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文通行计数法是不是从中国学去的

s
stonebench
楼主 (文学城)

只从读音判断,俺觉得很有可能。

一二三四六,从读音看,几乎可以确定是汉语借去的。

放了一下狗,日文有本土计数法,但是不用于数算钱、时间或者人。

为啥呀?

 

 

金笔
贬低别人不会抬高自己。
s
stonebench
淡定啊。俺在讨论事实,跟贬低抬高有啥关系?俺说日本人不好了吗?

金笔
计数就像是刷牙,煮饭,洗脸,衣着一样的普通,中国古代什么样的计数法可以传授日本?汉字除外。
s
stonebench
就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啊

俺怀疑日本以前没有复杂一点儿的计数法或者有也不太方便,不然没有道理引入中国数字,连读法都借过去了。

老生常谈12
金笔老兄真堕落了

从反习开始,再反共,现在凡是中国的,中华民族的你都反。

网上中黑都是这个发展过程,自己都觉得莫名其妙。

快乐-阳光
没明白你想表达什么

日本书面的东西,基本100%由中国传入,但计数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中国人用的1234567890还是从印度经阿拉伯绕了一大圈过来的呢

日文数字有三种读法,目前常用的,古老传统的,模仿英文的,各有各的源头

s
stonebench
俺表达的是一个问题:为啥日文不用自己原有的,要用中国的?

基于一个假设:日文现在通用的12346是从中国借去的。

中间小谢
计数法...

must have spread from China to the nations nearby. I noticed that when I was in college by hearing how some students pronounced the numbers in their own languages whom I met on campus and had come from Vietnam, Korea and so on.

But I always had mixed feelings about so-called "cultural influences". Imagine an intelligent people happened to live next to China. Since they were smart, and smart people were more willing to learn, consequentially they would pick up a lot from the Chinese. But that also means they missed the oportunity of creating a different culture.

老生常谈12
因为唐日白江口战役之前,日本没有文字,是半开化社会,没有姓氏,不知爷奶和血统。

日本的文明是唐宋时代从中国复制的。

s
stonebench
是的,韩文也是。三sam星sung,简直就是中古汉语。那么高丽人以前没有三这个词,没有星的概念吗?
s
stonebench
文字是一回事,数字是另一回事,数字观念又是一回事。唐代以前,日本的数字观念是怎么表达的?

大概已经不知道了。

没有文字啊

快乐-阳光
你明白为啥中国现在计数计算不用

一二三四而用1234吗?

这不就清楚了吗?

金笔
古汉语里面好像没有一二三四之类的写法,有空我去看看古汉语字典和聊斋上有吗……
s
stonebench
大哥,你说的是符号,俺说的是这几个词和它们所代表的概念。

中国用1234。。。,但是不用阿拉伯发音,而且本来的文字形式也保留了。因为中国本来就有这些词,有这些概念。

日文连发音都借,是咋回事?按说他们本来也有一套,为啥连发音都借涅?

 

s
stonebench
以二为例

快乐-阳光
不是已经和你解释了

日语数字有三套读音体系

1。汉语读法  1(いち)、2(に)、3(さん)、4(よん、し)

2。古老的和语读法 :1(ひと)、2(ふた)、3(み)

3。英语读法:1(ワン)、2(ツー)、3(スリー)

日本是一个很实际的民族,哪个用着舒服方便就用哪个

另,友情提示,以后请不要把你自己的话加到我身上,谢谢

s
snowandlotus
我觉的就是方言。还有Bonchon,就是本村:)
c
cerisaie
贬低别人不会抬高自己。太对了。这几天互贬起源就是某人说日本时必贬低中国。这种文化互贬既无聊又小气浅薄狭隘。且不说错误百出
s
stonebench
俺怀疑在引入汉语数字以前日本人没有时间的钱的概念,或者说这两种概念不平常。

否定很难解释为啥本土数字不用于时间和钱和人。

你的什么话俺引错了或者不够准确,抱歉。

快乐-阳光
怎么可能?原始人都有时间数字概念,表达方式不同而已,至于读音

在与更加文明的人交流之后,尤其是贸易往来过程中,原先的读音就慢慢变化了,和语的数字读音与汉语不同,也许有一点点相似,正说明汉语读音影响了和语。

人类文明从非洲由南至北由西往东渗透,中国文明本质上也是从西面传入。三星堆谜团有待破解,目前我们知道的是,汉语很多概念都是由阿拉伯语引进,如很多植物动物名称,乐器名称天文词汇连发音都是阿拉伯语译音。甚至,马这个姓氏都是阿拉伯人的默罕默德,因为唐朝时叫马哈马或马哈木。文化融合就是如此,不奇怪

下面你多次歪曲了我的原话,如:

俺的原帖是反驳你说“中国画的问题是没有透视”

我的原话:国画的问题在于不重视透视,有的时候甚至反透视

没有透视和不重视透视完全不一样吧?反驳就没有力度。

你说江山如此多娇是焦点透视。

原话:人民大会堂傅抱石的江山如此多娇,如果不借鉴西方透视更本无法表达。

借鉴不代表就是焦点透视,西画也不仅仅是焦点透视

s
stonebench
不是简单的影响,俺怀疑就是直接照搬唐音。

比如一三和四六。

二读泥,看起来不象汉语,但想想“腻”就可以推测,贰在汉语中很可能曾经有泥的音。

至于那两句话,俺转述用词不准确,道歉。

但俺要表达的点不是不重视与没有的差别,而是:那,不,是,中国画的问题,而是中国画的特征。俺后边所有的帖子都是围绕这个观点展开的。

中国画不重视透视,俺同意。

不重视透视是问题,俺反对。

 

s
stonebench
pho 可能就是粉

a
ahniu
无聊

(发自我的文学城离线浏览器)

清溢
一直不解。总觉得此金非彼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