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工农兵学员

万发
楼主 (文学城)
一九七六年, 我们又走进学校, 成为了工农兵学员。

我们是工农兵学员

2015年4月8日初稿2015年4月23日修改于上海

谢文延

——

一九七六年,

我们又走进学校,(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成为了工农兵学员。

我们感谢的党组织,

感谢属于我们的时代缘。

我们从人民中来,

来自于祖国各地。

从大西北到东海边,

从北国到南疆到海南,

从军营从企业从矿山,

会集到美丽的胶州湾。

我们要感谢那个时代,

给了我们

朴实纯真情感

给了我们深厚的师生缘,

给了我们美好的同学缘。

在那充满着知识的校园,

我们尊敬的老师,

呕心沥血辛勤授课。

我们尊敬的老师,

诲人不倦答疑解惑。

我们尊敬的老师,

时常辅导

我们的自习课。

我们尊敬的老师,

是您播下了知识的种子,

才有了苗出土嫩芽绿叶。

是您付出的汗水和心血,

才有了朵朵繁花累累硕果。

敬爱的老师,

您的辛勤,您的光和热,

奉献了人民教师的红心一颗。

敬爱的老师,

您的耕耘,您的执着

始终忠诚着党的教育事业。

敬爱的老师,

您的学识,您的美德,

无愧于光荣的教育工作者。

我们要将崇高的敬意,

献给老师献给祖国,

我们终生不忘啊深情感谢。

在那充满着知识的校园,

我们依靠着党的多年培养,

依靠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

勤奋的学习科学文化

准备着将来指导实践

同学们亲密无间,

手拉着手,肩并着肩,

互相帮助啊共同登攀。

我们知道

学习犹如越岭翻山,

怎能有弦歌一堂,

不能够月下花前。

只能学而不厌,

必须孜孜不倦。

我们懂得

学习好比逆水行舟,

岂能不思进取,

岂敢心不在焉。

只有坚持不懈,

必须滴水石穿。

我们不能

虚度好年华,

岁月蹉跎。

要只争朝夕,

要艰苦鏖战,

要奋力拼搏。

学习的路上重重困难,

苦心人,天不负,

我们卧薪尝胆。

我们雄心万丈,

是气可吞吴的越甲三千。

学习的路上重重困难,

有志者,事竟成;,

我们破釜沉舟。

我们不可阻挡,

我们一往无前,

风卷红旗过大关。

我们继承了先辈的光荣,

我们豪情满怀,

有理想,信念坚。

我们肯于负重吃苦,

踏平坎坷成大道,

迎来鲜花遍地彩霞满天。

我们无愧于那个时代,

以优异的成绩,

向祖国交出了合格答卷。

我们无愧啊,

曾经是知识分子队伍的一员,

曾经是国家建设大军的中坚,

曾经在四个现代化建设的

伟大事业里奋勇向前。

国公
优秀工农兵学员

【40年前的北京大学及其工农兵学员】作为近代惟一以最高学府身 份创立的大学,北大传承着中国数千年来国家最高学府——太学的学统,既继承了中国古代最高学府正统,又开创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先河,可谓“上承太学正统, 下立大学祖庭”。40年前的北大是怎样的呢?快来看看吧!http://t.itc.cn/m9Lrb

 

优秀工农兵学员的共同特点很多,最主要的特点是:独立思考、求真务实。

        工农兵学员,全国总数大概90万人,是在一个特殊历史时期,采用了中国当时特殊的教育制度和方法培养的一批人,教育部后来统一给了他们大学普通班学历。他 们中大多数在1977年恢复正规高等教育后,读了研究生、博士,有的出国学习。他们现在在60岁左右,正当年,在各行各业当各级领导干部、当教授、院士、 科学家、研究员、工程师、主任医师。。。。。。相当而言,工农兵学员中的优秀人才比例较高,很多人对此现象很不理解,也很不愿意去关注和了解他们真实的成 长经历,认为这代人是文革的产物。其实,这批人才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是符合人才成长和发展规律的,值得很好地去分析研究。

       对我国的人才研究比较全面、深入,但对工农兵学员没有人去分析研究,也许对这批人才的研究有所发现和启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0034&do=blog&classid=163164&view=me&from=space

工农兵学员中的杰出人才

2013-5-31 19:41习近平、王岐山、李源潮等领导人,昔日的 工农兵学员 大学普通班 1970年至1976年,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经推荐入学的高校毕业生,即 工农兵学员 的学历。 1968年7月21日, 毛泽东主席在一份文件上作出批示,“大学还是要办的,但学 ...个人分类: 文革研究|328 次阅读|1 个评论分享

工农兵学员的优秀代表----白春礼院士

2013-5-30 21:11白 春礼1966年 升入中学;受 文化大革命 影响,四年后毕业。响应 知识青年 “上山下乡”的号召,被安排到“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劳动锻炼。 1974年 ,经过投票评选和参加文化考试,白春礼作为一名“有实践经验的工农兵学员”成为 北京大学 的学生。 http://zh.wikipedia.org/wiki/%E ...个人分类: 文革研究|160 次阅读|2 个评论分享

工农兵学员的优秀代表----习近平

2013-5-30 20:00习 近平,男,汉族,1953年6月生,陕西富平人,1969年1月参加工作,197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清华大学 人文社会学院 马克思主义 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学位。现任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总书记、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 ...个人分类: 文革研究|159 次阅读|2 个评论分享

工农兵学员的优秀代表----王沪宁

2013-6-27 14:30王 沪宁,男,汉族,1955年10月生,山东莱州人,1977年2月参加工作,198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复旦大学 国际政治系国际政治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学位,教授。现任 中央政治局 委员,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 1972年夏,做了短暂学徒工之后,王沪宁被作为“工农兵学员”推荐到上海师范大学干校外语培 ...个人分类: 文革研究|51 次阅读|1 个评论

工农兵学员的优秀代表----侯凡凡院士

2013-5-30 18:47侯 凡凡,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肾内科主任、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院士、党员,第六届“南粤巾帼十杰”。从养猪女兵,到工农兵学员,40岁读博士,45岁留学哈 佛,59岁当选中科院院士,改变了广东8年没有女院士的局面。她的一项研究成果,被国际誉为“改变了慢性肾脏病治疗的策略” ...个人分类: 文革研究|120 次阅读|没有评论分享

工农兵学员的优秀代表----曹谊林

2013-5-31 19:01曹 谊林, 教授,中共党员,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 全国劳动模范 , 上海市 劳动模范。 1954年5月生于上海 1978年毕业于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整形外科系 1988年获得硕士学位,同年考取博士,师从我国整形外科元老,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涤生 教授。 1991年以优异成绩获得了 美国 整形外科基金 ...个人分类: 文革研究|104 次阅读|没有评论分享

工农兵学员的优秀代表----李银河

热度 1 2013-5-31 12:33李 银河,籍贯 衡阳 市 衡山县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最著名性学家。著名作家王小波之妻,师从于中国社会学奠基人 费孝通 。1952年生于北京。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博士。1999年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50位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 李银河插队内蒙古 ...个人分类: 文革研究|142 次阅读|3 个评论个人分类: 文革研究|178 次阅读|没有评论分享

工农兵学员的优秀代表----王岐山

2013-6-4 14:51王 岐山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 1973级 工农兵学员 王岐山, 1948年7月生於山东青岛, 山西天镇人,父亲曾任清华大学教授,在建设部属下的城市规划设计院担任工程师。他自己中学毕业於北京市35中。1969年到陕西延安冯庄公社插队落户,两 年后,1971年到陕西省博物馆工作。 ...个人分类: 文革研究|139 次阅读|没有评论分享

工农兵学员的优秀代表----周小川

2013-6-3 19:50工 农兵大学生—— 周小川 央行行长 周小川 生于1948年1月29日,其父周建南,江苏宜兴人,曾任一机部副部长兼对外经济联络总局副总局长,1960年代初,曾组织领导编制机械工业科技发展规 划,为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作出了贡献。 周小川 是北京八中1966届 ...个人分类: 文革研究|100 次阅读|3 个评论

工农兵学员的优秀代表----张召忠将军

热度 3 2013-6-6 08:03张 召忠,男,1952年生于河北 盐山 , 中国 著名军事理论家和军事 评论家 , 国防大学 军事后勤与军事科技装备教研部副主任、 教授 , 军事战略学 博士研究生导师,军事装备学学科带头人,副军职, 海军少将 军衔。 2006年 开始参与中央电视台《 防务新观察 》栏目制作。 1974年 ...个人分类: 文革研究|187 次阅读|3 个评论分享

工农兵学员的优秀代表----黄奇帆

2013-6-5 10:30黄 奇帆 (1952年5月 - ),生于 浙江省 绍兴 诸暨 ;原 上海机械学院 仪器仪表系毕业,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工商管理硕士 ,研究员。 1976年 3月加入 中国共产党 。现任 中共重庆市委 副书记, 重庆市人民政府 市长、党组书记,中共重庆市委企业工委书记。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 ...个人分类: 文革研究|189 次阅读|没有评论分享

工农兵学员的优秀代表----刘亚洲上将

2013-6-10 15:40刘 亚洲 (1952年10月19日 - ),早年为小说家,现为军事评论家,任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 政治委员 ( 正大军区职 ), 上将 军衔。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中国 安徽 宿县 人,生于 浙江 宁波 。妻子 李小林 ,前国 家主席 李先念 之女。 ...个人分类: 文革研究|125 次阅读|没有评论分享

工农兵学员的优秀代表----邓文宽院士

2013-6-10 15:31邓 文宽,山西省稷山县人,1949年3月出生。1972至1975年、1979至1982年两度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82年起,在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前身为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中国文物研究所)任职,从事出土文献的整理和研究,主要研究敦煌吐鲁番出土文献,尤其以其 中的天文历法文献为主攻方向 ...个人分类: 文革研究|101 次阅读|没有评论分享

工农兵学员的优秀代表----刘奇葆

2013-6-10 15:13刘 奇葆,男,汉族,1953年1月生,安徽宿松人,1974年9月参加工作,197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吉林大学国民经济计划和管理专业毕业,在职研 究生学历, 经济学 硕士学位。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央书记处 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 刘奇葆出生在宿松县靠近 ...个人分类: 文革研究|105 次阅读|没有评论分享

工农兵学员的优秀代表----李源潮

热度 4 2013-6-9 09:52李 源潮,男,汉族,1950年11月生,江苏涟水人,1968年11月参加工作,197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 法学 博士学位。现任 中央政治局 委员、国家副主席。 1968-1972年 江苏省 大丰县 上海农场职工 1972-1974年 上海师范大学 数学系学习 1974-1975年 上海市南昌中学教师 1975-1978 ...个人分类: 文革研究|203 次阅读|7 个评论分享

工农兵学员魏承思

热度 1 2013-6-7 10:381972 年,大部分高等学校陆续恢复“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招生,这也是“ 工农兵学员 ”登上舞台的日子。 魏承思 工农兵学员 ,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上海近郊的一所县高中当语文老师。 魏承思, 香港中文大学 社会学博士、 华东师范大学 和 美国 洛杉矶 加州大学 (UCLA)历史学硕 ...个人分类: 文革研究|122 次阅读|1 个评论个人分类: 文革研究|138 次阅读|没有评论分享

工农兵学员的优秀代表----梁晓声

热度 1 2013-6-2 20:41梁 晓声 当代作家 、 1974级 工农兵学员 梁晓声,著名“知青作家”。祖籍山东省荣城县。初中毕业后,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1974年被推荐上复旦大学中文系,成为 工农兵学员 。并据此写出自传体小说《我的大学》。1977年毕业之后,被 ...个人分类: 文革研究|154 次阅读|1 个评论分享

工农兵学员的优秀代表----陈赛娟院士

热度 2 2013-6-1 14:461951 年5月21日出生于 上海市 ,原籍 浙江省 鄞县 人 1968年,陈赛娟17岁,先是分配至 上海 第六印绸厂,当过几个月的车工,后因工厂合并,进入上海第五丝织厂,当上了一名纺织女工。 1970年加入了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71年加入了 中国共产党 ...个人分类: 文革研究|240 次阅读|2 个评论分享

工农兵学员的优秀代表----杨卫院士

热度 1 2013-6-1 07:37杨 卫 1954.02生于 北京 市,祖籍湖南 浏阳 1969年1月参加工作 1976年5月加入 中国共产党 1976年毕业于 西北工业大学 1981年在 清华大学 获 硕士 学位 1985年在 美国 布朗大学 获博士学位, 固体力学 专家,教授 2003年当选 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6年8月至2013年2月曾担任 浙江大学 校长 2013年2月起 ...个人分类: 文革研究|190 次阅读|1 个评论

工农兵学员的优秀代表----敬一丹

2013-5-30 13:52敬 一丹 觉得自己本质上既是一个 工农兵学员 ,又是一个 知识青年 。 敬一丹 中央电视台 名牌栏目《 焦点访谈 》《 东方时空 》的著名 主持人 1955年生于 哈尔滨 有过5年的 知青 生活、末代工农兵学员。 1972年赴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 即今 黑龙江垦区 做知青 1976年入 北京广播学院 学习, 197 ...个人分类: 文革研究|139 次阅读|没有评论分享

工农兵学员的优秀代表----杨月欣

2013-5-29 07:47祝 贺 杨月欣当选 中国营养学会第八届理事会 理事长 杨月欣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营养评价室 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73年9月-1974年5月 河北省饶阳县五公公社广播员 1974年5月-1975年9月 河北省饶阳县五公邮电分局话务员 1975年9月-1978年9月 天津南 ...个人分类: 文革研究|181 次阅读|没有评论

 工农兵学员的优秀代表----韩德民教授

2013-7-3 09:441951 年5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 中共 北京市 第十届、十一届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北京市第十一届人大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审查委员,北京市第九届党代会代表。 1990年获 中国医科大学 医学博士,日本 金泽医科大学 医学博士和医学哲学博士学位。 & ...个人分类: 文革研究|36 次阅读|没有评论

工农兵学员的优秀代表----冯长根教授

2013-7-3 10:39冯 长根 1953年2月出生,浙江绍兴人,中共党员,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1980年3月~1983年12月在英国利兹大学物理化学系读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1996年5月~1999年8月任中国科协副主席、北京理工大学力学工程系博士研究生导师。 1999年8月~2001年6月任中国科协副主席、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2001年6 ...个人分类: 文革研究|40 次阅读|1 个评论

工农兵学员的优秀代表----毕淑敏 文学的白衣天使

2013-7-10 07:28我 的大学时代,是在“文革”当中度过的。 工农兵 学员,一个被历史雪藏的名词。 “文学的白衣天使”,是王蒙专门说给毕淑敏的。毕淑敏一方面文学, 一方面大夫,几十年的人生经历,这几个字便太贴切不过地概括了。 毕淑敏,女,汉族,1952年10月生,山东省 文登 人。中国作家 ...个人分类: 文革研究|24 次阅读|1 个评论分享

对不起毛主席的工农兵学员----熊必琳2013-7-5 08:55熊 必琳,你忘本了,毛主席怎么教导你的,来自工农,不忘工农,这是真理啊。 7月3日,本报记者从多个渠道获悉,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熊必琳已于6月下旬被相关部门带走调查。西王食品(000639.SZ)高管在接受本 报记者采访时,也证实了上述消息。熊必琳是该公司的独立董事。 ...个人分类: 文革研究|185 次阅读|没有评论

工农兵学员的优秀代表----纪小龙教授

2013-7-21 09:19纪 小龙(1952- )男, 江苏 句容 人,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 病理科主任、肿瘤生物治疗科主任、纳米医学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教授、硕士、 博士生导师 。现任国内11家杂志的副主编、编委以及 美国 《环境肿瘤病理杂志》编委,全军解剖学组织胚胎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抗癌协 ... 个

-
-hutu-
我当工人时有好几个朋友进了大学,成为工农兵学员。你是在校生吗?不知道工农兵学员还有年纪这么小的
华府采菊人
按照工农兵学员的标准是要参加过两年工农业生产的呀
c
coach1960
不是工农兵出身,还自豪什么“工农兵大学生”啊?别人又没有公平的上大学机会,没想冒犯楼主, 我们是正品工农兵,靠 “推荐”

和“选拔”没戏上大学,恢复高考,百里出一上大学也可以很自豪啊!

国公
我是知青,小学毕业,中学只有3年
国公
应该和万兄是一年的
万发
是的。那年我们那里考文化课。很多人不敢去。所以占了便宜。
万发
基本是。也有例外。有个新兵,部队的。
万发
来几坛的,肯定有一些是
万发
我当知青,中学缺老师,偶尔在中学代课。
c
coach1960
谢谢补充,文中多交代一些经历才是回首,

只说你自豪,我也自豪啊

国公
我们别无选择。现在多数混的不错后,退休了。含饴弄孙。
老李多谢了
当时选拔标准政治是第一位的,且家庭出身是首要考虑的,除个别“典型”及要配合某项政策的,
老李多谢了
才有可能被选拔.家庭出身差的想都不要想.那时有的班级里几乎全是党员,大家戏称之党校。
万发
农兵学员历史短,虽然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因为政治原因,被忽略。 多数已经退休。台上的还在奋斗。
万发
一般院校有5届,北大清华7届。虽然良莠不齐,姣姣者特别是政界的,还在奋斗,呵呵。
老李多谢了
确实如此,当时连报名都没敢去,还有参军也是如此。
l
laha
我倒是报名了。据说学校也愿意要我。但我过不了政审关。
万发
当我们有时被嘲笑的时候,我们有的人说我们也有能力考进去。
万发
我一位师兄是博导,为了解决没有博士学位的问题,自己给自己当导师,取得了学位,呵呵。
万发
当时历史就是那样。还有小学毕业的。小学毕业的傅莹知识水平也不错。我中学水平的也辨不过她。
y
yxhd
一部分是当时政治红人,一部分靠关系背景,普通人没戏。
老李多谢了
73年考试了,好些人兴奋不已,结果让张铁生一闷棍打下来。
z
zd3y
张铁生的信发表时,绝大部分学员已经入学了,基本本没有任何影响
c
chiangchao
●谢谢分享。我也是工农兵学员。清华北大1970年招试办班。我们村里一位姑娘进了北京大学哲学系。全县城就一位,非常轰动。1971年

●谢谢分享。我也是工农兵学员。清华北大1970年招试办班。我们村里一位姑娘进了北京大学哲学系。全县城就一位,非常轰动。1971年没招生。1972年开始正式招生,到1976年最后一届,清华北大大约是6届,有些重点大学也是6届,如我在的吉林大学。1972年要先推荐,即众所周知的推荐选拔,然后要经过入学考试。当时我们公社领导认为要高中的知青多去。我们大队去了6个参加考试。全公社的考生轻松在全县前列。第二年,1973年,开始也都考试。但张铁生的白卷,全国考试作废。在记得开始推荐选拔比较严格。那是学制是3年另8个月,不够4年本科的学制。从1972年到1973年出现张铁生。1972年受所谓回潮影响,学校转为以学业为主。1973年张铁生以后,学校取消了考试。所以我出国的成绩单多是及格不及格。1977年恢复高考,我和弟弟(1973届工农兵学员)商量,我们将来就是后娘养的了,得赶快摘帽(像右派分子一样)。后来我们都成了研究生,还没有读完就来到美国。那时,美国的学校也弄不明白工农兵学员是怎么一回事,后来,就不招收工农兵毕业生了。谢谢。

d
drwj
赞!
万发

中 国从黄帝时开始,就用甲子纪年,一个甲子轮回是60年,母校浙江师范大学迎来60华诞,我们班同学的平均年龄也达到60岁了。我们一路走来,从青春年少到 鹤发乱如丝,在共和国历史的特殊时段里,我们是一群特别的见证人。那是一个一闪即逝的词组一一工农兵大学生或工农兵学员,恰恰就是我们这批人的头上桂冠。

1977年3月,到校第一週,我们在大学校园里溜达,随处可见一幅幅醒目的标语:热烈欢迎工农兵学员上大学!它们出现在大红布条幅上,出现在标语牌上,出现在黑板报和墙板上。当时,我们只知道自己是来上大学的,不知道被叫做“工农兵学员”,所以对此称呼也感到特别新奇。

最 激动人心的是,我们班临时班委中的文娱委员杨彩芹,教我们唱 《工农兵学员之歌 》:“迎着灿烂的阳光, 肩负党和人民的希望 ,我们工农兵学员 ,来自祖国四面八方 ,带着工人阶级的嘱托, 带着贫下中农的期望 ,带着革命部队的光荣传统 ,走向教育革命的战场, 壮志凌云红心朝阳, 永远和工农相结合, 前进在光辉的五七大道上 。--迎着灿烂的阳光 ,青春似火意志如钢 ,肩负着党和人民的希望 ,我们工农兵学员 ,努力攀登科学的高峰, 要为无产阶级争光 ,牢记毛主席的教导 ,面向三大革命的课堂 ,又红又专茁壮成长, 永远和工农相结合, 前进在光辉的五七大道上,前进在光辉的五七大道上。”

浙 江师范学院的校园,坐落于金华城北的一个黄土高坡上。那一年,连同我们新生共有3届学生,全校教学单位只有3个,即中文系、数学系和物理系。所有学生,都 称作工农兵学员。我们属于1976年的招生指标,当时既不知道自己是最后一届工农兵学员,也不晓得下半年可以参加高考。就觉得当一名工农兵学员很光荣,穿 着和男同学差不多色泽的服装,手里捧着厚厚的讲义夹,走在校园的大路上,唱着《工农兵学员之歌》,从那心灵深处散发出的青春活力和幸福感,写在从不化妆的 纯天然的笑脸上。我们只知道“文革”期间,“四人帮”给党和国家造成的损失太大了,我们这一代人有责任、有义务、有信心,一定要把他们造成的损失夺回来。 我们是带着工人阶级的嘱托, 带着贫下中农的期望 ,带着革命部队的光荣传统,肩负着党和人民的希望,走向教育事业的课堂,这是历史和社会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必须努力学习,不断攀登新的科学高峰。

我 们在学校里,不分白天黑夜,抓到书就读。那时,像《红楼梦》和《红与黑》等中外名著,还属于禁书之列,不许借阅。我们一到校园,就仿佛如鱼得水,欢快地畅 游在知识的海洋里。一个个都像海绵吸水一样,如饥似渴、狼吞虎咽,甚至生吞活剥地大量阅读。有谁偶尔借到一本名著,全班同学24小时接力传阅,若是排队挨 到下半夜,教室、寝室都停电了,就在走廊里读。一不留神,遇到值班巡逻的来了,我们就躲到厕所去读。记得大二的曹家骏老乡借到一本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 朵夫》,当时也是禁书。为了不错过阅读的名著的大好机会,我排到了下半夜3点到第二天早上6点钟,班上出了名的困虫也不困了,我被对门的女同学,也就是说 我的上家叫醒,我坐在走廊上才看了十几页,就遇到值班巡逻的来了,我立马躲到厕所去,可巡逻的迟迟不肯离开,我干脆坐在厕所看,因为我没有时间和他们躲猫 猫了。

你 们知否、知否?我们这批同学当中,大部分的人都干过挑猪栏肥、铺牛栏肥的脏活,确实能做到一不怕苦,二不怕累,三不怕脏的。何况当时全社会都进入一种状 态,不分男女老幼全民读书,无论在车站、码头,还是在商店、菜场......,人人都是手不释卷,比现代人玩智能手机还不知要投入多少倍呢。要是有人问, 为什么这样用功?答案是清一色的,那就是要把“四人帮”造成的损失夺回来。就这样一年下来,我们这些拿过铁锤、镰刀和钢枪的,手掌心的老茧变成了食指与中 指之间的硬茧,其坚硬和强大程度都超过了以往。我们我们全班55位同学中,不知怎么搞的,竟有36位得了神经衰弱。

记得在开学初的迎新晚会上,我们中文系年级支部书记陈兰村老师致欢迎词,他在会上详细介绍了我们的身份,他说工农兵大学生,又叫工农兵学员,是“文革”中产生的新生事物,也是1972年至1976年以来,是我门国家教育事业的一大创举。

陈 书记说,你们今天能够到大学里来读书,首先要感谢党和人民的培养,感谢组织,感谢社会,同时还得感谢上海机床厂为大家所作的努力。那是因为在1968年9 月,为了贯彻“七·二一指示”。上海机床厂创办了“七·二一工人大学”,规定学制为两年,学生毕业后仍回厂工作。此后,“七·二一工人大学”的这种学制和 教学模式,逐步向全国的工矿企业推广。1970年6月27日,中共中央批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关于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决定废除考试制度,“实行 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相结合的办法”,招收工农兵学员,并决定先在以上两校进行试点。1972年春,北大、清华招生试点经验,然后在全国高校大面 积推广。

浙 江师范学院创办于1956年,自1965年从杭州搬迁到金华后,紧接着就开始了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办学条件和周围环境,与全国其他院校相比要艰 难得多,这其中的原因,大家是可想而知的。1970年,学校根据浙革[1970]89号文件精神,把学校一分为三,分别在台州、丽水和金华三地办专科学 校。1974年6月,校方得到国务院《关于同意重建浙江师范学院的通知》,原来从浙江师范学院分出去的教职员工,重新返回本校,并招收第一批工农兵大学 生,学制3年,设立原来就有的中文、数学和物理3个系。

陈 书记称我们是时代的幸运儿。他说,幸运和机遇是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的,你们是经过公社、区、县三级考试,层层筛选出来后,又要经过群众推荐,严格地按照政 治审查机制与标准录取的,基本素质、政治条件和政治表现等方面都是非常好的。你们能够在众多的适龄青年中脱颖而出,是经历了层层推荐、审查和考核的,可说 是百里挑一,千里挑一的。

陈 书记所说,是符合真实情况的。特别是,那些建设兵团和农场,知识青年集中的地方,名额指标有限,其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凡是实现大学梦想的学员,都是群 体和团队中数一数二、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能够走进大学校门的,都是在生产劳动和政治活动中取得成绩,表现突出的。工农兵上大学,实际上是把一大批优秀的知 识青年推举出来,进行培养和教育,其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工农兵学员是当时一个最优秀的群体。

世 界上最宝贵的是光阴,人生最宝贵的是青春年华。当人们回首十年浩劫时,最让人痛心疾首的,就是教育问题,十年停顿,打碎了千百万年轻人的大学梦。因此,后 来有人把工农兵学员说成是严冬里的一缕春风,是黑夜中的一丝曙光,是民族灾难时的一线希望。我觉得,这样的形容并不过分。

我 们工农兵学员,是勤奋好学、积极上进的年轻一代。当时招生的年龄没有限制,也可以说上限比较宽松。我是班上最小的学员,与二班的老大姐相比要少11岁,而 与他们班的老大哥相比则要少17岁呢。尽管年龄与文化基础是那么的参差不齐,但在学习和生活上都是很和谐与友善的。我们大家取长补短,互相帮助,你追我 赶,齐心协力,不断进取,经过大家坚持不懈的努力,都在逐步实现自己应有的人生价值。

工 农兵大学生,是我国特定时期的特定产物,只因当时取消了高考制度,我们别无选择。不过,也有让人心酸之处。曾有一度时期,社会上对工农兵学员抱有偏见,颇 多微词。但是,我们尽管四面受压却并没有被困住手脚,尽管遭受不公平待遇,也没有就此自暴自弃。我们胸怀远大理想,依靠坚定信念,凭借坚强意志,不管别人 如何嘲讽诋毁,我们照样挺起胸膛朝前走,昂首阔步不回头。我们这些人,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都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向前。我们一个个埋头苦干,兢兢业业,一 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不攀比,不张扬,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在各自的平凡岗位上,奉献自己的一切。有人说,最终好和结局好才是真的好,我们不敢夸自己这个 群体是成功和优秀的,但我们的晚年生活应该会是幸福的。

我 们这个群体,在那青黄不接的年代,确实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许多优秀学员跻身社会中坚,有成为专家、学者、业务骨干的,有选择前往国内外高校继续深造 的,有被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担任要职的。我们的国家领导人习近平、王岐山、李源潮等,也曾当过工农兵学员。如今,他们乃代表着我们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 望。

我 们常怀感恩之心,感谢在人生的旅途中,曾经帮助过我们的每一个组织和个人,不知不觉中个个都成了事业有成者。去年,我们在母校举行了毕业35周年同学会, 我们班除一位因病离世外,大家都很健康,身心愉悦地享受着雨露和阳光。班上有2位同学出国,其中邱爱华同学还担任欧洲妇女联合总会的总会长,有正副厅级干 部3名,正副处级干部16名,在大中专学府获得正副教授职称的22名,其余在中小学校都评上了特、高级教师职称。同学中,有的是单位的负责人或学科带头 人,有的是撰写高质量学术专著和论文,都干得很出色。特别需要指出的:无论是从政的,还是从教的,没有一个因触犯党纪国法而判刑坐牢或处分的。

青春无悔,当我们走过35年后,在金华母校再次唱响《工农兵学员之歌 》时,那种充满当年青春激荡的热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对知识智慧的渴望,对学校老师的热爱,无不荡漾在秋实满钵的年华和那布满幸福皱纹的脸上。

在爱里没有惧怕,对于当年还不满18岁的我,完全可以选择再参加高考的。因考虑到对社会,对父母家庭的担当,放弃了n次脱产学习的机会。尽管后来到杭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进修、读研,但我在对外人介绍学历时,还是坚持说自己是浙江师范学院的工农兵大学生。

转帖自

万发
一九七六年, 我们又走进学校, 成为了工农兵学员。

毛泽东为何不去留学
沈卫威

1919年3月12日,毛泽东和一群准备赴法国留学的学生一道离开北京,14日到达上海。送走留法学生后,他于4月6日回到湖南长沙。

。他在1920年给好友周世钊的信中说:我觉得求学实在没有“必要在什么地方”的理,“出洋”两字,在好些人只是一种“迷”。中国出洋的总不下几万乃至几十万,好的实在少。多数呢?仍旧是“糊涂”;仍旧是“莫名其妙”,这便是一个具体的证据。我曾以此问过胡适之和黎劭西两位,他们都以为我的意见为然,胡适之并且作过一篇《非留学篇》。

在长沙,毛泽东于1919年7月14日创办《湘江评论》。与此同时,胡适在北京的《每周评论》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于是,胡适和毛泽东都对对方的活动产生了反应。毛泽东是如期把《湘江评论》寄给了胡适。胡适在8月24日的《每周评论》第36号上撰写有《介绍新出版物》(署名“适”),高度评价了《湘江评论》,并表示支持湖南的学生斗争。他说:“《湘江评论》的长处是在议论的一方面。《湘江评论》第二、三、四期的《民众的大联合》一篇大文章,眼光很远大,议论也很痛快,确是现今的重要文字。还有‘湘江大事述评’一栏,记载湖南的新运动,使我们发生无限乐观。武人统治之下,能产生出我们这样的一个好兄弟,真是我们意外的欢喜。”而这篇文章正是毛泽东写的。“民众大联合”的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思想的确立是在《湘江评论》时期。

9月1日,毛泽东响应胡适“多研究些问题”的号召,在湖南起草了《问题研究会章程》,寄给北京大学的邓中夏,刊发于10月23日的《北京大学日刊》。《问题研究会章程》中所列的大小144项问题(有互为兼容),是对胡适文章中所提出的问题的具体展示,思路和主旨与胡适基本一致。

1919年12月18日,毛泽东第二次到北京。这是他为反对湖南督军张敬尧所领导的学生运动的具体工作。他前往北京,代表“新民学会”上书胡适,是想争取胡适对湖南学生的支持。胡适晚年对助手胡颂平回忆说:“毛泽东在湖南师范毕业后到了北平,他和五个青年上书于我,——这封信,我是交给竹淼生的弟弟竹垚生保管的。在抗战期间,放在上海,竹垚生怕出事,把它烧掉了。”

毛泽东亲自登门拜访胡适之事,胡适的日记中有记录。1920年1月15日的胡适日记中有:“毛泽东来谈湖南事。”1920年4月11日毛泽东离开北京去上海。回湖南后,毛泽东寄给胡适一张名信片,内容如下:

适之先生:

在沪上一信达到了么?

我前天返湘。湘自张去,(新)气象一新,教育界颇有蓬勃之象。

将来湖南有多点须借重先生(之处),俟时机到,当详细奉商,暂不多赘。

  此颂

教安

   毛泽东寄

   寓长沙储英源楚怡小学校

胡适晚年追忆了当年他对青年毛泽东的吸引和影响。在1951年5月16-17日的日记上,胡适回忆说:“毛泽东依据了我在1920年的《一个自修大学》的讲演,拟成《湖南第一自修大学章程》,拿到我家来,要我审定改正。他说,他要回长沙去,用‘船山学社’作为‘自修大学’的地址,过了几天,他来我家取去章程改稿。不久他就回湖南了。”

胡适所说的在毛泽东给朋友的信中可得到印证。1920年2月和3月14日毛泽东在离开北京之前分别给陶毅、周世钊的信中说:

“湘事平了,回长沙,想和同志成一‘自由研究社’(或径名自修大学),预计一年或两年,必将古今中外学术的大纲,弄个清楚。好作出洋考察的工具(不然,不能考察)。”“我想我们在长沙要创造一种新的生活,可以邀合同志,租一所房子,办一所自修大学(这个名字是胡适先生造的),我们在这个大学里实行共产的生活。”“如果自修大学成了,自修有了成绩,可以看情形出一本杂志。”

1921年8月16日毛泽东在湖南《大公报》上发表了《湖南自修大学组织大纲》,同时他又起草了《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9月,毛泽东利用船山学社的校舍开办的自修大学开学。原船山学社的社长贺民范为校长,毛泽东任教务长。1922年4月,自修大学的校刊《新时代》创刊。11月自修大学和刊物被湖南政府勒令停办。湖南自修大学的学生大部分后来成了共产党的干部。

  

摘自《胡适周围》

--文学城www.wenxuecit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