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一下科学:如何区分词的用法和起源

s
stonebench
楼主 (文学城)

败,用到特定句子中会产生输与赢的解读。

比如A大败B=A大胜B。

科学代表团认为这是汉语不严谨。因为两个“反义词”不应该表达同样的意思。

俺解释:败的词义不是“输","负", 而是“破”“溃”“使。。破”“使。。。溃”。

但这个意思放到A大败B的结构中,就在句子层面产生了“胜”的印象。

这是从特定的组合中产生的句义,不是词义。不能从句义反推回去,认为这是词义。

要明白这个,应该查字典。

但俺没有细说查啥字典。

结果,有科学代表团成员就查了用法字典。

拿着其中A大败B的句子说,你看,字典上不是写着”败=负“吗?

 

是的。

但这是用法,用法可以是本义,也可以是引申义。

如果有两个意思,怎么确定是本义还是引申义呢?

很简单,就看谁的解释力更强。

解释力更强的、使用更广泛的那个就是本义。解释力弱的,限于特定场合,特定搭配的,就是引申义。

那么,负的意思能不能解释败的所有用法呢?

不能。

败的另一个意思,溃,坏,能不能解释负呢?

能。而且就是溃的意思。

现代人编写的字典确实把古文A大败B中的败解释为”使负“,败=负。但严格地说,这是拿今天的话去“翻译”古文,并不能说明败的词义就是负。

如果用本义来理解,这些句子依然说得通,而且更精准。

不信吧?

上完整的字典:

 

 

s
stonebench
按理这么低级的查字典技术,考证词义原则算不上什么科学。但是显然代表团成员们连这个门槛也达不到啊:)
s
stonebench
把一句话放回到原文中理解做不到;查个字典,如实理解一个字也做不到。科学代表团是凭什么批评中国文化的

好奇ing.

 

s
stonebench
凭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吧,他们不理解;凭科学的素养吧,他们又没表现出来。那么,他们到底凭的是什么?

对科学的信仰?

对中国文化的憎恨?

这两样,最容易上手,不需要素质,不需要理由。

但是别误会,俺只是在猜,没有定论。

 

 

为人父
石格拉底真天真,捣糨糊还需要查字典吗?

中间小谢
這是真正困惑我的唯一问题:

之前,洪荒網友的帖子解释了為什麽有人對母國没有感情。

但這解釋不了為什麽還有人對與母國故土有關的任何一件事情無比的厭恶。若已無感情,不是正好遠離?

誰能解惑?

 

s
stonebench
简单地说,就是“抱大树”心理。独立自主意识极弱的时候,需要攀附强势。攀附意识必做两件事:媚上,欺下。两样都非常主动。

在政治与权力上,

媚上的上,就是西方。科学也好,制度也好,都是幌子,无差别推崇。

欺下的下,就是自己所出自的群体。合理也好,不合理也好,都没有关系。无差别攻击。

 

十具
字典只是证明了,汉语曾经有过普遍认可的不逻辑的用法,这是该摈弃的。古典不代表正确。没错,这就是科学的精神。我们的母语在发

我们的母语在发展,在进步,这是历史潮流。抱残守缺不是爱国。

十具
你应该改一改自说自话的习惯。我要回应你多少次?请往上看。字典只是记载字、词的用法,不是正确的标准。古典里的谬误很多,比如

《本草纲目》。

十具
我不像你,有大把时间扯闲篇。要展示你的科学素养,请做点功课再来。
十具
对了,翻字典不算。
s
stonebench
你在看字典的权威,俺在看字典里记录的事实,语言用法的实际。有能力你就反驳这些事实,没有就别扯权威了。
s
stonebench
翻字典当然不算。但这翻字典的能力都没有,就是不算X2啦:)
s
stonebench
哈哈,说语言问题扯到本草纲目,你自己不觉得荒唐吗?
V
Vivian32817
没有说放之四海而皆准,但却是可用的~~~
V
Vivian32817
没有说放之四海而皆准,但却是可用的~~~
十具
你真被绕进去了?你好迂回曲笔的嘛。好吧,加强信号打通你的脑回路。毛读《资治通鉴》17遍,越读越黑越狠越坏。字典里有

曾发生的事实,但是荒谬的事实。经典《本草纲目》里有更多曾发生过的荒谬的事实。

 

s
stonebench
你大概是白质不足漏电太多,把不同的东西混起来了。康熙字典记载败的语言使用现象,哪里错了你指出来就好嘛。扯别的经典有啥用?
a
ahniu
典型把败说成胜

指鹿为马。

(发自我的文学城离线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