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智力是天生的,特别是STEM领域,家长们使劲推也就是让孩子提前到达自己的天花板。比喻一下,就是一辆排量低的小车,驾驶员使劲踩油门,也就能到90/100的时速,然后车子就开始哆嗦,再快些就去可能散架。同样在文学艺术上,更靠的是天赋,不然再逼,也写不出两句话。
the limit, 那就是你的天花板。
这里的牛爸牛妈见多识广,心胸开阔
很容易达到自己性格决定下的天花板。
比如,很多老美家的孩子读不了工学院,难道是他们智力不够吗?不是,是他们被教育体系害了,没有在该学习的时候,打好基础。
很多STEM的level,多数人都能达到,除了少数非常高的level,智力不够确实达不到。
推或不推都有道理。
推,就是想多进步一点。
不推,就是随便,尊重命运。
让孩子做driver,否则多半会给孩子拖后腿。
比如我家大熊的钢琴,12岁以后我们就基本不管了,因为我们没办法再帮他了。他练的曲子我们连谱都看不懂,我倒是基本可以听出弹错的地方,但乐器演奏弹对notes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所以他的钢琴基本都靠自觉练习+老师的反馈+比赛结果的检验。而他的中文学习我一直管到他考完中文AP
而小娃有些方面我从五岁就不需要管了,比如他会告诉我哪天需要给他洗衣服,外面的院子应该种什么,以及各种spaceships的区别等等。
大象不能叫兔子。那我就告诉她:大象当然可以叫兔子,但是这个社会在一个偶然的最初后已经约定俗成接受了大象叫大象,那自我定义一个不同的名字会给自己于外界带来很大的不便和时间的浪费。这其实也是一种推,虽然并不明确的属于哪个特定的学科
记得熊娃11岁暑假每天练三个小时钢琴,否则怎么可能每年都在州里拿一等奖,我们这儿可是音乐卷州啊!但弟弟妹妹我们就不打算推钢琴了,因为他们都有自己更感兴趣的事情做,就让他们自己推自己吧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大家一起这里讨论如何更好的教育孩子,还是有助于增长智慧的。
孩子自己推自己 》父母推自己(也就是总能走到父母的前头),应该就算是“自推”了。
书籍当然也是要读的(我读的育儿书应该不下十本),但在紫檀一年多的浸润和讨论(以及venting)也很有帮助。不过你提醒我了,我今天上紫檀超时了,得去做其他的事情了
孩子的智力是天生的,特别是STEM领域,家长们使劲推也就是让孩子提前到达自己的天花板。比喻一下,就是一辆排量低的小车,驾驶员使劲踩油门,也就能到90/100的时速,然后车子就开始哆嗦,再快些就去可能散架。
同样在文学艺术上,更靠的是天赋,不然再逼,也写不出两句话。
the limit, 那就是你的天花板。
这里的牛爸牛妈见多识广,心胸开阔
很容易达到自己性格决定下的天花板。
比如,很多老美家的孩子读不了工学院,难道是他们智力不够吗?不是,是他们被教育体系害了,没有在该学习的时候,打好基础。
很多STEM的level,多数人都能达到,除了少数非常高的level,智力不够确实达不到。
推或不推都有道理。
推,就是想多进步一点。
不推,就是随便,尊重命运。
让孩子做driver,否则多半会给孩子拖后腿。
比如我家大熊的钢琴,12岁以后我们就基本不管了,因为我们没办法再帮他了。他练的曲子我们连谱都看不懂,我倒是基本可以听出弹错的地方,但乐器演奏弹对notes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所以他的钢琴基本都靠自觉练习+老师的反馈+比赛结果的检验。而他的中文学习我一直管到他考完中文AP
而小娃有些方面我从五岁就不需要管了,比如他会告诉我哪天需要给他洗衣服,外面的院子应该种什么,以及各种spaceships的区别等等。
大象不能叫兔子。那我就告诉她:大象当然可以叫兔子,但是这个社会在一个偶然的最初后已经约定俗成接受了大象叫大象,那自我定义一个不同的名字会给自己于外界带来很大的不便和时间的浪费。这其实也是一种推,虽然并不明确的属于哪个特定的学科
记得熊娃11岁暑假每天练三个小时钢琴,否则怎么可能每年都在州里拿一等奖,我们这儿可是音乐卷州啊!但弟弟妹妹我们就不打算推钢琴了,因为他们都有自己更感兴趣的事情做,就让他们自己推自己吧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大家一起这里讨论如何更好的教育孩子,还是有助于增长智慧的。
孩子自己推自己 》父母推自己(也就是总能走到父母的前头),应该就算是“自推”了。
书籍当然也是要读的(我读的育儿书应该不下十本),但在紫檀一年多的浸润和讨论(以及venting)也很有帮助。不过你提醒我了,我今天上紫檀超时了,得去做其他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