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数五十年,中国经济没有奇迹(四)

F
FarewellDonkey18
楼主 (文学城)

四.痛苦的分娩

从一个穷得没饭吃,积累率几乎是零的国家。一下子转到靠持续高积累来工业化,脱胎换骨不足以形容。基础太差。虽然说有20%的工业产值,总量在全世界还能排到二十名左右。但那些大部分靠的是人口基数大。哪怕是搓草绳织草鞋,油布伞糊纸盒的,只要雇佣达到五个人,都算产业工业。如此凑起来的。这些存量基础,本身不具备多少成长性。1954年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中国工业化的起点与基础相比太高。虽然只相当于日本1937年的装备水平,却基本都是国内空白,都无法估计落后多少年。苏联援助156个项目,技术免费,设备成本价。但计划在一五之内就建成。要知道这些项目都很大,直接为它们配套的大中型项目就有900多个。对当年的中国的底子来说,就像兔子怀胎了一个牛犊,分娩过程是九死一生。更要命的是这些项目本身,没有一个能吃能穿的。纺织农副产品加工等都推掉了。惟一一个算轻工的造纸厂,还是工业原料(水泥包装袋)。机械58项,比煤炭和电力(各25项)加起来都多。还有十个电子项目。这些建成后都没有短期效益,还要继续往里面投入。居然还有两个航天项目。重重轻轻,贪大求全。体现得淋漓尽致。

不管怎么说,这150个项目,有133个在1960年前建成了。这让一五期间工业年均增长超率过20%(空前绝后)。 但看看具体年份数据,艰难过程一目了然。基本上是大上一年,就得慢下来缓口气。整个五十年代,实际远远跑赢了模型预测。但是这种超高速的后遗症很快出来。三年饥荒退掉了全部超速增长部分。到1963年两条增长线再次相交。虽然主要衰退是农业,但我认为饥荒的原因在于工业化过快。

年份

实际生产总值(亿元)

模型预测生产总值

实际增长率

模型增预测长率

1952

                679

           679

 

 

1953

                824

           717

21.4%

5.5%

1954

                860

          757

4.3%

5.6%

1955

                912

           800

6.0%

5.7%

1956

             1,031

          847

13.1%

5.8%

1957

             1,071

          897

3.9%

6.0%

1958

             1,312

         952

22.5%

6.1%

1959

             1,448

      1,011

10.3%

6.2%

1960

             1,470

      1,074

1.6%

6.3%

1961

            1,232

      1,143

-16.2%

6.4%

1962

             1,162

      1,218

-5.7%

6.5%

1963

             1,248

      1,299

7.4%

6.6%

1964

             1,470

      1,387

17.8%

6.8%

1965

             1,734

      1,482

18.0%

6.9%

1966

             1,889

      1,585

8.9%

7.0%

1967

             1,794

      1,698

-5.0%

7.1%

1968

             1,744

      1,820

-2.8%

7.2%

1969

             1,962

       1,953

12.5%

7.3%

1970

             2,280

      2,098

16.2%

7.4%

 

出现饥荒,除了众说的自然灾害、劳动力被抽走等因素。我认为还有一个因素是公社化后两年,将田种得太狠了,土地肥力迅速衰退(深翻更添乱)。而需要如此种田,直接是因为粮食征收任务过重。根子在工业需求增长过快。即使最严重减产的1960年,中国人均粮食量依然高于印度平常年份。而我们这边饿死人,印度却是世界第一大米出口国。差别主要在工业需求。

150个进口的重点工程,为之配套上千的大中型项目。这七八年间,从中央到地方另外又上马了数万新轻工业企业。许多纺织、制药、饲料等企业需要大量粮食原料。更严重的是粮食供应方式的改变。仅1957到1960年,全国吃商品粮的职工总数就从3000万增加到6000万。有2200万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当时农村人口平均每月消费15到20斤主粮。一旦成为城市职工则每月需供应30斤甚至45斤(强劳补助)主粮。因为没法保持供应,地方上从59年开始就清退城市人口。从60年开始中央主持下放,基本上1958年后招收的农村工人全部回乡。三年共有2000-3000万城市人口回到农村(占1/6)。

上马项目过快,什么原料都缺。1960年初出口了些粮食换汇,准备进口棉花。后突然发现需要紧急买回粮食。从而导致整个华东有三分之一的棉纺厂下半年停工,没有原料了。60年到61年,地方项目大批下马,保国家重点。许多厂因工人返乡关门。有许多停工待料。到62年后才缓过来。

从计划或者后果来看,这个起步肯定过于激进了,一团糟。慢慢来要稳妥得多。但要多慢呢?也许让专家来论证,有一大半的项目本就不该上马,因为中国当时就没有那个条件。或者,中国就别搞大项目,专门做做轻纺食品加工之类。机械国防全依赖苏联阵营中其它国家。从七十年后的今天回看,似乎还是硬着头皮搞下来最关键。中苏关系破裂,合作在1960年终止了。如果真的慢慢来,可能就没有,起码更难了,

这分娩的痛苦在政治上也完全体现。首先是“一马当先”的高岗,觉得这么重的担子压在他身上,可以在政治上多要求点。刘邓斗倒了高岗后,全面主持。可毛时不时出来捣个乱,不让他们一手遮天。尽管出了许多乱子,总算完成了。后来刘要毛一个人承担全部过错,埋下文革的根子。斗倒了刘邓,主管外交的国务院总理,终于拿到了全部经济大权。看下来,周的水平好一些,比较平稳。但毕竟时代不同了,也许是汲取了前面的经验教训,也许是最困难时期已过。

64、65年经济形式大好,再一次实际超出了模型的预测。也是毛搞文革的本钱。67、68年发生的事,记得是夺权武斗砸烂公检法。负增长是大面积停产的效果。后来的“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单说这两年有道理。说整个文革时期不真实。“要文斗不要武斗”后,立刻就补偿性增长回来了。到69、70年,实际和预测线再次重合。

1970年,中国工业化第一阶段完成。中国工业产量升到了世界第五的位置,平均每年超过一位领先者。前面只剩美苏德日。从啥都不能造,到基本都能造了,只是质量差些。毕竟起步的是靠三四十年代的装备水平。从1952到1970,虽然有短期大波动,实际发展曲线与模型预测线首尾重合,中间相交四次。至于我说“工业化完成”的证据,看看1970年的代表产品就理解了:

下面摘自维基(1970年):

中国第一台具有多道程序分时操作系统和标准汇编语言的计算机——441B-Ⅲ型全晶体管计算机研制成功。 1月30日——中国研制的中远程火箭飞行试验首次成功,使中国具备了发射中低轨人造卫星的发射能力。 4月24日——中国发射首枚地球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6月1日——中国各地新建一大批化肥厂。 7月1日——成昆铁路建成通车,全线长1085公里。 7月17日——中国农村中小型水电站装机容量相当于过去20年的两倍。 8月——中国开始研制运10(大灰机)。 10月16日——中国大型现代化露天煤矿新疆哈密矿务局露天煤矿投产。 12月25日——中国葛洲坝一期工程开工。 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09I型核潜艇長征一號核潜艇下水。

(四)

美国老师
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硬件和软件),没有这个体系就无法研制“两弹一星一艇”
f
f2022f
1959,1960,1961, 1962 还完了所有战争借款。
老生常谈12
156项工程的子项工程有2000多项。至1976年,建立了44万个工矿企业,工业门类世界第二齐全。世界第六工业国
J
JSL2023
6 4,6 5年出生的比较幸运,一直到8 9年:)
F
FarewellDonkey18
64、65到89年仍然幸运,拿了血卡。。。
F
FarewellDonkey18
从1970年的第五掉到1976年的第六,是因为汇率变动了。。。
F
FarewellDonkey18
战争贷款没多少,大概三亿美元。
F
FarewellDonkey18
反之亦然,搞这些强制弥补了体系缺口。。。
J
JSL2023
你说的那些幸运的是命好的。
f
f2022f
早点还完就可以少还一些利息。没有外债可让邓以后有空间借外债。使邓的经济显得更好些。
s
snowandlotus
“将田种得太狠了”指什么?谢谢说明文革期间不同年份武斗与文斗对经济影响的不同。
老生常谈12
1975-1976年也是多灾多难的,钢铁产量也从2500万吨降到2300万吨
老生常谈12
8万多人,1991年4月以前来美的都行

还有很多拿到欧洲日本加澳新等其他国家的居住权。

老生常谈12
1967年1968年武斗混乱影响很大,然后革命大联合以后抓革命促生产促战备复课闹革命就开始恢复生产了。
衡山老道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有两个阶段,一个是文革前,一个是改开后。计划经济在早期效果显著,以举国之力,布局各行各业,发挥高效。
衡山老道
但计划经济的弊端也非常明显,一是当经济发展到了一定规模,计划赶不上变化,二是抑制了精英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森林永
幻象而已,产出都是垃圾,废钢废铁。人民穷得叮当响!

建的工业体系产出什么了?怎么每月还是几十块工资,什么都买不上?穷兵黩武,大炼钢铁,三线修地道,四线修工厂,造的武器不打仗,也生锈了,工业生产效率极低,但这都算GDP。计划经济想要多少GDP就可以多少,把农民的血汗钱拿来玩而已。算盘一打,今年投资就这么地了,以为自己是神。老实说50年靠苏联输血,70年代后靠西方的技术了。中间自己基本就是瞎搞。

衡山老道
在引入市场经济后,精英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加上赶上全球化的大好时机,中国的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得到了发挥。

大量训练有素的工程师,吃苦耐劳的廉价劳动力,比较齐全的工业基础,导致全球工业聚集中国,加速了发展的进程。

老邓及时改变经济制度,是过去40年持续高速发展的主要动力。

F
FarewellDonkey18
密植、改单季为双季,改杂粮为种稻麦等,都是些透支地力的做法。深翻是为了借用下层肥力,但不适合所有土壤,还要几年后见效。。
F
FarewellDonkey18
唐山大地震发生在主要产钢区。。。
老生常谈12
唐钢和迁安铁矿区
老生常谈12
“穷兵黩武,造的武器不打仗,也生锈了”???
F
FarewellDonkey18
都对,此处有经久不息的掌声。。。
F
FarewellDonkey18
过激了,计划经济没有GDP。我们都是被垃圾养大的?
J
JSL2023
有些东西是学生用命从老邓手里换来的。
十具
常识都不要了。90%的人口本来就在贫困线下,58~62胡搞就饿死数千万人,那5年是中外学界公认的史诗级的经济灾难,被你说

被你美化成高速发展。中共自己的党史都不敢如此写。刘少奇都害怕“要入史的”。

十具
他说的是常识。对穷国而言,武器维护是烧糊口的钱。美国北约和平时期库存的军火都不够乌军折腾的。毛巴佬造的武器很多就是有代差

的垃圾。1988中国才有了高速公路,只有北京一条试运行的地铁,而全国人民饿着肚子,到处挖地洞,这TMD的消耗人力物力,还要常年维护,负产出,懂吗。

十具
军费占中央财政比率,49~56年平均为35%,57年是18%,66年还是18%,这还不是穷兵黩武?今天俄国的军费也只是6
十具
负责任地告诉你,中国的软件工业为absolutely zero,till 1980s. 世界第一家软件公司诞生于1955
十具
既无内债又无外债是受穷的小农信条。合理有效地借钱并管理债务,是一个政府能力和财力的关键指标。花人家的钱办自己的事,是本事
a
ahniu
对比台湾,南北韩。

(发自我的文学城离线浏览器)

十具
透支人力就不算了?毛就是如此,好吃低人权负福利。把人累坏了累反了,多打的哪点粮还不够医疗治安费用的增加。这里很多的言论

反映了毛氏非人性的认知缺陷。

十具
毛要是给了中国完整的工业体系,为什么报纸上填空白的宣传在毛死后成了家常便饭?为什么中国涉及成熟技术的大项目的总工

的总工,总指挥,技术骨干都比国外同行年轻那么多?

不要背诵小学课本,人民日报,下结论前先思考。

十具
这就是为什么医疗、教育、娱乐、司法等等要计入GDP。GDP不完美,但要比毛巴佬的,有人还挂嘴边的,一两为纲+一杠为纲,要

科学得多。

杨别青
单一指标可能有些片面,居民定量和票证制度是另一个指标,是否有50年国民收入的数据?
老生常谈12
鼠目寸光的眼界 。软件是指发展的政策环境条件人才等
老生常谈12
工业门类是联合国定义的工业41个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具体产品上千万种,填补空白是指具体的产品。
老生常谈12
你读本科时和读博士时每周40小时?其它时间休息?
老生常谈12
你一天到晚胡喷。不7打仗叫穷兵黩武?
J
JustWorld
中国人就是为外国人打工的低端苦力,富了极少数人,习心理极端膨胀,与阿Q没有区别
为人父
数据说话也是有人不信的,因为在毛时代饿过肚子的。对肚皮的信任远超过数据。LOL
j
jinjiaodw
数字当然不如肚子可信,亩产万斤却饿殍遍野,要多蠢才信亩产万斤的数字
j
jinjiaodw
吹得天花乱坠,又有何用。风调雨顺却饿肚子,经济大发展到78年却成了世界上最穷国家之一;所谓工业齐全,到78年却什么都没有
十具
种双季稻时的双抢,每天高强度劳作16小时,比黑奴还惨。农民不愿种,是被逼的。你们革干子弟还抱怨“队伍不好带了”。我可以在

实验室住一周,那是我愿意,big difference。

十具
强词夺理。人口第一大国的软件工业挂零,还好意思说工业体系完整。要说企业管理更是革命化,精英和工人严重对立。
十具
我的数据和事实摆在那里,哪个正常国家军费有那么高?记得“七亿人民七亿兵,万里江山万里营”那首歌吗?
十具
软件工业都不存在,齐全个头。
j
jinjiaodw
重工业也谈不上,大炼钢铁,炼出来得也是粗钢,小高炉产得更是废疙瘩;
老柏树
再齐全也没用,还要有市场,也就是有人买你生产的东西,有能力生产没人买叫啥?生产过剩或产品积压!

真正让中国经济腾飞的就是改革开放,尤其是2001年加入世贸。

光对美国的顺差,05年后就稳超2000亿美金,最高的超过4千亿美金;以3千亿算,要生产6千亿美金的产品,相关联的GDP转换成人民币得近10万亿(建工厂,维护,工人工资,工人的消费等等)。

j
jinjiaodw
是,主要是78年后和欧美交流才有发展。毛时代所谓齐全就是个伪命题, 永远从胜利走向胜利,形势一片大好
s
snowandlotus
明白了,谢驴大师!
s
snowandlotus
「窮兵黷武」表示恣意運用兵力,發動戰爭。——引自台湾教育部成语典网站。
有言
娃娃学步要摔跤啊。-:)
f
f2022f
是呀,毛是在这点上吃了亏了,如果毛也借80%GDP 的内外债,那经济一定发展的更好,人民更富裕。可邓就惨了,接手时无法

是呀,毛是在这点上吃了亏了,如果毛也借80%GDP 的内外债,那经济一定发展的更好,人民更富裕。责备他的人就会更少了。可邓就惨了,接手时无法再借内外债。经济发展更慢,人民更加贫困,责备邓的人就会更多。

邓这是占了毛的光呀。可是他得了便宜还卖乖。不但不赞扬毛,还责备毛。我们这些外人都看不下去。

老生常谈12
胡扯。中国10大钢铁公司,8大特钢厂,30个中型钢铁公司。
j
jinjiaodw
你罗列这些有什么用,就算到今天,中国钢铁产量绝大部分还是粗钢,特种钢还是靠进口
j
jinjiaodw
这老娃娃是以为自己会飞,虽然连爬都不会
j
jinjiaodw
你的意思是,不是穷兵黩武,就是先军政策,喜欢造军火,扩军,导致民不聊生,这下该满意了吧
s
snowandlotus
对了!这样才显得小学语文毕业了。成语也不知什么老师教的,干脆你教教他吧。
老生常谈12
你又信口开河了。特钢有了很大的突破,比如高铁的轴承,高铁的轴,船用的曲轴等。

刚看了一个视频,中国通用飞机公司研制成功的飞机,使用了120万个零组件,几乎都是国产的,只有极少的是进口的。对于120万个,极少占的比例只占万分只几。

j
jinjiaodw
少转移话题,现在中国的特种钢主要还是靠进口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5B1MF9F0552191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