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文学峸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1953年2月23日,毛泽东和陈毅、杨尚昆、张爱萍、罗瑞卿、陈丕显 等在南京中山陵合影】
查看文学峸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15年7月11日 23点3分 PT
共 (10)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弓
弓尒
接近 10 年
楼主 (文学峸)
左起
江渭清,滕代远,宋时轮,杨尚昆、罗瑞卿、张爱萍、毛泽东、陈毅、潘汉年、陈丕显、
坐在地上的是 曹荻秋
还有 柯庆施等 陪同
【难得瞬间: 中国四位夫人照】
【老 《红日》1963, 舒适47岁 饰 张灵甫】
【尼克松图书博物馆里的世界10领袖】
【尼克松图书博物馆里的世界10领袖】
金
金笔
接近 10 年
2 楼
我们家的照相簿里,有一张我父亲珍藏的毛主席相片,有可能是孤本!
金
金笔
接近 10 年
3 楼
我们家的照相簿里,有一张我父亲珍藏的毛主席相片,有可能是孤本!
毛泽东为何不去留学
沈卫威
1919年3月12日,毛泽东和一群准备赴法国留学的学生一道离开北京,14日到达上海。送走留法学生后,他于4月6日回到湖南长沙。
。他在1920年给好友周世钊的信中说:我觉得求学实在没有“必要在什么地方”的理,“出洋”两字,在好些人只是一种“迷”。中国出洋的总不下几万乃至几十万,好的实在少。多数呢?仍旧是“糊涂”;仍旧是“莫名其妙”,这便是一个具体的证据。我曾以此问过胡适之和黎劭西两位,他们都以为我的意见为然,胡适之并且作过一篇《非留学篇》。
在长沙,毛泽东于1919年7月14日创办《湘江评论》。与此同时,胡适在北京的《每周评论》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于是,胡适和毛泽东都对对方的活动产生了反应。毛泽东是如期把《湘江评论》寄给了胡适。胡适在8月24日的《每周评论》第36号上撰写有《介绍新出版物》(署名“适”),高度评价了《湘江评论》,并表示支持湖南的学生斗争。他说:“《湘江评论》的长处是在议论的一方面。《湘江评论》第二、三、四期的《民众的大联合》一篇大文章,眼光很远大,议论也很痛快,确是现今的重要文字。还有‘湘江大事述评’一栏,记载湖南的新运动,使我们发生无限乐观。武人统治之下,能产生出我们这样的一个好兄弟,真是我们意外的欢喜。”而这篇文章正是毛泽东写的。“民众大联合”的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思想的确立是在《湘江评论》时期。
9月1日,毛泽东响应胡适“多研究些问题”的号召,在湖南起草了《问题研究会章程》,寄给北京大学的邓中夏,刊发于10月23日的《北京大学日刊》。《问题研究会章程》中所列的大小144项问题(有互为兼容),是对胡适文章中所提出的问题的具体展示,思路和主旨与胡适基本一致。
1919年12月18日,毛泽东第二次到北京。这是他为反对湖南督军张敬尧所领导的学生运动的具体工作。他前往北京,代表“新民学会”上书胡适,是想争取胡适对湖南学生的支持。胡适晚年对助手胡颂平回忆说:“毛泽东在湖南师范毕业后到了北平,他和五个青年上书于我,——这封信,我是交给竹淼生的弟弟竹垚生保管的。在抗战期间,放在上海,竹垚生怕出事,把它烧掉了。”
毛泽东亲自登门拜访胡适之事,胡适的日记中有记录。1920年1月15日的胡适日记中有:“毛泽东来谈湖南事。”1920年4月11日毛泽东离开北京去上海。回湖南后,毛泽东寄给胡适一张名信片,内容如下:
适之先生:
在沪上一信达到了么?
我前天返湘。湘自张去,(新)气象一新,教育界颇有蓬勃之象。
将来湖南有多点须借重先生(之处),俟时机到,当详细奉商,暂不多赘。
此颂
教安
毛泽东寄
寓长沙储英源楚怡小学校
胡适晚年追忆了当年他对青年毛泽东的吸引和影响。在1951年5月16-17日的日记上,胡适回忆说:“毛泽东依据了我在1920年的《一个自修大学》的讲演,拟成《湖南第一自修大学章程》,拿到我家来,要我审定改正。他说,他要回长沙去,用‘船山学社’作为‘自修大学’的地址,过了几天,他来我家取去章程改稿。不久他就回湖南了。”
胡适所说的在毛泽东给朋友的信中可得到印证。1920年2月和3月14日毛泽东在离开北京之前分别给陶毅、周世钊的信中说:
“湘事平了,回长沙,想和同志成一‘自由研究社’(或径名自修大学),预计一年或两年,必将古今中外学术的大纲,弄个清楚。好作出洋考察的工具(不然,不能考察)。”“我想我们在长沙要创造一种新的生活,可以邀合同志,租一所房子,办一所自修大学(这个名字是胡适先生造的),我们在这个大学里实行共产的生活。”“如果自修大学成了,自修有了成绩,可以看情形出一本杂志。”
1921年8月16日毛泽东在湖南《大公报》上发表了《湖南自修大学组织大纲》,同时他又起草了《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9月,毛泽东利用船山学社的校舍开办的自修大学开学。原船山学社的社长贺民范为校长,毛泽东任教务长。1922年4月,自修大学的校刊《新时代》创刊。11月自修大学和刊物被湖南政府勒令停办。湖南自修大学的学生大部分后来成了共产党的干部。
摘自《胡适周围》
--文学城www.wenxuecity.com--
弓
弓尒
接近 10 年
4 楼
当年 我有一张 林 叶 豆 果 的照片,913后半年 狠心 烧掉了, 再没见过重样的!
萧
萧岚
接近 10 年
5 楼
照片的时间地点确定吗?建国后毛泽东第一次到南京住在原美国大使馆
照片的时间地点确定吗?建国后毛泽东第一次到南京住在原美国大使馆,西康路33号院内。除了美国大使馆的楼,院内还有司徒雷登的住所等三栋独立住房,柯庆施,石西民等三家分住。毛泽东来宁之前,三家匆忙搬出,腾出院子。柯庆施的女儿柯六六曾经回忆小时候半夜搬家的情况。
后来西康路33号成为省委招待所,西康宾馆。美国大使馆的建筑是全国重点文物。附近还有原美国顾问团的AB大楼,华东宾馆。
照片左边第一位不是江渭清吧。
弓
弓尒
接近 10 年
6 楼
左一 存疑, 1953-2-22~23, 南京, 确定。
萧
萧岚
接近 10 年
7 楼
是中山陵,还是其他地方? 那次毛泽东去了中山陵,但没有住在中山陵,那时候还没有中山陵五号宾馆。
是中山陵,还是其他地方?那次毛泽东去了中山陵,但没有住在中山陵,那时候还没有中山陵五号宾馆。
弓
弓尒
接近 10 年
8 楼
当然不住 中山陵, 不吉,
去时, 罗等以安全为由,拟 使毛从旁侧小门入, 毛正色道: 我堂堂国家主席, 岂能走 旁门小道!
---------
当时有关方面从安全保卫的角度出发,安排毛泽东从一条边侧小道上陵。毛泽东闻知这个安排后觉得不妥,说,
我堂堂一个国家主席,从小道走成何体统?不能从小道走。
于是便有毛泽东从正门大道谒陵的照片。
萧
萧岚
接近 10 年
9 楼
除了第一次,毛泽东每次都住中山陵。
除了第一次,毛泽东每次都住中山陵宾馆。
吾
吾道悠悠
接近 10 年
10 楼
曹荻秋腿很长啊。那时曹应在四川任职,
55年末调上海。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左起
江渭清,滕代远,宋时轮,杨尚昆、罗瑞卿、张爱萍、毛泽东、陈毅、潘汉年、陈丕显、
坐在地上的是 曹荻秋
还有 柯庆施等 陪同
【难得瞬间: 中国四位夫人照】 【老 《红日》1963, 舒适47岁 饰 张灵甫】 【尼克松图书博物馆里的世界10领袖】 【尼克松图书博物馆里的世界10领袖】
毛泽东为何不去留学
沈卫威
1919年3月12日,毛泽东和一群准备赴法国留学的学生一道离开北京,14日到达上海。送走留法学生后,他于4月6日回到湖南长沙。
。他在1920年给好友周世钊的信中说:我觉得求学实在没有“必要在什么地方”的理,“出洋”两字,在好些人只是一种“迷”。中国出洋的总不下几万乃至几十万,好的实在少。多数呢?仍旧是“糊涂”;仍旧是“莫名其妙”,这便是一个具体的证据。我曾以此问过胡适之和黎劭西两位,他们都以为我的意见为然,胡适之并且作过一篇《非留学篇》。
在长沙,毛泽东于1919年7月14日创办《湘江评论》。与此同时,胡适在北京的《每周评论》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于是,胡适和毛泽东都对对方的活动产生了反应。毛泽东是如期把《湘江评论》寄给了胡适。胡适在8月24日的《每周评论》第36号上撰写有《介绍新出版物》(署名“适”),高度评价了《湘江评论》,并表示支持湖南的学生斗争。他说:“《湘江评论》的长处是在议论的一方面。《湘江评论》第二、三、四期的《民众的大联合》一篇大文章,眼光很远大,议论也很痛快,确是现今的重要文字。还有‘湘江大事述评’一栏,记载湖南的新运动,使我们发生无限乐观。武人统治之下,能产生出我们这样的一个好兄弟,真是我们意外的欢喜。”而这篇文章正是毛泽东写的。“民众大联合”的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思想的确立是在《湘江评论》时期。
9月1日,毛泽东响应胡适“多研究些问题”的号召,在湖南起草了《问题研究会章程》,寄给北京大学的邓中夏,刊发于10月23日的《北京大学日刊》。《问题研究会章程》中所列的大小144项问题(有互为兼容),是对胡适文章中所提出的问题的具体展示,思路和主旨与胡适基本一致。
1919年12月18日,毛泽东第二次到北京。这是他为反对湖南督军张敬尧所领导的学生运动的具体工作。他前往北京,代表“新民学会”上书胡适,是想争取胡适对湖南学生的支持。胡适晚年对助手胡颂平回忆说:“毛泽东在湖南师范毕业后到了北平,他和五个青年上书于我,——这封信,我是交给竹淼生的弟弟竹垚生保管的。在抗战期间,放在上海,竹垚生怕出事,把它烧掉了。”
毛泽东亲自登门拜访胡适之事,胡适的日记中有记录。1920年1月15日的胡适日记中有:“毛泽东来谈湖南事。”1920年4月11日毛泽东离开北京去上海。回湖南后,毛泽东寄给胡适一张名信片,内容如下:
适之先生:
在沪上一信达到了么?
我前天返湘。湘自张去,(新)气象一新,教育界颇有蓬勃之象。
将来湖南有多点须借重先生(之处),俟时机到,当详细奉商,暂不多赘。
此颂
教安
毛泽东寄
寓长沙储英源楚怡小学校
胡适晚年追忆了当年他对青年毛泽东的吸引和影响。在1951年5月16-17日的日记上,胡适回忆说:“毛泽东依据了我在1920年的《一个自修大学》的讲演,拟成《湖南第一自修大学章程》,拿到我家来,要我审定改正。他说,他要回长沙去,用‘船山学社’作为‘自修大学’的地址,过了几天,他来我家取去章程改稿。不久他就回湖南了。”
胡适所说的在毛泽东给朋友的信中可得到印证。1920年2月和3月14日毛泽东在离开北京之前分别给陶毅、周世钊的信中说:
“湘事平了,回长沙,想和同志成一‘自由研究社’(或径名自修大学),预计一年或两年,必将古今中外学术的大纲,弄个清楚。好作出洋考察的工具(不然,不能考察)。”“我想我们在长沙要创造一种新的生活,可以邀合同志,租一所房子,办一所自修大学(这个名字是胡适先生造的),我们在这个大学里实行共产的生活。”“如果自修大学成了,自修有了成绩,可以看情形出一本杂志。”
1921年8月16日毛泽东在湖南《大公报》上发表了《湖南自修大学组织大纲》,同时他又起草了《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9月,毛泽东利用船山学社的校舍开办的自修大学开学。原船山学社的社长贺民范为校长,毛泽东任教务长。1922年4月,自修大学的校刊《新时代》创刊。11月自修大学和刊物被湖南政府勒令停办。湖南自修大学的学生大部分后来成了共产党的干部。
摘自《胡适周围》
--文学城www.wenxuecity.com--
照片的时间地点确定吗?建国后毛泽东第一次到南京住在原美国大使馆,西康路33号院内。除了美国大使馆的楼,院内还有司徒雷登的住所等三栋独立住房,柯庆施,石西民等三家分住。毛泽东来宁之前,三家匆忙搬出,腾出院子。柯庆施的女儿柯六六曾经回忆小时候半夜搬家的情况。
后来西康路33号成为省委招待所,西康宾馆。美国大使馆的建筑是全国重点文物。附近还有原美国顾问团的AB大楼,华东宾馆。
照片左边第一位不是江渭清吧。
是中山陵,还是其他地方?那次毛泽东去了中山陵,但没有住在中山陵,那时候还没有中山陵五号宾馆。
去时, 罗等以安全为由,拟 使毛从旁侧小门入, 毛正色道: 我堂堂国家主席, 岂能走 旁门小道!
---------
当时有关方面从安全保卫的角度出发,安排毛泽东从一条边侧小道上陵。毛泽东闻知这个安排后觉得不妥,说,
我堂堂一个国家主席,从小道走成何体统?不能从小道走。
于是便有毛泽东从正门大道谒陵的照片。
除了第一次,毛泽东每次都住中山陵宾馆。
55年末调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