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角度看感冒之一 – 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辩证

米兰之夜
楼主 (文学城)

感冒可能是人们最熟悉的疾病了。这世界上恐怕没有一个成人,在生活中没有得过感冒。

可是您真的了解感冒吗?在日常生活里,如何储备感冒药,又如何使用感冒药?下面,我们从中医的观点,来看一下感冒。

感冒最常见的类型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大类(当然,还有一种更复杂的感冒,就是外寒里热的”寒包火”,最后我们会专门讲到这个)。

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通俗说就是我们常说的着凉感冒,即外感风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的一系列不适症状。

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

我们首先看二者的共同点,都有风邪,风寒感冒病因为风邪和寒邪的结合,风热感冒的病因则为风邪和热邪的结合,“寒”和“热”两个相反的病邪为二者之间的本质区别。所以,二者之间,无论是证,还是治则,都是相反的。

风寒感冒病表现出众多寒证的特点,而风热感冒则表现出热证的特点。这些特点的区别,是辩证的最大根据,也是治则区别的根本原因。兹总结如下表格所示:

 

    风寒感冒 风热感冒
病因 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 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
易发季节 多发生在寒冷季节,比如冬季、深秋和初春 多发生于气候温暖季节,如春季、初夏和初秋等
发热情况 发热轻、恶寒重 发热重、恶寒轻
痛感 头痛身痛 头痛
鼻涕 清涕 黄涕
无汗 有汗或少汗
咳嗽 咳嗽 不咳嗽
咽喉 咽部不红肿 咽喉肿痛
舌象 舌淡红,无舌苔,或舌苔薄白 舌红,舌苔薄白或微黄
脉象 脉浮紧 脉数
口渴 口不渴或渴喜热饮 口渴

应当指出的是,无论说风寒感冒”多发生在寒冷季节,比如冬季、深秋和初春“,还是说风热感冒“多发生于气候温暖季节,如春季、初夏和初秋等”,这种说法仅有统计意义而已。具体到一个感冒个案,也有可能在风寒感冒的多发季节患了风热感冒,或反之。比如在春末,总的趋势是气温越来越高,但是又是会出现暂时的气温降低而引起风寒感冒。所以,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发病季节,仅有参考意义。我们在考虑季节的大气候的同时,也要考虑大气候里的小气候。

   2. 表寒里热型感冒(寒包火)

寒冷季节,比如冬季、深秋和初春通畅以风寒感冒居多,但也有一种比较特殊的类型 - 表寒里热型感冒,随着现代社会营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压力的加大,发生越来越多。

寒包火感冒的表象,既有畏寒怕冷、手足冰凉和鼻塞流涕,这是明显的风寒感冒的表现;患者同时还有咽痛、口干、舌质红、舌苔黄等风热感冒的表现。如下图所示:

究其主要原因,除了因“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形成风寒感冒之外,还有饮食原因和精神原因引起的内热。饮食上,随着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现人们更多进食高热量、高脂肪、低膳食纤维和微量元素食物,导致营养过剩,进而“痰湿内蕴,酿生湿热”。从精神层面来看,现在人们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也加重了“内火”的生成。有时,天气干燥也会成为助长因素。

对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错误辩证,会导致使用正好相反的治则,会加重病情,或迁延不愈。比如,有一个风热感冒的患者,吃了风寒感冒的药的后果:

当年高二临近期末考的时候我感冒了。。。然而又临近考试不能出校门医务室的医生又没什么卵用,我就让我妈给我从外面买感冒药回来。
然后我妈就给我带了感冒药过来。

我至今记得那个感冒药外包装写的是适合风寒的感冒。。。然而那个时候我只对风寒风热有点认识却并不清楚,于是我吃了药。。。。
然后,然后结局就是我吃完药之后,没过一会就迅速地咳起来,在寝室里咳得撕心裂肺最后甚至在厕所里干呕【就是那种完全吐不出东西但是就是要吐的感觉。。。】,混合着我的眼泪。。。

说真的吃药之前真的没这么严重Q_Q
那一次我在整个浑浑噩噩的状态下度过的期末考的最后九天【是的你们没看错我们学校考试都是连上一个星期的课最后加几天考试_(:з)∠)_】

当然那时候跟我妈说她给我买错了药导致我变成后来那样她是不信的_(:з)∠)_

然而我现在有个很严重的后遗症【算是后遗症吧。。。】
就是从那次以后我每一次只要有点感冒的症状就能在一天之内变成重感冒,然后感冒周期特别长大概要一个星期才会有所好转。。有所好转的意思并不是痊愈,而是能正常地出门的意思
而且最重要的是,每一次感冒,只要我稍微有点咳嗽,咳几下就会咳到要吐的地步,而且就咳得很厉害,会咳到喉咙特别疼肚子也特别疼。。。我感觉这就是那次以后留下的后遗症_(:з)∠)_因为以前从来没这样过

下面有一位典型风寒感冒的患者(鼻塞,流清涕,四肢乏力,怕冷),吃了风热感冒的药的后果:

说说我的感冒症状:鼻塞,流清涕,四肢乏力,怕冷。去药店,医生拿了风热感冒药和一种西药,吃完以后整个人混混沉沉的,感觉症状加重了。现在换了风寒感冒药,刚吃过,看看效果如何。
补充1:吃了一天半的药,症状有所好转。
补充2:吃了两天药,感冒症状消失。
吃对药太重要了,不然又得拖一个星期。

引文链接

还有两种感冒,就是“感寒湿滞”和“气虚感冒”,我们将在下一篇感寒湿滞和气虚感冒的辩证讲到。

米兰之夜
拜托大家一件事情

我有的文章从自己网站拷贝而来。在拷贝过程中,我会自己把关,把指向自己网站的链接移除。如果我不小心,没有移除哪个到我网站的链接,请大家提醒我。

上次我丢了马甲,就是这个原因:从我网站拷贝一个文章,里面有链接没有移除 

d
dudaan
我的建议

以你的性格,可以做网络直播网红。我觉得文学城没有禁止网络视频直播,这个坛子和其他一些坛子都有。

米兰之夜
谢谢建议

我还真没想过做直播的事,不过这个想法我会认真考虑。

我以前倒是初步考虑过视频,不过条件还不成熟。我倒是没有想过做得很精美,但最低要求是不能粗糙,得对得起观众。

欲千北
谢谢分享。对我从症状群出发,了解什么是中医的风寒感冒很有帮助。
米兰之夜
我对西医草药的新看法

我一直认为一些西医人士有学术霸权思想,即中医的东西,如果能以西医解释,就是对的,否则就是错的。所以,我那天半开玩笑地说你和杜编:为什么要把衣服当裤子穿?其实在问这个问题的同时,我对西医草药,犯了一样的错误,喜欢拿中医的理论去衡量西医草药。

西医草药,有自身的灭病毒、灭菌指标的衡量,有自身的理论基础,是一个有别于中药的发展路径。

所以,以后对这类文章,我会默默点赞,但基本shut up 

欲千北
为什么不讨论呢?药理文献中有关抑制病菌病毒的很多,是因为这方面实验比较容易检测。我对中草药作用于

植物神经、心血管、筋健等问题一直很感兴趣,这方面交叉因素太多,实验困难,推测对疾病过程的影响不容易,更需要交流讨论。

e
ephd
你想太多了啦

中药之所以叫中药是因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使用。

这并不代表植物药只有一种用法,就如柴胡这个药一样,柴胡皂苷有解热作用,但是小柴胡汤用的是柴胡的和枢机解郁结的作用,异曲可能同功,只是指导理论不一样.

但是研究中药方是肯定不能只靠研究有效成分了,否则是不会有结果的。就如都不溶于水的生石膏居然会对糖尿病有治疗作用,这个找谁说理去。

米兰之夜
主要是中西医理论完全是两个角度、两个系统

这样,每次争论都不会有结果,最后还得靠杜编祭出屠呦呦教授这个法宝结束争论 

还有,是感情问题。你写个关于青霉素的文章,不管怎么写我都不在意,因为这本来就是人家的孩子。你写个葱白的文章,就像是把我的孩子给抢走了,还随了你的姓,穿了你家衣服,我心里不服。不过,这是潜意识里的东西,我以前没有意识到,直到自我催眠审问了出来 

我有一个梦,这世界再没有衣服,也没有了裤子,只有连体装。从此,西医不需要把衣服当成裤子穿,中医也不需要把裤子当成衣服套。

当然,如果欲兄特意问”米兰,你怎么看“,届时我倒是很乐意装一装蒜的。
 

米兰之夜
主要是中医会不由自主地从”寒热虚实表里脏腑”看问题,西医会从病菌、病毒、成分等来看问题

这一下就使得辩论进入死胡同,有点像关公战秦琼的争论,不会有结果。

中西医从自己的理论依据出发,不可避免地回认为对方是在这样瞄准的:

e
ephd
这怎么叫不由自主呢,这个是一脉相传的理论体系

如果中医是依靠有效成分治病的话,那么在无法明确有效成分的时候,岂不是就不能治病了?

神农氏尝百草写下神农本草经,记录的全部是药物的性味归经,这几乎就是治病的全部药物了。再有新的药物加进来也是可以用这些已知药来替换。要是不理解中医的人来看这本书,基本上觉得是鬼扯,认为完全没有价值。而它恰恰是中医著作的奠基著作,它的价值无可替代。

中医这个系统最厉害的地方是用有限的疾病定义分类来治疗无限的疾病,哪怕没有治疗过的疾病,只要弄清楚了疾病的归经和偏性,就能用对应的药物来治疗

中医和西医对药物和疾病的理解上有一点是很有意思的。中医更像是划下道道了,规定你不能做什么;而西医是反过来,规定你可以做什么。除非你两个医学都学过,否则你很难理解为什么药物如此工作了。

欲千北
米兰这么说,吓得我只好缩回去了。从你以前的帖子,学到不少。有了问题还向你请教,到时请开诚布公,实话实说。我喜欢这样。
米兰之夜
不用自主不是贬义词

当一个中医师用中医的思路成为无条件反射时,是对这个中医师的褒奖。

同理,西医生用西医的思路看问题,同样会出大医。

怕就怕,中医生用西医的思路,或西医生用中医的思路。

米兰之夜
不过欢迎你继续抢我们家孩子:)

这是有益的。而且,我对从另一个角度如何看,有好奇心。

欲千北
好,我天性喜欢小孩。以后我抢了别人家的孩子,而且小孩子又喜欢我,不要骂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