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坑:自己做医生,得了不治之症会怎么处理?

l
littlenerd
楼主 (文学城)

普通人得了不治之症,大多只能无可奈何地被医生医治;如果本人是医生,会怎么办?趁头脑清醒,自己可以自理的时候给自己安乐死?

有多少人能够善终?想想挺可怕的 。。。。坚持活下去得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啊!

f
fuz
看看这个

https://youtu.be/U5-yBjKKicA

她当医生的先生临终前写了一本书,由她最后完成。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about/When_Breath_Becomes_Air.html?id=93faCwAAQBAJ&printsec=frontcover&source=kp_read_button

 

 

 

f
fuz
看看这个



g
gweipwu
很感人。非凡的境界。
s
snowflowerbird
刚读了这本书,写得非常好,文笔很美。
恶俗老狼
每一个人的诊疗选择,不论是不是医生,都是自己的选择 --- 给你一个真实的例子:

1. 例子:我的一个同事,据说80多岁了,我不知道他的具体年龄。可能一两年前做过一次癌症手术。最近因为一些症状,查出脑子里有肿瘤,是那个癌症的转移。我去看他的时候,他在做各种检查。他提到跟脑外科医生,化疗医生,放疗医生都在商讨可能的治疗方案。我不知道他最后会怎么做选择。我的另外一个同事提到,他去看他的时候,说夏天一起出去哪里玩,他回答,可能活不到那个时候。

2. 我记得以前看到过一个研究,说总体来说,在遇到不治之症的时候(主要可能是肿瘤),与整体人群相比,医生患者可能会相对更少地选择那些创伤更大,有可能延长生命,但并不提高生活质量的治疗方案。

3. 医生患者绝少放弃一切治疗,而选择“安乐死”。他们更多地可能会跟所有的诊疗医生仔细地咨询各种治疗方案的利弊,从而选择一个更加符合自己口味,认为对自己或家人更加有利的治疗方案。

4. 实际上,医生病人和普通病人从诊疗医生那里获取的信息基本上都是一样的。但是,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在于:虽然医生病人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这种疾病的专家,对这种疾病并不了解太多,但是他们对于这种疾病的大致预后,有一个更加客观,更加理性的分析和了解。这就促成他们会向诊疗医生索取更加详细的信息,询问更多的自己需要斟酌需要取舍的问题,最后来做出一个相对更加客观,相对更加理性的选择。

p
pickshell
医生比其它病人更应会在不同医疗方案利弊权衡中作出理性抉择。。

何时该选择哪种治疗或何时该放弃。对晚期不治之症而言,某些治疗意义,病痛折磨PK生命延长时间?在最后有限时段更在乎生存质量吧?

v
vycnd
可以找

how doctors die 这篇几年前很火的文章看看。

日本有医生写书:问过100个医生,如果自己or家人得癌症,会不会按照医疗机构制定的方案治疗?97位说不会,无论是不是自己专科的癌症,都会从头重新学习一遍,然后再做决定。3位说,如果是血液癌症or淋巴癌,可以考虑。(在日本血液癌症or淋巴癌症的5年治愈率,几乎100%)

a
anna8899
写得好
a
alpha123
以后这么问医生,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
l
lawattaction
有意思。
医者意也
不会治感冒的后果。很多病原本是隐性的,如果感冒处理得好就过去了。处理得不好就会诱发成显性。

要不为啥伤寒论花了几乎全部的篇幅讲如何治感冒呢。

v
vycnd
是有意思。

一般人只知道垃圾工厂生产的垃圾食品,卖给顾客,经营者工人都不吃。

农民种植的毒农药蔬菜,毒农药大米小麦,自家也不吃,卖给别人等等

可这天下乌鸦,还真是一般的黑,穿上白大褂or什么色的大褂,也不行哈。

d
danren
双刃就说过孩子在3岁以前感冒发烧应该如临大敌一样重视。
我爱栀子花
因为医生对病情更清楚,他们的心理斗争应该更严重
a
alpha123
很年轻。天妒英才。
a
alpha123
感觉老人是最怕感冒最怕摔倒。
l
lawattaction
问什么叫伤寒论呢?是因为病都起源于寒吗?比如,穿的少着凉,感冒;吃的太凉,胃肠受不了;在湿凉环境里,肾也受伤。

一直想问这个问题,但不好意思。谢谢回答!

f
fuz
东汉张仲景写的医书《伤寒杂病论》,传到宋代被分为两本,理论部分为“伤寒论”,医病部分改编成《金匮要略》

原文长而晦涩,别伤那脑筋。给个简单直白的,谁都能懂。

http://m.blog.sina.com.cn/s/blog_5386d4b4010006z8.html

 

其要点就两句:

《伤寒论》就是论寒气伤正之后的种种传变反应以及应变方法
伤寒,感冒风寒是也。

 

e
ephd
都是临床看病的,不是理论和临床。一定要分的话,一个偏外感及其并发症,一个偏杂病
f
fuz
用老百姓的话介绍一下经典,简单平直好明白。理论是要有实践来支撑的,自然要有医例。但其重点在于从六个层次讲伤寒演变。
c
coach1960
不会的,见怪不怪
e
ephd
不少杂病可不太好归入6经体系喔,或者可以同时归入多个体系

原来是都揉到一块的,王叔和最后给分开了,伤寒那块其实也没有分得很合理,不少应该归入厥阴病篇的方丢到少阴病篇了,厥阴病篇反而最后闹成了一个大杂烩,很多人是看不懂的。 

所以说王叔和有贡献也有失误的地方,其实应该尽量保持伤寒杂病论的原貌才是最佳方案,或者是因为竹简残缺的太厉害了,他就只根据他自己的理解整理出来了伤寒论这一块。 后面是宋朝的国家校正医书局根据民间流传的各种版本,以及剩下残简,最后整理出来了金匮要略,其中不少内容都是从外台秘要里面摘抄过来的,可见原始的竹简残破的多厉害。

 

f
fuz
是啊,能够提纲挈领的入论,挂不上的归柜(匮)。张先圣亦知伤寒不能囊括,以杂处之。
l
lawattaction
谢谢大哥,明天读,今晚吃多了,晕晕乎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