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工作的时候,是有发年货的,九十年代还是个囊中相当羞涩的年代,发点啥心里都暖暖的,觉得单位多少有福利。 毕业离校的时候,单位派车来学校拉行李,一上车师傅就劈头盖脑训我们,“这些破烂,还让我跑一趟,以后啊,你们就负责自己找媳妇儿,单位里啥都发。”,这话也对,那时连房子都是分的。这话又不对,很快,房就不分了。 确实,那时除了房子,其他什么都发。入冬了,发羊肉卷,内蒙送来的好羊肉,冻成圆柱,原本可以直接上切片机切成涮羊肉片的。有家有口的,搁冰箱里慢慢吃,可以吃一冬天。单身同事有不大明白的,直接煮吧煮吧,在宿舍里吃顶着了,之后几天都吃不下饭。为这事单位下令,集体宿舍一律配上冰柜。 那个短缺时代,各地分支机构都给北京总部送东西。福建送来水仙花头,一个大口袋摊在处里,下班时一人抓几头回家,搁在养雨花石的水盆里,一直养到春节开花,可漂亮了。我没结婚,又是男的,对这也不感兴趣,留给老同事多抓几个回去,多的还可以送人。有一年不知何故,也带了头回宿舍胡乱养,中途出差顺道回家过年,回到北京时吓一跳,水仙长成大葱了,原来屋里暖气太热,光长叶子了。 大葱也有下属单位送,就是山东。从未见过一人那么高的大葱,而且跟小孩手臂一样粗,山东说那是专门出口日本的,北京也买不到。恰好单位好几个人出差,那天下班了我负责给大家送大葱,不然开了暖气的楼道里搁两天,葱就会腐烂发臭。六七捆葱拎到楼下,打了个丰田,那时北京最贵的出租,每公里2块钱呢。北到亚运村,南到天宁寺,圆满完成任务下来,150块钱,就为了几捆葱,90年代也算巨资了。幸好车资可以报销,但给马一龙知道,肯定要砍了。 话说这大葱确实好,葱白很嫩,生吃有甜味,难怪山东人爱吃大葱蘸酱,敢情吃的是那么好的葱。同宿舍的帅哥厨艺极好,周末就给我们露了一手葱爆羊肉,半地下室的集体宿舍,顿时蓬荜生香,只等人大快朵颐,风卷残云。如今帅哥早已定居香港,闺女疫情期间考进了JHU,娃直嚷嚷,这又是个给他压力的小姐姐。
90年代结婚后领导单位分东西多,大鱼大肉没少分,她还不会处理,都等我回去。。。
青鱼,带鱼,鲳鱼,鱿鱼,墨鱼,猪肉,牛肉,一人一只老母鸡,苹果,柑橘,砀山梨,金龙鱼食用油两桶,瓜子,糖果,外加华联或联华超市礼卡近千元,基本上年货不用买了 :)
当然房子也赶上了末班车 :)
唯一享受过单位的福利就是暑期去了学校的北戴河基地, 很好玩
上山下乡的是我高中老师。。。
我在上海读书。她在昆山政府办的皮包公司工作,福利很好。。。
今年回国吃的走地土鸡并没有当初的味道,四千八百一桌的大餐味道的确很好,但单个比鸡和牛肉还是不如当年。
不用找工作的年代挺美的
发点过节费,自己去买
我找了后门,没有交那2万培养费。
同学中自己找工作的人中可以看到奔波的景象,但现在看来当年没有找到好工作的人是最早跳槽走出国企去外企去深圳挣大钱的那帮人,留在当年似乎不错的单位的后来是越来越差了。
文化部的有位京剧艺术家是北京京剧院的叫童芷龄,她每天都在院子里练功调嗓子。
她弟弟可是全国人民都知道的大名鼎鼎的杨子容,上海京剧院的童祥龄。
我记得小学时候俺家是过年发几根香肠,还有一筐国光苹果,一箱橘子
后来到了高中,那些香肠咋变成炸弹一样的球形?而苹果也该为各个跟我的头一样大的日本红富士苹果,有板鸭.
那天我看"小巷人家",剧里父母把蜜饯,话梅和大白兔奶糖在家里东藏西藏,很多时候自己都忘记吃了,也想不起来藏哪里...感觉跟我家一模一样.我妈爱吃独食...好吃的零食家里到处藏,然后我就到处找...
既然我妈没告诉我她都买了啥,所以我经常毫不客气的把它们都吃光.
我小时候跟那个皮猴子很像的.
没有侨属的工作五年后才能走,不交培养费。
兄弟姐妹算旁系 :)
但是收培养费的理由是上学时没啥学费,(我大学时是一年200)。 后来都交学费了,不知道培养费还收不收。
留人,就说留下来的都有房。其实呢,留下来的大部分是准备走得更远的。。。
传说科大有个从导弹基地考来的,大领导到学校去说,我们去那个地方牺牲了孩子的教育,能出来一个科大的不容易,全基地但凡能有一点侨属关系,我们都可以开证明算他的。但是大家都是经过政审才能进导弹基地,真的没有。
每月都发:5斤肉和5斤蛋
经常或季节性发放:小米, 大米,苹果,梨, 桃, 橘子
过年发放: 醋, 鱼(大黄鱼,小黄鱼, 带鱼等),锦州大米,山西小米,牛肉,羊肉,水果
在国内工作的时候,是有发年货的,九十年代还是个囊中相当羞涩的年代,发点啥心里都暖暖的,觉得单位多少有福利。
毕业离校的时候,单位派车来学校拉行李,一上车师傅就劈头盖脑训我们,“这些破烂,还让我跑一趟,以后啊,你们就负责自己找媳妇儿,单位里啥都发。”,这话也对,那时连房子都是分的。这话又不对,很快,房就不分了。
确实,那时除了房子,其他什么都发。入冬了,发羊肉卷,内蒙送来的好羊肉,冻成圆柱,原本可以直接上切片机切成涮羊肉片的。有家有口的,搁冰箱里慢慢吃,可以吃一冬天。单身同事有不大明白的,直接煮吧煮吧,在宿舍里吃顶着了,之后几天都吃不下饭。为这事单位下令,集体宿舍一律配上冰柜。
那个短缺时代,各地分支机构都给北京总部送东西。福建送来水仙花头,一个大口袋摊在处里,下班时一人抓几头回家,搁在养雨花石的水盆里,一直养到春节开花,可漂亮了。我没结婚,又是男的,对这也不感兴趣,留给老同事多抓几个回去,多的还可以送人。有一年不知何故,也带了头回宿舍胡乱养,中途出差顺道回家过年,回到北京时吓一跳,水仙长成大葱了,原来屋里暖气太热,光长叶子了。
大葱也有下属单位送,就是山东。从未见过一人那么高的大葱,而且跟小孩手臂一样粗,山东说那是专门出口日本的,北京也买不到。恰好单位好几个人出差,那天下班了我负责给大家送大葱,不然开了暖气的楼道里搁两天,葱就会腐烂发臭。六七捆葱拎到楼下,打了个丰田,那时北京最贵的出租,每公里2块钱呢。北到亚运村,南到天宁寺,圆满完成任务下来,150块钱,就为了几捆葱,90年代也算巨资了。幸好车资可以报销,但给马一龙知道,肯定要砍了。
话说这大葱确实好,葱白很嫩,生吃有甜味,难怪山东人爱吃大葱蘸酱,敢情吃的是那么好的葱。同宿舍的帅哥厨艺极好,周末就给我们露了一手葱爆羊肉,半地下室的集体宿舍,顿时蓬荜生香,只等人大快朵颐,风卷残云。如今帅哥早已定居香港,闺女疫情期间考进了JHU,娃直嚷嚷,这又是个给他压力的小姐姐。
90年代结婚后领导单位分东西多,大鱼大肉没少分,她还不会处理,都等我回去。。。
青鱼,带鱼,鲳鱼,鱿鱼,墨鱼,猪肉,牛肉,一人一只老母鸡,苹果,柑橘,砀山梨,金龙鱼食用油两桶,瓜子,糖果,外加华联或联华超市礼卡近千元,基本上年货不用买了 :)
当然房子也赶上了末班车 :)
唯一享受过单位的福利就是暑期去了学校的北戴河基地, 很好玩
上山下乡的是我高中老师。。。
我在上海读书。她在昆山政府办的皮包公司工作,福利很好。。。
今年回国吃的走地土鸡并没有当初的味道,四千八百一桌的大餐味道的确很好,但单个比鸡和牛肉还是不如当年。
不用找工作的年代挺美的
发点过节费,自己去买
我找了后门,没有交那2万培养费。
同学中自己找工作的人中可以看到奔波的景象,但现在看来当年没有找到好工作的人是最早跳槽走出国企去外企去深圳挣大钱的那帮人,留在当年似乎不错的单位的后来是越来越差了。
文化部的有位京剧艺术家是北京京剧院的叫童芷龄,她每天都在院子里练功调嗓子。
她弟弟可是全国人民都知道的大名鼎鼎的杨子容,上海京剧院的童祥龄。
我记得小学时候俺家是过年发几根香肠,还有一筐国光苹果,一箱橘子
后来到了高中,那些香肠咋变成炸弹一样的球形?而苹果也该为各个跟我的头一样大的日本红富士苹果,有板鸭.
那天我看"小巷人家",剧里父母把蜜饯,话梅和大白兔奶糖在家里东藏西藏,很多时候自己都忘记吃了,也想不起来藏哪里...感觉跟我家一模一样.我妈爱吃独食...好吃的零食家里到处藏,然后我就到处找...
既然我妈没告诉我她都买了啥,所以我经常毫不客气的把它们都吃光.
我小时候跟那个皮猴子很像的.
没有侨属的工作五年后才能走,不交培养费。
兄弟姐妹算旁系 :)
但是收培养费的理由是上学时没啥学费,(我大学时是一年200)。 后来都交学费了,不知道培养费还收不收。
留人,就说留下来的都有房。其实呢,留下来的大部分是准备走得更远的。。。
传说科大有个从导弹基地考来的,大领导到学校去说,我们去那个地方牺牲了孩子的教育,能出来一个科大的不容易,全基地但凡能有一点侨属关系,我们都可以开证明算他的。但是大家都是经过政审才能进导弹基地,真的没有。
每月都发:5斤肉和5斤蛋
经常或季节性发放:小米, 大米,苹果,梨, 桃, 橘子
过年发放: 醋, 鱼(大黄鱼,小黄鱼, 带鱼等),锦州大米,山西小米,牛肉,羊肉,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