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头花30万美元的研究文章相当不错东亚裔比印裔在硅谷任高管少的三原因:1. 对权威的顺从;2.不擅长人际关系的建立;3.

g
gegenion
楼主 (文学城)

1. 对权威的顺从;2.不擅长人际关系的建立;3. 缺少愿意坦诚展示自己不完美一面的勇气。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25/04/26/126137581.html

w
whaled
说到底是不敢做自己,老担心别人看自己不顺眼。华人高管少,政客更少,都是因为处处想做别人眼里的好孩子。
w
whaled
可人家越发觉得你做什么都是装的,更不信任你。
2
24桥明月夜
这些话也可以反过来听。 我觉得印度人没有华人聪明也不那么肯干。

但是印度人知道如何把白人伺候好。

我认识的人里,比较能沟通的, 没人喜欢印度人。 

R
Rockeymountain
很有意思的研究。
w
whaled
印度人的路子不适合中国人,中国人要面子,直接舔还不好意思。
z
zeno
其实东亚裔自己开Startup的并不少,少的是进大公司爬楼梯爬上去的。爬楼梯需要的技能确实和自己创业不同
w
whaled
打破天花板的第一步是破除做好孩子的心态,直率点,想啥说啥,坚持自我,这样说不定人家更尊重你。
2
24桥明月夜
印度是英国殖民地里最大的一块:)
z
zeno
还有这个美国文化对‘lie’有正面的容忍度,和我们的文化不太一样。
2
24桥明月夜
爬上去的不少啊。 60后70后现在都挺牛的。
N
Numero
我觉得这个科研经费才是需要砍掉的,翻来覆去的,为赋新词强说愁。
2
24桥明月夜
这种研究都是牵强附会,起不到啥好作用,反而加深偏见。
N
Numero
中层的很多,大公司CEO比较少而已。跟人口结构也有关系,话说,在本国内不都是本国人当领导的 LOL
z
zeno
你觉得不少,人家文章里觉得不多啊。硅谷大公司大头里确实东亚人少

华人少我觉得还有个重要的中美冷战的原因,大科技公司重点从中国转向印度,当然会提升印度裔多些。

 

两女宝妈
我倒是觉得什么都要留点余地,最后看可能都是更好的
两女宝妈
没看文章,估计都有很多前置条件吧?
老驴王
中国儒家文化熏陶比较注重个人发展,顺从权威,不是特别强调团体作战
2
24桥明月夜
印度布局早。那些Consulting的公司简直就是人口贩子。

华人的优势在硬件软件很全面。芯片是美国战略产业,这是东亚人的天下。

 

老驴王
具体例子,印度人哪怕到了美国也是大家庭观念很强,旅行很多都住亲戚朋友家,中国人大多不愿意打扰亲戚朋友,边界感比较强
两女宝妈
是的,出国本身就是一次基因筛选。真的有政治天赋的估计更愿意留在国内。事实证明他们的确把中国搞起来了,不管说有多少不足
两女宝妈
嗯嗯,我就是属于这种边界感非常强的,宁愿花钱也不太愿意麻烦朋友
天意悠悠
的确有点这种感觉

LD的兄弟们在国内生意都做得挺好,一个是小公司的老总,另一个是大公司CTO,而LD不想搞政治或做生意,所以一心留在美国过着相对简单的生活……

z
zeno
对,三人成虎,这种‘预设标签‘的研究多了就巩固了stereotype
天意悠悠
我怎么觉得国内的教育是要求个人服从集体?

从小就培养集体的荣誉感,为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牺牲小我等等。

两女宝妈
印度人可能不同,他们的政治机会比中国更加的不公平,而且他们有语言优势和来美更方便,所以他们有管理天赋的人来美实质的多
z
zeno
30万研究费应该研究一下中美冷战对华人职业发展的影响,反正都是social science, 全权在于怎么解读
两女宝妈
华人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在推孩子的时候适当的引导了,这就行了。至于结果,非人力可以控制,退一步也就不怨天怨地怨印度裔了
两女宝妈
Stereotype也不真的是一堵墙,有天赋的自然可以冲破固化族裔形象的
w
windyLL
同意这些结论,这是几千年被皇权暴力统治的结果,为了生存使得大家随大流不冒头不敢冒险。
w
whaled
没人管的时候中国人是最自由散漫跟个人主义的,但在权力面前也是最听话的,有点像妈宝
两女宝妈
对于比较单一种族国家而言,这样的教育可能从长远看是对的,从国家层面的发展而言
两女宝妈
哈哈哈,我也不想让孩子冒头冒险,每个人对人生的认知最后差别挺大的。当然别人家的孩子勇敢我也愿意点赞佩服
w
whaled
这种国家没有创造力也没有稳定性
两女宝妈
感觉中国还挺有稳定性的:上一个强盛时期算乾隆时期吧,1796年
w
whaled
没有,就是表面稳定然而矛盾积累直至崩溃
两女宝妈
你对稳定的标准估计不够现实
天意悠悠
有点这种感觉

想起我小学的时候稍微展现出了一点“反骨”(带着全班同学罢课),结果立马被撤掉了班上的职务,家里祖孙三代都被请到学校听校长训话。这在美国是妥妥的领导船啊 还好我在六年级遇到了一个很喜欢我的老师,给我找了很多“出头”的机会,否则我也不会找回自信走上学霸之路。

成功的兔
握手,我也是这么跟娃说的,不用管stereotype,只是正好这拨人考试留学来的,体育好的来美机会小而已
w
windyLL
妥妥的领导船,在美国就T5了。哈哈哈
老驴王
教育是个人服从集体就是因为大家缺这个啊,你看教育都是教子女要孝顺,哪需要教妈妈要爱孩子?
老驴王
我也是,但是现在年纪大了想法又不一样,大家庭这种模式互相人情往来边界感不那么强,但是接地气啊,我希望孩子们能互相帮扶
老驴王
我自己是非常不愿意冒险的,觉得不好,反而现在鼓励孩子多冒险,尤其是在小时候风险可控的情况下
d
drinkplay
印度人比中国人白人向上爬的drive大 就好像激素水平高很多., 对向上爬有着强烈的欲望
波粒子3
我在时坛的文章,没有花三十万

https://bbs.wenxuecity.com/currentevent/3680831.html

龙湾故事会
关心这个的都是家长。孩子们开心就好!

主要是心态上怕输。输不起造成的吧?

o
onlyone1074
看看紫檀就知道了,许多推崇硬核娃的讨论,都是打螺丝的命。
s
sgbigsell
第一点就错了。印度人对权威非常顺从,不管对错,永远做yes man, 做舔狗,脸皮厚,这才是向上爬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