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乱华也可以看成是胡人汉化的过程,虽然比较动荡痛苦。
汉化非血统,非礼仪,非制度,而是胸怀与眼界。
汉化之所以名为汉化,只是汉人先展现它的图景,故以汉为名。
有此天下为一的胸怀,胡人即汉。
没有这样的胸怀,汉人即胡。
这样的世界观如果真实,必然推出对应的思想,制度,礼仪,习俗。
反之则不一定。
制度上的体现就是大一统。
汉人在这个地区先实现,是因为汉人先有这个思想。
汉人先有这个思想,是因为汉人有这个语言。
这个语言最利于体验真实描述真实。
胡人之所以汉化,是思想上的觉悟。
不觉悟,就是胡,糊涂的胡,胡乱的胡。
觉悟了,就是明,明白的明,光明的明。因汉已先注册,故假称为汉。
在这个意义上,汉化就是觉悟化,离真实面貌近了一步。
离真实面貌近一步,就是离人群相处与发展的核心原则近了一步。
这个核心原则之一是一视同仁。万民皆以一视之,以仁待之。
基于此,凡是趋近文明的群体,最后都要汉化。
不汉化,就是胡,胡涂的胡。
哈哈哈。
https://www.chinanews.com.cn/gn/2021/03-26/9441319.shtml
死于句下者,是愿者也
林肯说:不能永久欺骗所有人。
前一句是他说的,后一句是我加的。
唯天同视一切异皆为同。
唯我则于一切同中取其异。
前者有分时但不碍合;后者有合时难免要分。
五胡精英得闻天道且有志于天道,则注定与汉融合。
日本没有学到真正的天命,吃了原子蛋是兽性未泯自遗其咎。
当然,俺也不是想不清楚,而是没有这么开阔的视野,无从想起也
大致能想到两点:
1. 中国的汉字:各地说起来不一样,写起来却一样,这极大地缩小了不同地域说不同方言/语言的人的心里距离!西方用拼音文字,说和写都不一样,普通人交流困难大,心里距离很难克服!
2. 中国相对封闭的环境:除了汉文化,没有另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西方则因地理上的开放而具有更多的文化多样性从而有不同选择。
的吧
千百年来都不变,近些年花了很大力气才哄着他们转变了一部分,还是因为孩子上学。
但维吾尔族就早早住上农家庭院了,不仅同化了以前的原住民,还同化了比他们更加强大的蒙古人,天时、地利、人和,当然宗教效应是助力。这应该属于胡化吧
应该是不同的角度。
因为这个角度也不能解释链接文章中解释的现象:
1. 其他民族有能力消灭或者至少拒绝使用汉字,但他们没有。
2. 他们有能力部分或者全部占领这个封闭的区域,推行或者至少保持他们的文化(如欧洲蛮族那样),但他们没有。
who 者,胡也。
有一门学问,叫认识语音学(真的吗?俺觉得有,如果还没有,以后应该会有):有一些声音与特定的意思相关。不同语言能在这个声音上找到相通点。
胡就是其中之一。
俺以前写过一贴。
大意是 胡 就是不清楚,与英文的who (胡)why(胡爱) what (胡恶特)相通。
胡人,就是礼仪文明不具之人。
胡说,就是不知所云的说。
"Long" must sound pretty long ~ ~
有些意像多維度合流,便在不同的語言裡肯定了同一个音。
如吾前述,語言的生成,在詩意與哲學之間回蕩。
五祖初见六祖,嘲弄他是蛮人,六祖回嘴,五祖也就认栽。
十余年前,有报道,上海一婆婆拾得收养一黑人弃婴,上学难,记者采访,婆婆抚黑孩之头,说:“多好的孩子,就是黑点儿。”她的观念里,先是个孩子,其余都是末事,她大概也不能分辨。
可以参考80年代到本世纪初东土对西式生活方式的追求。相似地是罗马和希腊。最初,罗马之于希腊,就是蛮夷。后来,罗马虽灭希腊,本质上却希腊化了,大体也源于对希腊精神和物质生活方式的羡慕和向往。
五胡乱华也可以看成是胡人汉化的过程,虽然比较动荡痛苦。
汉化非血统,非礼仪,非制度,而是胸怀与眼界。
汉化之所以名为汉化,只是汉人先展现它的图景,故以汉为名。
有此天下为一的胸怀,胡人即汉。
没有这样的胸怀,汉人即胡。
这样的世界观如果真实,必然推出对应的思想,制度,礼仪,习俗。
反之则不一定。
制度上的体现就是大一统。
汉人在这个地区先实现,是因为汉人先有这个思想。
汉人先有这个思想,是因为汉人有这个语言。
这个语言最利于体验真实描述真实。
胡人之所以汉化,是思想上的觉悟。
不觉悟,就是胡,糊涂的胡,胡乱的胡。
觉悟了,就是明,明白的明,光明的明。因汉已先注册,故假称为汉。
在这个意义上,汉化就是觉悟化,离真实面貌近了一步。
离真实面貌近一步,就是离人群相处与发展的核心原则近了一步。
这个核心原则之一是一视同仁。万民皆以一视之,以仁待之。
基于此,凡是趋近文明的群体,最后都要汉化。
不汉化,就是胡,胡涂的胡。
哈哈哈。
https://www.chinanews.com.cn/gn/2021/03-26/9441319.shtml
死于句下者,是愿者也
林肯说:不能永久欺骗所有人。
前一句是他说的,后一句是我加的。
唯天同视一切异皆为同。
唯我则于一切同中取其异。
前者有分时但不碍合;后者有合时难免要分。
五胡精英得闻天道且有志于天道,则注定与汉融合。
日本没有学到真正的天命,吃了原子蛋是兽性未泯自遗其咎。
当然,俺也不是想不清楚,而是没有这么开阔的视野,无从想起也
大致能想到两点:
1. 中国的汉字:各地说起来不一样,写起来却一样,这极大地缩小了不同地域说不同方言/语言的人的心里距离!西方用拼音文字,说和写都不一样,普通人交流困难大,心里距离很难克服!
2. 中国相对封闭的环境:除了汉文化,没有另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西方则因地理上的开放而具有更多的文化多样性从而有不同选择。
的吧
千百年来都不变,近些年花了很大力气才哄着他们转变了一部分,还是因为孩子上学。
但维吾尔族就早早住上农家庭院了,不仅同化了以前的原住民,还同化了比他们更加强大的蒙古人,天时、地利、人和,当然宗教效应是助力。这应该属于胡化吧
应该是不同的角度。
因为这个角度也不能解释链接文章中解释的现象:
1. 其他民族有能力消灭或者至少拒绝使用汉字,但他们没有。
2. 他们有能力部分或者全部占领这个封闭的区域,推行或者至少保持他们的文化(如欧洲蛮族那样),但他们没有。
who 者,胡也。
有一门学问,叫认识语音学(真的吗?俺觉得有,如果还没有,以后应该会有):有一些声音与特定的意思相关。不同语言能在这个声音上找到相通点。
胡就是其中之一。
俺以前写过一贴。
大意是 胡 就是不清楚,与英文的who (胡)why(胡爱) what (胡恶特)相通。
胡人,就是礼仪文明不具之人。
胡说,就是不知所云的说。
哈哈哈。
"Long" must sound pretty long ~ ~
有些意像多維度合流,便在不同的語言裡肯定了同一个音。
如吾前述,語言的生成,在詩意與哲學之間回蕩。
五祖初见六祖,嘲弄他是蛮人,六祖回嘴,五祖也就认栽。
十余年前,有报道,上海一婆婆拾得收养一黑人弃婴,上学难,记者采访,婆婆抚黑孩之头,说:“多好的孩子,就是黑点儿。”她的观念里,先是个孩子,其余都是末事,她大概也不能分辨。
可以参考80年代到本世纪初东土对西式生活方式的追求。相似地是罗马和希腊。最初,罗马之于希腊,就是蛮夷。后来,罗马虽灭希腊,本质上却希腊化了,大体也源于对希腊精神和物质生活方式的羡慕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