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十年呼唤不回来!为什么?因为那是一个令人恐惧的年代。

y
yfz9465
楼主 (文学城)

真正经历过的人,对此有深切的体会。苏联垮台,没有人想再回到那无自由的年代。文革结束,没有人想再经历那种人人自危的残酷斗争。多少年后,常常会有恶梦回到那可怕的年代。为什么一个理想的愿景反而如此令人恐惧?人们没有反思吗?这就是权力的滥用,使得意识形态僵化而失去人性。多像西方中世纪的黑暗。呼唤那恐惧年代!那书是怎么读的?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已经失败,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计划经济已经被全人类抛弃。为此唱赞歌是徒劳的;因为它将群体价值无限拔高至绝对,并以强权来压迫;从而走向荒唐。人们从这荒诞中可吸取的唯一教训是,群体价值与个体价值之间应当有一个合适的【度】,以适应各自文化。

哲学与历史告诉我们,从来就没有什么完美的理想社会结构,也没有绝对的主义真理。真正合理的东西只存在于自身文化下,各种价值理念之间协调合适的【度】上。

再来说说前三十年经济。记得三年困难时期,街上有很多要饭的。我父亲是付处级,仍然家中粮食不够而喝稀饭。物质缺乏比比皆是。正是因为经济不好,没有就业;所以才有上山下乡。去内蒙古六年多;什么苦日子只有自己清楚。也许只有那些高级干部才真正的享受那年代。一个官本位的社会,往上爬是唯一出路。一个虚幻的公平,人人维持着基本生存。说什么各工业类别齐全,那也不过是低端产品只能内销。实事求是说,有些基本建设;而根本不是现代经济而言。什么是现代经济?它是指生产力与资源结合,不仅仅出消费产品,更是创造新的经济点,新的财富面。而要实现这一点,创新是核心,个体能动性是关键。在那体制下,这些具备吗?正因为经济活力的缺乏,生活非常困难;当年深圳村民冒险游泳去香港;即文革后的一股逃亡潮。这些,没有亲身经历又怎么能印象深刻?

中国经济没奇迹?不然。加入世贸组织后,西方资本与技术进入中国,才是中国经济腾飞的年代。否认这点是很无聊的,也不是学者所为。改革开放不是党的英明选择,而是失去人心后的无奈求变。当时绝大多数精英都认为需要变革;邓只是顺应了这潮流。这才有了改革开放这三十年;使得中国有可能走上中庸之道。作者并不认为西方唯个体价值的社会形态是最好的;反而认为个体价值与群体价值中庸的社会更适合中国。可改革开放的关键核心是什么?是放权!经济上已经有某种程度放权,但是政治上却毫不放权。这自相矛盾就造成了中国特色的【权钱勾结】。其结果就是贫富差别加剧,两极分化严重,从而产生中国特色的特权阶层。民众对腐败反感之极;从而怀疑改革开放。这时中国又回到了历史的相同时刻。清朝后期恭亲王对慈禧说:“洋务维新能救国,但救不了大清”。现在也同样,深入改革开放能救国,但救不了党。的确如此,如果政治权力放开,经济极大发展。社会财富大量聚集于民间,党的确有边缘化的可能。只要明白这一点,中国近几年的政治变化就不难理解了。作者原本祭希望共产党放权,而建立各党派共同协商的天下为公平台已经不可能了。历史又走向动荡的方向;这应该是后一代人的责任了。

冯墟
谁说的,海外有群人很怀念啊
y
yfz9465
我们能理解前辈对理想的追求与情怀,不否定任何个人。但是对前三十年的整体,错误远远大于成绩。
波粒子3
那时候的苦不是共产主义造成的

台湾五十六十年代与大陆一样苦的。

y
yfz9465
是啊,只能尊重他们是观点与选择。
J
JSL2023
这的确跟个人经历相关。我有见证一个领先项目,立项于73年,最后8 6年才见成效,你搞点成果,老共还是舍得花钱的:)
y
yfz9465
人祸大于天灾。为如此错误辩护,是苍白的。
s
stonebench
俺觉得Y兄想多了。没有人想回到前三十年,也没有任何可能回到前三十年。党退国退是历史必然。

而所谓民进,大概率是少数精英进。民主如美国,先进如美国制度,进的也不过是精英。

人性如此。

 

波粒子3
错误不是故意的
j
jinjiaodw
有一部分人认为如果能隔着太平洋,那个时代是个令人神往的浪漫时代
y
yfz9465
即使是你说的“民进”,也比现在的"党进"好。
y
yfz9465
实在话;所以理解前辈的尝试。
d
dancingwolf
非常认同您说过的一句话:

没有自由的平等是极度虚伪的,这也是共产主义理论的根本荒唐之处

前30年似乎“平等”了,但是绝少有自由

y
yfz9465
:)
为人父
平等和自由本来就是矛盾的,因为平等是政治权力压制个人自由的结果。如果自由放任的话,

那就是美国镀金时代的样子,贫富差距巨大,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罗斯福新政对富人征收高达70%-94%的个人所得税,就是剥夺了富人的自由,才让美国社会收入趋于平等。而恰恰是那个时期,也是美国经济最好的时期,也是美国人民满意度最高的时期。

我觉得驴兄写那个系列并不是说要回到那个时代,而是对彻底否定前三十年的反驳。对一个时代的评价不能只用一个指标,老兄你是仅以自由作为指标了,那当然得出前三十年该彻底否定这个结论。前三十年是缺乏自由,但组织力空前,彻底结束了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而中国正是在那个时期建立起了重工业基础,尽管被隔离于西方世界之外。直到今天,中国的政治制度基本上还是沿袭毛泽东创立的政治制度,正是在这个制度下,中国才有了改革开放后长期的经济增长和政治稳定。当然,这个制度问题很多,但就经济层面讲,效率是不能否认的,而且政治灵活性也并不差。

文革十年是个特殊情况,其实真正文革的混乱并没有十年,可以说是极左的十年。而文革的混乱恰恰是太自由和大民主造成的,文革时候结社自由,言论自由,除了不能批判毛泽东,谁都可以批判。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最自由的时期,可结果就是大动乱。

中间小谢
感觉 y兄和老驴所言各有道理和側重。

As I have observed , 習 doesn't seem amassing power for the sake of power though I use to think so when he amended the Constitution as to remove the term limits. Looking back with the advantage of  having witnessed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 the past few years, I believe Xi's intention was to ensure China's independence from the western colonial power framework over the globe. I think this framework is the one most harmful for the world's future, and China is its main threat and target. Recognizing this reality or not seems to decide how one views Xi to a large extent.

Somehow from past comments, you don't seem much worried by this power framework. It is a masterpiece of Western global colonialism across the past few centuries.  It is by now hidden under, enveloped within and decorated with so many "correct" and righteous ideologies and it operates so well.

y
yfz9465
自由本身就是一种平等,因为,它意味着每个人有相同的社会地位。它与平等没有绝对的对立。你的前提不成立。

平等与自由产生矛盾与财富有关。而共产主义的逻辑是你不能有与此不同的想法,例如习搞的“妄议中央”。

至于社会财富任何发布,从来没有一个准确合理的度,是左右两派的博弈结构。尽管有不合理的时候,但是它不会长久。是民众能接受的状态。

中间小谢
如果我的觀察正確,習當會再次修憲,然後御任.

Of course, we don't know when. But neither does he.  This is a tricky business. By then he must make sure he has his job done (securing China's independence and its freedom from internal dividing forces), and the new amendment must be a well balanced and practical one.

"我將無我,不負人民" sounds like an accurate response to his removing the term limits. Apparently it is a self statement and a promise.

I chose to trust Xi.

 

为人父
我这里讲的平等是经济平等,并不是说观念上的人生而平等。习的不能妄议中央是很霸道,但也要看到他因为反腐

得罪了精英阶层,那些人就想把他议论下台,好继续贪腐。

y
yfz9465
只能同意你一半。即使西方正全力试图殖民中国,那最好的方法就是深入改革开放,而不是走到相反的方向。
y
yfz9465
所有经济问题的本质,就是政治问题。没有例外。
甜酸苦辣麻
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
y
yfz9465
因为民众已经不同了。
y
yfz9465
最大的贪腐就是对权力的贪腐。没有权力,贪腐再多也是空的。和珅的例子中国官员心领神会。
为人父
在中国制度框架内,要做事就要抓权,如果不以权谋私,那权力就意味着责任和负担。

即使在民主制度下,如果当政者一心谋私利,也会腐败。如果没有私心,专制也未必导致腐败。

为人父
如果以权谋私,你说的没错。:)
d
dancingwolf
文革时候结社自由,言论自由,除了不能批判毛泽东,谁都可以批判???

一边倒与自由没有半毛钱关系

你结一个托洛斯基研究社试试?且不说自由组党了。

言论自由更是天方夜谈,如果你的确经历过那个年代。

自由和平等不矛盾,对立的双方都有相同的自由才是自由。

可以批判刘少奇,也可以批判毛泽东才行。

不但毛泽东,马恩列斯——一切“正统”的共产主义都不能碰,这叫哪门自由?

打着“自由”幌子的法西斯而已!

为人父
中国并不没有闭关锁国,是在开放啊。深入改革能解决改革本身带来的问题吗?比如医改教改和房改还怎么深入才能解决这三改

带来的问题和不满呢?我特别反对改革政治正确论,明明是改革改错了,还要深入改革,这不可能解决问题。

为人父
现在在国内哪个工人敢造老板的反?自由有很多种,老百姓不懂什么托洛茨基,所以那个自由对他们没意义。
中间小谢
多年下來殖民精神在中國内部已经頗嚴重了,尤其政界、文化界。這正是當下要集權的原因,再''開放",即分裂。

老驴值得批評的地方是唯物主义的狹窄和固執,一如他談法律的帖子。但可能是故意的。

y
yfz9465
改革本质是从群体权力向个体权力转移,这在整个过程中始终是羞羞答答的;这是核心与方向。你说的是“术”,可实践中探索。

没有深入放权就没有改革。从二十大后,已经没有放权了,而是在集权了。这时再讲改革,已经没有人相信了。

y
yfz9465
摆脱殖民影响的唯一途径是充分的左右辩论与合适的实践探索,而不是老路。那是一条无法持续的路。
d
dancingwolf
那就成立一个联产责任自留地合作社试试?

无论如何你的结论不成立,文革时没有自由。

你成立一个知识分子救国党?你说一句台湾美国人的生活比我们幸福?你批判一下公有制?

行动自由,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统统没有。

真不知道你的结论哪里来的

j
jinjiaodw
too young, too naive...
为人父
没有党委了,也没有了公检法,我觉得是太自由了。LOL
为人父
这是实情。二十大后权力更集中了,但那是不是对权力放松产生的问题的一种反弹呢?

即使大方向是放权的改革,也不可能是一条直线进行的,这个总有反复过程,毕竟改革过程产生了很多问题。如果是一条道走到黑的改革,那就和苏联的休克疗法差不多了。

Q
QualityWithoutName
老马户确实无聊,连伪学者都称不上。
J
JSL2023
你真是幽默风趣:)
y
yfz9465
中国改革出现的问题都不是放权造成的;恰恰是集权造成的。

真正的反腐应当是透明与公开,让人民有监督权力的能力。官员财产公开,并对权力进行限制与监督。这一切放权的措施恰恰不存在。习的反腐像黑箱操作,脱离不开排除异己。老毛雄才大略都没有搞清一色,但他却搞了。绝对的权力就是绝对的腐败。因为这抑制一切文明的多元活力。官员没有指示就不敢作为。这样集权有什么正面作用?

为人父
问题是医改教改的问题不是习这届做的,而是江朱时期的改革造成的。当然,如果没有六四镇压,可能就没有了国企改革和工人下岗
y
yfz9465
在改革开放大前提不变下,“术”的失误不难调整。改开问题的产生是因为特权阶层要保持既得利益的结果。

习是特权阶层的一位代表,怎么与他无关。党内不是没有人提政治改革,但很明显,被否决了。习不集权,事情还没有这么坏。但一集权,与西方的经济联系就变化了。

文革那不叫人民的监督权,这叫造反权。合理监督的前提是程序正义;不是无政府主义。

为人父
我不是说和习无关,但也不是他造成的,为啥前几届都没解决这个问题呢?不能因为习修改了宪法,连任了,

就把所有的问题都推在他身上。老邓也否决了政治改革,四项基本原则也是老邓要坚持的。

O
Ownthought
驴同学喜欢用数字说整体。个人感受和感性论理估计拿不下驴兄。刚刚看到一段可能和你的说法有对应。何不做个评论。

1952年4万吨化肥的产量,相对15亿亩耕地,约等于零。1972年以前的化肥都是煤炭或其它化工副产品为基础的,氮肥以氨水为主。1978年后的增长才是石化产品,氮肥以尿素为主。中国的耕地经世代耕种,特别是公社化后无轮作,土地基本没了肥力,产出全靠施肥。1972年的化肥产量,平均到耕地面积尚不足世界平均施用量的三分之一。1978年有七八成,1982年达到世界平均。1985年后继续增长,很快超过安全施用量,形成滥用。

在全国耕地没多大变化前提下,食产量与化肥使用量高度正比(1972到1985年)。中国的粮食安全线在300kg/人(印度是200kg/人)。上表中1952年碰巧是个大丰收年,1965和1972都是典型的“平年”。从1978年后,由于化肥保证供应,其它农资供应逐年增加(主要是农药、农机、电、柴油),粮食产量再没有出现过大波动。其实我们吃的已不再是粮食,而是石油和天然气。到1985年粮票可有可无(黑市价跌半)。说什么是包产到户解决了吃饭问题,是个精巧的政治宣传(精神胜利法)。

穿衣问题是个同样过程。上表中我们看到中国人均棉布产量一直在增加,从1952到1972几乎翻了一番,为什么反而紧张要发布票?只能是每个人的消费需求增加了。同样在70年代,手表自行车越造越多,市面上却越紧张。发工业券,要凑齐100张(个人要攒8年)才能买到。那时因为需求增长超过供应增长。1978年化纤刚起步,但这29万吨化纤织成布,可以供给全国每人四市尺,勉强做件外衣。替代棉花的话,可以抵上两百万亩良田产量。到1982年化纤产量翻一番,到1985再翻一番。再也不存在粮棉争地的问题。1984年布票自然取消。当然,到2020中国化纤年产量可以达6000万吨,够全世界人民穿衣服的。问题大发了,全世界都不得不限制中国纺织品。

 

y
yfz9465
这正是特权阶层面临的问题。前面的人还集体分担责任。他要一言定音,当然是他的责任。
为人父
文革初期的大辩论最后导致了全面内战,这也是历史教训。老邓大概就是根据这个历史教训才说不争论的。
y
yfz9465
那种以人划线的大辩论没意义。人人都说自己捍卫毛主席,别人反对毛主席。怎么可以用它类比多元的观点交换呢?
为人父
七十年代引进了不少石化项目,辽化就是七十年代初引进的,到现在还发挥作用呢。
y
yfz9465
驴同学是个科学文盲。氮肥只能以无机氮;例如氨水,等等。氮肥永远不可能从石化产品中来。

我是化学物理博士,对这很清楚。还在化肥厂实习过。氮肥尿素化早就实现了,因为氨水浪费极大。十八兄引用知识不全面。

O
Ownthought
这个我不是内行,维基抄了一段。当然, 技术细节不是重点。整体上他的说法合理吗?

氮肥(英語:nitrogen fertilizer)是含有(N)的化學肥料。氮肥主要以氨水和尿素為原料,由於氮是農作物生長所需的第一大要素[1],所以适量使用氮肥可以提高農作物的產量。中華人民共和國經常使用的氮肥有粪尿、尿素、硝酸铵等[2]。氮肥的大規模工業化生產使得20世纪世界人口增长迅速。[3]然而,施用氮肥也增加了蝴蝶的死亡率

O
Ownthought
中国化肥产业的演进历程

中国化肥产业的演进历程

1. 在战火纷飞中蹒跚起步

作为第三世界国家,中国化肥工业发展较晚。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可以说是中国民族工业的一个黄金时期,很多企业借着这个短暂的机遇迅速发展,有些甚至一度成为海内外知名的大型企业,南京的永利硫酸铔厂便是其中一例。1930年,国民政府的实业部长孔祥熙提出了中国要兴办的十项实业计划,其中一项就是创办硫酸铔厂,发展中国自己的化肥工业。1937年,在经历了技术、资金等多重障碍之后,由范旭东等一批民族企业家,创建了中国第一座化学肥料企业——永利硫酸铔厂。该厂在南京长江北岸建成投产,中国人自造化肥的梦想变成现实。当时,永利铔厂具有日产合成氮39吨、硫酸120吨、硫酸铵150吨和硝酸10吨的能力,因其设备精良、规模宏大,被誉为“远东第一大厂”。

1937年,永利化学工业公司南京铔厂局部

2. 来自老大哥的援助

从上世界50年代开始,中国开始了技术引进之路。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中国从苏联与东欧国家引进了156项基本建设项目,这些项目奠定了中国初步工业化的部门经济基础。这一时期建设了由前苏联援建的吉林、兰州、太原三个化肥厂,拥有合成氨15.4万吨、硝酸铵18.8万吨生产能力。

70年代沈阳化工厂大门

1960年,中国著名的化学家候德榜博士领导开发了合成氨联产碳酸氢铵工艺,在丹阳化肥厂投产;创建了小氮肥的模式。起初设计规模为3000-5000吨氨。1963年,中央和国务院批示,发展氮肥主要靠大中型厂,适当发展小氮肥作为补充,各地方按此指示建设了一批小氮肥。“文革”期间,国家遭受动乱,急需化肥,而中型厂一时又上不去,各县对发展小氮肥非常积极,1966年后小氮肥迅猛发展,许多省几乎县县都建氮肥厂,有的县甚至有两套小氮肥。到1979年,全国共建成了1533个小氮肥厂。小氮肥在保障我国化肥供应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许多厂经济效益差,亏损严重。经过80年代初的调整、整顿,小氮肥关停了317个,1983年,开工生产的小氮肥有1215个,平均每厂产量7800吨氨。

为纪念侯德榜和“侯氏制碱法”而发行的邮票

1973-1976年,中国掀起了第二次大规模成套技术设备引进高潮。国家利用自有外汇,从国外引进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13套大型合成氨、尿素装置,分别建设在四川、黑龙江、辽宁、山东,湖南和湖北等地,到1979年,这13个厂全部建成投产。这些引进的大型装置迅速提高了中国氮肥工业的技术水平和高浓度尿素的比例,成为氮肥行业的骨干企业。

改革开放前期,农业改革对化肥需求十分迫切,全国小氮肥工业迅猛发展,每年有上百个新厂投产,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小氮肥发展进入一个高峰期。国内凡是有水源,能运来煤、输来气的县,都办起了小氮肥厂。小氮肥企业数量发展到顶峰,国内共有1533家小氮肥厂,成为名副其实的传统大产业。

3. 从小氮肥厂进化的化工巨头

在1987年以前,全国1500多家小氮肥企业还都是单一的碳铵产品结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碳铵自身的不足显现出来:一是生产装置小,一般都是年产合成氨3000吨的装置,能耗和成本较高;二是产品养分含量较低,不如含氮量高的尿素更受农业部门青睐。为满足国内农业对高浓度氮肥的需求,1982年至1987年,中国连续几年进口了2400万吨尿素。在进口尿素的巨大冲击下,国内大批小氮肥企业亏损、关停,小氮肥行业出现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跌落。仅1985年与1984年相比,全国小氮肥产量就下降了22%。面对小氮肥的严峻形势,1986 年,时任化工部部长的秦仲达向中央提出,在全国进行小氮肥碳铵改尿素的产品结构调整。从这一时期开始,一批行业龙头开始崭露头角。

山东华鲁恒升集团目前已经成为集化肥、有机胺、己二酸及中间品、醋酸及衍生物、多元醇等多产业链的大型化工集团。但谁能想到华鲁恒升的前身——德州化肥厂1966年建成投产时,在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的县办化肥厂中,就如同路边的一朵野花,显得很不起眼,平平淡淡。甚至在激烈的竞争中这家小厂几番颠簸,几度沉浮,曾亏损高达数百万元,濒于破产边缘,企业岌岌可危。1990年刘秉章初任德化厂厂长。一上任,刘秉章从市场需求出发,改碳铵为尿素。到1995年这家小厂生产尿素已达15.5万吨,上门求购者趋之若鹜,络绎不绝,产品远销安徽、河南、山西、河北等省。在九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初,公司不断扩张、多产业链并举,已经发展成了化工行业龙头。

山东鲁西化肥厂在上世纪90年代也还是个年产合成氨能力不过2万吨的小氮肥厂,1994年借着碳铵改尿素的机会,完成了合成氨4万吨、尿素6万吨的改造。产品结构优化以后,他们便集中精力在生产规模上做文章:一套尿素建成了,就接着建二套、三套。到2000年就形成了年产26万吨合成氨、43万吨尿素的规模,跃进大氮肥企业的行列。紧接着,在企业兼并重组的改革中,他们一举兼并了临近的6家小氮肥厂,将其做大做强。2017年鲁西化工化肥产量达180余万吨。并且,化肥业务仅仅是公司占比较小的业务板块之一。除尿素、复合肥以外,公司业务还涉及聚碳酸酯、己内酰胺、甲酸、尼龙6等百余种产品。

事实上,从县办小厂成长为行业巨头的不止华鲁恒升、鲁西化工。作为中国石化行业最具影响力十大代表企业之一,湖北宜化集团前身宜昌地区化工厂1981年投产时总资产仅1359万元,年产值1000万元,年生产能力仅为1万吨合成氨,唯一的产品是碳铵。1987年起,宜化集团围绕市场扩大生产规模,合成氨生产能力扩大到6万吨,并建成年产4万吨尿素、4万吨甲醇、4万吨甲醛和4.5万千瓦热电的装置。与此同时宜化把握改革机遇,实现了向股份制和企业集团的转变。2001年起,宜化由单一的煤化工企业发展成煤化工、磷化工、盐化工三足鼎立的大型化工企业,由偏居宜昌一隅的地方企业发展成在全国各地建有生产基地的全国性企业。宜化扩张到云南、贵州、内蒙古等地,整合了双环公司、索特公司等企业。目前宜化集团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氮肥企业,2017年,湖北宜化生产化肥167万吨。

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小氮肥已经变成许久之前的一段经历。改革开放30年后,小氮肥已经完全不能涵盖今天的内容,“小”特征已荡然无存,已经完全融入“大”行列中。1997年中国不仅摘掉了世界尿素进口大国的帽子,而且成为世界第一大尿素生产国,“尿素不进口,我们自己干,小厂挑重担”的美好愿望终于变成了现实。

三、去产能进行中

多年来,为鼓励国内化肥工业的发展,国家一直对化肥行业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在铁路运费、电价、天然气价、增值税等方面的优惠措施。但随着产量不断增长,中国尿素产能及产量在2015年达到阶段性高峰,此后由于出口不振、优惠政策退出、原材料价格上行等因素,行业面临价格和成本端的双重挤压,高成本产能逐步停产甚至永久退出。

y
yfz9465
化肥农药的运用解决了人类粮食问题。但其付作用也慢慢显现。西方首先认识到此问题,提出了有机食品概念。

我没有仔细看他引用的目的。因为与我讲的主题没有根本的关系。

请注意,石油含氮非常少,而且无法提取。虽然有石化企业从事氮肥生产,不意味着从石油提取氮。

O
Ownthought
我猜驴同学是在谈国家发展是怎么以步步走过来的。前三十年做了很多困难的事。用个人体验看不到全局真相。

更不要说(驴同学原话)“但政治家们,需要经济数据来背书他们的业绩。如果数据不配合,只好利用形容词来讲故事。给别人脚下挖个坑,往自己脚下垫点土,就能形成落差。”

老键
什么叫追求和情怀,希特勒没有追求和情怀?追求和情怀用之于自己没问题,迫人服从自己的追求和情感就是恶
y
yfz9465
集权体制的初期,通常会有某种高效率。它与情怀结合给人以某种幻觉。问题是,一元根本无法与多元长期竞争。

任何具有历史观,哲学整体观,或者经济宏观视野的人都可以得出这个结论。

 

y
yfz9465
最好能允许别人有个认识错误的过程。我当年也是理想主义者,并苛求于他人。
O
Ownthought
高效率至少反驳了前三十年没有成就。至于一元多元需要数据。谁是一元,谁是多元,数据能否证明你的论断。

只把论点丢给哲学观,历史观,没有说法力啊。哲学观对立的很多,由哲学观引申出的观点(不是结论),也会不同。怎么会是必然某种特定结论呢?还是数据争议比较小,一是一,二是二。增长就是增长。非要说它是初期高效率,它也是高效率。难不成要故意搞成初期没效率,以确保后面有效率?哲学观历史观能保证一定有后面的效率吗?驴同学的好处是数据是贯穿的,三十年,七十年都有。比较容易看明白。

有言
觉得不同时期不好比较。毛刘周朱邓陈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他们这一代人承继前人,为国家利益奋斗不息。-:)
y
yfz9465
主义极端就是一元。只要公理,不要婆理的极端。还用强权将这种极端说成绝对真理,能有长期效率?

这都是常识了。强调哲学,历史,就是强调理的全面性。任何人只要仔细的分析,都可以得出这个结论。前三十年,错误远远大于成绩。没有人否定前三十年有正面的东西,但是,少量的成绩永远无法取代这极大错误。

O
Ownthought
都是主观的解释。没有客观数据的支持。
y
yfz9465
前辈统一中国,于国家有功。对理想的尝试,陷入唯意识形态的陷阱。后辈应该吸取教训。
y
yfz9465
这属于常识。明白人点到即可。不试图说服你。
美国老师
黄金十亿会让中国人过上同样的生活水平吗
O
Ownthought
价值判断没有标准答案。事实判断可以靠数据。
有言
打败老蒋国民党不是一帆风顺。建设新中国也是艰苦卓绝,不可能不犯错误和失误。-:)
有言
哈哈哈,Y兄给您再泼一盆冷水。在下看了一下点赞人员。基本上是个立场问题。不好意思。-:)
y
yfz9465
从来不在意那些。
y
yfz9465
老蒋只依靠精英,败于自身。为救亡而唤起民众后,怎么能忽视草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