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道还 12/14/2023
《管锥编》第一册第一篇提到“奥伏赫变“(Aufheben)” 这个词, 说:
黑格尔尝鄙薄吾国语文,以为不宜思辩;又自夸德语能冥契道妙,举“奥伏赫变”(Aufheben)为例,以相反两意融会于一字(einund dasselbe Wort für zwei entgegengesetzteBestimmungen),拉丁文中亦无义蕴深富尔许者。其不知汉语,不必责也;无知而掉以轻心,发为高论,又老师巨子之常态惯技,无足怪也;然而遂使东西海之名理同者如南北海之马牛风,则不得不为承学之士惜之。
钱钟书此言感叹,黑格尔不懂中文,也不懂中国文化,无知乱讲,“无足怪也”。然而钱“为承学之士惜之”,大概没什么人会领情。“奥伏赫变”有矛盾的两义,在中文中先是音译,后来又意译为“扬弃”。“扬弃”可算信达雅了,但仍不见得有多么精妙,也不见得中国人翻译、理解了之后,就能“宜思辩”。
黑格尔在中国人心中的份量,似乎比在欧美人心中要重得多,其实这只是凭个马克思主义。佛家有随眠之说,讲的就是这个隐微的心理过程。即便在那些口头推崇黑格尔的国人的心中,概念清晰才是好语言:黑格尔吹捧“奥伏赫变”,他们大概不太感冒;而对钱的“惜之”,不嗤之以鼻就算好的了。(此处省略对此类人的批评一大段)
黑格尔对中国学问虽糊涂,但他的德语和拉丁语还是过关的,他认为“以相反两意融会于一字”,遂导致德语比拉丁语更“义蕴深富”。这是不错的:世界上有包蕴“相反两意”这样的东西存在,就派给它这样一个名,不能以辞害义——因为要求语言清晰,合乎语法,就去否定这类东西的存在。
但这样一来,就能“冥契道妙”吗?恐怕不是。钱钟书在上引这段话之后,立刻就提到一个词可以有“三、四、五义”。以老子的“无为”为例,“无为”就包括了“相反两意”,至于“为无为”,就包含了三意,而“无不为”,包含更多。这些层次意义都搞明白了,就“冥契道妙”吗?未必。但是连这些都不能搞懂,就离任何理解都太远了。
一个人的思维,能处理清晰概念,或者逻辑二分法范围之内的东西,几乎可以说是小儿科,当然,大概至少要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水平,有志于此道的人,可以去玩美国小学的“Academic Games,Propaganda部分”。但处理“奥伏赫变“,能够在思维中“持有”这样的一个相互矛盾的概念,还能进行思辨和论证,却是连哲学家都可能很头疼的一个问题。
但是在思维中“持有”这样的一个相互矛盾的概念的二义持有,却很重要。比如说历史、传统、学术……几乎任何还在发展中的东西,都需要类似地二义、多义持有,才能理解。将其简化为两个或若干个一义,互相凿枘不入,就只会得到狭隘的偏见。这就有个很麻烦的事情,既然说“奥伏赫变”,就很容易导致言人人殊:都有些什么?扬什么?弃什么?分寸和时机是什么?谁为评判?
以国学为例,国学都有些什么?如果没认真读上个几年,就猛地一盖,说都是糟粕,那么他的“奥伏赫变“,就只是无知者无畏,“免而无耻”的“赫变”了。对这样的人,交流没有任何意义。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道理很容易懂,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这里需要一个二义持有的能力。争论能否有意义,在于对二义持有的掌握程度;思维能否有意义,就在于这个基础的坚实度——能在上面建立个什么东西。对于不需“奥伏赫变”的话题或人,争论是没有意义的,aspectively。孔子讲,对不可与言的人言,君子以其为己之过,“患不知人也“。
历史进程,就是个“奥伏赫变“的过程。如余英时讲,现代化是传统的现代化。(大意如此,原文不记得了。)简单讲,历史有实然,也有应然。人文意义上的历史总是发生在实然与应然叠合的部分,没有应然,就成生物史;完全脱离实然,只能是白日梦。这并不意味着,“奥伏赫变”或扬弃是对正确和错误照单全收,那是认为历史只有黑白分明的幼稚想法。
这里所谓实然,指的是历史事件的真实情况,不管这个史实是否能用实证证明。这里应该提一句,现代人讲究“孤证不立”,即便孤证林立,但因各不相同,如历史事件相似而永无重复,这类的实证也算不得科学。所以历史可以讲用科学方法,但本质上历史不属于科学范畴,不是科学下的一个分支。
历史上的人,并不都是像个机器人,只被他那个时代的历史现实所驱动。有些人,有时甚至只有一个人,有个“应然”的想法,不要做“物于物”的奴隶,而要按照心里的应然去干涉实然,使之向自己认为的“应该如何”发展;或者退一步,拒绝实然而独善其身。但也有时,很多人、大多数人有“应然”的想法,却仍扳不动那个实然。历史最终由这两者角力想从而成。
历史的应然在不同的时代是不同的。钱穆将其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亲涉历史事件的古人的应然观,他称之为历史意见;一种是后人,包括历史学家的意见,称为时代意见。历史意见在历史事件发生后是确定的。时代意见却随时代变化,时代意见对历史意见的诠释,也是如此。比如说,民国反军阀,就有某“历史学家”讲岳飞是军阀该杀;四九之后,讲民族,岳飞又成英雄,不该杀;到了八九十年代又有某“历史学家”,认为岳飞阻碍民族融合,杀也不冤。又如,秦桧是该站还是跪,是个令现代国人头脑发胀的硕大问题。
历史的这些方面需要人有一定的多义持有力,才不会导致大脑涨停,荷尔蒙做主。有人可能认为,这正是需要批判和消灭黑格尔的“奥伏赫变”一类邪说的原因。为避重就轻起见,这里举日本为例,来说明二义并存这种“尴尬”的不可避免性。
如二战中天皇裕仁的罪,据网友考证,历史意见的应然是,大多数人认为该杀;即便是在变化中的时代意见的应然里,这个意见大概也不会变到哪去。所以这是个简单的情形。然而,在历史实然中,却是最大的战犯安然无恙。这就令人很难接受了。是唯物呢?历史既然如此发生,就一定是正义。还是唯心呢?永不同意。那么该怎么办?历史读到此处,思维就此中断,大骂麦克阿瑟了事?显然,这是可以的。但这不是在读历史,不是在读历史教训。
每个人读历史,不仅仅是读史,也是在读自己,在两方面不断地“扬弃”。我无意阐述具体一事,如何应该如何“扬弃”,那是宣传机器的工作。这里只是讲一点儿对“扬弃”本身的性质和功用的思考。如果思维不中断,跳出来,从世界史,殖民扩张史,人类学,如影响美国人对日决策的《菊与刀》,去看,就会知道日本从明治维新到二战后的存在,是多么地侥幸,那么,一个小丑的侥幸,就容易应付过来。
一个日本朋友与我谈论二战,说,日本社会仍然不能反思日本人二战的罪恶(他没提到日本天皇),这个像不谈屋子里的大象一样的巨大思想空洞,使年青一代中,即便严肃的日本人也怀疑权威和正义,以至于愤怒、空虚和颓废。他看不到任何解决办法。我认为他所讲的没办法,包括了如何使日本人反思,应该如何反思,和不反思的后果。
他是个二义持有者,他不怀疑权威和正义的存在,也不愤怒、空虚和颓废,他想从中找出意义来。在这类问题里,是和正确是难以得到的,但非和错误是不容含糊的。他所讲的情形,类似于成吉思汗之于蒙古。蒙古人不反思,道歉也找不到人,但只要一天他们在崇拜成吉思汗,他们就一天衰落。这是个历史实然。有网友在严厉批判成吉思汗之后,又有一点儿怀疑,即成吉思汗所为,是否具有生物上的意义,即尽管蒙古民族衰落,但实际上使得蒙古人基因有了更广泛地传播。我对他的回答是,没有人知道,在有和没有成吉思汗的情形下,哪个会使蒙古人的基因在历史跨度上有更广泛地传播。所以这样的一个假设,形同拿民族的命运孤注一掷,意图侥幸,也是罪恶,即便对蒙古这个民族来说。至于这个赌博胜面有多少,在笃信中国古人所讲的天道循环的人看来,一点也没有。如果日本没有完全成为另一个蒙古,是原子弹的所赐。
南京大屠杀是另一类问题,此中日本人的罪恶无可开脱,对于一个有着良知和常识的人来说。但其意义,却不那么容易理解,甚至有纷争。此类纷争,多是理解上的,不是关于事件本身。比如说在人性和人类的层面上,这说明了什么?政治和文化似乎也尚未给这一事件清算的时机。对历史学家来说,计量史学、叙述史学、或某种主义下的史学,也需对此有一回应,这也引起纷争。
单从实然,或者单从应然,是不能理解历史的。计量史学追求历史的彻底实然,在数学上是不可能的。信息学家克劳德·香农讲,“过去不可知,未来不可控”。如蝴蝶效应,即便是一个简单的大气混沌系统,也不可能从风暴一步步地推演回到蝴蝶翅膀。历史就更不用说了。单单从某个主义的应然看历史,就有“何不食肉糜”的困惑,或古人都是无知傻瓜(除了西方)的优越感。这类人是不需评论的,后世与他们类似的人自会评论。所以西方在上世纪后期,有了叙述史学的重新兴起,这实际上是容纳、持有多义的要求。
从一般性的实然与应然来看,能黑白彻底分开的东西,是极少数的。很多人已经知道,坚持一切都要一分为二,非黑即白,不仅仅是思维简单,而且是有害的。
魔鬼在细节里,不可能截然分开的二义及多义,才是普遍的。二义(或多义)持有,实际上,很多人“日用而不知”。然而因为不知,也不能尽其用。
那么,二义(或多义)持有,只是糊涂不清的,痛苦的,应被消除的?基督教讲,万物互相效力,使爱神者得福。仿此,二义(或多义)并不是个负面的东西,而且几乎是神圣的,是实然而应然的——曲折而晦涩(elusive)。
那么,如何能持?如钱钟书所讲,“奥伏赫变”这类的东西,在国学里,几乎俯拾皆是,持的方法也就在其中了。白话文将古文截断时,处理这类问题的方法也就被截断了。从这一角度,可以知道为什么现代的国人觉得国学难理解。从二义(或多义)持有,所能得到的东西,也与“奥伏赫变”类似:不是什么必然或逻辑正误,如果是这些东西,那么AI和百科就是最智慧的了;而是“必不”和“或有”,这不是个答案,而是个空间。如“民主是最不坏的制度”这句名言所讲,必然和正确不可得,但坏可知。
这个空间是为良知、常识、自觉、想象、和创造等留下的,即,为“人而实现一个人”,留下了空间。所谓独立思考,不是二义或多义取一而将思考依傍过去,那太轻松了;不是二三其德,那也过于轻松了;而是持多而得一自立,因而有自由、有选择。持有不是轻松的,独立思考也不是,独立思考是沉重的,需要能持的人。庄子云:且有真人,然后有真知。 也就是说,得到真知对每个人或者可能——应然;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得真知——实然。孟子曰:中道而立,能者从之。不能立者,终坍塌为尘埃。
历史实然不可得,但良心可以选择应然。
大約可類比物理学的守恒律和數學的對稱性。這跟佛法説的業力也相通。
以南京大屠杀為例,日本同时為自己種下祸根。其戰敗被美國駐軍,而選冲绳,又使未來(也许就不久)中國助冲绳獨立更合情合理水到渠成。
以色列現在的行為亦然,雖然它盲目於此。耀武扬威一時,其實是可憐憫者。
无门关有两义有了解,
请问无为的两义
太丢人了!
ein und das selbe Wort für zwei entgegengesetzte Bestimmungen
他不会理会什麽南京鬼魂的。
杨道还 12/14/2023
《管锥编》第一册第一篇提到“奥伏赫变“(Aufheben)” 这个词, 说:
黑格尔尝鄙薄吾国语文,以为不宜思辩;又自夸德语能冥契道妙,举“奥伏赫变”(Aufheben)为例,以相反两意融会于一字(einund dasselbe Wort für zwei entgegengesetzteBestimmungen),拉丁文中亦无义蕴深富尔许者。其不知汉语,不必责也;无知而掉以轻心,发为高论,又老师巨子之常态惯技,无足怪也;然而遂使东西海之名理同者如南北海之马牛风,则不得不为承学之士惜之。
钱钟书此言感叹,黑格尔不懂中文,也不懂中国文化,无知乱讲,“无足怪也”。然而钱“为承学之士惜之”,大概没什么人会领情。“奥伏赫变”有矛盾的两义,在中文中先是音译,后来又意译为“扬弃”。“扬弃”可算信达雅了,但仍不见得有多么精妙,也不见得中国人翻译、理解了之后,就能“宜思辩”。
黑格尔在中国人心中的份量,似乎比在欧美人心中要重得多,其实这只是凭个马克思主义。佛家有随眠之说,讲的就是这个隐微的心理过程。即便在那些口头推崇黑格尔的国人的心中,概念清晰才是好语言:黑格尔吹捧“奥伏赫变”,他们大概不太感冒;而对钱的“惜之”,不嗤之以鼻就算好的了。(此处省略对此类人的批评一大段)
黑格尔对中国学问虽糊涂,但他的德语和拉丁语还是过关的,他认为“以相反两意融会于一字”,遂导致德语比拉丁语更“义蕴深富”。这是不错的:世界上有包蕴“相反两意”这样的东西存在,就派给它这样一个名,不能以辞害义——因为要求语言清晰,合乎语法,就去否定这类东西的存在。
但这样一来,就能“冥契道妙”吗?恐怕不是。钱钟书在上引这段话之后,立刻就提到一个词可以有“三、四、五义”。以老子的“无为”为例,“无为”就包括了“相反两意”,至于“为无为”,就包含了三意,而“无不为”,包含更多。这些层次意义都搞明白了,就“冥契道妙”吗?未必。但是连这些都不能搞懂,就离任何理解都太远了。
一个人的思维,能处理清晰概念,或者逻辑二分法范围之内的东西,几乎可以说是小儿科,当然,大概至少要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水平,有志于此道的人,可以去玩美国小学的“Academic Games,Propaganda部分”。但处理“奥伏赫变“,能够在思维中“持有”这样的一个相互矛盾的概念,还能进行思辨和论证,却是连哲学家都可能很头疼的一个问题。
但是在思维中“持有”这样的一个相互矛盾的概念的二义持有,却很重要。比如说历史、传统、学术……几乎任何还在发展中的东西,都需要类似地二义、多义持有,才能理解。将其简化为两个或若干个一义,互相凿枘不入,就只会得到狭隘的偏见。这就有个很麻烦的事情,既然说“奥伏赫变”,就很容易导致言人人殊:都有些什么?扬什么?弃什么?分寸和时机是什么?谁为评判?
以国学为例,国学都有些什么?如果没认真读上个几年,就猛地一盖,说都是糟粕,那么他的“奥伏赫变“,就只是无知者无畏,“免而无耻”的“赫变”了。对这样的人,交流没有任何意义。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道理很容易懂,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这里需要一个二义持有的能力。争论能否有意义,在于对二义持有的掌握程度;思维能否有意义,就在于这个基础的坚实度——能在上面建立个什么东西。对于不需“奥伏赫变”的话题或人,争论是没有意义的,aspectively。孔子讲,对不可与言的人言,君子以其为己之过,“患不知人也“。
历史进程,就是个“奥伏赫变“的过程。如余英时讲,现代化是传统的现代化。(大意如此,原文不记得了。)简单讲,历史有实然,也有应然。人文意义上的历史总是发生在实然与应然叠合的部分,没有应然,就成生物史;完全脱离实然,只能是白日梦。这并不意味着,“奥伏赫变”或扬弃是对正确和错误照单全收,那是认为历史只有黑白分明的幼稚想法。
这里所谓实然,指的是历史事件的真实情况,不管这个史实是否能用实证证明。这里应该提一句,现代人讲究“孤证不立”,即便孤证林立,但因各不相同,如历史事件相似而永无重复,这类的实证也算不得科学。所以历史可以讲用科学方法,但本质上历史不属于科学范畴,不是科学下的一个分支。
历史上的人,并不都是像个机器人,只被他那个时代的历史现实所驱动。有些人,有时甚至只有一个人,有个“应然”的想法,不要做“物于物”的奴隶,而要按照心里的应然去干涉实然,使之向自己认为的“应该如何”发展;或者退一步,拒绝实然而独善其身。但也有时,很多人、大多数人有“应然”的想法,却仍扳不动那个实然。历史最终由这两者角力想从而成。
历史的应然在不同的时代是不同的。钱穆将其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亲涉历史事件的古人的应然观,他称之为历史意见;一种是后人,包括历史学家的意见,称为时代意见。历史意见在历史事件发生后是确定的。时代意见却随时代变化,时代意见对历史意见的诠释,也是如此。比如说,民国反军阀,就有某“历史学家”讲岳飞是军阀该杀;四九之后,讲民族,岳飞又成英雄,不该杀;到了八九十年代又有某“历史学家”,认为岳飞阻碍民族融合,杀也不冤。又如,秦桧是该站还是跪,是个令现代国人头脑发胀的硕大问题。
历史的这些方面需要人有一定的多义持有力,才不会导致大脑涨停,荷尔蒙做主。有人可能认为,这正是需要批判和消灭黑格尔的“奥伏赫变”一类邪说的原因。为避重就轻起见,这里举日本为例,来说明二义并存这种“尴尬”的不可避免性。
如二战中天皇裕仁的罪,据网友考证,历史意见的应然是,大多数人认为该杀;即便是在变化中的时代意见的应然里,这个意见大概也不会变到哪去。所以这是个简单的情形。然而,在历史实然中,却是最大的战犯安然无恙。这就令人很难接受了。是唯物呢?历史既然如此发生,就一定是正义。还是唯心呢?永不同意。那么该怎么办?历史读到此处,思维就此中断,大骂麦克阿瑟了事?显然,这是可以的。但这不是在读历史,不是在读历史教训。
每个人读历史,不仅仅是读史,也是在读自己,在两方面不断地“扬弃”。我无意阐述具体一事,如何应该如何“扬弃”,那是宣传机器的工作。这里只是讲一点儿对“扬弃”本身的性质和功用的思考。如果思维不中断,跳出来,从世界史,殖民扩张史,人类学,如影响美国人对日决策的《菊与刀》,去看,就会知道日本从明治维新到二战后的存在,是多么地侥幸,那么,一个小丑的侥幸,就容易应付过来。
一个日本朋友与我谈论二战,说,日本社会仍然不能反思日本人二战的罪恶(他没提到日本天皇),这个像不谈屋子里的大象一样的巨大思想空洞,使年青一代中,即便严肃的日本人也怀疑权威和正义,以至于愤怒、空虚和颓废。他看不到任何解决办法。我认为他所讲的没办法,包括了如何使日本人反思,应该如何反思,和不反思的后果。
他是个二义持有者,他不怀疑权威和正义的存在,也不愤怒、空虚和颓废,他想从中找出意义来。在这类问题里,是和正确是难以得到的,但非和错误是不容含糊的。他所讲的情形,类似于成吉思汗之于蒙古。蒙古人不反思,道歉也找不到人,但只要一天他们在崇拜成吉思汗,他们就一天衰落。这是个历史实然。有网友在严厉批判成吉思汗之后,又有一点儿怀疑,即成吉思汗所为,是否具有生物上的意义,即尽管蒙古民族衰落,但实际上使得蒙古人基因有了更广泛地传播。我对他的回答是,没有人知道,在有和没有成吉思汗的情形下,哪个会使蒙古人的基因在历史跨度上有更广泛地传播。所以这样的一个假设,形同拿民族的命运孤注一掷,意图侥幸,也是罪恶,即便对蒙古这个民族来说。至于这个赌博胜面有多少,在笃信中国古人所讲的天道循环的人看来,一点也没有。如果日本没有完全成为另一个蒙古,是原子弹的所赐。
南京大屠杀是另一类问题,此中日本人的罪恶无可开脱,对于一个有着良知和常识的人来说。但其意义,却不那么容易理解,甚至有纷争。此类纷争,多是理解上的,不是关于事件本身。比如说在人性和人类的层面上,这说明了什么?政治和文化似乎也尚未给这一事件清算的时机。对历史学家来说,计量史学、叙述史学、或某种主义下的史学,也需对此有一回应,这也引起纷争。
单从实然,或者单从应然,是不能理解历史的。计量史学追求历史的彻底实然,在数学上是不可能的。信息学家克劳德·香农讲,“过去不可知,未来不可控”。如蝴蝶效应,即便是一个简单的大气混沌系统,也不可能从风暴一步步地推演回到蝴蝶翅膀。历史就更不用说了。单单从某个主义的应然看历史,就有“何不食肉糜”的困惑,或古人都是无知傻瓜(除了西方)的优越感。这类人是不需评论的,后世与他们类似的人自会评论。所以西方在上世纪后期,有了叙述史学的重新兴起,这实际上是容纳、持有多义的要求。
从一般性的实然与应然来看,能黑白彻底分开的东西,是极少数的。很多人已经知道,坚持一切都要一分为二,非黑即白,不仅仅是思维简单,而且是有害的。
魔鬼在细节里,不可能截然分开的二义及多义,才是普遍的。二义(或多义)持有,实际上,很多人“日用而不知”。然而因为不知,也不能尽其用。
那么,二义(或多义)持有,只是糊涂不清的,痛苦的,应被消除的?基督教讲,万物互相效力,使爱神者得福。仿此,二义(或多义)并不是个负面的东西,而且几乎是神圣的,是实然而应然的——曲折而晦涩(elusive)。
那么,如何能持?如钱钟书所讲,“奥伏赫变”这类的东西,在国学里,几乎俯拾皆是,持的方法也就在其中了。白话文将古文截断时,处理这类问题的方法也就被截断了。从这一角度,可以知道为什么现代的国人觉得国学难理解。从二义(或多义)持有,所能得到的东西,也与“奥伏赫变”类似:不是什么必然或逻辑正误,如果是这些东西,那么AI和百科就是最智慧的了;而是“必不”和“或有”,这不是个答案,而是个空间。如“民主是最不坏的制度”这句名言所讲,必然和正确不可得,但坏可知。
这个空间是为良知、常识、自觉、想象、和创造等留下的,即,为“人而实现一个人”,留下了空间。所谓独立思考,不是二义或多义取一而将思考依傍过去,那太轻松了;不是二三其德,那也过于轻松了;而是持多而得一自立,因而有自由、有选择。持有不是轻松的,独立思考也不是,独立思考是沉重的,需要能持的人。庄子云:且有真人,然后有真知。 也就是说,得到真知对每个人或者可能——应然;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得真知——实然。孟子曰:中道而立,能者从之。不能立者,终坍塌为尘埃。
历史实然不可得,但良心可以选择应然。
大約可類比物理学的守恒律和數學的對稱性。這跟佛法説的業力也相通。
以南京大屠杀為例,日本同时為自己種下祸根。其戰敗被美國駐軍,而選冲绳,又使未來(也许就不久)中國助冲绳獨立更合情合理水到渠成。
以色列現在的行為亦然,雖然它盲目於此。耀武扬威一時,其實是可憐憫者。
无门关有两义有了解,
请问无为的两义
太丢人了!
ein und das selbe Wort für zwei entgegengesetzte Bestimmungen
他不会理会什麽南京鬼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