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心理及原理,答小谢

s
stonebench
楼主 (文学城)

为啥有人宁可扭曲事实也要攻击与中国相关的东西?

这是一种心理。

简单地说,就是“抱大树”心理。在独立自主意识极弱的情况下,人要获得安全感和稳定感,就会攀附强势。

攀附意识必做两件事:媚上,欺下。两样都非常主动。

当下,

媚上的上,就是西方。科学也好,制度也好,都是幌子,无差别推崇。

欺下的下,就是自己所出自的群体。合理也好,不合理也好,都没有关系。无差别攻击。

这是常见的心理现象。

中国近现代史经历的落后,让一些中国人特别容易进入这种心理模式。

怎么知道是不是权力心理?

就看他们用词和逻辑。如果严格依照事实来推理判断,那么就不是。

如果动不动就拿权威出来代替论证,大概率就是。

既使说到科学,也是把科学当成权威,而不是一种精神与态度。这就反映权力心理。

如果动不动就用比烂来说理,双标,那就更典型了:以媚上而欺下;以欺下来媚上。

再有,就是政治意识特别强,特别容易扯政治。

这几个特征都有,就基本可以定论:权力心理驱动。

 

 

 

有言
海外一些前中国人。-:)

在国内的中国人骂独裁什么的觉得反而合理。-:)

十具
发起寻根文学的作家韩少功,曾在武大进修过英语,也承认英语的严密语法体系。国人借用此体系把文言文改造成了现代汉语。而且

”这个“法治”还没有学到家,在表示时态、语态等方面暂时无法可依,或是立法不严,有较大的模糊空间。中文里有很多弱语法、非语法、反语法现象,受形式逻辑的浸染较浅,很多意思要靠上下文的整体把握,靠词语颗粒之间的关系默契,才能显示出来。报上的体育栏目里常说“中国队大败某某队”,或者说“中国队大胜某某队”,意思居然是一样的,“胜”与“败”都是胜了。不有点荒唐吗?在这里,意思不取决于“胜”或者“败”,只取决于词序安排,还有那个“大”。“大”一下,情绪上来了,意思就明确了,后面说什么都不要紧。“

十具
请石凳回应上面寻根文学的发起者韩少功的观点,汉语”法治不严,时态、语态等方面暂时无法可依,或是立法不严,有较大模糊空间

模糊空间。中文里有很多弱语法、非语法、反语法现象,受形式逻辑的浸染较浅,很多意思要靠上下文的整体把握,靠词语颗粒之间的关系默契,才能显示出来。“

 

中间小谢
如果是這樣,那么像印度人、非洲人中也有很多自恨派才對。

但似乎并没有。也许有而我们看不到。同時,要是這樣,像印第安人那樣已不可能翻身的民族,情况該有多糟。

如果反中人士中哪位勇於承認真正原由,我反而會很佩服其誠實。

 

 

十具
比较中英文结构和思维方式的学术研究有很多。我昨天给了你们一个出处,去读一下嘛。那里面的观点是被国内语言学,心理学多数学者

比较中英文结构和思维方式的学术研究有很多。我昨天给了你们一个出处,去读一下嘛。那里面的观点是被国内语言学,心理学多数学者认可的,包括中国语言文化学会会长,复旦教授申小龙。

人家有神经科学的实验证据(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

Psycholinguistics/A comparison of language processing in Chinese and English

https://en.wikiversity.org/wiki/Psycholinguistics/A_comparison_of_language_processing_in_Chinese_and_English#Event-Related_Brain_Potentials_(ERPs)_in_English

笑薇.
此文和思维方式无关。
笑薇.
你的题目和内容不符。你说的只是些心理现象,和心理学没关系。
十具
Psycholinguistics是心理学的一个聚焦语言的分支。引用的十几篇论文都是认知科学和心理学的,大量的脑成像、脑

电图的实验结果,支撑了作者的观点。

十具
看文章是如何评价汉语思维方式的:if a word or sentence “makes no sense” it is

看作者是如何评价汉语思维方式的:“if a word or sentence “makes no sense” it is the job of the reader to “make it make sense”。难道这还不是主体压倒客体,直觉压倒逻辑,情感压倒理性?

这个语言现象折射的,难道不是令人尴尬的汉语思维方式?

我费了多少口舌,石凳先生他们仍然坚持认为这是汉语的博大精深。

 

s
stonebench
有这种心理的人说理有三个特征:一是恃权(扯神马联合国,科学之类);二是双标;三是扭曲

就是不能事实求是。

s
stonebench
拉大旗,扯虎皮呗:)

现象下边就是规律性的东西。

 

s
stonebench
呵呵,什么时候文学家的话也具有语言学权威啦?语法学家的权威都不等于正确,学了几天英语的感受就别提了。俺只看事实。
s
stonebench
申小龙就申小龙。介绍中加个“会长”是几个意思?能增加观点的说服力?

虽然申小龙的一些观点跟俺的不谋而合:)

 

十具
比你还是强点吧。人家有《中国句型文化》《文化语言学》《新文化古代汉语》《语言学纲要》看他是如何答学生问题的:

学者思考中的“句子”概念,依然是欧洲语法的概念。所谓汉语“以言谈为中心”,是将欧洲语言的句子结构作为“标准”,以此衡量汉语,发现汉语语法没有欧洲这样“标准的”的句子,就用“以言谈为中心”给汉语句法打上了一个补丁。

其实,真正要做到中西语言“对视”,需要对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有深刻的理解。欧洲语言的“句子”是空间性的概念,汉语的“句子”是时间性的概念。

如果仅仅以空间性的句子概念来思考汉语的组织,很容易就出现“以言谈为中心”“语用语法”“话题链”这样对汉语特点的理解。这样的思考实际上是在说,西方语言是有语法的,汉语是没有语法(只有语用)的。同学们想一想,是不是这样?

V
Vivian32817
现代汉语借用了英语的语法体系?
V
Vivian32817
恕我孤闻寡陋

韩少功是何时发起的寻根文学?

十具
韩是传统文化,尤其是汉语文学传统的守望者。他对汉语的弱点也能实事求是,有学者风范。不像有的人无理取闹:汉语的美来自没语法

我引用可是中华文化捍卫者的话啊,这回给我贴什么标签?

十具
是的,你我都在享受这一成果。
V
Vivian32817
那,在借用之前,我们都在“之乎者也”?
中间小谢
石凳反復提到這類人崇拜權威,現在看似真有此事。

但對不崇拜權威的人來說,這就很奇怪。因此两類人雞同鴨講,互不理解。

s
stonebench
俺就能理解:)

功利驱动 还是道义(真理)驱动的差别。

 

s
stonebench
理论上,哪个民族都有这样的意识。
s
stonebench
你这思维方式搞学问真心屈才,当个局长秘书应该大有前途:)。俺就不因强而接受因弱而拒绝。俺看理不看势:)
s
stonebench
看看你这政斗思维:你自己呈现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谁有兴致给你贴标签:)

a
ahniu
中国文化是农业文化

落后了

(发自我的文学城离线浏览器)

十具
你遇到难堪的事实的脱身术就是指责对方双标,急了还骂“自恨族”,“跪族”。不认账了?我故意用热爱传统汉文化的学者的话来转达

一个客观事实。他们都叫你教授,很难想象你是如何教学的,难道你的学生通通都是yes man?

十具
是你自己逃避事实,就因为不舒服,不方便。这里的事实是,汉语的“法治”不严。是,还是不是?
s
stonebench
热爱传统和观点正确是什么关系啊?你咋老扯不沾边儿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