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答:为什么中国人的逻辑没有如西方一样成为系统方法?
【引】中国人的逻辑没有如西方一样成为系统方法,可能是中国人的逻辑太弱,也可能是中国人的逻辑不弱,只是中国不喜欢这种分析方法。……当然,如果有其他可能原因,欢迎您提出来。如果您能论证别的原因存在,俺愿意收回相关判断并且道歉。”
隔壁薛大爷养了一只猫,他把它关在一个漆黑的小盒子里。他老婆说,老薛啊,你快去听听有喘气声不?没喘气儿猫猫肯定死掉啦!老薛眯起小眼睛一笑,答道:你要跳出小盒子想想,猫猫只有两种可能吗?绝不!
答案我们都知道了。
那么,中国人的逻辑没有西方那样的系统和方法,除了逻辑强弱,还有其它原因吗? 一定有的。
中国古代有不少的强项,比如八卦算命,其理论体系浩如烟海,《易经》自不必提,什么《麻衣神相》、《神相铁关刀》、《相学肇新》、《相学大全》、《神相全编》、《子平遗书》等等等等,举不胜举。另一方面,中国的烹饪举世无双,色香味不输任何国家的菜肴,但除了一些菜品食谱杂乱的记载(如《饮膳正要》《饮食须知》等),却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Gastronomy(美食学?)系统。
究其原因,恐怕是中国人不太热衷分析归纳,加上中国人的实用主义,逻辑这玩意儿,不像算命有利可图,至于做饭,那是妇人家的事,君子毕竟要远离庖厨嘛。
第二种可能:中国人的逻辑根本没有遵循西方的线性架构,而是非线性的,其特征是从整体出发,关注相互关系(人际关系,道德伦理,长幼有序等),从天人合一出发将自然现象与人和社会现象联系起来,再就是中国文化服从圣人权威,后世只能为往圣继绝学。
这样的一套体系与西方南辕北辙,当然无法生产如西方那样的逻辑系统与方法。
第三种可能。其实中国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了逻辑的萌芽,比如《墨辩》,也被称为墨辩逻辑。它包含名、辞、说三种基本的思维形式和由故、理、类三物构成的逻辑推理。梁启超和胡适都曾尝试将墨辩与西方逻辑系统进行对接,胡适甚至认为墨辩有类似三段论的推理。
然而,当柏拉图在阿卡德穆学院中为逻辑学奠基之时,墨子却东奔西走,为各路诸侯排忧解难。
春秋战乱,使得那个时代的先贤以及他们的理论都无法得到充分发展的空间,特别是,儒学被“定于一尊”后,其余的“旁门左道”都被丢弃在历史的废纸篓里了。所以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科学的落后,是因为墨辩的失传。
还有人认为,逻辑是花朵,语言是土壤,那么汉语的土壤怎么可能结出西方逻辑系统呢?
另外,欧洲有一大批的哲学家前赴后继的研究逻辑,于是形成了一个”学“,正如起源于法国的Cuisine française,除了宫廷美食,还有大批的贵族阶层共同培育了一种饮食文化,才有了美食的鉴赏,形成了Gastronomy。而中国,除了老佛爷能享用满汉全席,老百姓能果腹就不错了,谈何美食”学“呢?所以凭墨子个人之力,也不可能形成西方那样系统的学问。
结论,中国没有西方那套逻辑系统,可能与逻辑的强弱有关,也可能是别的其它原因。
当然啦,我是不指望什么“道歉”的,因为弯弯绕们总会有无数的理由来用车轱辘把你绕昏过去。
中国式逻辑与西方逻辑之间究竟是缺陷还是差异?其实有人早就说过:世界上有两种逻辑。一种叫逻辑,另一种叫“中国逻辑”。
而西餐就没那么多花样,功夫都在摆盘上。当然,定量化的好处就是适合工业化快餐。
可这和逻辑强弱有关系吗?定量意识强就是逻辑意识强吗?
象形文字出现的时候中国人没有思维吗?是象形文字造就了中国人的思维还是中国人的思维造就了象形文字?
我真的糊涂了
您常犯二元对立的毛病,别人批评传统文化,你就说别人认为传统文化一无是处,别人说象形文字禁锢思维,你就说别人的意思是字母文字就没有禁锢,不搭嘛。
量化,是经典逻辑的特征,固有数理逻辑。量化也是科学的基本特征。定量意识强就是逻辑意识强——可以这么说。
工农兵学商,商业一直是受打压的。商人逐利,很自然要求流通和扩大再生产,要求技术创新工业化,进而支持科学发展。逻辑,实验,数学,医学等学科自然会收到重视。而专制者更注重一个封闭稳定的体制,抵制创新,也包括技术创新。科举制度化以后,人才都追求当官进入这个体制。别的领域(“奇技淫巧”)的发展就受这个粗陋畸形的官体制限制住了。秦始皇统一之后,干的一件事就是焚书坑儒。老毛也说过焚书坑儒这件事共产党要百倍于秦始皇。金三胖只发展军事不开放商业也是类似思路。新知识是专制者不喜欢的,民可由使之,不可使知之。
把这个字拿给说不同语言的人看。
再拿一个字母文字的对应词(比如turtle)给不同的人看。看哪个传达成本高,哪个更容易传达意思?
一种叫足球,另一种叫中国足球
我奶奶只用一把黄豆,就能变出几块豆腐,然后煎炸蒸钞,豆腐就能翻出好几种花样,配以不同佐料,美味举世无双
吃不饱,不代表不能把有限的食材做出美味,是吧?
但有时候也能引起思考
五,中国文化缺乏寻根问底的意愿,却不乏打马虎的倾向
性地证明了贴主的伪逻辑思维。
导致绝大部分中国人都不讲逻辑,在与利益有冲突的时候,只讲利益.中国人几千年以来都是多标
所有的拼音文字都是从腓尼基字母来的,特征就是5个元音
learning. so there is no analogus Logic to Ancient Greek.
“复杂”来解释“简单”,用“更复杂”来解释“复杂”,所以他们不需要“逻辑”体系。
试答:为什么中国人的逻辑没有如西方一样成为系统方法?
【引】中国人的逻辑没有如西方一样成为系统方法,可能是中国人的逻辑太弱,也可能是中国人的逻辑不弱,只是中国不喜欢这种分析方法。……当然,如果有其他可能原因,欢迎您提出来。如果您能论证别的原因存在,俺愿意收回相关判断并且道歉。”
隔壁薛大爷养了一只猫,他把它关在一个漆黑的小盒子里。他老婆说,老薛啊,你快去听听有喘气声不?没喘气儿猫猫肯定死掉啦!老薛眯起小眼睛一笑,答道:你要跳出小盒子想想,猫猫只有两种可能吗?绝不!
答案我们都知道了。
那么,中国人的逻辑没有西方那样的系统和方法,除了逻辑强弱,还有其它原因吗? 一定有的。
中国古代有不少的强项,比如八卦算命,其理论体系浩如烟海,《易经》自不必提,什么《麻衣神相》、《神相铁关刀》、《相学肇新》、《相学大全》、《神相全编》、《子平遗书》等等等等,举不胜举。另一方面,中国的烹饪举世无双,色香味不输任何国家的菜肴,但除了一些菜品食谱杂乱的记载(如《饮膳正要》《饮食须知》等),却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Gastronomy(美食学?)系统。
究其原因,恐怕是中国人不太热衷分析归纳,加上中国人的实用主义,逻辑这玩意儿,不像算命有利可图,至于做饭,那是妇人家的事,君子毕竟要远离庖厨嘛。
第二种可能:中国人的逻辑根本没有遵循西方的线性架构,而是非线性的,其特征是从整体出发,关注相互关系(人际关系,道德伦理,长幼有序等),从天人合一出发将自然现象与人和社会现象联系起来,再就是中国文化服从圣人权威,后世只能为往圣继绝学。
这样的一套体系与西方南辕北辙,当然无法生产如西方那样的逻辑系统与方法。
第三种可能。其实中国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了逻辑的萌芽,比如《墨辩》,也被称为墨辩逻辑。它包含名、辞、说三种基本的思维形式和由故、理、类三物构成的逻辑推理。梁启超和胡适都曾尝试将墨辩与西方逻辑系统进行对接,胡适甚至认为墨辩有类似三段论的推理。
然而,当柏拉图在阿卡德穆学院中为逻辑学奠基之时,墨子却东奔西走,为各路诸侯排忧解难。
春秋战乱,使得那个时代的先贤以及他们的理论都无法得到充分发展的空间,特别是,儒学被“定于一尊”后,其余的“旁门左道”都被丢弃在历史的废纸篓里了。所以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科学的落后,是因为墨辩的失传。
还有人认为,逻辑是花朵,语言是土壤,那么汉语的土壤怎么可能结出西方逻辑系统呢?
另外,欧洲有一大批的哲学家前赴后继的研究逻辑,于是形成了一个”学“,正如起源于法国的Cuisine française,除了宫廷美食,还有大批的贵族阶层共同培育了一种饮食文化,才有了美食的鉴赏,形成了Gastronomy。而中国,除了老佛爷能享用满汉全席,老百姓能果腹就不错了,谈何美食”学“呢?所以凭墨子个人之力,也不可能形成西方那样系统的学问。
结论,中国没有西方那套逻辑系统,可能与逻辑的强弱有关,也可能是别的其它原因。
当然啦,我是不指望什么“道歉”的,因为弯弯绕们总会有无数的理由来用车轱辘把你绕昏过去。
中国式逻辑与西方逻辑之间究竟是缺陷还是差异?其实有人早就说过:世界上有两种逻辑。一种叫逻辑,另一种叫“中国逻辑”。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简论汉文化存在的合理性 试答:为什么中国人的逻辑没有如西方一样成为系统方法? 奔跑少年的背后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 西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而西餐就没那么多花样,功夫都在摆盘上。当然,定量化的好处就是适合工业化快餐。
可这和逻辑强弱有关系吗?定量意识强就是逻辑意识强吗?
象形文字出现的时候中国人没有思维吗?是象形文字造就了中国人的思维还是中国人的思维造就了象形文字?
我真的糊涂了
您常犯二元对立的毛病,别人批评传统文化,你就说别人认为传统文化一无是处,别人说象形文字禁锢思维,你就说别人的意思是字母文字就没有禁锢,不搭嘛。
量化,是经典逻辑的特征,固有数理逻辑。量化也是科学的基本特征。定量意识强就是逻辑意识强——可以这么说。
工农兵学商,商业一直是受打压的。商人逐利,很自然要求流通和扩大再生产,要求技术创新工业化,进而支持科学发展。逻辑,实验,数学,医学等学科自然会收到重视。而专制者更注重一个封闭稳定的体制,抵制创新,也包括技术创新。科举制度化以后,人才都追求当官进入这个体制。别的领域(“奇技淫巧”)的发展就受这个粗陋畸形的官体制限制住了。秦始皇统一之后,干的一件事就是焚书坑儒。老毛也说过焚书坑儒这件事共产党要百倍于秦始皇。金三胖只发展军事不开放商业也是类似思路。新知识是专制者不喜欢的,民可由使之,不可使知之。
把这个字拿给说不同语言的人看。
再拿一个字母文字的对应词(比如turtle)给不同的人看。看哪个传达成本高,哪个更容易传达意思?
一种叫足球,另一种叫中国足球
我奶奶只用一把黄豆,就能变出几块豆腐,然后煎炸蒸钞,豆腐就能翻出好几种花样,配以不同佐料,美味举世无双
吃不饱,不代表不能把有限的食材做出美味,是吧?
但有时候也能引起思考
五,中国文化缺乏寻根问底的意愿,却不乏打马虎的倾向
性地证明了贴主的伪逻辑思维。
导致绝大部分中国人都不讲逻辑,在与利益有冲突的时候,只讲利益.中国人几千年以来都是多标
所有的拼音文字都是从腓尼基字母来的,特征就是5个元音
learning. so there is no analogus Logic to Ancient Greek.
“复杂”来解释“简单”,用“更复杂”来解释“复杂”,所以他们不需要“逻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