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班长催我也来参加活动,我心情有些矛盾。读了大家有趣的回忆,优美的文字,按理应该有个回应,毕竟咱也走过那段崎岖的路。但是,令人惭愧的是当年准备高考时没有遇到人生伴侣,也错过了早恋的机会(如果当年能读到课代表关于早恋的高论就好了),甚至连个“火花”都没有。最大胆的行为也就是偷瞄班级里漂亮的女生几眼。以梦那月色般朦胧美好的爱情萌芽,当年的我以为只有在小说里才有呢。当然,我班级里也没有以班那样的女孩儿了,不然也可能会有人暗恋中不能自拔,大学也考不上了!谁知道呢!
所以,我只能说说纯粹的高考了,没有多角的恋情,独角暗恋之火花也没有。
那一年我们省是有初考的。初考后,四个理科班中成绩最好的十几个人被集中到一个新班级,大家称为“小班”。 学校为小班安排了“最强”的各科老师,大概是为了提高学校的升学率。我当时就觉得没有必要,对我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效果。有些平时很优秀,但没有进入小班的同学可能会有小小的挫折感。
学校还有一个文科班。记得我们上高中不久就分文理科了。好像也没有正式要求大家报名,成绩不好的同学好像自动分到文科班了,也可能是理科成绩不好的人自己要求去了文科。总之,当时大家觉得去文科是低人一等的。我其实是很喜欢历史和地理的,但在当时的社会大环境里,我要是争取去文科,大家会以为我脑子有问题,因为我的理科也在最好的学生之列。并且我也没有明确的目地,不知将来想读什么专业。我只是兴趣更广而已,对未来职业之类还毫无想法。
高考那天天空下着小雨,我打着雨伞步行走去考场。当年还没有流行父母大张旗鼓地跟着考生去考场的新习俗,尽管大家都心照不宣知道那几天至关紧要。没有了轰轰烈烈的场面,很多考生或许会感到压力小些,但这种时候我通常都能控制自己,很“聚焦”, 无论怎样应该都不会影响我。
和我一同出家门参加高考的还有一个朋友,我称其为“二哥”,他的父母和我的父母是多年的朋友。他比我高一届,去年没考上,这一年再考,考前复习一直住我在家里。
第一天似乎是数学和语文,不记得顺序了。考完我都感觉还好。当时我语文老师对我非常器重,几乎可以说我是他最得意的学生了。平时上课他提问一些别人回答不上来的问题,总喜欢最后点我的名。我当时并不觉得得意,倒很希望他少点些我的名。
考完语文从考场出来之后,语文老师急切地迎上来问我怎么样,我说还好。他问我作文是怎么写的,我如实汇报。我自觉写得还不错,很快抓住题意,一气呵成,没有感觉时间仓促,还从容地检查了一遍。结果他竟然说,“你跑题了!“我当时脑子大概一片空白,应该一片空白。怎么跑题了呢?老师的话当然我没有怀疑。我也只能整理一下心情,继续后面两天的考试。
当年考后不等成绩出来就要填报志愿了(不知现在是怎么样了)。第一志愿至关重要,报高了,尽管成绩够进第二志愿的学校,但根据当时的录取程序,你可能没有机会进第二甚至第三志愿了,会进到后面更低的学习了,至少大家当时是那么认为的。志愿报低了,努力争取获得的高分数会白费了,会错过去更好学校的机会。
但当时也不是完全盲目地报志愿,学校也有一套系统,以保证最好的升学率。所以,报志愿其实和考生的志愿无关,就是个策略游戏罢了。
第一步是估分。高考结束后,各科老师迅速地解答试卷上的题目,然后可能还要努力细分评分点(后来大学毕业后我参加过高考评卷工作,更理解了当年老师们要做的工作)。学生要努力回忆每道题自己是怎样回答的,老师给出估分。难以置信的是当年的估分还是很准确的。
有了估分,再根据各大学今年的招生名额,去年的录取线等信息,估计每个人可以报名的学校档次。
因为说作文跑题,我的语文先减去二十多分。根据总分,我第一志愿报了去年本校最好考生去的学校。我更想去的学校就遗憾地不敢考虑了。
等待的日子好漫长。我们几个要好的朋友每天聚到一个朋友家中。他的母亲早逝,白天家中无大人在家。我们每天在一起玩闹,听邓丽君的磁带,她的歌当时还是官方不允许播放的。那也是一段非常美好的时光,我们几个人至今还有深厚的友谊,尽管天各一方。也有一位朋友后来因病早逝,至今还令人心痛。
高考成绩终于公布了。我的语文是学校的最高分(语文和文科是同一张试卷),跑题只是个传说!当然还有几科也是最高分了,这里吹一下牛,反正也没人认识!
当然我的志愿是远远地报低了。别人都高兴地庆祝,我惆怅了好久。但毕竟也是个重点大学,当时根本没有考虑收到通知书后不去,只是觉得运气太不好了。我从来没有怪我的老师,猜想他只是在我们还在考场时,他看了作文题在心里构思了一下怎么写,发现我和他的思路完全不一样,他就快速地下了那个结论。可以想象他也会非常遗憾。
多年后,我的太太说要是在她的学校,根本就不会是个事儿!她是一所省重点中学毕业,她的校长可以自由出入招生办。好学生报低了,校长会去招生找学校把档案抽出,重新投档到更好的学校。看来投胎到那里还是很重要的!
我上大学后,语文老师调离了我的学校,好像是回自己老家了。我再没能见过他,很希望有机会告诉他我一切都好。
如果,(现在大胆地如果是没有后果的), 如果知道成绩后正常报考,我或许会选择和以班作校友吧。当然我们不会有校园里相遇的机会的,她会几年后听到我留下的传奇故事。当然了,我们的缘分其实是在这里,爱的星空下,也是很难得的!
或许我会选择上海最好的学校,我也一直很向往上海。
至于专业,回过头来说,我绝不会选择基础科学研究当成自己的专业。我觉得自己会是个非常优秀的外科医生,根据现在对自己的了解,和各种职业的了解。当医生适合我,帮助病人我也会得到满足。
最近读了桐儿从物理学家到医生的励志故事,我知道当年就是真的“跑题“也不是个主要问题。但好像知道得也太晚了!
匆匆写就,吹牛博大家一乐。
庭幸福美满,才是最重要的。
俩班长催我也来参加活动,我心情有些矛盾。读了大家有趣的回忆,优美的文字,按理应该有个回应,毕竟咱也走过那段崎岖的路。但是,令人惭愧的是当年准备高考时没有遇到人生伴侣,也错过了早恋的机会(如果当年能读到课代表关于早恋的高论就好了),甚至连个“火花”都没有。最大胆的行为也就是偷瞄班级里漂亮的女生几眼。以梦那月色般朦胧美好的爱情萌芽,当年的我以为只有在小说里才有呢。当然,我班级里也没有以班那样的女孩儿了,不然也可能会有人暗恋中不能自拔,大学也考不上了!谁知道呢!
所以,我只能说说纯粹的高考了,没有多角的恋情,独角暗恋之火花也没有。
那一年我们省是有初考的。初考后,四个理科班中成绩最好的十几个人被集中到一个新班级,大家称为“小班”。 学校为小班安排了“最强”的各科老师,大概是为了提高学校的升学率。我当时就觉得没有必要,对我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效果。有些平时很优秀,但没有进入小班的同学可能会有小小的挫折感。
学校还有一个文科班。记得我们上高中不久就分文理科了。好像也没有正式要求大家报名,成绩不好的同学好像自动分到文科班了,也可能是理科成绩不好的人自己要求去了文科。总之,当时大家觉得去文科是低人一等的。我其实是很喜欢历史和地理的,但在当时的社会大环境里,我要是争取去文科,大家会以为我脑子有问题,因为我的理科也在最好的学生之列。并且我也没有明确的目地,不知将来想读什么专业。我只是兴趣更广而已,对未来职业之类还毫无想法。
高考那天天空下着小雨,我打着雨伞步行走去考场。当年还没有流行父母大张旗鼓地跟着考生去考场的新习俗,尽管大家都心照不宣知道那几天至关紧要。没有了轰轰烈烈的场面,很多考生或许会感到压力小些,但这种时候我通常都能控制自己,很“聚焦”, 无论怎样应该都不会影响我。
和我一同出家门参加高考的还有一个朋友,我称其为“二哥”,他的父母和我的父母是多年的朋友。他比我高一届,去年没考上,这一年再考,考前复习一直住我在家里。
第一天似乎是数学和语文,不记得顺序了。考完我都感觉还好。当时我语文老师对我非常器重,几乎可以说我是他最得意的学生了。平时上课他提问一些别人回答不上来的问题,总喜欢最后点我的名。我当时并不觉得得意,倒很希望他少点些我的名。
考完语文从考场出来之后,语文老师急切地迎上来问我怎么样,我说还好。他问我作文是怎么写的,我如实汇报。我自觉写得还不错,很快抓住题意,一气呵成,没有感觉时间仓促,还从容地检查了一遍。结果他竟然说,“你跑题了!“我当时脑子大概一片空白,应该一片空白。怎么跑题了呢?老师的话当然我没有怀疑。我也只能整理一下心情,继续后面两天的考试。
当年考后不等成绩出来就要填报志愿了(不知现在是怎么样了)。第一志愿至关重要,报高了,尽管成绩够进第二志愿的学校,但根据当时的录取程序,你可能没有机会进第二甚至第三志愿了,会进到后面更低的学习了,至少大家当时是那么认为的。志愿报低了,努力争取获得的高分数会白费了,会错过去更好学校的机会。
但当时也不是完全盲目地报志愿,学校也有一套系统,以保证最好的升学率。所以,报志愿其实和考生的志愿无关,就是个策略游戏罢了。
第一步是估分。高考结束后,各科老师迅速地解答试卷上的题目,然后可能还要努力细分评分点(后来大学毕业后我参加过高考评卷工作,更理解了当年老师们要做的工作)。学生要努力回忆每道题自己是怎样回答的,老师给出估分。难以置信的是当年的估分还是很准确的。
有了估分,再根据各大学今年的招生名额,去年的录取线等信息,估计每个人可以报名的学校档次。
因为说作文跑题,我的语文先减去二十多分。根据总分,我第一志愿报了去年本校最好考生去的学校。我更想去的学校就遗憾地不敢考虑了。
等待的日子好漫长。我们几个要好的朋友每天聚到一个朋友家中。他的母亲早逝,白天家中无大人在家。我们每天在一起玩闹,听邓丽君的磁带,她的歌当时还是官方不允许播放的。那也是一段非常美好的时光,我们几个人至今还有深厚的友谊,尽管天各一方。也有一位朋友后来因病早逝,至今还令人心痛。
高考成绩终于公布了。我的语文是学校的最高分(语文和文科是同一张试卷),跑题只是个传说!当然还有几科也是最高分了,这里吹一下牛,反正也没人认识!
当然我的志愿是远远地报低了。别人都高兴地庆祝,我惆怅了好久。但毕竟也是个重点大学,当时根本没有考虑收到通知书后不去,只是觉得运气太不好了。我从来没有怪我的老师,猜想他只是在我们还在考场时,他看了作文题在心里构思了一下怎么写,发现我和他的思路完全不一样,他就快速地下了那个结论。可以想象他也会非常遗憾。
多年后,我的太太说要是在她的学校,根本就不会是个事儿!她是一所省重点中学毕业,她的校长可以自由出入招生办。好学生报低了,校长会去招生找学校把档案抽出,重新投档到更好的学校。看来投胎到那里还是很重要的!
我上大学后,语文老师调离了我的学校,好像是回自己老家了。我再没能见过他,很希望有机会告诉他我一切都好。
如果,(现在大胆地如果是没有后果的), 如果知道成绩后正常报考,我或许会选择和以班作校友吧。当然我们不会有校园里相遇的机会的,她会几年后听到我留下的传奇故事。当然了,我们的缘分其实是在这里,爱的星空下,也是很难得的!
或许我会选择上海最好的学校,我也一直很向往上海。
至于专业,回过头来说,我绝不会选择基础科学研究当成自己的专业。我觉得自己会是个非常优秀的外科医生,根据现在对自己的了解,和各种职业的了解。当医生适合我,帮助病人我也会得到满足。
最近读了桐儿从物理学家到医生的励志故事,我知道当年就是真的“跑题“也不是个主要问题。但好像知道得也太晚了!
匆匆写就,吹牛博大家一乐。
庭幸福美满,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