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在胡杨林里顿悟了,一下想明白很多事,包括国家自2014年以来对新疆的治理政策,也回想了出国二十年间中国的变化,醒悟到:原来不管怎么闹腾,中国经济一直在按从五十年代开始的一连串五年计划执行。终于明白了计划经济中的计划是什么概念。前段时间拜读驴大师《回首中国走向贸易战的路径》系列时又觉幡然开朗。现在把所有的五年计划列出来,回顾一下(信息来源:www.sohu.com/a/485025020_121106875 )
“一五计划”(1953-1957):
工业总产值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8%。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二五计划”(1958-1962):三年大饥荒,未完成计划,又延长三年。
国民经济增长率最低-31%,最高32.2%,平均0.65%,经济发展几乎停滞。
1958年武汉钢铁公司建成投产;
1959年包头钢铁公司建成投产。
“三五计划”(1966-1970):
国民经济增长率最低-9.6%,最高25.7%,平均9.95%。
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9.6%,其中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2.9%,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11.7%。
1963年大庆油田第一口油井试喷成功;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1967年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全线通车。
“四五计划”(1971-1975):
国民经济增长最低1.4%,最高12.2%,平均12.2%。
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7.6%,其中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4%,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9.3%。
建设成一大批骨干企业、重点项目和基础建设。
”三五“、”四五“计划中,中国建立独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五五计划”(1976-1980):
国民经济增长最低1.7%,最高11.7%。平均7.84%。
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8.1%,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5.1%,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9.2%。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六五计划”(1981-1985):
国民经济增长最低5.2%,最高15.2 %,平均10.72%。
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长11%左右。
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0.8%,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0.6%。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
“七五计划”(1986-1990):
到1990年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承包面超过90%。
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营业。
“八五计划”(1991-1995):
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达到12%。
1991年11月,中国以主权国家身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讲话;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九五计划”(1996-2000):
5年间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平均增长率8.3%,远大于世界平均增长速度3.8%。
世界亚洲金融危机,国民经济”软着陆“。
“十五计划”(2001-2005):
2001年至2004年,年平均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率只有1.2%,处于”高增长、低通胀“的最好时期。(注:这条不太懂)
高等教育扩招。
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式实施;
2001年11月10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2003年10月15日,中国首次发射载人航天器”神州五号“。
“十一五计划”(2006-2010):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
2006年1月1日,全面取消农业税;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通车运营;
2008年8月举办北京奥运会;
2010年举办上海世博会。
“十二五计划”(2011-2015):
前四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0%;
2014年,GDP总量居世界第二位。
2012年11月,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
2014年12月,提出: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大战略”。
“十三五计划”(2016-2020):
前四年经济总量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6.7%,高于世界经济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
2019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超过了32%,人均GDP超过一万美金。
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1.2万亿元,中国已成为超大规模市场,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60%左右。
增设了17个自贸试验区,总数达到了21个,260项制度创新成果向全国复制推广。
嫦娥四号首登月背、北斗导航全球组网、C919首飞成功、悟空、墨子等系列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发射。
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住房保障、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上的支出,从9.6万亿元增加到12.4万亿元。
中国经济结构日益优化,
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城镇新增就业超过六千万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十三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十亿人。
“十四五计划”(2021-2025):
目标太长,没看完,大体就是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推动一带一路,等等。
另外还有一个远景目标: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也就是说,将来的发展是可以预见、可以眼见的。这跟台湾有什么关系呢?驴大师转了一个视频,里边有个台湾年轻人说自己的祖奶奶当年是自愿当慰安妇。看了比较吃惊,如果是实情,恐怕也是特例。
从父系血统来讲,那个年轻人可以算日本人,尽管只有八分之一,他认同的是他祖爷爷,否则不会有“自愿”这个说法。把自己当作日本人、恨不得归属日本,岛上有相当一部分吧?统一的时候是把他们请走、还是允许他们留下,这个问题慢慢考虑吧。
国军转进之前的台湾自然以日本人为贵,日本产的精美物件、日本兵神气的高筒皮靴都是贵气的象征。国军除了少部分军官,大多数士兵脚上的布鞋甚至草鞋让本省人瞧不起。而国军在大陆时就瞧不起光脚的共军,后来即便富成四小龙,扭脸看着更为珠光宝气的日本还是眼冒小星星。嫌贫爱富是人性。
大陆在追赶。体量大,起速慢,可一旦起动,光靠惯性都能加速度。对于不是日本人的台湾人,有学识的那些,看看大陆这一系列延续的五年计划,也该明白什么是大势所趋;而对于普通老百姓,蓝营的就自己想办法打开心结吧,绿营的恐怕要等到大陆人均GDP足够亮眼才会信服。那时,不用武力,自然统一。这样的方式成本比较高,而且慢,让人还得继续烦好长时间,可是,为了手足同胞、也为了在岛上坚守道义的中天电视,值得。
日本人学中华文化尽管很深入,仍免不了似是而非,比如去掉算盘上的顶、底两排珠子,觉得没啥大用。改版后的算盘看起来很精巧,却失去了上有天、下有地的隐意与约束,任由军国主义残忍屠杀到令人发指。日本靠明治维新走向富强,从此在亚洲不可一世,但白种人至今也没把他们当作同类,更不论平视。等中国再执行完几个五年计划,日本人自会重新仰视中华文明。
所以,为岛上的日本人生气,真得不必。要气就气不成钢的国民党。
2022年6月29日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看事物,简单明了。
共國粉和民國粉不應互相否定。
也许中國要到二者的優點都能表達的時代和境界了。
那几天西方个主要报刊几乎都头条报道了这个消息。我的导师格拉夫为此在瑞士的一份全国性报刊上写了一篇长文,警告欧洲国家要改变生活方式,以适应中国这个巨大的竞争者。在此之前,日本的崛起已经让欧洲很不舒服了。
九十年代是中国GDP起飞时期,但也是中国腐败越来越严重的时期,也是工人下岗和国企私有化时期。阶级分化就是从九十年代快速开始的。这个阶段非常类似美国的镀金时代。经济快速发展,人民普遍不满,贫富差距加速拉开。
什么政策中,直接让那些可接受的合法化,但是严禁出格的,是不是就能避免后来的无所顾忌?一句白猫黑猫每个人的解释都不一样,就失控了,可惜!
不平衡。 感谢分享!! 简单明了,非常说明问题的信息。再谢!
这种思想被精英追捧,不腐败是不可能的。连军队都可以经商,国民党都不允许吧。
我們在公司餐廳裏放了一個募捐箱,想著肯定都是幾塊的小錢,畢竟不能抵稅。沒想到裏邊有一張五十的,後來查出是位快退休的白人女同事。很感動。
城鎮工業化進程又那麽快。當然,如果那時的發展再規劃得科學些,不搞全民政治運動,發展會好很多。也算劫數吧。
缺乏实际知识或分析能力,才会相信这些宣传。
房子是一幢一幢盖出来的;路是一米一米修向前的;工厂矿山油田,是一点一点建起来的。那些年,都是从无到有的过程,发展快是正常的,能够在生活中切实体验观察到的。别有用心的人,才是总引用那些宣传口号。
但是,经济是实干出来的。经济和社会制度及文化品格,有些关系,但不是直接的因果联系。实际上只是很遥远间接的、长期并不同步的影响。不能简单地挂钩。
“阶级斗争一抓就灵”与“民主自由一抓就灵”,一模一样是空洞的宣传口号。
2018年在胡杨林里顿悟了,一下想明白很多事,包括国家自2014年以来对新疆的治理政策,也回想了出国二十年间中国的变化,醒悟到:原来不管怎么闹腾,中国经济一直在按从五十年代开始的一连串五年计划执行。终于明白了计划经济中的计划是什么概念。前段时间拜读驴大师《回首中国走向贸易战的路径》系列时又觉幡然开朗。现在把所有的五年计划列出来,回顾一下(信息来源:www.sohu.com/a/485025020_121106875 )
“一五计划”(1953-1957):
工业总产值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8%。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二五计划”(1958-1962):三年大饥荒,未完成计划,又延长三年。
国民经济增长率最低-31%,最高32.2%,平均0.65%,经济发展几乎停滞。
1958年武汉钢铁公司建成投产;
1959年包头钢铁公司建成投产。
“三五计划”(1966-1970):
国民经济增长率最低-9.6%,最高25.7%,平均9.95%。
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9.6%,其中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2.9%,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11.7%。
1963年大庆油田第一口油井试喷成功;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1967年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全线通车。
“四五计划”(1971-1975):
国民经济增长最低1.4%,最高12.2%,平均12.2%。
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7.6%,其中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4%,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9.3%。
建设成一大批骨干企业、重点项目和基础建设。
”三五“、”四五“计划中,中国建立独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五五计划”(1976-1980):
国民经济增长最低1.7%,最高11.7%。平均7.84%。
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8.1%,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5.1%,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9.2%。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六五计划”(1981-1985):
国民经济增长最低5.2%,最高15.2 %,平均10.72%。
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长11%左右。
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0.8%,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0.6%。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
“七五计划”(1986-1990):
到1990年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承包面超过90%。
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营业。
“八五计划”(1991-1995):
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达到12%。
1991年11月,中国以主权国家身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讲话;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九五计划”(1996-2000):
5年间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平均增长率8.3%,远大于世界平均增长速度3.8%。
世界亚洲金融危机,国民经济”软着陆“。
“十五计划”(2001-2005):
2001年至2004年,年平均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率只有1.2%,处于”高增长、低通胀“的最好时期。(注:这条不太懂)
高等教育扩招。
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式实施;
2001年11月10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2003年10月15日,中国首次发射载人航天器”神州五号“。
“十一五计划”(2006-2010):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
2006年1月1日,全面取消农业税;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通车运营;
2008年8月举办北京奥运会;
2010年举办上海世博会。
“十二五计划”(2011-2015):
前四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0%;
2014年,GDP总量居世界第二位。
2012年11月,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
2014年12月,提出: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大战略”。
“十三五计划”(2016-2020):
前四年经济总量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6.7%,高于世界经济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
2019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超过了32%,人均GDP超过一万美金。
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1.2万亿元,中国已成为超大规模市场,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60%左右。
增设了17个自贸试验区,总数达到了21个,260项制度创新成果向全国复制推广。
嫦娥四号首登月背、北斗导航全球组网、C919首飞成功、悟空、墨子等系列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发射。
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住房保障、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上的支出,从9.6万亿元增加到12.4万亿元。
中国经济结构日益优化,
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城镇新增就业超过六千万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十三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十亿人。
“十四五计划”(2021-2025):
目标太长,没看完,大体就是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推动一带一路,等等。
另外还有一个远景目标: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也就是说,将来的发展是可以预见、可以眼见的。这跟台湾有什么关系呢?驴大师转了一个视频,里边有个台湾年轻人说自己的祖奶奶当年是自愿当慰安妇。看了比较吃惊,如果是实情,恐怕也是特例。
从父系血统来讲,那个年轻人可以算日本人,尽管只有八分之一,他认同的是他祖爷爷,否则不会有“自愿”这个说法。把自己当作日本人、恨不得归属日本,岛上有相当一部分吧?统一的时候是把他们请走、还是允许他们留下,这个问题慢慢考虑吧。
国军转进之前的台湾自然以日本人为贵,日本产的精美物件、日本兵神气的高筒皮靴都是贵气的象征。国军除了少部分军官,大多数士兵脚上的布鞋甚至草鞋让本省人瞧不起。而国军在大陆时就瞧不起光脚的共军,后来即便富成四小龙,扭脸看着更为珠光宝气的日本还是眼冒小星星。嫌贫爱富是人性。
大陆在追赶。体量大,起速慢,可一旦起动,光靠惯性都能加速度。对于不是日本人的台湾人,有学识的那些,看看大陆这一系列延续的五年计划,也该明白什么是大势所趋;而对于普通老百姓,蓝营的就自己想办法打开心结吧,绿营的恐怕要等到大陆人均GDP足够亮眼才会信服。那时,不用武力,自然统一。这样的方式成本比较高,而且慢,让人还得继续烦好长时间,可是,为了手足同胞、也为了在岛上坚守道义的中天电视,值得。
日本人学中华文化尽管很深入,仍免不了似是而非,比如去掉算盘上的顶、底两排珠子,觉得没啥大用。改版后的算盘看起来很精巧,却失去了上有天、下有地的隐意与约束,任由军国主义残忍屠杀到令人发指。日本靠明治维新走向富强,从此在亚洲不可一世,但白种人至今也没把他们当作同类,更不论平视。等中国再执行完几个五年计划,日本人自会重新仰视中华文明。
所以,为岛上的日本人生气,真得不必。要气就气不成钢的国民党。
2022年6月29日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看事物,简单明了。
共國粉和民國粉不應互相否定。
也许中國要到二者的優點都能表達的時代和境界了。
那几天西方个主要报刊几乎都头条报道了这个消息。我的导师格拉夫为此在瑞士的一份全国性报刊上写了一篇长文,警告欧洲国家要改变生活方式,以适应中国这个巨大的竞争者。在此之前,日本的崛起已经让欧洲很不舒服了。
九十年代是中国GDP起飞时期,但也是中国腐败越来越严重的时期,也是工人下岗和国企私有化时期。阶级分化就是从九十年代快速开始的。这个阶段非常类似美国的镀金时代。经济快速发展,人民普遍不满,贫富差距加速拉开。
什么政策中,直接让那些可接受的合法化,但是严禁出格的,是不是就能避免后来的无所顾忌?一句白猫黑猫每个人的解释都不一样,就失控了,可惜!
不平衡。 感谢分享!! 简单明了,非常说明问题的信息。再谢!
这种思想被精英追捧,不腐败是不可能的。连军队都可以经商,国民党都不允许吧。
我們在公司餐廳裏放了一個募捐箱,想著肯定都是幾塊的小錢,畢竟不能抵稅。沒想到裏邊有一張五十的,後來查出是位快退休的白人女同事。很感動。
城鎮工業化進程又那麽快。當然,如果那時的發展再規劃得科學些,不搞全民政治運動,發展會好很多。也算劫數吧。
缺乏实际知识或分析能力,才会相信这些宣传。
房子是一幢一幢盖出来的;路是一米一米修向前的;工厂矿山油田,是一点一点建起来的。那些年,都是从无到有的过程,发展快是正常的,能够在生活中切实体验观察到的。别有用心的人,才是总引用那些宣传口号。
但是,经济是实干出来的。经济和社会制度及文化品格,有些关系,但不是直接的因果联系。实际上只是很遥远间接的、长期并不同步的影响。不能简单地挂钩。
“阶级斗争一抓就灵”与“民主自由一抓就灵”,一模一样是空洞的宣传口号。