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中的脉络气血。回千北兄之问

f
fuz
楼主 (文学城)

方生主修生化,不通医,无论中西。他没搞清楚“经”、“脉”,“络”有别,更不明白,络、脉有虚实、阴阳、气血之分,血有清(至清为水)浊,气有盛(至极为液)衰。

只要是活的动物,无论在哪儿切个口,都会流血,多少而已。至于气么,有质无形,普通人感知不到,死物气之不存。

其实,俺也是半吊子学徙,略知一二而己。下面提到三段有关内容供参考,抛砖而己。只涉及方生文中所提到的脉、管,勿以偏代全,误解经络。该糸统在内经其它卷篇中多有记载,不在此列。

在历史上,始版内经逸散缺失。如今所见“灵枢”为宋代整编版,语言文字亦与原版不同。简化字版失去了相当多汉字的原有承载内容。比如“炁”和“气”,根本就是两码事:“脈”和“脉”也不尽同。

如何解语经典,一直是儒道医等各家之困。

 

灵枢.经脉 https://baike.baidu.com/item/灵枢·经脉 

雷公曰:何以知经脉之与络脉异也?黄帝曰: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
  雷公曰:细子无以明其然也。黄帝曰: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故诸刺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虽无结,急取之,以泻其邪而出其血。留之发为痹也。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其青短者,少气也。凡刺寒热者,皆多血络,必间日而一取之,血尽而止,乃调其虚实。其小而短者,少气,甚者,泻之则闷,闷甚则仆,不得言,闷则急坐之也。

 

(前几天e博提过上段文中放血针法)

 

灵枢.经水

http://m.lishichunqiu.com/show.php?classid=306&id=6121

重点: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才,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其治以针艾,各调其经气,固其常有合乎。

 

 

灵枢.血络论 https://ctext.org/huangdi-neijing/xie-luo-lun/zhs 

黄帝曰:愿闻其奇邪而不在经者。歧伯曰:血络是也。……………

 

 

吃与活
嗯,内经说得明明白白: 经: 动脉,深藏不露;络:静脉,皮下可见。

血液主要存于静脉,与现代解剖学很相符。有人应该拾起这个珍贵的贝壳。

吃与活
嗯,内经说得明明白白: 经: 动脉,深藏不露;络:静脉,皮下可见。



f
fuz
最好附上原文
吃与活
在这

“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

e
ephd
看你这费劲啊,这里有一篇论文你可以参考一下

http://www.tjzhongyiyao.com/tjzyydxxb/ch/reader/create_pdf.aspx?file_no=20080402

 

吃与活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见到的是动脉静脉,各类血管,也许还有淋巴管。内经无疑是有解剖基础的,虽然有错误或不够准确之处。

大江川
吃兄之论,实误读误解也。
e
ephd
针灸扎的都是大动脉,那扎完后还不得血淋淋啊

古代的针最细的都要超过一毫米了,这怕是扎10个怎么也有3个要出医疗事故的,不要说治病了
p
pickshell
“经”、“脉”,“络” 不分,哈哈哈,早知又会闹笑话。

您老读书都是那么读哒?粉饰不成反抹黑,不奇怪:))

吃与活
请指教

百般辩解死不承认是中医爱好者的特点

吃与活
所以针灸最初起源于放血疗法,后来才发现穴位。
p
pickshell
你扎过针灸没? 正规针灸考试从不见仁见智。。

放血疗法是另码事。。大家看得明白到底谁再胡搅蛮缠,看来方子和方粉有共性,读书水平有待提升啊,明摆着错了也死不承认。

e
ephd
中医放血是放静脉血啊,那是络,和你的研究有冲突。西医可能是放动脉血的,直接切开颈动脉吗?
米兰之夜
"络、脉有虚实"?

中医的脸都是你这种半吊子给丢的,不懂装懂,胡说八道

e
ephd
何以如此大的火气?

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络亦赤;鱼黑者,留久痹也;其有赤有青有黑者,寒热;

此言诊络虚实法也。络色有三,青、赤、黑也。但青有寒,但赤有热,但黑有痹,三色具者即有寒热也。色之候者,青、赤二色候胃中也。皆候鱼络胃者,手阳明脉与太阴合,太阴之脉循胃口至鱼,故候太阴之络,知胃寒热。胃中有痹,亦可候鱼,若邪客处久留成痹,即便诊之。

平按:《甲乙经》“胃中寒”作“胃中有寒”。“鱼络亦赤”《灵枢》作“鱼际络赤”,《甲乙经》作“则鱼际之络赤”。“鱼黑者”《灵枢》、《甲乙经》均作“其暴黑者”。“寒热”下,《灵枢》有“气也”二字。

欲千北
谢谢,谢谢。在外度假,上网难。
米兰之夜
好读书,不求甚解

请稍移目前一句:夫经言虚实者.络脉之病

这个虚实是指“病”的虚实,而不是络、脉的虚实。

谁告诉我什么是实络、虚络,什么是实脉、虚脉?别拿脉诊里的实脉、虚脉来忽悠。

e
ephd
这不就对了吗,虚实就是虚实,病不病是其他问题

虚实是状态,可以说是生理状态。表虚和表实是病吗?是也不是,出汗是表虚,不出汗是表实,正常人是在虚实之间根据外界的情况互相转换的,虚虚实实不停地变化,这个就不是病。如果一个人感冒了,一直处于表虚状态,不停地冒汗,这个就不正常,就是病;同样一直处于表实状态,怕冷不出汗,也是病态,需要治疗。

络脉的状态也是一样的,正常人也是在虚虚实实中根据人体的状态发生变化,而非一成不变。外面很冷,受到了凉,四肢冰冷,局部形成一些微小血栓就是络脉的寒实状态,不需要治疗,到屋里暖和暖和,身体回暖了自然血栓溶解恢复正常。刚刚跑了马拉松回来,全身血液都要沸腾了,皮肤发红,血脉扩张,这个时候络脉处赤的状态,也不需要治疗,不过是身体自然应激的反应。络脉中间血流量的改变就体现了其虚实寒热的状态,可以是自然的生理变化,也可以是病理变化。

大概就是这样的,人是活的,所以所谓表里虚实阴阳寒热,都是可以在身上发生的,正常的人体这些状态都在不停地转变之中,只要是在一个范围之内就是正常,不是病理状态。

米兰之夜
你不能拿病候的状态,来给一个东西分类

要是说络脉病候分为虚实两类,这是没有问题的。可是你据此就说,络脉可分为虚实两类,就不合逻辑了。

同理,五脏的病候也可分为虚实两类,可是你不能说,五脏可分为虚实两类。

就像是犯人分为贪污犯和盗窃犯。你不能据此就把人分为两类:贪污犯和盗窃犯。

原文就是一句不懂装懂的胡诌,我很欣赏你的洗地热情

e
ephd
你是吃教授的马甲吧

原本觉得你中文的理解能力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