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世界被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所控制,而我们绝大多数的人类都被圈养了起来,成了为机器提供能源的电池。地球已经被彻底地污染,终日不见阳光,那些极少数的幸存者则躲在深深的地底,苟延残喘,期待着救世主的拯救。这就是《黑客帝国》三部曲所讲述的故事。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电影系列。它的巨大成功,不仅在于它的扣人心弦,匪夷所思的故事情节。影片中让人瞠目结舌的特效,加上背景音乐给观众带来的震撼,在人物和高科技刻画以及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相互渗透方面近乎完美。如果观众能被一部科幻电影折服,毫无疑问它的特效上必然独具匠心。影片里的打斗场面让人热血沸腾,给观众一种耳目一新的视觉体验。这里有正宗的中国功夫,有子弹横飞,有高科技的飞船追逐,有造型独特而又令人毛骨悚然的章鱼型机器人。还有高速躲避子弹的特效,超能力者的炫技,以及那种梦幻般的场景,和超现实的服装设计。毫不夸张的说,《黑客帝国》三部曲,是一场感官的盛宴。这就是为什么它在奥斯卡斩获的奖项里,攘括了最佳视觉效果,最佳音效剪辑,和最佳音响。它也深深地影响了很多的后来者,比如说小李子的《盗梦空间》。
当然,《黑客帝国》的成功,最核心的,还是它独具一格的哲学思想,那是一个关于真实和幻象的讨论。在影片所设定的世界中,人们都沉睡在营养池里面,为了维护他们精神上的需要,每个人的梦境都被人工智能精心地投影到一个叫Matrix的超级模拟世界中。在这个虚幻的世界里,我们生活,快乐,苦恼,生老病死样样不缺,而且每个人都认为这就是我们真正的世界。但是,影片中的主人公尼奥有所觉悟。他开始怀疑,自己所处的世界很可能不是真实的,而他也因此被那些幸存者从梦境中解救了出来。但是,做为一个被命运所注定的救世主,他不满足于此,他想去找到这个虚幻世界的源头,将人类最后的希望,锡安,那个幸存者的地下城,彻底解救。
不得不说,基努·里维斯在这个系列里所起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他的那种忧郁的气质,以及酷毙了的黑超,将这个具有超能力,同时又有着自身局限的超现实人物演绎得淋漓尽致。当看到最后,他牺牲了自己和恋人的生命,终于达成了人类与机器共存的愿望时,我的眼角是挂着泪的。
《黑客帝国》系列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全球史无前例地刮起了一阵黑客狂潮,那种最时尚的电影理念、最酷的演员造型、最豪华奢侈的特效场景吸引了全球了众多的影迷。这里先看两个权威媒体的影评。
这是一种释放,是一种能量的转换,影片会点燃你,让你在眼花缭乱中眩晕不已。——《华盛顿邮报》
这很像动画但却立体的电影画面,科幻迷将不想错过影片的每一秒钟。——《纽约邮报》
虽然只有6300万美元的成本,但是《黑客帝国》的第一部就取得了全球4.6亿美元的票房;第二部更不得了,7.4亿美元,全球年度票房第三;第三部4.3亿。这简直是创造了一个商业片的神话。随后又有众多的衍生品相继问世,让黑客迷们趋之若鹜,欣喜若狂。我曾看过它的一个前传系列,是以动画片的形式拍的,也是精彩异常。
这部电影的哲学思想是值得好好讨论一下的。影片中有一句台词“你曾做过一种梦,彷佛实实在在的发生过?要是你醒不过来呢?你该怎么分辨梦世界和真实世界?”在影片中,主人公的选择是去找源程序,希望就此改变程序的设定。然而,不是每个人都有他的觉悟和超能力,我记得影片中有一个人物就是这样的。他很认命,即使知道了自己的人生是虚幻的,照样利用规则,大吃大喝,享受生活。
我还想到了另一个问题,如果影片中的主人公,发现他所找到的源程序,其实还是由别的一段源程序所生成的,那该怎么办?有朋友会说,那就继续找下去呗。但是,如果是一层接一层,永久没有尽头,无限可分,那又该怎么办呢?
有一个印度人,对此提出了一个理论。他说,其实还是有个尽头的。
这个最后的尽头,就叫做,空性!它是世间万物和所有规律的基础。
大家当然都知道,这个印度人,他叫释迦牟尼。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千与千寻》 — 经历过的事情是不会忘记的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这都是关于我的思考,如果能够打破了我的局限,那就又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祝周末愉快!
要超越的,并不只是我这个概念,而是我与非我,都要超越。
是没有分别,没有概念的,当然也就没有了局限或是边界,因为那些都是概念。
老健兄所说的无边无际无我无他,存在之究竟也,是很高的境界了。不过我觉得,还是有存在这样的概念在,还可以超越。
本想写这样子一个科幻,中国人的,八字黑客帝国,还没有构思想好
我自己的看法是,如果有真理,应该是突破所有的局限的,包括形体,感知,能力,角度,等等等等。
年轻时看过一次,光顾着看男主了。现在再回想起来,越发喜欢这个“原本无一物”的主题。我倒是觉得人类悲剧毁灭的宿命无可逃避。
未来的世界被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所控制,而我们绝大多数的人类都被圈养了起来,成了为机器提供能源的电池。地球已经被彻底地污染,终日不见阳光,那些极少数的幸存者则躲在深深的地底,苟延残喘,期待着救世主的拯救。这就是《黑客帝国》三部曲所讲述的故事。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电影系列。它的巨大成功,不仅在于它的扣人心弦,匪夷所思的故事情节。影片中让人瞠目结舌的特效,加上背景音乐给观众带来的震撼,在人物和高科技刻画以及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相互渗透方面近乎完美。如果观众能被一部科幻电影折服,毫无疑问它的特效上必然独具匠心。影片里的打斗场面让人热血沸腾,给观众一种耳目一新的视觉体验。这里有正宗的中国功夫,有子弹横飞,有高科技的飞船追逐,有造型独特而又令人毛骨悚然的章鱼型机器人。还有高速躲避子弹的特效,超能力者的炫技,以及那种梦幻般的场景,和超现实的服装设计。毫不夸张的说,《黑客帝国》三部曲,是一场感官的盛宴。这就是为什么它在奥斯卡斩获的奖项里,攘括了最佳视觉效果,最佳音效剪辑,和最佳音响。它也深深地影响了很多的后来者,比如说小李子的《盗梦空间》。
当然,《黑客帝国》的成功,最核心的,还是它独具一格的哲学思想,那是一个关于真实和幻象的讨论。在影片所设定的世界中,人们都沉睡在营养池里面,为了维护他们精神上的需要,每个人的梦境都被人工智能精心地投影到一个叫Matrix的超级模拟世界中。在这个虚幻的世界里,我们生活,快乐,苦恼,生老病死样样不缺,而且每个人都认为这就是我们真正的世界。但是,影片中的主人公尼奥有所觉悟。他开始怀疑,自己所处的世界很可能不是真实的,而他也因此被那些幸存者从梦境中解救了出来。但是,做为一个被命运所注定的救世主,他不满足于此,他想去找到这个虚幻世界的源头,将人类最后的希望,锡安,那个幸存者的地下城,彻底解救。
不得不说,基努·里维斯在这个系列里所起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他的那种忧郁的气质,以及酷毙了的黑超,将这个具有超能力,同时又有着自身局限的超现实人物演绎得淋漓尽致。当看到最后,他牺牲了自己和恋人的生命,终于达成了人类与机器共存的愿望时,我的眼角是挂着泪的。
《黑客帝国》系列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全球史无前例地刮起了一阵黑客狂潮,那种最时尚的电影理念、最酷的演员造型、最豪华奢侈的特效场景吸引了全球了众多的影迷。这里先看两个权威媒体的影评。
这是一种释放,是一种能量的转换,影片会点燃你,让你在眼花缭乱中眩晕不已。——《华盛顿邮报》
这很像动画但却立体的电影画面,科幻迷将不想错过影片的每一秒钟。——《纽约邮报》
虽然只有6300万美元的成本,但是《黑客帝国》的第一部就取得了全球4.6亿美元的票房;第二部更不得了,7.4亿美元,全球年度票房第三;第三部4.3亿。这简直是创造了一个商业片的神话。随后又有众多的衍生品相继问世,让黑客迷们趋之若鹜,欣喜若狂。我曾看过它的一个前传系列,是以动画片的形式拍的,也是精彩异常。
这部电影的哲学思想是值得好好讨论一下的。影片中有一句台词“你曾做过一种梦,彷佛实实在在的发生过?要是你醒不过来呢?你该怎么分辨梦世界和真实世界?”在影片中,主人公的选择是去找源程序,希望就此改变程序的设定。然而,不是每个人都有他的觉悟和超能力,我记得影片中有一个人物就是这样的。他很认命,即使知道了自己的人生是虚幻的,照样利用规则,大吃大喝,享受生活。
我还想到了另一个问题,如果影片中的主人公,发现他所找到的源程序,其实还是由别的一段源程序所生成的,那该怎么办?有朋友会说,那就继续找下去呗。但是,如果是一层接一层,永久没有尽头,无限可分,那又该怎么办呢?
有一个印度人,对此提出了一个理论。他说,其实还是有个尽头的。
这个最后的尽头,就叫做,空性!它是世间万物和所有规律的基础。
大家当然都知道,这个印度人,他叫释迦牟尼。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千与千寻》 — 经历过的事情是不会忘记的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这都是关于我的思考,如果能够打破了我的局限,那就又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祝周末愉快!
要超越的,并不只是我这个概念,而是我与非我,都要超越。
是没有分别,没有概念的,当然也就没有了局限或是边界,因为那些都是概念。
老健兄所说的无边无际无我无他,存在之究竟也,是很高的境界了。不过我觉得,还是有存在这样的概念在,还可以超越。
本想写这样子一个科幻,中国人的,八字黑客帝国,还没有构思想好
我自己的看法是,如果有真理,应该是突破所有的局限的,包括形体,感知,能力,角度,等等等等。
年轻时看过一次,光顾着看男主了。现在再回想起来,越发喜欢这个“原本无一物”的主题。我倒是觉得人类悲剧毁灭的宿命无可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