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说书法,不时打打岔

姚顺
楼主 (文学城)

 

 

 

离开字说书法的,听它干嘛!

 

不写字的评书法,干嘛去听!

 

逼少儿冬练数九,夏练三伏于书法的,不比朗朗的父亲,虎妈好到哪儿去。

 

少儿就练书法的就叫“童子功”的,很扯;少儿练书法的,容易养成装的毛病,很衷言。少儿书法家的背后,站着的大人,说十有十心术不正,过份;说十有九,有漏。

 

少儿书展,可看作大人坏走T台。

 

篆字,要么极深厚,如李斯小篆;要么就是个字,如大部分留下的碑刻。

 

隶书,最多的,只见字,而且是写的人不见得认识所写的字。后人觉得好,不是前人写得好,多是后人看得好。许多竹简,要不刻得东倒西歪,要不写得粗细失控,后人临摹不误分毫以炫,属于*****后看走眼。

 

苞浆,是艺术上的地沟油。好这一口,是你自己有怪癖,于人于己不卫生。

 

钟繇的字,有学问,他的字本身就是学问。

 

史孝山的《出师颂》,是篇好字,当时的秘书当都能写成这样。好看不耐看,手巧心不深。什么时候都能写成这样,写它,是他们的上班。

 

章草,多半如此。后来的楷书,行草的连笔,简写,许多来自章草(像

智永和怀素写的正草对照帖)。只是,原本的章草是为了速记,后来的章草,是为了好看,通常写得比因为嫌繁嫌烦才写成章草的篆隶还慢(如康生的字)。

 

二王的字,本身就是书法史。他们说的“字字有意,一字多体”,胸中没书,书外没书,做不到。此为唐初诸贤临摹《兰亭集序》,费老了力,连笔误都照着描,却形似神不似的一条原因。

 

后人书史的知识不见得比二王少,但却没有他们的时间节点:隶由楷的转变。他们因此也多着后人没法具有的自然而然的篆隶修养,章草见识。

 

晋书好,晋书绝,在于字,更在于字背后的学问。

 

有晋代写经生的抄本传世。说明,写字是技术,得了法,不识字也能写。有如不少老和尚念经,不仅有口无心,还并不识字。

 

高手在民间,写一手好字是他们的高;好字却没多少书,说明着它们的出处“民间”是咋回事。

 

历来,中国人有不信专业之邪的传统。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政治上的。《商君书》《吕氏春秋》《韩非子》《论语》和稷下学派,其实是专业的政法学院。“帝王之术”千不好万不好,但专业于政这点上,让中国人不致一个劲地撒野,使陈胜起义,黄巾起义,黄巢举旗,李自成搅局,太平军翻天之类仅是插曲。

 

《四大名著》全是高考落榜生写的。这很为民间高手提气。致使落到笔头的中国的文章,短的气促,长的气衰。文章的审美,非浅即滥。是有若干灵气,可只成氲氤,不成气候。《红楼梦》和《人间喜剧》比,是不是很瘪三,很自恋癖。

 

诗有别裁,执剪的没有点艺术修养的墨水,裁一件可人的行;多裁几件,露馅。

 

可惜,中国人历来死吹“瞎猫碰上死耗子”的巧,导致有医有如无医的中医,有几大发明却被几十杆枪打得朝野仆伏。

 

书法,亦然。练死多少人?却就是没人总结出写字的笔法为何。孙晓云总结出来后,却又偏偏拧巴着说:只要写出好字,怎样执笔都行。

 

建立了学院,遇上天天翘课的,有什么办法?

 

就像三权分立,明摆着的理。就好一尊坐庄这一口,作,奈何?

 

南朝智永的字,少书,硬写。用“笔冢”唬人。实为练字的要不得,却在书史上辟有一页。

 

唐书,妥妥的官模样。书法的内涵却也不乏,可干巴干巴的筋啊肉啊里缠。字字有意,做到了,可那意,常常是察颜观色后附会的;一字多体的功夫也有,甚至做到了笔笔有出处,可就是鲜见纯个人的美倾向,靓心思。

 

唐初三杰的字,多么的早期海归样?围着皇上笔转广场舞:

 

颜字“大丈夫”,却折射出当今皇帝过肥的影子;柳字,很方阵,骨感为检阅。他们写给白己看的《祭侄文稿》和柳公权行书,才是他们的原形。真所谓,完全两个人。

 

就像历代高考试卷不乏好文章,也结集了,编纂了,直至“公车上书”,一副“书中自有颜如玉,黄金屋”的嘿嘿小样儿。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主要说书法,不时打打岔 又四点 出国之于大陆人,是偷跑。仍然是! 《报任安书》和《答苏武书》并读 十三点
铃兰听风
“微风思, 是树叶的簌簌之声”. 这“少儿书法” 调调, 看得心颤. 周末饭局, 你猜有什么搞笑的 ~ ~

一群西医医生轮流请一个中医医师把脉 (女友的老公是中医), 为什么? 不告诉你, 你自个琢磨 

“诗有别裁,执剪的没有点艺术修养的墨水,裁一件可人的行;多裁几件,露馅”, 你这可是赤裸裸地笑铃兰啊 ---- 今天我写诗了

D
Dayoufan
关于孙晓云总结笔法。

孙总结笔法的成就也应该放到历史背景里看。今人黄简(YouTube有他的教程)对笔法的研究总结更加集大成。今日看到台湾的陈秀玉老师的书法课程(也在YouTube)里也讲笔法,而且是承继商务印书馆早年的出版物。这说明至少在台湾,笔法一直是有继承的。不像大陆的启功/舒同等人,是革命和大字报体,于笔法不甚通达。

看过孙的视频,她的字太软了。说明笔法会了,不等于可以写好字。王羲之八面用锋,米芾也学,但他们的字的魅力不能光以用笔高超解释。王的俊逸妍美只有一部分来自用笔(包括侧锋)。

唐代书家除了法度日严,还是有不少个人风格的。比如褚遂良。颜真卿的字随着年龄段一变再变。欧阳询的字里隶书的余韵也明显(比如尤/尧等字的竖弯钩)。后世临摹学书者选择性地僵化了唐书的某些风格;当时的书风还是有鲜活个性化的一面。

D
Dayoufan
另附,关于笔法的传授。

黄简的一期视频讲到古人往往对笔法莫而不宣。颜真卿向张旭学书,张也不是倾囊相授。刘墉自己私下写字,多用捻管,但对弟子则只讲指死而臂力活的所谓龙筋执笔法。黄建跟老师学书十四五年期间,只有三次看到老师实际写字,其中两次还是撞见的。

当今的情况有所不同。网络视频的传播让学书者可以直观看到高手如何书写(也可以看到假高手如何丢丑)。很多视频又是近镜头多角度拍摄的。通过慢速播放,学习的人可以看到书者如何细微用笔用暗劲。

姚顺
谢谢讨论。很高兴听到内行话。 唐人的字有个性的多在尺牍之类的。 用笔法不一定写出好字,但一定写出有书法内涵的字
姚顺
也读过其他说笔法的议论。但孙晓云说得最清楚。

将去看你介绍的台湾两先生的议论。   二王等的隶书修养为后人所缺。总觉得有篆隶修养的人,作楷的营养丰富程度和只会行楷的不一样。    学书法,往往学不好人品,这与学手艺很像。屋漏痕,锥沙等说法都是话说一半的书法世故。君以为何?

D
Dayoufan
关于锥画沙。

我觉得这个说法并不玄虚。任何扎实练习中锋用笔超过一定时间(比如一年)的人都可以体会到笔锋(尤其是芯毫)的弹性,有明确的用笔锋如用刀剑锋的的感觉。用锋写字也会发出与纸的摩擦声(墨太湿时这个声音弱),类似锥画沙或刀画石的声音。没有这个基本功的人写字会在纸上飘来飘去,对线条的控制能力不够,因为没有对笔锋弹性的感觉反馈,就无法做到提按自如,一直保持对笔锋的驾驭。

至于屋漏痕,我还没有仔细读过它究竟是什么意思。

铃兰听风
看不太懂, 但觉好看. 谢谢亲爱的 Dayoufan.
铃兰听风
你不知道, 今天我多么高兴, 看到有人同你友好地讨论, 玩得来.
铃兰听风
底气十足 + 走心之作, 真好. 我想赌一把 ~ ~

这篇文章, 会被小编拉上城头首页 “示众” 的.

姚顺
将笔拿直了转笔而书,不像锥沙。只是涩,从而使每个笔划的每一个细节都在掌控之中。

笔拿不直,容易写飘。   写字忌滑笔,忌溜锋,直而捻,就不会了。君以为何?

D
Dayoufan
捻笔的人较少。

台湾的陈一郎写欧体,捻管特别多,尤其是写竖勾的时候。但据我看到的视频,大多数人不捻管,只用动手腕的方式达到同样效果。我提到的陈秀玉,也是写欧体的,就根本不捻管。捻笔主要的用法是转中锋和聚锋,但这不是必需的。陈一郎写竖勾用捻笔,是为了达到一笔写成欧体那个钝钝的竖勾。我觉得这也不是必需的。捻管的一个弊病是经有时候笔锋是绞成分叉的,写下一笔起笔就难了。

姚顺
写小楷,捻的幅度太小,几乎看不到。写大楷,其实也大不到哪儿去,捻只能一轮。

至于写斗方,那是另一回事。古人无大字,捻笔所致。  我没有碰到锋分叉的事儿。欧字的行书,捻笔的痕迹明显。唐初三杰,个个捻笔而书。

s
snowandlotus
姚先生这篇大部分很拽,拽得有趣:)也恭喜姚先生得一书法知己:)
s
stonebench
基本同意。只要保持笔毫与纸接触时的弹性就不必捻管转笔,指腕够活,笔锋会因弹性而自动调整方向。

拿笔在纸上画几个圆圈就明白了。不刻意转笔,笔锋也会自己调正,并不是上劲儿一样,越转越扭。

如果笔毫没弹性,比如长羊毫压成鈍角恢复不了圆直状态,或者用力在纸上按死了,不转笔横竖笔画粗细变化太大,那就需要转。

你说捻管弊在笔尖分叉,记得孙晓云好像说捻管可以减少分叉现象。

姚顺
转笔是晋人写字的不二之选的笔法。

立而书,不转笔,怎么写小字?   唐以后,有大字,转笔仍然,只是有了更多的对笔锋的要求。  转笔是技术,不去做,易成空谈。“只要弹性在,不必刻意转笔”就属于这一类。

d
dhyang_wxc
赞。道是一线天,收放有无间。非独我做主,亦非任自然。
D
Dayoufan
写得好。让我想起有人形容好的跑车

有抓地很牢好像在轨道上行驶的感觉。笔锋也要咬纸,转弯必有提顿蹬点发力(有人说是要笔锋顶一下纸,有人说是蹲笔)。写字作为修行,就是追求心-(身)手-笔的契合状态,大道-心-笔性随顺不二。

D
Dayoufan
澄清一下关于捻管与分叉。

看陈一郎的视频,他确实用捻管实现笔锋绞合写出有力的线条,用他的话来说就像毛巾拧在一起可以很刚性。但笔锋绞合了,下一笔怎么写就需要技巧了,因为锋毫不顺了。他写字几十年,能轻松往下写。新手就难了。

我练习过他的捻管写欧体竖勾的方法,写完常常就没有尖峰了。可是接着竖勾的笔画经常是撇或左点,两者都需要尖峰起笔。应该是我还没有掌握其中诀窍。

所以,我说的捻管可能造成笔锋分叉主要是写钩的时候较易发生,经过练习应该可以解决。

另外,我们现在讨论的捻管应该是行笔运笔过程中的动作。即使不这样捻管的人,也常会在笔画之间转动笔杆实现笔锋换面,这应该算另一个操作。

s
stonebench
赞细致清晰。其实捻与不捻,最多只能说明笔画形态,到结体层面就已经没有用了。

一种笔画技巧,远非关键。

 

d
dhyang_wxc
hehe, 有功夫!所谓契合,是心下降到了咬纸处,眼光反倒恍然。是这样否?
姚顺
捻管的幅度小到又明示不足以察觉,明示了也很难看出。

在写中小楷时。   分叉,不会发生在捻管中。    捻管几乎决定了字的基本结体。智永怀素写的楷草对应帖,说明着这个影响。“草书一出格,神仙认不得”,即指没有笔法的连笔。孙过庭的书谱,笔法严谨,其结体,巳成为后人行楷的标本。  捻管是秘方样的技术,许多细节,只有通过经验可得。历代许多说书法的,什么道啊,韵啊,美感啊,说的已是另一回事了。   干手艺活,得循一定的规矩和方法。启功说只要能写好字,什么执笔法都行。这比笔法成秘方还害人。    学笔法是收敛性的学习。它的意义在于:任何东西学精细了都不容易的教训和经验。     笔法和书法艺术不是一回事。混着扯,没法说。

姚顺
笔管执以直,有逆锋的感觉也无妨,这时,即所谓“咬纸”。缓行,运笔到位。

应当没有顿笔,只有压。近来,觉得在写捺和家字头时,可用压笔的方式处理,这有点像章草。提顿,不应该有。每一笔从头到尾都在掌控之中,惟有捻笔可为。

姚顺
喜欢说有细节可究的话题。由此会岔开来想到其他。

没有细节可究的知识打底,很容易成扯。

D
Dayoufan
如果能一直稳稳压着写即是高手。

看到一些书法老手,如台湾的施春茂和陈秀玉,写欧楷的钩通常都是分两笔写。以他们的功力,一笔出钩应该还是可以完成的。为什么分两笔写?除了自小的学习习惯,我觉得还有个原因就是避免败笔。正楷要求工稳精准,写作品尤其是大字时如何避免偶然失误就是个真实问题。一个笔势分成两笔或更多动作,动作更可控,前一个动作到位后再接下一个动作,可以避免复杂的一笔下去写不好无法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