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某网友一直说我数学弱证据不足。那证据不足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是悬置判断,也就是我们应该说“不知道是不是缺陷”。但这位网友将“不知道是”直接扔去一边,只是发明各种理论,强调不是缺陷不是缺陷不是缺陷。
该网友的发明如下。
提问:我们现在有茶和咖啡,在不知道是茶还是咖啡时,我们如何否定不是咖啡? 简单,我们先分两个集合,一个集合叫饮料,其中包括的元素有茶和咖啡。另一个集合叫咖啡,有元素咖啡。分好了,现在任何人只要说是咖啡,我们就能指责他不守规矩,因为不知道咖啡之所以是咖啡的原因前(另一个有趣的规定,参见我上一篇假两难对此类逻辑的讨论),我们只能说饮料。我们还能以此为理由,一直说不是咖啡不是咖啡不是咖啡。然而,我们在这里说不是“咖啡”时,否定的并不是作为“元素”的咖啡,而是作为“集合名”的咖啡,我们其实要说得是,饮料集合不是咖啡集合。一词二义,这个在逻辑上就叫作歧义。
所以当我们讨论是不是“缺陷”时,我们是在讨论元素本身,而某网友在讨论的是,我们竟然敢用他随手发明于是我们并不知道的“集合”缺陷,而不是另一个集合“差异”。
当我们正常分类时,集合之间的元素应该是没有交叉的,比如说,咖啡既然已经在饮料集合,那便不能在咖啡集合。为什么呢?除了容易导致歧义,我们也远离了元素讨论本身。另外,如按照如上方法,我们用“优势”代替“缺陷”,也能得出一样的结果。比如,我们说该网友逻辑清晰。按照如上分类,在我们没充分证明(充分按照该网友标准,要从古至今,从头至尾,不到最后一刻,我们怎么能妄下结论呢?)且知道该网友为什么逻辑清晰前,我们不能说他逻辑清晰,只能说他有差异。所以只要他一提他逻辑清晰,我们就要遵循他的规则,告诉他你不清晰你不清晰你不清晰,因为很明显他尚不在“逻辑清晰”集合里呢。
下面我再多讨论一个小陷阱:稻草人谬论(Straw Man Falllacy)。
还记得上回,我们停在了讨论“作不出数学基础题”推不推得出“我数学弱”这个命题上。
鉴于该网友的立场是认为没有缺陷,而我们的论据是我作不出数学题,我只能推出他认为作不出基础数学题可以(possible)推出数学不弱”。
然后这位网友反应迅速,立即回应道:“推不出数学弱”不意味着“推出数学不弱”。
老实说,这是我和这位网友辩论了这么久,他说得最有逻辑的一句话。我也很开心能看到他,在几乎每一个逻辑帖里宣称我没学好逻辑学,竟然将“推不出数学弱”等同于“推出数学不弱。”
当然,如果真如他所叙,我当然是犯了逻辑错误,但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可以推出数学不弱”并不是从“推不出数学弱”里来的,而是从他一直强调“不是缺陷”的各种论证来的。
于是这里,我们就谈到了我题目中提到的非形逻小陷阱:稻草人。
这个小陷阱非常普遍,也就是当对方找不到可以攻击的点时,他可以设置一个和对方论点或论证过程很相似,但其实不存在的靶子来进行攻击。
比如,他确实在尝试论证“推不出数学弱”,我也确实说了他其实在论证“推出数学不弱”。但这应该不能直接掐头去尾,概括为我作了“推不出数学弱”等同于“推出数学不弱”的推论吧?
接着,我们来用事实检验一下,该网友有没有在“推出数学不弱”的可能性上作文章呢?有目共睹,他一直在作的,不就是想从“作不出基础数学题”可以证明“数学不弱”吗?
有一个“热心网友”还为“我们”提供了例子,一个是数学家Ramanujan,这位同志不知逻辑为何,也不知道数学的proof正规要怎么写,所以他应该会作不出很多数学基础题。
另一个是数学家Grothendieck, 有一次他作关于质数的演讲,竟然将51当作了质数(51能被3和17整除,所以不是质数)。
这两个例子举得特别好,因为如果我论证作不出基本数学题推得出数学弱,就有第一个例子反证,如果是一次没考好推得出数学弱,就有第二个例子反证。
然而有趣的是,难道这两个例子不是在尝试证明作不出基本数学题可以推出数学不弱吗?因为很显然,以上两位数学家肯定数学都不弱。
如果某位网友说,这不是他举的例子,他并没有一直在尝试论证作不出基本数学题可以推出数学不弱,他只是认为作不出基本数学题证据不足,不足以推出任何结论。
于是问题来了,您在前面可没少举例,什么您的老师从小数学不好,但最后拿了奥数金银牌。您这证得可不只是证据不足,您这不就是在证明作不出数学题可以推出数学不弱吗?
一个正常人走在街上,迎面走来一人指着他说:你缺了一撮头发。
我想这人最多摸一下头顶然后继续走他的路,或骂一句:深井冰!
什么样的人 才会追着人家不厌其烦的辩解:我不缺头发,我不缺头发,我不缺头发……我只是和你不一样,不一样,我的鼻子比你好看,耳朵比你大……
大约有两种可能,1此人自己是深井冰,2此人的确是秃子,还带了廉价的假发
该网友的立场是,认为“推,不,出,有缺陷”。不是“推出没有缺陷”。
您这是视力不够,理解力不够,还是逻辑能力不够啊。
所以我应该是以您的“逻辑”为准呢?还是以您的实际行动为准呢?
因为某网友一直说我数学弱证据不足。那证据不足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是悬置判断,也就是我们应该说“不知道是不是缺陷”。但这位网友将“不知道是”直接扔去一边,只是发明各种理论,强调不是缺陷不是缺陷不是缺陷。
该网友的发明如下。
提问:我们现在有茶和咖啡,在不知道是茶还是咖啡时,我们如何否定不是咖啡? 简单,我们先分两个集合,一个集合叫饮料,其中包括的元素有茶和咖啡。另一个集合叫咖啡,有元素咖啡。分好了,现在任何人只要说是咖啡,我们就能指责他不守规矩,因为不知道咖啡之所以是咖啡的原因前(另一个有趣的规定,参见我上一篇假两难对此类逻辑的讨论),我们只能说饮料。我们还能以此为理由,一直说不是咖啡不是咖啡不是咖啡。然而,我们在这里说不是“咖啡”时,否定的并不是作为“元素”的咖啡,而是作为“集合名”的咖啡,我们其实要说得是,饮料集合不是咖啡集合。一词二义,这个在逻辑上就叫作歧义。
所以当我们讨论是不是“缺陷”时,我们是在讨论元素本身,而某网友在讨论的是,我们竟然敢用他随手发明于是我们并不知道的“集合”缺陷,而不是另一个集合“差异”。
当我们正常分类时,集合之间的元素应该是没有交叉的,比如说,咖啡既然已经在饮料集合,那便不能在咖啡集合。为什么呢?除了容易导致歧义,我们也远离了元素讨论本身。另外,如按照如上方法,我们用“优势”代替“缺陷”,也能得出一样的结果。比如,我们说该网友逻辑清晰。按照如上分类,在我们没充分证明(充分按照该网友标准,要从古至今,从头至尾,不到最后一刻,我们怎么能妄下结论呢?)且知道该网友为什么逻辑清晰前,我们不能说他逻辑清晰,只能说他有差异。所以只要他一提他逻辑清晰,我们就要遵循他的规则,告诉他你不清晰你不清晰你不清晰,因为很明显他尚不在“逻辑清晰”集合里呢。
下面我再多讨论一个小陷阱:稻草人谬论(Straw Man Falllacy)。
还记得上回,我们停在了讨论“作不出数学基础题”推不推得出“我数学弱”这个命题上。
鉴于该网友的立场是认为没有缺陷,而我们的论据是我作不出数学题,我只能推出他认为作不出基础数学题可以(possible)推出数学不弱”。
然后这位网友反应迅速,立即回应道:“推不出数学弱”不意味着“推出数学不弱”。
老实说,这是我和这位网友辩论了这么久,他说得最有逻辑的一句话。我也很开心能看到他,在几乎每一个逻辑帖里宣称我没学好逻辑学,竟然将“推不出数学弱”等同于“推出数学不弱。”
当然,如果真如他所叙,我当然是犯了逻辑错误,但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可以推出数学不弱”并不是从“推不出数学弱”里来的,而是从他一直强调“不是缺陷”的各种论证来的。
于是这里,我们就谈到了我题目中提到的非形逻小陷阱:稻草人。
这个小陷阱非常普遍,也就是当对方找不到可以攻击的点时,他可以设置一个和对方论点或论证过程很相似,但其实不存在的靶子来进行攻击。
比如,他确实在尝试论证“推不出数学弱”,我也确实说了他其实在论证“推出数学不弱”。但这应该不能直接掐头去尾,概括为我作了“推不出数学弱”等同于“推出数学不弱”的推论吧?
接着,我们来用事实检验一下,该网友有没有在“推出数学不弱”的可能性上作文章呢?有目共睹,他一直在作的,不就是想从“作不出基础数学题”可以证明“数学不弱”吗?
有一个“热心网友”还为“我们”提供了例子,一个是数学家Ramanujan,这位同志不知逻辑为何,也不知道数学的proof正规要怎么写,所以他应该会作不出很多数学基础题。
另一个是数学家Grothendieck, 有一次他作关于质数的演讲,竟然将51当作了质数(51能被3和17整除,所以不是质数)。
这两个例子举得特别好,因为如果我论证作不出基本数学题推得出数学弱,就有第一个例子反证,如果是一次没考好推得出数学弱,就有第二个例子反证。
然而有趣的是,难道这两个例子不是在尝试证明作不出基本数学题可以推出数学不弱吗?因为很显然,以上两位数学家肯定数学都不弱。
如果某位网友说,这不是他举的例子,他并没有一直在尝试论证作不出基本数学题可以推出数学不弱,他只是认为作不出基本数学题证据不足,不足以推出任何结论。
于是问题来了,您在前面可没少举例,什么您的老师从小数学不好,但最后拿了奥数金银牌。您这证得可不只是证据不足,您这不就是在证明作不出数学题可以推出数学不弱吗?
一个正常人走在街上,迎面走来一人指着他说:你缺了一撮头发。
我想这人最多摸一下头顶然后继续走他的路,或骂一句:深井冰!
什么样的人 才会追着人家不厌其烦的辩解:我不缺头发,我不缺头发,我不缺头发……我只是和你不一样,不一样,我的鼻子比你好看,耳朵比你大……
大约有两种可能,1此人自己是深井冰,2此人的确是秃子,还带了廉价的假发
该网友的立场是,认为“推,不,出,有缺陷”。不是“推出没有缺陷”。
您这是视力不够,理解力不够,还是逻辑能力不够啊。
所以我应该是以您的“逻辑”为准呢?还是以您的实际行动为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