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走读生,我的1977高考故事

w
wyz1008
楼主 (文学城)

 我早就想写一写我的1977高考故事,只因码字太慢,懶得动手。 現在看到对当时走读生的嘲笑,心情沉重, 不得不写下我这个走读生的1977高考故事。 说实话我已经忘了走读生这个名称了, 因为我走读了几天就住校了。

我 最早得知1977年要高考是从我当时的女朋友处。虽然她后来因为我家庭出身她家坚决反对而分手。 那是1977年初, 她拿来初三数学书问我问题,她是1968年初中毕业生,根本没读过什么数学。 但她的数学问题对我这个1966年高中毕业生, 全校数学竟????第一名简直是小兒科。 她是从她的姐夫一个空军某学院的教师处得知1977年可能会恢复高考。 我知道后半信半疑,但也开始重温一下高中旧课本。十一年没摸书本了, 手上全是老茧。我当时是一个小集体工厂的机修工。 关于我怎样逃脱上山下乡而进入小集体工厂当机修工,那又是一个故事,下回再讲。当机修工还是比较轻松且有空闲时间来复习功课。 但也要偷偷摸摸,被領导看見了也是要挨批的。 所以更多的复习功课是在晚上。 每天晚上看书,做习题直到半夜三更,睡三四小时后又要起床上班。那时工厂每周只休息一天,还常加班加点,一天也不休。那时中国的城市经常停电,我常常点著煤油灯看书。 我曾将唐朝李商隐无题一诗头两句改为"晓鏡但愁考期近,夜读更覚月光寒。” 1977年12月的一个早上我和成千上万的年轻人一起走入考场,开始了人生的一个新的征程。功夫不负有心人,加上初高中的坚实底子(初高中各门功课除体育 外没下95分),考场上不慌不忙,愈考愈发有信心。 数理化加分题也都轻松做出。考完后体检,接着上班。 静候佳音。 这里我要讲一个小插曲。 当我第一次走进考场,我看见,我的监考老师竟是我的一个熟人,她是这个中学的教师, 她妈妈和我妈妈是小同乡,同事。但当时我们已很久没来往了。她妈妈和我妈妈也都已去世了。 她也认出了我,但不敢讲话,只是俏俏拿了块玻璃板给我,因为那个学校的课桌表面大坑小洞,在上面很难书写。

 

新年过去了, 不久大学录取通知陆续下发了,但我的通知却如泥牛入海无消息。 是怎么回事呢? 我托朋友的姐夫打听。 那时考分是不公布不能查的。 他告诉我成绩没问题, 4门考试滿分400, 我考了316分,全省一流。 向题是家廷出身,父親逃台湾。 我父親从小失去双亲,投奔伯父,初中毕业后去广州考入黄埔军校四期,与林彪,刘志丹,胡连,张灵甫等名人同期。 毕业后参加北伐,抗战,国共内战, 官至国军少将国防部员。 1949年后去台湾。在毛泽东大抓阶级斗争时期,象我这样家庭出身的人是不可能入团、入党、参军、上大学的。 1977一1978年,毛的阶级斗争学说还没放弃,所以我仍会被排斥在大学门外。 但我不甘心,要奋抗争前程。 幸运的是在中共统战的需要之下我姐姐和在台湾的父亲于1974年取得联系。我姐姐于是找了省台办谈了我考大学事。省台办又召见了我并到我单位了解我表现。 我在单位几年刻苦工作,任劳任怨,一直是先进工作者。就这样在大学已开学一周后,我拿到了我第一志愿大学的走读生入学通知书。这是本省排名第一,全国也常 在前十名的著名高校。 我所知1977走读生,除了我这样大龄高分的考生外,再就是本校教职工子女。 没有靠关系进来的。 走读不到一星期,糸里就给我们几个走读生安排了宿舍。从此我就忘记了我是一个走读生,直到今天上文学城。 我同班同学要小十多岁,入学考试成绩平均240分。入学后几个月,几门基础课考试我都考了全系第一,不由得学弟学妹们对我们这些大龄生括目相看。

写 出“女大学生宿舍”的俞杉还写了一篇短篇小说叫“太学生”就是关于77级大龄大学生的故事。我们这些大龄生阅历多,动手能力也强。我修好了本系学生学习外语 用的老式磁带录音机。 我们当时吃饭是每月发歺卷,每天早中晚3张。只有周日的没吃可凭卷退钱和粮票。 但我当生活委员时 同学的任何未用歺卷都能退钱、粮票。 为什么?因为我修好了食堂管理者家的缝纫机。

当我苦候高考通知未果,十分苦闷时,我常常背诵德国诗人海涅的这首诗:

 

心,我的心,

你不要忧郁。

严冬从你这里夺去的,

新春自然会还给你!

世界依然这样美丽,

你还是这样富贵有余,

心,我的心,

只要是你情之钟,

你都可以尽情所爱!

 

我现在也把这首诗献给所有的网友们,不管你们是年轻或老迈,富有或贫穷,健康或生病,当你们遇到唑折时,当你们灰心失望时,你们都要想到:

严冬从你这里夺去的,

新春自然会还给你!

世界依然这样美丽,

你还是这样富贵有余

只要是你情之钟,

你都可以尽情所爱!

 

 

🔥 最新回帖

y
yuan222
104 楼
+1
好回忆
103 楼
握个爪,

为什么我们的情况这么相似? 我也是77年高考过线, 但没有入取。 当然我的成绩可能没有你那么高 。原因有二,一是家父去过台湾, 二是我已经在工厂了, 当时的说法是在同样的分数下,要先照顾插队或农场的考生优先, 以解决他们的就业和回城问题。
狸猫的爸
102 楼
还是属于拼爹的. 正因为他爹有出息,找了一个聪明的妈,才可能生个聪明的楼主.
s
sydneywil
101 楼
这和文化不一定有关系,最重要的是在文学城有各种各样的人,他们可以用你提供的信息找到你的来处。我想这是楼主的主要顾虑。非常理解。
望山跑死马
100 楼
66届高中生绝大多数是47年或以前出生的。哪来的77年时“66届高中28岁”这一说?

 

🛋️ 沙发板凳

相对强度
这才是真实的情况。高考,在中国后面漫天飞的情况下,是最公平的一种方法。

高考,有没有后门,当然有。就如楼主那样,本来是因为政治不录取的,但因为统战的要求,又录取了。
相对强度
这才是真实的情况。高考,在中国后面漫天飞的情况下,是最公平的一种方法。

毛泽东为何不去留学
沈卫威

1919年3月12日,毛泽东和一群准备赴法国留学的学生一道离开北京,14日到达上海。送走留法学生后,他于4月6日回到湖南长沙。

。他在1920年给好友周世钊的信中说:我觉得求学实在没有“必要在什么地方”的理,“出洋”两字,在好些人只是一种“迷”。中国出洋的总不下几万乃至几十万,好的实在少。多数呢?仍旧是“糊涂”;仍旧是“莫名其妙”,这便是一个具体的证据。我曾以此问过胡适之和黎劭西两位,他们都以为我的意见为然,胡适之并且作过一篇《非留学篇》。

在长沙,毛泽东于1919年7月14日创办《湘江评论》。与此同时,胡适在北京的《每周评论》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于是,胡适和毛泽东都对对方的活动产生了反应。毛泽东是如期把《湘江评论》寄给了胡适。胡适在8月24日的《每周评论》第36号上撰写有《介绍新出版物》(署名“适”),高度评价了《湘江评论》,并表示支持湖南的学生斗争。他说:“《湘江评论》的长处是在议论的一方面。《湘江评论》第二、三、四期的《民众的大联合》一篇大文章,眼光很远大,议论也很痛快,确是现今的重要文字。还有‘湘江大事述评’一栏,记载湖南的新运动,使我们发生无限乐观。武人统治之下,能产生出我们这样的一个好兄弟,真是我们意外的欢喜。”而这篇文章正是毛泽东写的。“民众大联合”的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思想的确立是在《湘江评论》时期。

9月1日,毛泽东响应胡适“多研究些问题”的号召,在湖南起草了《问题研究会章程》,寄给北京大学的邓中夏,刊发于10月23日的《北京大学日刊》。《问题研究会章程》中所列的大小144项问题(有互为兼容),是对胡适文章中所提出的问题的具体展示,思路和主旨与胡适基本一致。

1919年12月18日,毛泽东第二次到北京。这是他为反对湖南督军张敬尧所领导的学生运动的具体工作。他前往北京,代表“新民学会”上书胡适,是想争取胡适对湖南学生的支持。胡适晚年对助手胡颂平回忆说:“毛泽东在湖南师范毕业后到了北平,他和五个青年上书于我,——这封信,我是交给竹淼生的弟弟竹垚生保管的。在抗战期间,放在上海,竹垚生怕出事,把它烧掉了。”

毛泽东亲自登门拜访胡适之事,胡适的日记中有记录。1920年1月15日的胡适日记中有:“毛泽东来谈湖南事。”1920年4月11日毛泽东离开北京去上海。回湖南后,毛泽东寄给胡适一张名信片,内容如下:

适之先生:

在沪上一信达到了么?

我前天返湘。湘自张去,(新)气象一新,教育界颇有蓬勃之象。

将来湖南有多点须借重先生(之处),俟时机到,当详细奉商,暂不多赘。

  此颂

教安

   毛泽东寄

   寓长沙储英源楚怡小学校

胡适晚年追忆了当年他对青年毛泽东的吸引和影响。在1951年5月16-17日的日记上,胡适回忆说:“毛泽东依据了我在1920年的《一个自修大学》的讲演,拟成《湖南第一自修大学章程》,拿到我家来,要我审定改正。他说,他要回长沙去,用‘船山学社’作为‘自修大学’的地址,过了几天,他来我家取去章程改稿。不久他就回湖南了。”

胡适所说的在毛泽东给朋友的信中可得到印证。1920年2月和3月14日毛泽东在离开北京之前分别给陶毅、周世钊的信中说:

“湘事平了,回长沙,想和同志成一‘自由研究社’(或径名自修大学),预计一年或两年,必将古今中外学术的大纲,弄个清楚。好作出洋考察的工具(不然,不能考察)。”“我想我们在长沙要创造一种新的生活,可以邀合同志,租一所房子,办一所自修大学(这个名字是胡适先生造的),我们在这个大学里实行共产的生活。”“如果自修大学成了,自修有了成绩,可以看情形出一本杂志。”

1921年8月16日毛泽东在湖南《大公报》上发表了《湖南自修大学组织大纲》,同时他又起草了《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9月,毛泽东利用船山学社的校舍开办的自修大学开学。原船山学社的社长贺民范为校长,毛泽东任教务长。1922年4月,自修大学的校刊《新时代》创刊。11月自修大学和刊物被湖南政府勒令停办。湖南自修大学的学生大部分后来成了共产党的干部。

  

摘自《胡适周围》

--文学城www.wenxuecity.com--
t
tellUlater
你很牛。上的是西安交大吗?
n
northpark
cc

cc
华府采菊人
致敬,你的“后到录取”是政治原因,和大伙口中的“扩招”不是一回事情
华府采菊人
再添一句:你说除你这种大龄学生外,就是(还是)本校职工子弟,就印证了我说的话了
京V-02009
1977年高考数学题

5道大题,每题20分,对吧?
京V-02009
1977年高考英语题

一、写出下列单词的变化形式(每空1分)

1.hero (名词复数)
2.enemy (名词复数)
3.railway (名词复数)
4.life (名词复数)
5.sheep (名词复数)
6.woman (名词复数)
7.stop (过去式) (过去分词) (现在分词)
8.die (过去式) (过去分词) (现在分词)
9.hurry (过去式) (过去分词) (现在分词)
10.rise (过去式) (过去分词) (现在分词)
11.win (过去式) (过去分词) (现在分词)
12.catch (过去式) (过去分词) (现在分词)

二、用英语回答下列问题(每题2分)

1.Are you a student?

2.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3.Where were you born?

4.How old were you when you started to go to school?

5.How long have you been studying English?

6.You like to study English,don’t you?

7.What subjects did you study at middle school?

8.What did you do after you finished middle school?
月城
佩服!老高中毕业生根底就是扎实
月城
1977年各项高考试题

都是各省不同的吧?
笑薇.
为什么不大大方方告诉大家那所大学的名字。中西文化很不同,某人,

某市,某日,某大学,,, 的使用给读者猜测空间,而西人论述清清楚楚,一览无遗,明明白白。
弓尒
吹毛求疵
M
MeiMei1027
从容是属于有备者,成功是属于顽强者!



x
xrh513
握手,我是扩招过几个月后才进华南工学院,(当时叫广东华工学院,后合并)也是66届高中毕业生
-
-hutu-
老大哥,了不起!
笑薇.
个人对中西文化不同的感想而已。
a
appaloosa
我的情况与你差不多。也是大龄考生。公布考分后,我拿我的分数去北京招生办讲理。

当时的文件(大概)是这样说的,“对25岁以上的,有特殊才能的大龄考生应考虑录取”。招生办的人说,“你的高分不算特殊才能,只能算小技”。把我灰溜溜地打发出来。那句刻薄的话我记恨了他一辈子。事隔一两个星期,报上登出邓小平要求各高校设法扩大招生。又隔不久我收到了走读生的录取通知书。那一天改变了我的人生道路。
法眼
要在我们老家,你的政审就没问题。在我们家乡,出身地主、台属等等都不是问题,唯独文革时的造反派头头不行
流云朵朵
英雄不问出处,当时,能考上,就是奇迹。
薛成
不对吧,当时是可以到招生办查成绩的,我的数学考分低估了10多分,我写信给招生办,很快就回信答复,他们漏了我一题的分,并给纠正了。
华府采菊人
恕我直言:您这还真是“拼了爹”的结果

首先,我很佩服你的努力和拼搏精神,走读生不是“贬义词”,至少我如此认为,我只是说“扩招”时爹娘的重要性。
因为77是各省各自出的考卷,很难量化比较分数,只能借鉴比较一番,因为您没说是哪省也没说是哪所学校,但总能在全国排名前十的不会很多,有位网友问您是否西安交大,您没回答,估计就是了,但一定不会是前五名。
再恕我一次,您的考分,对25岁以下的确是极高极高的,但77级是有年龄限制的,您那分就算不得多高了,我知道得虽然不算多,好歹也知道一些,举几个例子。我哥,上海66高中生,77考了336,录取的是南京的华东水利学院,不敢报上海的重点大学,也亏得没报,他有两个高中同学大约310分左右,录取的是大专班,其中一个还是上海某中型钢厂的党委委员(绝不是三种人,因为是文革初期的老保),他还有个同学考了350多,上的是上海第一医学院药物系。 我虽78,但大学时与老学生关系密切,至少我们系77的大龄学生,个个考分过了330,最高360朝上,顺便说一句那所大学现在兼并了医学院才排名20左右,而且是出了名的年年招不满生的“地质矿山冶金”类学校。如果在河南,您那成绩大学肯定能录取,但十之八九是郑州大学开封师院等非重点,因为郑州工学院对25岁以上学生的录取线是差不多300分。
既然在74年出于统战的需要,你们已经和父亲联系上了,那么这个政治问题到底对你的大学录取有多大影响?过来人应该知道,除非您报的是北航的发动机或者北京工学院的导弹控制。
正规招生时您没收到通知,然后再去找统战部出面,恰恰证明了您的走读资格是拼了您在港台的爹的统战力量。
至少另外的“走读生”是学校子弟,大伙就会笑了,为什么不是附近农村的孩子?
再说一遍,我很敬重您的上进,相信现在也很有成就。
只是憋不住,要就事论一下事,若有冒犯,敬请原谅。
c
coach1960
老哥,也恕我真言,同为77级,你老年长那么几岁,你称同学为学弟学妹?
聂耳
For those who through 文革 they don't want show their privacy

as my understanding
c
coach1960
这老哥用了Fang Pi 两字,小气!今天特意又码一篇文字。。。形式不同也是拼爹嘛,换了我就调侃自己一下,哈哈哈
华府采菊人
如果允许给个建议:希望您收回在回应某某时的Fang Pi等字眼,好歹也是近70的老爷子了啊,好么?
月城
郑州工学院不就是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吗?

我上学时一个计算机的助教就是那里毕业的
华府采菊人
原郑州工学院已并入郑州大学
c
coach1960
+100
华府采菊人
师资班也是四年本科啊!而且分配有保障

我的母校在五六十年代,从地质矿山系抽调部分学生,派到外校培训师资,政治体育都有,一个二个屁巅屁巅地高兴得很,不用去地质队矿山不说,指定留校啦!
泛亚共荣
七七七八级的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其中包括很多开放初期到国外读书奋斗的。
华府采菊人
不知从何谈起的?本坛上串下跳的不少77/78的,莫非这就是个被遗忘的角落?
笑薇.
我是在讲中西文化的不同而已,仅此而已。如同西方人自己准备funeral和挽文,中国文化则非常忌讳。其实,

如何写和发表网文都是个人行为,自己喜欢就好。
聂耳
during 文革 1970-80 people meet each other never asked "What's you

and never be told neither.
金笔
荣辱不惊。谢谢海涅这首诗。。。
聂耳
1970-80 people never asked "What's your name?"
笑薇.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谢分享!也为你高兴!
笑薇.
你扯远了,你和我说的文化不同有何关系?这也是文革精神?
笑薇.
不认为作者的录取是走后门的结果,那是学校纠正自己的错误,让一个合格的

考生享受他的应有权利。本就该录取他。
月城
+1, 这和现在通称的“拼爹”根本不搭界的
聂耳
People lost their TRUST eacher! This is 文革精神!!!
j
jinjing
教师家庭占便宜,我三个侄辈,78年全由知青变大学生,吃过苦,很勤奋,

教师家庭占便宜,我三个侄辈,78年全由知青变大学生,吃过苦,很勤奋,都留学,一个回去就当上清华教授.
笑薇.
那是你的结论,个人之见而已。英语说,just one person's opinion. 火药味也帮助人们想起文革。
望山跑死马
这又不是学术著作。西方网上的东西就全是“真”的吗?真是有点书呆子气。
笑薇.
教育资源很重要。个人的学习兴趣也很重要。
望山跑死马
77年黑龙江的政策是凡高中生一律不得出省,只能录取在本省师范。有一朋友的姐姐,老高一,当年

全省前五名,360分朝上,录取到齐齐哈尔师大。不服,家长抗议,未果。朋友中老高中的考得好的都是本省师范,反而是初中生考分没那么高的到各地重点大学去了。省里的目的是为了加强本省师资,没错;可知青是想有个公正的对待和回家乡的机会,也没错。
c
coach1960
在这个坛子里卖“萌”也让人烦啊
望山跑死马
老高中生底子厚。不过所谓败也萧何,成也萧何。不录取你是因为你爹,改正为录取也是因为你爹。还好是文革结束了。
j
jinjing
w
wyz1008
I am sorry to you.
w
wyz1008
Thanks!
w
wyz1008
I agree to you. I am sorry to all of you!
游水皖鱼
我看也不必,老哥是心情中人,”不许FP”也是一句名言嘛
华府采菊人
那几年,教师子女高考表现亮丽,特别是中学教师的孩子

我知道一大学名教授,物理大腕,想补习小儿子的普通物理,在那儿左手右手定理搞来搞去,倒把儿子弄糊涂了,要知道老头不是教高中普通物理的呀。
华府采菊人
问题是考出这个分的“大龄学生”有多少以走读生的名义被录取了?校方是纠正“全部”还是“部分”或者“个别”?
c
coach1960
看到上面老哥的留言了。为你高兴,况且这篇文颇有史料价值,谢谢分享!
笑薇.
如果校方纠正了全部的错误则好,如果只部分纠正,那是校方的错误,由不得遭歧视的学生承担责任。当然

没被纠正的学生成为这项歧视性规定的牺牲品。
月半女马
楼主是属于被爹坑了的,还拼爹呢。*****。
弓尒
真的吗? 这是真的吗?这是真的吗?这是真的吗?

这是真的吗?这是真的吗?这是真的吗? --- 韩剧 大长今 里的 经典台词 :)
华府采菊人
道理上这个土政策没错,说明省里知道下棋看的是五以上
国人甲
不是
笑薇.
哈哈! 人家明明分数够了,遭到了歧视,然后夺回权利,怎么成了拼爹?
笑薇.
经历和没经历文革的对什么是结论不同? 你的hypothesis 不清楚啊.
笑薇.
经历过的结论也不都一样。很可能,difference within group is higher than between g
笑薇.
什么机会?和全部或部分纠正错误有何关系?和这个个案又有何关系?
华府采菊人
你可能不知道那年25岁上下的分数要求是大大的不同呀
华府采菊人
这个说话高!实在是高!
华府采菊人
哈哈,用Intraclass计算!
望山跑死马
上海是在78级里选成绩好的应届高中生,到同济读一年德语,然后送到德国读本科。朋友的弟妹中有两个选上的。
华府采菊人
但是结果的确是学生承担了,不是责任而是后果,两者概念不同
华府采菊人
真的不明白?全部纠正就是把316分以上的学生全部录取---这是不可能的。若是真的他是因政治原因....
笑薇.
他不过拿回本来应有的权利而已。 那个权利是他的,被剥夺了,因为其他原因还给他。那不是

他所考虑,至于为什么还给他,那不是他的问题。是学校的关心所在。我们只是希望每个被剥夺权力的人都拿回自己的权利。至于拿回权利的理由不是被歧视者的责任。
望山跑死马
确实如此。78年是文革后第一次招研究生。77级里有人考的,但绝大多数是老大学生。79年后有少数工农兵学员报考。
望山跑死马
可怜的是那些考了高分的老高中生,考上了放弃不舍得,不放弃就只好在大回城的浪潮中留在了

黑龙江。朋友中有放弃黑龙江师范,以顶替或病退理由回城,然后再考各类学校的,结果都还不错。有不敢放弃而去上学的,最终都分配在外地(不一定在黑龙江),辗转多年年过半百才回到家乡。
j
jinjing
是的,所幸,我们家大,中两套数理化教师.中学两位是市模范教师.
c
coach1960
又萌又天真多好啊,不懂请看进来,

笑薇.
你说的没错,与我说的权利概念并不冲突。
c
coach1960
我说她在这里“卖萌”,她还不高兴。。。人家讲几十年前中国的事,她非要给人上“权力概念”课
笑薇.
你是在说经历和没经历文革的认识会一样? 这与那位说经历造成认识不同的结论

不一样。你该告诉他,而不是我。
笑薇.
又看了一遍,原来说经历和没经历文革的认识有鸿沟的是你自己了。 你的两个矛盾的观点。
笑薇.
什么原因归还他以权力是学校的事,他只是拿回了自己的本该有的权利而已。
笑薇.
我只知道北京的录取,年龄是28岁以下,成绩不因年龄设限,只是外语类限制到25岁。

一个班里,18岁的是应届毕业生,28岁的是66年的高中毕业生。
y
yixing
看到诸位谈兴甚浓,也插上一句。当年77级最早有出国可能好像是在79左右,让大学内部推荐,注重考虑学习水平,可是报上去,据说到了北
笑薇.
你的经历令人思考,你是不多的幸运者之一。从如此的不幸运,到后来的幸运。如果没有你的高分,

就没有下面的故事。成功地上了大学首先来自你的优秀。我们今天可以出国留学,78年以前是完全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我们不优秀,又是如何?当盛满古今中外书籍的书房被封查,学校关闭时,难道还有人,不管是有志青年,还是稚气全身的少年依然梦想着大学,会像先辈一样留学海外?可是后来实现了。毋庸置疑,你的故事告诉我们,首先因为你是优秀的,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再次感谢你的分享。
笑薇.
这不知道,还是请你详细叙述。从没见这样的记载。每次公布分数线

时,也没有过见过因年龄不同而不同。至少北京没有。
y
yixing
补遗:到了北京,许多名额很快就被“统一”调整了。以至许多人晚了些年才远了出国求学的梦。
华府采菊人
是的,做到这一步真的已经很不容易了
华府采菊人
举河南的例子:录取线25岁以上需比25岁以下高一百分,哥儿们姐们儿啊,考四门哪,每门得高25分啊!!
h
hz82000
:)
h
hz82000
78年高考英语中翻英

他太小了不能上学

当时正好学了 too..to, 就用上了
笑薇.
只凭只言片语就做判断,可想而知你... 如果你有知识何必只剩下攻击他人?
华府采菊人
没听说过不等于没有,我就是这么77级被刷下来的,问问77级的大龄学生,自己比同班小同学多多少分
华府采菊人
化工部的学校
笑薇.
谁把他当励志看了? 不过不管如何他是优秀的,那个年代,不优秀进大学也难。
(晨曦)
说得好! 看了上面的帖,必须承认,你是在很有风度的讨论问题。
毛囡
鱼兄所议甚妙,但要加强学习,引用名言要准确,是“不须FP”。猴妹,如是高考你这样打钩是要扣分的。
河滨
有没有人说你喜欢“抬杠”? 说什么就是是你同意的也要另处生枝的较劲。
华府采菊人
河南是公开宣布的,请77级25岁以上的对照一下自己和25岁以下的小同学的考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