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子厚问舟

d
dhyang_wxc
楼主 (文学城)
柳子厚问舟

 

杨道还 10/15/2023

 

柳子厚谪永州,雪夜幽恨难眠,倚杖出,独观永山永水以遣怀。天地茫茫,惟见一山一水一钓翁。翁归理舟,子厚乘间而问之曰:“丈人独钓于寒江,波急舟浅,而若无忧惧,其有道术乎?”

 

翁曰:“我无道术,生、长于斯,稔熟尔。然而亦有说。”

 

翁曰:“古者刳木为舟,利木性也;剡木为楫,溯上以流下,利水性也。浮沉动静,皆物性也,然假于物不足以为舟。

 

木浮于水,而金沉之。巧匠捶金以为舟,假于器识也。纷纷然舟船舸舫之为用江海,固非汲汲格物者能知。

 

帝尧时,有贯月槎,浮绕四海,周而复始。又星槎浮海而至天河,茫茫忽忽,不觉昼夜。固非巧于器者能知。若夫载华岳,振河海,日月为帆,冯翼惟像而浮焉。人莫知其形,而以象求之。

 

人能有所及,舟车通之。通者,舟之德也。九州水,四渎八流而至海,风雨兴浪焉。舟人所处,三尺微澜也,而慎之如骇浪,则安。子其安否?”

 

言毕,子厚无言,而翁去。

中间小谢
馮翼惟像。舟人有莊子的氣度。

每當用現成的知識去探究世界和存在本身,會有绠短汲深之限。

s
stonebench
确有齐物气度

大矣哉!

d
dhyang_wxc
呵呵,你们两个好sharp呀。这篇是读完《齐物论》有感,就这那股气儿写的。
d
dhyang_wxc
我觉得,平面几何的点线面这类的东西,属于器的level;到了非欧几何,才有点儿象的意思。

也就是说,物、器、和象中,器可以从两边(物或象)达到:未必绝对客观。例如印度的数学王子。实际上,根据迈克尔·波兰尼,爱因斯坦至少是从两边来的(物和象)。

山水苍茫
道还兄妙文,颇似柳河东文风,赞!读之有感,为小诗放上。
为人父
妙文!舟翁得老庄真谛了。
有言
好像这些泛舟湖上的不乏这样人物。-:)
盈盈一笑间
Wow, 文言文写作,厉害了。诗经体和文言文,我都还没试过。但很有兴趣。如果想学习,该怎么练习呢?请教一下。:)
d
dhyang_wxc
多谢为兄,有言兄。:)
d
dhyang_wxc
据说林纾学会古文,就是熟读《史记》,而且是不全的一部。

我的经验,这个是对的。初到美国,那时乏书没网,就读《史记》解闷儿。读着读着,就开始用古文思考了。

盈盈一笑间
读《史记》解闷儿。。。膜拜一下。:))
d
dhyang_wxc
呵呵,你这么一说,是好像有点儿。。。

不过,我有个朋友,考大学时,他觉得数理化没啥可学的了,就把汉语字典里的冷僻字都背了下来。相比来说,我还属于正常。。。范围。。。

s
stonebench
神仙

也扎堆啊

中间小谢
無獨有偶,我也是通讀史记兩遍學文言的。看来史记是好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