子盖房子。有儿子不盖房子,是娶不来媳妇的。无形之中,考上大学让老父亲少出了很多的筋力。

      返回高中填报志愿的时候,校长组织考生开会,传达省里的高考文件。这时也才真正知道自己的高考成绩排名在全省的大致位置。文件说:根据统计,二十七岁以下小年龄的考生(二十八岁以上算大龄考生),全省五科总分370分以上的考生,共42名!自己作为应届高中生,竟然能够忝列其中!稀罕吧?算一算,全省一百个左右的县市,平均两个县不到一名呢!要是在今天,这岂不是天大的喜讯?那不知是该报北大还是复旦呢!可在那时,自己很平静,家里很平静,学校也很平静,自己傻呼呼地什么也懂!只要能上大学念书,只要能把户口转成城镇户口,师专也干。

      后来,听县教育局的工作人员说:当时看到成绩,大家都猜考第一名的是来自什么样的家庭。有的猜一定是双职工家庭出身,有的猜至少是单职工家庭,都想不到纯粹的农家子弟可以考第一名。当得知我来自百分之百的农民之家时,都觉得不可思议!这是多大的偏见哪!殊不知民谚说的好:乡里也有灵芝草,城里也有马莲顿!

四、报志愿

      填报志愿的时候,又遇到困惑了。到底报什么学校好呢?这里的“好”是以胜算大、把握大为考虑点的!按照自己和家里的打算,第一志愿就是“XX师专”,这是自己最高的理想。别的同学都建议报考北大、复旦中文系、法律系,可自己只求“把户口从农村转到城里”就可以了,哪里敢有别的奢望?多亏教数学的老师英明果断,一再坚定地要我报读某所一类大学,而且告诉我绝对有把握!那时,大学分三类:一类大学是国家重点大学,二类大学是省属大学,三类大学是师专的大专类。没有办法,最后,在“一类大学第一志愿”的栏目里,端端正正地填上了“汉语言文学”专业。

五、入学

       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已经是九月下旬了。临行前的十月初,父母摆了一桌喜庆宴席,邀请本家的爷爷、叔伯弟兄等欢聚。而后,穿上母亲给缝制的小白褂,背着母亲准备的铺盖卷儿,自己一人迈出家门,坐上长途汽车,到了地区所在地,晚上再由在军内任职的兄长送进了车站。对我来说,这可是第一次坐上火车呀!一切都是新鲜的!

     大学班级同学共一百零一人。一进教室,自己立刻傻眼了!怎么全是年长的同学啊?有的头发都花白了!数一数,班级里只有四名高中应届毕业生,一位来自浙江,一位来自上海,两位来自本省。我们纯粹是班里的小不点儿,是被忽略的对象。虽然是一米八多的大个子,可是,站立在其他同学面前,绝对是处在年龄、阅历、知识、成就的弱势位子。别的不说,就说年龄和阅历吧。有个同学整整比我大二十岁,而大十岁八岁的同学多的是,有的同学有三个孩子,甚至有位同窗已经是五个孩子的爸爸了。班里干过生产队长、大队书记、车间主任、副厂长的一抓一大把。那些年,班级里发生着各种各样的故事。有些著名的故事段子,至今提起来还是忍俊不禁。比如,他们不少人都有实际年龄和档案年龄;有两位同学甚至会在上课期间请假回老家做结扎绝育手术。对于结扎的事情,人人好奇,大家也不避讳,问东问西,甚至还要展示一下具体的器官部位呢!不过,岁月不饶人,班级里一半以上的同学目前都退休了,甚至已经有十二位同学不在人世了!说来不胜唏嘘。

        老实说,应届生尽管可以从大龄同学那里学习到很多东西,但是,毋庸讳言,我们在班里一直处于竞争的劣势。举例来说:(1)当时入党名额有数个,很有限,那些年龄大于我们的同学,使进法宝,争取拿张入门票,以便未来就业时成为得力的敲门砖;(2)大学每学年都评比各类先进,年长的有更多的机会;(3)每个假期回家,系里都补贴火车票。这个说自己有几个孩子要养活,那个说家里如何困难,害得我们这些没有家口拖累的应届毕业生,拿到的是最少的补贴,甚至没有;(4)毕业分配时,年长的同学为进京名额拼死拼活争取机会。记得当时有进京的二十一个名额,包括新华社四个,人民日报三个,红旗杂志两个,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个,其他高法、高检、银行、商业部、农业部、公安部等等,都是很好的岗位。由于年长同学使进了十八般武艺搏击名额,导致我们几个应届生只得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较量。他们甚至会在党总支夜里开会讨论分配名单时,躲在窗户外边偷听全部的讨论内容!这类事情,是我们这些傻到极点的高中应届生绝对想象不到的!(5)更难释怀的是,班里那些适龄耕耘爱情的学兄们,在瓜分班级里有限的女生资源之后,又把魔爪毫不客气地插到其他的系科以及低年级的领地里了,令我们这些小弟弟目瞪口呆、甘拜下风。

       对某些不公平的现象,我们几人曾经联合起来,私下找过辅导员,反映很多机会被剥夺、空间被挤占的事情。辅导员也表示注意到这些情况了。班级同学年龄跨度太大,年少的有些吃亏,并表示会争取改善。不过班级太大了,后来也没有什么结果。

      还好,老天爷心怀慈悲,对我们几个应届生一直爱护有加,引导我们都走上了学术之路,后来也都在研究所和大学混得个不错的位置,养家糊口都不成问题。十几年前,自己和妻小一家三口拿着海外老板提供的机票,离开大学时,导师叮嘱说:二黄啊,你一辈子都不能忘了祖国的恩情!

       是的,到了五十五岁了,盘点一下人生,满满地都是感恩。虽生于艰难困苦的一九六零年,等到高中毕业的一九七八年时,赶上了政府改革开放的好时代。再加上每个阶段都遇到了老师的指点和栽培,自己才能走上一条没有任何曲折的道路!自己是改革开放的最大受益者!

      末了说一句:长怀感恩之心,长存报恩之志!

T
Tiger666
2 楼
谢谢分享!
G
Guerrilla
3 楼
感恩于心!一幅感恩贴:)
欲千北
4 楼
好文,实在。当时,户口是个极大的问题,大概是农村考生的最大动力。
上海大男人
5 楼
突然醒悟,应届生的苦恼,当时一点没想到过。
t
tHawk
6 楼
代表了78应届生,我就不写了。历届高中毕业生,78届最幸运,被煎熬时间最短。
薛成
7 楼
那个踩你教的女同学没有发展一下?呵呵。。好文章,好回忆。
月城
8 楼
详细真实的好文,看来78年应届生考大学也不轻松。怎么.....

 

你们班同学英年早逝的比例近12%? ,太高了
华府采菊人
9 楼
记得我们班大约近三分之一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农村来的是男多女少

我班十名女生只有一个农村考来的,很不容易,已22岁了。同专业另一个班也只有一个从农村考来的女生倒是应届高中毕业生

N
Noname100
10 楼
看到你提到喜庆宴,以前我只知道自己出身不好,一谈出身就心慌不安。我第一次被来客说是书香门弟,此话激励我一生。
t
tHawk
11 楼
78大学班60人,2老3届班长,2年轻的去世; 胃,肺,淋巴,喝酒各一。 研究生班20人(无老3届)1人骨癌。
c
coach1960
12 楼
平实真切的好文,楼主年龄和我相仿,很谦虚地自称小弟弟,淘喜啊,哈哈
1
130131
13 楼
好!
-
-hutu-
14 楼
二黄好文。没有想到应届的小同学有这样的感受。有没有应届女同学也出来说说
就是感谢
15 楼
好文!又多了一个角度了解78级,应届生当时在班里的确是"小孩儿"。
西
西北东南
16 楼
很实在的好文。应届生考上大学的比例高吗?听说,因为之前不知要恢复高考,不少学校和学生也没有好好教和学,最后半年多才认真备考
二黄西皮
17 楼
多谢。是的,转换户口,追寻更好的生活,都是学习的动力!
二黄西皮
18 楼
谢谢您的友好。是的,每个人都只关注自己的感受,忽略他人的感受。
二黄西皮
19 楼
多谢鼓励。写过一些,只在同学间分享而已。未发到网络上。
二黄西皮
20 楼
是的。懵懵懂懂中就被推上了问斩台!
二黄西皮
21 楼
多谢鼓励。同学正派,二黄正派,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彼此留下美好印象而已!
二黄西皮
22 楼
感谢推动。多数同学是因为癌症、酗酒等而早逝。确实比例太高!
二黄西皮
23 楼
二黄沾沾自喜起来了!
二黄西皮
24 楼
读过您的文字。喜欢并感谢。
二黄西皮
25 楼
年龄相差十岁以上,代沟很大,导致年龄小的我们吃亏很多!英语课被他们闹腾得一再放低标准,就是一例。
二黄西皮
26 楼
如果我们跟同龄人在一起读书,就不会被大龄同学打上这样的标签。
二黄西皮
27 楼
比例很高。我的高中同学30%进入大学大专,20%进入中专。
二黄西皮
28 楼
多谢分享。我们一起努力。
p
polar_bear
29 楼
不止当时,很多地方现在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